信息科技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信息科技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信息科技论文

信息化农业科技论文

1吉林省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研单位对科技档案管理重视不够,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岗位变动频繁

部分单位对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本位观念严重,影响了档案的收集归档。基层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学识资历水平普遍偏低,专业素质缺乏,综合素质也不高,小类别分类存在混乱现象,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无法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档案管理人员在本单位不受重视,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变动频繁,导致熟练度、专业度下降。档案管理人员常身兼数职,能够用在档案管理上的时间有限。以上各种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制约了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发展。

1.2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很多都缺乏宣传,特别是当前年轻一代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导致档案遗漏的风险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大多数管理人员的管理监督意识不强,并没有对应归档的档案进行有效的定期督促。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的更新不够重视,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资金的投入也较少,出现了档案管理设施陈旧以及档案室空间有限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与科学管理。

1.3农业科技档案相关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比较弱

由于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移动介质以及网络的广泛应用,致使涉密渠道增加。农业科技档案涉密载体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对重要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不严格,对保密责任制的落实也不到位。同时,科技档案数量大,管理分散,部分档案分散在领导、业务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手中,档案收集整理困难,容易造成档案泄密。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论文信息不端变更的表现

摘要:为了更好地应对科技期刊论文信息的不端变更,分析信息不端变更的具体表现,包括署名的不端变更,第一单位的不端变更,基金项目的不端变更,内容的不端变更,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审核,坚持以质量用文的办刊原则,督促所有作者诚实守信。

关键词:科技期刊论文;信息不端变更;署名;第一单位;基金项目;内容

科技期刊往往会遇到一些作者在稿件被录用后,要求变更稿件相关信息的问题。稿件从投稿到发表这段时间,稿件中一些信息可能会因为作者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需要更改,即更改事实性错误[1]。然而,一些学术不端者利用信息可以变更的机会,在投稿时标注不真实的信息,录用后要求更改,或者偷偷地擅自更改,而信息变更的主要原因是造假。科技期刊或者严词拒绝,进而退稿,以免浪费科技期刊的人力、物力;或者由于出版计划不好变更,委曲求全,让一些有预谋的作者得逞。本文通过分析变更信息中不端行为的表现,提出相应的措施。

1信息不端变更的表现

1.1署名的不端变更。根据《著作权法》,科技期刊要严格维护作者的署名权,不能因作者的个人目的,随意更改作者的署名,而科技期刊对于作者署名的统一要求和规范较少,从而导致一些学术不端者通过变更署名达到其目的。1)删除名人署名。一些科技期刊更愿意接收有名人署名的论文,因此,学术不端者假借名人之名,希望论文能够更快更好地发表[2],录用后又提出删除名人的署名。理由是名人仅仅只是理论指导,可以删除。这些名人都属于学术造诣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专家学者,他们本身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论文上被挂名。《华侨大学学报》曾经收到一篇自由来稿,录用后,要求删去第二作者、某位院士的名字,理由是导师不同意。我们通过电子邮件与该院士联系,得知其对投稿始末并不知情,第一作者也不是其研究生,而是他带的学生的在职学生,鉴于第一作者的不诚实行为,即便论文的内容还可以,期刊还是决定退稿。2)随意增加作者署名。一些作者在稿件录用后,要求增加作者署名。理由往往是增加的作者参与了研究,投稿时忘记写其名字;或者增加的作者参与论文修改时的后续研究。实际上,很多增加的作者不仅没有参与研究,甚至从事的专业也与论文内容无关,这就涉嫌滥用署名、搭车署名等不端行为。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帮助其他人完成课题,或者维系不良的人际关系,让更多的其他人共享带来的实惠[3]。3)更换第一作者。将论文署名靠后的作者提至第一作者,或者直接将第一作者换成其他人,理由仅仅是这篇录用的论文对其他人更有用。更换第一作者的典型现象是将投稿时为第二作者的导师变更为第一作者,要求变更的理由是导师指导这篇论文,在研究生不需要的状态下,如学生毕业了,导师的贡献最大。这类导师一般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需要更多的论文。作为培养研究生的导师,言传身教往往会影响其学生,因此对导师的学术不端教育更为关键,科技期刊更应重视。4)增加并列第一作者和变更通信作者。近年来,要求增加并列第一作者和变更通信作者现象也呈上升趋势。有些学校规定并列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等同于第一作者[4],因此,一些项目负责人或者导师在利益和人情的驱使下,借用各种名义,要求科技期刊增加并列第一作者和变更通信作者,实际上是为“职称稿”“学位稿”等打开了方便之门。5)暗自更改署名。在录用稿件发排前,可能因为一些较为常见的编辑规范问题,需要作者修改。一些作者在修改稿中暗自更改署名,尤其是多作者稿件,出现减少、增加、更换顺序等不端行为。

1.2第一单位的不端变更。论文的归属单位应该是主持该科研项目的单位,或者是作者科研工作主要完成的单位。一般情况下,如果作者工作的单位是重点院校,那么他的科研起点较高,科研实力也较强,他的文章也较容易在科技期刊发表。一些学术不端者为了增加论文学术分量,投稿时虚挂第一单位,如在职业学校工作的科研人员在论文上标注曾经攻读硕士、博士时的更有名的学校为第一单位,在稿件录用后才提出变更工作单位,要求变更的理由是当前工作单位要求作为论文第一单位。

1.3基金项目的不端变更。承担基金项目以及课题是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学校给出的学术研究指标,具有较高现实意义,也是期刊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有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比较容易在科技期刊上发表,随之出现了投稿论文为增加学术分量不实标注基金项目的问题。除了随意乱挂基金项目外,基金项目标注本身存在一些模糊性,如合作研究项目的标注,结题后项目的标注等,在录用后要求变更的理由是内容与基金项目不符或者项目结题超过3年等[5]。

阅读全文

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一、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科技档案的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科技档案管理模式落伍,信息化时代下的科技档案管理涉及大量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背景下,科技档案的产生、分类、甄别、归档等工作量迅猛增长,继续采用传统模式对科技档案进行管理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第二,科技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科研工作的管理,而多数科研工作都具有周期性、阶段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涉及到需求论证、项目申请、科研实施、验收推广等诸多环节,持续时间长,涉及内容广,这一情况下,如果缺乏科学管理的手段和制度,往往会造成管理混乱和低效管理的情况发生;第三,科技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较低,完整的科技档案全程记录了科学研究活动的全程,由于信息化手段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因此,科技档案中涉及大量的设计图、工程图、照片、录像等新型记录形式,给管理活动带来更多的挑战,对其进行管理要求很高的专业化水平,但目前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综合来看,目前在科技档案的管理中主要存在管理能力不强、投入资源不足、人才队伍培养滞后以及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二、信息时代对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做法和思考

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计算机、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在国家、行业以及单位科技档案管理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的框架下,用信息化手段来保障和促进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为科技档案资源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开发、利用等提供坚实的基础,科技档案开展信息化管理,重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技档案的自动编目、检索、立卷和标引等工作。对科技档案实施自动编目和自动检索是应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科技档案的基本要求,其中自动编目是将收集到的科技档案相关信息制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在不同要求下编制出不同的档案检索工具,包括全宗目录、分类目录、案卷目录、专题目录、作者目录等各种目录和索引,充分发挥信息化编目速度快、项目全等优势。自动检索是通过查找档案目录并利用档号、题名、责任者、分类号、关键词等检索标志,迅速、准确地查找出满足要求的档案资料,与手工检索相比,自动检索速度快、线索形式多样,检全率和检准率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要求。计算机自动立卷是计算机以科技档案目录中每份文件的有关存录项为依据将某方面具有共同点和联系密切的文件综合在一起组成案卷,并自动对同一卷的卷内文件进行排列和编号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立卷速度和立卷质量,改善了效率。科技档案自动标引是计算机通过对科技档案题名或全文信息进行字词切分、对内容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及给出正式主题词或分类号的过程,科技档案自动标引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快科技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

第二,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技档案的借阅、统计、编研及保管环境的自动控制。科技档案的借阅管理和统计工作复杂而繁琐,而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自动借阅管理和统计,对科技档案的利用登记、审批、检索、调卷、归档、利用情况统计等进行自动管理,不但能够有效完善科技档案的借阅管理制度,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技档案的借阅管理,重点涉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的借阅资格验证、借阅情况登记、归还登记和自动统计。

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还能够有效实现对科技档案资料的自动编辑处理,不但能够提供对科技档案原文信息的检索和分类,还能够对科技档案资料进行文字编辑处理和排版印刷等工作,实现科技档案资料的自动编研。另外,在科技档案的管理环节中,对档案保管环境的自动控制非常重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排架进行自动管理,能够结合科技档案登记数据库的信息,给出档案库房架位的分配图,实现架位的自动分配,为新进科技档案合理分配架位,提高架位的利用率,还可以实现对科技档案保管环境的温、湿度以及防火防盗等进行自动监测和管理。

阅读全文

信息服务推广体系下农业科技论文

1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研究

研究建立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村村通大喇叭推广平台、县级工作站、村级服务站和村级农技员体系,形成市、县、村三级服务网络。构建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县级工作站—村村通大喇叭推广平台—村级服务站—村级农技员—农民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建立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平台、技术服务专家平台、农资产品服务平台和信息互动平台为一体的科技推广大平台。

1.1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

设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负责体系建设规划、技术研发、平台搭建、设备选购、组织安装维护、信息采编播、体系运行管理和农技员培训等。

1)“云广播”集成信息传播平台。

采用“云广播”集成技术开展农技推广和信息传播服务。通过“云广播”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实现由中心通过VPDN专用网络直接控制村级广播设备,具备“提前推送、自动开关、定时广播和差异化服务”的功能。每天及时、高效自动化广播,具备实时性、针对性、灌输性、广谱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2)信息采、编、播平台。

阅读全文

冬枣科技文献网络信息论文

1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以文献收集量最大,数据最全面的中国知网(CNKI,http://www.cnki.net/)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数据来源,以冬枣和冬枣树为检索关键词,检索2002~2012年发表的冬枣业各研究领域文献,并剔除其中与冬枣业科学研究无关的内容、重复数据以及部分新闻类报道。参照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文献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学科分布及作者单位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2002~2012年冬枣业科技文献分析

2.1文献总量及中文核心期刊发文量变化

2002~2012年,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共刊载冬枣业相关的科学研究文献1649条,其中365篇发表于核心期刊。自2002年以来,冬枣业科技文献的总量总体呈逐年上升然后略微下降趋势,2006~2008年发表的文献数量高于历年平均值,并且其文献数量是2002年的2倍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总体呈明显递增之后略微下降趋势,基础研究的文献数量也呈上升之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其在文献总量中的比率亦呈相同的变化趋势。

2.2文献的地区分布

2002~2012年全国各省(市、区)冬枣业科技文献的发表数量统计见表2。发表文献总数排列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山东、河北、天津、陕西、北京、山西、河南、新疆、湖南和辽宁,其中山东省发表的文献数量最多,总数占总发文量的34.99%,表明山东省的冬枣业科学研究非常活跃,这与山东省作为冬枣产业大省的地位相符合。发表文献数量排列前6位的山东、河北、天津、陕西、北京、山西2002~2012年的文献数量均呈逐年增长之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其中山东省和河北省的变化最为明显。陕西省和北京市冬枣生产虽然不多,但以冬枣为材料的研究比较活跃,而且主要以分子水平的冬枣基础研究为主。作为冬枣可能最初发源地的河北黄骅和故城以及山东沾化,冬枣业科技文献数量一直保持优势,这与河北、山东两地近年的冬枣产业持续发展有关。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上码内涵及策略

近年来媒体融合渐成热点,诸多学者对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李小燕等[1-2]对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现状、发展方向、制约因素及突破路径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提出了“1个总趋势、5个特质、N个创新点”的融合思路;刘静等[3]利用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我国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相关研究论文的发文量、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朱琳等[4]通过对339种中国科学院主办科技期刊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媒体融合出版现状,问卷涉及融合出版观念、内容生产、呈现形式及传播渠道、服务项目与实现功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辛亮等[5]提出了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思维模式———传播思维、服务思维和时效思维;陈勇等[6]探讨了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学术传播方阵的构建模式。与上述学者不同,本文试图以近年来期刊上出现的各类码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各类码在科技期刊媒体融合中所起到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上码策略等,以期为科技期刊有效利用码实践和推进媒体融合提供借鉴。

1上码种类

目前科技期刊上总共出现有7种不同的码,按照上码位置的不同可分为2大类:一类显示在期刊的封面和封底,另一类显示在论文中。按码的形态可分为条形码、二维码和字符码(中图分类号等不在讨论范围)。本文按上码位置分类进行介绍。

1.1封面封底上码

1)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科技期刊注册和运营微信公众号后,通常会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印制在封面或封底处,读者扫码即可关注公众号。科技期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论文、信息、提供在线查询稿件和信息等服务,是科技期刊延伸品牌影响力、实践媒体融合、沉淀用户的首选途经。2)淘宝微店二维码。科学出版社旗下的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提供期刊线上销售服务,为各刊生成淘宝微店二维码,用户可扫码订阅和购买当期杂志或过刊。目前已有超过500家期刊开通中科淘宝微店,其中部分期刊在封底印制二维码。3)ISSN条码。199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关于在出版物上全面推广使用条码的通知》,要求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版的所有使用ISSN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期刊均需印制977开头的条码[7]。条码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条码中心统一制作和提供,期刊每期的条码均不同,不可重复使用。条码通常印刷在期刊封面左下角或封底右下角。

1.2论文中上码

1)DOI码。DOI(digitalobjectidentifier)数字对象标识码,是国际通用且终身不变的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其可被视为科技期刊论文的“身份证”,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对论文等数字资源的永久链接和精确定位[8]。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和同方知网分别于2007年和2013年成为DOI中文注册机构。DOI编码分为前缀和后缀,前缀由国际DOI基金会授权固定给予,后缀由期刊出版机构自行编制。科技期刊通常会在论文首页页眉或关键词下方标注DOI码,部分期刊会在参考文献中同时著录该篇文献的DOI码[9]。2)ORCID码。ORCID(openresearcherandcon-tributor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用于解决学术交流中作者姓名歧义问题,其可视为科研人员的“学术身份证”。ORCID码可免费注册获得,是全球唯一的16位身份识别码,具有唯一性、国际性、持久性、互操作性的特点[10]。此外,ORCID码可以链接作者发表的论文,也可以将数据集、设备、媒体报道、实验、专利和笔记本等与码做链接。目前部分科技期刊要求作者提供ORCID码,并在论文的作者简介中标注。3)OSID码。OSID(openscienceidentity)是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是以二维码为入口为读者提供开放科学和增强出版内容,并可实现读者和作者的实时交互,以及帮助期刊实现移动端传播[11]。OSID码由SAYS系统生成,该系统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研发并以公益的形式提供给期刊免费使用,目前有超800本期刊使用OSID码进行探索尝试。当论文录用后,由编辑生成OSID码,由作者上传开放科学和增强出版内容并由编辑审核后,印刷至论文题目或摘要旁。4)自制二维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实践增强出版的技术门槛几乎可被忽略。部分科技期刊以H5、腾讯视频和HTML等作为载体,将与论文有关的视频、动画及HTML格式论文网址生成为二维码,并印刷在论文的题目处或文中,读者用微信扫二维码即可观看相关内容[12-14]。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提升的方法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呈现碎片化的特点,阅读倾向更侧重于浅阅读,热衷短小精悍的信息。传统科技期刊以单篇数千字以上的科技论文为单位进行纸媒传播,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期刊微信平台的阅读群体有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同时,其对信息并不是全盘接收,而是在自我认知的状态下进行选择性地接触。这就要求科技期刊必须建立以用户为主体的互联网思维,找准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的定位,提高期刊品牌影响力。总结《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两年来的运营经验发现,科技期刊微信平台推送的内容主要还是围绕期刊科技论文和为期刊关注群体提供信息服务两个方面。下面着重从这两方面展开,总结在借助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期刊科技论文和为期刊关注群体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能有效提升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的方法。

1微信推送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设计

1.1推送期刊科技论文

1.1.1根据论文选题进行选择性甄选推介

与科技期刊刊载的科技论文不同,借助微信平台推送期刊的科技论文时,编辑需要具备用户思维、大道至简思维和跨界思维,甄选科技论文的选题,即判断其是不是期刊报道的专业范围内的热点问题,是不是易于编写成科技期刊微信阅读群体易于接收的微信阅读素材,是不是立足于期刊专业领域、且涉及交叉学科,易受广泛关注的跨界内容。对于一些具备上述选题特点的论文,在期刊微信公众号推介论文全文的方式对其公众平台关注用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此类论文,可以通过技术处理首先将源文件转换为适合数字出版的XML格式,然后再转换为适合手机阅读的HTML文件,此类文件在界面展现方式、文件大小等方面都具有特别突出的优势,而且能以目录的形式进行浏览和内容定位,特别适合手机阅读。

1.1.2论文标题、摘要和图文等的加工

此外,科技期刊论文内容的专业技术性较强且比较长,而微信平台有其特有的信息传递和接收特点,因此借助微信平台推送期刊科技论文时,期刊论文内容的加工设计至关重要。在信息量繁杂多变的互联网时代,标题的吸睛度直接关系着微信内容的点击率和转发率,因此在推送科技论文时,标题宜言简意赅,突出核心亮点。大道至简,简单即流行就是这个道理。在具体题目的加工时,有如下技巧,比如一些陈述性标题可以变换成问答句,一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但科技名词较生僻的科技论文还可以在经原创作者同意的前提下调整成科普些的标题,以更好、更快地拉近期刊与阅读群体的距离,促进传播,从而巩固和扩大期刊品牌形象。此外,在经原创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再次对微信推送论文摘要进行改写也十分重要。科技论文的摘要一般遵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的原则撰写。而微信推送论文时,阅读群体先进行的是浅阅读,因此讲清研究的来龙去脉以及作者团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往往是阅读群首要关注的。在微信推送论文的摘要加工环节,建议将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导读的方式展开,再配以精选的、必要的图表、视频和音频内容以及作者团队的生活照,既简练、多元、高效地展现了原创作者的研究内容和核心观点,又拉近了作者群和阅读群之间的距离,还会对期刊的推介和引用带来益处。在微信论文的推送中,图片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恰当的与文字呼应的图片,可以高效地突出文字想要表达的内涵,使人在阅读文字时快速产生相应的视觉联想。为了固化读者群对期刊推送论文的印象,可以将科技论文推送固化成一个微信栏目,如“优文荐读”“好文快报”等,并在每次推送时,固化此栏目的背景图片,就像知名广告宣传画一样,以图文配合的方式固化和提升期刊品牌形象。

阅读全文

农业科技期刊对科研创新服务的作用

农业科技期刊是记录农业科研成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是农业科研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承载着报道农业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在推广农业科研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促进人才交流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因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来源可靠、数据准确、论证充分、结论明确、查询方便等特点,是农业从业者获取目标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农业科技期刊还是农业各学科科技信息的交换中心,在促进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同时,还起着指导生产实践、科技咨询、成果转化的作用,它对启迪、支持和引导农业科技创新意义重大。农业科技期刊对科研创新服务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大功能,即科研传播功能、科研导向功能、科研提升功能、人才培养功能。本文浅析省级农业科技期刊在科研创新中四大功能提升的途径与对策,使科技期刊不仅成为科技创新交流的平台,更成为科研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科研传播功能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是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功能,稿源是关键。在丰富的稿源中优中选优,提高办刊质量,才能扩大刊物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读者。在扩大刊物受众面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优秀作者投稿,从而使刊物进入良性循环。期刊稿源的多少和读者受众面的大小直接影响期刊科研传播功能。

(一)多途径拓展稿源

科技期刊编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向本刊稳定作者群和潜在作者群组稿约稿,为作者提供高质量的及时到位的服务,激发作者科研写作热情,为刊物赢得高质量论文。省级农业科技期刊多为本省科研院所主办,期刊编辑除向本单位的科研专家约稿外,还要调动编委与审稿专家的积极性,可以定期向本刊聘用的有较高学术素养的编委约稿,并充分调动编委的积极性,希望编委多向其同事、同学、校友等宣传刊物,并能积极给刊物荐稿,借助编委的影响力为期刊组稿。还可通过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向各地参加会议的专家约稿。或利用刊物的重大活动组稿约稿。约稿要注意约稿技巧,并长期坚持,保持约稿的连续性,与科研人员保持长期、有效、深入的联系[4]。编辑部可经常性地组织科研专家参加学术期刊质量提升座谈会,听取专家的办刊建议。由科研单位主办的科技期刊,建议主办单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并鼓励本单位的科研人员为本刊撰写论文,从而为期刊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二)重视区域外同质同类稿件的刊登

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地域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信息也具有地域性。农业科技信息必须符合相应的农业生态条件,否则,就失去了信息本身的价值[5]。作为刊登农业科技信息的省级农业科技期刊,必须重视本省区相应的生态、气候条件,但又不能局限于只刊登区域内稿源的传统思维定式,要重视区域外稿源收集与挖掘,特别要着眼于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同质同类科研稿件的收集、刊载,为本省科研工作者了解区域外农业研究动态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刊物在本省的影响力与受众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