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新闻学传播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作者:杨萍 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迅速,不少独立学院都设立了新闻学专业。与传统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新闻学专业为例,独立学院即更加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新闻传播实践的现实需要。从客观形势来看,目前新闻学专业人才供大于求,很多新闻媒体倾向于选择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这使得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实习和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但现实的严峻恰恰是促使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所在。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难度较大的是新闻学理论课程。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似乎对新闻实务课程更感兴趣,思想上更为重视,学习也更为主动,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性课程有较明确的目标导向,学生能体会到参与感,并能在实践成果中获得满足感。而新闻理论课程参与度较低,无法使学生明显感受到能力的提升。面对这种现状,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随着新闻媒介传播格局的变化以及新闻传播领域对实践创新需求的日益迫切,独立学院在新闻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应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求新求变,着眼于“理论促进实务,实务强化理论”,探索紧跟实际需要、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在独立学院的实际教学活动,谈一些看法。
一、独立学院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有着畏难心理不少学生认为理论枯燥难学,“谈理论就头痛”,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障碍。这也许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解决的方法应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上。
2、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无用一些学生认为,老师与其花时间讲授新闻学理论知识,不如传授几招新闻写作编辑技巧。他们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冲锋陷阵”,却不愿意坐下来探讨“新闻是什么”、“新闻的特征和原则”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不清楚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他们认为理论是“纸上谈兵”,而不是“真刀实枪”地演练。殊不知,缺少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盲目和肤浅的。没有理论功底,实践也难以企及一定的高度。“理论无用”这种观点的背后既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也归因于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认识不到理论对实践所具有的指导作用。
3、传统的“老师讲授要点,学生理解消化”的教学方法遭遇现实的尴尬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游离于知识讲授之外,遇到有趣的内容听一下,感觉无趣便索性不听。在日益崇尚个性张扬的时代,学生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课堂的知识,而是渴望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不甘于充当单纯的听众,两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非常重要。
4、理论知识“学过就忘”,难以形成长久的印象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似乎理解了理论知识,但却无法灵活地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当中,于是形成了“理论实践两张皮”,时间一长,理论慢慢被淡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视野狭窄,对现实问题缺少深度关注,思维方法存在局限性。
新闻学对新兴媒体的解读和规范意义
作者:童兵 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有学者谈到微博两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时这样说:“无论是‘7.23’温州动车特大事故,还是‘让领导先飞’的宁波机场风波;无论是徒手接住高空坠落女孩的‘最美妈妈’,还是饿死九旬老母的‘武平公务员’;无论是微博炫富的‘郭美美’还是直播开房的‘蠢局长’……都是由微博最早播发,迅速引起全国的普遍关注。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中国已进入微博时代。”[1]“易观国际”的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4.3亿,环比增长近50%;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将有可能突破6亿,超过互联网用户数量。自从2010年“微博元年”以来,仅仅过了两年,微博同传统媒体比较,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范围、传播形式、传播对象、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等方面都显示出鲜明和优越的特征,中国新的传播形态和新的舆论机制正在形成,对传统新闻学原理的挑战已经展开。
一、传统媒体的应对和新兴媒体的腾飞
中国新闻传播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催动下,利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成果,在更新新闻观念、改进新闻实务、启动体制改革的同时,在新闻生产和信息传输方面也跨出了不小的步子。以激光照排、彩色胶印和数字出版为突破的现代印刷技术,成为推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先锋,采编和办公管理电脑化成为中国报业现代化的标志。在电子技术、卫星转播、线缆联通等多种技术支持下,中国的广播电视一路高歌,成为当代中国飞速发展的新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催生了第四媒体——互联网和第五媒体——手机(移动无线互联网络),这两种新兴媒体不仅改变了报纸的生存与运作模式,令传统的广播电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其本身作为崭新的传播工具正式进入了大众传播的行列。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中国传统媒体积极应对,新兴媒体展翅腾飞,呈现出这样的态势和特征:
一是媒介传播形态的多元并进。现在亿万民众广泛接触的大众传媒有:报纸杂志、卫星电视、有线调频广播、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中国民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同时拥有如此众多的不同介质的大众传媒。
二是传播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现在受众观看数字电视输送的节目,可以不再受制于特定时段而是依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检索各种节目。互联网络传播以极强的互动性而突破以往媒介单向传递的不足。因此,数字传输条件下媒介的服务意识、用户意识空前强化,多元、开放、受众本位的观念逐步落实到新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三是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的能动改革。长期以来,使用行政手段约束、限制和监管媒介是新闻管理的唯一途径,而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这种手段正在淡化并开始失去它以往的灵验。今天,对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新闻及言论的控制,比对传统媒体的监管不知要困难多少。博客、播客乃至微博的问世,意味着人人都成了记者,个个都当上了编辑,每家每户的电脑和手机,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编辑部,可以随时新闻,可以就任何话题发表“社论”。原有的信息垄断已被打破,多元、多向传递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新闻学媒介素养情况及路径
作者:音坤 单位:滁州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信息化时代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在1999年维也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会议中,来自33个国家的代表们呼吁,在各国尽可能开展各种形式的、全民的和终身的媒介素养教育。”[1]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开展并且在学校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是人们认识媒介以及利用媒介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培养人如何正确理解和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充分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教育。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人如何认识媒介;二是培养人如何利用媒介。世界正经历着信息革命,信息时代需要媒介素养。以数字信息传播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思维模式的深刻转变。大众传媒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工具,不可能长久地作为单向灌输工具继续存在。如何应对快速增长的信息,从而避免信息迷雾,这是信息时代媒介素养研究的意义所在。与此同时,大众传媒在公民建设中发挥着传递信息、沟通意见、形成公众舆论等巨大作用。为了更好地建设公民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信息时代,由于传播媒介建构了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须面对的“媒介环境”,因此把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单独提出,加以强调。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即将入门的媒体工作者,只有在接触大量的新闻传播媒介和渠道的过程中,了解信息传播的特点,掌握其规律,提高媒介素养,未来才有可能更好地胜任广大受众的信息“把关人”这一角色,才能更好地为提高普通民众认识及利用媒介的能力服务。
二、加强地方性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必将与信息产业有密切关联,他们必将站在大众传媒产业的最前沿,因此加强这些未来的信息产业专门人才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他们认识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对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媒介机构、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生产过程,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认清现实,进而更加理智地做出判断和行动,更加胜任今后的工作,同时推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一般多立足于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中的应用型专业———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多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网络技术,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网络、出版等媒体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宣传教育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当代新闻学专业学生是在大众传媒十分普及的环境中成长的,和传媒“打交道”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在和媒介打交道时心态更加开放和自由,对传媒的认知和了解比一般人更深,能更快接受新型媒介。但是这些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传媒的认知往往不全面不系统,很多知识都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以纸上谈兵为多,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使这些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健康成长为培养目标中所提及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群体乃至全民媒介素养水平的必要手段传播媒介是大学生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和“精神空间”,对当代大学生会产生诸多影响。新闻学专业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大学生,较为系统地接受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很多人都有在媒体实习的亲身体验,在利用媒介资源能力和参与媒介产品制作方面,在媒介认知和媒介批判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和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因此,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水平的高下,对整个高等教育乃至全民的媒介素养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意义。以点带面,可以以新闻学专业学生为依托,进而辐射全体大学生。大学生是走在社会科学文化潮流前面的群体,他们如何正确认识媒介、有效利用媒介,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总的说来,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还比较低,尤其是在广大基层和农村。据张开、吴敏苏在《中国城市居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以北京上海调查数据为依据》中指出:虽然大多数受众对媒介都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是他们中为数不少的人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正确判断力,他们对媒介的认识主要出于感性认识,因此时常会出一些问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成为提升全社会公民媒介素养水平的突破口,而新闻学专业学生是大学生中最专业、最熟悉传媒、接触媒介最多、媒介素养最高的群体,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更具典型意义与示范效应。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公民社会,我们必须首先大力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以点带面,引领整个公民社会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
新闻学实践教学新形式
作者:吴雨蓉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一、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首先,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对新闻学专业缺乏了解,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课程体系与现代媒体发展的势头不相适应,大比重设置新闻学概论、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传统新闻类课程,而对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程和新媒体课程的设置却显得欠系统。同时,新闻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课时数较少,学生的新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策划能力得不到针对性训练。
其次,很多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有直接新闻实战经验的教师。很多新建新闻学专业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转行而来,毫无新闻学专业背景可言,更不用说实践能力了。由于很多专业教师缺乏媒介实践的第一手经验,往往是书本知识的现学现卖,实践能力与一线实践教学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还有,和其他文科专业相比,新闻学专业实验实训需要的硬件设备投入较大,建立设备较齐全的实验室动辄需要上百万元的投入,学校办学经费长期不能满足该专业建设需要。[1]现有的部分实验设备由于先前选型不当,利用率低或被长期闲置。同时,由于实践经费的不足,很难与校外媒体建立长期合作的对口关系,学生实践途径很单一,有时学校把实践压力转嫁给老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地理位置的劣势也给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未来就业带来不小的障碍。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地处距离省会和信息中心城市较远的内陆城市,所在地的新闻传媒机构无论数量和规模上都不及一线和省会城市,而有限的新闻机构大多人员饱和或机制不灵活,同时,经济发展和媒介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导致私营文化传播类企业类型比较单一,数量比较少,层次也比较低,想建立一批常态化和高层次的实习基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二、实践教学新理念———加强基础、强化应用、多领域培养、多渠道实践
(一)保持理论教学优势,重视专业实践教育管理部门和所在院校必须更新文科师范教学的传统理念,对新开设的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采取应有的重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专业知识的讲述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又要探索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放松对学生的理论素养提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锻炼,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应是我们构建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指导思想。
新闻学教育体系革新与构建
作者:赵树旺 董庆文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大学
美国的新闻学教育相当普及,全美很多学校设有新闻学院或新闻学专业。随着媒介融合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美国各新闻学院或新闻学专业从课程设置、教育方向等方面对新闻学教育体系进行了大的变革和建构。除了继续遵循传统的通识教育模式,美国新闻学教育日趋重视媒介融合教育,注重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培养,强调实践与应用训练,新闻学教育日趋国际化,其目的是培养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为了更加全面地说明问题,本文选取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圣克劳德大学传播与新闻系、北阿拉巴马大学传播系新闻专业、太平洋大学传播系新闻专业等五个不同知名度的新闻学院或新闻专业作为分析和研究样本,以免以偏概全之嫌。
重视媒介融合教育
美国新闻学教育通常采用新闻学和社会、人文学科以及跨学科教学并重的课程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重视媒介融合教育。随着数字技术对信息传播形态的改变,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受过良好媒介融合训练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近年来,美国新闻学教育紧跟媒介融合的时代步伐,看准发展趋势,新开了很多媒介融合的专业课程,或者在传统新闻学教育中加入了很多媒介融合教育的课程,增加了很多用于进行媒介融合教学的硬件设备和多媒体教室。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下有10多家各类新闻专业机构,学生有大量机会与在职记者交流。近年来,哥伦比亚大学还开办了数字新闻塔尔中心(TowCenter),并开始授予计算机科学和新闻学的双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认为自己一直致力于新闻学教育向多媒体和媒介融合方向的革新与衍变。
美国石溪大学(StonyBrookUniversity)新闻学院开设了很多注重媒介融合教育的课程:电视报道与编辑,电视制作,高级报道/写作/广播、高级编辑与表现/网络、高级数字叙事,音频新闻,数字摄影新闻实验室,在线新闻学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传统采写能力以及多媒体运用的融合。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处于动态中的媒介未来的新闻人,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建设了配备有最新数字技术的“未来编辑部(NewsroomofFuture)”多媒体专业教室。所谓“未来编辑部”,包括采集、文字编辑、音频视频剪辑设备等,并使用一套软件连接各个新闻工作者的电脑,使得新闻资料编制传送一体化。石溪大学很多课程都在这个“未来编辑部”里完成。所有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都被要求必修广播、印刷、在线新闻等课程,并学会如何利用多媒体平台和模式进行思考与工作,然后在最后一学年才可专注于其中某一种媒介的学习和应用。北阿拉巴马大学传播系确立了广播新闻、融合传播、媒介研究、出版与在线新闻、广播电视与互动媒介等专业研究方向,从这些专业设置可以看出其对媒介融合教育的重视。
美国和中国在新闻教育理念上有很多差异,其中之一就体现在对教师背景的要求方面。中国新闻教育大多要求教师具备高学历,美国看重学历的同时,更看重教师的从业经历,在媒介融合时代,后者的要求尤甚。由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网站提供的相关资料可看出,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共有教师28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两人,占所有教师的7%;具备媒介从业经历的教师27人,占比96%;来自传媒行业的兼职教师10人,占比36%。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美国的新闻学院非常看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并不过分看重教师的学历和学位,这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有很大不同。中国新闻学教育非常重视学历和学位,将博士学位视为进入各新闻学院工作的通行证,使得中国新闻学教育体系建设出现了种种偏差。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员也全部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包括获得各种奖项的记者、专栏记者、作家、杂志编辑、纪录片制片人,以及数字媒介领域的专家。这些教员全部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胜任媒介融合的专业教学与支持学生发展的工作。美国各新闻学院近年来新聘用了很多在新媒体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员,与传统新闻学教员一起,致力于培养新型新闻人才。即便原有的新闻学教员,也在向媒介融合研究领域靠拢。美国太平洋大学传播系在2010年招聘教员时,发现应聘者发来的简历中90%以上都号称自己的研究领域是新媒体。
强调多媒介的实践与应用训练
传学东渐考纪念施拉姆来华讲学30周年
一、50年代中期,《新闻学译丛》对“大众传播学”的最早引进
“传播”一词渊源甚早,据新闻传播史家考证,“传播”一词至今已有1400年以上的历史。据《北史•突厥传》云:“以敕有司,肃告郊庙,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这当是中文“传播”一词最早之语源。而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新闻学者却把“mass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译为“群众交通”、“群众思想交通”。把“大众传播媒介”翻译成“群众交通机构”,或“群众思想交通工具”。1956年初到1957年6月,我国新闻业界及学界曾经开展过短期的新闻改革活动。在此期间,复旦大学新闻系在王中的领导下,走在新闻改革的前列。1956年3月20日,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印的《新闻学译丛》第一期出版(5月30日再版)。1956年,该刊共出三期;到1957年6月止,又出了两期,前后共出五期。《新闻学译丛》1956年第1期(3月20日出版)首载《编者的说明》云:“《新闻学译丛》是以介绍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工人党和进步报刊的工作经验为目的的一个期刊,它可以作为各兄弟学校新闻系的教师和学生,以及新闻工作者、宣传鼓动干部进行研究与工作的参考读物。”因此,第一期的内容,译载了苏联联共(布)中央有关报刊的文件。《新闻学译丛》1956年第2期(6月5日出版)除继续译载苏联报刊社论、联共(布)中央关于报刊工作的文件、苏联新闻事业概况等资料外,还增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的内容,包括《美国报刊简史》、《美国报纸的组织机构》、《美国报纸和报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等译文。
《新闻学译丛》1956年第3期(1956年11月15日出版)起,开始引进“大众传播学”的概念。该期刊登的由刘同舜翻译的《拆穿自由、独立报纸的西洋镜》一文中,他首次将“大众传媒”及“大众传播工具”译成“群众交通机构”云:“(美国的)群众交通机构是一种大企业,他们的老板就是大企业家。战前,美国消费者在四万家群众交通机构方面花了25亿美元,相当于该年总消费数字的二十七分之一。”“单是广告费这一项,‘消费者’向‘群众交通’企业的支出已年达65亿元之巨。”[1]61-67《新闻学译丛》1957年第1期(1957年3月5日出版)刊载的由郑北渭翻译的《美国报纸的职能》一文中,他最早正式地把英语MassCom?munications译作“群众思想交通”。他还在该译文中云:“报纸是‘群众思想交通’(masscom?munications)工具之一。其他主要的‘群众思想交通’工具有:杂志、广播、电影等。这些工具有一种到三种的职能,他们可以传播消息和知识,可以用言论来影响群众,最后是一种娱人的作用。要做到企业化,他们最起码要能很成功地做好三种(功能)之一”。
几乎在同一时期,王中在其《新闻学原理大纲》(写作于1956年9月至1957年初)中,最早将MassCommunication译为“大众传播”。他说:“美、日将报纸、广播、电视等总称为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见《王中文集》第38页)。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新闻学原理大纲》被当作供批判用的“靶子”,收入图书资料组编的《新闻界反右派斗争资料汇编》第二辑(1957年10月面世)中。以后又收入赵凯主编的《王中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二、70年代末、80年代初《外国新闻事业资料》及《世界新闻事业》对引进“公众传播”及“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的贡献
1957年6月《新闻学译丛》停刊,21年之后的1978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继承《新闻学译丛》的传统,又创刊了《外国新闻事业资料》。该刊第一期首载《编者的话》云:“本刊将有重点的译载和介绍反映外国新闻事业情况和动向的材料、新闻学论文和新闻教育方面的文章等,为本系师生,提供研究和批判的资料。这些资料较大部分译自资本主义和苏修集团的书刊,政治观点和新闻观点是反动的,有些事例和数字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只能供读者参考,请勿公开引用。”该刊初为不定期出版,后为季刊,小32开本。刊物装帧简陋,而内容丰富充实,每期100页左右。1979年第4期达180页。该刊到1978年12月出了两期。到1979年初到9月又出4期,前后共出6期。主编舒宗侨,后由郑北渭继任主编。
1979年12月,《外国新闻事业资料》改名为《世界新闻事业》,出版1980年第1期(总第7期)。该刊也是季刊,每三个月出版一期,内部发行。1980年9月,《世界新闻事业》出版第三期(总第九期)后停刊。
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途径
摘要:在高校新闻学专业推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是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如何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就成为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教育;教学设计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他提出,新闻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校新闻院系为国家的新闻事业培养输送人才,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应该是高校新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如何编入教材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认识。它包括新闻本质、新闻的本源以及新闻传播的规律等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它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奠基,以及列宁为代表的前苏党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继承与发展。然而现今的新闻学理论教材没有一部能够集中分析讲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只是散见于《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学史》《新闻采访学》等教材中。由于内容的分散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该作为专章进入《新闻采访学》教材中。该章内容应由五节组成: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溯源;第三节: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四节: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五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如何融入课堂教学
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尝试:第一,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热点事件和国家出台的新政策,深度解析马列主义与采访学理论及实践的密切联系之处。第二,在记者修养的教学中增加中国名记者传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名记者的伟大精神与不凡经历中真切体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事业的推动作用。第三,利用丰富的在线学习工具,如利用微课、慕课开展自主学习,也可以利用各电视台的大型节目学习。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必须围绕传播格局变化突出最新内容。特别是当前传媒各界和新闻舆论环境都发生了阶段性变化,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来接收信息,能够选择的信息范围也更加广泛,而且传统作者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者和受者。为此,在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课堂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新闻自由与滥用自由”“反映与引导”“好看与正确”的关系,只有真正明确了这3个关系,才可以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正走进心中。
新闻学的逻辑浅析
作者:侯雁冰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
一、信息的含义
在我国,“信息”一词由来已久,这在我国从古自今的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例如,南唐诗人李中曾的《暮春怀古人》中所描写佳句的“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这是目前“信息”一词在汉语里最早的文字记载。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信息”并非我国古代文化中所谓的“信息”,而是西方社会思想发展的舶来品。1928年,哈特莱(Hartley)最早在《信息传输》一文中提出了“现代信息”的概念,他最先提出了消息和信息之间的差异,并假设可以用数学方法描述信息量。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论等信息科学进入中国,“信息”一词才有了新的意义,从古语变成了新的专有名词,并开始运用在电子学、工程学中。
二、信息在中国新闻学界的影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在“”时期,新闻基本上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新闻学的学科意识才开始逐渐恢复,也渐渐的开始破除新闻界“新闻无学”的坚冰,开始了由“新闻无学”到“新闻有学”的艰难转型。新闻学者亟待为这个几乎没有了独立性的学科找到其合法、合理的依据。重新被启用的概念解决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一是新闻的本质;二是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而可以建立起一个有逻辑层次的新闻学定义体系;三是新闻学学科建构是否合法。信息概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所发挥的作用:
(一)明确“新闻的本质是信息”。过去的说法是,“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也能解决问题。也就是事实第一,新闻第二,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相对于“事实”,“信息”明显要更科学、恰当,这个专业科学术语升华了了“新闻”的本质。所以,不如对它进行分工: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信息则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二)新闻是科学,它有自身质的规定性,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信息概念推翻了“新闻工具论”,它利用信息逻辑起点组建新闻本位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将新闻和宣传划分开,这是新闻本位的回归,它使得新闻的本原功能得以显现,也是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和对新闻学是科学的一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