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新闻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框架理论视角下中西新闻的比较
摘要:新闻框架用何种方式呈现出新闻事件给大众,这将影响大众对事件本身的理解,这就相当于把框架理论当作现实世界和主观想法联系起来的桥梁。当前,中国对外传播工作更加重要,要构建新型对外话语体系,将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在对外话语中体现出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结合对文献的梳理,基于框架理论在新闻事件中的运用,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媒介;框架;呈现;理解;新闻事件
1974年戈夫曼在《框架分析》(FramingAnalysis:Anessayontheorganizationofexperience)对“框架”的概念做出较完整的定义[1],“用以阐述人们如何理解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托德·吉特林在《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中写道“尽管媒体不是反映现实的镜子,可它们也不是一副想象中的抽象作品。它们更像是一面哈哈镜,变窄加宽,延长和缩短,扭曲和忽略早已存在的事物。”[2]这就点出了媒介对事物的反应也就是利用框架圈定出了一个范围。塔其曼提出的“新闻框架”概念,认为“新闻框架帮助记者按照现行主流论调撰写报道,同时塑造读者对事实的理解”[3]。就媒体而言,新闻框架用何种方式呈现出新闻事件给大众,这将影响大众对事件本身的理解,这就相当于把框架理论当作现实世界和主观想法联系起来的桥梁。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内容分析方法,《人民日报》和《卫报》这两报对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报道作为分析样本,在框架理论的视角下,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根据框架理论,本文将针对样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进行类别解析,发现中西新闻报道的不同。
二、宏观角度
版面的大小和位置影响着报道效果的塑造,同时也反映出新闻工作者的不同用意和目的。根据统计《人民日报》共有13版面:要闻版、头版……国际版、专题版、民主政治版、副刊。《卫报》的版面共有11版面:世界版、国内版、科学版……社论版、文化版、读者版。基于新闻理念和具体操作的不同,两报的版面所采用的名称和划分标准不同,版面设计就呈现了巨大的差异性。具体就两报版面分析,《人民日报》在国际版以核心阅读的头版位置刊发此次事件,紧接刊发一篇评论,该事件总占据版面的3/4,《卫报》同样在国际版刊发头条,占据总版面的3/5。两报在版面上的共同点是把该事件当作国际要闻来处理,放在头版位置,而两报之间的一些微妙差异是《人民日报》报道该事件版面整体大于《卫报》。说明《人民日报》相对于《卫报》对此事件的报道注重程度稍微略高。报道数量的多少对大众产生正面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关联,报道越多越丰富时,大众对该事件的印象就越深刻。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人类文明遭到重创,中国理应予以重视和表态。具体统计如下:《人民日报》要闻数2,评论数1,共计3;《卫报》要闻1,评论数1,共计2。报道数量是新闻框架构建的一个重要渠道,从数据可见,虽然两报整体报道数量偏少,但《人民日报》的报道数量是多于《卫报》报道数量,这说明中方对此次国际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报道主题是一则新闻的核心,不仅能让大众对事件大概一目了然,更是通过主题能彰显报道的立场。恩特曼说“文本的架构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4]。新闻需要通过关键词来进行建构框架,例如想要在一则报道中表达国家形象时,是通过类似于经济大国、科技强国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本文将两报报道的话语主题统计如下:人民日报:《巴黎圣母院大火再敲文物保护警钟》《珍重与保护,一样都不可少》《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面临多重挑战》;卫报:地狱之火毁灭巴黎圣母院、《卫报》评巴黎圣母院大火:我们的哀思与法兰西同在;根据两报的报道标题,可以明显看出两报报道角度的差异,《人民日报》在表达对巴黎圣母院哀思的同时,也表达出对事件的反思,“保护”作为《人民日报》的关键词,希望引起各国加大对文物保护力度的重视,让人类文明能够延续。《卫报》作为欧洲英国的老报,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巴黎圣母院对世界的意义,不仅是欧洲文明更是世界的瑰宝。同时,《卫报》更加强调事件本身,“火”与“巴黎圣母院”作为关键词,直接凸显出这场毁灭之灾,令大家的情感都受到了伤害。《人民日报》以一种宏观的视角看待这次事件,呼吁各国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卫报》更多的是情感表达。
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作者:杨萍 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迅速,不少独立学院都设立了新闻学专业。与传统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新闻学专业为例,独立学院即更加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新闻传播实践的现实需要。从客观形势来看,目前新闻学专业人才供大于求,很多新闻媒体倾向于选择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这使得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实习和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但现实的严峻恰恰是促使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所在。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难度较大的是新闻学理论课程。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似乎对新闻实务课程更感兴趣,思想上更为重视,学习也更为主动,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性课程有较明确的目标导向,学生能体会到参与感,并能在实践成果中获得满足感。而新闻理论课程参与度较低,无法使学生明显感受到能力的提升。面对这种现状,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随着新闻媒介传播格局的变化以及新闻传播领域对实践创新需求的日益迫切,独立学院在新闻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应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求新求变,着眼于“理论促进实务,实务强化理论”,探索紧跟实际需要、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在独立学院的实际教学活动,谈一些看法。
一、独立学院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有着畏难心理不少学生认为理论枯燥难学,“谈理论就头痛”,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障碍。这也许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解决的方法应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上。
2、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无用一些学生认为,老师与其花时间讲授新闻学理论知识,不如传授几招新闻写作编辑技巧。他们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冲锋陷阵”,却不愿意坐下来探讨“新闻是什么”、“新闻的特征和原则”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不清楚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他们认为理论是“纸上谈兵”,而不是“真刀实枪”地演练。殊不知,缺少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盲目和肤浅的。没有理论功底,实践也难以企及一定的高度。“理论无用”这种观点的背后既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也归因于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认识不到理论对实践所具有的指导作用。
3、传统的“老师讲授要点,学生理解消化”的教学方法遭遇现实的尴尬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游离于知识讲授之外,遇到有趣的内容听一下,感觉无趣便索性不听。在日益崇尚个性张扬的时代,学生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课堂的知识,而是渴望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不甘于充当单纯的听众,两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非常重要。
4、理论知识“学过就忘”,难以形成长久的印象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似乎理解了理论知识,但却无法灵活地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当中,于是形成了“理论实践两张皮”,时间一长,理论慢慢被淡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视野狭窄,对现实问题缺少深度关注,思维方法存在局限性。
探求新闻记者必具备的职业素质
一、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1.政治立场要坚定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就是政府、党和人民的喉舌,首先就要有端正的政治立场,励志为国家、政府、党和人民服务,拥护党和政府领导和决策,为政府和国家的政策做好宣传工作,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是做好一名新闻记者该有的基本条件。新闻工作人员必须要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把握好正面宣传与团结鼓励的力度,围绕时代的主题,为创造和谐社会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作为记者人员首先要保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思想和意识都要为人民服务,在此基础上树立责任和全局意识,紧跟时代潮流,体察民意,为党和国家的新闻业创作出富有时代特征的好作品。
2.理论知识要扎实
电视新闻记者的实际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就必须做到识大体、顾大局。要精通新闻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列宁、的新闻思想、以及中国的党性新闻思想。在长期的理论知识学习中,了解从古至今的新闻历史与文化,为今后的新闻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要深刻地明白自身的工作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人来说,更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责任感和纪律性。
要做到政治性和业务性的统一。如果不能认真学习和掌握理论,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党的路线,那在工作中就很容易迷失方向,放松立场。事实证明,一个记者是否优秀、是否有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她本人的理论基础息息相关。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写不出优质作品的。现代社会更需要新闻记者们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这就需要我们更注重新闻工作者文化理论建设。
3.业务素质要过硬
新时代新闻学知识评析
本文作者:王龙珺 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10 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该辞书汇集了传播学理论、新闻学理论、中国新闻传播业史、外国新闻传播业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广播电视、广告学、媒介经营管理、公共关系、新媒体等方面的知识、理论。涉及面之广、程度之深,是其他新闻传播学专业辞书不能企及的。可以说,该辞书深刻反映了新闻传播学发展至今的全面成果,是新世纪新闻传播知识的集大成之作。与上世纪其他新闻传播学专业辞书相比,该辞书还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学术交融,道器并重。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应用性的人文社会学科,这就决定了新闻传播学研究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不能单单“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而要面对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从中汲取学科发展的养料。这是新闻传播学学科属性的内在要求。该辞书的编撰就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该辞书既强调学理的介绍,又关注实务操作的发展,既注重历史的探究,又不忘技巧的钻研。
具体来说,该辞书把触角深入到传播学、新闻学诸多概念、理论的解析,同时也向广大读者展示采写编评等新闻制作工艺手法。中外新闻事业史的内容是该辞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公关、广电等实务性内容同样是编撰者着力描绘的篇章。读者在使用该辞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新闻传播学学理的熏陶,也能感受到新闻传播学独特的实践性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该辞典完美地实现了“学”与“术”的统一和“道”与“器”的融合。
与时偕行,关注前沿。21世纪是一个媒介的世纪。当今社会,各种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媒介形态融合日趋复杂。固步自封、原地踏步的新闻传播学是没有出路的。把握媒介时代脉搏,跟踪媒介发展动态是新闻传播学的任务之一。新媒体的发展正是媒介形态在当今世界的最新体现。新媒体以强大的媒介技术为基础,在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共享性、网络化等多方面做文章,深刻影响了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路径。该辞书的编撰者以难能可贵的与时俱进精神将目光投注到了这个媒介发展的最前沿。
该辞书用相当大的篇幅编撰了数以百计的有关新媒体的词条,所占比重超过了总词条数量的百分之十。从手机到网络,从博客到微博,从网络文学到数字出版,内容详尽,应有尽有。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媒体发展图景立体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浏览这一部分内容,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媒体时代最前沿的气息。
内容全面、新意充盈。新闻传播学下辖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以往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辞书由于诸种时代原因,往往只重视新闻学理论、历史、实务等内容的介绍,而忽视了传播学这个重要一翼的内容介绍。该辞书成功地避免了这一历史缺陷。在传播学理论方面,编撰者在各种传播学概念和理论的介绍上下功夫,基本上展现了传播学基本概念、理论的全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广告和公共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陆定一新闻真实性思考
作者:翁杨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陆定一主管党的宣传工作长达22年之久,是党的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宣传部长。可以说他的一生及其思想都与新闻和宣传工作紧密相连。他在不同时期的讲话和文章都对党的新闻和宣传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认为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1943年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的社论《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被认为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扛鼎之作”。①他被认为不仅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制定的参与者和权威阐释者,而且是积极的执行者。后,陆定一多次发表谈话或撰文,对党自、庐山会议以来“左”的错误进行深刻反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直接关于新闻工作的谈话就有四次,这些谈话和文章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他对新闻真实性的反复强调。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几乎每次关于新闻工作的谈话,新闻真实性问题都是陆定一谈论的中心。例如1982年与人民日报《新闻战线》记者谈话时,陆定一说“:新闻,我是天天看的,看了几十年了。看来看去,想来想去,我还是认为,新闻一定要真实。技巧是要的,但主要的是要真实。”②在1984年同新华社《新闻业务》记者的谈话中,他总结了在延安办报的两条主要经验:“一条就是新闻要真实,哪怕慢一点也要真。能够做到快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因为快就失实。要强调真,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争取快,争取有一个好的写作技巧。……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失实,不能说空话,说假话。”③陆定一认为,党和人民怎会相信说假话、写假新闻的记者呢?真实是记者必须遵守的起码的职业道德。“记者的职责,是老老实实反映实际事物。应该教育记者,做老老实实的人,做具有科学态度的人,肯下功夫进行调查研究的人。
记者写的新闻,应该使人相信。搞虚夸的人应该受到批评,是失职行为。不批评这些,怎能维护记者的尊严呢?”④新闻真实之所以如此重要,在陆定一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其次,新闻真实是媒体取信于民的根本。只有新闻真实了,报纸才有信用,才有威信。报纸有威信,党也就有威信。第三,新闻真实是对敌斗争的重要手段,靠造谣欺骗、吹牛皮是不会长久的。第四,坚持新闻真实是新闻工作与党中央在政治上真正保持一致的体现。他说“:什么叫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不是照抄文件,而是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敢提实际办法,敢讲真话,这才是真正的一致。”⑤在陆定一看来,新闻之所以会不真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左”的错误,使新闻工作者丢掉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缺乏下大力气开展调查研究之风的优良传统。
他将新闻失实的原因概括为“一‘左’、二窄、三套话”。所谓“左”,就是为了宣传需要出现的浮夸风,其典型代表是1958年时的放卫星新闻。在现实中,一些新闻工作者出于宣传党的政策的热情,往往因为头脑发热出现不实事求是的现象。三中全会后,这些现象又有所抬头。陆定一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有的记者又发热了,可得警惕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方针路线是正确的,是反映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记者在反映党的政策执行情况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要真实。”所谓“窄”“,是记者自己窄,知识窄,活动面窄。”所谓套话,就是指新闻报道中的那些陈词滥调、夸夸其谈的东西。他认为,“缺乏文化科学知识,缺乏政治经济法律知识,缺乏实际工作知识,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是宣传报道中产生错误的重要原因。”他指出,记者一定要学会思考问题,情况总在发生变化,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实际。无论对什么事,都要开动脑筋想一想,进行独立思考。要想一想是否符合马列主义,想一想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只要肯动脑筋,就不会顺流而下,人云亦云。看风使舵,看颜色办事,不是共产党人的品格。⑥
新闻真实并非简单的常识性问题
新时期新闻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感悟
近年来,在新闻战线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提出了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和业务素养,以及新闻战线要“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树立文化强国意识”等针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新的要求。2011年,在新一轮的学习活动中又赋于其新的文化内涵。 一 新闻工作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中特别是在舆论引导方面担负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求每一个人尤其是担负着国家的舆论传播和引导责任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都要从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出发,报真事、说真话、求真理,在思想上要牢牢树立对党和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责任意识。 2002年,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要遵循舆论宣传中的规律;在2003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2008年视察人民报社时指出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这些都表明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新闻战线宣传工作的重视,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2009年第三次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将有关新闻真实性的内容添加了进去,主要是:一是新闻工作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获取新闻素材;二是新闻采访要出示有效的记者证;三是认真核实新闻来源;四是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报道新闻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对象,禁止虚构和制造新闻等。《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有关细则的出台和多次修订,从理论和制度上不断的完善和规范了对新闻报道的编辑记者的业务素质要求。提高和监督编辑记者的职业道德,成为预防虚假新闻、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的第一步,因而成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多次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必须站在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基础上,把是否符合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作为评价新闻报道是否客观公正的根本标准。所以,杜绝虚假报道、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1945年,《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新闻必须真实》;1947年,《晋绥日报》编辑部文章《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十大假新闻”的评选、“三项教育活动”的多次开展,不断出台和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等这些表明,自从有了自己的新闻媒体,党就十分重视在新闻战线中遵循新闻传播其内在的原则和规律,并反复强调和论述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 近年来,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和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发现的个别虚假新闻,以虚构的新闻事实为本源,制造失实新闻、假新闻,甚至于策划新闻,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的“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的观点,失去了新闻事实基础,对我国的新闻界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个别虚假新闻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真善美产生怀疑,使得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受众的质疑。可见,一条新闻的报道,一篇文章的刊发,一则广告的播出,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能低估的。而新闻传播机构如果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观能动性就可能异化为“盲动性”,在新闻实践中就有可能违背原则、偏离方向,进而给整个事业带来损失,给社会造成危害。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所以,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新时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提高公信力为目的,深入推进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必须加强传统和网络媒体的管理和自律,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新闻业务素质。 而媒体的公信力表现为人民群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人民越信任,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就越高。另一方面,新闻从业人员对于新闻的采写编辑能力、舆论引导能力、作品的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和维护能力,成为提高媒体的公信力的第一步。新闻真实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构成公信力的要素,是其他一切构成要素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必须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始终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有效提高媒体公信力。 二 新闻机构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任务,它必须履行传播信息的基本职责,承担监测社会环境和服务社会的义务。而作为新闻工作者,则必须从自身的职业特点、社会责任出发,处理好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自律”和“他律”关系,坚守和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一切工作服从于、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一)领会“三项学习教育”的精髓,有效宣传社会主义文化成果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就是本着《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有关内容,重点重申和强调新闻战线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组织、有纪律地,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知识结构、职业技能、技术层面,来不断提高和塑造新闻编辑记者杜绝虚假新闻、维护新闻真实性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有利于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而且对于一些政策尚未涉及到的问题也有了分析和辨别的标准,看问题也就有了立足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者要在学习和领会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方针的前提下,进行独立思考,用正确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解释各种新情况,分析各种新矛盾,解决各种新问题。 2011年年底,中央决定由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中央宣讲团赴各地进行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集中开展宣讲活动。这对于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闭幕,各地各部门立即兴起了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潮,而这当中新闻传播机构为深入推进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出色圆满地完成对全会精神的宣讲任务的报道,功不可没。#p#分页标题#e#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组织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等重大宣讲活动,实践证明,每一次重大宣讲活动,都有力地推动了在全党全社会兴起学习宣传中央精神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央精神的学习领会,有力地推动了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他们担负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的的特殊性以及他们所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决定了它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新闻工作者政治修养的关键,是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善于处理新闻的客观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善于处理新闻媒介同政府的关系,善于处理维护人民的利益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系。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中央宣讲团规格高、影响大,权威性、指导性都很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新闻传播机构和人员就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认真扎实地做好全会精神的宣讲,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广泛深入的报道和宣传这些重大的政治和历史事件,宣传一系列国家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才能使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深化对全会精神的领会和理解,不断提高对文化建设地位作用的认识和把握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领会“三项学习教育”的精髓,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 新闻工作者加强理论修养,首先要培养理论兴趣,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期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改革开放开辟了光辉的前景,随之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深入地学习、领会和研究这些理论政策,无疑有利于新闻工作者眼光更敏锐,报道更准确。“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监督和规范,促进着他们自觉地提高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通过强化新闻本身的传播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学习,使他们自觉维护和形成以新闻真实性原则为核心的传播行为和意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修养,提升自身的觉悟,进而树立高尚的职业情操。 对于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来说,“高素质”主要体现在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和新闻现象,迫切要求新闻战线从业人员不断提高理论修养、职业修养和文化知识修养,而不断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成为从源头上、从思想上、从实践中促进新闻工作者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它包括以善恶评判为价值导向,以促进新闻工作者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新闻传播秩序。而行政控制、舆论控制和法律控制等因素则成为影响新闻传播活动的他律因素。所以,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所从事的新闻传播活动,一方面要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也要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接收国家法律的制约。新闻传播活动的自律和他律因素决定了新时期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业务素质的必要性。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增强专业修养,增强责任意识和提高自身文化知识素养任重道远。 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修养,主要是指新闻工作者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而不断提高的实际工作能力。它包括:社会活动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表达能力、工具性知识运用技能等。 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修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通过社会活动、新闻的采写、新闻的编辑和传播过程表现出来。它在新闻作品传播过程中同时展现出一种职业精神,一种职业道德,一种社会责任。职业精神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传媒职业责任和使命的认识,包括对新闻职业的观念、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表达和理解;职业道德主要是新闻工作者在从业过程中,形成的自觉维护和遵守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的职业行为的行为原则和道德规范;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其法律核心是维护法律的尊严,道德责任核心是维护国家、社会、公民和媒体自觉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新闻工作者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进而运用新知识去有效地解决新闻事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新闻工作者既要立志成为某一方面的“学者”,也要努力做一个广学博识的“杂家”,更要努力做学者型记者,使自己在某一个领域钻研得更深一些,不断创新自己的新闻产品。所以,除了政治理论修养、专业技能修养两个方面之外,一个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还要注意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 面对开放的信息社会,当代新闻工作者应当把握时代的脉搏,自觉学习和领会“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精神和内容,以独立的见解、宽厚的人性,为人民、为社会、为所从事的新闻事业创作出更好更有价值和更加高尚的新闻作品。
政治教学中的时事教育
一、将时事教育和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效果
1、用新闻热点开始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老师能否充分得培养学生对初中政治的兴趣,关键在于能否创造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将学生们导入新的课堂。用最新的国内外新闻热点作为一堂初中政治课的开场能够帮助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吸收有意义的时事新闻。在上课前通过提及时事新闻导入课堂,则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时事新闻,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时事新闻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厚的思想性。而在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时事材料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上穿插一些具有很强的新闻时效性的时事,增强实例的新鲜性和现实性,从而使得学生对课本知识点有更全面的理解。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把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分析课本知识点,通过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此外,在此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时事新闻一定要和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和说明性,以确保时事教育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效果。
二、如何选择时事新闻
为了确保时事教育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时事新闻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软新闻的英译分析
一、引言 当今世界“多元化”浪潮日益高涨,读者厌倦了阅读那些“八股式”新闻文体。各国新闻媒体在新闻内容上呈现出了极大的创新性和开拓性,也为软新闻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随着我国对外传播活动不断深入,软新闻已经成为中国宣传其社会和文化的窗口。软新闻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结合实例对软新闻的英译进行分析,并论证关联理论在软新闻英译中具有独到的指导性。 二、软新闻的定义的文本特征 软新闻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属于这类新闻,而与之相对的“硬新闻”(hardnews)是指题材较为严肃注重思想性、指导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1]软新闻是新闻文体的一个分支除了具备新闻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1)在内容上,以反映社会、文化、生活、精神、道德等为主;(2)在写作动机上,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为目的;(3)在表现手法上,则讲求轻松活泼和入情。[2] 三、关联理论与软新闻的英译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Dan Sperber和Wilson在两人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语言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而不是传统交际理论的编码-解码过程。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是一种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求得语境效果并获得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认知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但是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接受者需要的并不是最大关联,而是最佳关联,即接受者不用花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从中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并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格特对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作了精辟的阐述,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他把翻译活动看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而指导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和译者构成了交际的双方,译者和译文接受者又构成交际的另一双方,译者根据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以及对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估计,把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传递给译文读者,使译文读者能够推导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考虑外国受众的认知语境基础上,寻求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最佳关联性。 四、软新闻的英译的译例分析 《今日中国》是国内权威的软新闻杂志,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对这一杂志中软新闻翻译实例的考察,可以总结出软新闻的翻译方法主要有摘译、增译和改译。 1.增译 例1:和邓小平都曾称赞过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译文:While the Chinese capital Beijing is known for its Siheyuan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compound with houses around a courtyard), Tianjin is best known for its European style buildings constructed by western coloniz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ina Today: Vol.9, 2005)(ChinaToday:Vol.9,2005)这句话中包含两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词汇“四合院”和“小洋楼”。中国读者可以很轻松的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但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如果不加任何解释的直译会使他们感到不知所云。因此,为了达到最佳关联,译者对这两个词加注,这样就改变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从而使译文读者在进行推理时,求得语境效果,获得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 2.删减 例2:全国范围内数字移动电话号码于本周四全面升位。升位后,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由原来的10位号码增至11位。译文:China on Thursday increased its cellular phone number digits to11 from the previous10. (China Today: Vol.7, 1999)中文在写作时喜欢重复同一内容,起强调作用或是达到句子之间的平衡。相反,英文在写作时忌讳同一内容的重复。原文在中文语境中非常自然。但是,如果不加删减的直译这句话就不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了。从关联理论的交际原理出发,译者应该选择那些可以产生最大关联的信息,放弃原语文本中的一些信息。因此,本例在英译时应去掉汉语中冗长的部分,使英语受众易于接受,以达到最佳关联。 3.改译 例3:满树金华、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朵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级桂;竞相开放、争研媲美。进入桂林公园,阵阵桂香扑鼻而来。译文: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s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这段文字用大量华丽的辞藻描述了桂树的美丽多姿。中国读者在看这段软新闻时,通过作者的描写会与话语产生相关联想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但是这种表达方式与英语语言习惯并不相符。译者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进行改写。调整后的译文概括性强,语言简洁,意思表达清晰明了,这种表达方式与英语语言习惯相符。 五、结语 关联翻译理论使译者摆脱了传统对等理论的束缚,为软新闻的翻译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目前,软新闻翻译中常用的策略都能从关联理论角度得到解释。软新闻的翻译并不缺少关注,但从认知角度来为软新闻翻译提供理论依据的研究并不多见,希望本文能对软新闻翻译工作有所启发,以便更好地为对外交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