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新闻传播导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学传播目前使命与途径改革
作者:许加彪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科学传播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是扩大科学知识的社会共享,使公民个体之间能够平等、顺畅地交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它不是单纯的传播学分支,但是科学传播的理念和模式已经深入并体现到新闻传播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危局:科学传播与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换句话说,科学是存在一定的时空中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可知的认识,科学作为一种观念,暂时还没有被推翻掉的知识可以叫做科学。因此,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几乎一样久远。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翻译“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五四时期,“科学”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指引与激励着人们激浊扬清、追求新生,但时至今天,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堪忧,科学传播的使命任重而道远。科学传播与民众启蒙以及反对伪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史上最显著的两个人物笛卡尔和马克思都把“怀疑一切”看成是自己的座佑铭。而在我国,盲目崇拜、因循守旧现象较为普遍,缺少一种理性的怀疑精神,具体表现就是伪科学有着庞大的市场。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在中国较为流行的是所谓的气功大师隔物取物、某些人耳朵识字的特异功能、某些特异的养生大法等。这些伪科学在媒体的喧嚣躁动炒作下,一时间盛行于世。当然,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以及突发事件后对政府的不信任等,也令公众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怀疑。
民众的科学素养缺乏,在一定的条件激化下导致过度恐慌的状态。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转型,中国已经步入高风险社会的临界点,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环境恶化、食品不安全、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尤为突出。全国多个地方的地震谣言、江苏响水的化工厂爆炸谣言、河南杞县放射性物质泄漏谣言、四川广元的柑橘生蛆传言、方便面致癌谣言、超级流感危机传言等等,这些谣言借助新媒介技术很快就在民众中爆炸性地传播开来。人们以此作为行动的根据,社会中弥漫着恐慌的气息,传播的负功能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的稳定。旧有的传播资源配置与制度安排明显不足,引发了人们传播引发的社会恐慌的反思,而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是一条有效的治理途径。媒体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缺乏,其误导受众的危害性更大。在大众媒体以及网络的大力推动下,伪科学的传播更为便捷与迅速。如果媒体工作者缺乏甄别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很容易把那些伪科学的东西当作事实报道出来。如离开量谈毒性,是食品安全报道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有的记者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食品中含有害物质,那就是不安全的,妄下“致癌”、“不安全”结论。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食品,重要的是控制食品中有害成分的含量,有害物质在达不到一定剂量时,也不会表现出毒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食品中含有有害成分叫做有毒食品。更重要的是,有些媒体有时候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随意报道煽动性的新闻,放弃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伦理,使得伪科学大行其道。2007年,沸沸扬扬的“香蕉有毒事件”使广大消费者“谈蕉色变”,一时间内香蕉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蕉农损失惨重,苦不堪言。媒体关于香蕉有毒的系列报道,从版面的安排、标题的处理到行文的措辞,都充满了夸张渲染,煽情成分颇多。所以,媒体及其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更应该自律。
二、作为新兴学科的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从渊源上讲,与同类是科普宣传、科技传播、公众理解科学(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简称PUS)等。刘华杰在2000年左右提出了“科学传播”的概念,他认为,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是三个不同阶段的事物,构成了一个时间发展序列,三者的立场分别是国家、科学共同体和公民。[1](P.79)田松认为,科学传播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的。[2]从学科归属上看,科学传播位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的范畴。2006年底,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名下成立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而且中国科技传播研究会也多次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究会。[3]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这些说法。其实,在称谓上的争论背后牵扯诸多因素,但是无论是什么,这个学科还是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诸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的孙宝寅的《科技传播导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的翟杰全的《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在2004年出版译自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与社会》,译自美国的《科学技术论手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黄时进的《科学传播导论》,对科学传播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上,再考察国外科学传播实践及其可供借鉴的经验,进而为探索国内科学传播实践路径的创新以及如何服务于民族的复兴作出思考。
政治文化视角下中西新闻价值观的差异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差异的原因,旨在从根源上理解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差异的表现及产生的必然性。
关键词:政治文化;新闻价值观;比较
一、政治文化与新闻价值观的关系
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事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1]它是政治体系的成员对该体系各个层面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是内化的政治价值观,直接作用于成员的政治行为。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新闻价值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它形成于新闻传播实践之中。新闻说到底就是一门挑选事实、对事实进行取舍的艺术,挑选与取舍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种价值认识和评价。因此,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新闻价值的取向、标准,它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新闻评价中的体现”[2]。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形成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新闻价值观。新闻事业和政治文化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二者同时作用于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新闻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受到政治文化的制约,同时制约着政治文化的形成。中西政治文化是在各自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差异很大,因此,中西的新闻价值观必然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新闻事业的指导作用表现大不相同。
二、中西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差异
(一)中西政治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1.中西政治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
谈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的三维度审视
【摘要】目的:为提升气象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能力,促进气象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提供学理支撑。方法:本文通过考察2019年、2020年度十大气象好新闻入选和获奖优秀作品,以及中央广播电视台新闻30件优秀气象电视新闻,分别从修辞学、传播心理学、气象美学三个维度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结论: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研究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对于人们便利愉悦地获取气象信息,并依此创造美好生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维度
早在1990年7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学研究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牵头,组织电视新闻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根据电视新闻的实践发展,对电视新闻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与界定,将电视新闻定义为“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1]所谓气象新闻,是关于天气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新闻,包括天气预报和因气候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是科技新闻的一个分支。一般气象新闻都包含或部分包含下列因素:(1)最新变化——当天气候各种指标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同一季节中其他日子的比较,与过去同时期的比较,各地区间的比较。(2)伤亡数字——直接因气候变化而生病或死伤的人数。(3)财产损失——气候变化导致的房屋倾塌、轮船沉没、农作物被毁、公路损坏等情况。(4)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的火车误点、汽车和飞机停开、邮电中断、蔬菜供应减少、停水、停电等现象。气象新闻的特点是与人关系密切,报道频繁,必须准确无误。[2]所谓气象电视新闻即以电视形式呈现的气象信息及其对社会生活造成影响的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气象新闻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气象灾害发生时,人们对气象灾害发生地状况,对其走势与影响十分关注。而据调查,一般人们获取气象新闻的渠道或者说传统的气象新闻的报道模式,主要以电视新闻播报和广播形式为主。[3]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降临,其带给广播电视传媒业的冲击与改变将是深刻与多方面的。[4]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带来许多新变化,气象新闻的传播也因此受到新影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出具的《2017年广西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最满意的气象服务渠道59.73%的公众选择为“手机短信”,14.99%的公众选择“手机App”,10.61%的公众选择“电视天气预报”,5.98%的公众选择“微博和微信”。[5]但是尽管如此,气象电视新闻仍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山区和一些中老年群体中,以电视新闻的形式获取气象信息,仍然是一种刚需。因此,研究气象电视新闻特别是研究气象电视新闻的标题艺术,对于人们便利愉悦地获取气象信息,并依此创造美好生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前人云:“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新闻的标题可谓石中之玉,水面之珠,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灵魂,是统率以及贯穿全文的红线。标题对于气象电视新闻尤其重要,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用户能从标题中过滤大部分信息,其是否具有艺术性,也就是说气象电视新闻标题是否具有反映气象状况本身所体现的美好表现的程度,或者说是否具有引人入胜的吸引眼球的魅力程度,决定着用户是否会决定观看这则气象电视新闻,也就是气象电视新闻是否能获得有效传播。本文通过研究2019年、2020年度十大气象好新闻入选和获奖优秀作品,以及中央广播电视台新闻30件优秀气象电视新闻,分别从修辞学、传播心理学、气象美学三个维度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以便为提升气象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能力,促进气象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提供学理支撑。
一、从修辞学维度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
气象电视新闻既蕴涵科学品质,也蕴含新闻价值,如前所述,在媒介的传播链条中信息的科学性只有通过传播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体现。也就是说科学的信息是通过媒介的有效传播才能够外化为科学的应用。因此,让受众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是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艺术性的最根本的一个标尺。这个标尺告诉我们,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要充分运用电视声画合一的立体传播特征,充分利用画面语言和口播语言相互辅助所产生的增值效应,使观众通过画面语言和口播语言双重叠加在信息传播的第一瞬间理解并记忆特定信息。[6]从修辞学角度,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艺术性特点,对于气象电视新闻能否有效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般来说,电视新闻标题的吸引力来自五个方面:一是能满足观众最迫切的信息需求;二是能满足观众的求知欲望;三是能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四是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五是能给观众以语言美感。而在电视新闻标题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把词句修饰得生动些、感人些、优美些,通过形象的文字,准确地表达新闻的要旨,也能使标题简约鲜明,言虽尽而意无穷。[7]巧妙使用拟人修辞手法,易于增强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形象性。《好看》视频曾经发布《你好,黎明星!风云三号E星的“X档案”》,以拟人手法,让风云三号E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介绍其个性特点,让人对于高科技卫星的基本特性有了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的认识。标题直接运用拟人手法,消除了硬科技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使人产生亲近感,希望观赏下去。巧妙使用对偶修辞手法,易于增强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悦目性。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作对排列成功的,便是对偶。用于标题,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朗朗上口,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8]例如获得2020年气象好新闻优秀作品的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发布的《气象赋能清新福建》就采用了对偶的手法,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点明了气象带给福建的功能。巧妙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易于增强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生动性。做标题时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这就是比喻的方法。用好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9]例如中国气象局发布的视频《牛!一分钟看清地球“真面目”》,将地球的外观比作“真面目”,形象生动,让人观看完地球的外貌后,仿佛揭开了地球的面纱一样。巧妙使用双关修辞手法,易于增强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风趣性。用同一词语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表”“里”两重意思,弦外有音,使标题生动而富有幽默感。[10]例如中国气象局发布的视频《从此,天上有了一颗属于中国的“黎明星”!》一语双关,不仅指代我国的卫星设备,更点明了其内在的深层次含义,代表了中国的未来。
二、从传播心理学维度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
传播心理学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在美国首先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Hovland,C.I.,1912一1961)和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是传播心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传播心理学主要研究传播者的心理条件、信息接受者(受传者或受众)心理、传播渠道(主要包括言语传播渠道和非言语传播渠道)的心理作用以及有效传播策略的选择等等。我们从词汇、语法两个言语传播渠道的心理作用角度来分析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从词汇角度来分析。有学者研究,常见的有动词、数量词、拟声词、新名词、外来词等,标题中巧妙运用这些有点睛作用的词语,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11]巧妙使用动词,易于营造现场感。例如在《新闻1+1》播出的《全球变暖,拉响红色警报?》,“拉响”一词活灵活现,极具有现场感,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火灾现场,拉响警报,从而知道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可能是极大的。巧妙使用数量词,易于营造时间感。例如获得2020年气象好新闻优秀作品、来源于人民铁道视频发布的《暴雨12小时》,“12”这个数量词的使用,突出了暴雨的时间之长,同时让人想一探究竟,迫切希望知道暴雨期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巧妙使用拟声词,易于营造亲切感。例如获得2020年气象十大好新闻作品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中国长三角》栏目的《上知天气、下接地气的示范区智慧气象长啥样?》,“啥样”一词属于口语化表达,这种拟声词似的日常化口语表达,让观众感觉更亲切、更自然。巧妙使用名词,易于营造直接感。例如获得2019年度十大气象好新闻、新京报发布的《超强台风“利奇马”系列直播报道》,“利奇马”这一名词加上前面的台风这个名词,让观众一目了然,气象电视新闻不像报纸等纸媒一样,标题可以一直停留在上面,标题出现时间较短。所以标题少用形容词、虚词等,用名词、实词能让观众在较短时间内抓住重点,了解新闻大意。从语法句式角度来分析。有学者研究,标题的句式,就是标题语言表达的外在表现形式。常见的有直白式、规劝式、预告式、提示式、倒装式等。[12]巧妙使用倒装式,易于吸引受众注意。例如中国气象局发布的视频《牛!一分钟看清地球“真面目”》,题中的独立成分“牛”置于句首,让观众第一眼就能知道这则气象电视新闻的重点在于厉害,也特别吸引受众,让受众迫切希望了解究竟是一件怎么牛的事情。巧妙使用直白式,易于满足受众兴趣。直白式的标题在我们所选的30条标题样本中占到21条,高达70%。直白式标题能让观众一目了然。现如今,标题党大行其道,故意采用夸张,震惊式标题来让用户点击,骗取流量。而实际点开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当用户上过当后,就会对此行为深恶痛绝。所以相比于标题党博眼球,还是应该多用直接式标题,直接式标题也同样可以吸引用户兴趣。例如获得2020年气象十大好新闻作品、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的《气象工作者在暴雪中施放探空气球险些被吹跑……》,虽然很直接点出了事情为“气象工作者差点被吹跑”,但是描述极具画面感,暴雨究竟有多大,一个人竟然快被吹跑?没有故弄玄虚,但是同样让人很想观看视频,了解详细情况。巧妙使用疑问式,易于激发受众好奇。疑问式的标题使用,在笔者所选的标题中也占到相当一部分的比例,30条新闻标题中占9条,达到30%。疑问式的标题多为站在用户的角度,例如中央广播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直播间节目《全球变暖,为何寒潮那么多?》和中央广播电视台播出的共同关注节目《除了冷,寒潮还带来些啥?》以及《人工干预降雪和自然降雪有何不同?》,都是普通用户日常会产生的疑问,采用疑问句可以将用户代入其中,同时也会激发用户的好奇心。
名校如何培养科学传播素质
作者:贾鹤鹏 谭一泓 单位:北京科学媒介中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科学技术引领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科学传播必不可少。科学传播不仅仅是向公众传递科学进展,也是以科学精神武装公众和与社会其他资源互动从而实现技术转移的过程,同时,它也是公众要求科学界为自己提供公共服务的民主过程[1]。《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08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已达176万人。但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人才总量至少比2010年翻一番[2]。要做好科学传播工作、增加科普人才总量,科技工作者的传播能力建设必不可少。而要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传播能力,既要通过在职培训和机构培训来改善其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要对将来会走上科研岗位的广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传播素质的培养。
1发达国家科学传播素质培养现状
发达国家的科学机构长期以来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工作。麻省理工学院(MIT)比较媒体研究中心主任JamesParadis教授在其经典著作《MIT科学与工程传播指南》中指出:“传播对任何专业必不可少。在科学与应用科学中,写作本身就有助于知识的形成,并让同行及更广泛的大众能获得它。”[3]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出现的多部科学传播的专著,都把科学传播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内在过程,将论文写作所代表的科学界内部交流与为大众写作所代表的科普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而科技工作者的科学传播素质,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关键。
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科学界与公众及媒体的交流与沟通。从机制上,促成这种沟通的,主要是3类部门,一是科学界的公共信息部门(与我国科研机构的宣传部门功能并不完全相同);二是广大科技期刊;三则是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开设的EurekAlert!及各国科学媒体(媒介)中心(ScienceMediaCentre)在内的中介服务机构。西方科技界公共信息部门和公共信息官员(PublicInformationOfficer,PIO)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公众宣传本机构所取得的科研成绩,同时也是一个沟通公众需求与科学家信息甚至是选题立项之间桥梁的部门。在西方,几乎所有的科研机构都有专职的公共信息部门和公共信息官。他们不仅会把本单位重要的科技进展制作成新闻稿向媒体,还会经常参加各种公众活动,了解媒体与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否可以通过本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得到满足。而且,他们还会与刊发科学家论文的重要学术期刊联系,探讨如何将本院所的科研论文制作成新闻。在发达国家,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都建立了比较固定的信息和信息反馈渠道。诸如《科学》杂志、《自然》出版集团和爱思唯尔出版集团,都会向记者们旗下期刊发表的重要论文新闻稿、摘要及其全文。这些新闻稿,主要由的科学家所在的科研团队撰写,多数时候科学家团队是应期刊要求撰写此新闻稿的,也有时候由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委托记者撰写。而且,一些大的出版集团或专业出版社还会对有固定联系的科研团队进行科学新闻写作方面的培训[4]。
通过大量的科学传播实践工作,西方国家的科学界在传播能力的培养上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但反观我国国内的情况,由于文理分科以及理工科本科以上教育长期忽视文化素质培养,导致理工科学生乃至科研工作者缺乏传播写作能力。科技出版专家、科学网博主何学峰表示:“中国的大学里就是缺少了这样的基本素质训练,所以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时,除了少数优秀的自学能力强,老师水平高要求严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的中文表达水平在高中毕业时的水平上还要打上个七八折。”[5]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我国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缺乏。大学新闻系和其他培养传播人才的专业很少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两种情况综合在一起,导致我国科学传播的人才相对缺乏,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传播的情况很不理想。
2欧美知名高校传播素质培养情况简介
网络文化传播浅论
摘要:
第四代文化———网络文化的兴起给大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使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方便。在全球化语境下,网络文化有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对自我有正确的理解,了解传播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网络文化;跨文化传播;全球化语境
一、引言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它以网络语言作为交流和传播手段,通过一个个网络终端连通社会,并迅速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由于它拥有海量信息,消除传播过程的延时,模糊传播者与受众界限等特点,使文化的交织碰撞变得更加凸显和频繁。
二、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
自媒体时代网络文化对策研究
摘要:
自媒体时代赋予了大众高度参与信息、传播与评论的权利,同时也存在散播不实消息造成人心恐慌的弊端。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弱化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影响学生社会认知能力、不利于学生“三观”的正确树立。消解负面影响的对策为:加强新媒体利用,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新闻热点有机结合,在主动思考中加强认知;加强校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是非对错”;加强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实践证明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正确运用网络意识,提高媒介素养。
关键词:
自媒体;网络文化;高职学生
2004年7月,硅谷资深IT媒体人丹•吉尔默认为,自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新技术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交互式媒体报道方式,这种新报道形式的提供者不再是原来的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综合了不同层次、不同经历的共同思想成果,其传播方式也实现了由“点到面”向“点对点”的转变。谢因•波曼、克里斯•威理斯对自媒体(WeMedia)的定义是:“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传播途径。”[1]简单的说,就是每一个个体都是自己的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自己的所见所感所触所想。现今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以90后为主体,特点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偏高但文化基础水平偏低;张扬个性,标榜个性自由但集体协作能力偏差;获知信息渠道多但甄别信息真假能力低;具有冒险精神但承受打击和挫折能力差。在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直接或间接受网络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一、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网络关注点及目的
(一)国内国际的新闻
精神文化建设都市报的职责
作者:朱庆好 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什么是都市报?1999年8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城市报刊发行工作研讨会上,为都市报下的定义是: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的市民化、城市化色彩的报纸(本文所讨论的都市报以此定义为准)。这类报纸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强调新闻性、综合性和生活服务性,贴近市民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而又被称为“市民生活报”。都市报的产生与我国的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有着必然的联系,换句话,正是因为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为都市报的产生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市场空间。但是,产生于现代都市,服务于现代都市生活的都市报“不能仅仅作为都市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衡量尺度,而更应该为都市文化的建设担负起码的职责,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1]。
一、导论
从文化的结构和形态来看,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解角度给出各种不同的划分,不过,“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文化的构成和形态的划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几乎所有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研究者在某种意义上都能同意把文化的构成最粗略地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因为这种划分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整个文化世界。”[2]所以,对于城市文化的研究一般也从城市物质文化、城市精神文化和城市制度文化入手。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存在形式,直接表现为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城市景观等,这是人化的自然;城市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那么什么是城市的精神文化呢?“它是人类在发展城市的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观、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产品,是人类发展城市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成果,是城市人的精神象征,是城市的精神文化现象。城市的精神文化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拥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3]在城市文化结构层次中,与城市物质文化和城市制度文化相比,城市的精神文化更具重要性。因为“真正的精神文化不应是外在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独立的东西,而是内在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内在于人的所有活动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而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都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或物化形式”[4]。因此,在整个城市文化体系当中,城市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地位。从作用来看,城市精神文化同样处于核心地位。可以说,“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灯塔,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精神面貌的塑造、市民行为的规范、国内外形象的树立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5]从这个层面来看,城市精神文化是现代城市发展和进步的内在驱动力。丰富的精神文化不但能够赋予城市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高源源不断的动力。环顾四周,不难发现,正是因为有了丰富各异的精神文化才孕育出了风格、品质独特的城市风貌。“城市精神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主导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们的潜意识!决定着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城市的一切物质、精神成就!都是由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城市精神文化正是通过影响和塑造城市人的人格模式来强烈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命运。”[6]因此,发展和丰富城市的精神文化始终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当下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如何推动城市精神文化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二、都市报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在城市的精神文化中,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以及其他有形物质媒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传递的文化;另一部分则以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城市市民的大脑中,表现于市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7]都市报是与现代城市一起发展、壮大起来的。作为文化的载体,都市报实际上就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都市报又常常被看成一个城市的文明标志。通过一个城市的一张都市报就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城市形象。所以,都市报自身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精神文化内在品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都市报作为纸质媒体,因为易保存、易流传在传播文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都市报可以通过传播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高尚的道德观念,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塑造人的精神品质,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可以发挥大众媒体的特殊功能,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创造性挖掘和展示先进文化的魅力,为最广大的读者服务,为都市民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大众文化生活。”[8]从而增强市民的文化品味、丰富市民的生活情趣、改善市民的精神风貌等。从这个层面来看,都市报实际上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都市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传播功能,为城市精神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自我提高来提升城市的内涵、底蕴,美化城市的外在形象。此外,都市报还可以通过发挥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直接为城市精神文明服务。舆论监督是一种无形的权力,它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成为一种社会控制力量。舆论监督之所以能成为控制社会的一种方式,是因为“一个人关于他自己和他的行为的看法,极大地受着公众意向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舆论所形成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社会成员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9]正是借助对社会成员的广泛影响,大众媒介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调控力量。城市精神文化在建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市报作为社会环境的监测者因为敏锐的新闻嗅觉往往能够快速地捕捉到与社会发展、人文传统、法律法规等相背离的文化传播内容。此时就可以通过舆论监督的方式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废旧立新等手段促进都市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都市报参与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
摘要:本文从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性出发,旨在探究短视频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发现短视频在传播叙事方面应从公众关注的切身利益出发,兼顾专业内容创作生产和用户内容创作生产相结合的模式以及完善算法推进和人工把关策略。
关键词:短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
党和国家多次在重大场合和重要会议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出我国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主导权”。当下,由于人工智能和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促使新媒体领域出现了新的业态,比如机器人写作、大数据新闻挖掘、短视频刷屏式覆盖传播、智能人工推送等。这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全新的传播渠道和构建了新的传播话语场域。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有效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新媒体语境下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
(一)新媒体语境下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彭兰认为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式传播”。[1]有关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概括,即话语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传播内容零碎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以及传播形式不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呈现出开放的和个性化的特点。[2]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独有的特点使其在新时代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目前对短视频的界定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借鉴iResearch咨询集团对短视频的定义即:“播放时长在5分钟以下的网络短视频”。与传统媒体不同,短视频对用户的受教育水平没有任何的限制,因而不同教育水平、社会地位、职业和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是短视频用户。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了明确规定,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内容,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阐释了他们之间的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然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借助相关载体或者渠道完成传播才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价值。而短视频凭借自身独有的特点,比如内容形象逼真、覆盖面广、形式新颖、门槛低、视频时间短、碎片化等,吸引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借助其平台多层级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视频克服了传统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等的不足,可以没有时间分割和地域限制的进行多层次多重传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筑了全新的媒介生态。
(二)新媒体语境下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