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心理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心理学

坛经心理学思索

本文作者:刘佳明 郑发祥 周荃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1级在读研究生

“般若菩提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般若第二》),人人皆有成佛的潜能,“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般若第二》)。只要除却后天污染,就能顿见清净本性而觉悟。这蕴涵着佛教众生平等、圣凡不二的普世主义精神。《坛经》同样肯定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般若第二》)。而这种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由后天“六根”的学习浸染而形成的,执着于外相,自性即迷;心向禅悟,六根清净,便拥有着良好的慧根。再者,自性是清净的,自性即佛性。自性不仅具足着般若之智,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3]。“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具自有”(《般若第二》),它是万法之根本,并且包含着一种深刻的宇宙意识。宇宙的真如本性、万物万法都是自性的体现。这样的宇宙意识,是般若外不着相、内不着空的不二境界。“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般若第二》),人和佛在先天上本无区别,只因迷悟程度不同而已。自性中本具一切般若智慧,宇宙万法无不囊括。这种观点,充分的肯定了人的先天潜能。《坛经》的自性说,一是承认了人人皆具有的佛性,人佛生来本无差别;二是强调了佛性在内而不在外,人格的本原不是外在的逻辑或神灵,而是一种内在本体、内在直觉的体验与观照。从现代心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理论固然有其唯心、思辨的一面,却也具有着巨大的价值。它完成了自性对本能和人性的超越,把人类的潜能佛性化,能够解决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对人格认识的悲观、浅显、杂乱等固有局限,也提供了对自我本性认识的新的视角。

迷妄:自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妄念

众生皆具本觉的佛性,只缘横生妄念,执着于外相,因而不能自明佛性、见性成佛[4]。《坛经》的迷失说,描述了自我在社会化中错乱和迷失的原因及表现。造成人格迷失的原因首先是“妄念”,“菩提本自性,起心即使妄”(《般若第二》)。众生逐物迷己,背离精神家园,把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欲望作为人生追求,所以迷失澄明本心。“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所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定慧第四》)。个体对外界事物有所好恶,便会在追求于执着中迷失本心。因此这是一种出世的思想,它否认了人类对物欲的追求,这对修身养性和完善人格当然有着极大的意义,但这同样是一种否认意识、否认欲望先天性的消极态度,需要我们辩证的去吸收。自性的迷失,表现在执着于外相,束缚于物欲。执着于外相,便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净无形相,却立净相,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坐禅第五》)。因为有所执着,而执着往往是不能完全满足的,“世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般若常在”(《定慧第四》),如果我们被卷入其中,长久的停留于这些情感中不能自拔,便会生出烦恼、焦虑、抑郁等无明之妄,从而迷失于生死烦恼之轮回。这便是世间一切业障产生之原因。另外《坛经》不仅否认人的向外追求,也否认人向外的意识。人生的迷妄念在于相对意识的生起,“本境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坐禅第五》)。《坛经》否认意识、理性、知识,以致于否认一切二元对立、万物万法。所谓“五蕴皆空”,世间现象都是自性的表现,因此自见本性,便能脱离执着。如果不见本性,执着于外相,便如迷头认影,永远发现不了真如本心。《坛经》的“迷妄说”论及的是人格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迷失,社会化过程即是对本心自性的背离。这种观点否定了欲望和外相的实在性,对人的内心修养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它只看到社会文化、人间爱欲消极痛苦的一面,而否认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意义。

顿悟:人格修养的根本途径

《坛经》的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5],如何达到见性?慧能主张通过顿悟的手段参透宇宙人生之本质,他否定了传统佛教渐修和苦行的修行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念悟时,众生即佛。”顿悟讲求的是自见本心,看清万法的虚妄性,从而不执着于外界,心无所著。这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豁然开朗,是超越时空、生死,不可言说的精神体验[6]。这种理论看似有极重的宗教神秘性,却很深刻的指出了人格中的灵性和悟性。顿悟的前提是见心见性。“智慧观照,内彻外明,识己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般若第二》)。修行应该是向内的观照,而不是向外的寻找,佛性就在人的自性当中。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握自己内在的生命本体,那他也就认清了宇宙人生运行的本质,从而超凡脱俗,见性成佛。“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般若第二》)。顿悟是以“无念”为根本宗旨的,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般若第二》)。无念不是对任何事情都不去想,而是自己的心境不能受到所接之物的影响,“不于境上生心”。如果执着于外相,追逐物欲,自性就会被无明所覆盖,生出烦恼心。如果对待事物是能够做到“无念”,便可来去自由、不拘一格、心无所住。禅修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训练方法,按照“无念”的要求观照本心,从而达到心理状态上的“无念”。这种观点对现代心理治疗和人格修养亦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关于修行的方式,《坛经》主张“定慧为本”。“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慧第四》),只有保持“定”的心理状态,才能获得般若智慧。“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定慧第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切事物都不做区分,保持一种平常心,就能做到“定”。所有的迷恋尘世的虚妄之心,都是对事物有所爱憎,从而生出是非之心。所以佛法就是“不二之法”,从思想源头上泯灭一切差别对立,达到万物戒备于我,这样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生烦恼之心。慧能还特别指出,世人强分戒定慧的禅修层次,乃是执着于法相,心口不一[7]。只有主客观相统一,才能破除“法我二执”,认清自性本心的本来面目。慧能同样认为不同的修行者应该采用不同的修行之法。“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即顿修”(《顿渐第八》),慧能强调顿悟,但并不是对渐修完全否定。“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机缘第七》),即是说慧能顿悟是上乘慧根者应采用的修行方法,而对于迷妄太深的下根之人,则应该渐修以养性。这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施教法则,其判断人慧根高低的标准是迷失于外相的程度。慧能的“顿悟”之法,从理论上说更深刻的揭示了本性的超越性、不二性、不可言说性,所谓“以心传心,自证自悟”。另外,也是对传统修行所持的严格的“戒定慧”方法的超越,使佛法和修行更加贴近大众,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从心理学上来说,“顿悟”是一种对心理本体的领悟,也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质变过程,对于看穿烦恼、自我修养有着极大的意义。#p#分页标题#e#

境界:人格所能达到的完满状态

阅读全文

心理学德育认同分析

摘要

德育是为了内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使学生明辨是非,明白“孰可为孰不可为”,不断调适学生的道德行为,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纠正的德育习惯。然而学生德育认同程度低却成为达成这一预期目标的主要障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德育认同的形成机制,可以找到提高学生德育认同度的有效对策,能够促成德育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德育;认同程度;形成机制;对策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认同就是指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要达到德育认同状态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齐心协力,任何一方的不努力都会影响认同效果,甚至造成认同“流产”。我国德育目前已陷入认同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不但要从教育学角度、伦理学角度进行研究,还应该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学生德育学习心理,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入手,让学生主动接受德育,自觉践行德育要求,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

一、德育认同心理机制辨析

个体对新事物的认同接受需要经历从陌生到熟悉,从无到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学生的德育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对德育目标的认同及这种认同下形成的心理状态,会对其德育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学生要真正达到对德育的心理认同,需要多个认同机制的共同作用。

阅读全文

积极心理学下校园足球教师心理培养

摘要:积极心理学注重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人的良好行为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校园足球教师师资培养在心理品质方面关注较少。基于此,本文认为可通过下列措施培养校园足球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外部环境;引导、鼓励校园足球教师的主动积极行为;对校园足球教师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校园足球教师;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品质

在政策引导及实践推动下,2015年以来,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火热开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审批校园足球试点县(区)201个、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110个、校园足球特色校30000所、足球特色幼儿园6000所。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师资问题是重中之重。教育部及各地市教育厅每年都开展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围绕足球教学及训练竞赛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主要关注校园足球教师的知识技能等“硬件”,对其心理品质等“软件”,尚无政策关注及具体实践,理论研究也非常少。在注重立德树人的今天,探讨校园足球教师心理品质的培养,对提高校园足球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校园足球运动健康、持续地发展,顺应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发源于西方的心理学思潮,与传统心理学关注矫正人的心理问题相比,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各种心理现象及心理问题,如抑郁不是“被动的情绪低落”,而是“能对冲突作出深刻的情绪反应”。积极心理学认为单纯矫正或消除心理的消极方面并不能促进积极方面的发展,但发展心理的积极方面,却会自然而然消除或抑制消极方面。因此,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影响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从而促使个体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力并拥有幸福良好的生活,获得自我实现。积极心理品质被确定为24种,如兴趣、创造力、领导力、勇敢、韧性、信念、自制、幽默、幸福感、社会智能、善良、感恩等,并被归纳为六大美德力量(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积极心理品质是教师自我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与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职业幸福感、工作投入度、职业发展意向等呈正相关,与压力感、职业倦怠等呈负相关。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途径是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指2种:一是感官愉悦,二是心理享受,后者指超越自身原有状态后带来的体验,如成就感、效能感、幸福感等,对个人的成长及社会发展更有意义。积极体验可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人的良好行为来获得。

2校园足球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对校园足球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关注其积极体验特别是心理享受的增进。基于此,可从构建校园足球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校园足球教师良好的个人行为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阅读全文

心理学视野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园开展素质教育,高质量完成育儿任务,主要教育内容分为五大领域,其中“健康”居于首位,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部分,要求教师在帮助幼儿具备基本自理能力、学习保护自己的同时要让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感受愉悦、温暖、安全,使幼儿能初步形成良好的健康观,高度重视其心理健康,依据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展开日常教育工作。如何在育儿进程中指引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成为幼师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析心理学视域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期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一、基于心理学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点

(一)任务明确

幼儿心理学指出,幼师需根据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个性化、过程性发展情况开展育儿活动,在教育进程中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一是描述幼儿普通行为,从幼儿外在表现着手洞悉其内心世界;二是解释、测量幼儿个体差异,关注每位幼儿的心理动态,这与“育人为本”的理念异曲同工,其目的是阐明幼儿心理发展机制与内因;三是探析外在因素给幼儿心理带来的影响,如幼儿园环境、区域活动主题、幼儿与他人的关系等;四是制订高效的育儿方案,助幼儿摆脱焦虑、自卑、恐惧等负面心理的不良影响,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与学习,营造舒适、安全、温馨的育儿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养幼儿心田。

(二)方法科学

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着眼,适合幼师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以下几个:一是观察法,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仔细观察其言行举止,同时记录观察结果,相关结果是幼师制订育儿方案的重要依据,基于此观察法的使用要具有渗透性、一贯性、规范性,保障观察记录全面、客观且有差异性;二是调查法,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机制为指向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统筹调查结果,了解影响幼儿心理的因素,如家长过于严厉的批评、祖辈的宠溺、教师的忽视等,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支点,可增强育儿行为的针对性;三是实践法(实验法),这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常用方法,例如教师组织幼儿玩集体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二人三足”“拔河”等,为的是帮助幼儿初步形成集体意识,能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愉悦、安全、温馨,用以驱散焦虑、恐惧、自闭,使幼儿心理更为健康;四是临床法,为使幼儿心理健康更加专业,能在早期对幼儿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幼儿园可与医疗机构合作,定期组织问诊或检查,及时将幼儿的心理情况告知专业心理医生,抓住最佳干预时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有效性。

(三)有据可依

阅读全文

积极心理学下的小学德育管理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以积极角度来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于小学生德育过程,有助于我们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儿童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协同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指数,还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心理学能为提升小学生德育管理有效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德育

审视目前学校德育现状,学校缺乏的不是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而是德育开展的实效性。小学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如何使儿童的道德成长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德育过程中来,意图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1概念

1.1德育

德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辅导等。詹万生先生等推崇广义德育。[1]而檀传宝教授则倾向狭义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笔者也认为德育的核心或基础应该归根于道德教育。至于政治、思想、法纪、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道德教育。

1.2学校德育

阅读全文

科学教学心理学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素质教育被推上新高度。科学教学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能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小学又是儿童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应从小学科学教育着手,通过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心理;科学教学;教学质量

引言

科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充分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科学作为小学基础课程的补充,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摇篮,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科学教学实践的有效落实,能帮助学生提升各项能力,同时能帮助其塑造健康的心理。

一、科学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的联系

阅读全文

中学物理心理学教育应用

本文作者:姜钧 单位: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进行物理学习

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进行物理学习就是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来开展物理学习活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设计一个学习主题,主题的来源通常跟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如校园生活。积极的角色扮演要求教师设计一个积极的学习主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积极学习事件并扮演具备积极品质(自律、爱心互助、乐观、敢于挑战、善于分配时间、劳逸结合)的角色来完成一个主题的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扮演积极角色进行物理学习的具体方法是要求教师首先设计一个跟物理相关的主题,设计过程中将兴趣、好奇心、乐观、愉悦体验等积极心理因素融合到其中。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不分组也可),让学生在主题活动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以所扮演角色的身份进行主题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三个单元的学习后,给学生设计一个学习主题。主题的内容是让学生扮演一个工程师重新设计一份关于自己卧室的电路和电器设备的图纸,这些电路和安装电器设备包括电灯、开关、电能表、空调、变压器等。为了使得设计更富挑战性,学生扮演的工程师用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磁感应等物理知识对电路和电器设备的作用和功能进行解释。当设计完成以后,学生将这些学习结果让同伴进行评价,在教室里进行展览,跟同学互相交流。通过扮演积极角色进行物理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的魅力,有助于学生将扮演角色的积极人格特征加以内化,从而习得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性格。而一个好的物理主题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使学生将学习视作一件跟自身经验相关的主动性活动而不是强迫性活动,从而最为有效地开发学习潜力,使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通过探索活动进行物理学习

心理学统计数据显示,在各种职业中职业探险人员患有心理障碍的几率最小,这是因为这些职业探险员具有冒险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乐观、喜欢制造挑战等积极人格特征,正是这些积极的人格特征使得职业探险员获得心理疾病免疫。同时,职业探险人员将困难视作挑战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克服追求完美带来的心理障碍。积极心理学认为完美主义导致抑郁、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因为完美主义者苛刻的要求使他们自身无意识地感到压力、回避困难,为避免失败完美主义者在解决问题时用最安全最老套的方法;当事情做得不够完美时,完美主义者常感到绝望和自责。物理知识的获得具有的未知、探究、接近自然等特征,这些和探险活动的特点类似。通过探索活动进行物理学习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困难视作探险和挑战的认知模式,使学生将物理学习视为接近自然、冒险、迎接挑战的学习方式。例如,学生通常对于考试怀有厌烦和抵触的心理,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学生对于考试的解释风格来实现态度的转变。物理教师可以将物理考试解释为探险活动,因为物理考试和探险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能带来紧张的情绪体验、具有挑战性等共同特点。学生了解到物理考试是物理探险活动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迎接考试带来的挑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使学生内化了这样一种积极心态: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而考试成绩是第二位的;成绩不好,但是敢于冒险和探索,应该受到鼓励;成绩优异,但冒险和探索精神更重要。物理教师把职业探险家的思维方式迁移到物理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应对困境的人格特征,这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有帮助,对于学生的成长也大有裨益;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困境视作一种探险和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克服完美主义,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使得学生勇于探索富于创造性。

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

爱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是积极心理学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爱心包括三个方面:自爱、接受爱和传递爱。自爱是爱心的基础,自爱不是自私而是有益健康的自尊。当个体自爱时,爱就会散发出来;当不自爱时,个体就会无意识地寻找自爱。接受爱和传递爱同等的重要,这意味着个体接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有义务传递爱。心理调查显示,经常奉出自己的爱心、参与互助活动和公益活动的人比普通人的寿命更长,患有癌症的几率更小。为什么充满爱心的个体比普通个体更加健康?因为充满爱心和慈悲心的个体首先是自爱的,其在传递爱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感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自尊,从而强化了自爱。正是这种“自爱—传递爱—强化的自爱”的爱心循环,使得个体持续奉献自身的爱心,持续地体验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了机体免疫力。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来呈现,最简单的形式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学困生学习。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学习活动结束后的交流与反思,比如传递爱心的同学有什么体验,接受爱心的同学又有什么样的体验,这种教学反思是达到高水平学习结果的有效手段。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常见的模式是三人分组模式。三人分组模式要求将学生进行分组,一组三人,然后组内成员讨论学习任务的分配。如小组内A学生学习运动和力的单元,B学生学习力和机械的单元,C学生学习功和机械能的单元。然后由A学生向学生B、C讲授运动和力单元的知识,B学生向学生A、C讲授力和机械单元的知识,以此类推。然后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份描述运动、力、机械、功和机械能这五个概念之间联系的科技小论文。在小论文中,不仅要描述物理概念间的联系,而且需要描述这个过程中爱心互利这一桥梁所起的作用,以及自身从同伴的互利行为中获得的益处和对于小组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爱心在小组学习活动当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因为没有爱心互利合作学习活动是无法进行的。爱心可以促使个体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爱心活动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习得积极乐观的性格;有助于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习到自爱、接受爱和传递爱的平衡;还有助于学生在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沟通技能等方面获得发展,从而使学生获得更高水平的学习结果。

阅读全文

企业管理积极心理学探讨

1.积极心理学概述

1.1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及研究范围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不难发现,这个心理学研究分支所关注的是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研究结论认为积极情绪来源于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的认知,包括满足、幸福快乐的体验以及希望;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则以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为前提,培养积极情绪体验是获得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方法;积极环境则包含了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中的那些刺激性因素,既包括主观的人际关系,也包括了客观的物质环境。

1.2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积极心理学倡导现在的企业应该是以相互欣赏、合作、充满活力为特征的,强调员工的自主管理和积极敬业,希望企业的成员处在信任、关爱、谦逊和积极的高水平状态中,组织人际关系以友好忠实、诚实、尊重和宽容为特点,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与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这是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最明显作用,也是积极心理学应用价值的表现形式。然而,企业管理是一个连续性的、相互作用的整体,一项管理行为或者管理模式的应用必然会带动企业管理整体的变革,应用于企业员工管理中的积极心理学,必然会带动企业管理的整体发展,从而使整个企业管理呈现出更加强大的管理效力。

2.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实践

2.1在员工激励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