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心理课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心理课程

心理健康课程课程思政的探索思考

摘要:心理健康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职业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解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提出了适应职业院校特点的心理健康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同时在总结过往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健全评价机制—拓展实践平台”的实践路径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思政体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心育德;协同育人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动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对《指导纲要》的落实,也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的必然之举。

1心理健康课实现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并强调“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立德树人的核心是立德,即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积极的引导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而树人是目的,是要通过适当的教育塑造人的优良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包括健全完善的人格、理性平和的心态、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等,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根据发展需求进行自我调整,进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2心理健康课课程思政的核心问题

2.1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

阅读全文

民族心理认同大学物理课程研究

1心理认同对少数民族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

1.1民族心理认同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代表主流文化之一的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够将民族文化当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学物理相结合,并能够利用学习到的大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他们在尊崇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对大学物理课程形成肯定性情感和态度,并表现在思维方式和具体行动中;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过分迷信本民族文化,强调本民族生产生活经验,即使这些经验与科学事实或原理相悖也坚信不移,这种对大学物理课程分离的处理方式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态度;另外也有学生采取同化方式,远离本民族文化,脱离本民族生产生活实践,不能结合实际经验将物理知识拓展和应用.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认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

1.2大学物理课程价值的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所谓课程的价值,是指课程能满足主体(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一定需要,即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应,通俗地说,课程的价值,就是课程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课程价值作为教育价值的一个有机部分,强调作为客体的课程价值对主体的人和社会的需求的满足.大学物理课程的价值,除其在物理知识、方法和思想等方面反映出来的独特价值之外,在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课程建构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少数民族基于本民族文化结构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等具有独特的认识和不同程度的认同,反映在对大学物理课程价值的认知、态度、情感和反应等心理过程以及外显行为,也直接作用于于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效果.

1.3物理课程内容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大学物理课程选取物理学科中最具核心地位的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中的实验、原理、概念作为基础并渗透物理学中影响深刻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等内容,典型的物理方法如演绎归纳法、分析综合法、联想类比法、理想模型法以及物理统计法等等,是为理工农医类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其后继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心理认同程度的因素主要有:

阅读全文

心理测量学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心理测量学的教学相对比较困难。BOPPPS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型,包括引入、目的、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与总结六个步骤。本文以心理测量中信度概念为例,讨论了如何基于BOPPPS模型,对心理测量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再设计。

关键词:心理测量学;BOPPPS;教学模型;课程设计

1心理测量学的意义与课程定位

测量是科学的基础。在心理学中,我们通常需要通过自我报告与行为观察评估相关变量,如“智力”“攻击性”等。心理测量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的课程,是心理学与教育学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心理测量课程既需要理解和记忆大量的重要概念,又需要掌握公式的计算与推导过程,可视为统计学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的混合,因而难度较大。本科生一般在大三学年学习心理测量,课程开设于心理统计、普通心理学等基础课之后,组织行为学、临床心理学等应用型课程之前,可以说心理测量学承担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1]。

2心理测量教学中的困难

在心理测量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基础不一,教学难以因人而异。前文说到,心理测量课需要统计与研究方法的基础,如果学生这些课程没有学好,学习心理测量会感到非常吃力。如何在课前评估学生基础水平,以及如何在学生基础不一的现实条件下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心理测量涉及面较广,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复杂计算,内容较多,如何在48个课时完成全部教学内容,也是教师需要深入思索的。最后,心理测量可视为基础与应用的结合,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重视理论教学,单纯讲授灌输知识的方式,学生参与度低,从理论到实践的鸿沟无法跨越,学生会觉得课程枯燥,师生间缺乏互动。

3BOPPPS教学模型简介

阅读全文

心理学实验课程系统建构

 

科学心理学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一门实验科学,以实验的手段探讨人的心理现象并为人类服务,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心理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心理学发展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使其在专业学习中能够真正把握专业基础和实验研究的精髓,为其后续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这正是心理学本科教学需要研究与探讨的关键问题。心理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正是从实验课程体系构建入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   一、构建以《实验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模块   实验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基础研究能力与应用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学生经常因学习重复内容而觉得枯燥乏味,并导致对所学科目失去兴趣;知识陈旧,讲授的理论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方法,不仅内容枯燥,很多理论与实验方法与当前的实验研究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晦涩难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给学生理解和接受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产生畏惧心理。[1]   面对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借助当前课程改革的模块化理念,我们在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中设计了多课程协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构想。作为心理学的专业人才,要对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就必须运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独有的视角及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独有的方式就是运用量化的方式来探讨人的心理与行为。因此,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掌握用量化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而实验心理学等课程正是培养学生量化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所以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认知心理学》三门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相关课程为依托,通过合理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实验心理学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应用三大课程模块,在模块下构建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训练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实验方法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优势,增进本科教学效果。这种课程设置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实验心理学教学体系的问题,既减少了课程有效时间资源因内容重复而消耗,同时又发挥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最大作用,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多课程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和掌握的程度出发设计和安排课程内容、实验和练习等活动,这种灵活的内容设计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重点,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探索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教学形式   纵观当代教学改革的实践,无论是建立在何种理论基础上的研究,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都强调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基础的必要性,因为缺乏基本训练的研究者是难以真正运用本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基础的训练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才能便捷高效地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双基”功底。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不比例外,也要以课堂教学为支撑,探索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优化形式。   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讲授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认知心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验设计原理,使学生建立实验类课程的基本知识结构。实验类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的讲授,更注重量化研究方法的训练。因为量化研究方法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真正领悟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精髓,形成心理学领域独有的思考方式,形成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并有助于其在日后的科研与生活应用中发挥作用。因此,实验类课程体系的课堂教学要注重“授人以渔”,有效地运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讲授教学法,使学生初步形成实验设计的基本理念、掌握实验和认知研究的理论和相应的方法,能够理解实验研究成果及其设计思想,真正体现心理学专业学生专业化训练的深厚的专业素养。   其次,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课外研究性小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心理学科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借助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不同研究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学术沙龙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心理实验研究的新成果,并在沙龙中讲解和分享自己所看到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报告的独特的研究视角、精妙的实验设计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与消化课堂所学原理知识、研究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再次,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永远依赖老师,而是为了实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发展出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今后信息爆炸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立足社会,更好的适应与发展。因此,教学改革从改变单一的以死记硬背为主的考试模式入手,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考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具体操作上,采用笔试、口试、实验设计、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在实验训练中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学习潜能   良好的实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介入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主流领域,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前提和方法基础。[3]因此,要提高心理学专业建设水平,必须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课教学。[4]以实验训练为依托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正是实验类课程的精髓。实验教学与训练要模块化,不仅给学生实验训练的时间保证,而且给学生实验拓展的机会。   第一,充分发挥心理学实验室的功能与作用,为学生树立科学实验的基本信念,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为理解心理学实验原理和阅读心理学实验报告奠定基础。#p#分页标题#e#   第二,向学生开放心理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新型开放式的实验环境。开放式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开放和自由的实验环境,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有步骤、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设计实验内容,完成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5]定时开放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资料,为学生验证经典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控制实验过程提供空间,为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操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进行创新,设计并验证自己的构想、疑虑以及有新意的小设计,增加学生对枯燥、繁琐的实验研究的兴趣,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完成创新实验设计的实验操作和学年、毕业论文实验设计操作,开发实验室的应用功能。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中如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实验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学生实践演练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真正有利于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和实验训练,有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尝试,为创新实验设计和论文研究实验提供实验设备和实验指导,使学生的创新设计得以实施。经过扎实的心理实验训练,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证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高,不仅促进了多数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与能力,在学生后续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心理学专业实验类课程改革一直“以模块化多课程协作培养学生实验心理理论素质为核心,以心理学实验训练为支撑,以教学方法优化为手段,提高学生能力”为教学改革思路,并在2006级本科生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该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达到本专业的新高,而且学生就业适应性较强,这体现了学生对自己的基本能力较为自信,也基本实现了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初衷。当然,心理学专业实验类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仍有许多不完善的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需要不断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发展内容予以充实,更需要所有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心理学专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阅读全文

幸福心理学课程设计与实施

【摘要】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完全的人,只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幸福心理学通识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全人格,拥有良好人际关系,保持积极情绪,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通识教育;幸福心理学;课程

教育,是立国之根本,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更要从道德情操、审美怡情等方面培养完全的人,要以满足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需求为旨归。众所周知,国内大学教育目前仍以专业知识为主,这种单一教育目标容易导致人的“物化”或“技能化”,产生情商与智商不匹配、人文与科学不相容、基本道德感下滑等问题,不仅会压抑个人全面发展,还会阻碍社会共同体建构。因此,大学教育中必须实施通识教育来防止该问题发生。通识教育,就是把“知识”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知识性的教育”,通识教育在我国发展呈上升态势,“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的成立更将其推至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平衡与弥补,只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教育的概念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首先,从教育性质来看,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当接受的一种“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其次,从教育目的来看,通识教育是造就目光远大、通融识见、博雅精神、优美情感之人才的、高层次的文明教育与人性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强调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要和谐发展;其三,从教育内容来看,通识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类兴趣、涉及所有学科、兼具准确性和一般性的知识,是关于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具有非专业、非职业和非功利性的特点。纵观中西方文化,通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易经》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博学多识才能融会贯通,只有通识教育才可造就“通人”或“全人”。在西方,通识教育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思想,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求,只有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才能够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英国教育家纽曼将该种思想进一步发展,他明确提出,对受教育者而言,大学教育就是自由教育;英国近代教育家马修•阿诺德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普遍认同,无论是较早开展自由教育的耶鲁大学,还是极力倡导文理交叉的哈佛大学,亦或是最早建立通识教育本科体制的芝加哥大学,都试图将“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中国也不例外,越来越多大学逐渐认识到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全方位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015年11月,北大、清华、复旦和中大四校共同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旨在推动通识教育在中国乃至华语地区的发展。时隔两年,该联盟成员即增至44所,通识教育在各大高校开展地如火如荼,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与实践形式竞相展开,本研究的“幸福心理学”通识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得以成型。

二、幸福心理学概述

幸福心理学,即积极心理学,上世纪末兴起于美国,它主张利用目前较为完善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美德和善端。积极心理学指出,心理学应当致力于研究那些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积极发展的因素,进而增进个体的幸福与健康,促进社会的安定与繁荣。2000年,马丁•赛里格曼等人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吹响了积极心理学的号角,主张从三个层面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主观层面重点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包括乐观、希望、福乐和幸福感等;个体层面重点研究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包括公正、仁慈、智慧等;群体层面重点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等。随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幸福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哲学领域,“幸福”成为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与焦点,甚至被看成了积极心理学的代名词。在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场以课程为导向的“幸福教育”浪潮,国内外各名校纷纷开设了有关“幸福心理”的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挖掘心理潜能,渐臻自我实现,提升个体幸福感。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幸福心理学定义为一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关注人类美德与善端,帮助人们体验快乐、获得意义、实现幸福的课程。很明显,幸福心理学的课程目标、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及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根本一致的。

阅读全文

心理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

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可以从90年代算起,直到今天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心理学专业方面的人才,虽然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该专业的课程如何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如何完善,师资、硬件如何建设,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尚无定论”。为了使应用心理学实验课程更加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追上时代潮流的发展,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也彰显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本文从完善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提高心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思路。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实验课程;改革

一、完善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具有继承性同时又具有发展性,我们要用创新性的眼光来看待它。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专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求知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还会迁移到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所以应该转变实验教学思想,正确看待心里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国有些心理学教育工作者曾经提出,心理学实验课程在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中与理论学习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实验课程的开展是理论学习在实际问题中的实际运用,实验课程的实施可以让我们对实验理论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会更加的简单、容易。因此,学生在学习应用心理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实验的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样重要,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二、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

阅读全文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调查

摘要:

在幼儿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的背景下,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课程地位边缘化、内容设置混乱化和责任主体模糊化。针对现状中暴露出的问题,应抓住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配套资源的系统开发和主体责任的评价机制等关键因素提出建设性对策,以期对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

随着人们对全面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已经成为家长热议的话题。诸如社会交往、性格培养、意志磨练和习惯养成等这些以往更多的通过隐性教育去实现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它们被涵盖在心理健康课程这一大的概念内被提上了日常教学的议事日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才应运而生[1]。其中详细规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各项指标,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指明了方向。此后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心理健康课程方面增加了投入和课时,但由于园所性质、园长认识程度、师资力量配备和配套教材等一系列问题,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2]。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各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情况、内容及效果。找到影响问题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为了全面了解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笔者使用自编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邯郸、张家口、廊坊和保定等地36家幼儿园32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其中公办幼儿园15家,私立幼儿园21;城市幼儿园24家,县城幼儿园9家,农村幼儿园3家。幼儿教师年龄在19~46岁,全部为女性。问卷主要涉及3个方面,包括幼儿园心理健康实施现状、影响因素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等。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一)保障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阅读全文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

摘要:处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阶段,加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深化实施就显得比较重要。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下,高职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愈来愈突出,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要通过课程改革举措实施。文章主要就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优化措施实施进行探究,希冀能借此研究对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

1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课程改革问题分析

1.1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高职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的实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有着保障。处在当前的教育发展阶段,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自我意识比较强,但也存在着不良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主要来源于学习压力以及就业压力。这就需要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当前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倾斜化的现象比较突出。高职院校主要是针对学生负面心理进行引导矫正,但是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没有充分重视[1]。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还是采用了消极心理学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分析自身消极因素,但是没有重视对学生自身潜能以及品质的培养,这样就必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面对新的发展教育环境下,就要充分注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化措施实施,注重科学的改革。

1.2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问题分析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教育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有着很大负面影响。主要的教育问题如下:1)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要想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就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完善建立。以往的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充分重视,而高职院校的建立时间也比较短,缺乏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专业教师数量就比较少。专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还没有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一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比较低,这就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提高。2)心理健康教育不注重创新。处在当前的教育发展环境下,只有创新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也是如此。但是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除日常授课外,学校开展的寓教于乐的互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少,开展的活动质量还有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力度还不够[2]。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少以及不注重针对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在课时的安排上比较少,通常是作为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在短时间内进行讲述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作用发挥是比较小的。有的高职院校只是在大一的时候,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大二、大三就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开设针对性不强,造成教育的效果比较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