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心理教育课堂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实践性探究
〔内容提要〕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高职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中心理教育实践活动不足的现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学习的内在要求,通过选取或制作心理活动较多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线上课程;依据线上课程内容来设计心理实践活动;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线下心理活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的评价方法等方面来探究突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实践性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混合式教学;实践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内主要以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也存在一些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酒店服务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就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其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而活动课程是核心部分。皮亚杰、弗里德曼等心理学家都一致强调活动对于人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将起到推进作用,对突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实践性意义匪浅。
一、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载体,通过学生自学线上视频课程、文本知识,完成作业、测试、测量等任务。线下课堂结合线上课程内容,开展心理体验、心理调节、团体心理训练等实践活动。因此,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的实践性,应做为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的中心任务。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线上教学多理论轻实践。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的线上课程基本是针对本科生开设,很少有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线课程。高职学生除了具有普通本科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还具有特殊心理特征,如重视技能实训,成绩、学习自主性较差等。因此,高职学生对线上课程的感觉是知识很多,实践活动很少,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方式导致混合教学的上线学习出现人机分离,学生感到课程无趣,学习讨论多复述线上知识等现象。
绘画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运用
摘要:高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活跃,但是情感的外部表现并不明显,不善于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内心。绘画疗法运用图像等形式呈现绘画者的心理内容,利用非言语工具引导绘画者觉察、探索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从而解决内在心理冲突,激发自我的力量。绘画疗法适合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从创作、交流讨论、分析总结探讨了绘画疗法在高中生心育课堂教学中的设计过程,然后举例从准备、制作、分享、讨论、总结等方面介绍了绘画疗法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绘画疗法;高中生;课程设计
一、绘画疗法介绍
(一)绘画疗法的定义
Naumburg认为,绘画是无意识的窗口,绘画者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通过绘画工具将潜意识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1]。同时,在绘画的过程中,将抽象的自我概念进行具象表达,绘画者在心灵上可以获得负面能量的释放,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观察绘画者的作品,引导其解释画中含义,并分析画的象征意义,从而对学生提供心理支持。目前绘画疗法在心理课堂上的表达形式越来越丰富,包括自画像、脸谱、情绪树、成长时间轴等。
(二)绘画疗法与投射理论
绘画疗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心理投射理论[2]。在心理学上,投射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作用。绘画疗法基于心理投射理论,引导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和想法转移到绘画作品上,在无意识中释放压抑的情绪,缓解内心的困惑和焦虑[3-4]。通过绘画,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重新接纳和整合外界的刺激,达到缓解自身压力的目的。
翻转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不断提升,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调整自我心态,处理好人际和社会关系,促进学生开发自我潜能,完善人格。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开展针对心理教育的多门课程,现阶段明显无法满足该目标,且学生易产生“抗拒”心理,最终教学效果可能不尽人意。笔者发现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效性。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总体较为单一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以“理论”为主,教学方法上灌输式的教学弱化了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引导效果。而作为一门在现实生活学习中,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最终成为学生简单的识记知识点的课程。
(二)学生的学习模式较为被动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整体以教师讲授为主,所以课程整体由教师设计,在课时安排、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均由教师决定,学生无法参与进课程的设计中去,因而在课程进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的整体思路与学生的想法及课程的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等方面的匹配度基本由教师的“教学经验”决定,难免会使一部分学生的在某些知识获取上效果不佳。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新课改物理教育有效性探索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各个学科领域在教育教学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新课程物理改革注重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因此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质量是每位物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新教育模式下发挥物理教学的有效价值,提高我国综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物理教学;物理课堂教育;有效性教学;提升策略
一、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学科,对科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的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严重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的环境下,物理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真研究物理教学设计,构建高效的物理教育课堂。
二、物理教育有效课堂的重要性
小学健康教育发展探索(3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尝试
摘要:
近年来,随着课程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语文教学内容及目标的优越性,其拥有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提升其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简要概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并探讨了有效措施,以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向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崇高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在其教育模式、实践过程及教学内容方面均具备一定的优越性,使得在其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尤其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以出现一定的弊端,教学中只注重分数的提升已经很难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提高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浅论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33个研究进行分析,对21世纪出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几个典型模式作了系统梳理,描述了课程模式近二十年的变迁过程与特征。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先采用的课程模式是“学科渗透”模式;随后“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问题取向”模式分别出现;2010年后涌现“对分课堂”模式和“诱导式教学”模式;直至当前“网络教育”课程模式的萌芽。综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经历了从单一模式到多元模式、从单一线下到线上线下混合等的升级与扩张,变得更加丰富化和专业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教学思考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与这一领域先进的欧美等国百年历史相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已引起更多人的关注[1]。1999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提高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文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实施途径以及师资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其中提到的实施途径就包括全面渗透、活动课等普遍用于课程的模式,同时在需要注意的问题中指出,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后,新课改开始在全国推行。由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也受到了广泛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变得更加丰富和专业化。
一、“学科渗透”模式的出现
2000年前,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以及开设有关各种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从这些方面能够看出,以往的学校心理教育普遍受到医学模式的影响。刘翔平和周俊华[2]提出,应进行心理素质课的建设,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改进的能力。以治疗为目的的教育已经妨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3]。由此可以看出,二十年前,心理健康教育就已经得到了重视,但由于刚刚起步,因此尚且处于摸索阶段。之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科渗透”模式开始得到重视。学科渗透是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指的是各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心理学知识贯穿到所教学科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认知、情意和行为水平。吁影录、廖晓提到,文科类如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构建完备的精神境界,起着促进作用,能够直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这些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5]。学科渗透的模式要求教师要同时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6]。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心理教师的责任,而应该让全校教师参与进来。这就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工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及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彼此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7-8]。2001年,俞国良[9]提出要发掘各个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研究也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完整过程中,渗透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学生心理教育的责任由全校的人员来分担[10-12]。陈旭、张大均[13]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时也提到,运用学科渗透等基本方式,从心理素质形成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中,创设适宜的教育干预情境。新课程改革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淡化学科界限,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在各个学科中的渗透和与其他课程的结合,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心理素质更加完善[14]。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门课程,也是教育中的一种方法手段。康静梅等[15]在研究中提到,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能够促进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向巍、王庆星[16]指出,中小学的许多学科课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这应引起各科教师的注意,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探索和挖掘,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还应给学生营造爱与尊重的氛围,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多些表扬、少些批评,使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养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吴增强[6]指出,学科渗透这一课程模式为心理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出现
发展性辅导模式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帮助其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处理各种心理矛盾,提高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最终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塑造良好人格的课程模式。该模式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健全人格,获得充分的发展。方健华[17]指出,由于不同年龄段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应遵循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学校而言,也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视角放在发展这一取向上。毕竟,只有少数学生需要进行心理治疗,而每一个学生几乎都会面临与心理成长有关的种种问题。从课程安排的思路上,就应考虑发展性的问题,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从整体和局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综合建构[18]。如何对“发展性心理辅导”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设计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付亚婷[19]指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以学生体验为核心,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身心投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主动参与,同伴互助,从而使学生获得和谐健康发展。张艺[20]认为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发展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注意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的衔接问题。除此之外,不仅要考虑到课程形式的活动性,还要考虑所选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5篇)
第一篇:高校新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摘要:
民办高校中,新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这要求新生辅导员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和维护者,其中特别要关注两类特殊弱势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即贫困生和离异家庭学生。
关键词:
民办高校;新生;心理问题;对策
一、民办高校新生心理现状
民办高校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我校采用心理问卷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在笔者抽样的四个新生班——B15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B15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B15涉外会计学3班、B15会计学4班中,共计学生181人,其中存在心理问题学生27人,占总人数的14.92%。其中一类学生9人,二类9人,三类10人(问卷根据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一、二、三类)。调查表明民办高校新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现状认识不清、奋斗目标缺失。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学生有自卑心理。调查中48%的学生反映,大学生活没有规律,学习没有动力,未来显得非常迷茫。2.学习不适应、人际交流障碍。大学的教育以知识理论启发为主,新生无法从应试教育向大学教育转变,导致学习不适应。在全新的环境里,很多新生会在人际交往方面会产生不适应,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
高校健康教育创新探讨(4篇)
第一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讨
摘要:
时下,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培养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模式转型,大学生数量的巨增、规模的变化,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从和满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要求,使高等教育有面临到了从所未有的新问题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课堂教学孱弱,课外心理教育指导受限、学生自助能力不强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等缺陷。故加强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探讨迫在眉睫。鉴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予以研究探讨,希冀为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激发其潜能护佑其心理健康、心灵洁净、知识、能力卓越,用良好的教育模式、疏导的方法、用抚慰手法消弭其因学习、生活、家庭、交往等方面滋生的心理负荷。稀释其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涵养其应有的干练的气质、飞扬的青春气息,张扬的个性品质,洁白如玉的心灵空间。授予他们心理自我调节的方式、方法、手段、技巧。然,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许多高校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给力,很难达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要求,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面临课堂教学水平不高,课外心理教育辅导局限、学生自助无力,导致一些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没有了进取精神、没有了感恩意识、没有了拼搏劲头,心理扭曲前途迷茫,对学习、生活热情递减;进而纪律松散、生活懒散、好吃懒做、成绩下降。乃至个别学生抽烟、酗酒、打架斗殴。要知道,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处于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的关键时期。如果没能对其进行思想上的辅导,精神上的抚慰、道德上的滋润。这些学生的前途堪忧。将来对社会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故,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用非常、意义重大,高校教育者必须给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