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新建筑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摘要:该文从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视角研究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方式,通过对南京地域文化的深入探究,剖析其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结合不同的街区环境设计案例研究其表现形式,从而探索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方式,以期为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提供良好思路。
关键词:南京;地域文化;街区环境设计
南京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南京地区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中沉淀积累下来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明表现。这些地域文化不仅在历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传承作用,而且对现今的城市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城市大兴土木,导致“千城一面”的事件不断上演。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地域文化不断丧失、城市情感归属逐渐消亡等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脉保护和地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南京作为国内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关于地域文化保护、应用、传承的经验。因此,研究南京地域文化和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京地域文化的形成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充分体现了其特有的地位和优势。南京城东临钟山、西据石头城、南向秦淮河、北朝玄武湖,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国长江下游中部地区,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历史上,南京城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镇,文化上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在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陵文化。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革命文化、秦淮文化等。这些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反映在这座饱经沧桑的都市中,也因此形成了许多历史人文景点,如玄武湖、明孝陵、南京总统府、雨花台风景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夫子庙等。这些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景点使南京形成了自然和人文、历史和现代、传统与创新相互协调的城市风貌。南京历史悠久,既经历过“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繁荣昌盛,也经历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衰败无奈;秦淮河畔有过灯红酒绿,金陵城中也曾经意气风发;总统府内传过先进之识,抗日战争时也受过屠城之苦。南京城具有的地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结晶。城市街区环境作为其重要的物质载体,在建筑风格、环境景观、公共设施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南京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南京的城市设计结合了地理条件和环境风貌特征,充分利用了龙盘虎踞、山水环抱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山水城林的城市格局,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有机结合的优秀范例。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奠定了南京的古城风貌,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汲取了各种形式的地域文化内容,在街区环境设计中体现出不同风貌和特征。如,玄武湖一带受城墙文化与沿线历史古迹的影响,周边的建筑以低矮型为主,建筑风貌相对较为古朴,色彩也较为沉稳。位于大行宫的总统府是南京的重要城市节点,周围的1912街区和梅园新村受民国文化的影响,在建筑风格和街巷布局上具有明显的民国特色。夫子庙地区作为南京重要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南京秦淮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整个街区的风貌以仿古为主,建筑新旧融合,水系和街巷相互穿插,亭台楼阁交相呼应,完整展现了秦淮文化。刚刚经过老城改造的太平南路街区面貌一新,从原来的老旧杂乱,变成风格统一的民国风情街区,不仅展现了南京历史文化特色,而且提升了旧城区环境系统机能。以上是在宏观层面分析南京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从微观层面上说,南京地域文化也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细节中呈现。桥梁设计、建筑物上的雕刻和装饰品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南京的地域文化符号。南京博物院采用了古代建筑中的飞檐建筑形式。秦淮河夫子庙风景区渲染出桨声灯影、烟雨霏霏等意境。在色彩的运用上,秦淮河夫子庙地区的建筑主要采用冷色调,以黑白灰为主,营造出秦淮河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冷静、平和的氛围。南京的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不仅实现了将商业街区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有机结合,还实现了对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现代化利用。如,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物作为如今的办公大楼等。另外,南京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主要采用现代风格,对南京市的不同街区实现多种功能的规划,实现不同街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文化特点上共同发展。同时,南京作为文化历史古都和现代特大城市,其在街区环境设计中要求将两者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当今的南京城市规划设计正是本着这一设计理念展开的。如,1912街区在作为历史文化集聚地的同时也是商业场所。
建筑文化与建筑课程结合
在1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对鞍山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及本校校园特定文化内涵与建筑学专业课程的结合与应用上,利用本地特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不断向学生输灌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应与传统及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的理念。学生毕业后在各设计院或其他单位工作后的反馈情况表明,学校毕业学生基础素质较好,创作手法多样,没有当今很多建筑设计师的浮躁之风,能扎下心来做设计,并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源泉。这与学校多年来进行的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将当地建筑文化与建筑课程结合的教育密切相关。
1千山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课程结合
辽宁科技大学位于辽宁鞍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临千山风景名胜区。千山是集自然、人文、古迹、佛道两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其历史价值极为丰富,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她以其俊秀的身姿和脱俗的气质为鞍山这座历久弥新的老工业基地营造了一个天然的洞天福地。千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有与之完美统一的人文景观;她的宗教文化、建筑石刻、楹联诗词、神话传说等也绽放着夺目的人文盛景。针对当地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辽宁科技大学在“建筑美术写生”课程中一直保留着到千山写生这一特色课程。在两周的美术写生实习周中,学生与老师寄住寺庙中,吃斋饭,睡通铺,颇有苦行僧的感觉。这对于从小娇生惯养的学生们是从没有过的生活体验。千山除了具有优美的四季自然景色外,其人文景观,如建筑寺庙、山门、佛教雕塑及纹饰,甚至是楹联、诗词及神话传说都深深吸引着学子们无限向往,并成为写生的元素。到千山进行美术写生实了能给予学生真实的写生素材外,还潜移默化地吸引着他们对千山宗教文化的探索。这对于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如中国建筑史和乡土建筑赏析及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等课程,都有很好的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千山的佛寺建筑的山门与建筑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佛寺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一楼一阁一砖一瓦都有着自身的价值和内容,就像一种教学道具,启发学生思索。无论进入到哪一座寺院,最先遇到三门。因寺院大都在深山所以三门又俗称山门。三门常常建成殿堂式,因此,又叫三门殿[3]。对于这些在中国建筑史课程中较为晦涩难懂的知识,学生在实地参观后马上豁然开朗。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了融会贯通作用。从2009年到2011年,建筑系老师将相关课程与学院申报获批的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千山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课题相结合,使学生们通过千山实地考察和调研将千山文化与建筑设计课程联系起来,达到产学研一体化的效果。产学研结合对于保护及探索千山文化、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提高本地区文化积淀提供了机遇及成果,是很好的教学实践。在建筑学专业的相关课程讨论中,师生通过围绕千山佛寺建筑及其宗教内涵进行探讨与研究,最终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校园传统文化特色与建筑课程结合
大学历史和文化需要依靠校园作为载体,体现着特定背景下校园所特有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传统校园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直接影响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产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全国各大学的更新改造建设如火如荼之时,如何使更新改造既能传承和保留传统校园的历史文化印记,又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和塑造出充满活力与特色的校园环境;同时使学生能时刻感受到校园文化氛围和创新活力。这既是当前大学改造要亟需解决的问题,也一直是将校园传统文化和特色与建筑课程结合的难点。辽宁科技大学始建于1948年,其前身鞍山钢铁学院是中国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学校已由原来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并形成了独有的办学特色和校园传统文化。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原有的校园更新改造势在必行,2000年,学校对校园进行了置换建设。新校区以高新区分校为主体合并周边三所中专重新规划扩建而成[4]。由于是在原基址上改造、扩建部分建筑和新建大部分建筑,必然涉及新旧建筑的协调关系问题。辽宁科技大学新校区对新旧建筑的协调处理得较为恰当,新老建筑结合完美,和谐共生,使新校园既具有完整统一的效果,又充满时代气息;既具有冶金文化特色,又不失清新优美的环境;是大学校园更新改造建设中新旧建筑协调的典范。如何将特有的校园文化和特色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们深刻理解和掌握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在不同课程中,建筑系尝试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将二者结合得更加完美,以期使他们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校园传统文化特色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建筑造型”课程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在科大校园中寻找新旧建筑协调的具体运用手法及其达到的实际效果,并要求将其整理成论文提交。学生针对本校历史文脉及环境特色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调研能力以及总结归纳和撰写论文能力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为使学生掌握建筑色彩运用的多样统一原则,要求学生以校园新旧建筑的色彩协调为题目,对科大的各个主要教学楼及图书馆等进行实地考察,写出校园新旧建筑的色彩是否协调的调研报告。教师对提交的调研报告进行讲评,同时鼓励学生针对自己和别人的调研报告进行总结和评论。通过讲评学生们知道:现有的校园整体建筑色彩之所以以浅灰色调为主,间或有黑白灰黄等调和色组合,是为了体现出工科院校沉稳严谨的性格特征,同时这种主色调也是从科大校园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出发来确定的。正如有些历史文化名城,新建建筑色彩要严格受控于传统建筑色彩,才不会破坏历史整体的色彩协调。通过对身边的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并总结研究得出结论的做法,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上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将其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工程中。
3钢铁冶金工业文化与建筑课程结合
辽宁科技大学位于钢铁工业名城,祖国钢都———鞍山市。基于工业城市的鲜明特色,学院在高年级开设的“建筑设计”课程中安排了工业厂房建筑设计题目。目的是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到工业设计院承接厂房项目设计打好基础。课程开设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业设计院的工作,及早独立承担工作任务。课程设计前期调研过程中,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和考察鞍钢大型厂房的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活动,使学生们对于书本上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如钢结构建筑节点设计有了较清晰的感性认识,加深了理解,对于课程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为了使学生从校园景观中找到最好的切入点,更好地完成景观设计题目,在校区扩建时特意在科大新校园规划建设中开辟了“工业文明园”景区,鞍钢退役的冶金设备,如铁水罐,切割机,变压器,飞轮,齿轮,电机,火车头等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些工业设备变成了景观、雕塑静静地融入校园环境中,它们既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老一辈工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的见证,使学生们既新奇又兴奋。鼓励同学们奋发向上,学习老一辈人的奋斗精神,在见证历史的同时展望未来,引起学生们向更深层次思索,同时也能呼唤社会对历史建筑和构筑物以及老工业设备的保护和改造意识。当前,全球化进程仍在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和建设趋同化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和建筑逐渐取得了人们的共识。犹如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及文化底蕴对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一样,对于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学校园,其历史文化传统及文化内涵的传承更是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辽宁科技大学工业文明园景观的创意和建设正是秉承了辽宁科技大学“立足冶金”的校园文化传统,突出体现了鲜明的冶金文化特色和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提醒人们对于历史及文化内涵的保留不应只停留在单纯对历史及文化的完整保留及追忆上,而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思维方式赋予建筑和环境以新的内涵。新旧建筑协调相处,甚至达到同一建筑一样的共生共长。整新如旧,新旧建筑和谐共处的同时延续历史的记忆。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分析
教育部高教司1998年4月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曾明确说:“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这从国家层面强调了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才培养的文化意义。以教学为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学校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及高度的文化自觉,要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就只有将文化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实现大学的文化使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需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完成,而文化修养则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因此,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从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进行通识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途径。
一、明确通识教育理念是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前提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在价值层面上以工具理性指导人才培养,忽略了大学本身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与下游的高等职业教育相似,“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为了就业”成了人才培养唯一的指导思想,就业率成了高悬在高校领导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以至于大四成了就业年和“空巢”年,学生为了就业无心学习,到处找场子、通路子。在教学方面,通识教育则让位于职业技能教育,通识教育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附加部分。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是公共必修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重视,实质上没有得到重视;其次是课程教学急功近利,学生学习心态浮躁;再次是通识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学生只求学分、不讲学习效果;四是专业理论课负担过重,学生无法安心于通识学习。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化底蕴。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都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学校连年扩招,规模急剧扩大,对教师队伍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高素质教师的补充远远不能跟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再加上这些学校引进人才首先考虑的是急需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学校高水平的人文专业教师紧缺,加剧了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象国内一流的本科高校那样积聚起一批能开设高质量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力量。四是在操作层面上,通识课程建设不到位,教学管理不严格,教学内容没有主要方位,教学方式单调,使通识教育课程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学校对实施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理念认识缺位,对通识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原意是教导人要接受全面的、完整的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从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一个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成形在美国,它是美国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的产物。1945年7月,哈佛大学颁布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强调,通过通识教育应该帮助人们“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158国内著名学者李曼丽博士则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7根据以上论述,大学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关注作为整体性的人的教育,是使每一个人都能接受适于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是求得每一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使命,因此,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主要内核。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符合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与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相吻合。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基本情况与20世纪30-4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状况十分类似。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究竟是全面“育人”,还是功利性地“制器”,这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需要正确抉择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其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前提是高素质,然后才是应用型。一个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只有人格健康、文化修养好、科学素养强,再加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识教育可以避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专业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功利性过强的现状,培养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以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制器”,更要重视“育人”;要在组织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建设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以专业教育为根、通识教育为本,将通识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之中。
二、课程建设和改革是发展通识教育的核心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规格必须有严格的课程体系来支撑。目前,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都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通选课)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共必修课程中占主要比例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和公共体育(一般要占40个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大学英语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些课程是无法承担通识教育任务和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公共选修课程则是天女散花式地多而杂,数量有数百门之多,课程内容没有深度,课程间没有内在联系,形不成有效支撑专业教育的课程方向,教学要求不严,导致很多学生混学分。很明显,目前所实行的公共选修课方案实际上未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体系的建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也是美国和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曾相继学习哈佛大学的经验,推出了自己的核心课程体系。但问题是,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有自身的特殊性,以教学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决定了这类学校不能盲目照搬哈佛和国内一流高校的做法。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根深蒂固的学习习惯也不一定能完全适应哈佛大学的做法。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不似哈佛芝加哥的自然科学课程多为所谓“非专业的科学课”,而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较有特色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要求较高,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8门其质量份量和严格性很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规定至少3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如历史、哲学、文学等。基于上述案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时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核心课程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人文类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主要载体,人文精神是养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最核心的心理营养。在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已基本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应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通识教育要以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为主线,精选包括传统文化(如四书)、伦理学、文学、外国经典、中外历史、哲学等课程,通过这种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生命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类课程特别要渗透中华文化传统,使通识教育内容本土化。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环境的挑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特有的道德理想、人生态度、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在今天仍有不容忽视的教育价值。二是要改革现有公共必修课程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原因,目前的公共必修课框架还不可能有大的变动,但其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如思想道德课程可以与传统伦理教育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道德元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与介绍西方经典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大学语文可以从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它应不仅是一门语言课,不仅是为了学生考级,我们要通过大学英语对学生进行国外先进文化和精神遗产的教育。即使是大学体育课程,也可以体现通识教育的内涵。传统体育课程的目标过于关注人的生物学意义,侧重身体需求和生理需要,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心灵渴望。现代大学体育完全可以渗透“精神、道德、人格”教育,使体育课同样充满人文情怀。三是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体系,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通识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将来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除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专业教育则满足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职业要求。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知识领域上的适度宽广,强调的是横向上的知识面和基本技能;专业教育则是对学生某些专业领域知识和能力的深度要求,主要强调纵向上的理解。作为学生,能以人文和更宽广的科学视野思考和处理专业问题,或能从精深的专业角度来观察、适应社会的变迁,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修养。学校的专业教师,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的理念、精神,把历代科学家和专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人文情怀、顽强精神,以及自然规律中的美学原则等渗透到教学中。另一方面,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要与不同的通识课程相匹配,例如,培养建筑工程师,要学会造房子,就要学习专业课“结构力学”;房子要造得美观,就要学习美学;造的房子质量要好,不会成为“楼歪歪”,则应该学习伦理学。因此,美学与伦理学应是建筑类和艺术类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程。四是重视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和管理。目前大部分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有公共选修课课程模块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补充。但这类课程多而杂,课程开设随意性大,管理混乱;师资基本以青年教师为主,开课质量不高;学生对选修该类课程积极性不高,听课不认真,考核不严格。因此,学校要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在建设经费上给予扶持;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对现有的公共选修课进行疏理,要按大类整合,如人史类、艺术类、科技类、经管类等,以便于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及专业特点进行选择;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优秀网络课程资源,以“网络课程+辅导教师”的形式充实到公共选修课体系中;要重视通识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通识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提高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自觉意识。五是开设通识教育系列讲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设专家讲坛、系列讲座,对不同专业或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相关的通识教育。每位专家教授在自己熟悉的专业或相近领域内精心准备若干讲座,学校可建立精品讲座专家库或网站,学生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选择相应的讲座接受教育,经教学管理部门考核后承认一定的学分。
三、严格要求和教学方法改革是通识教育成败的关键
医院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分析
摘要:绿色施工不是奢侈,而是必须这样做。绿色视功能不但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相关工作状况,也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影响到人类的未来发展。而目前,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得到提高,因而,医疗事业也不断得到重视,因此,医院的建筑施工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但从如今的状况来看,很多医院建筑施工管理并不能满足要求。本论文将根据目前医院建筑视功能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当前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提出一些有效的改革管理措施。
关键词:医院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绿色施工
想要优化医院建筑施工管理,进行绿色施工,需要将施工分成工期,人工管理,技术,材料等多个因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但是医疗建筑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分成几个子系统,这样做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实现施工管理的优化,会有一些难度,因此将更加系统地探究如何进行施工管理的优化。
1加大对优化施工设计的管理
1.1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对于新建综合医院而言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被归纳为三级制,并且大部分的城市医院也是根据三级来进行分布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各级医院的服务数量、服务范围、具体选址情况等给予准确的确定。假如综合医院流程布局不够合理,那么综合医院建成后将对医护人员们的相关工作带来更多麻烦。因此,这对设计人员们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此时就要求设计人员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例如,门诊与住院部的分布设计,各科室工作交叉工作间的设计,各科室对病房环境、布局等提出的要求等。上述一系列的内容都要求医院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其一般需要委派设计经验非常丰富的专业人员来完成,以保证各个专业之间能够有效的衔接在一起。比如,土建与机电专业和其他的一些专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要在原有建设结构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不得对原有结构的安全性能造成影响。
1.2二次装修
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中建造技术的运用
摘要:后工业化时代大量传统工业被新型产业替代,城市旧工业区大量有价值的工业建筑被拆除。为了在新时代营造健康城市,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是有必要的,从旧工业建筑空间模式的转型以及建造技术入手,研究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过程中更好的实践探究模式。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空间模式;建造技术
1背景
21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朝着更深入的层次发展,产业结构随着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全面接轨也进行着重大的变革与调整,城市化的进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飞进。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调整,传统的工业正逐步被新兴的产业所替代,工业企业从城市中心搬迁到郊区、开发区,“退二进三”成为许多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主题。大部分工业资源都被拆毁,当中包含不少有价值的旧工业建筑物。如今自然环境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所以,通过大拆大建使用旧工业建筑用地的方式己经不符合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同时,可连续、可循环、绿色节能的建造模式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建设发展潮流。因此,再生利用建筑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是今后我国城市旧工业建筑建设的大趋势。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发展概况
旧工业建筑的研究起源于英国工业考古,伯明翰大学的麦克尔•里克斯在1955年提出“产业考古学”,号召各界应该即刻保护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机械设备和纪念物。1973年,英国工业考古学会创立。同年,在全球最古老的铁桥所在地点———铁桥峡谷馆内召开了“首届国际工业纪念物会议”,这让全世界对旧工业遗产的保护有了重视观念。第三次国际工业纪念物会议于1978年在瑞典召开,会议成立了TICCIH,它是当今世界上首个致力于推动旧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化机构。20世纪80年代,由于众多城市对这些区域的改造更新和发展实践,该研究领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荷兰于1986年开始研究和整合了自1850年起一百年间的工业遗产资料;法国也于同时期提出了收集历史文献资料并建档的长期规划。在2002年,柏林国际建协二十一届会议上把大会主题定为“资源与建筑”,并引入了鲁尔工业区再生等一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成功例子,进而使工业建筑在历史地段的保存、改建和再造等事业,引起了全球建筑设计同行的注意和重视[1]。
传统风水理论在居住建筑设计的运用
摘 要: 传统风水理论经过历年取精去粕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并大量融入古建筑设计中,为规范建筑设计、提升文化内涵、营造宜居环境等提供了支持,有助于建筑设计语言的创新与应用。以传统风水理论为研究视阙,重点分析了建筑设计、选址、规划、色彩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居住建筑; 传统风水理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
风水理论文化起源于中国,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传统风水理论文化就被运用到建筑环境的选址和规划设计中,也被称为“地理堪舆学”。在中国古代,虽然建筑成就举世瞩目,但在建筑美学、设计思想等系统理论方面还缺乏研究和总结。在古人推崇的风水学说中,对建筑、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建筑与规划领域的理论体系。然而,“风水”二字一直被大众视为迷信的代名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被学术界视为糟粕[1]。张金秋院士曾说过,建筑应该遵循“虚实、时空融合、情景交融”的三维融合。它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从建筑文化、生态规划、绿色环境等方面编写了《风水理论研究》一书,该书收录了23 篇关于传统风水文化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传统风水理论的客观科学部分[2]。21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术思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形势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许多西方国家也开始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专业技术手段,去除封建迷信的不良方面,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开始得到国内外生态学研究者的肯定。传统风水理论是中国哲学思想,强调整体性、自发性和协调性。它包含了重要的审美元素和深刻的哲学思想。传统风水理论与文化研究将人、建筑、自然环境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对以后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目前,传统风水理论和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并认为传统风水理论是古代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将传统风水理论引入现代住宅小区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价值。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规划,是指依据自然生态的实际情况,建立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科学分析了传统风水理论的正确含义,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查验使用,与现代要求相结合,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赋予其现代含义,使之更好在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规划中运用传统风水理论文化,使其发挥应有的科学的效果,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2 居住建筑设计中传统风水理论的应用
与城市功能性修建相比,居住区建筑设计的位置相对自由,其修建规划的适应性相对较强。反之,这也是一个特殊的约束,由于需依据前期规划设计方案,创造性地规划设计与使用其土地利用等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传统风水理论为基础,侧重特殊地域条件下的基础环境为住宅修建规划提供参考。在发展中的后工业地球村的前史回顾上,前史与其经历和奇妙功能如出一辙。传统风水理论与建筑规划设计联系紧密,并且是一种互补存在关系与建筑规划本身的相似性解读。面对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约束,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需秉承因地制宜原则,科学客观地结合传统风水理论寻找天然的“宝地”,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 1 建筑外形设计的应用
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针对建筑施工课程实践性强、综合性大、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优化建筑施工课堂教学,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建设,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建筑施工;教学改革;学科建设
建筑施工课程是建筑类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科学组织施工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的学科。该课程也是全国注册一级、二级建造师及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在工程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和管理系统的建立均要涉及到该课程的运用。我校建筑类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基层、工程施工一线,所以本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建筑施工课程的特点:
(1)实践性:建筑施工课程本身是工程施工实践的总结,其研究内容均来源于丰富的工程实践,又将其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课程的主要内容大都是针对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筑施工的学习必须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施工现场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综合性: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可分为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两大部分,施工技术所含理论知识涉及了建筑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及地基基础等多门课程 ,而施工组织则融技术与管理于一体,既需要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独立性:施工技术包含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体与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和装饰工程等章节,各章节只介绍本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而各章节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或联系较少,相互独立;这些独立成章的内容逻辑性较差,无法通过推理、演算来掌握,这也导致了建筑施工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很多,难记、难懂,学习难度较大。而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则更是跨越了技术和管理两大学科,相互之间反差很大,甚至可以单独成书编写教材。
装饰装修工程绿色施工概念及施工难点
摘要:对装饰装修工程绿色施工理论以及国内外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基于装饰装修工程绿色施工要求的目标,总结了其施工难点,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装饰装修工程;绿色施工;施工难点
工程学科的发展除了建立在工作经验之上,同时需要考虑人类不断更新的需求,按照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进行考虑,新建以及既有建筑会存在一次以上的装修工程,造价控制在整个建筑物总体造价的30%左右,对于新建建筑,政策表明房地产进入无毛坯时代,2017年9月18日,杭州市住保房管局“重磅炸弹”:自9月19日起实施住房限购。其实,早在一个月前的8月18日,上海市住建委就了类似的公告,公告称自2017年1月1日起,外环内新建商品住宅将100%实现全装修。据目前调查分析指出,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加剧了有限的资源和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大范围的污染使得人们追求绿色建筑,寻求低耗能。因此装饰装修工程的绿色建筑将会是房地产以及人类的必然选择,同样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光明方向[1]。
1国内外关于装饰装修工程绿色施工的研究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主要是针对施工管理和操作,因此还未建立健全完整的绿色施工的评价体系,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整个施工行业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论文参考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国外使用最多的是美国的LEED[2]、加拿大的GBC[3]、澳大利亚的NABERS[4]以及多国建立的GBTOOL[5],美国的LEED的提出时间是1998年,最后在2003年进行过修订,关注的对象是商业建筑、四层以上居住建筑;评价的内容是:是否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场地、是否节水以及设计过程与创新;加拿大的GBC理论主要针对商业、住宅、公用、农用等所有建筑,评价的内容是选址、规划和开发,能源和资料的消耗情况以及环境承载力;澳大利亚的NABERS主要针对教育、医疗、工业等建筑,评价的内容是室内环境质量、能源、交通、水、节材、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以及创新;GBTOOL主要针对集中住宅,同样考虑的内容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材料的消耗、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国内针对装饰装修工程的绿色施工评价材料也很少,主要集中在建筑物全寿命过程中的绿色施工评价,最早的评价体系是香港政府出台的,之后台湾政府也出台了《绿色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之后2003年,为了给奥运会参赛选手提供舒适的环境,奥组委出台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2006年和2007年建设部为了进一步规范新建、扩建和改建等建筑工程的评价体系,出台了《绿色施工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两部标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省级单位相继出台了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绿色建筑的标准,并造就了一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2装饰装修工程绿色施工理论
装饰装修工程定义为:为不破坏原有建筑的承重结构而对建筑物进行的美化行为,即采用装饰材料或者是装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层的处理。而绿色工程指的是不减少建筑的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资源和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四节一环保)[6]。因此装饰装修工程绿色施工就是使用较少的资源和在对环境污染极低的情况下,对建筑物内外层进行的美化活动。装饰装修工程绿色施工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