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教育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行政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行政教育论文

宗教领袖民族思想研究综述

1517 年 10 月,路德在维登堡教堂门口张贴《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九十五条论纲》),强调信徒凭借信仰,无需教会就能够直接与上帝沟通。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以下简称为公开书)及《基督徒的自由》等书中,路德都阐述了“因信称义”,强调信仰的作用。路德驳斥了中世纪的“神权论”,他认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是属灵王国,即教会。在属灵王国,人是完全自由的;一个是俗世王国,即国家。在俗世王国,人是受管辖的。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又是完全独立的。也有两种法律:上帝的法律和世俗的法律,前者适用于恩赐与仁慈的国度,后者适用于愤怒的国度,国王手里拿着宝剑,保有惩罚、法庭和判决。路德进一步论证了世俗权力来自上帝。“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任命的。”??世俗政府行使权力是合法的,因为上帝是全能的。世俗的政治权力是上帝委任的,服从并依赖于上帝。国家是上帝在俗世中的仆人与佣人,它的建立是上帝对人们的关怀,是为了惩恶扬善以及教会的福祉。基于此,路德主张君权独立。路德认为世俗的政权独立性是直接由上帝的意志来决定的。他号召推翻超国家的教会神权,代之以民族的世俗权威,建立一个由世俗政府统治的、独立于罗马的国家,并鼓励世俗君主来领导宗教革命。他说:“教皇应该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富、荣誉、身体和灵魂,让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帝国。”??路德认为罗马教廷是德意志长期分裂的罪魁祸首。他敦促德意志王公贵族使用暴力,把教皇使者驱逐出德意志,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在《公开书》中,路德呼吁,让德意志的皇帝做一个真皇帝,不让他的权力或刀剑为教廷伪君子的糊涂托辞所压服。《公开书》是路德宗教改革的政治纲领和德意志的独立宣言。其次,在国家和教会的关系上,路德主张政教分离。路德认为国家和教会并非隶属关系。神授的君权独立于教会,可以用国家权力约束、惩罚教皇和教士,并有改革教会的义务。针对教皇世俗权力过大现象,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路德主张世俗事务划归国家管辖,教会活动也由国家来监护。

针对宗教改革运动中国王干涉宗教信仰问题,路德发表《论世俗的权力》,规定了国王权力的限度。路德说,只有上帝与人的灵魂得救有关,因为人内心是人难以看见、知晓、审判、惩罚和改变的。因为灵魂只受上帝所辖,所以假如世俗权力擅自为灵魂制定法则,就必然侵犯上帝的统治,只会将灵魂引入歧途而毁灭。他认为国家应避免使用暴力干涉信仰,异端邪说从来都不能以武力征服,只能以上帝的话来进行争论。1545 年, 路德还进一步阐述了世俗政权无权干涉上帝领域的原则。再者,在国家和人民的关系上,路德主张人民必须服从世俗政治权力。路德认为国家的存在来自于神的旨意,君主的权力是上帝意志的体现,是绝对的。君主的权力是神授的,而教皇的权力则是人为的。包括神圣罗马帝国在内的世俗政权都是上帝创立的。它的成立是上帝慈爱的工具,同时也是上帝愤怒的工具。路德认为,既然世俗权力是上帝的佣人与人,是合法的,那么人人必须服从世俗政治权力,这也是对上帝的服从。任何对世俗政权的反抗都是有违上帝,即使君主不公,也不得反抗。服从是良好的品德,反抗是最大的罪恶。基督徒生活在上帝统治的宗教国度里,同时也生活在依法治理的世俗国度里,顺从一个不公正的君主实际上是人在尘世中必须背负的一个十字架和必须承受的苦难。同时,路德也认为:由于世俗权力是上帝意志的体现,故此世俗政治权威也应受到限制。路德强调诸侯必须负责地行使上帝授予的权柄,虔敬地服务臣民,保护和促进臣民的和平与富足。路德提倡因信得救和“君权神授”,根本否定了教会的教权至上论,并对世俗政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充分论证,是当时西欧正在萌发的民族意识的反映,为民族国家和民族教会独立于罗马教会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后,罗马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统治江河日下,德意志新教诸侯势力大大加强,以诸侯国为中心的地方性民族统一倾向日趋增强,为 19 世纪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民族教会思想

建立一个独立于罗马教廷的德意志民族教会是路德宗教改革的目标,也是路德民族思想的核心和宗教改革的关键环节。路德民族教会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路德主张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信徒只有信仰基督才能获救。路德进一步提出了“平信徒皆为祭司”的主张。他说:“每一个基督徒都是祭司,但并非都是牧师,要想成为一个牧师,必须有一个职位,承担相应的工作,才能使他成为牧师及教师。”在《公开书》中,路德抨击教会依靠的三道墙:属灵权高于属世权;教皇有解释《圣经》特权;教皇有召开教会会议特权。路德否认特权属灵阶级的存在,否认神职人员与平信徒有本质区别。他认为每个基督徒都是属灵的阶级,除了职务不同,没有其他差别,每个基督徒的祭司身份都直接来自基督,有形教会中的神甫是由大家选举执行公务的职员,是受大家之托来完成施洗、行弥撒、宣赦和传教等活动的。路德认为只有教皇才能解释圣经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并指出人对上帝的信仰不需要任何中介。路德还说唯独教皇才可召集教会会议这种说法也毫无根据。路德论证道,《圣经》中和历史上的几次重要教会会议,大都是由使徒、长老或皇帝召集,并非由教皇。甚至最著名的尼西亚会议,也不是由罗马主教而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召集批准的。他呼吁德意志贵族致力于宗教改革,德意志教会从罗马教廷的控制下独立出来,并号召全体德意志人团结起来反对罗马,建立以德意志总主教为首的国家教会。

路德强烈主张建立民族教会。路德特别反对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干涉和掠夺,号召推翻教皇在德意志的教皇权。在宗教改革初期,他甚至号召市民、贵族、诸侯大张旗鼓地惩处罗马教皇和主教。从维护民族利益的立场出发,路德提出了建立民族教会的一系列原则。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不受罗马教廷统治的民族教会和异于传统天主教的新教制度。路德极力否定教皇在教俗两界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尤其是在信仰中的决定权。他强调教皇不得干涉皇帝的权力;教皇应当放弃那不勒斯、西西里、波伦亚、拉温那等领地,不得享有任何特权;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路德拟定的改革计划包括:完全废除高踞于国家权力之上的教皇权力;民族教会的宗教会议是德意志的最高上诉法院,并像帝国议会代表德意志那样代表德意志教会。路德还提出改革教会内部管理制度及活动方式,建立德意志的廉俭的民族教会。#p#分页标题#e#

在《公开书》中,路德提出 27 条改革计划,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司法等方面,主要有:废除教皇权力;建立民族教会;宗教当局只能掌管属灵事务,凡属世俗事务均归世俗当局处理等;每一教会推选一个主教,并有神甫或执事做助手,以传道和圣礼来治理教会;减少托钵僧和流浪汉数量;允许修士还俗和教士结婚;改革大学教育。路德认为改革教会应属于世俗君主而非教皇的职权范围;废除教会神职人员的特权和教阶制度;废除教士独身制;教会应是教徒自愿结成的组织;减少朝圣和节日;只保留洗礼、圣餐和忏悔;取消兄弟会、赎罪券、放任状、许吃奶油状、享受弥撒惠益状、特许状等。路德还努力革新崇拜仪式。路德将拉丁文《圣经》译成德文,鼓励信徒读《圣经》。路德认为讲道才是圣餐聚会的重心。路德提倡一种新的崇拜仪式,并于 1523 年制订出第一套崇拜仪式《弥撒和圣餐的仪式》,将讲道(德语)列于中心地位,并鼓励以德语唱圣诗,而非拉丁文;删除弥撒中由神甫代替信徒献祭仪式,由信众直接领圣餐;以德文进行整个弥撒程序。1526 年,路德修订德文弥撒,编写德文《教义手册》,1529 年,编订了两种教义问答书。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新教会的民族化。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平信徒皆为祭司”的主张,推翻了罗马教皇统治的合法性及教会的救赎理论和教阶制,为德意志及各国建立民族教会提供了理论论证。1525 年撒克逊约翰公爵领地建立路德教会,教会首领为约翰公爵所控制,并用德语进行圣事活动。这是德国及欧洲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教会。此后黑森、梅克伦堡、波美拉尼亚、普鲁士等相继建立邦国教会,虽然此时德意志还没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但在诸侯支持下成立的新教会本质上属于民族教会。随后丹麦、挪威、瑞士民族教会也建立起来,最后扩展到英国和其他国家。

经济自主思想

阅读全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10篇)

第一篇:校友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探析

摘要:

校友文化是连接学校、校友和社会的精神纽带,延伸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本论文旨在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以培育校友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出发点,对校友文化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作用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校友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校友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发展现状

(一)校友文化的概念

阅读全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简述(9篇)

第一篇: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

大学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可靠人才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努力寻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路径

当代大学生是在新媒体技术普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社会交往、生活娱乐的工具和途径,也成为大学生交流联系、讨论热点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新媒体特点,利用好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完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阅读全文

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浅析(4篇)

第一篇: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生态的文化形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到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方式。网络因其便捷性和交流的即时性及资源的丰富性,越来越成为青年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它给当前高校特别是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艺术院校丰富多彩的艺术演展实践活动可以使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的融合。

[关键词]

网络文化;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网天下”的网络文化背景下,这项工作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其他高校相比,艺术类院校学生的个性更加鲜明,思维方式更为灵活多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呈现出了一些特殊性。当“网络文化”与“艺术院校”这两个关键词叠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变得颇具挑战性。身为艺术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迎接这种挑战,积极探索,深入研究,不断创新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路。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方兴未艾

阅读全文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作用(6篇)

第一篇:高校大学生艺术通识教育管理作用

摘要:

少数民族艺术是各少数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展示出各少数民族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教育的宝贵资源,将这些宝贵的民族艺术融入本土高校通识教育,对于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少数民族艺术;传承;高等教育;人文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5年研究课题:“多重宗教信仰下艺术通识教育对提升非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结项论文之一。

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可以反映该民族的基本价值观,是各民族精神寄托和凝聚力的基石,在高校多重宗教信仰的环境下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是应时而生的学生管理方法,是在新时期面临统一思想战线问题所必须研究的重点。

阅读全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10篇)

第一篇: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文化的支持,网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二者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关系更加紧密。在现代网络文化背景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正确把握其关联性与影响,才能更好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利用网络文化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

一、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传统的社会内容正通过新的形式和渠道被大力传播开来,既直观地反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实际需求,又演化出有别于传统社会特征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行为方式等新的文化方式、文化内容和文化观念。因此,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文化的延伸和多样化发展的体现。新时代的网络文化在社会各阶层,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中有着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课堂、新闻媒体、聊天工具以及各类网站已经覆盖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与沟通交流的各个方面,网络的形成造就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主要形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影响来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可受性。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是实事求是,指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就是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的灌输,更要在实践中积极拓展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以此制定全面的教育方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拥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以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新时代青年。如何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新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制定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方针的根本要求。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更容易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所以,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利用多样化的网络文化给教育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阅读全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解析(10篇)

第一篇: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管理

【关键词】

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管理;思考;措施

【摘要】

近年来,大理大学发生了多起学生安全事故,在这些事故中,受害者是女生的比例较高。女性和男性比较起来,在体力上、体格上、身体的健壮程度上,处于弱势,目前因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较高,女大学生在学校中占的比例较高,所以对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管理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本文意在对女大学生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完善,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使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能在大学里安全健康地成长。

一所大学有它的生机勃勃,不断发展壮大的主流方向,但在发展过程中不乏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给学校发展蒙上了阴影,并给学生家长带来了重创。如何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学业有成,大学能更好更快地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材,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大理大学近期发生的女学生安全事故,对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阅读全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简析(7篇)

第一篇: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高校进行教改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只有让大学生确立其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保障其未来对文化的自信与自觉的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文化自信,应建立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融入民族自信意识,建立文化自信,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新课改政策提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的力及文化自信的培养,作为新型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及文化自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改进和完善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文化自信的培养,是高校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育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普遍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加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中[1]。高校通过自己或与相关企业建立创新创业的基地,帮助学生进行实习,校内也会相应展开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及相关的经验交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但我国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还有许多不足,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创新创业课程落实到位,没有建立统一、相应的领导、协调及监督机构。没能发挥出这一课程的主体教育作用,致使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不符,与现实脱离,学生不能将创新创业课程所讲的内容应用到实际。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