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专业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行政管理学专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行政管理学专业

哲学家公共管理思想研究初探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西方学术界有人对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做了初步探讨。一般认为,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可以从古希腊政治哲学中找到源头,黑格尔的政治哲学是马克思管理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十九世纪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为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料和重要借鉴。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指出:“雅典的民主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政治思想,包括马克思的公共管理思想的主要渊源。古希腊的政治理想即自由、平等、法治、正义等对现代一切政治思维都有深远的影响。”英国学者伯尔基认为,“马克思主义确实发源于自由主义,它采纳并改变了自由主义的价值和总体看法,而且,如果没有自由主义这一广阔背景,马克思主义将是不可思议也不会存在。”在伯尔基看来,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将公共管理划分为原始的公共管理、国家的公共管理、公民的公共管理三个历史阶段。这种划分的观点,源于自由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历史观的扬弃。美国学者约翰•麦克里兰认为,马克思的公共管理思想直接来源于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他认为,“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一方面给予马克思以直接启示;另一方面,又成为马克思批判的对象。”约翰•麦克里兰还明确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二)关于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西方学术界有人认为,公共管理是共产主义的同义语,马克思主义内含公共管理思想。德国学者李博(WolfgaugLippert)经过考证,发现汉语中“共产主义”一词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汉学家造出来的,内含“公共财富”,因此,可以把“共产主义”直译为“公共主义”。西方现代公共管理学的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的博士都产于欧洲。”在这些博士中,施泰因第一次提出了“行政学”的概念,可称为现代行政学的奠基人。而与施泰因同时代的博士马克思,阐述了共产主义的公共管理思想。施泰因的公共管理思想侧重于“管理”。而马克思的公共管理思想则侧重于“公共”。美国学者德怀特认为,“美国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英国费边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费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渊源。”澳大利亚学者欧文•E•休斯指出:“马克思的公共管理思想是对近代资产阶级公共管理思想的批判和扬弃,其基本内涵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人本性、历史性。马克思公共管理思想为建立‘现代福利’制度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西方现代公共管理学。同时,恢复建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出版了一些中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著作和教材,代表作有:戴大祝主编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李福玉等主编的《中国行政管理学讲座》(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田禾撰写的《中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导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李世英主编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通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徐学武主编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教程》(湖北科技出版社,1987年)等。这些教材与著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有价值的成分,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理所当然,其中,包含着一些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我国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设立行政管理学科,并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学正式定为一级学科,而以往的行政管理学则成为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此后,学术界开始重点研究西方公共管理学,而一度中断了对马克思主义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国内学者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批判地继承西方传统的公共管理思想的精华而产生的。武汉大学李和中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以公共权力的特质为主线,总体性地描述了公共管理的历史嬗变,阐释了一种全新的公共管理观。从理论来源的角度分析,它渊源于古希腊的政治思想、自由主义价值观念、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多种政治思想的扬弃和整合。全面分析其理论来源,有利于理清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观的理论脉络,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

(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文本依据在学术界,不少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不存在明确的公共管理思想,即使有,也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因此,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文本中寻找理论依据,很少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寻找理论依据,“甚至有人干脆就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有政府公共性思想,”针对这种错误倾向,有学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依据,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的公共管理思想。曾峻在《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研究———可能性、必要性与基本取向》一文中,比较详细的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文本为依据。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过‘公共管理’概念。该词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中至少出现过三次。”“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和分析过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制度、政府职能、行政改革、廉洁政府、廉价政府等概念和相关现象,对市民社会、官僚和官僚制度、中央集权和联邦制也有大量论述。”

阅读全文

专业认同行政管理论文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看,认同是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专业认同则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探究,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它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该专业杰出者的反应。简言之,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专业接纳和认可的心理过程。行政管理专业认同是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通过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接触,在对行政管理专业充分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上,逐渐认可、接受所学专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和探究,并愿意将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一系列认知、情感、动机或行为。它既是一种当前存在的状态,也是一种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2014年8月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150人,回收有效问卷104份,其中男生占41.35%(43人),女生占58.65%(61人),本科学历占60.58%(63人),硕士研究生占39.42%(41人),年龄基本都在23至30岁之间。研究主要以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为主。毕业生对于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专业发展与专业就业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反思,因而能够做出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调查对象毕业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安徽工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

2.研究工具。

阅读全文

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效果研究

一、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实践性的必然要求

我国行政管理学著名学者夏书章曾说过:“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把学以致用做到,做好,才能收到预期的实际效果。”而案例教学就是致力于把学生带入现实的案例情境中,通过讨论、研讨抽象出一般性的理论,真正的引导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既能强化行政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又能立足于真实案例,深入分析现实问题,进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行政能力。

(二)案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填鸭式”的灌输基本的行政管理理论和知识,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则需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去发表见解,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还可以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

2.完善双向、互动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能力

阅读全文

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构

一、引言

我国在新时期适时推出了海洋发展战略,制定了海洋事业、海洋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为了对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各高校,特别是海洋类高校,纷纷设立涉海类专业及在其他专业设立海洋通识课程,扩展大学生的海洋视野。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一般都有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涉海类专业,另外还有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发展定位一般都是国内或国际一流海洋特色大学,打出“海洋特色牌”,以期实现海洋特色定位下的理、工、农、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所以,为了适应海洋大开发的新形势及海洋类高校的特色战略定位,在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开设《海洋行政管理》通识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而欲开出《海洋行政管理》课程,建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前期研究综述

通过期刊网以“海洋行政管理”为题名和关键词检索后发现,目前已经发表的论文有60篇左右,研究内容可做如下归纳:一是奠基于其他专业之上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索在行政管理专业内开设海洋科技、海洋法、海洋管理等课程,把行政管理专业办成具有“海洋行政管理”特色的专业。二是作为特色研究学科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讨海洋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外部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特征,并把学科体系归纳为海洋职能、海洋制度、海洋决策、海洋实施、海洋财政、海洋伦理等。梳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争论分野,并提出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原则,如工具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系统化原则、生态化原则,并对学科体系进行宏观架构,探讨其概念、理论基础、管理理念、管理主体、行为工具、管理实践等问题。提出以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为基础,在适应海洋实践活动规律、海洋行政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三是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一些学者在分析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弊端的基础上,沿着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思路,建构了分散管理、统一执法,以及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信息部门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海洋行政管理宏观体制。探讨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史的路径依赖,职能配置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等问题及其克服。四是海洋行政管理某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底电缆、管道、海域使用等进行海洋执法监察的研究;提升海洋行政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升地方海域管理水平的研究;海洋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研究;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前期学者对于海洋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视角多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对于海洋行政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其内容体系如何建构?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分?遵循怎样的逻辑?这些问题尚无学者研究,本文的研究是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尽管如此,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支撑。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体系的厘定,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深度访谈法;(2)文献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头脑风暴法。在研究设计上,由于《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针对的对象为管理类和涉海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定位为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的海洋通识课,在学科归属上又属于管理学科,同时在研究题域上又具有海洋的特殊性,所以在研究设计上必须考虑两个维度,即“管理”的维度和“海洋”的维度。另外,由于海洋行政管理具有公共性,所以还需要考虑一个维度,那就是“公共性”的维度。

四、研究结论

阅读全文

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

摘要:新时代下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其内在的逻辑,不能照搬其他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指出“学校—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三者有效合作互动下的协同培养是有效路径。阐明校政社合作培养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校政社合作可以给学校各个层面赋能。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模式进行了多角度探赜。对国内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亦有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校政社合作;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研究缘起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高等教育即将由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全国高校中,独立学院265所,比2017年增加32所。[2]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专门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提出的。长期以来,独立学院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中传统学术型模式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受到抑制和影响,真正的行政管理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与政府内在相关,因此,新时代高等教育普及化形势下,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校政社(学校-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合作能否以及如何有效实现从理论知识的学历本位向实践能力与行政实务能力本位的应用型转变,值得我们探赜。

二、校政社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公共管理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3]当然,这个要求是面向全国高校的类培养目标,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各个区域,各个高校都可以从实际出发,有自己的定位与要求。对独立学院而言,行政管理专业主要是聚焦培养能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要完成这个培养目标,如果照搬照抄其他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4]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企业是盈利性组织,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带有公共性、公益性的组织有很大的差异。行政管理专业内在地蕴含着公共性,因此,若是与企业合作协同培养人才,虽不能说毫无意义,但无异于隔靴搔痒,也丧失了行政管理本身的专业性要求。需要强调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如果只注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或是满足于蜻蜓点水的一些社会实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是很难满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的需求的。对于独立学院而言,硬件软件都相对薄弱,师资力量与教学体系亦较滞后,在这样的基础与形势下,由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对学校进行赋能,弥补独立学院的先天不足,协同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无疑显得非常必要。在可行性方面,在应用型人才转型的大趋势下,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具备合作意愿。如在福建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就出台了闽教高〔2015〕39号文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的比例不低于50%。不仅福建,其他省近年来也都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教发〔2015〕7号文件亦相应出台了各种接地气的政策。因此,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校政社合作对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完全可行的。

三、校政社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赜

阅读全文

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初探

一、我国高校涉外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开设现状

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已有的相关课程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行政管理领域。北京大学的外事管理方向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探索。王福春教授2003年出版了《外事管理学概论》,这一教材成为这门课程的主要教材。这门课程主要界定了外事管理的主体,介绍了外事管理制度,并对外交管理、对外经贸管理、对外文化管理、对外司法管理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探讨。可以说,这门课程的开设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外事管理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其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涉外行政管理专业方向也对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创新。赵正平主编的《涉外行政管理》成为相关课程的主要教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这门课程与北京大学开设的“外事管理”课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涉外行政管理”课程已经多了一些公共管理的成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涉外经济贸易管理、涉外教育管理、涉外劳务管理、国际移民管理。这门课程已经认识到传统的涉外行政管理或者外事管理类课程已经不能适应公共管理发展的现实需求,于是开始探索如何从行政管理逐渐拓展到公共管理范畴。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国内涉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内容探索远远不够。还有一类涉外管理类课程主要开设于外语类院校和职业院校,如四川外语学院开设了相关课程,长沙民政学院也有此类课程。这类院校开设此类课程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突出外语语言重点,涉外管理内容介绍的非常肤浅;二是教学内容偏重于涉外经贸管理和涉外礼仪。当然,这些课程内容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在涉外管理或者涉外行政管理的理论介绍和内容挖掘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探索。至于涉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拓展,更加不能企及。总之,我国目前在涉外公共管理领域还没有一门真正的课程能够进行深入分析与教学。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课程教学的理论视野还没有完全由涉外行政管理转向涉外公共管理;二是课程建设过于重视应用性,主要教授与传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导致无法从公共管理的宏大领域进行拓展。

二、“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当前具有开设的必要性。必要性之一在于解决现实问题。“涉外公共管理”是对传统“涉外行政管理”的延伸与超越。从传统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外事活动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由各部门归口负责。我国的外事管理体制基本体现了党和政府的管控权。这种涉外事务管理体制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基本符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民间团体的逐步活跃,我国的涉外事务主体逐渐增多,由传统的政府为主体逐步延伸到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我国的涉外事务领域越来越宽广,已经由政府外事拓宽到企业外事、公民个人涉外业务、涉外公共安全等多种领域。如何处理日益繁多的涉外事务,确实对传统的涉外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涉外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涉外事务管理权力分散化、涉外事务管理内容社会化已经成为现代涉外事务管理的特征。在现代社会,除了外事主体越来越多之外,外事管理权已经难以高度集中,必须分散到更多部门。此外,涉外事务已经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事务,社会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的涉外业务越来越需要管理。由此,涉外行政管理必将走向涉外公共管理。必要性之二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流通。未来公民再也不能只关注国家范围之内的事情,必须要有国际视野。民族需要有国际视野,国家需要有国际视野,承载民族和国家的个人也需要国际视野。此外,中国已经崛起为全球性大国,作为大国公民,国际化视野培养势在必行。目前国内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很多,但是课程建设很少涉及“涉外公共管理”这门课程。如果学生不能了解涉外公共管理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将难以国际视野处理问题,将难以跨文化视野去对待不同涉外群体。丰富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在我国,一直以来,行政管理专业或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与涉外专业的目的互不交叉、各有分工。前者是为政府管理部门培养具有政府管理能力的人才,而后者的专业一般包括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教学、外事管理之类,主要为外事部门培养人才。但是在现实中,外事部门的岗位基本上都是由外语类专业出身的人才所占据,主要原因是涉外部门的岗位需要懂外语的人才。这就出现了矛盾:涉外部门的公务人员懂外语,能够很好的对外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他们缺乏管理知识,对于如何有效进行涉外事务管理缺乏管理思维。这种知识结构的缺陷必须通过“涉外公共管理”课程进行弥补。开设“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已经具备了可行性。这门课程需要的多元知识结构已经存在。“涉外公共管理”课程的开设需要具有行政管理或公共管理、外事管理或国际关系、外语语言这三大知识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设立了管理学、外语语言这两大学科,外事知识或国际关系虽然不一定每所高校都开设,但是很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可以弥补这一块之不足,如传统上“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一直在开设;另外,涉外教育管理可由教育学相关知识进行弥补,涉外经贸管理可由商科知识进行弥补,等等。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的历史性合并与整合。整合之后,中国的大学基本上大多成为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各个高校可能层次不同,实力不同,但是专业的设置基本相同。在我国的综合性高校,专业结构大多具有较为多元而全面的特征,基本可以满足这门新课程的开设需求。

三、“涉外公共管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框架

“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内容涉及三大块:既要有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在涉外事务领域不断拓展,同时还需要外语语言作为媒介。

(一)理论基础:行政管理学

阅读全文

行政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作为一门应用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目前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与满足社会需求的困境。需要改变目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脱节的尴尬局面,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设置模块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师资队伍建设的多渠道等途径的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高校恢复设立到今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我国政府管理实践的深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横向看,在办学规模上,从老牌高校到新建本科院校都陆续开设了该专业;纵向看,在人才培养上,基本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人才培养体系。1998年在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的过程中,将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学”门类划归为“管理学”门类,是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重新定位。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即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理论型)向应用型(实务型)的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1]高等教育始终以培养人才并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根本目标。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质量和规格应当适应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教学改革的基本逻辑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管理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怎样的?我们的专业教育能否培养出具备这些素质的毕业生?秉承这样的逻辑,首先要明确目前社会及人才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需求程度如何。

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与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育部的专业介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2]作为专门性人才,其专业的对口性和独特性应该比较强。然而,实际上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先天优势。由于专业教育没有准确契合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学生不能顺利将所学转换成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对就业方向不够明确,导致其就业能力不强,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和替代化,就业前景不乐观。一直以来,党政机关似乎被视为是行政管理专业的首选就业方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向公务员队伍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对口的候选人,因此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参加公务员的角逐理应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许多院校这一专业毕业生的考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3]根据中山大学所做的调查,对于目前及以后几年“最需要”或“其次需要”哪些专业,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党政部门很少,而选择中文专业、计算机专业、法律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党政部门则较多。可见,行政管理专业所适应的工作具有较大的被其他专业所取代的“可替代性”,很难成为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专业。然而从调查结果看,对于预计未来几年内是否需要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回答“需要”的比例又较高。[4]这说明党政机关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是抱有一定期待的,随着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以至公共部门需要具备行政管理相关知识的毕业生。

阅读全文

课程案例中素材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

摘要:该文根据防灾科技学院“社会冲突管理”课程授课的实验,在国内各学科使用案例教学法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探讨在“社会冲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案例素材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有:第一,注意案例的政治性问题;第二,注意案例素材与授课对象的学科基础问题;第三,注意案例与教学环境匹配的问题。各高校应当重视案例教学方法,不仅要配备相关教学设施,还应当改进并完善课程设计体系。该文对改进我国相关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案例教学;社会冲突;课程;案例素材

一直以来,我国本科教育采用的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受支配的地位,缺乏表达观点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无法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信息社会,这种知识单向流动的教学方式越发显得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基本精神。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情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1]。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哈佛大学法学院率先使用,大约在20 世纪 90 年代末,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广泛影响[2]。近年来,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国知网上能检索到近万篇以“案例教学法”为主题的文献[3],多为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某课程或某课例中的运用。随着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法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近年来,清华大学多次举办全国高校教师案例教学研讨班,并将研讨成果出版成册。多位一线高校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亚老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曹峰老师等。从目前的研究文献和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在“社会冲突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可能被忽略了,即课堂教学中案例素材的选择问题。这可能是因为当下受关注的主要是西方现代冲突解决(或治理)理论,而冲突治理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独特性——政府利益相关性,很少被注意到。“社会冲突管理”课程是一门与政府关系十分密切的课程,其案例素材的选择要明确与政治的关系。同时,“社会冲突管理”是一门新兴课程,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笔者从 2018 年 6 月开始尝试在“社会冲突管理”开放实验课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先期的实验。当时面临几个主要问题,比如案例素材选择的政治问题、案例素材选择与学生的学科基础问题、案例素材选择与教学环境的匹配问题等。从 2018年 9月至今,在防灾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 理 专 业 1550531、1650531、1750531(2 个 班)、180811(2 个班)的“社会冲突管理”课程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检验。经过 3 年多的案例教学实践,逐渐验证了前期的一些想法,并将其进一步清晰化、明确化。

1“社会冲突管理”课程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案例素材选择与所在国度的政治性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拥有丰富的社会冲突管理案例。“社会冲突管理”课程是涉及政府行为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我国的社会制度下,社会冲突管理与政府密切相关。何艳玲等(2016)认为,社会转型期的政府既是资本的创造者,又是秩序的维护者,扮演着双重矛盾的角色,因此社会冲突管理不可避免地具有政府性。在“社会冲突管理”课程教学中,我们更多地选择国外的冲突事件,尤其是法国大革命。这个案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可以作为冲突升级的案例,也可以作为阐述冲突强度影响因素的案例。最重要的是,这个案例具有很强的政治教育意义,能起到课程思政的作用。还有一些案例,比如医患纠纷、物业纠纷、校园冲突事件等,与政府的关联度相对较小,可以将其纳入“社会冲突管理”课程的案例素材库。在选择案例素材时,我们既要选择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社会冲突管理实际的案例,又要选择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案例。

1.2 案例素材选择要注意学生的学科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