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性心理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
通过分析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辩证关系,表明心理问题是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只有通过提升心理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心理问题。因此,提升心理素质而非防治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文章还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四种典型表现,并指出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考虑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建立心理素质培养机制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三个方面。
关键词:
心理问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1]樊富珉和李卓宝则强调“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2]。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强调预防与解决心理问题的背景下,明确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辩证关系,对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辨析
从原则上讲,我们都赞成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教育”的模式,而不是“治疗”的模式,但现实中,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却始终存在[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防治心理问题还是提升心理素质(包括适应能力、心理潜能和健全人格),这取决于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健康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黄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近年来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深入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从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对课程进行大胆改革;并积极构建实践模块,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课程改革
在党的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并为此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等。上述文件均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各高校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总体而言,仍存在受益面窄、手段单一、重理论传授轻实践训练、与学生及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依然存在易发多发态势,“心理育人”仍面临诸多难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创新[2]。黄山学院一贯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每年5月举办,迄今已满九届,早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从2011年开始学校就为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听课学生近两万人。2011年9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首次作为通识必修类课程面向全校新生开设,开设之初为课内28学时,课外4学时(心理健康测试),其中课内均为理论学时。从首轮授课情况看,一些任课教师将多数时间花在对概念、理论的讲授上,与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区别不大,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未能突出心理健康课的特点。针对上述问题,教学团队成员在反思教学的基础上决定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打造特色课堂。
一、深入研究,科学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新教育理念,教师们必须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要多了解国内该领域的新动向。教学团队首先引导每位教师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实现课堂角色的转变。为此,通过教学沙龙、工作坊、进修培训等方式,积极更新教师思想观念。近年来,团队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工作坊,在培训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借鉴国内同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技能培训班”、中南大学主办的“舞动治疗团体体验工作坊”、合肥徽韵心理主办的“音乐治疗工作坊”等。通过参与培训,学习专业技能,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举措、新动态。通过学习培训,教师们认识到: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成长的强烈愿望和巨大潜能[3]。知识的传授当然固不可少,但大学生更想迫切了解的是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相比理论传授者而言,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和支持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与健康成长。与此同时,依托校级质量工程立项,引导教师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成员围绕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改革动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社会干预实施等方面开展研究,近年来围绕该领域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7篇。2015年,在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中,由团队成员合作完成的论文荣获一等奖(排名第一)。教学团队成员还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材编写工作,由团队两位教授分别担任第一副主编的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活健康心理学教程》均于2014年被评为省级规划教材,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更被教育部列为“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二、勇于创新,持续推进课程改革
(一)不断调整学时分配
投射测验的跨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投射测验作为一种非文字性测验是重要的心理测验技术,被试对它的反应基本不受文化的影响,反应结果可以进行跨文化的相互比较。本文首先论述投射测验的理论背景、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而针对国内关于投射测验的跨文化研究,从跨文化修订与跨文化群体应用两个方面具体论述投射测验的跨文化研究现状;最后分析投射测验跨文化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投射测验;跨文化研究;发展趋势
一、引言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实施测验坚持“文化公平原则”。测验项目的内容应该是所有被试者均有同等条件,测验类型选择上具有灵活性,样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结果解释克服种族、文化偏见[1]。投射测验作为一种非文字性测验,被试对它的反应基本不受文化的影响,较好地克服文化偏向和文化限制。
二、投射测验
(一)投射测验的定义及理论背景。“投射”源于精神分析,“将本属于自身某种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投射于他人或物”,是来访者怕暴露内心的防御机制。“投射技术”由弗兰克在一份私人便函中首次提出,同年霍洛维茨发表《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投射技术》[2],次年弗兰克《人格研究的投射技术》中论述投射技术是使被试面对某种情境并根据这一情境对它的意义作出反应[3]。1938年默瑞在《人格探索》提出“投射测验”,与“投射技术”基本一致但更强调被试进行宣泄并得到治疗。投射测验的定义:利用模糊刺激探究深层人格,引发能够反映被压抑为无意识的欲望与情绪反应;被试将无法表现或不愿表现的态度等表现出来[4]。
(二)投射测验在国内的发展。我国对西方心理测验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31年成立测验学会并创办《测验杂志》,修订国外测验,投射测验同时被引入。由于投射技术操作复杂、解释困难,临床咨询中较少应用,通过译著、著作、论文和心理治疗方法与理念的形式引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前馈控制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浅析了前馈控制理论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分类指导,进一步创新高校心理课程设置,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进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关键词
前馈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大学生要成长为四有新人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常常引发心理冲突,如果无法对这些心理冲突进行适当的调适,将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控制,即相关人员对各项活动进行实时关注,并保证其向着既定目标发展,同时对于过程中出现的显著偏差进行适当纠正,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管理中的控制模型分为在行动开始之前、进行之中或结束之后。第一为前馈控制(预先控制),第二为过程控制(同期控制),第三为反馈控制(事后控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前馈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首要教育目标,将控制系统设定于前馈,而不应仅仅将其设定于信息反馈上,在不应发生的心理健康事故之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重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综合分析,并以其发展水平及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分类识别,建立详细的心理档案,同时对于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有效控制。
1心理健康教育前馈控制的主要内容
1.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广泛建立前馈控制的环境氛围
儿童娱乐空间设计中影响因素浅谈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儿童的生活已经成为时代的焦点,提倡设计要关注儿童的理念越来越成为设计师重视的问题,本篇论文从儿童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对儿童娱乐空间设计的影响和空间设计要素对儿童娱乐空间设计的影响着手,着重分析儿童娱乐空间设计要素与儿童心理和儿童娱乐空间设计要素与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例举中西方儿童空间设计差异与应用,以德国和日本为例,对它们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设计出更好的儿童娱乐空间提供一定的依据。我认为儿童的发展关乎着人类发展的兴衰,所以儿童娱乐空间设计对于环境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儿童娱乐空间设计中更要体现实用性与审美性统一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全性、可变性、功能性地更要体现环保型、参与性、启发性、创造性等。
[关键词]儿童娱乐空间设计;儿童心理;儿童行为
1研究儿童娱乐空间设计中的影响因素
1.1儿童的行为心理对儿童娱乐空间设计的影响。所谓儿童的行为心理就是有机体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状态,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指的是人与动物对刺激所做的一切反应,二十世纪中旬,它试图解释各种显式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现在被解释为人体器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天真和单纯还有自然儿童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对于儿童娱乐空间设计的需求与反应更为直接,对其性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任何家长都不能低估空间设计对于儿童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儿童的一般性心理问题、特殊性心理问题和疾病类心理问题对空间设计的反应更为明显,如自闭症的孩子,他们的目光与言行拒绝与他人接触,拒绝与任何同龄人交流,长时间受昏暗封闭的环境空间影响使其感到孤独和压抑,而性格开朗活泼的孩子一方面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外,更多的喜欢宽敞明亮亲近自热的环境,所以设计一种阳光积极的功能与形式统一可以引导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娱乐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的行为在环境空间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空间的尺度和家具的尺寸、空间的灯光明暗效果、空间中的主题和空间中的颜色等,设计功能良好的和实用的儿童空间能让儿童具有勇敢、开朗、积极乐观、富有挑战精神而尽量避免爱哭、打人、咬人、撒娇、撒谎等行为。
1.2空间的功能和实用性对儿童娱乐空间设计的影响。平面构成的三要素是点、线、面,在儿童娱乐空间设计中也有所体现,空间构成感和形式感归纳起来说都需要点线面的结合运用,空间中的限定性、通透性和参与性在儿童娱乐空间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流畅的通透的空间可以使儿童心情开阔,矩形等方正空间相对来说是儿童感到庄重严肃,而圆形的形态空间使得儿童更加放松自由。儿童空间的功能不仅需要满足儿童的基本功能包括休息、学习、游戏等,从设计角度讲儿童会在这个环境中一天中度过几个小时,儿童娱乐空间不仅要满足儿童的喜好更要引导各方面的发展,在美学原理的指导下,完善的儿童娱乐空间将儿童的注意力通过空间中的造型,空间构成,空间的组合变化和空间颜色使其更加集中。孩子的活动是非常迅速的,活蹦乱跳是孩子的天性通过设计有趣的娱乐空间确保儿童能够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活动所有的所需要的项目,强大储物空间也是必备的。
2儿童娱乐空间设计与儿童心理
2.1儿童娱乐空间设计要素对儿童心理的意义。在满足其整体的空间和功能的条件下更要满足儿童富于想象的多变的心理需求,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主题氛围如亲近大自然的氛围更能使儿童在娱乐玩耍中互相帮助互相交流。针对0至3岁的儿童,他们不具有判断意识和控制能力,攀爬等活动中必须要有家长的看护,3岁至6岁的儿童他们之间会走路会跑跳,对于娱乐空间中的基本设施可以基本使用,6岁到10岁的儿童有一定的认知力和感知力,提们的心理对于空间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倾向,对娱乐空间的趣味性更加青睐,10岁至13岁的儿童的心理对于空间环境更为敏感,勇于冒险敢于尝试是这个年龄段的表现,所以好的空间设计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娱乐空间设计与儿童心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儿童心理的变化来总体掌握做什么样的设计来为儿童服务,在设计与儿童心理的相互关系中设计的安全和尺度问题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但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和环境主题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在考虑设计与儿童心理的问题上第一重要的就是色彩和主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困境思索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受制于地方高校资源有限,课程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为更好的服务学生,高校心理工作者要借新媒体,结合混合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思维方式,丰富课程内容体系、转变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地方院校
一、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覆盖面广,一直是重要的宣传阵地。然而,在高校心理健康实际工作中,诸多现实因素影响了其有效性。调查发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学生最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梳理目前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的达到育人育心的效果,是高校心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下面临的主要困境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10篇)
第一篇: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一个正常的、完整的家庭应当有父爱、有母爱,成员之间的感情维系着家庭的和谐。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犯罪、离婚、交通事故等不断发生,正常的家庭格局被打破,形成了许多特殊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把握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状态
特殊家庭长大的孩子过早地承受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人情世故。其性格、行为、习惯、情绪等方面受到家庭或者社会不利条件的影响,这些学生普遍遇事比较冲动,且不够理智。调查表明,在特殊家庭生活的儿童患心理疾病的概率要高于正常家庭的儿童,两者之间相差近10倍。这些儿童的情绪容易变得消极,常常会压抑自己的情感,喜欢独处,待人处事冷漠。有时候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波动起伏较大等问题。另外,在特殊家庭环境下生活的学生经常受到不良事件的刺激,当这些刺激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学生就会表现得手足无措、坐立不安,如果这些刺激经常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为了适应这种“威胁”,就会采取独处,封闭自己,不与其他人交流等方式来保护自己,使人体的生物机能受到损害,最后身体与心理都将受到疾病的折磨。
二、分析特殊家庭学生学习问题
特殊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不是太好。因为其特殊的家庭背景构成了不利的学习环境,另外由于家庭的各种原因,家长对孩子的监管力度不够,容易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另外,家庭矛盾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这一类学生在课堂中不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并且在课后不能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孩子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开始逃学和旷课,学习成绩下降。另一方面,特殊家庭的不利环境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危机”,使学生变得冷漠、孤独、自卑、怀疑、彷徨等,致使部分学生开始出现一些问题。此外,父母对于孩子的监管力度不够,不能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任其自由发展,这些中小学生就容易出现品德低劣、行为偏激和自我封闭等问题。更有甚者,个别中小学生会出现反人类、反社会的倾向,进而危害社会。
三、维护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
寝室文化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学生在性别、生源地、文理科、年级和寝室文化等方面人格特质存在的差异。通过研究后发现,人格特质中的许多维度在寝室文化类型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人格;人格特质;差异性;寝室文化
一、引言
大学生是非常特殊的群体,生理上的成熟伴随着心理上的不够成熟,导致出现某些大学生道德案件,因此让人们对大学生寝室关系给予更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人格类型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本文希望弄清楚在不同寝室文化下的人格特质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可以通过改善寝室文化来对人格特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