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行为规范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行为规范教育

职校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探索

一、对职业学校学生实施养成教育是社会的需要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教育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当前,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且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身体外在健康普遍都较重视。但往往现代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或者过于溺爱孩子、生活条件的优越满足造就了坏的习惯。因此,要矫正这部分学生的行为陋习,对于职业教育来讲有着重大意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省内各地,一般都是住校制方式,因此在实施养成教育时,独具优势。职业学校往往都是封闭式管理,学生住校后主要生活在学校中,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课程就是真实的生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学习。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实施建议

1.创造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孟轲寻找一个成长环境。学校要树立起全员行为规范化的观念,建立起以校领导为核心,校团委、学生会、班主任为骨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小组。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表率,激励并感染学生去进行模仿。我国谚语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育不一定是在学校里的教室里进行的。学校要努力的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的文化品位在有形无形中得到提高。建议学校可以从校歌、班歌的编拟、升旗仪式、好人好事、学习榜样、校报、校训等方面出发,让这些因素发挥他们陶冶、激励、感染学生的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的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2.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必须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因而,有意识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久而久之,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要想成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洗衣服、叠被子、扫地、做操、出勤等方面按照职业学校学生的各种规范来要求自己、来约束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增强校纪班规的约束性,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在规范养成教育中,切不可操之过急,防止引起学生的反感抵触,更不能流于形式,要有耐心面对学生行为的反复并加强监督,常抓不懈。对学生表现出的进步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更注重公开表扬。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批评、纠正,批评时注意语言表达和场合。在日常教育中,倾向于多表扬、少批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好学生也是夸出来的。另外在学生集体生活中要求同学之间要相互监督提醒,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

4.以情感人,坚持情感性原则。梁启超曾说“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学校、班主任在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增强校纪班规的约束性,还要贯彻情感性原则。要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上要注重和强化学生的心理沟通与情感共鸣。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充分挖掘在规范养成教育中的情感因素,不仅仅是施教者,也要乐于接受学生的监督管理,形成民主和谐、积极健康、有利于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良好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另外,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健康室,经常为他们做一些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拥有健康、积极的情感,主动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综上所述,职业教育者必须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以情感人,从小事出发,加强约束,长期坚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形成良好基石。

阅读全文

中职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分析

摘要: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在行为规范当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果我们仍然不重视任由这些问题发展下去,那么一定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和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常行为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根据这些最常见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措施,以此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在过去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我国对处在中小学阶段时期的学生非常重视他们对课本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严重的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这种现象并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家长太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不重视学生个人的行为规范教育工作,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例如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来自学生主观上的因素等等,最终使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非常差,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当前的紧要任务就是一定要对中职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工作真正的重视起来,将其看作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一、中职学生在日常行为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中职院校学生情况来看,这些学生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基础比较薄弱,与此同时他们的日常行为以及思想道德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由于进入中职院校所接受教育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一些成绩太差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辍学的学生,所以他们往往得不到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甚至有一些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前途感到非常的迷茫,严重的学生会直接放弃自己的未来成长。学生长期以往处在这样消极的环境中就会表现出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随意放纵自己、崇拜拜金主义等等不良习惯,与此同时在生活中他们缺乏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在学习中没有团队意识和纪律观念,经常会依赖于父母但同时又具有非常强的逆反心态,对于父母所给予的教导往往存在着严重抵触情绪。根据我们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也极其不认真,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迟到早退、不遵守纪律、课堂讲话打瞌睡等等现象。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学生由于社会等等因素养成了抽烟喝酒打架等不良行为习惯,我们要想真正的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那么就必须要加强重视起中职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1]。

二、中职学生所存在的不良行为原因分析

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表明造成中职学生形成不良行为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外部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两个方面。

阅读全文

学生网络中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一、及时处理

1、对症下药

弄清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还是果。有些学生是因为过度沉迷于网络活动,导致成绩下降、与父母关系不佳、人际交往退缩、生活秩序大乱,这样网络沉迷是原因。但是也有学生也可能是因为学业成绩不佳、人际关系不良、缺乏人生目标或成就感才以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舒解压力,这样沉迷于网络是结果。我们要协助学生弄清沉迷于网络的因果关系,针对原因对症下药来解决问题。2.2鼓励学生首先是以平和心情约学生谈话,安排热心同学对沉迷同学提供友情邀约、课业协助。其次是鼓励学生重新安排每日作息,并将之列表,每天翔实记录并勾选是否达成,积极改变学生原先紊乱的时间规划。再次是鼓励学生参与其它有兴趣的活动,并协助规划社团活动时间。

2、善用学校资源

①上课时要教育学生,现在还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作为高级的游戏机。另外可以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如果你想自己编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软件,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②利用学校活动排挤学生的上网时间,强化家长与学生互动沟通。定期让学生反思最近的生活作息安排与主要活动模式,及时接近学生的世界;③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适度融入网络成瘾(沉迷)防制课程。利用新闻案例教育学生网络成瘾(沉迷)第一个影响到的就是电脑网络使用者的健康,邀请相关医疗人员讲解可能因此导致的健康伤害;④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团队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没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重新调整自己的作息与生活习惯。

二、事后辅导

主动关怀学生,了解学生作息不正常的原因。若学生真的无法控制上网的动机与时间,教师应协助家长寻求医疗单位,治疗学生网络成瘾(沉迷)的问题。提供随时咨询的服务专线或平台,让学生有需要时能有实时性的协助。落实性别平等与法治教育,透过各种形式的性别平等教育与法治教育活动,建立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念,具备正确的法治概念以避免成为网络交友的受害者。教师与家长不要过度指责学生,避免越陷越深的恶性循环,应当告诉学生想改变随时都不嫌晚的道理,而不是要求学生返家自行学习。利用情境仿真、价值澄清或是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协助学生有效理清虚拟与真实世界的差别。网络世界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奇怪,我们家长、老师应辩证地看待学生上网,关注因为学生上网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有效地教育学生养成安全、合理、合宜、合法的态度与行为,能够让我们在照料学生的网络世界时更加得心应手,让网络成为我们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让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学得更美好、更快乐。

阅读全文

大学生行为规范之养成教育论文

一、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现状

随着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日渐增加,我国高校近年来在不断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虽然我国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一些学生根本无视应该遵守的最基本行为习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仍然表现出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就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来说,职业院校很多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与此同时在行为习惯、组织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凸显。(1)一些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缺乏明确目标,对前途和未来处于迷茫状态,组织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淡薄,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讲话、看小说、早退等现象屡教不止。(2)一些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家庭责任感等,崇尚实用至上价值观,为了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组织纪律观念逆反心理较重,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抽烟、喝酒、打牌、沉迷游戏还说脏话、撒谎、打架斗殴、夜不归宿等。(3)还有一些学生生活自由散漫、行为懒散,不管对学习还是大学中其他活动都缺乏主动性,正值青春时期却毫无活力。(4)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屡次损坏公共设施却不愿接受长辈和教师的劝导。(5)此外,很多大学生都比较自我,以自己为中心,不懂礼仪,放纵自我,对学习自暴自弃,不仅不好好学习还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情况。造成当前大学生这些行为习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必须对其原因有所明确。

二、大学生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一)教育方式不当,在教育中忽略学生全面发展。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毕竟时间较短,当前的大学生们大部分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很多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一味地追求,在教育中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全面发展。且80后、80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中比较手冲,家长对他们往往一味地满足,很少对其实施严厉的规范。本来学校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不是很重视和强调,再加之回到家中家长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也不够重视,导致大学生们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偏离,使不良行为逐渐累积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二)学生对良好习惯认识不足,养成教育方法滞后。

大学生对良好习惯的认识严重不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都是十分正常的行为,或者自己进入社会后再改;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一些学生将个性培养和学生自主性看作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些高校对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其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任务,对其他科目教师则不作确切要求,致使专业教育与学生个人道德教育分离。其次,高校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比较之后,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流于表面,没有针对和时效性,德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教学观念和模式比较传统,与当前学生特点不够贴合。

阅读全文

教师行为下小学教育论文

一、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现状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仅应该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而且也应该来关注教师在课外的行为举止,应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认识小学教师的行为举止。最后就是从小学教育教育管理来看,可以看到当前小学教师存在惩罚学生的行为,有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够认真,听讲的时候开小差,就给予了惩罚。这种惩罚往往不是对学生的具体的体罚,而是对学生的言行所进行的一种人身攻击。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无地自容。教师惩罚学生的行为,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也容易使其丧失自信心。

二、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策略

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应该从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开展。首先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文件,以进行规范和完善小学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的准则,这样就能够使其对照这种行为规范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对教师的行为形成一定的威慑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规范和完善。其次对于学校而言,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仅对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考核验证,更多地是对不断提升小学教育管理中教师行为的一种规范。教师的行为表现就是小学生行为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体现在教师言行的规范过程中,更多地是体现在教师的行为的自我约束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行为规范更加符合教师行为的规范和标准。从教育的主体角度进行分析,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还需要小学生在期中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来看,小学生是和教师接触时间最长,他们在一起不仅能够看到教师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和不文明的举止,还可以让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从自身角度不断完善和更新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规范。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师日常行为管理的主体。从这个角度看,小学生正是促进小学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的群体。最后,学校也要从制度层面或者是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完善,让教师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教师行为在小学日常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来关注教师行为,教师自身也应该从思想上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应该起到一种引导和示范性的作用。教师作为小学生言谈举止的引路人,应该在各个方面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行为规范,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小学教师行为的约束,做一名真正的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模仿者和学习者。

作者:张雷 单位: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中心小学校

阅读全文

理性行为理念对护理教育的启发

作者:康华 蒋晓莲 Meyrick Chum ming CHOW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

Fishbein认为[6],有两个基本因素会影响个体履行某特定行为的行为意向,即行为态度和主观行为规范,所以理解行为态度和主观行为规范是理解人为什么会这样做的第一步。行为态度是人们基于一定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对从事某一目标行为的判断和选择,外在表现为行为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情感和意向,它是由行为人对行为结果的基本信念以及对这种结果重要程度的预期和估计所决定的;主观行为规范定义为个体对他认为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人希望自己完成某行为的感知程度,是由个体对他人认为自己应该如何做的信任程度以及自己对与他人意见保持一致的动机水平所决定的。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便产生了行为意向,最终引致行为的改变。

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TRA认为[6],人的行为意向直接决定其行为,即:B≈I个体的行为意向又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行为态度和主观行为规范。行为态度、主观行为规范和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为:I=ABw1+SNBw2其中,I表示行为意向,AB表示对行为的态度,SNB表示对行为的主观行为规范,w1和w2分别表示行为态度和主观行为规范的权重系数。行为态度是对行为的总体评价,包括对行为的信念(behav-ioralbelief)以及对行为结果的判断(eveluationofoutcome)。个体对行为的信念、对行为结果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态度的关系如下:AB=∑pi=1biei其中,AB表示个体对行为的态度,bi表示个体对行为的信念,ei表示对行为结果的判断,p表示相关的条目数。由于该理论假设个体对行为的信念和对行为结果的评价是内在的而且是行为态度的决定因素,所以通过∑biei可以间接对行为态度进行测量。主观行为规范包括个体对社会规范的信念(normativebelief)以及遵从社会规范的动机(moti-vationtocomply),三者的关系如下:SNB=∑qj=1nbimj其中,SNB表示个体对行为的主观行为规范,nbj表示个体对社会规范的信念,mj表示个体遵从社会规范的动机,q表示相关的条目数。由于该理论假设个体对社会规范的信念以及遵从社会规范的动机可以决定其主观行为规范,因此通过∑nbjmj以间接测量个体的主观行为规范。

TRA可以引导护理教育者设置启发式教学策略

EdwardS.Casper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教育者的教学策略,特别是教学沟通技巧,会影响护生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又是影响其学习意向的重要因素之一[7]。TRA可以引导护理教育者设置有效的启发式教学策略,例如:(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护生积极思考;(2)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等[8]。通过上述策略,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变护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创造性地学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TRA可以预测护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情况

随着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远程多媒体教学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护生而言,掌握网络这个学习工具就显得非常有必要。Tung,Feng-Cheng等[9]的研究发现,方便、可及、易于操作的网络资源、经济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影响护生使用网络资源的主要因素。周岩[10]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学习行为意向需要良好的使用情境配合强化,才会产生积极正面的网络学习行为。因此,护理教育者应优化网络学习资源内容,进一步加强护理专业课程网络课堂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相关课程,提高护生使用网络的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引导护生利用网络学习,提高学生群体文化。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学生规范养成教育论文

1、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行为规范要求

1.1要有良好的品质。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要有良好的品质不只是有好的道德品质,还要有敬业的品质、诚实守信的品质、有责任心的品质、敢于担当的品质等。不同的用人单位可能要求的侧重点会有些不同,例如说服务行业可能会比较看重毕业生是否待人文明有礼貌、是否有亲和力、态度是否谦和等;而材料类行业可能比较看重毕业生是否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总之,毕业生要想符合用人单位的规范要求,首先就是要有良好的品质。

1.2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当今社会瞬息万变,风险与机会并存,所以良好的应变能力是毕业生必有的能力之一。只有有了很强的应变能力之后,才能在面临各种挑战和考验时临危不乱,镇定的作出决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风险,才能挽救各种危险局面于危难之间。

1.3要有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有的。在军队中虽然司令有很强的战斗力,但是在没有士兵的情况下,光杆司令是不可能赢得任何一场战役的,这需要司令与士兵的合作。同样的,假如一个团队中的某个人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但是他不跟任何人合作,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团队要的不只有合作,还要有沟通,只有沟通顺利了,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样这个团队才能共同去完成一项工作。其实毕业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情况非常常见,他们都处在年轻气盛的阶段,可能会有些狂妄自大,所以缺乏与人的合作和沟通。对于这样的人才要多加培养和开导,发掘他的潜力。

1.4要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院校中学到的知识大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所以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并不是很强。而工作之后在单位里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能力,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想要只会说不会做的人。所以企业就要求毕业生要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勇于动手,敢于创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完成每一项工作。

2、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由于学校的教育模式,很多学生只是对学习成绩重视,只注重于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关心如何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并不注重对职业行为习惯的要求。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对学生要求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可是却没有明确的制约行为习惯的要求。所以很多高职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要求不明确,只是停留在老师讲的课堂上和书本上。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阅读全文

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1、注重认知教育与养成教育有机结合

知识和品德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的融合构成了人的行为,提升和界定人行为规范,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知识即美德。王充所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因此,注重认知教育与养成教育,一定让小学生掌握丰富的道德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育实践表明,小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丰富的道德知识和正确的道德观念。缺乏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导致小学生良莠不分、美丑难辨、善恶不明,心理矛盾危机爆发,往往根据个人欲望或爱好行事,行为的盲目性极大,有意或无意做出了一些违背道德的事。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尊敬教师就是拍马屁、讨好老师,经常不尊敬老师;有的学生认为一些违反纪律、破坏纪律的行为是英雄行为,为了表现自己,经常违反纪律,出口骂人成了家常便饭,抬手打人看成是英雄气概、英勇无敌;有的学生认为恶作剧就是幽默,不分场合地点,有人就搞恶作剧;有的学生认为好吃好喝、贪图享受就是绅士、有气派,他们懒惰成性,跳吃讲穿。因此,必须充实丰富的道德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是养成教育关键。构建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德育教育体系,加强德育教材建设,深入开展道德知识学习,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寓品德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让丰富的道德知识充实小学生的头脑,正确的道德观念根植于他们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强化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真正实现小学生的道德判断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化、从片面性向全面性转化、从评价别人向评价自己转化、从依据自我利益为评判标准向依据社会利益为评判标准转化。大力宣传,提高认识,监督指导,形成舆论导向。鼓励为主,惩罚为辅,让小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公正与偏见、道德与不道德,向榜样学习。

2、加强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养成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小学的品德教育必须提高品德认识,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必须建立完善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进行养成教育有方向,学生行为有规范,教师执行有底气。制度的建立是小学生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一定严明校纪校规,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让养成教育工作落地有声。强化行为规范训练,行为规范训练力争要求具体化、训练规范化、形式多样化、内容系列化、指导经常化、部署整体化。小学生行为训练的要求具体明确,让他们做得到、学得会、记得住;训练的形式多样化,使小学生让在愉悦的情绪中接受训练;训练有规有矩,符合一定的标准;训练的内容统一安排,体现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和坡度。教师时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和其他德育教育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注重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从原始的生活能力入手,从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习惯细微的行为方式开始训练,力争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调节能力和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以及他们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交往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

3、突显社会公德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地位

养成教育中最基础的内容是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公共生活,防止影响和威胁人们公共生活的现象发生。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应尽的义务,社会公德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因此,一定教育小学生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和行为。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好公民。教育小学生做一名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公民,注重言传身教,从教师做起,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一定以身作则,注意自我修养,言谈举止力争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大公无私;家长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力争遵纪守法、讲究卫生、互廉互让、为善助人,堵绝黄,赌、毒,做孩子的表率。大力进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生活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及保护环境、关心公益事业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学校制定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公约,塑造新世纪小学生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

作者:刘春艳 工作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中心小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