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企业风险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信贷企业风险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信贷企业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一、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在信贷风险的管控方面

当前我国的许多商业银行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设立专门的信贷管理部门以及岗位,且相关的机构职能设置也不独立,再加上现行的各种信贷风险管理政策缺乏良好的协调,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总体上并不能有效地把握和测量风险状况。具体来说,大部分商业银行虽然制订了信贷岗位责任制和相关的信贷管理规定,但仍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贷款决策程序和规则来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行为进行规范,贷款受行政的干预性较大,且大都因事、因人而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决策的准确性。同时,风险报告程序的缺乏也使得决策层和管理层不能准确、全面、及时地掌握企业的信用风险状况,从而影响了他们决策上的科学性。

在贷款的审批上,当前商业银行实施的信贷审批管理仍然是审贷分离,并且是统一进行授信授权管理,而由于银行的审批权大都集中在省级行和总行,这就导致了基层银行进行贷款审批的功能较弱,基层的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一律上报并经上级银行进行审批。这样的信贷管理模式不仅延长了审批的流程,还增加了企业贷款的环节,再加上手续较为复杂,企业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审批的贷款。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需求上常常是急、频、短、少,因此就会延误其需求资金的时机,从而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客户的丧失。此外,商业银行还存在着贷后检查监督功能弱化,管理和检查职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等问题。由于并没有真正建立相关的管理监督检查机制,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贷后并没有对中小企业进行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监督,而只是看中相关的问题和结果。表现为只重视对贷款的审查和调查,而忽略了对这些信贷客户的监督跟踪、定期检查、贷款分类以及信贷评定。由于信贷客户的经营情况和经营环境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如果商业银行对贷后的管理监督不善,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就容易造成大量的不良贷款,从而给银行带来较大的损失。

2.关于商业银行的职能分离方面

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信贷上存在着责权利脱节、并且贷款权力过于集中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权力过于集中,这就使得其在实际工作中较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贷分离。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外部和内部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从内部来看,主要表现为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监控技术手段较为滞后、贷款决策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等,这些都是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制约因素。目前,商业银行大都存在着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约束监督相对乏力、信贷企业风险隐患得不到及时地清除等问题。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相对较小且笔数较多,这就使得银行常常把监督约束的重点放在大企业的贷款业务上面。尽管银行对中小企业制定了相关的信贷管理制度,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违章操作、违章经营、明知故犯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而由于银行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处罚机制,这就使得其对违章操作、有章不循的行为处罚不力,从而在无形中助长了违章操作的行为。另外,由于商业银行内部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在进行信贷审批的过程中,在存贷款指标考核和盈利等压力下,一些信贷人员会为了获得个人利益和完成上级规定的业务指标常常会隐瞒借款人的实际经营情况,这就容易导致上级在决策审批上产生失误。同时,由于银行的信贷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缺乏交流,并且对他们进行的专业培训较少,从而使得许多信贷人员在知识结构上进步较为缓慢,尤其是对于现代财务管理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很难适应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对他们的要求。

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进行改善的具体路径和措施

阅读全文

统计分析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合理有效发挥统计分析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使风险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从而有效降低经营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风险管理的现状,探讨了统计分析方法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中的应用。

关键词:统计分析;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

统计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现代科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强大工具。统计分析能够合理有效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科学预测和分析风险发生的几率,从而能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了金融领域的科学与安全。

1统计分析和风险管理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和分析信息数据的学科,它普遍运用在经济领域。统计分析是指定量分析不确定性问题的规律性,使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风险管理对现代企业和金融机构极其重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法律法规的解除,发生风险的几率日益高涨,风险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力。利用现代金融风险科学管理来使这些风险成本和损失降到最小,并使得金融业的风险有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这些都表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风险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极其重要,对解决风险管理和控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统计分析在风险管理应用中的作用

首先,统计分析能有效降低操作风险资本,释放资金,增强银行业务发展势头。它为金融机构提供信用风险控制服务和数据信息,能科学高效识别团伙欺诈、欺诈等高风险行为,既使金融机构降低了金融风险,又避免了资本损失。其次,利用积累风险数据和建立长期风险数据库,为今后运用更加灵敏、更加准确的计量方法做好数据信息储备。对主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这些成熟的统计信息数据分析方法能够用来准确评估、衡量和正确判断信用风险,进一步使金融业的风险规避能力得到提升,加快信贷审批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险。最后,可有效降低商业信用审计中主观原因的影响,使企业更加安全和完整,从而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帮助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阅读全文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一、中小企业信贷特点

(一)中小企业信贷收益率较高

目前,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40%,而发放的大型优质企业的利率一般为基准利率甚或下浮10%,因此,相比于大型优质客户的贷款收益率,中小企业贷款收益率高多了。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在可控范围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起步晚,家族式发展模式诸多,加之没有足额抵押物、抵押物变相难、财务不规范,导致了融资渠道单一,担保公司望而生畏,就算融资也有较高成本,但在商业银行完善的信贷流程管理体系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仍在可控范围。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所谓信贷风险,是指信贷资金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是波动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信贷资金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和信贷资金损失形成呆帐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种类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针对于此,商业银行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阅读全文

探讨国学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研究

摘要:国学传承了数千年,其文化精髓深深植入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现代化管理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科学指导。国内很多学者研究了国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也有部分学者已将国学运用于银行的具体业务中。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来自西学,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国学可以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更多管理思路,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国学;西学;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国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典籍为主要载体的思想体系,它以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为表现。国学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一、国学在管理方面的运用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研究了国学思想与企业管理的融合与运用,国学对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价值创造、企业文化塑造、干部队伍建设都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中国的企业要发挥好国学凝聚人心、维护诚信的作用,运用“三省吾身”等思想完善机制、改进管理、提升境界,努力创建一流示范企业。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思想对中国当代管理实践产生的影响最大,儒家重视社会规范等方法论,在实践中侧重于人才管理;道家重视阴阳易变等世界观,在实践中侧重于战略管理。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要以“仁”为本,以“义”育人,以“礼”待客,以“智”为贵,以“信”为善。要发挥“百家争鸣”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儒家的“忠”体现为企业的诚信经营,“中庸”鼓励企业和谐发展;道家的无为思想指导企业采取怀柔政策来管理;法家强调遵纪守法、严格奖惩制度;兵家的权谋思想指导企业需合理竞争;阴阳家指导企业注重平衡发展;墨家的兼爱非攻要求企业营造和谐相处的氛围。建议企业推广国学教育,在提高员工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同时,塑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目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有关国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融合运用研究很多,但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主要是以西学指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西学,即西方文明,通常也代表先进思想。西学大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二是指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艺复兴以来创造的精神文明。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银行萌芽,此后的几百年间,经历了资产管理阶段、负债管理阶段、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逐步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将商业银行全部种类的风险、各个层次的管理和业务单位都纳入集中统筹管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巴塞尔协议Ⅰ、Ⅱ、Ⅲ,通过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宏观监管等,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我国的监管部门结合西方全面风险管理等理论,建立健全了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等制度。国内各类型银行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有各自的实践经验,例如交通银行的“1+4+2”风险管理架构,即1个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4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信用、市场与流动性、操作、合规与反洗钱)+2个委员会(贷款与投资评审、风险资产审查)。在西学的指导下,国内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日益完善,风险防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当前有关国学与银行管理融合的研究较少,但已有学者将国学思维运用到银行的具体业务管理中。要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上探寻银行管理的方法,利用法家思想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明确奖惩制度;利用儒家思想推动员工自觉提高修养;利用道家思想适度放权,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运用《韩非子•喻老》扁鹊劝诫蔡桓公的思想探讨构建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疾在腠理”,信贷资产正常还本付息,要树立风险意识,及时发现风险苗头,防微杜渐;“病在肌肤”,要高度关注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准确识别风险,果断施治;“病在肠胃”,贷款已出现逾期和违约,要积极采取各种化解措施,遏制病情发展,尽力挽回损失;“病在骨髓”,如同病体的临终关怀,及时核销确认损失,并做好账销案存,继续追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国学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可为其他银行在管理信贷风险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阅读全文

金融业务企业风险预警问题分析

【摘要】

国家为刺激内需,增加就业,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响应号召。但是在经济下行期,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低,自身财务发展不稳,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的平稳运行造成威胁。为了完成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战略转型,我们需对中小企业的风险预警进行研究,并找出解决其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风险预警;策略

一、前言

为了发展经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发展中小型企业,所以商业银行也开始逐渐转变对中小型企业的授信态度。中小型企业贷款风险大、稳定性差、考查成本高,这也是商业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持保守态度的原因。随着经济下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也逐渐困难起来。中小型企业的产品市场需求降低,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都出现问题,融资更加困难,还涉及担保代偿等问题。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提高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及时有效地识别和计量客户风险,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风险预警问题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问题。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风险预警的必要性

阅读全文

新经济商业银行法人风险贷款主观成因

摘要:风险贷款通常是指不良贷款,亦即非正常贷款或问题贷款,贷款本息的回收已经发生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收回。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和影响还在不断显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受行业风险暴露、产能过剩等综合因素影响,近年来商业银行风险贷款频发,并有逐步蔓延趋势。尤其对于法人贷款,其额度相对较大,风险程度大小对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而言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分析研究商业银行法人风险贷款成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于推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法人风险贷款;商业银行;主观成因;风险管理;建议措施

如何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提前识别和有效控制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构建现代金融企业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几年,部分行业持续低迷,企业资金链普遍吃紧,偿债能力下降,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不良贷款逐年攀升。截至2020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经营效益下降,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经营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自身经手相关业务调查、审查、贷后检查报告、风险化解方案、内外部审计底稿及他行信贷风险案例等资料,发现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除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和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等客观因素外,也涉及银行内部信贷经营管理的多个环节,如贷前调查不全面、审查不审慎、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等主观因素。并且,从风险形成的轨迹看,往往也不是单一风险因素造成,而是主客观、内外部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各因素之间也存在内部关联关系,一种因素的出现,往往会影响或加速其他因素的发生。因客观因素均来自外部,对银行而言不可控制,也无法去改变或完善,故本文主要围绕查找和反思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力求通过完善管理避免重蹈覆辙,所以仅对商业银行自身能够控制的主观成因方面进行分析。

1商业银行法人风险贷款主观成因分析

1.1风险敏感性薄弱,缺乏对行业风险前瞻性预判

行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家银行而言,对国民经济走势的分析要具体到产业、行业,只有对产行业状况分析清楚,才能细分市场,搞好信贷业务经营。目前来看,所谓的好行业、好客户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上行期,外部环境宽松、流动性充足,客户持续经营能力相对较强,风险不易暴露,也容易被忽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周期的波动,客户的一些隐性风险会逐渐显性化,如果银行此时仍缺乏风险敏感性和对行业风险的前瞻性预判,采用静止的、孤立的眼光或主要依据既往经验或者合作情况来看待行业和客户,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导致风险发生。当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对产行业的研究还很薄弱,主要依靠其总行的产行业分析报告,但总行的产行业分析资料又不能完全本地化,而且缺乏对行业经济周期的长期追踪研究,特别是缺少对行业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的关联度分析,致使部分商业银行在介入某些行业时,无法判断该行业是否即将进入衰退期,缺乏对该行业的风险敏感性,等回头发现时已来不及退出。例如某商业银行对煤炭行业的介入恰好赶上了“煤炭黄金十年”的末班车,随着行业步入萧条期,客户信用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不良的概率也大幅提高。

1.2信息不对称,影响决策判断的准确性

阅读全文

国学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探究

摘要:国学传承了数千年,其文化精髓深深植入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现代化管理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科学指导。国内很多学者研究了国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也有部分学者已将国学运用于银行的具体业务中。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来自西学,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国学可以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更多管理思路,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国学;西学;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国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典籍为主要载体的思想体系,它以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为表现。国学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一、国学在管理方面的运用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研究了国学思想与企业管理的融合与运用,国学对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价值创造、企业文化塑造、干部队伍建设都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中国的企业要发挥好国学凝聚人心、维护诚信的作用,运用“三省吾身”等思想完善机制、改进管理、提升境界,努力创建一流示范企业。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思想对中国当代管理实践产生的影响最大,儒家重视社会规范等方法论,在实践中侧重于人才管理;道家重视阴阳易变等世界观,在实践中侧重于战略管理。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要以“仁”为本,以“义”育人,以“礼”待客,以“智”为贵,以“信”为善。要发挥“百家争鸣”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儒家的“忠”体现为企业的诚信经营,“中庸”鼓励企业和谐发展;道家的无为思想指导企业采取怀柔政策来管理;法家强调遵纪守法、严格奖惩制度;兵家的权谋思想指导企业需合理竞争;阴阳家指导企业注重平衡发展;墨家的兼爱非攻要求企业营造和谐相处的氛围。建议企业推广国学教育,在提高员工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同时,塑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目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有关国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融合运用研究很多,但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主要是以西学指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西学,即西方文明,通常也代表先进思想。西学大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二是指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艺复兴以来创造的精神文明。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银行萌芽,此后的几百年间,经历了资产管理阶段、负债管理阶段、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逐步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将商业银行全部种类的风险、各个层次的管理和业务单位都纳入集中统筹管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巴塞尔协议Ⅰ、Ⅱ、Ⅲ,通过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宏观监管等,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我国的监管部门结合西方全面风险管理等理论,建立健全了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等制度。国内各类型银行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有各自的实践经验,例如交通银行的“1+4+2”风险管理架构,即1个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4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信用、市场与流动性、操作、合规与反洗钱)+2个委员会(贷款与投资评审、风险资产审查)。在西学的指导下,国内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日益完善,风险防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当前有关国学与银行管理融合的研究较少,但已有学者将国学思维运用到银行的具体业务管理中。要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上探寻银行管理的方法,利用法家思想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明确奖惩制度;利用儒家思想推动员工自觉提高修养;利用道家思想适度放权,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运用《韩非子•喻老》扁鹊劝诫蔡桓公的思想探讨构建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疾在腠理”,信贷资产正常还本付息,要树立风险意识,及时发现风险苗头,防微杜渐;“病在肌肤”,要高度关注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准确识别风险,果断施治;“病在肠胃”,贷款已出现逾期和违约,要积极采取各种化解措施,遏制病情发展,尽力挽回损失;“病在骨髓”,如同病体的临终关怀,及时核销确认损失,并做好账销案存,继续追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国学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可为其他银行在管理信贷风险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阅读全文

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状况调查初探

【摘要】金融企业在运用过程中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加强风险控制。然而,受传统风险管理的影响,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仍存在着内部环境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明确目标等问题,风险管理效率较低。针对这些问题,金融企业积极探索风险管理的新方法。研究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风险,而且对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刻。本文从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入手,着重分析了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现状;策略

一、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一)市场风险

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市场风险。具体来讲,市场风险指因股价、汇率、利率等市场因素变化而导致的非预期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汇率风险、权益风险、商品风险和利率风险。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不相同。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范围较大,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范围较小。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设计金融交易的全过程。信用风险主要指贷款方没有预期还款所导致的风险,也叫做违约风险,是每个金融企业都会面临的风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