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新城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新城镇化

新城镇化建设下教育管理改革思路

摘要:教育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要基于不同群体的诉求建立健全“多维终身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层面同时进行管理改革创新。

关键词:新城镇化;教育管理;改革思路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城乡统筹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为我国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长期的发展方向[1]。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当前包括职业教育管理在内的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先导[2]。随着新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背景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长期存在,导致不同的社会群体的教育诉求也体现出多样化特征。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留守儿童教育、进城务工子女及托管、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中新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3]。如何推进全民多维终身教育,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目前新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背景下的最大命题,而与之相配套的教育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群体的教育诉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进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综上所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追求以人为本,分析不同群体的诉求,城乡统筹建立健全“多维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迫切要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

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起步开始得比我国早,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管理改革也有了较多的经验积累。他们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基础教育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改革方案和措施[4]。例如,日本在高中就开设烹饪、护理等职业技能课程,以保障学生发展的选择多样化。同时,在师资管理方面采取定期区域流动制度,以保证区域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5]。美国在中等教育推行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6]。此外,发达国家办学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美国有一种特许公办民营的学校类型学校(CharterSchools),其学费水平与公立学校相等,但学校在绩效水平方面的注重又与私立学校相当[4]。形式上,德国的“双元制”主要的亮点体现在教育管理方面,在强化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权限的同时,把很多权力下放给职业学校,鼓励其多样化发展[7]。而欧洲为了鼓励终身学习,采用了学分累积转换机制,例如在英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三级的低学历者可通过该机制申请获得大学相关专业学习的机会[8]。

阅读全文

新型金融创新城镇化发展论文

一、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核心及其金融需求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就必须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及其发展的重点,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金融发展的具体需求。

(一)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核心及其重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赋予了城镇化新的内涵和定位,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内涵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核心在于使城镇化转型发展,就是要改变过去大规模造城、粗放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把重心从“城”转移到“人”上来,实现人的城镇化。重点任务则是有序推进农民的市民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就是要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功能完善,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适应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的需要,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管理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镇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循环有效利用,优化城镇生态环境等。

(二)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对金融发展的新需求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任务繁重,对金融资本的需求量更加庞大,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服务业发展、保障房及商品房建设、居民消费等多个重要领域,再加上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其中蕴含着大量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第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大。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注重城镇的生态基础设施,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需求将大幅增加,尤其是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公共绿地以及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更多可靠而有力的资金保障。第二,农民市民化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因而更注重实现人口的城镇化。而人口的城镇化包括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和城镇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根据2013年7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预测,未来中国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到2020年前和2030年前全国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3.0亿和3.9亿。若按人均15万元计算,至少需要资金60万亿元,因而资金筹集方面的压力很大。因此,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金融既需要加大农业产业化支持,以便有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也要加大农民到城市就业、创业的支持,促进农民向城市有序转移;同时,还要解决农民“融入”城市后,要享受到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在保障房建设、教育、娱乐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从而对金融创新服务则提出了更高和更多需求。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发展对金融需求不断增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机制,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更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和产业集聚不断加强,对金融的支持与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产业区域分布由沿海向内陆转移、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聚化发展,产业驱动由简单加工、技术模仿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园区建设、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以及技术创新等领域,对金融的需求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成长型企业,产业转移集聚不断加速等新特点,从而对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更多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产品与新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总之,要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资金需求来自许多个不同领域,需求量也是非常庞大的。

二、金融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阅读全文

新城镇化建设中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

摘要:从改革开放至今,在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中,劳动要素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样在新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劳动要素,如劳动力与人口迁移。因此,本文引入经典模型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与斯宾塞的文凭信号模型,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间接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并根据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促进经济增长、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教育投资等,以实现劳动力流动达到最优水平。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文凭信号模型;户籍制度

一、文献回顾

肖严华(2016)认为影响人口流动主要是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与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引起的,人口从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转移。尹虹潘,刘渝琳(2016)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高低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低者愿意留在农村而人力资本高者则更愿意进城。李彤梅,姚金安(2015)认为FDI推进我国劳动力转移的非农化趋势。郑春勇(2016)指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由流出地推力、流出地引力、流入地拉力、流入地斥力、劳动者个人能力五类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黄敦平(2016)从家庭决策角度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微观决策的影响,而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劳动力受收入与户籍制度的影响,使他们在城市中安家落户的阻力大,不断在农村和城市中往返,居无定所,以及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资,未做到合理配置,政府举债过重,资本利用率低。

二、城镇化建设中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一)劳动要素利用存在的问题——劳动力流动未达到最优水平

根据国际经验,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和生产率有关。当各地的工资和生产率会趋向一致时,劳动力能够在城市和行业间自由流动来选择工作,此时的劳动力流动就是充分的。根据2010年,我国地级市数据显示,在实际工资和生产率之间处于不一致状态,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还未达到最优水平。

阅读全文

新城镇化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一、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城镇化现状

为了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把大量农民从农业领域转移到工商业领域,把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职业学校服务于“三农”,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的转移自然就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总体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城镇化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设置面向城镇化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的比较效益高,农民收入增长快。1992年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大量农业要素流入城市,农业的比较效益下降。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民年均纯收入增长达到10.4%,而1992-2002年这一增长仅为4.6%,特别是1997-2000年,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连续4年下降,增长率从1996年的9%下降到2000年的2.1%。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1978年为2.5:1,1984年降为1.7:1,1992年为2.6:1,2002年为3.1:1,到2009年扩大到3.3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按照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观点,只要城市收入大于农村,农民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农村职业教育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趋势,积极开设非农类专业,农科类专业比例不断下降。统计资料表明,2008年,我国农林中等专业学校数为141所,比1990年减少了286所,减少了2/3。农林中等专业学校农科类专业毕业生比例从1992年的7.1%下降到2008年的1.91%;职业高中农科类专业毕业生比例从1990年的21.7%下降到2008年的5.1%,农科类毕业生仅占二类学校毕业生的3.47%,全国平均每4个多行政村才有1名农科类毕业生。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实行免学费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科类专业的比例,当然这也与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粮食生产出现连续“九年丰”的格局有一定的关系。总之,从总体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适应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的要求,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村职业学校非农专业比例处于主体地位,农村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是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培养技能型人才。

(二)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下降,迫切要求增加农民致富途径;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却出现了“民工荒”和“技工荒”。为此,国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通过转移农民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满足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需求。2003年3月,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全国开始对农民大规模地进行转移培训。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2005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05年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总之,进入新世纪,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和满足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国家加大了对农民的转移培训力度,转移培训主要由输出地的农村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承担。

(三)对县域城镇职工开展相关培训

阅读全文

浅谈社区教育发展

一、新城镇化特征与社区教育发展视野

(一)“实的城镇化”与社区教育体系变革

“实的城镇化”特征突出的是新城镇化的可行性与推广性。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有天津、成都、广东等三种较为成熟的模式,但无论是“整体推进型、都市扩散型、开发拓展型”为主导的四种子类型城镇发展的天津模式;或是成都模式提出的“圈层融合”,不同圈层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的城镇发展;还是广东模式提出的“双线并进”,以珠三角模式与山区模式为双主线,同步推进城镇化。尽管它们各有侧重,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为中国新城镇化寻求一条具可行意义的绿色之路,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显然,这里所强调的城乡一体化,既不是降低城市的生活标准,也不是消灭乡村,而是以新城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居民在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上享受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待遇。因此,许多地区在推进新城镇化的同时,大力进行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力求打破以往大多新农村建设似乎仅仅停留在建设新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反而禁锢在所建的新村中的状况,使新型农村社区既保持农村社区的属性,又成为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居住区,让农民真正的“住进城”。无疑,这种“实的城镇化”将有力促进我国社区教育体系改革。

首先,将促进我国社区教育体系构架的合理化。在新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影响和导向下,人们对以往那些包括农村社区教育在内的受忽视或没有发展起来的教育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并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了对传统社会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平衡,进而使社区教育体系内的各类教育之间的比例更加合理,关系更加平衡。同时,新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实施,促进了社区内各类教育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沟通,有利于各类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从而推进了社区教育整体结构的合理化走向。其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推动我国社区教育体系均衡化。由于社区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不能仅仅满足于结构合理,必须在此基础上,大力促进各要件之间的衔接和沟通。而新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有利于社区教育通过不同教育类型的重组以及教育机制改革等方式,实现各类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既有利于各类社区教育资源的相互开放,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生成了社区教育体系结构均衡化语境。

(二)“质的城镇化”与社区教育职能变更

“质的城镇化”是推进新城镇化的要害所在,正如经济学家厉以宁所表示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实现由“乡”到“城”的“质”的转变。以此细分,其要义有二:一是“五化共进”。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二是“四和同行”。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改变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甚至人为“造城”等等问题。从某种视角上看,“质的城镇化”特点对社区教育职能变有着领引性意义。以往我国社区教育的职能总是局限在教育服务范围之内,以面向社区成员的教育服务为主要内容,但对如何推进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科学进步、创新人才培养等重大方面的要求则涉及很少,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整体性缄默。

而“质的城镇化”则为我国社区教育职能转变指出方向。一是新城镇化关于“五化共进”的要义表明,社区教育职能要从体制性的狭隘中解脱出来,不断深化职能内涵,不再把社区教育单纯的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而是一种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职能不再是对某个区域性人群,甚至某些群体进行人力开发或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顺应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把推进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建设,以及发展性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自身的使命与责任,为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二是新城镇化关于“四和同行”的要义印证,社区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多元性、多层性、多样性的职能特色,不断抻展职能外延,既要跨越本社区范围,加强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的全面协作,又要遵照自然法则和社会发展规律,注重与自然、环境、市场,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和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自身控制规律,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形成一种资源共享、适时协同、和谐共荣的职能环境。

阅读全文

新时代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使命

【摘要】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城镇化发展需要与之匹配的教育来提高新城镇市民的职业素质和市民素养。作为新时代城镇化建设主力军的“农三代农四代”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是新时代绿水青山的守护者。这就赋予了当前农村教育应当承担起这一特殊历史使命。目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更多的只注重在基础教育的师资配备、学校布局等硬件配套设施方面,缺乏对“农三代农四代”服务农业、奋斗农业的价值取向的引导。本文从农村教育的知识使命、文化使命、政治使命角度来构建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农村教育;新城镇化;乡村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是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一个好的乡村教育应当是,既不能让农民自卑地生活在城市,也不让农民盲目地逍遥于乡村。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师资投入问题等是过去我们农村教育重点解决的问题,而现在我们应该关注农村教育的价值与品质。在急速转型的社会之中,我们的“农三代农四代”才是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真正承载者和践行者,在这新时代,赋予了农村教育特殊的使命:知识使命、文化使命、政治使命。

1农村教育的知识使命:现代农业知识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时代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现代化是新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新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方式、类型及质量等有了全新的要求。新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依赖于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但不能忽视的是,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成为促进中国新时代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强大推动力量。这一历史发展需求赋予了农村教育的特殊的使命:农业现代化知识的传播。农村教育结构的调整要充分站在新时代城镇化发展对人才需求这一基本立足点,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设定科学系统明确的教育目标,把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都纳入到教育服务农村发展的大系统中,农村基础教育为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科技、农业、教育、三者有机统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基础。对占主导地位的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应该更注重农业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遵循农村教育服务农村的宗旨,充分发掘农村教育社会的功能。

2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乡村文化自信

农村教育的第二大使命,即帮助农民以及农村孩子重新建立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文化自信建设,其旨在为农民构想一个可以回得去的“家”。乡村教育必须是“乡村且现代化的教育”,而目前我们的农村教育缺乏对乡村世界正确的文化认知,所以,在当前新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建立乡村文化自信成为农村学校的头等大事。乡村文化教育的目标在于让农村孩子能真正体验乡村生活的美好,帮助他们认识农业文明价值的意义。乡村教育的目的不是阻止农民走向文明和现代化,但问题是今天的农民为什么鄙视自己的家园,为什么不再留恋传统农民安生立命的土地?农村的孩子把教育当成是逃离农村的唯一途径,一旦跳出龙门,即使在城市卑微地生活,也不愿意回到农村。成为一个城市人,成了农村孩子的一个梦,归根究底是因为他们对乡村文明缺少认识,农民找不到自己在现代文明中的立足之地。教育的目的是为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而现有教材传递的价值观不利于他们立足农村社会的生活,他们被城市信仰所诱导而导致农村文化自信的丧失。这一普遍现象,迫使我们必须把乡村文化自信重建作为农村学校的头等大事。乡村学校除了必须有和城市同一的现代教育内容,还必须增加乡土教育。乡土教育除了地方风土人情教育,还应该包括乡村传统以及伦理精神教育。乡土课程的本质是打通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教育与生活的结合。而我们目前还缺少最基本的乡土课程的框架和体系,教育部门对地方课程中的乡土教育尚未建立基本的规范和标准。随着新城镇化的进程,乡土教育纳入规划中已经刻不容缓。在乡村文化自信培养中,各地也在积极挖掘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培养乡村文化自信少不了传统文化的支持,通过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乡村文化自信培养,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让文化产业转化为经济收益,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阅读全文

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论文

1唐山市城镇化建设投融资需求分析

“十一五”时期,唐山市城市化率年均增长0.9%,2012年为53.6%。按每年提高l.5个百分点,需要10年才能达到70%。综合考虑唐山曹妃甸新区等建设将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唐山将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唐山市2011年户籍人口762.74万人,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70%,按窄口径计算需城镇化人口总数158.72万人,每年城镇化需要资金160亿元左右。

1.1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服务的金融需求

按照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调查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扣除已建成项目,全国平均每个农民约需要投资5000元,按照联合国推荐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基础设施年平均投资占GDP的比重3-5%计算。唐山新农村建设所需要资金按2012年农村人口约354万人计算,需要资金总量约177亿元,十年完成,每年也需17.7亿元。唐山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需要的资金量如下:以2012年唐山地区生产总值为5861.63亿元为基数,按照每年8%保守增速计算,按占GDP的比重3%计算需求量,十年需要资金投入182亿元,每年平均需要资金量18.2亿元。两项加在一起,城镇化使基础设和公共服务对金融每年增加的需求量约36亿元。

1.2城镇房地产开发对金融的需求

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关键,必然要解决安居问题。我国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唐山按每年5.33万户农民市民化(16万人除以3人/户),每套城镇普通商品住房成本10万元计算,总投资将达53.33亿元,需要外部融资将达42.66亿元。若按45.8%的贷款比例计算,需银行信贷资金19.54亿元。

1.3城镇小微企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阅读全文

我国城镇化建设思考

近年来,辽源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围绕加快转型发展,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注重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并举,中心城市与重点镇同步,统筹推进具有辽源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一、辽源市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成果

辽源市幅员面积5140平方公里,辖东丰、东辽两县,龙山、西安两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市30个乡镇,常住人口117.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51万人。自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城镇化建设以来,辽源市城镇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8.4%,居全省第6位,与2010年相比,城镇化率提高了5.3个百分点;由原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变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最高的东丰镇达76.2%。这表明辽源市特色城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经步入工业化、城镇化互促共进的新时期。

二、辽源市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近年来,辽源市城镇化水平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与全国和周边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辽源市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5个百分点,低于排名第一的白山市24.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地级市城镇质量排名第20名、东北第一名的大连市24.9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处于偏高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2.53倍,城乡发展的协调度不高。根据人民网最新公布的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年城镇化质量指数相关数据,辽源市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为0.4652,位居全国第168位,全省第7位。县乡产业支撑能力较弱。由于辽源市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不多不强,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14年,三产比重仅占32.1%,无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目前,虽然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等六大接续替代产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78.7%,但产业规模不大,拉动就业和促进人口集聚的能力不强。全市30个乡镇中,除横道河镇、渭津镇、三合乡拥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产业支撑外,其它乡镇均无规模产业,集聚人口和拉动城镇规模扩张能力较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作为欠发达地区,辽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中心城区欠账较多。大部分乡镇的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各乡镇普遍没有净水设施,自来水普及率不高。没有地下排水管网。普遍没有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居民购物、休闲娱乐、文化生活等设施也相对滞后。资金、土地等要素约束加剧。一方面,由于辽源市经济总量不大,财政支撑能力弱,融资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据测算,辽源市每新增一个城市人口,需要投资8.46万元左右,其中6.36万元需由政府承担。另一方面,辽源市土地资源供应不足,用地指标受限。省里每年给辽源的建设用地指标仅为500公顷左右,而辽源市每年新区开发和项目建设需要大量建设用地,用地指标无法满足需求。农民变市民积极性不高。受以地为本、以粮为生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民把土地视为“最后的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从2006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从土地中得到的实惠日益增多,手中有地、手中地多的农民不会放弃眼前利益去做市民。同时,现行的城镇化政策,如户籍、住房、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不足以吸引农民放弃土地进入城市,特别是目前城市居住成本居高不下,致使农民进城落户的意愿不强。这是目前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三、对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以规划引领辽源特色城镇化建设。按照“发展产业、集聚人口、聚合要素、形成需求、带动城镇规模扩张”的总体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布局。未来5到10年时间,要重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节点镇3个层级的城镇化。中心城市层级,全面规划建设“大三环”,重点推进二环以内区域建设,市区五大商圈基本形成,南部新城全面建成,寿山新区、北部新城初具规模,辽白一体化实现融合式发展。县城层级,东丰西城区、东辽北城区加快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完备,承载功能和人口数量达到中小城市规模。节点镇层级,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形成各自产业集群,吸纳人口5万人以上,横道河、渭津等基础较好的大镇集聚人口10万人以上。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城镇化的时序安排。在整个区域,应优先推进四梅铁路、九开公路沿线城镇化建设,在市区范围,应率先启动南部、东部建设,加快南部新城、寿山新区建设,结合东西孟工业集中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逐步推进北部新城建设。在产业层面,应优先推动辽白一体化发展,在打造国家级开发区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带动沿四梅铁路工业走廊和沿九开线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速扩张。要不断筑牢城镇化建设的产业基础。一是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根据每个乡镇的不同情况,确定产业方向、发展重点。比如金州乡应发挥区位、环境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旅游特色镇;那丹伯镇应发挥黄牛交易传统优势,建设商贸特色镇;拉拉河镇应利用现有种植业基础,打造棚室蔬菜特色镇。二是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比如,白云新城应依托鑫达钢铁,重点打造围钢产业集群;渭津镇应依托金刚水泥,重点打造建材产业集群;安恕镇应依托金翼集团,重点打造蛋鸡养殖加工产业集群。三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上,每个重要节点镇都应规划建立各自的工业园区,园区建设要与城镇建设同步推进。要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城镇化必备的“硬件”和“软件”。一是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交通方面,应加快推进辽长铁路、辽西高速、集双高速建设,争取启动辽源机场项目,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体系,确保生产要素在城乡、区域间顺畅流动,借助交通优势提升区位优势。在能源方面,加快推进智能电网、气化辽源项目,通过启动40万吨电解铝项目,带动大唐辽源电厂三期项目,全面提高辽源城区供热能力。在水利方面,加快推进引松入辽工程,结合城镇化实施杨木水库上游搬迁,提高城市综合供水能力,同时全面完成东辽河流域综合治理任务。二是要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按照建设宜居城市要求,结合保障房等重大民生工程,逐步打通城区北部路网,完成市区路桥、供热、供排水、通信等改造任务。根据发展情况和轻重缓急,推进重点城镇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优先发展,在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土地收储、城投债投入等方面提供倾斜。三是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大力促进城镇居民创业就业,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城乡并轨,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变市民的后顾之忧。强化政府调控,优化配置资源,加快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向乡镇延伸。要统筹推进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重点解决好土地、人口、资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要解决人的问题。要逐步弱化城乡区别,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清除制约人口转移的体制障碍,实行有利于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户口迁移政策,进而让农民群众能进城、愿进城、常住城。二要解决钱的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同时引导金融部门不断增加城镇化建设投入;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企业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建投资体制,有效化解资金瓶颈。三要解决地的问题。要加大土地集约经营力度,积极推进土地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集中,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市(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要借鉴外地以“宅基地换房”模式,先解决农民搬迁安置问题,再通过土地集约增值的收益发展产业。要坚持走宜居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要重点实施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东辽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碧水蓝天工程,全面完成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卫生城、园林城及省级生态城创建目标。要在城镇化推进,特别是产业发展中,更加注重集约节约用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坚决不上高消耗、高污染项目,使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成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升的过程,实现城市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和谐相处,走出一条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城镇化道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