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校园景观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因素研讨
一、孕育环境体现的景观文化的独一性
不同景观文化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这是因为这样,所以景观文化才具有不可复制的独一性。比如美国人们崇尚自由,自由女神像能够充分体现,这种景观文化除了是人们创造的,更离不开的是人们行为活动的不断强化。自由女神像代表的就是美国一种追求自由的文化,这种景观文化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只适合在美国,假如将自由神像放在埃及,可能自由神像再也无法展现自由的精神了,因为它已经是独特不可转移的,它代表着的就是一种自由的符号,是当地的一种精神文化,人们对它的认可是离不开它诞生的背景的。除了要了解“景观文化”之外,我们还要了解“校园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展现校园文化,因为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也是为了校园的环境氛围建设。一般来说,校园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物质、精神、制度。物质文化是最为基础的,承载着精神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就是校园的教学活动和人文景观等等。
我们以福州大学城为例进行探析,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强调的是建筑设计的规模,无论是教学楼或者是行政楼,却忽略了校园的景观设计。本身大学城的新校区已经是没有现成的地域文化的,如果景观文化上得设计建设再得不到重视的话,整个校园就没有文化氛围可言了。老校区在选址上选择在深有人文气息的地方,这样自身的人文环境已经非常有优势。现在大学城的学校基本在市郊,相对来说人文环境确实强差人意,所以大学城新校区的校园景观设计上的困难就更加大,所以新校区要注重自身的优势,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挥优势,着力建设校园景观文化。
另外校园景观文化的问题还表现在新校区和旧校区之间的文化联系出现断裂的现象,这通常在新校区进行景观文化设计建设的时候就开始出现。通常我们在新校区都很难找到旧校区的感觉,这就是因为旧校区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气息,而新校区需要文化景观的设计和需要时间去沉淀。求新是对的,这才有发展,但是过于求新,则会忽略了对于校园文化的传承,这样就会导致校园文化联系出现断裂的现象。任何一所大学都会有一个成长发展的历程,而校园环境就是整个发展历程的见证,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老校区所散发出来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就是魅力所在。
二、注重文化在景观上的表达原则,否则校园的景观就仅仅是一个摆设
(1)遵循整体性原则
一间学校的发展历史越是悠久,文化沉淀就会越深厚,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就会不断积累文化信息,于是校园景观就回去是很好的载体,但是校园文化表达的景观载体有很多,但它们又不是储存箱,怎么样才能够通过校园的景观来得到展现,这就是文化景观的特色所在了。要想校园的景观文化有整体性,就要突出主题,这样才不至于会杂乱无章。另外还要注意景观设计和其他规划要融合,整体性才能体现,校园精深的文化才更能让人得以领会。将校园的文化精神作为景观设计的根据,这样就能够保持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哪怕单单一个雕塑,都能承载深厚的校园文化。另外在注意整体性之外,也要注意突出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否则就无法体现校园的文化精神,更别说文化的承载了。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1学习的功能设计
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学校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其中学习的功能设计,不仅要保证景观视野具有赏心悦目的性质,同时还要在宿舍楼、图书馆、实验楼以及教学楼当中将能够休息驻足的庭院留出来。在榆林学院的校园环境中,经常可以看到谈话、观看、等待、看书等活动,学校考虑到校园中这种人流及停止的因素,在道路两旁树下设置长椅及石凳等节点设施,不仅丰富了道路景观,而且丰富和活跃了道路的人文趣味,为师生休息、阅读、观望等提供方便和体验。同时通过石板或卵石地面纹理铺装,让步行小道曲径通幽、耐人寻味。
2休闲交往的功能设计
由于现在大学要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人才进行培养,因此必须要在实施景观设计时,将能够使师生进行休闲交往活动的空间设计出来。在榆林学院当中,学院中心广场整体布局在规则中又蕴含着变化,理性与秩序中富含动态与丰富的人文气息。广场布局以图书馆作为中心轴,东西两侧由实验楼、教学楼呈半围合状,整体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旱地喷泉布置在广场中心,广场两侧规则式配备圆柏、樟子松、柳树等植物,结合方形花坛,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仍有交流、娱乐,起到放松情绪、陶冶性情并且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
3人文性功能设计
作为一个特殊的单位,学校的文化底蕴一般都比较深厚,通常还具备非常丰富的人文气息。所以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需要紧密地结合校园的人文因素,从而能够将一种形象鲜明以及独具特色的校园主题突出出来。在榆林学院当中,沁园中孔子雕塑蕴含着积极的教育意义与道德追求,既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呈现出丰富的现代感。相比校园中少之又少的雕塑,校园中置石的配置相对丰富,兰馨园、楚园、蒲然园及闻新园等环境中把大小不等、造型各异的石头,应用攒三聚五的方式放置在显眼的地方,并在置石上题词刻字表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及韵味;孺子牛、寸草心及龙腾等利用体块巨大、造型奇特、颜色与质地特殊的材料制成,利用孤置的方式放在校园中,不仅陶冶师生的情操,而且给人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丰富了校园景观内涵。
4生态性功能设计
儿童需求的校园景观设计探讨
一、校园景观中的儿童需求
(1)探索
探索对于儿童期至关重要,校园景观中的动植物、高处、柔软元素、模仿游戏、合围等都提供了儿童探索的机会。针对儿童探索的安全、激励和发展都是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原则。校园景观应该提供知觉体验、提供控制感、提供不同层级的挑战、提供选择和提供幻想的游戏材料,从而使儿童能够探索他们周边的世界。
(2)水
也许对于儿童而言,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校园景观中探索水。水是校园景观中儿童最渴望的景观元素,但是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成本因素,在校园景观中却很难提供给儿童。
(3)柔软元素
儿童通过把玩泥土、树枝和树叶等校园景观中柔软元素,可以发展构造和创新能力。对于儿童,理解这些物质形式,使他们懂得湿土比干土更容易塑形,水流将冲毁由树枝和沙子构筑的大坝。这些对于儿童了解和发展空间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微地形设计
摘要:现代景观设计中微地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熟知与利用,它不仅能作为景观要素塑造空间,更能较好地传递和表达场所精神。文章以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图书馆区域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图书馆校训广场、紫荆剧场、洗砚池等不同区域的微地形景观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了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用微地形处理手法,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校园景观空间,使校园景观更具趣味性与艺术性。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微地形处理;设计研究
一、微地形景观的概念及功能
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景观设计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生态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而利用地形塑造空间,使之成为不同功能和景色特点的区域,亦是中国传统园林造园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中常用的塑造手法之一。景观设计中的地形概念是指测量学中地形的一部分———地貌,即地表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如峰、峦、坡、谷、湖等山水地形外貌,可以说整个景观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微地形是指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根据功能空间的需求,通过人工挖掘或堆砌等手段模拟大地起伏错落的形态,使其呈现出起伏变化的地形,但由于用地面积较小且多以人工改造为主要手段,因此此类地形的地面高低起伏一般不太大。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适宜的微地形处理,统筹安排景物设施,可以丰富造园要素,获得空间大小对比的艺术效果,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满足景观功能要求、改善生态功能以及工程辅助功能等方面。采用微地形处理手法,不仅有助于园内雨水的排放,避免由于雨天导致的地面积涝,起伏的地势所形成的水平可提供多种景观用途,同时微地形的改造还可以有效地增加园区绿地量。
二、校园微地形处理的必要性
本项目案例中,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新校区校园景观建设,不仅会成为我院形象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合理、优美的校园环境势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艺术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此次项目主要是针对相思湖校区的图书馆建筑中庭地和四周附属绿地两个部分周边区域景观,图书馆建筑围合形成内部的庭院空间,并通过一条看不见的中轴线统领整个庭院空间,大致为一个南北长、东西较短的半开敞空间。建筑东侧拥有一个开敞式的入口空间,并且是现阶段主要人流汇集的方向。中庭庭院地块就被南边的图书馆和北边的人文教学楼所围合,形成一个大致为南边长、东西边较短、北边被人文教学楼分成2个短边部分的矩形地块。并且场地中绿地、道路、水池的位置、形状、面积、流线等已经固定,不能随意修改,其场地中整体覆土都较浅。位于图书馆前的校训广场属校前区,位于大门道路的中轴线上,是进入校园大门后的第一个开敞空间,也是整个校园最具庄重性的形象景观区。然而由于校园大门前有交通主干道,车流量较大,且周边施工场地较多,尘土飞扬,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和日常教学活动。且在校园西侧为学生和教职工生活区,汽车噪音和尾气对学生或教职工的休息睡眠有一定影响。因此基于这些问题,需要在图书馆地块上通过微地形对空间进行重新塑造,以确保校园环境的美观和舒适。
三、校园微地形处理的设计运用分析
人性化视角下校园景观设计探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才需求量不断提升,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校园建设浪潮方兴未艾。校园景观设计作为打造校园良好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校园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如何能够给身在异乡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其可以感受到“家的氛围、家的温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所以,人性化视角下的校园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也非常重要。鉴于此,文章对校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进行相关探索,以期在新时期的校园建设中校园景观设计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人性化的空间环境,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需求。
关键词:人性化;景观设计;校园
部分人会片面认为空间环境中有花、有树、有座椅、有盲道就是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殊不知,这仅仅是体现出了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满足了人性化设计的基本需求,也只能算是校园景观人性化设计中所包含的一部分,而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景观人性化设计远不止这些。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景观人性化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过于注重对于校园景观某一空间形式或者要素的人性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探索,而忽视了设计和创造出来的空间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忽略了是否能够满足广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需求,以致于非常容易造成高校校园景观空间环境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在高校校园公共空间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大片空旷无人的大草坪、闲置很长时间的无人的广场,甚至连景观空间环境中仅有的几个供人停留、休息的座椅也鲜有人问津而沦为了摆设、成为了“装饰品”。校园景观人性化设计中,一些硬质景观不“硬”、软质景观不“软”,文化内涵缺失、空间尺度不合理等问题,致使校园景观毫无生机,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也难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一、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特点
高校校园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孕育学术思想的场所,其景观环境具有“环境”所有的共性特征,同时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以及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又呈现出许多具有时代特性的鲜明特征。
(一)开放化
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提升,造成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教学也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使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培养出越来越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也更加注重校园景观设计,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在这样的状况之下,高校校园整体的空间类型更加多样化,景观环境布局逐渐趋向合理化,校园空间景观环境也更加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高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多可以休闲、娱乐、交流的空间场所。“没有围墙的校园”,这本来是国外一些高校校园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现如今在我国高校也已经陆续出现,高校校园景观环境也逐渐呈现出开放化的特征。校园的开放也势必会进一步拉近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增进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社会、适应社会、走上社会,更快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
校园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征浅析
1景观设计及校园景观的地域性内涵
地域性特色是指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不仅包含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还包含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生活形态。它既承载了地域的自然特征,也传承了地域的人文特征。而校园景观的地域性特征也正是当地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有效结合,与地域的经济、文化、环境及社会结构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地域景观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却留下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同样校园的地域景观也随着地域的发展和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在校园地域景观设计中要保证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2校园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征呈现
2.1校园景观设计要体现地域自然特征
江南一带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比较湿润,植被种类丰富,水系较多,水乡景象颇为出名,自然风光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江南学校的景观设计一定要有特有的地域特色。校园的自然景观既包含植物景观,也包含山水地形景观。植物景观一直是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校园的地域性景观占有关键的地位。植物景观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校园整体景观的设计工作的进度,不同地域的植物景观具有不同的特色,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来开展工作。对于校园中的其他环境要素而言,植物是校园空间中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它以丰富的姿态使枯燥的建筑群富有了生机和活力。合理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弘扬校园文化,凸显特色,还可以有利于校园品牌的创造。
例如,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的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东湖小区位于杭州西郊临安,它三面环山,处于北高南低的缓坡地,富有良好的植被群,自然环境比较优美。东湖校区的植物造景以生态园林为主要的设计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校园现有的地貌条件,进行植物景观的布局,校园入口区、中心湖区、教学区、生活区、科研实验区等区域都进行了植物造景规划,广阔的绿地、中心湖与周围的低矮山坡和池塘溪流交相呼应,着重突出了江南地区典型的山丘地型特征。(本文来自于《现代园艺》杂志。《现代园艺》杂志简介详见。)
2.2校园景观设计要体现地域人文特征
高等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探究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主要由内化符号和外显要素两部分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注重思想引领,彰显办学特色;营造文化氛围,凸显育人功能;凸显职业特性,营造职业氛围。然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教育功能、缺乏高职特色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受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应坚持整体性、开放性、职业性原则,进行校园景观整体规划,发挥校园景观教育功能,凸显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景观设计;文化表达
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国发(2019)4号,方案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更是高歌猛进。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半壁江山[1],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不断地更新着办学的理念、模式。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展示的载体,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文化对高职内涵式提升,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对这一点的认识,有必要探讨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的内涵、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文化景观的文化表达,从而优化设计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
1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内涵剖析
校园景观是对校园文化的象征性表达,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将自然景观与建筑设计相融合,营造舒适开放的学习生活环境,涵养着高等职业院校师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发挥着隐性教育的功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应与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相结合,实现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内核与表现形式的统一。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应当包含内化符号和外显要素两个方面。
1.1内化符号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1生态环境优先原则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依托现有自然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再加上园林艺术手法进行景观设计,总体要以绿色生态为原则,在满足校园场所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以绿色植物为主,植物配置要注意多方位、多层次、多用途配置,着力打造一个稳定的生态群落。
2景观多样性原则
生态学中有“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意思是丰富的植物物种构成的生态群落稳定性及生态效益更好,同时丰富的物种能增强群落的韧性和抗逆性,多层次、多方位的物种构成的群落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校园景观设计中注重景观多样性,可以满足学生、老师等不同人群的观赏要求,同时也能更好发挥生态效益。
3可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最早由生态学家提出,意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强度、程序间的平衡性,不能一味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要科学地使发展脚步与自然生态恢复程序达到平衡。校园景观更是一个长久的、持续性的景观领域,所以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文化理念,植物生长的空间性及时序性。
4整体规划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