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小学综合实践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德育

一、德育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

(1)德育形式的多样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就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教师既可以立足本土,以当地具有特色的活动资源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综合实践课程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组织各类拓展学科德育点的活动。教师既可以从学生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中挑选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又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从正面宣传中树立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来看,教师既可以通过教室内、校园里的总结交流、汇报表演、展示与答辩等形式进行,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实验探索、劳动实践、社会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无疑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2)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活动不能以传统的课堂说教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凝滞的课堂中无法对知识形成有效关注和系统习得,那样的知识学习过程是表面的,是无效的,是违背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的。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单调的课堂走向丰富的课外,走向美丽的校园,融入真实的社会。开展与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生动可感的活动中接受道德陶冶,生成了真切的道德感悟,道德体验也由“被动型”变为“主动型”,德育效应更明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1.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

阅读全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整合对策

【摘要】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指出,德智体美劳需全面发展,这也是教育体系建设的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生“五育”能力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当代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实践能力、劳动意识以及行为举止等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为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相关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着手,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不断落实新理念、新做法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减负增效,以实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整合;小学教育;问题与对策

放眼整个教育界可以发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所有学科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综合性的教育对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整合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在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改善,如教学主题单元分布不够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意识不明显等。因此,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与分析,无论是对小学教师还是整个教育界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最终希望小学生在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能够愉快度过整个小学学习阶段。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出现的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事实上,从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正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相比较其他学科的发展进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称之为“新鲜出炉”,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也反映出我国教育体制已经开始朝着“先实践,后推广”的方向发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其学科的教学方向、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式等,都与传统的各学科教学存在较大的不同。从教师层面来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还存在较多的未知之处,且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学生磨合程度不佳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讲,对此科目的教育意义以及学习作用并不十分了解,甚至部分学生对如何进行有效学习以及如何发展思维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从而导致这一学科的发展速度非常慢,也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二)学校对整合的重视度较低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促进他们自发探索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构建成熟的语文知识网络体系,让学生在语文的综合应用过程中,扎实地掌握好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小组合作;整合;评价

一、遵循“课标”指导,拓展实践活动范围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就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步拓宽教学思路,拓展学生综合实践的领域和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让其更多地了解课外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多开展班级读书交流活动,多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好书,培养本班的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合作阅读与探究阅读,在阅读中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学会对阅读的内容提问,然后带着问题和大家一起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在探索中进步。课外阅读,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还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想品格,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既充实了自己也得到了锻炼。这样读书成了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而不是精神负担。

二、遵循生活理念,开展综合实践

语文既是生活,生活既是语文,语文来源于生活实践中,所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探索,去创造更多的语文智慧,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适时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来,发挥生活在语文教学中的非凡作用。语文离开生活就显得苍白无力,就失去了价值,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解决语文教学中问题。也可以用语文教学中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开启生活实践与语文教学间相互推动的关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并设计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一系列实践学习课,帮助学生改掉生活中的小毛病和不良习惯。

三、小组合作,培养品质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思考

一、主题选择,尊重学生兴趣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逐渐形成形象思维模式,且思维极具跳跃性。语文教师在组织综合性学习时,并不是直接抛出探究主题,而是将教学核心内容作为题眼来提出问题,引发小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探究主题。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如果教师想就这一篇文章进行生发,组织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一改规规矩矩的黑板板书,而采用简笔画将春天的图景描绘出来,让小学生对于图画内容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你们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春光会将双脚染绿?”也许小学生的回答并不是语文教师所希望的答案,但是,学生对于春天的探寻激情却会被激发起来,这样就可以组织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回答问题的倾向以及研究兴趣分成几个研究小组,有研究花草的,有研究树木的,有研究小动物的,还有研究古诗句的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以及自己的探究方向明确自己的研究主题。每一个小组都要评选出一个组长,明确各人责任,制定好活动计划。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于综合性学习内容进行分界,围绕着活动计划展开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当然,计划制定时,教师要做好指导,要突出实施计划的主题鲜明性和可操作性。

二、组织引导,关注计划实施

围绕着综合性学习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同时还能够对小组活动情况有效掌控。学生通过不断地思索、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多方搜集资料,这样就可以较好地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比如苏教版第六册《海底世界》阅读教学结束后,可延伸进行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在节假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游览“海洋世界”或者“海洋博物馆”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任务不单单是参观,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要根据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资料搜集,将自己所感兴趣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搜集起来。在一边参观,一边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参观活动学习计划去做,有需要的话,当然也可以及时调整完善活动计划,以使小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愿望以及活动主题自主活动。学生参加实践的过程,就是一次锻炼,将语文学习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展开,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成果呈现,重视说做碰撞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觉主动地运用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已掌握的各科知识,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历炼能力、获得经验,提高语文素养。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逐渐展开,学生会围绕着自己的需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深入探索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所获得的感受、体验最终要以学习成果的方式展示出来。展示活动可以采用活动成果汇报的方式。所开展的活动可以是情境剧表演、古诗鉴赏会、故事会、调查报告会,也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展开,还可以实物演示,且每一名展示成果的学生都要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以通过说与做的结合,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当活动结束之后,还需要学生对于活动进行总结,以将活动的语文性体现出来。

四、总结评价,注重实践过程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开展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知识迁移运用等方面的有效平衡,文章从丰富实践活动,提升观察力与想象力;延伸教学相关内容,提升学生创造力;参与调查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个性发展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依托于实践活动与教学内容的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在设计此类活动时要尽量贴合现实生活,以拓展学生创造思维、强化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1]。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应立足于学生年龄特征与个体学情等方面,还原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形成情感共鸣。让学生有适当的想象与合作探究空间,通过科学有序的引导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知识迁移运用等方面的有效平衡。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情况,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丰富实践活动,提升观察力与想象力

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先需要明确实践教学主题,基于语文教材设计实践教学内容,选择会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向设计实践条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内容挖掘实践活动的深度,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文本内容开展“发现昆虫”的实践活动。在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推进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如小甲虫等昆虫的图片、影像资料,使学生对昆虫外观形成视觉、听觉的认知。然后课后布置一些课外实践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发现昆虫”的外出活动,教师以学生安全为前提,就近带领学生参观周边的公园、植物园、农场等,在场地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观察、拍摄学生眼中的昆虫、植物,教师针对班级学生的能力,可以组织现场临摹绘画活动,旨在让学生有效结合地区特色资源,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为学生创造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培养其观察能力与想象力。在此次实践活动的后续中,教师可适当延伸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活动的写作,对实践活动中发现的各种昆虫或植物进行描写。在此次作文写作中,有学生这样描述“太阳暖烘烘的,小草和花朵从土地中冒出了头,家乡的一切景色仿佛有了呼吸,牵绊着我……”也有学生写道:“昆虫是大自然馈赠的特殊礼物,在这次活动中我观察到一只独角仙,它有着翅膀和尖尖的角,在微风下翅膀轻轻晃动……”另外,在缺乏参观农场、植物园、公园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适当开展关于昆虫的诗歌朗读活动,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关于各类昆虫的诗歌,在课上分享给其他同学,在分享中介绍诗歌的内容。教师通过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绘画、写作、朗读训练,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并让学生从其他学科角度看待这篇课文,从提升语文能力视角深化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中汲取、迁移运用相关知识。

二、延伸教学相关内容,提升学生创造力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注重面向小学生创设实践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形成一定的创造力。这里所说的创造能力主要与教学活动有关,开展适合众多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有助于今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2]。教师在延伸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时,要依托学生自身感官的交叉活动,提升学生发展需要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一文时,完成这篇课文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将“我有份报纸想要读”作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个性化的主题报纸,并制作成小组单元的小剪报。基于当下学生接触的电子产品居多等情况,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从哪些地方去找报纸资源,接着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搜集报纸并剪辑,最后小组汇总好并装订起来。例如,A组选定小短文、散文的报纸主题,B组选定时政类、评论类的报纸主题,C组选定健康、养生类的报纸主题,D组选定民生、百姓类的报纸主题……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选定任务,小组长根据各个组员推荐的文章进行筛选,最后裁剪、粘贴、美工、装订成一本属于小组的剪报。通过这类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开发学生语言建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如学习完五年级上册的《黄果树瀑布》《黄山奇松》《莫高窟》等课文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景点的图片或导游解说视频。教师以此为主题进行实践活动设计,布置一些需要每个小组成员完成的任务,如结合自己旅游经验编写相关景点的导游词、漫画手抄报等,并在班级内开展交流会展示设计成果。基于这项实践活动不太贴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层次与学习能力,教师不妨先示范一下自己编写的导游词或手抄报,由此来降低活动难度。每个小组在组长指导下,选定导游词或漫画手抄报(两者选其中一个)参与这项活动,教师事先组织学生参考网络上的导游词,然后自己编写,这样就将学生的旅游经验同自己的语言建构能力有效结合起来,这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

纵观我国小学教育成果,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已经成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随着时代的更替不断丰富和发展,并逐渐运用到小学教学改革之中,但是真正运用到实践当中可以说收效甚微。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仍然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有的时候会不自然的忽视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影响,如人格的建立,实践能力的训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等。教学仍然存在于“授人以鱼”的阶段,距离陶行知所说的“好先生”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当然这种状况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当中进行。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大胆尝试,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的教学中,班上有一名学生对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中“微笑”这个词很不理解,认为:人死了应该是悲伤的,怎么还会微笑呢?在教学中我便组织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文中的矛盾处理解,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二、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堂

无数实践证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可取。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佳时机,从课本上了解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月亮湾》一文将农村恬淡美好的景色描绘的再好,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孩子们来说也很难引起共鸣,但当他们真正见到月牙一样的小河,闻着河岸上的桃花香,听着采茶姑娘们的欢声笑语,时不时和水中的鱼儿打声招呼,就会是另一种效果,在今后他们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也会知道怎样描绘和表达心中所思所想,语言功底自然有所提高,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另外,一教一学的模式也缺乏自主性,陶行知在其创造教育中提到教、学、做要统一。以往这种你来我往、你教我学的模式,师生之间交流反馈、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单一,不利于综合性学习。对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如户外采风、主题演讲、经典故事改编话剧等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表达之中,达到视、听、说的结合。学生在自我实践过程中不断产生问题再解决问题,在这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建立起自主学习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三、重视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或者说是学生“悟”出来的,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综合性学习的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索意识、创新能力通过实际的创造性活动逐渐得到发展。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这样做学生通过对课外活动的主动参与,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天赋、审美鉴赏力也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得到提升。例如:针对某一具体综合性学习课题开展的课外活动形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也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例如:研究论文、调查报告、板报设计、演讲比赛、综合实践活动等等。此外,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真谛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寄情山水”这一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游历风景名胜,让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故事和传说,然后,开展知识竞赛,也可以畅谈渴望去旅游的地方。在这样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探究和创造能力。

阅读全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第一,实践性。为什么叫综合实践课呢?体现在课程组织形式的实践性上,是相对于理论来说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内容。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应用于现实中,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宗旨,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离不.开学生的实践。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设计《制作年历》这样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既是对年月日这一单元知识的总结,又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根据生活实践来制作年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活动开始时,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几种年历?”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展示教材中四种类型的年历: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在具体制作年历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制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确定制作要点,为学生的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之后,教师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的活动结合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活动中既享有充分的自由,又不会束手无策。

第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较死板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课堂,它是十分幵放的,无论是活动的形式、时间,还是活动过程,或是活动的目标和活动的评价,都是开放的。教师可以不受限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选择活动空间,或者是课堂活动,或者是室外活动,或者是社会活动;约定活动时间,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一周或者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决定活动方式,可以上网搜索资料,在家里或社区调查数据,可以实验,可以画,可以宣传,可以设计。

第三,拓展性。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活动中使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它抛幵课本,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课本之外的知识和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授课和习题,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同时也拓展了学习的内容,使数学学习变得多元化,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例如,在教学“加法估算”后,我设计了一个案例。今天是小胖的外公的生日,小胖的妈妈带领全家到饭店为外公庆贺,入座后妈妈请外公点菜,外公把菜单递给小胖笑呵呵地说:“今天我让小胖为我点菜,但有个原则——不能浪费,钱数控制在200元以内。”请你帮小胖来点菜。学生在帮小胖点菜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就餐的人数、家人的口味、菜价的高低、营养的搭配等。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而且思维活跃,既能将枯燥的估算知识运用于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中,拓展所学知识,又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认识周围的世界。此项活动设计内容具有拓展性,学生操作起来也容易,从而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反思

第一,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纵然有许多优势,如开放了课堂,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深化了课堂内容,但是由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所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多在6~11岁,还比较小,许多能力都不具备,而且普遍比较贪玩,所以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要问一问自己,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所设计的活动学生能否理解,能否从中得到些什么,能否喜欢?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得不到他们的喜欢,或者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那么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不如不组织。

第二,活动是否符合上海二期课改要求。上海二期课改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学力,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课程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向学生提供5种学习经历,建立8大学习领域课程。上海二期课改是对上海一期课改“素质中心”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以育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基础,以回应上海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否符合上海二期课改的要求?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否把学生放到了活动的主体位置上?又是否可以适应并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阅读全文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主题来展开分析,详细阐述了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学制度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当前的小学教学工作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就要注重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展,从而体现出教学目标以及办学特色。但是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小学在开展和实践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

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实际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此不太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常被其他学科所占据,教学质量较低。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也不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没有将其安排到抽测科目中,这也就进一步导致教学质量久久不能提升。第二,教师自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升[1]。大多数的教师认为小学时期的学生应当将自身的学习重点放在各文化课上,所以一味地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考试中不能够被体现出来,所以课程的开展受到严重的阻碍。第三,对于农村小学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存在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或是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时,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导致课程的开发重形式轻过程,且形式过于单一,存在资源不足、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第四,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基础性条件的支持和辅助,大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开设校本课程的难度较大。

二、促进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可行性策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