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说课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小学体育说课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学体育说课

高校体育教育学生体育说课培养研究

摘要:

体育说课已成为当前全国很多地方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考核形式,它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活动,在中学及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间广为流行,备受追捧。然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主阵地,在其教学内容中并没有体育说课的相关内容,《学校体育学》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没有体育说课的内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我国学校体育师资的基地,为了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说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说课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结合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将说课技能培训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等建议。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育;学生体育说课;能力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基础体育师资的重任,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能力培养的强弱,直接关乎着基础体育师资的质量。目前,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生通过笔试后进入面试采用的考核形式就是体育说课,然而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中没有体育说课相关内容,《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中也未提到过,很显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的主阵地,其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及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存在脱节的现象。可见,将体育说课纳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当中,不但可以丰富教学环节,而且对学生试教、教育实习以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均有较好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效果。将说课技能培训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中,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体育说课的理解和掌握,加快学生向专业化教师角色转换进程。因此,注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说课能力培养研究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也具有时代性。

1说课与体育说课

1.1“说课”的出现

阅读全文

高校体育教育研究(3篇)

第一篇:高校体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摘要:

当前经济转轨期,主流价值观念受到极大冲击。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体育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思想工作的内在需求。本文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脱嵌”状况出发,论述了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嵌入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提出了体育教育工作中核心价值观的嵌入思路和方法,对指导高校核心价值观落小、落实、落细,实现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新格局,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分析;研究

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换挡减速”,由高速发展逐步过渡到新的均衡增长[1]。经济转轨必将带来各类社会热点和社会矛盾叠加出现,社会冲突和风险事件更加频繁,传统思维观念和主流价值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研究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握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特点,探索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的内化教育引导策略,对于创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新格局,拓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途径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必须承担“新常态”下新使命

阅读全文

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及评价方法

摘要: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和体育教学基本知识、技能。从目前基础教育体育课上学生的需求出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该首先有一颗“教师心”,其次要有教会学生的能力,最后还要有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能力。评价这三方面的素养,可以采取情境测试、说课、模拟上课、教学技能达标测试或教学技能大赛以及现场演示等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专业核心素养;评价方法

1前言

核心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1997年启动核心素养的研究,2003年呈现最终的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核心素养一词就出现在此报告中。围绕着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美欧各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我国在2001年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美欧各国教育改革经验的借鉴,2015年初,我国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1]核心素养,英文为Keycompetences,有人也翻译为关键素养,它是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2]素养是可教、可学、可测评的,素养教育主要指对除生理因素之外的心理、文化、思想等因素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对学生关键素养的教育,是培养其综合能力的教育,既包括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教育,也包括心理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就高校的某个专业来讲,其核心素养应该是专业培养的关键的、必要的素养,也应该是专业培养的一种底线要求,而且是可教、可学、可测评的。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的概念就是这样界定的。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和体育教学知识、技能。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的界定关系着体育教师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即将充实到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使得在校的大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失去了信心,觉得学了将来也没用,所以对专业学习不重视。另一方面,各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特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定位泛泛,不能突出专业核心素养。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一些评价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形成专业核心素养,这是各高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形成专业特色的重要保障。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素养

2.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认识与职业定位———一颗“体育教师心”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其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基础体育教育质量的高低。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如以学生“健康第一”为工作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应该在体育课上出现打骂和用语言羞辱学生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有些体育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经常讽剌、挖苦学生;部分体育教师在学生犯错时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3],这些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其次,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正确的职业定位。体育教师职业有特殊的要求,如上课着装,就像医生上班需要穿白大褂一样,体育教师应该着运动装、运动鞋等。可是在目前的体育教师队伍当中,有些人总是穿着皮鞋或凉鞋就去上课了,在学生当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认识和定位是对体育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些,才能在工作中有正确的教学行为。

阅读全文

能力导向下体育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

摘要:针对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教材内容缺乏专业性和实践性,体育心理学的考核方式以卷面考核为主。文章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目的,探讨体育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从教学大纲的修订、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体育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进行了前期准备。从改变考核内容和加强过程考核两个方面形成了体育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考勤、课堂发言、作业和实验报告、看课分析、说课和期末试卷考试六个方面。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的结果表明,体育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考核方式;改革体育

心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按照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承担的任务,体育心理学课程要以培养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的体育教育人才为出发点,课程特色应当主要体现在它的实用价值上,开设目的是提高未来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1]。然而,目前的课程教学还存在不足,尤其是课程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为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本课程改革基于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未来就业岗位需要为主线,通过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纠正学生对《体育心理学》课程的片面认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来促进知识内化为能力,突出能力培养的特点。

1《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教材内容缺乏专业性和实践性。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指南,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2]本课程选择的教材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已经是现有教材中的优秀教材,但还是存在功能目的针对性较弱,脱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就业主要在中小学任教的实际,出现了概念和知识点较多、内容繁杂、知识间的联系和整体性较弱,理论较多、实践较少等问题。[3]而体育专业的学生个性大多活泼好动,长时间参与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坐不住。分割的知识点使得他们在知识的掌握上存在困难。教学内容重理论缺乏应用指导,而体育专业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较差,导致学生觉得学习的课程内容实用性差,因此学生的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另一方面体育心理学的考核方式以卷面考核为主。目前的考核方式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课堂出勤(10%)、实验和实验报告(2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50%),卷面考核占到了考核总成绩的70%。卷面考核比较偏重知识的考查,能力的检验较少,容易使学生形成对体育心理学课程的偏见,认为体育心理学就是纯理论的课程,使学生忽视了体育心理学的实践性。以考查知识了解为主的卷面考核方式制约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平时没有对课堂内容融会贯通,通过考试前突击背书、背笔记,就可以获得高分。因此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又缺少学习过程的评价,所以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考前临时抱佛脚,考后对学习内容毫无印象,导致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脱节。为了让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就需要改变体育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这根指挥棒,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指向将来的实际应用,而不只是为通过考试来充当体育心理学知识的复印机,促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理论,还要利用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我们进行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前期准备和尝试。

2考核方式改革的前期准备

2.1修订教学大纲,加强能力目标的考查

阅读全文

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研究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归纳法等剖析了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措施:要依托科研机构,组建科研团队,建立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共赢;以教师教育为核心,拓展专业发展方向,形成完善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为社会培养出不同方向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建设新农村背景下渭南市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研究(16SKYB04)

为了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等科教兴国战略所提出的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文件精神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导向,不断加强校地合作、协同发展,积极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近30年来,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个别指标目前仍然没有止跌回升的迹象,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的下降尤为明显。高等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体育师资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是全面提升国民健康素质的重要基石,为顺应国家体育发展战略需求,提升我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阅读全文

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建设研究

摘要:

对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设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议:(1)完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2)改进管理体制,统筹整体规划;(3)保障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4)调整课程结构和集中实践时间。

关键词:

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近年来,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文件,推进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体育教育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其特有的运动技能训练型实践教学区别于非体育学科,教学技能应用型实践教学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生理、解剖等实验课程的实践教学又与生物、医学等专业区别较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社会对体育行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实践基地作为重要的实践教育平台对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特点,顺应社会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

一、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运行现状

(一)目标体系单一,内容体系不完整

阅读全文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2017年13号文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黄淮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6版人才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课程实施途径的优化建议,旨在为新教师资格证“认证”下的2019版培养方案的的合理修订提供建议。

关键词:新教师资格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1教育部下发的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标准分析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一名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1小学教师专业认证标准分析

在培养目标方面,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中能够展现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达到培养目标预期效果,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在毕业要求方面,要求师范生做到16字方针,即“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师范生要以立德树人,整合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习指导和评价,并注重学生的合作互助学习。成为学生知识培养和科学素养教育的引路人。课程教学与实践方面,在课程设置符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同时要考虑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学分的比例,并根据专业特色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分配。教育部要求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0%,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5%,教师教育课程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分要求。对课程体系是否让目标达成要及时进行评估。实践基地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习基地,教育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学期。

1.2中学教师专业认证标准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摘要]针对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CBE的优势,从入学教育、入学水平评估,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评与教师审查相结合,实践教学四大联动,校校协作、校企合作等多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将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转化为体育教学技能和能力的重要环节.职前系统、综合、高效的实践,能加快师范生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更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执教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结合当下对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新模式,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课程设置有待优化,术课的排课需要调整

根据问卷调查,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不满意率高达80.65%,主要问题包括: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缺乏灵活性,课程以体育学科为核心,内容过于具体且重复较多;术课的排课相对靠后,许多项目的术课安排在第五学期,而根据高职高专的特点,学生到第五学期已开始申请工学结合,准备实习,所以这个学期的课程完成率非常低,甚至存在形同虚设的现象;术课的课时普遍偏少,实践锻炼少,致使学生体育项目不全面,综合能力差.不开设专选课,致使学生专项能力薄弱,因此,学生成了不宏不专的弱势群体.

1.2实践环节比例基本合理,但课时分配尚需细化和完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