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习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校外实习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校外实习论文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讨

【摘要】为进一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沈阳工学院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应该进行广泛的、深程度的改革。本文从指导教师选拔、写作方式、论文选题、撰写时间、答辩方式、成果形式等几个方面对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

为进一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金融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在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的指导下,提出在指导教师选拔、论文选题、写作方式、论文撰写时间、答辩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方案如下:

一、认真执行学院指导教师选拔的改革方案

(一)实行双导师制

本专业拟在与金融企业密切相关的选题中配备校内外双指导教师,这样学生可针对金融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研究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令学生无论是在收集数据、调查资料和解决问题等方面,都会得到企业指导教师的支持,并得到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指导,从而顺利完成论文的写作。这样,让校外指导教师从论文选题、开题和写作全程参与指导同时还要指导答辩,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论文应用水平,也可以令校内指导教师进一步了解企业实际,大大提高了校内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但这一过程也需要配备校内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因论文的基本要求、框架、格式、书写规范等必须保证统一,这必须由校内指导老师来把关。

(二)校内指导教师跨专业公开选拔

阅读全文

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校外生产实习模式

虽然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有着与医药类院校中药学专业的共性,但更主要的是体现了自己的特色,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以“中医药理论”为主线的课程和以“药用植物生产”为主线的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既具有中医药思维,又具有科学思维。根据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亲自参加中药材的育种、栽培、采收、加工、质量分析等生产环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中,圆满完成生产实习任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中药材的专题研究。为突出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色,提高学生的试验实践技能,河南农业大学以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种植基地为校外实习单位,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一、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选择

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是学生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以及了解社会的窗口,因此,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做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根据河南农业大学教学工作安排及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科生生产实习作为学习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实习基地的选择上,要采取实地考察和资格备案制度,由主管教学的老师组成考察小组,每发展一个实习基地,要先期到企业中药材种植基地考察中药材种植规模、经济效益和人员管理,尤其是注重学生的生活和住宿条件,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向企业提出建议,待企业符合实习的要求后,学院会与企业签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合作协议,进行授牌仪式,并在学院备案。这样既增加了对企业的了解,也引起企业对实习工作的重视。

二、全员导师制为实习作铺垫

近几年,河南农业大学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每名导师每一级带4~6名本科生,导师在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理论学习、综合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全员导师制于第三学期开始实施,导师不仅要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学业,提供专业引导,提高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专业能力,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在生活、品行与心理等方面指导学生,引导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同时,以河南省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两个科研平台为依托,以河南地产大宗道地药材为载体,鼓励本科生参与导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项目等科研项目,通过学科前沿科研项目的参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促进科研基础知识的积累,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生产实习奠定了基础。

三、实习前的准备

生产实习内容确定后,在进入校外单位实习之前,指导教师还要召开实习小组会议。首先,强调纪律,包括实习时间、试验等;其次,是怎样去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等。此外,还要就责任管理、个人时间管理、个人压力管理、个人金钱管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了解、价值观、爱情观等方面再次进行生活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个人管理、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爱情等方面的观念,并且作出明智的选择,使学生有信心进行有意义的实习之旅。虽然学生已经学习过《试验设计方法》《科技论文写作》《中药材规范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与药用植物生产相关的课程,并且经历过实践教学及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锻炼,但在进入实习以前,还要再一次进行试验设计方法、调查方法的培训,最后还要在学校科教园区进行田间实战练习。另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以实习相关内容为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向学生提供一些文献检索的途径。比如在学校图书馆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搜索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所查的文献,进一步讲解如何从文献中获取需要的信息。通过此过程,逐步提高他们查阅文献的能力,并对下一步的生产实习做到心中有底。通过实习前的这些准备工作,让学生熟悉中药材田间试验设计中的问题和方法,并对学生的思路和想法进行积极引导和适时鼓励,以便下一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自己的试验。

阅读全文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考

摘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非常必要。本文论述了岭南师范学院与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建立基地的基本情况、建设目标与思路、建设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及管理运行机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成绩,希望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学校工科教育中,实践教学伴随着整个四年教育过程,是工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1]。目前在新工科建设及工程认证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加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投入。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当前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完善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5]。地方高校面向应用性转型过程中更要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深化产教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4]。

1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岭南师范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素质要求及新工程背景下,与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是立足华南、面向东南亚的铸管生产、高端产品研发基地,公司生产由动控部、炼铁部、铸管部等部门组成,动控部有发电厂、变电站、煤气站、制氧站和动力供应,这些部门设施、技术人员能满足电气、电子专业学生技能培训与实践的需求,公司与高校加强合作,通过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与思路

2.1建设目标

阅读全文

校局合作中毕业实习管理制度研究

摘要:

毕业实习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构建校局合作机制实习管理模式是保障和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文章结合交通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问题,依据《公安技术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试行)(送审稿)》要求,从毕业实习管理与实施方案等有关教学文件的制订、实习基地和教官队伍建设、毕业实习手册编制等方面,探讨公安校局合作机制下的毕业实习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

关键词:

校局合作机制;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管理制度;交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军训与入学教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公益劳动、课内实践教学、专业综合实训、就业指导、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和方式。其中毕业实习是占用学时最多、持续时间达半年以上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作为一门主要的专业实践课,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必须的实践环节,是学校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联系具体工作实际,应用和进一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和途径,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业务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1]。但对于毕业实习如何组织实施、如何规范管理,特别是结合公安工作的性质和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的特点和特殊性,如何建立校局合作的管理与运行机制,目前各公安院校普遍处于探索与尝试的初级阶段,缺乏相对成熟、统一的规范和模式。本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以及《公安技术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试行)(送审稿)》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目前交通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实践经验,探讨校局合作机制下的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

一、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的地位与作用

公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公安高等学历教育、开展民警训练、进行警务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积极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需要培养公安专业人才。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能够适应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熟悉相关政策法律和技术标准,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专业能力和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既是公安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院校的教学与育人特色,也是由公安工作的性质及其对人才需求特殊性决定的,同时对公安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特别是学生毕业实习环节也提出了特别要求。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公安院校必须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推行适应公安特色的模拟场景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教学形式,并通过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课堂教学知识和内容,引导和促进学生提高警察职业素养和实战应用能力。公安院校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为实现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其实践教学环节要坚持理论联系公安工作实际和学以致用,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公安实战基本能力以及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健全校局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并将实践教学各环节纳入学生的学业考评范围。毕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理论教学与公安实践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公安实战基本能力的掌握和培养等功能与作用,同时也是公安院校学生毕业后步入公安工作岗位前的必要锻炼环节。学生只有通过毕业顶岗实习才能进一步了解公安工作对于专业技能的实际需要,加深对公安工作性质特征的认识与感受,增强对公安工作的切身体会和适应性。交通管理专业作为公安技术类专业之一,其专业教育要突出公安交通管理职业特色和适应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战要求,实施“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与公安交通管理实战部门之间协作共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交通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习这个阶段和过程,掌握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核心能力和素质要求,并将所学交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融会贯通和进一步升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是学校专业教育回归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需要的本位要求,也是对交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补充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强化环节[2]。

阅读全文

研究生信息与通信工程探究

摘要:

通过分析学院近几年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总结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培养问题阐述了学院的改革思路与解决方案,并为今后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指引方向。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程应用;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人才需求问题已经凸显。为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变革,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教育部于2009年3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从2009年开始,对包括工程硕士在内的19种专业学位实行全日制培养。意在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探索钻研精神和创业能力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新型工业化对于人才的战略需求。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从201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探索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学院在研究生培养层面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现状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从201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今已经毕业4届学生。根据学院近几年跟踪调查,通过毕业生就业状况以及就业单位反馈等整体状况分析,毕业生普遍就业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江浙一带等电子通信类企业和相关研究院所,普遍反映学院培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学习能力较强且综合素质较好,但是工程实践能力稍显欠缺。在读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认识尚显不足,不能充分利用企业实习经历培养锻炼自己,成果产出较少。

阅读全文

纺织学院环境工程实践教学系统

作者:阮新潮 孙磊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其属于应用型、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也是工程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的学科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不断涌现,而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急需大批具有能力强、素质高、知识面宽、有创新意识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制定的环境工程专业规范非常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推动了环境工程实践性教学改革[1-2]。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提高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本文结合近年来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经验与体会,旨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更好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为高等纺织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

1注重专业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转变办学观念,找准办学定位,立足行业、服务企业,注重自身的特色。高等纺织院校与纺织、印染等企业联系紧密,因而在开设课程方面要紧紧围绕纺织印染企业的现实情况开设纺织印染企业概况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等课程,针对纺织印染企业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开设纺织印染厂水、固体废弃物、粉尘、大气环境污染物和噪声处理与监测等课程,突显高等纺织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使得学生在此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2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1加强校内实验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环境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学生从事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至关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大部分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内容及方法基本上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与现在的实际水平严重脱节[3-4]。为此,武汉纺织大学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验与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将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知识进行优化融合,将最新的科研知识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去,如本科生的“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就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老师项目“印染废水光化学脱色技术与设备”。试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光催化氧化法的原理、工艺流程、优缺点,了解到诸多工艺参数如催化剂的用量、氧化剂的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且在试验设备上购进一批大气、水相关实验的模型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有气浮池、絮凝沉降池、活性碳吸附、生物塔式滤池、生物膜转盘、斜板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旋流式气体净化器、旋风除尘器等模型,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大气、水处理设备的内部构造。在实验室中模拟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这些实际处理工艺的运行操作,对整个工艺以及设备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向基础实验教学转化,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学校环境实验中心以及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平台,对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训练,并设有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课外活动项目,且项目经费达3万元/项,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申报。从二年级开始,鼓励有潜力的学生及早加入教师的研究团队,浸润科研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阅读全文

探索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进举措

一、加大校内实践投入,建立国际商务专业专用实验室

让学生在结束相关理论课程时,立即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对于新专业,相关学校应该投入大量的新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来强化校内实践环境。校内实践主要是利用IT技术,提供较真实的场景模拟,让学生通过模拟场景完成相关业务,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真实感受,快速提高实践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校内实践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研发或购买相关模拟软件,让每个参与实验室国际商务活动模拟实践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

学生通过模拟实践中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模拟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和银行的日常工作,达到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感受到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关系,从而熟悉国际商务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模式等国际商务活动的全过程。

二、突出角色模拟和综合能力训练

国际商务活动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它融合了商务礼仪、外语、国际贸易实务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前要做好充分的分组和详细分工的安排,要求其了解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商务礼仪。各司其职,使其能够较专业地完成相应的角色任务。在角色模拟中运用国际贸易知识判断需要谈判的价格、付款等各方面情况。通过校内实践,提高学生的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定期举行国际商务技能比赛激励学生

进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技能的比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实践技能水平,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商务谈判教学实践中,将教学模拟和开办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相结合。每年举行一次商务谈判比赛,这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举办商务谈判比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重视教学实践,防止教学实践流于形式。

阅读全文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一、会计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现状

    伴随着大学扩招的逐步深入,社会人才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大学生也越来越成为了就业的弱势群体,而作为招聘方的企业也在不断地抱怨新进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如何使更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严峻考验, 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一现实,学术界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相关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整理了与经管类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相关的文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调研了唐山市多家招聘单位的招聘要求,从招聘单位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并结合分析经济管理类会计专业毕业生所认为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考察了招聘方要求和学生观点之间的差别,以期对经济管理类会计学本科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等制定产生积极影响。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 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由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其中,一般实践能力指所有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健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身体健康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吃苦耐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在表现能力、内在品行能力、一般经验能力、诚实勤奋精神、敏捷思维能力、勇于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应变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专业实践能力则指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应具备的专业性实践能力。

    (二)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除了具备所有大学生均具备的一些基本特点外,还体现在他们接受了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学习和初步科研训练,同时还表现在他们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将基本限于具有经济管理行业背景的企业或者其他企业的经济管理类岗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必须首先满足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一般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即具备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健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身体健康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吃苦耐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在表现能力、内在品行能力、一般经验能力、诚实勤奋精神、敏捷思维能力、勇于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应变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还必须具备包含专业经验能力、专业态度能力、专业工作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专业道德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等在内的专业实践能力。所谓专业经验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专业经验;所谓专业态度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形成的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专业态度,主要包括工作责任心、勤恳敬业精神、细心认真精神、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态度及事业心等方面;所谓专业知识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从专业知识的来源看,专业知识包括从学校的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和从相关实践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则专业知识能力中也涵盖了专业经验能力的一些要求;所谓专业工作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养成的处理业务的相关能力,包括工作作风、工作抗压能力和专业业务能力等;所谓专业道德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与潜在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相关的品德能力;而专业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以及在专业业务中不断创新进取的专业能力。

    目前的文献指出了经济管理类大学生不仅应该具有一般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般实践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专业经验能力、专业态度能力、专业工作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专业道德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然而,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仅仅指出了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构成,并未对相关的能力要求展开阐述;同时,也未结合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对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与市场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相适应,高校的会计学教育方向特别是会计本科教育逐步向能力导向型转变,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会计学专业建设中,如何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会计系列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研究会计系列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技能,提高创造性地应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会计学专业的发展潮流要求教育工作者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来自于他们亲力亲为的实践感受,来自于模拟现实工作环境场景下手与脑的自如配合以及知识的灵活迁移。这些活动的实现,都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安排, 而这恰恰是现有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薄弱之所在。具体表现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