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校本教研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校本教研论文

校本教研资源网络化高中英语论文

一、高中英语网络化校本教研活动的优势

1.便捷性。

传统的英语校本教研方式主要以教学沙龙、教师讨论为主,受时间与空间等诸多因素制约,教研活动成本高、不方便。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把教研与教学空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方式灵活多样、资源实现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实用性。例如:在评课活动中过去需要集中教师定时定地点交流,在网络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英语组的主题帖进行网上评课,在网页上建立《Unit1Makingadifference》等的课堂实录主题帖,让教师在后面跟帖进行评教,这样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一些没有到场听课的老师也可以参加评课,教者自己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

2.交互性。

交流是校本教研的核心。网络具有全面的互动功能,能够实现个别与个别、个别与群体之间的充分互动,通过论坛、互评等形式,实现多角度对话;由于网络的储存功能与开放特点,教师可以对别人的观点、教学资源等进行深度研究,加深对话的深度。例如:通过网络博客群,可以建立英语组博客群的互评交流平台。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还可以通过网络把网上存在的很多资料与观点展示出来,进行进一步的辩论等。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学习软件如:单词发音、表达训练等,让教师在网上进行自我学习训练,提高教学技能与知识技能。

3.开放性。

英语教学对教学资料的要求比较多,一些生动的课件与案例、影像材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例如一些机构与学校建立的高中英语网站如“天津北辰高中英语教研网”等等,这些网站上的资料都是可以在活动中利用的。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教师不仅可以享用网络资源,还可以把观点与资源随时添加到网络空间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教师的观点是公开的,评论是公开的,资源是公开的,而且校园网络与互联网是对接的,所以具有极强的开放性。高中英语的校本教研经常会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各种内容,有了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的配合,教研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能够调动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浓烈的校园教研活动氛围。

阅读全文

现代信息技术为推手创新园本教研方式

摘要: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幼儿园教育教学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条件下幼儿园教研模式变革与教研活动创新发展,可以构筑教师与专家、同伴对话的平台,为教师提供海量的教育资源,运用“信息技术+”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让园本教研更加及时、顺畅、快捷,有效支持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与专业成长,形成幼儿园特色的园本教研信息化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园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

2019年11月2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支撑。校本教研要立足学校实际,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其中在强化校本教研中提出“学校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园本教研”是幼儿园针对办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以及根据本园的教育教学特点和一线实践工作发现的困惑所开展的研讨活动,其重点是基于园所、立足园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2018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等相关政策,这些文件的出台构成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全新政策环境,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为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幼儿园教研模式变革与教研活动创新发展的方法、路径与策略,攀实幼以园本教研为切入口,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并形成了相关经验。

一、“信息技术+”借助影像记录让园本教研更加具体、形象

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实践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幼儿园很好地解决教研工作中的一些制约与瓶颈问题,教研中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给园本教研带来更多的视角,更丰富的内容、形式和更灵活的交互时空,能有效地促进教研的进行,提高教研效率。相比于传统教研中单纯的语言描述和文字记录,运用手机、平板、摄像机等器材进行抓拍、影像记录,可以动态地呈现研究对象的递进、发展、变化过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研,可以将各环节进行可视化切换,使教研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给教研活动带来生机与活力。此外,视频、图像还可提供教研各部分之间论点与论据的相互印证,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一些链接和返回应用,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媒体反复演示、回放,这样的互动,最大限度地还原事物本身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具体性,使研讨有的放矢,聚焦问题,促进教研过程的优化。案例一:在一次大班户外体育游戏“夏日玩水乐”的公开教学观摩现场,老师为孩子们围砌了一个约30平方米大小的方形戏水池,注入20cm高的水后孩子们便可以在水池中利用水枪、塑料瓶、泡沫、竹筒等进行玩水游戏。不巧的是,游戏过程中小水池一侧突然垮塌,水便顺着缺口快速往外流。事发突然,老师如何应对,将考验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孩子们如何反应,也正是观察孩子,支持其学习、发展的重要契机。于是,老师立刻与孩子们商量:是下次再玩,还是马上修补?孩子们都提出“马上修补,还想继续玩”。老师再次引导孩子们商量:怎么修补?孩子们尝试了很多种办法,有的孩子将帆布拉高以阻止水流出,有的将冲开的积木重新围好,有的抬来沙袋压在积木上……整个活动环节,被观课的老师们用手机拍摄下来。活动结束,观课老师们开展了现场教研,当出现分歧时,教师们借助抓拍的视频,反复观看录像回放,逐一分析,形成了更多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二、“信息技术+”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让教研更加顺畅、多元

近年来,幼教事业蓬勃发展,很多地区开始采用集团化办园模式,以一园为主体领办多个分园。但随着幼儿园园所数量和教师队伍逐年增加,给幼儿园同步管理、开展园本教研带来很大的难度。采用“信息技术+”,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让教研更加快捷、顺畅。通过运用微信群、QQ群、腾讯会议、钉钉移动办公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网上教研,提前通过各个平台发布教研公告、教研内容、教研时间。教研开始后,老师可以在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上传或下载相关资料和图片。这样一来,无论是出差在外、休假在家的教师,还是一线当班、后勤值班的教师,都可以在线下载、观摩、互动和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展开交流和对话,互相分享成功的喜悦,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共同探讨工作的难题,畅快地沟通关于教育教学的思想和见解。此外,当规定时间内的在线教研结束后,平台会将教研话题保留,以便教师下来继续发表自己的未尽之言,或者根据实际需要持续跟进,补充完善。案例二:2018年全市幼儿园角色游戏优秀活动展评在我园举行,摄像机、网络直播、LED大屏幕、手机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再次大显身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活动当天,共有三百多名专家和园长、教师到场观摩,由于比赛场地有限,且为了尽量不干扰到孩子们的游戏过程,组委会要求除评委外,其余来宾均不能进入场内。对于这样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每个老师都很珍惜,希望能近距离观看。为了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两方面的诉求,游戏活动当天,幼儿园在场地三个不同的角度各架设了1台摄影机,三百多位来宾和本园的70余名场外老师通过会议室的LED大屏幕或登录“掌门直播”手机客户端观看了游戏的实况转播,家长和社会人士也通过该手机软件观看了当天的活动,短短一个小时的活动,线上点击量就达到了八千多人次,网络留言七百多条。除现场参与讨论的26名教师外,其余教师则通过手机一边观看直播,一边在群内参与讨论。其中涉及一个现场问卷调查,5分钟不到的时间里,我园全部79名教师就通过在线方式提交了问卷,计算机很快统计出数据,为教研第二阶段问题的深入展开提供了及时的信息反馈和数据支撑。信息技术为高效的园本教研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跨班、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互动,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发表意见,连校外教师、专家、家长也可以点评。特别是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宅”家成为战“疫”最有效的措施,在停学停课期间,信息技术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攀实幼先后利用微信群、腾讯会议、钉钉移动办公平台召开了4次课题组工作推进会,完成了6次网上教研,保障了园本教研工作不中断。

阅读全文

立体化科研管理模式构建探究

【摘要】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实现教师专业提升的平台,能够将教师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化为整个教师团队的学习和成长。学校努力探寻“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强化师德师风,建立激励机制组建“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建立网络课题结构,实施教师成长“基石计划”和“2+4”课题管理模式,“三坛讲堂”构筑理论前沿平台,搭建梯队培养平台,优化培训促进教科研深度融合等“立体化”科研管理模式,打造“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工程。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师学习共同体;科研管理

信息时代的学习正在从“个体学习走向共同体学习”。1995年,博耶尔首次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1]。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教师基于个人发展需要,自愿参与、协同进步、共同促进的团体组织[2]。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实现教师专业提升的平台,能够将教师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化为整个教师团队的学习和成长。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专业在自愿的前提下,以“合作、团队、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专业教师联结在一起,进行专业教学,专业知识、专业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共同体[3]。近年来,我校努力探寻“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一、建设“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

(一)思政引领,强化师德师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养成、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更能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围绕课程建设、青年教师成长、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主题,开展教科研工作研讨,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把问题分析清楚,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帮助教师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树立提档升级意识,深挖自身潜力,促进专业发展。分析研究教师现有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业务素质和发展潜力等现状,针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公共学科等不同的教师,开展“科研青蓝”工程培育青年教科研学习共同体行动。

(二)科学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我校积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术骨干培养,选拔培养一批青年学术骨干;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问题,重点培养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发挥“青蓝工程”的平台作用,努力建立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秉承“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积极建立团队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引导其深入了解岗位能力标准,找准自身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根据自己的专业结构和个性特点,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为提升团队教师的整体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科研管理制度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可以让科研管理朝着科学、有序、标准、公平、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校积极加强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坚持科学管理,认真落实团队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积极构建有利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立交桥,修订出台科研骨干评比条例、教科研奖励条例、教学骨干评比条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科研管理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我校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推行“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工程

阅读全文

远程教育资源教育技术探析

摘要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对教师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而在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具有终身性、阶段性、多样性、自主性等特征。同时,依托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但能够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有力促进广大教师尽快适应信息技术环境,还能够使教师正确认识自身角色,优化教学过程,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远程教育资源;教师教育技术;培养

一、远程教育资源支撑教师教育技术的现实诉求

远程教育资源是指远程教育活动中所必需的教育资源,包括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类的硬件资源,以及专为远程学习者设计、开发、制作的信息产品类的软件资源。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应21世纪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时事中心、教研论文、课程改革、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等栏目,远程教育资源具有海量性、共享性、超链接性、低成本性和便捷性等优点,为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在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教师教育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技能。首先,教师传道的前提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体系和知识技能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自己要专攻某个学科,并且对本专业的研究动态有较清晰的了解。教师拥有了丰富的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次,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为了提高远程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能够适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远程教学技巧,这样才能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远程教学。最后,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为了应付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要充分掌握网络技术并熟悉多媒体的应用。为了更好地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在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灵活地应对复杂的教学活动设计[1]。

二、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教师教育技术的特点

阅读全文

教育期刊如何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期刊+”是利用和参考“互联网+”思维模式提出的一种期刊发展新思路,是新时期的期刊转型和融合创新实践的成果。由于作者是促进出版事业良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期刊编辑在“期刊+”的发展形势下探索培养作者队伍新路径,应该说是顺应新的发展形势,利用新的理念、思维来培养作者队伍的一种创新行为,具有时代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当前教育期刊面对的利好形势

当前,有较多的政策利好能使期刊健康持续发展,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4月28日刘奇葆部长在“期刊发展茶叙会”报告中批示:“期刊是主流舆论阵地,要发挥有能力做内容的优势,并在传播方式上及时创新……使期刊跟上时展的步伐,坚持发挥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同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传媒和新形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形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了2020年发展的宏伟目标。2014—2017年的全国“两会”中,“全民阅读”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上这些对于我们期刊界来说都是政策利好,我们要抓住这些利好机会及时发展壮大自己。具体对于编辑而言,就要依靠期刊多年形成的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深耕主业,延伸产业,在跨界和融合中实现期刊的“媒介平台价值”,做好期刊舆论引导力、内容传播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不断增强期刊影响力。这也应该成为期刊业界转型创新的共识。期刊创新的前提是有优质的内容,而优质内容的提供者是作者,因此,我们要重视作者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期刊高质量地发展。

二、当前教师作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抄袭毕业论文、教授抄袭学术研究论文、教师找“”写职称论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有机会长期和一线教师接触,笔者特地与教师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从中了解到教师找人写论文也有其迫不得已的苦衷,如教学任务重,教师和学生一样面临繁重的作业和考试负担,心理负担非常重;教师在百忙之中要兼顾家庭,工作家庭忙不过来,抽不出时间写论文;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和名声,而评定职称需要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工作压力和时间不够用让很多教师疲于写专业论文……这些都导致教师缺乏写作动力,而为了评职称或评优秀骨干,不得不找“”帮写文章的因素。

三、解决对策:结合新形势,利用“期刊+”的思路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需要多途径地挖掘和培养热爱写作的作者队伍。良好的作者队伍是期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编辑除了要善于利用期刊舆论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的优势来培养作者队伍,还应该根据“坚持内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的指导思想去挖掘和培养作者队伍,要多途径约稿。下面,笔者拟结合“期刊+”的功能和作用,介绍如何利用“期刊+”的思路来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从而促使教育期刊能拥有一支较高质量的作者队伍。

阅读全文

中职学校科技创新制作校本课程探究

提起中职学生,人们普遍认为中职学生是中考失败者。他们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但动手能力强于理论研究能力。根据中职教学内容标准和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及我校“创新教育课程”特色,我们从学生已有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编排了创新性强、充满趣味的探究制作内容,作为探究活动校本教材。

一、校本课程研究目的

创新制作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操作创新、探究合作等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促使学生接受科学新信息。我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做到理论实践相融,动脑动手相融,做人融于做事,在理论与实践间建立零距离接触,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

二、校本课程研究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从学生兴趣和关注点、教师个人专长、所在区域社会特征三个方面,整合校本教材内容,使之成为创新实践活动资源素材。重点围绕“本县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活动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开发和利用”“学校特色资源实践”“学校个案研究”“课程资源包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校本课程特色板块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了六个别具特色板块:探究观察模块、创新创意模块、探究思维模块、创新实验模块、实践制作模块、创新视野模块等,做到课堂教学主渠道与创新活动课互促互补,整体优化。各个模块各具特点,其中以创新探究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为主,延伸拓展我校创新校本课程资源。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师和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摘要:

课程改革正在推进,但不少小学语文教师都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因此,必须不厌其烦地学习新课标,不厌其详地钻研新教材,引入“源头活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校招课两步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师;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新课程改革历时十年有余,方兴未艾。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大好局面。形势喜人又逼人。但正如哲学中所讲的“前进中的倒退一样”,任何新生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暂时的有悖于前进方向的倒退,我们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目前,许多教师在改革试验的过程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新课改同步发展。

一、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让新课程理念植根于的心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时间还给了学生,鼓励学生用眼去观察、动手去操作、动脑去思考、发现和掌握知识。

阅读全文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的进一步推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也成为一线教师的攻克重点。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进一步探究教材,让课堂教学更贴近专业,贴近生活,面向就业。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创新;教学对策研究

我国自从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全国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中职教材进行了统一后,中职英语教学更加规范,更加系统,然而,随着时展英语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革。

一、目前中职英语教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中职的学生英语底子薄,知识面较窄,学习习惯差

很多学生在进入中职前就没有掌握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在学习能力,英语思维方式等个性品质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另外情感缺失也是中职学生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很多学生生活在“问题家庭”中,其环境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缺乏主动性,自信心不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