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小班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大思政”视域下《国际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主要是:突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教学方式;以学生个性需求为导向,完善教学环节;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优化教学条件。
【关键词】课程思政;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路径
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多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培养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法学“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因此,法学课程教学改革应首先坚持法学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在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方面有所作为,以满足社会主义法律人才的目标要求。《国际经济法》课程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由于该课程具有分支多、内容杂、规则难等突出特点,在多年来的课程教学中,师生普遍感到教与学均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为此,《国际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亦应首先在教学目标定位上聚焦于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任务与要求,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笔者以为,《国际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在于“以学生为中心”,而这恰恰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精髓。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Education)自斯派蒂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其间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均将该理念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1]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培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法律人才教育为目标,贯彻其中的教学改革原则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学生能力提升、个性需求和成长成才需要来进行教学战略设计。回归到《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可以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明确的方位导向;根植于服务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目标,可以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正确的路径选择。
一、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中心,丰富教学方式
早在20世纪30年代,法学家燕树棠先生就将法学教育的目的概括为培养法律头脑(legalmind)。何为“法律头脑”,先生认为真正的法律头脑必备四项要素:剖辨的能力、社会的常识、远大的思想和历史的眼光。[2]然而,要拥有一颗真正的法律头脑,谈何容易。它要求每一位法科生不仅要具有满足法律职业需要的扎实的法律技能,还要洞察社会人情、观照现实生活,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不忘仰望星空,胸怀家国情怀,做一个拥有自由灵魂、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命题的法律人。[3]基于培养具有上述品质的法律人的目标要求,《国际经济法》针对每部分教学内容确定了学生应获得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三大方面。概括来说,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应获得包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社会互动和合作能力、组织与规划能力等通用能力,还应具备理解并应用批判性分析方法的能力、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等学科专业能力。因此,《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始终应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中心,不断丰富完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多样化教学方法中、在多元化实践平台上,能够充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1、融合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法学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包括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等等。《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了理论讲授、研讨式学习和案例教学法。其中教师理论授课占据总课时的三分之二,从总体授课情况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研讨式学习任务量不够,不少学生养成了搭便车、随大流、不推不动的学习态度,难以自觉主动地融入学习过程,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而法学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要求学生们必须具备独立、高效、自主的学习能力,否则很难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注重融合多种教学方式,适当减少教师理论授课的课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引入诊所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真实案件的处理现场,转换学生角色身份——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做真实案件的人,运用所学解决国际贸易、投资、税收等领域的法律问题。案例教学法是法学专业课堂上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目前法律实务界(如律师事务所)最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称之为案例研习,并常常作为律所内训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案例教学法必须要解决好案例的筛选问题,需要任课教师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意识并选择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以供课堂讨论。体验式教学法重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通过师生角色互换,或者学生参与课堂设计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认识自我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研讨式教学法则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教学形式之下,将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填鸭式,转变为教师设疑、学生解疑的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的重点与重心不在于结论性知识和观点的讲授、理解,而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追根求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上述教学法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须结合采用,多种方式的融合既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也避免一直以来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以生为本”的主体性思维,让学生了解学习、热爱学习、学会学习。2、开拓多种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一门专业课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实现两个“贯通”,即贯通课内与课外,贯通理论和实践。第一个“贯通”意味着教师除了关注课堂内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以外,还应当参与到学生课堂外的活动,比如担任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尤其是法科大学生的辩论赛、演讲赛和征文赛,通过竞赛指导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弱点不足,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第二个“贯通”则是针对法学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通过法律援助平台、创新创业项目、暑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们深入社会、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普法宣传、法律调研等,打破横亘在理论教学与法律实践之间的鸿沟,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之间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让学生通过多元化实践平台应用法律,并从中认知法律、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完善自我,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职业伦理,塑造正向的法律职业精神。使学生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勇敢地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以学生个性需求为导向,完善教学环节
教育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提出了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任务,即国际型、基层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三种模式。[4]上述三种类型的法律人才均应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各法学院校无论如何定位其自身的法学人才培养任务,都应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最基本的社会主义法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激发学生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国际经济法》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应坚持以学生个性需求为导向,从强化实践教学和双语教学两方面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满足学生实践性需求由于始终存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脱节,集中的毕业实习时间设置在四年级,此时学生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参加公务员考试、求职面试等多重压力,导致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从学生课程体系设置上,考虑将实习实践环节融入完整的四年学习时间中来,比如,除学生自主选择在每学期寒暑假到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机构进行实习活动以外,应允许任课教师组织课程实践活动,如参与法庭旁听,聘请执业律师、法官、仲裁员等实务人员走进课堂,担任小组学生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在准备法律文书、证据材料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实务指导和帮助。《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其中国际贸易法部分涉及大量的涉外海事海商法律知识,为此,可依托于学院“浙江省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与宁波海事法院建立常态化联系,从海事法院择选典型性的海商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或者作为模拟法庭的案例素材,请海事法院法官开展专题讲座,并担任学生法律诊所的导师,从而形成双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税法部分涉及专业性更强的涉外税收征管知识,可通过与宁波市国家税务局涉外税收管理分局展开合作,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观摩、专业见习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涉外税收法律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通过架设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拓展到实践教学环节,将大大有利于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的形成。2、开设双语教学模块,满足学生涉外性需求目前部分法学院校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模块,其教学效果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投入程度。对于笔者所在学院的学生来说,50%以上学生恐怕无法适应双语教学模式。原因在于50%以上的学生还在为通过英语四六级而苦苦挣扎,《法律英语》选修课的选课率只有30%左右,可见,对于英语水平要求更高的国际经济法课程来说,双语教学显然只能为一部分英语程度好、致力于从事涉外业务,或者有出国留学、考研等现实需求的学生服务。因此,从满足这一部分学生个性需求角度来看,在《国际经济法》课程中开设专门的双语教学模块,由学生自主选择,更符合目前法学院的现实情况。具体来说,在双语课堂上,教师应通过提供、推荐原汁原味的英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加强课程内容的双语学习。比如国际贸易法部分,可以引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原文的解读和学习,既要学习专业的、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也要提高学生们听和说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国际投资日益活跃的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范围,为此,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与沿线国家律师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合作,这势必成为未来法律服务发展的新需求。地处外贸发达的港口城市,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也将日益凸显,因此,通过开设双语课程,也将为未来学生成为国际型法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基于调查问券、统计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目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践行教育热情薄弱、个性思维发展优先于集体行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偏科”发展的现状,展开对解决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逐步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三个关键问题的思考,系统探讨艺术类大学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践、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和互相促进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
一、前言
艺术类大学生是指通过艺术类加试和文化课考试双重考核体系下进入大学进行本科学习的大学生群体,与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绝大多数的理工科、文科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从大学前教育体系、大学招考模式、入学考试类型、大学本科阶段培养模式、就业创业预期等方面,都体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异,尤其在整体教育体系层面的艺术教育与文化培养的局部分割,令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呈现出独特的一面。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艺术专业下设数字媒体、平面设计、美术书法等专业,论文研究以2018年入学的艺术类全部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全院大一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在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数据基础上,为了最大限度获取每个数据背后的丰富内容并对前期数据真实性进行校验,研究组成员分别对每位本科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从家庭成员政治面貌、家庭思政教育概况、学生大学阶段政治面貌发展预期、思政教育载体偏好、思政信息获取途径倾向、个人集体关系观等围绕思政教育培养的有关方面进行深度调研。通过前述2种调研方法的结合,开展综合分析与研究。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1.加入进步集体意识较强,实践热情相对薄弱
艺术类大学生在大学计划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比例与传统的理工文类大学生的比例大至相仿,表明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群体虽然在进入大学之前的部分阶段接受过非传统应试教育,但是在他们思想中已经具备个人政治身份发展的预期,研究数据71%的大一同学计划在本科学习期间入党证明了学生入党规划和热情。入党需要热情更需要实际行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的研究探讨中,70%以上的同学认为课堂和媒体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优先选择,即实践热情仅仅局限于常规接受被动教育的课堂和输入输出综合成本较低的媒体,这份研究数字的背后体现出同学们入党意识和实践热情高度的不匹配,这种现状需要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体系中逐步疏导、改变,构建同学们入党意识与实践热情齐头并进的教育局面。
幼儿园管理研究(6篇)
第一篇:幼儿园班级管理和谐关系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建立和谐关系,论文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建立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助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信任关系、教师与领导之间理解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友爱关系。
关键词:
幼儿园;班级管理;和谐关系
和谐又称为协调,是指配合得适当,与混乱、不适当相对应。从班级管理上来看,和谐就是指教师与各种人际关系相配合的适当程度,有条理、有规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结构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幼儿园管理上看,和谐反映的是管理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从而表现出结构的持续性、反复性和发展性,形成一个整体素质的提升;从和谐社会层面上看,和谐反映的是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创造活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稳定有序的社会。和谐总是与一致性、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特征相联系,表现为适当有序的状态,是事物生存与发展在理想状态下的协调性。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班级管理,它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班级管理工作是具有一定挑战性且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体现着班级的整体面貌,也代表着班级各项活动开展的进程和质量。所以,做好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就能有效地保证幼儿园整体教育管理的高水平,就能使幼儿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在这些管理对象中,最难把握的当属对人的管理,也是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即对幼儿、配班教师以及家长的管理。因此,在这里着重谈论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和运用,来创建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班级管理首先应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为了能够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就应该创建这种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包括五个方面;教师与幼儿的平等、教师与教师的互助、教师与家长的信任、教师与领导的理解、幼儿与幼儿的友爱。五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缺少一项或削弱一方,都会失去平衡,这种精神环境就不完善。
一、教师与幼儿的平等关系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优化路径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教育界的重视。基于当前“双一流”建设的时代呼声,针对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对通识课程的理解有误、缺乏现代课程管理机构、未能结合实际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尚未成熟、师资力量有待逐步完善等现实问题,进而对其进行系统审思。最终结合本国国情和高校发展实际,从顶层设计、管理层次、课程设置、教学考核、教师保障等维度探寻一条适合中国高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道路。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现实落差;优化路径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承担着当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通识教育一直都被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和丰富,其作用也只是扩大专业人才的知识面。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以及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推进,要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复杂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陶冶个人情操的重要作用。对于通识教育理念以及本质的理解仍然是摆在国内高校面前的难题,要想使得通识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个人充分的发展,就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以完善当代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推动“双一流”建设。
1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刻意蕴及现实意义
通识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以通识培育人,即培养完整的人,而非通才。在分析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实落差并进行审思之前,有必要对通识教育以及通识教育课程相关核心概念以及此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1.1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刻意蕴
1.1.1通识教育
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大学英语分课堂写作教学探索
[摘要]
网络时代的大学英语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外语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广大学者和教师努力探索研究符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本文探索的是“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对分课堂;泛在学习;大学英语;写作课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前所未有。在信息科学的引领下,近十几年来,相继出现了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大型网络公开课(简称慕课)和微课程等一系列新型网络课程。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外语教学。[1]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无疑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然而,新型网络课程在我国遇到了很大的瓶颈,例如成本高昂、教学过程复杂以及学生弃学率高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不少学者指出,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是混合式教育,到2020年,混合式教学将占据80%[2],“课堂教学”将向“课内外一体化”转变[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十分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因而,探索研究一套实操性强、真正符合我国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就成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不少大学英语的一线教师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3]上海理工大学的何玲教师是全国最早将“对分课堂”模式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即《研究生中级口语》课的英语老师。两年来,结合教学实践,何老师积累了丰富的对分设计经验,并将“对分课堂”的泛在学习模式进一步发展为适合外语教学的“混合式对分课堂”模式。这就为我们外语教师使用“对分法”教学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术语介绍
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4篇)
第一篇:大学生创业动机体验式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
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培育与激发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基础,探讨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及“环境支持”两个维度有显著影响;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及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自我实现”及“环境支持”三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应注重育人模式的改革,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创业教育活动。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动机
一、研究背景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实践性问题解决为依托,以学生学习体验的生成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积极意义。【1】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创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涉及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实施机制;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形式、应用价值及应用中的注意点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得出体验式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创业教育间具有良性吻合的特质,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但国内外研究者对于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价值研究还处在萌芽状态,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理论研究的表层,仅有的实证研究,也并未做到深入解释。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研究人类人格和动机的宏观理论,其研究假设为个体是积极的有机体,每个人都具备积极的自我整合、自我修善和持续学习的倾向”,并具有“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发挥需依赖于外部各种社会因素的支持才能完成。【2】自我决定论研究者在检验外界环境影响因素时,鉴定出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有如下三种: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并认为外部环境可以通过支持或增进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幅或激发人类的内部动机或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以促使个体健康成长并发挥功能。【3】自我决定论认为人类的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概念,不能单一定性,也不能机械的划分为内部和外部动机,而是按照动机中所蕴含的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将动机描述成为一个由无动机、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连续转化过程。【4】自我决定论认为,个体在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得到相应满足的条件下,其内部动机最有可能被激励,即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增强或激发了其内部动机,并促进其外部动机的内化。创业动机作为“激发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促使创业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驱动力”。【5】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内部动机,或促进大学生创业外部动机的内化,是高校创业教育施行的首要任务之一。综观已有关于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目前鲜有研究者关注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此,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究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参加对大学生创业动机产生的影响,以求探索出一种能够减少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泡沫,增幅高校创业教育过程效能,实现培养大学生内在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践教学模式,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高职创业教育探究(9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
摘要:
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中,高职院校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探索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生体系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专业教育学习中取得更多收获。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共生体系
本文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生体系的建构研究》结题论文,课题编号2016DJ24创业教育(EnterpriseEducation)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创业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实践,可以追溯到1997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创业教育在国内很多院校普遍展开。2015年,对于关注中国创业教育的人而言是个重要的时间点。一方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迅速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创业成为“显词”。一方面,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至教育改革的高度,并将此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直指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构建,随后,众多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纷纷开设相关的课程甚至成立专门的学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与日俱增。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中,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将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探索构建一个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生的体系,使学生能够从专业教育学习中取得更多收获。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生体系概念的提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10篇)
第一篇: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结合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互联网+”思维与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融合
创新包涵创业,创业的核心就是创新。2015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正式把“互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鼓励大学生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这既为在校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也是新时期国家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构建有应用型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内容及方法,切实提升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是应用型高校应对新形势必须要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