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现行税收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现行税收制度下会计核算论文
一、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执行力度不够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就会改变企业原有的分散管理资金的现状,从而实现了资金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收付。但是,由于企业的会计制度还很不健全,主要是我国企业各个部门的资金收支并没有全部纳入核算管理,导致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不力,进而导致企业的会计核算力度不够。
2.政府部门没有做好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控制工作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我国的政府部门并没有执行好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控工作,即使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有一定的控制,但是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的。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还是以事后监督为主,没有转为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控。因此,我国政府部门没有做好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控制工作也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之中的主要问题。
3.不同企业会计核算不统一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不同企业的会计工作不统一,在会计核算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有的企业在实行会计核算的时候,虽然预算单位对资金的支配权并没有改变,但是各财务审批事项是由单位负责人来进行,这样资金就会移到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就应该对资金进行全面的管理。然而,由于现在企业的会计制度都比较的落后,并且原始的会计制度就不统一,这样就导致会计核算的过程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因此,进而就导致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出现。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量和质上均有所发展。但中小企业成长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种种风险,其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便是税务风险。论文陈述了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种类及特点,分析了税务风险的成因并针对这些成因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
一、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点
企业的税务风险依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分类。按税务风险的内容划分,可分为:所得税、增值税等具体税种的风险;违反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等而产生的风险。根据税务风险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事前风险、事中风险和事后风险。中小企业税务风险主要有普遍性、损失性和可控性三大特点。普遍性指中小企业税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损失性是指企业一旦发生税务风险,必定会给自身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除了在经济上遭受直接的损失,其声誉还可能受到损害。可控性主要指在一定程度上该风险能被人为控制。税务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虽然我们不能消除这种可能性,但可以做到“未雨绸缪”。企业可以采取各种防护措施,控制税务风险使其遭受的损失最小化。
二、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税务风险意识较低。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的最根本、最关键的原因是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相关人员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有的企业管理者之所以没有提高税务风险意识,是因为他们在税务风险和税务风险管理之间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后选择了前者,也就是任其税务风险意识淡薄。有的财务相关人员是因为其专业能力低、职业道德水平低等导致其税务风险意识低,有的财务人员则是思量权衡后选择“偷懒”,不努力工作和真心付出。
(二)企业内部相关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少,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相关内部控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缺乏基本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使得管理无章可循;财务管理方面随意性大,岗位设置不合理,难以保证资料真实性和全面性;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信息传递不及时,效率低下。一些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对其自身的重要性,例如,有的企业认为一人多岗不仅节约成本且提高工作效率。大多企业即使认识到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但为了所谓的“方便”而选择忽视,将大多数财务工作交给记账公司或者会计师事务所。
碳中和下碳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探讨
【摘 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安徽省已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但是在目前的产业结构背景下,能耗高、污染大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亟需升级。论文在分析安徽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碳税政策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最后提出了碳税政策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碳税政策;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在取得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同时,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气候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且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人类意识到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发展,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2020 年 9 月 22 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深入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安徽省委、省政府进行了决策部署,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造成能耗高、污染大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要通过产业的升级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增长。20 世纪,日本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控,成功地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的增长,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引入。因此,碳中和目标下安徽省如何利用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 世纪初,经济学家庇古最早研究了环境与税收的理论问题,并且通过环境污染案例进行了分析。Wallace E. Oates(1995)提出国家在制定污染税收政策时,必须在优化原有税收制度的基础上,控制环境的污染量,最后提议将企业污染税纳入国家的公共收入。进入 21 世纪,国外学者对环境税收、绿色税收、碳税等方面进行了研究。James Randall Kahn等(2006)认为低碳税收政策的完善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带来问题,是制约 碳 排 放 的 重 要 措 施 。 Herman R.J.Vollebergh(2008)以荷兰税收改革为例进行研究,将与能源相关的税种确定为绿色税收,具体分析直接税与间接税政策对碳减排的效应。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方面的税收政策,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相关税收规定。安体富(2011)认为税收政策对实现产业协同、促进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张国兴等(2014)、梁俊(2014)、胥加存(2014)等为了减少污染排放量,提出了要制定环境税收措施,规范排污权和环境补贴。公兵等(2014)通过实施钢铁企业优惠信贷政策,促使企业积极减排降污。左丹(2015)选取我国 29 个省区的税收和减排相关数据,利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以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就税收政策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以及对于降低碳排放量等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依据。将这些理论运用于中国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尤其要考虑到我国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各省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 碳中和下安徽产业结构的发展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以东,江苏以东,毗邻浙江、江西,西邻湖北、河南,北部位于华东腹地,是南北地域之间的过渡地带。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改革,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1990 年之前,以第一产业为主。因为身处“不东不西”的过渡地段,导致安徽省前期只能通过第一产业即农业实现缓慢发展,虽然在 1978 年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经过市场化的调整,第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因为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步上升,与前两者相比,第三产业几乎处于停滞阶段。②1991-1997 年,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沉淀,安徽省第二产业的占比不断增长,在最顶峰甚至高达 48%,这是前所未有的比例。同时,第三产业逐渐得到发展,主要是以传统的服务业为代表,而第一产业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务农人员外出打工等问题发生锐减。最终于 1997 年完成了“一二三”到“二三一”的转变。③1998-2004 年,第三产业异军突起。随着现代化政策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飞速,逐步缩小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甚至一度反超第二产业,而第一产业的占比仍在逐年下降,这使得安徽省产业变化为“三二一”结构。④2004 年至今,回调至“二三一”结构。受各方利益驱动,导致安徽省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近几年不断飙升,工业投入的占比不断上升,令安徽省的工业产业来到了另一个顶峰,现已超过第三产业,占比接近 50%,此格局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虽然“创新”的热潮来临,第三产业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新兴产业,但还是以人口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体,同时,第一产业依旧呈下降趋势,使得安徽省的总体产业结构又变回了“二三一”的模式。由上述产业结构的变化可知,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由最初的“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发展至“三二一”,又回调至“二三一”,且最后稳定在“二三一”这种产业结构上,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在现如今碳中和背景下是欠妥的,这就使得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安徽省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变,防止过大的经济波动影响本省的预期发展。
3 碳中和下安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公司债务结构的影响因子
一、引言 债务期限结构是指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在企业债务融资中所占的比例结构。鉴于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在公司治理中所起作用以及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不尽相同,债务期限结构反映出企业债务融资的许多基本问题,也构成了债务融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围绕债务期限结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债务期限结构方面不同的相关理论。关于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1974年Merton在《金融杂志》第29期上发表的论文“公司债务的定价:利率结构的风险”。在假设资本市场是完美的严格假设条件下,给出了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的结论。随后,有关债务期限结构理论研究集中在放松严格假设和调查债务期限结构相关性问题,如成本、信息不对称和税收等。总体看来,解释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现有理论可以归为四类: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税收理论和期限匹配理论。有关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并逐渐成为公司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也对债权期限结构选择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如杨兴全、郑军(2004),袁卫秋(2004,2005),肖作平、李孔(2004)等人。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学者对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少。有鉴于此,笔者在回顾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尽量兼顾国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涉及到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文献加以归纳,总结出了可能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三大类相关因素:行业因素、公司特征因素和公司治理结构因素。 二、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因素 1.行业因素 战略公司财务理论认为,产品竞争、公司的行业特性、产品生命周期等行业因素与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而债务期限结构有着强烈的互动关系。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不同,其所具有的债务结构也存在不同。某些行业,如建筑业,其生产周期较长,所需的长期资金较多,于是需要较多的长期负债;而商品流通行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较多,所以,短期负债占较大比例更为适宜。Smith(1986)认为管制行业(如公共事业公司)的管理者较非管制行业的管理者对未来投资决策具有较少的自由度。这一管理者自由度的减少降低了长期债务的逆向激励效应,因此,与非管制行业相比,管制行业的长期债务比例相对较高。根据Flannery(1986)的研究,金融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性比工业企业严重。结果,金融公司比工业企业发行期限更短的债务,管制公司比工业企业发行期限更长的债务。Barnea,Haugen和Senber(1980)认为,由于投资者对金融公司的资产评估较难,这些公司资产替代效应发生的概率较高,因此公司应该选择短期债务融资来减少股东进行过度风险的激励。从国外经验研究的结果看,Scherr和Hulburt(2001)、El-vasiani,Guo和Tang(2002)、Barclay,Marx和Smith(2003)的经验研究都发现行业因素显著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国内学者大都也发现行业对债务期限结构有重要影响(肖作平,2006;陈文浩和任娟华,2007)。 2.公司特征因素 (1)与成本理论相关的影响因素 ①成长机会 Myers(1977)认为,如果债务期限在增长期权到期之前结束,则短期债务能够减轻投资不足问题,因为这给了贷款者和公司重新签订契约的机会。因此,在公司的投资机会集中,拥有较多增长期权的公司应使用期限较短的债务。Barneaetal.(1980)等认为,公司未来投资机会越多,负债融资产生资产替代与投资不足的概率越大,使用较多的短期债务能够有效抑制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这是因为短期负债的价格对公司资产风险变动较敏感。拥有大量的未来投资机会的增长型公司应选择较多的短期负债融资。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公司成长机会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Smith,1995;Guedes和Opler,1996;肖作平和李孔,2004)。 ②自由现金流量 Jensen(1986)认为债务能减少自由现金流量的成本。债务的控制作用在于降低管理者所能控制的自由现金流量,从而保证管理者行为符合股东目标,进而降低成本。Jensen(1986)进一步认为,当管理者存在着利用公司自由现金流收益从事获得非金钱私人利益的过度投资道德风险行为时,短期债务融资有利于削减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并通过破产的可能性,增加管理者的经营激励。Hart和Moore(1995)认为,短期债务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公司的清算与约束管理者对自由现金流量的随意决定权方面。因此,具有大量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司应发行更多的短期债务,债务期限结构与自由现金流量负相关。 ③公司规模 一般说来,大公司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问题相对较低,其所拥有的有形资产也较多,因此,大公司较容易接触长期债务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大公司通常需要较多的剩余资金,因此,大公司也倾向于发行长期债务(Fama和Jensen,1983;Jalilvand和Harris,1984)。对于小公司而言,通常只能发行短期债务,这一方面是因为,小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的概率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公司中管理者通常持有较高比例的股份,因此小公司中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问题(如风险转移、求偿权稀释等)更为严重。为了控制两方面的贷款风险,债权人不得不缩短债务期限(Michaelasetal.1999;Titman和Wessel,1988)。因此,通常认为,债务期限与公司规模正相关。Barclay和Smith(1995),Guedes和Opler(1996),Stohs和Mauer(1996),肖作平和李孔(2004)证实了上述理论预测。 (2)与信号传递理论相关的影响因素 ①公司质量 关于企业质量对于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不同的学者所持的观点是不同的。Flannery(1986),Kale和Noe(1990)认为,当公司具有关于其前景的私有信息时,其所有的证券将被错误定价。然而,长期债务被错误定价的程度大于短期债务。如果债务市场不能辨别公司质量的优劣,价值低估的优质公司就会选择定价偏离程度较小的短期债务,而价值高估的劣质公司就会选择定价偏离程度较高的长期债务。在这种分离均衡中,高质量公司将发行更多的短期债务,低质量公司将发行更多的长期债务。因此,公司质量应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但是,他们同时认为如果优质的公司认为通过发行更多的短期债务将其与劣质公司相区分的代价太高,或劣质的公司认为冒充优质的公司去发行较多的短期债务收益更大,两种类型的公司将发行相同期限的债务,即存在一个混同均衡的债务市场。此时公司质量与债务期限不相关。在实证研究方面,Stohs和Mauer(1996),Goswam(i2001)等人证实了公司质量应与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即的公司采用债务期限结构可以向市场传递其质量类型的信号理论。Barclay和Smith(1995),Guedes和O-pler(1996)研究证据较少支持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信号模型。#p#分页标题#e# ②信息不对称程度 除分离信号均衡(公司选择债务期限显示其质量类型)外,混合均衡也是可能的。在混合均衡中,高质量公司和低质量公司都发行期限相同的债务。Flannery(1986),Barclay和Smith(1995)认为由于长期债务产生更大的信息成本,信息不对称性严重的公司(如高成长型公司)更可能发行短期债务。面临较少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公司将较少关注其债务期限选择的信号效应,更可能发行长期债务。因此,信息不对称程度应与债务期限负相关。在实证研究方面,Barclay和Smith(1995),Guedes和Opler(1996)证实了上述理论预测。 ③财务杠杆 Morr(i1992)认为公司使用的债务资金越多,偿还债务的压力就会越大,而在相同的债务水平下,使用短期债务多的公司其财务风险要大于使用长期债务的公司。这是因为短期债务资金的使用期限短,公司所面临的再融资风险较大,一旦公司稍有经营不慎或外界的影响,就有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的危险。清算风险随财务杠杆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在所有其它方而都一样的情况下,具有较高杠杆水平的企业期望使用更多的长期债务。在实证研究上,Stohs和Mauer(1996),Scherr和Hulbur(t2001)证实了财务杠杆和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 (3)与税收理论相关的影响因素 ①实际税率 理论研究通常认为实际税率和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Brick和Ravid(1985)认为,如果利率的期限结构为向上倾斜的曲线,公司发行长期负债的前期利息费用大于展期的短期负债。这时发行长期负债就会产生更多的债务税盾。公司的边际税率越高,这种效应越重要。因此,面临更高的实际税率的公司将发行期限更长的债务。在实证研究方面,大部学者的研究证据都无法支持这一理论预测,如Barclay和Smith(1995),Stohs和Mauer(1996),Guedes和Opler(1996),Scherr和Hulburt(2001),肖作平(2005),杨兴全和宋惠敏(2006)等人。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其影响作用,毕竟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还是得到了证明。 ②利率期限结构 关于利息期限结构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学者们证明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存在不同的结论。Brick和Ravid(1985)分析了在利率确定的情况下债务期限选择的税收动机。在利率的期限结构为向上倾斜的曲线时,公司发行长期负债的前期利息费用大于展期的短期负债。发行长期负债降低了公司预期的纳税义务而增加了公司市场价值。相反,当利率的期限结构为向下倾斜的曲线时,选择短期负债能够提高公司的价值。因此,债务期限结构与利率的期限结构呈正相关。 ③公司价值波动 Kaneetal.(1985),Sarkar(1999)证明了在存在税收的条件下,最优的债务期限与公司价值波动性呈负相关关系。原因是公司价值波动性低避免了公司由于担心可能发生的破产成本而频繁地对其资本结构进行调整,这样这些公司就会倾向于发行长期债务而不是短期债务。换句话说,所有价值波动性高的公司都将由于对资本结构的关注而定期地发行短期债务。 (4)与期限匹配理论相关的影响因素资产期限结构:理论研究通常认为资产期限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Morris(1976)认为为了降低融资成本,降低清算风险,负债的期限应该与资产期限相匹配。Stohs和Mauer(1996),Scherr和Hulburt(2001),袁卫秋(2005),杨兴全和宋惠敏(2006)证实了上述理论预测。 3.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因素 (1)第一大的股东持股 理论研究通常认为第一大股东持股和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Inderst和Muller(1999)认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大,控股股东和债务人之间存在的严重问题,控股股东可能有强烈的动机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即控股股东会迫使管理者从事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以便使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夺取。由于短期债务需要频繁的续借,Stulz(2000)认为短期债务是监督内部人机会主义的一种极有力的工具。因此,随着第一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控制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加剧,债务成本上升,于是短期债务使用增多,以缓解债务成本。Marchica(2006)研究证实了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债务期限结构显著负相关。 (2)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 理论研究通常认为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和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Pagano和Roell(1998)认为公司存在多个股东的好处有两方面:一是能够对管理者形成有效的监督;二是股东之间的相互监督可以内部化控制私人收益。LaPortaetal.(1999)认为,拥有足够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控股股东的掠夺。Nagaretal.(2000)研究表明,如果公司拥有一些持股比例相当的股东,则股东之间的相互监督可以抑制某个大股东对公司利益转为私有。因此,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减缓了成本问题,从而减少对短期债务的使用。Marchica(2006)证实这一观点。 (3)管理者持股 管理者持股比例对债务期限选择的影响是混合的。由于现代企业的特征是管理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公司管理者可能采取只利于自己而不利于股东的投资决策的激励,从而产生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委托问题。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管理者持股有助于使管理者和外部股东的利益相一致。当管理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倾向于使用长期债务以避免外部监督,而随着管理者持股比例的提高,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一致性不断提高,债务期限渐缩短。因此,管理者持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Dattaetal.(2005)实证了上述观点。 (4)国家持股 由于政府持有公司的股份,使其具有绝对或相对的控股地位,这样政府就会干预公司经营或银行借贷。政府干预公司经营或银行借贷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一是通过财政补贴降低公司的违约的可能性,从而使公司更容易从银行获得长期贷款;二是直接通过对银行借贷决策的影响,帮助公司获得贷款,并且,为了降低官员轮换对贷款成本的影响,这种贷款更多的是长期贷款(Fanetal.,2003)。政府持股比例越高,干预公司经营或银行借贷的程度越严重,公司获得长期贷款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国家持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p#分页标题#e# 三、结论与展望 在总结国内外诸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得出了可能影响债权期限结构选择的相关因素。但在该领域内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主要体现为: 1.债务期限结构替代指标的选取。目前对债务期限结构的衡量方式有三种:一是现存到期长期或短期债务与企业总债务的百分比,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做会混淆债务期限和债务数量。二是企业各项负债到期期限的账面加权平均值,这种方法能够对不同期限的债务区别对待,但需要获得各项债务组成的信息;三是新发行债务工具的到期期限,即增量法。增量法能确定不同期限的债务融资选择的决定因素,更适合于检查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能否向市场传递其未来前景的信号,而不适合于检验资产期限和债务期限的匹配原则。上述这三种计算方法均存在不足,因此如何找到更准确的债务期限结构替代指标,对于研究结论的有效性非常关键。 2.不同来源债务资金的期限结构问题。目前对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银行贷款的探讨,而对于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债务资金的期限结构关注较少。因此未来的研究有必要探讨不同债权人结构对债务成本及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作用。 3.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公司特征因素上,缺乏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如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CEO任期、投资者法律保护、公司控制权市场和产品竞争市场等。
中外金融课程教学对比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决定着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兴衰。而人才的培养来自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否拥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决定着国家培养人才的水平,甚至是国家的未来。 一、中外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所以课程设置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我们现以俄罗斯为例简要介绍中外课程设置的差异:俄罗斯某高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国家历史、俄罗斯及国外文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宗教研究、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基础、外语、俄罗斯宪法基础、生态学基础、生命安全、国防、劳动保护基础、体育、政治经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经济学说史、经济历史、经济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企业经济、管理学、市场经济、企业金融、会计、经济分析、保险、投资、经济法、国际经济、财务管理、税收体系、银行程序、金融市场、财务分析、基金市场、货币与信贷、资产定价、国际金融市场、第二外语、国家经济部门和区域金融、区域金融的当代问题、审计学基础、金融风险管理、国家资金目标学期论文政治经济、微观经济、企业财务、保险、国家金融、税收体系、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国内某高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大学语文、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必修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经济法专业限定选修课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工具、金融工程、西方金融理论、公司财务、资本运营、信用管理、管理学、金融英语、财务管理通过以上两所学校课程设置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内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存在一些差异: 1.国内课程设置单一和僵化,没有重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比较落后,决定了我国金融专业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主要是银行、证券领域,因此导致了课程设置单一和僵化。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货币银行、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长期以来课程设置单一僵化,不能紧跟金融实践的发展需要。而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大学课程必须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横向联系[2]。国外的课程中涉及到了哲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第二外语,甚至是劳动保护和宗教,这些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更有利于毕业生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 2.从国外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到除了基本课程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学期论文。国外高校从大二开始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就本学期的课程完成一至两篇学期论文。这是列入教学计划并在学期末要进行考核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综合阅读文献资料,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国外,国内在这方面做的稍显欠缺。 3.国外大学四年每学期都安排有课程,并且学生到课率非常高,因此以上的课程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学习。而国内到大四安排课程非常少,大四第二学期基本没有课,而且大四学生由于考研、找工作、写论文等诸多原因,到课率非常低,因此以上很多课程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学习。 二、中外高校教学模式比较 1.我国金融学本科阶段课程多,主要依靠教师课堂授课,这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但是有可能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障碍。教师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以统一式的课堂讲授为主,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太少,使有限的学习讨论流于形式。相比而言,俄罗斯高校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灵活。每门课程通常都分为大课小课两种形式。每门课程在每周都设有一次大课,叫做讲授课,这种课程是合班上的,教师统一式的授课,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每周该课程还设有一次小课,即讨论课,这时要分成小班,由不同教师组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学生可以与教师自由交换意见和观点。这也是一个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过程。 2.国内高校本科阶段课堂时间繁多,课外时间不足。除了安排满满的课堂学习时间外,还有学校规定了早晚自习。而国外的教育是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俄罗斯教育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启发他们主动学习,不是简单地从老师那里接收知识的单向过程,而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并就所学内容提出疑问,不断思考[3]。俄罗斯高校一般一天时间只有半天是在学校上课,其余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这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形成自己的问题和观点,然后拿到讨论课上去研究讨论。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国内高校考核方式僵化落后,无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全靠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的成绩。其中客观题占40-50分,主观题占50-60分。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有很多学生全靠期末突击,不论其是否真正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也能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而国外的考核方式就相对较为灵活,教师在考核中的主动性也比较强。考查课有很多不是笔试,而是口试。每个学生接受教师面对面地提问问题,一般为3个问题左右。考查课成绩没有等级,只有过与不过,并且教师有资格对每班学生中的3-5个进行考查课免试。考试课不是出一套试卷,而是针对这门课程,每个学生有3-5个论述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考试课成绩实行五分制。并且有些课程要求完成学期论文,完成学期论文是参加期末考试的前提,否则将不具有参加考试的资格。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教师具有比较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p#分页标题#e# 三、启示与借鉴通过以上对中外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课程设置要从社会需求、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学习国外课程设置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又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开设课程,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课程设置。比如,虽然我国当前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但我国还是银行主导型国家,银行还是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所以在开设金融学课程的时候就要针对这一点,立足于宏观金融,以微观金融为辅,这样才能既适应我国国情又能与世界接轨[4]。 2.国外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很多金融学、经济学的教授都是各大银行的行长、保险公司的高层,拥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国外学生的实践机会也比国内学生多很多。 3.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国内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了大量的类似“1+1=2”这样的“无用的、绝对正确的”知识,而教给学生的有用的方法太少,这样的学生动手和科研能力都会比较低下,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少讲多做,真正把相应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教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习惯,有更多的思想空间。 4.改革考核方式,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主动权。让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笔试、口试或是其他考核方式,消除仅凭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应试教育的弊端。 我国金融学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够适应和满足经济全球化要求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熟练掌握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管理、决策、科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改革那些陈旧过时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如应对来自各方面、全方位的挑战,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社会发展中经济法运用
【摘要】有关我国经济法,如果从功能视角进行剖析,能发现其可以直接呈现我国经济法的主要特征。因此,在进行经济法研究时可从其基本功能着手。对此,论文以经济法基本功能为视阈点,简要分析其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相关应用,并针对经济法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发展;应用分析
1经济法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1.1为经济安全提供保障。经济安全主要涉及稳定社会经济结构与有序运行经济制度。经济安全在转型期会面对国内市场变化或者是来自域外不特定因素的一系列影响。关于域外不安因素,具体为发达国家转嫁经济风险带来的风险、各国贸易保护等。而国内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在调整市场结构中维持供需关系平稳、分配市场主体利益分配、消费群体收入存在较大差距等风险[1]。若想在转型期确保经济安全需具体依靠市场运行监管或是经济法调制手段。财税法、计划投资法以及金融宏观调控法等都属于常见的宏观调控方法,上述法律重点是基于宏观层面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失衡加以有效调整。在财政税收法中有关分配正义收入方法,为我国转型期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提供根本性的法律制度保障。从某种角度分析,财税法自身就具备收入分配正义这一基本价值理念,触及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权、国富和民富二者关系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处理收入分配问题时财税法体现着有别其他法律的独特手段及理念,其也直接决定了财税法在处理收入分配正义方面更优于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着眼于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法,其主要通过宏观金融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进行调整,与此同时,金融政策在国际上的协调和合作也属于全球化时代的实际需要。由中央银行贯彻国家货币政策在金融领域,同时宏观预测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与风险性。经济法在市场规制中可以协调、引导纵向及横向上供需关系。在调整市场结构过程中需要维持稳定的供需关系,从而对不同市场主体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利益协调。
1.2合理分配发展性资源。所谓发展性资源,其主要指的可以提升人民经济收入的一类资源,主要包括:市场化土地资源问题,这一问题是对土地使用权人提高经济利益而言的;推动金融行业市场化,该项问题的关键是在推进金融行业市场化过程怎样将国家金融业效率和安全科学协调;发展经济过程中的转变问题,也就是转变为科技发展经济的方向,如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的引进等;持续性发展能源问题,具体是指合理开发与高效应用矿产、煤炭资源,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违法、过度开发矿产资源后引发的地质危害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科学的执行协调与监管机制。所以,协调发展性资源重点要分配好与协调好土地资源、金融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以及科技资源等。基于分配社会物质利益层面分析:第一,主要依靠出口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扩大内需,提高社会物质利益[2]。出于实现扩大内需的目的,一定要提升农民消费者收入,现下问题主要体现生产成本、物价和农民收入水平之间不成正比。所以,应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农业收益率与生产效率。第二,分配高新技术产业资源,重点涉及选择产业目标、引进与投入资源、分配与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处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在分配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合理分配高新产业物质资源发挥着关键作用。
1.3合理分配基础性公共资源。对于这部分资源而言,主要指的是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有关的资源。现阶段,我国不协调的基础性公共资源分配重点呈现在:失衡的村级医疗资源、城乡基本医疗资源;仍需完善的保障体系;需进一步提升的涉农保障水平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术界、政界将其概括为“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我国一些针对其基本内涵进行如下界定:首先,全体公民应该均等享有接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其次,全体公民有关基本公共服务的享受结果需是大体相同的。所谓“大体相同”并非搞平均主义,应是大体上的均等或者是相对均等。诚然,此处所指不是全部公共服务,主要是指基本公共服务。最后,在大体均等基本公共服务被提供时,需要尊重自由选择权。强调存在差别的均等化是核心,即如果情况相同应相同对待,如果情况不同则可以采取差别对待。可不管从哪一角度进行界定,“协调资源”始终是核心,均等化怎样实现则是协调的重点。例如,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问题重点体现在农村子女的“婚姻实践”。究其根源,首先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供给之间失衡,在城市化进程中,因为城市人口不断激增,导致房屋变为一种“稀缺资源”,使商品房购买力和房屋需求不成比例[3]。其次,国人持有的固有观念。针对“家”的概念我国国民的解释为自己的“固定居所”,针对一个家庭而言,租房代表着不稳定的生活。因此,协调农村资源是问题解决的根本所在,由于在我国人口中农村结构占比较大,唯有将绝大多数的生活保障落到实处,这样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才会具备实际意义。
2经济法制度完善的有关建议
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的现状探析
摘要: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内外市场风险复杂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负责人、经营者应当认识到新时期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于企业各项决策执行、经营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意义,重视对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的监督、评估,制定风险预警、风险应对的方案,保护企业的生产活动、经营组织活动正常实施,保护企业的资金安全,实现利润增长。研究者将结合个人从事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工作实践及相关经验,分析新时期国内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总结新时期国内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的策略及要点,提出新时期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希望以此篇论文为同行业者提供参考和学习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策略
新时期背景下,国内企业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宽松自由的市场环境,一方面企业需要继续提高产品的科技价值,另一方面企业应在法律、政策授权许可范围内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优惠和其他红利,加强对内控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为企业日常生产、各部门组织活动、经营策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带领企业员工学习和树立内控与风险管理的知识理论和意识观念,防范资金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利用和回收的效率,促进企业良好长远发展。
一、新时期国内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
(一)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第一,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实践观察发现,国内一部分大中型企业、集团企业组建了税务部门、项目投资部门、法务部门对项目投资风险加以控制,能够及时发现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中小型企业的资金不足、经济实力和经营规模有限,没有足够人员和预算去设置诸多项目风险管理部门,也不能利用、收集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的信息数据,仅仅能依靠信息管理、成本管理、账目报销管理等简单手段对项目风险加以控制管理,不能发现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加以解决。第二,方案制定中的不足与问题。项目管理方案的合理设计,对于降低风险、防范风险起到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但一些企业在实践中随意设计项目管理方案,忽视了项目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增加了企业遭遇危机和风险的概率。除此之外,有的企业在项目管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没有结合企业的经济水平和其他现实条件,导致项目管理方案的不能执行或者执行结果不理想。第三,风险管理分析与结果反馈中的问题与不足。为了保证内控与风险管理的目标实现,需要定期对风险管理方案、风险管理结果进行分析,反馈其中的问题,提出优化改进的建议,使内控与风险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但现实中,个别企业在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懒惰依赖心理,长时间沿用同一种风险管理策略和模式,没有思考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中是否存在方法不当、需要改进调整的地方,造成企业内控水平较低,监督能力不足。
(二)内控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实践中,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片面侧重于企业成本管理和预算控制,只加强了对企业资金、花费等费用的管理限制,但是忽视了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宣传和学习,忽视了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互动,忽视了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共享,没有调动起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建立绩效评价和奖惩考核制度,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时期国内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的策略及要点
民主建设发展中的财政管理
一大明王朝的晚期,田赋加派繁重,商税、盐税、茶税、矿税等各税横征暴敛,军政费用、皇室费用、禄赐等费用开支无度。官场腐败,社会各方面矛盾日趋尖锐,征敛引发的斗争遍及大江南北。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时局动乱。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颁布了一道《罪己诏》,①诏文中写道“……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②完正额又欲羡余。③甚至已经蠲免,④赤悖旨私征,才义缮修,⑤便乘机自润。……”在崇祯皇帝颁布《罚己诏》后的第七年(1644年),大明王朝就在农民起义的疾风暴雨中灭亡了。 1644年原局处东北,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满州贵族、地主阶级政权,在镇压了明未的农民起义之后,入关迁都北京,取得全国政权而建立大清王朝。清朝初期规定正赋(正税)以税赋较轻的明朝万历时税制为准,天启、宗祯时加派的一律豁免;盐税也按明朝万历时旧规征收,把明末加在盐税上的新饷、练饷等加派都豁免了。清朝前期经康熙、乾隆两帝励精图治,积极发展生产,着意开发边疆,耕田、人丁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出现了史称的“康乾盛世”。 然而到了清朝中晚期,政治日趋腐败,官吏贪污成风,贿赂公行。一个上品位的官其贪赃可达数十百万两白银,这些赃款哪里来,来自“上窃之国、下取于民”两个方面。 巨额赃款一个人纵有千只手也是攫取不到的,只能是一大批依靠他庇护的贪赃者各以一部分赃款孝敬他积累而成,而这些贪赃者又是从更多的低一级贪赃者那儿分得而来。赃款“窃之国”来自财政,“取于民”来自百姓,但归根结底都是压榨人民血汗而来。当时的大诗人和思想家龚自珍有“国赋三升民一斗”的名句,对此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深刻分析,他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上下同谋,对民众进行残酷的财政剥削,另一方面也揭露了封建官吏相互勾结、贪污勒索的财政积弊。客观地说,清朝统治者本身也觉察到当时朝廷上下贪污腐败之严重,只是封建专制的吏治已无力救治其因腐败而至的灭亡命运。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力在其晚年的嘉庆七年(1802年)曾有御制骂廷臣诗:满朝文武着锦袍,闾阎与联无分毫?!⑥一杯美酒千人血,数碗肥羹万姓膏;人泪落时天泪落,笑声高处哭声高;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清朝中晚期各级官吏的侵蚀和贪污为数之大,为害之烈,可以说是空前的,当然不是绝后的,后面还有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执政时期。 由于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尽管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已终结,但是军阀混战,各自为政,财税秩序更是混乱不堪,百姓遭受双重的灾难。国民党政府取得全国政权后,看到了财税秩序混乱的弊病,统一了全国的税制,整顿了部分财政秩序。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逐渐背离了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财为民用”的思想,国民党,致使官官相护、贿赂盛行、政治腐败的历史又重演,百姓深受其害,民怨沸腾,抗争不断。民国政府最后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枪炮声中溃败而撤离大陆,逃往台湾岛。 如果说明、清和民国政府在财税制度上毫无建树,这是不太客观的。明朝“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民国政府的统一全国税制等,均在中国的财税史上得到众多学者、专家对其改革予以正面肯定。有好的改革为什么不能善始善终呢?这固然有历史发展规律注定其走向消亡的一面,但就改革“新政”推行不果而言,严明财政监督制度的缺失也是其不可忽视的一个原由。 历史走到了人民政府的时代,人民政府即政府是人民的,人民当家作主,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为人民服务。这种服务不是虚心假意或半心半意的,而是全心全意的,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就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其性质就是政府为民理财,即通常所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为民所聚,财为民所用,财为民所管。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提出和确定,更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利益至上,明确了社会民众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充分的选择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财政必须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必须有严格的法规和制度将包括财政在内的政府的活动锁定在人民利益的范畴之内。 二历史是不能割裂的,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小农经济的影响,尽管古今当官的大都明白,政府的“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但在现今政府中谁又能否定不存在“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的官员呢?!“入党当官,当官掌权,掌权捞钱,送钱当更大的官,当更大的官捞更多的钱”这样的旧时官场潜规则,在一部分官员中还有一定的市场;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权力期货交易(即在位时予人好处,离位后去收好处)等腐败现象还在各级行政官员中有不同程度的出现。 为了部门和地方的利益,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借取各种名义向民众收费,并竞相攀比各自的所谓“福利”和“政绩”;为了部门和局部的利益,本来中央文件明确应征或豁免的税费,政府部门可以扭曲文件精神豁免或加征;一次工作会议一桌饭可以吃掉上千元,与会者人人都有几百元甚至几千元的“纪念品”,会议后“活动”可以花消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中央几千万元的扶贫专款经过层层下拨,最后到农民头上只剩几百万元;……谁又能否认这与“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勃旨私征;才义缮修,便趁机自润”都有一定程度渊源上的相似。更可况还有利用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利用各种名义公款旅游、公款出国、公款吃喝、公款捞文凭、公款……。种种花消的公款从哪来?当然是“上窃国(财政),下取民(收费)”。 当某些人用公款在酒店餐厅举杯相欢,一杯酒价值几十元或上千元,一样菜上百元或几百元乃至上千元时,是否还记得这是在吃喝亿万纳税缴费人的税费款!国内尚有几千万人未脱贫而难得温饱!当某些人用公款在歌舞厅情人相伴放喉高歌时,是否还记得他们不仅在挥霍亿万纳税缴费人的税费款,而且尚有好多关系国计民生的财政支出项目正捉襟见肘!当某些政府机构的负责人一任接着一任贪污受贿时,是否想过社会民众信得过他们吗?党的多年培养教育还记在心头否!是谁给了上述种种腐败官员行腐至败的权力?!是谁容允了上述种种腐败行为?!是民众,不是!是执政党,不是!是现今社会经济政治管理中制度的不健全,是财政内部和外部监督的不力,是民主政治的建设尚待加强,是防腐反腐尚待更加深入。一句话,是民主制度供给的不足和已有制度没全到位。新中国成立前的六年(1944年),历史学家郭沫若就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原因写了一篇《甲申三百年祭》的论文,文中引录了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罪己诏》。据闻,时在延安的主席在得到该文后阅读到三更,掩卷深思至拂晓。全国解放前夕,同志曾告诫全党同志,不要做崇祯皇帝和李自成,更不要一进城就被一道宫墙把自己和人民隔开了。他要求各级干部要经常读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明朝的灭亡,实在是君是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可以说统治者从上到下都已经腐败透顶了,所以灭亡是注定了的。李自成的政权则是从廉洁清明到腐败堕落,从爱护人民到脱离人民,从重用人才到毁灭人才,所以他也失败了。#p#分页标题#e# 198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乌干达共和国总理穆塞韦尼时说:“……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1991年1-2月,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巡视的谈话中,他又谈到:对于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1992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同志指出:廉政建设能否搞好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开展了“三讲”、“三个代表”、“保持共产党先进性”等一系列的宣传学习活动。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标准,同志当选为国务院总理时,上任伊始就说要打破黄宗羲定律……一系列民主政治发展理念,确立了民主在中国未来政治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的深化,更是中国共产党日臻成熟的执政能力的体现。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十七大”的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报告还指出:增强决策透明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庄重承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十七大”还对现行政府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透明机制等都指明了具体的方向。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十七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①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②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作风建设;③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④着力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在第④点中还着意指出: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财政转移支付,严禁设立“小金库”,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表述,将是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词,中国民主政治肯定要走上新的高度。 三公共财政理论揭示,公共产权具有不可分性、非排他性、外在性和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等特征。由于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而社会成员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这将导致公共财产的滥用和“搭便车”行为出现,从而产生“公地悲剧”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由政府来承担为公众提供包括制度、秩序、物品和劳务等在内的公共产品的职能。政府提供这些公共品需要每个社会成员为其消费的公共品进行付费,即纳税。税收是对政府提供公共品成本的补偿。可见,政府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社会的机构,承担着一种公共受托责任,社会成员从总体上是一个委托人,行使委托权利,社会成员与政府构成了“委托—”关系。同时,政府的存在是通过政府职能的执行得以体现的,而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则是由政府的各个部门组织承担的。在政府和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将各项不同的职责和权利交给各个部门,因此政府可以被看作是委托人,而各个部门按相应的权利来履行职责,则可以看作是人,政府和各个职能部门又构成了“委托—”关系。具体到财政部门来说,财政部门把财政资金的使用权随同财政资金的分配委托给使用单位,财政部门与财政资金使用单位也构成了委托关系。这样一个多重的公共产权(财权)“委托—”关系形成了。 政府依赖行政层级管理经济,由于众多的政府部门与多级层层相嵌,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和权力不匹配,由于信息搜集、传递、处理、反馈过程中和决策形成、贯彻、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失真、扭曲、拥挤、延误和机会主义行为、官僚主义行为,所以政府施政若不透明和不民主,则会有着很高的协调控制成本。在政府行政机构运行不确定性且缺乏高度透明度和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人违背委托人意图,侵害委托人利益,大量的贪污、挪用、挥霍、滥用职权、短期行为、公款用于个人消费、权钱交易、寻租腐败等现象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这也就是所谓“人问题”。 大量的研究表明,解决人问题的总体思路有两条,一是设计激励机制,二是建立监督机制。前者主要是企业管理研究的范畴,后者是行政管理重点研究的领域。 由于公共品与私人品的性质差异,决定公共品必须要由政府组织来提供和管理,由于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结构安排差异,决定了政府组织解决人问题的办法主要是依靠在政府内和外部不同层面建立监督机制。 公共财政是政府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力保障,这种财力保障是通过政府预算来执行的。政府预算体现出政府全部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它既是一个国家政治权力的运行过程,又是一个国家社会管理中最重要的决策过程。因此,政府预算它同步记录着一个国家政治决策的结果与支出政策的优先目标,描述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全部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为之而进行的全部努力。因此在民众对政府活动的监督中和政府对其内部职能部门的监督中,财政监督既是必须的,又是首要的。财政监督最能体现民主政治,它最需要社会各阶层参与和政府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透明机制的建立、健全及不断创新。如果放弃或淡化财政内部和外部各层面的监督,那是历史的倒退,是政府的失职,是官场腐败滋生和发展的起源。财乱政难行,财明则政自清。 到底什么是财政监督?或说财政监督该如何定位?笔者认为:所谓财政监督,是指有权职能部门或公民,在公共利益至上和源头防腐反腐原则的指导下,对财政的收、支,以及与之相关的财政活动依法依规进行质询、督察、检查、评价、公示的一项财政管理活动。它既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经济监督,也是国家民主政治的基石。依据管理学和公共财政学原理,以及国内外财政监督的实践,财政监督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财政机关(或说财税系统)的内部监督;第二个层面是审计监督,即是政府对其所属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监督;第三个层面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众对财政的监督;第四个层面是社会新闻媒体和群众来信来访对财政的社会舆论监督。前两个层面一般称为广义的财政内部监督,后两个层面一般称为广义的财政外部监督。这四个层面施行监督职能的专职机构或委托受权的中介机构就是财政监督的有权部门,四个层面的监督既相互沟通又相互监督,从而构成财政监督的主体。#p#分页标题#e# 与财政收支相关的财政预算立法、预算执行、预算绩效则构成了财政监督的客体,主体对客体通过专门方法进行的审查批准、检查核实、客观评价和相关的奖惩等一系列活动,就是财政监督的主要职能。从微观的角度看,财政监督既是对政府公务员(官员)权力的合理约束和看管,将其公务活动框定在公共利益至上、依法依规办事的范围内,又是对国家财政政策、法规、条例、制度和个人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的督察,同时还是对国家公务员的爱护和正确引导。从宏观的角度看,财政监督的有效施行,既是执政党执政水平提高的体现,又是从源头建立防腐反腐机制、推进民主政治、落实科学发展观(官场生态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之必需 四如何来创新和加强财政监督呢?笔者认为当前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构建和创新财政内部监督机制: (一)财政内部监督主体方面。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内部监督体制中的监督主体由财政部门的专门监督机构、业务管理机构和国库支付机构三个方面构成。财政内部监督主体建设要围绕提高地位、明确职责、增强素质、改善方式展开。建议财政部门着手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在财政监督方面的职能。如就省级财政而言,可将投资评审处、非税收入稽查局、政府采购办、会计处、注册会计师协会等部门所具有的财政检查和绩效评价、投资评审和会计事务所执业检查等职能都集中到财政专职监督检查机构,将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部门并入财政专职监督检查机构。二是建立财政监督专员派出制度。财政监督专员由各省财政厅党组统一派出,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进行管理,二人为一组,每三年一轮换,派驻对象为部分省直部门、部分市(州)、部分重大资金项目和省财政厅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三是实施省、市(州)、县三级财政内部监督人员垂直管理制度。四是切实改善和提高财政内部监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考试上岗,择优录用。五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包括财政系统内部的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审理制度。 (二)财政内部监督客体方面。这方面主要是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清晰界定监督范围,明确监督对象和监督重点。 1•财政收入方面。对税收收入的监督应该定位为对税务部门征管情况的监督,从税源入手,采用网络监控手段,对税收收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监督;对非税收入的监督应将非税收入的收纳、退付情况比照对税收征收的监督一样也纳入财政监督的范围,重点抓好非税收入的票据管理、收费项目标准、账户管理、减缓免等行为的监督,建立和健全财政与银行、执收执罚单位,财政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对非税收入的来源、结构、规模、变动趋势与速度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督。 2•财政支出方面。要努力实现关口前移,由传统的事后检查为主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相结合转变,实现财政支出全过程监督。要对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的依据、政策、程序进行监督,要对重大项目资金建立项目库、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在监督过程中做好监督与项目的计划、概预算结合,与资金来源渠道、方式结合,与项目进度结合,与成本核算方式结合的“四个结合”。 3•财政内、外部监督配合制定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定性定量指标两大类。其中定性指标分支出项目预定目标规划、执行情况、项目单位公务员(在岗职工)素质、支出项目的基础管理水平、发展创新能力与战略、服务硬环境与服务满意度和综合社会贡献六大类,定量指标分为基本指标、绩效指标、个性指标三类。 4•会计核算方面。财政部门对会计监督的主要对象,应确定为受托从事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开展会计报表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况。要逐年加大对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力度,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完善会计信息平台。5•内部监督主体的再监督方面。要拓展内部监督检查的方式,扩大内部监督检查的内涵,加快制度化建设。 (三)财政内部监督操作系统方面。就省级财政而言,在各省“金财”、“金税”等网络工程建设中,应包含财政内部监督模块。财政内部监督操作系统由财政收入监督操作子系统、财政支出监督操作子系统和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操作子系统三部分组成,由此组成财政监督管理系统,建立“联网实时监控,跟踪问效问责和事中预警”的监督模式。联网监督的实质是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资金,中央下达各省的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海量数据分析工作的集合,使财政监督检查方法由“账表式”转向“数据式”。目前要抓紧做好:(1)构建各省网上监督管理信息网络平台;(2)建立电子化网上全过程监督检查体系;(3)实行财政信息数据资源共享;(4)利用各省财政网上监督管理信息网络平台施行实时监控。 当然,待各省操作相当成熟时,就可考虑全国联网,建立起精细的全国财政监督网。 而在财政内部监督保障机制方面:要通过实行垂直管理、提升行政级别等方式增强专职内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要在财政部门内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要强化财政监督人才的培养;要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为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机制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 五除了财政内部监督外,其外部监督更显重要。目前我国的财政外部监督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人民参与监督的意识淡薄,人民参与财政的监督在制度上、程序上仍处于虚软。二是人大代表民众对公共财政监督的渠道不甚畅通。三是人大对财政外部监督的专职机构尚欠明晰。四是财政监督立法滞后,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权威的、操作性很强的财政监督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法规。五是现行各级人大财经委对财政缺乏事前、事中监督,监督与管理脱节,监督检查方式落后。 笔者认为,要适应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新型财政外部监督机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立专职财政外部监督机构。在各级人大财经委员会下设10—15人的财政监督办公室,作为人大对财政进行日常监督的专职机构,对财政收支进行专业化的外部监督。若暂不能设立财政外部监督专职机构,也可以考虑依据现实情况,提升财政内部监督专职机构的行政地位和工作独立性,将财政内、外部监督于一体。不管如何处理,一句话:对财政的内、外部监督应有一个独立性强的专职监督机构。#p#分页标题#e# (二)构建专业中介机构的引入机制。对于规模相对较小或技术复杂的财政支出项目的审查和监督,人大可以委托中介机构或者聘请专家进行监控、评价,同时配套建立问责机制。 (三)外部监督要全方位和全过程渗透。在对财政内部监督实施再监督的基础上,对财政收支实行动态监督,追踪问效,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检查财务、现场调研、项目间比较核算等方式掌握第一手材料。 (四)财政内、外部监督配合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机制。目前关键之一是要建立起一套能够切实反映项目支出效能的指标体系。根据调研,笔者在前文已探索性提出一套由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构成的比较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 (五)为外部监督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主要是健全法律保障体系,严格《预算法》、《会计法》、《财政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笔者同时认为,要发挥人大对财政的有效监督作用,一些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必须同步推进:一是改进部分现有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人大代表不能纯作为一种荣誉称号而授予某些劳模和各级政府首长,也不宜硬性规定某些群体代表的比例;要考虑有一定比例的懂财政监督且人品端正的代表。二是研究制定《财政监督法》并考虑出台《实施细则》或《条例释义》,以及《财政监督工作人员纪律》等增强其操作性。三是建立灵敏的财政监督信息反馈系统,收集并储存企业(首先是国有独资或国有参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情况,实行财务数据信息共享。四是重新定义财政管理方式和内容,形成日常管理与专项监督并重的新格局。 六由于封建专制社会“当官发财”的流毒千年不绝,以至成为当今部分知识份子仕途经济的信条和为数不少国民的人生信念之重要内容,因此从社会到官场仍有人认为:搞得到财政的钱和国有资产的人是“好汉”,能“体面”的当官掌权,掌权发财更是“好汉”中的“高手”。这种极为有害的思想导致部分官员利用手中权力鲸吞或蚕食国家的财政收支,挖毁党领导下的以民为本的社会主义大厦。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财政内部监督机制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又适应中国国情的财政内、外部监督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由于经验不足和财政监督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需要,逐步构建起来的财政内、外部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在日常经济、政治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和看到:某官员在任的几年中,贪污受贿上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群众谓之“高速腐败”;某部门官员上下勾结,违反财经法规乱收费或私设小金库贪污国家财政资金私分,数额达几十万、几千万乃至更多,群众谓之“集体腐败”;某机关某官员低价拍卖国有资产和土地、中饱私囊几十万、几百万元,国有资产流失达几千万,乃至更多,群众说这些官员是“硕鼠”。 一些政府部门自我监督意识不强,作为主管部门或领导机关,习惯监督他人而淡化自身的监督与管理。部分部门领导对自己本人或者部门内部的问题看不到,特别是对因自裁度过大而导致预算执行不力和财经纪律松懈的问题看不到,以至觉得必要的自我监督是自己人整自己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往自己脸上抹黑,甚至认为不能因监督而自断“财路”;有些官员认为已有审计和新闻媒体等外部监督而放松自我监督;有的部门将自我监督当成摆设,对上级检查应付了事;凡此种种都与财政监督格格不入。 因此,为落实财政监督全局要求,应当在立法、执法、司法、护法等多方面全面推进。三十年的改革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应当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进民主建设,加强财政监督应当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其核心就是要重在治“内”、重在治“权”、重在治“官”。一是从理论上看,法治是依法治权,人治是以法治民,这是二者本质区别。所以,财政监督不纯是治纳税缴费人,更为主要的是重在治权,就是重在治财政资金筹集和使用之权及其掌权官吏。二是从主、客观条件看,解决财政监督立法、司法、护法问题,财税部门有责任、有义务,但客观上更需要党政领导、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而能否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则主要依靠各级政府机关和每一个官员,因为财政分配的日常主动权掌握在他们手里。三是从社会反映看,财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的不公正、随意性大既是群众反映比较集中和比较突出的问题,往往也是腐败产生之处。四是从财政监督实践看,财政监督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要求严格监督,维护财政监督的尊严,另一方面要求执法者必须守法,财政监督权力不得滥用。 笔者坚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有党的从严治党,有民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有国家长治久安之策———民生民主的坚行,包括财政监督在内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定会走上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