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先进生物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3篇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篇1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农作物灾害出现频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有助于提升农作物质量等。但近些年来人们对于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的认识十分有限,应用也相对较少,这对于农业生产是十分不利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东北方向,其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但寻甸属于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导致其农业种植经济效益不高,因而更需要将生物技术运用于其农业种植中。然而现阶段寻甸其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推广不力、应用不足,因而文章主要结合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发展现状、意义、及相关应用,来分析提升寻甸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应用效果的相关推广措施,为其农业发展奠定基础[1]。
1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是指在生物技术逐步发展的今天,结合生物本身的特性及功能,利用生物原理对生物机体及细胞进行改造,使生物技术真正地作用于农业种植中,从而提升农业生产产量,促进区域农业繁荣。现阶段常见的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杂交育种技术、生物农药技术、组织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生物抗寒技术等,虽然目前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理论有了相当大的突破,但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却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2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发展意义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即有助于降低农作物病虫灾害出现频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有助于提升农作物质量。首先,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农村耕地面积逐步减少,再加上水土流失、土地风化及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越来越频繁,因而我国耕地面积不断的缩减。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就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而农业种植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提高农作物产量成为了现实[2]。杂交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其次,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有助于提升农作物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空前提升。现阶段的农业种植生物技术,不仅能提升农作物产量,更能提升农作物质量,也就是通过合理运用生物技术,能有效增加农作物的营养成分,提升农作物自身的食用安全性,这是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所无法达到的高度。比如现今的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嫁接果蔬等,满足人们对于食品营养价值及安全性的要求。最后,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有助于降低农作物病虫灾害出现频率。在农作物种植中,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除了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农作物病虫灾害,比如东亚飞蝗、玉米大斑病、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稻瘟病等,这些农作物病虫灾害的出现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而在农业种植中,针对不同农作物特性及其所面临的病虫灾害,合理运用生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作物病虫灾害,比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能提升农作物的抗病虫灾害的能力。
3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相关应用分析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3篇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篇1
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生物技术可以说是已经在农业种植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无论是化肥、嫁接还是其他的转基因技术,都属于生物技术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社会公众对于生物技术的不了解,对于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的推广和应用而言,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1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如何满足社会公众的温饱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的问题之一。在农业种植中,如果能够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帮助农作物减少病虫的侵害,不仅能够帮助解决我国的人口温饱问题,还能够加快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技术发展[1]。基于这种需要,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技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农作物拥有更大的产量、抵御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蚀,更能够帮助我国实现农业种植从使用化肥促进产量保证生长到自然生长并令产量增加的效果。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对于生物技术的发展,现在我国的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农作物产量的提升方面,它能够帮助社会解决农作物产生的废弃物以及污染物,帮助土壤进行塑料降解。
2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我国的农业种植而言,我国人口众多,但可利用的耕地范围又与人口发展不匹配,那么如何调整人口与粮食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了我国农业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下,生物技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生物技术能够帮助农作物提升产量
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的作用3篇
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的作用篇1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对生物机体进行改造的技术,被称为生物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扩大了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尤其在农业种植中应用更为普遍,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非常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外界干扰的因素较多,操作时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考虑,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但是,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经过不断的科学试验,生物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和产量增长。
1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1提升农产品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如何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通过在农业生产中引入生物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种类,培育抗逆性较强的优良农作物品种,从而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如嫁接水果、转基因大豆等生物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增加农产品产量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耕地面积不会增加,反而有减少的趋势,那么,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如何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正在成为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现代生物技术就为农业增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袁隆平教授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灵活地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水稻的改良,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缓解了我国粮食紧张的现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袁隆平也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化工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结合岗位实际和教学实际,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的,校企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后备技能人才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更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本文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生物技术专业为例,探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实践,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育人,以培养符合区域化工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化工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报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指出,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化工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日化产品、食品、医药品等行业企业,培养能胜任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开发等第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化工生物技术是一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其所涉及的领域和岗位也相当广泛,不同的企业背景,其生产方式、岗位类型以及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素质要求等方面不尽相同。按照学校的传统模式,其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新型制造业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整合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根据企业生产和岗位实际的需求培养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适用度。因此,在化工生物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行业企业发展和提高学生高效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在政府的引导下,学校和企业对学徒进行双元培养,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培养模式,在为合作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具象化的人才培养模式[1]。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和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新型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其最鲜明特征是:(1)学徒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在籍学生,同时是企业在岗员工。学徒接受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双重管理,并享有二者相应的权利。学徒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工学交替,达到毕业要求。(2)学校和企业对学徒进行双元培养,学徒在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交替学习和培训,强调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保证企业对学生的岗位技能教学,让学生真正融合到企业生产中去,真正实现产教融合。(3)现代学徒制是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学习,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获得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养以及岗位适应性的提高[1,2]。
2化工生物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动计划,推进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根据广东的地方经济需求,我校化工生物技术主要对接我省食品、日化产品、医药品等行业企业,随着我省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这些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求贤若渴。化工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契合广东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需求,让人才培养更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因此,为满足“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需求,同时促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化工生物技术专业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培养出精准对接企业相应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不同企业往往具有其相应的产业背景、生产方式和岗位需求,其对从业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不尽相同。因此,这些企业直接从应届生中招收适合相应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比较困难。而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在校期间即可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的在岗培训,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毕业之后能尽快融入到企业相应岗位中,使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更精准地对接了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与其岗位相适应的高技能岗位人才,也为企业减少了人才培养的周期和成本[3]。其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比,现代学徒制把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学校完成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在企业则由“师傅”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在工作的过程中完成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如此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到行业最先进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在企业的耳濡目染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产业趋势。同时,学生在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中能更好地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纪律,培养爱岗敬业的素质。因此,现代学徒制可以更好解决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性3篇
生物技术应用篇1
社会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得我国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1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生物技术创新方面采取了四大举措:第一,做好规划和引导,加强科技研究;第二,出台相关政策,并要求做到与国际接轨;第三,强化生物技术资源共享,推进生物技术研究合作;第四,积极引进先进人才,建立一支高能力、高素养的人才队伍[1]。当前,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我国生产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其中,生物信息学、干细胞等前沿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生物技术的稳步前进,促进了其在农业生产、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2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年来我国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生物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农作物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而且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可谓是一举两得。
3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生物技术专业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依托不同平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网络课程,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然而,疫情期间,在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开展了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也逐步表现出来。在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治常态化,本文通过“重构后疫情时代的生物技术专业的教育概念、稳定的线上教学混合平台的选择、理论课程的混合教学设计、实验课程的混合教学设计”研究建立了生物技术专业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中心和学习中心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核心,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爱学的能力,达到学会的目的。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生物技术专业;混合教学;后疫情时代
生物技术专业是世界上发展最为快速的技术之一,目前我国主要需求高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导致本科生的就业前景不十分乐观,但是高层次人才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1-3]。但是随着在疫情等条件的刺激下生物制品、生物医药等生物类行业将会快速发展,对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也将会有着较大的需求。笔者所在单位生物技术专业在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如何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建立生物技术专业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的生物技术专业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笔者所在单位的生物技术专业一直坚持多方向的培养方案,让学生根据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方向,其中较为有特色的两个方向为生物制品方向和植物生产方向,响应和契合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构建生物技术专业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了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1线上教学的成果
我们国家早在2003年的时候就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旨在通过网络让学生能够共享到来源不同的优秀的课程知识[4-5]。到2012年时,慕课(MOOC)概念引入我国,随之引发了网络学习热潮[6-7]。这种新型在线教育模式,为那些有超强学习欲望的90后、95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帮助。在前期笔者所在单位的教师也在慕课、超星等平台创建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线上课程。但是,由于慕课(MOOC)、超星等在线课程存在管理和反馈不便等问题,并未在本专业进行较多的推广应用。2019年寒假开始由于疫情的迅速蔓延,高校教学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开学时间一再推迟,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枣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们采纳了腾讯会议+雨课堂+MOOC为主要平台,同时把QQ群、微信群和智慧树做为备用平台以防出现平台崩溃,综合多种多方式的在线教学模式实施了一学期的教学。教学成果显著,共11位老师获得枣庄学院线上教学先进个人称号。
2线上教学的存在问题
2.1线上教学平台的稳定性问题。但是线上教学由于处于刚开始大面积应用的阶段,仍存在着较多问题。比如线上教学平台的网络支持能力不足,例如先期本专业老师接受了雨课堂的在线教学培训,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是开课后多次出现网络崩溃,导致教学工作出现了短暂停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后期经过探索,总结出了以腾讯会议+雨课堂+MOOC多平台混合教学模式,才克服这一困难。
创新创业教育的生物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以龙岩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地方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实训平台建设等方面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生物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地方本科高校
近年来,国家、各省市不断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然而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低[1].创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高校和社会三方加强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所作为.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培养方案、学籍管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社会实践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按照总体目标,我国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健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传统本科高校有着较大区别,一般都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需要对如何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进行探讨.本文以龙岩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1办学定位与生物技术专业特色
龙岩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立足龙岩、服务海西、面向基层、紧贴行业,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特色鲜明及水平较高的教学型、应用型、开放式地方本科高校.龙岩学院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地方服务2个重点,培养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地方性、行业性和应用性.有学者把应用型人才分为工程开发型、技术运用型和技能操作型3类.工程开发是指把科学原理向社会应用;技术运用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产品;技能操作是指具体生产某一产品的生产操作[3].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应该准确定位,有所侧重,从而培养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龙岩学院侧重于培养技术运用型人才,平衡地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动手能力.21世纪以来,生物技术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已经日益凸显.这门学科不仅被应用于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工业,还逐渐扩展应用到食品加工这个传统工业,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在快速发展[4].农产品加工业是龙岩市的支柱产业,当前及未来数10年,用高新技术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对农产品生产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将成为龙岩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克服产品成本逐年增加、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本着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地方服务的需要,龙岩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形成了将生物技术与农产品精深加工相结合的专业特色.
2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不应只是强调知识面的“宽”与“全”,而是应该强调知识的创新、应用、转化以及生产实践能力等[5].目前,各高校虽然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仍存在众多问题[6-8].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虽然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但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前仍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没有纳入到专业培养体系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未能与专业教育结合;(2)创新与创业脱节,创业实践没有以创新训练为基础,导致创业层次及成功率较低;(3)创新创业教育未能面向全部学生全面深入开展,只是针对部分积极主动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开展;(4)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式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同时由于未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得到充分培养,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5)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不足,层次较低,导致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演练的质量较差.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生物技术制药”是制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满足制药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需求,贯彻高等教育“以本为本”的基本原则,培养出制药领域复合创新型人才,文章阐述了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课堂案例、小班研讨、慕课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验、实践教学对该门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多措并举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能有效提升“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本科教学;“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
2018年6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点是“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调了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1]。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面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迫切需求,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药领域的各个方面,生物技术制药已成为现代制药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药研发的重要发展方向[2]。因为“生物技术制药”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所以课程组教师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机融合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该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
一、“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教”为主动“学”,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让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因地制宜、有机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学习思维导图,明确课程内容逻辑关系。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种简单、高效、形象化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可以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3]。“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涵盖的知识范围宽、体系庞杂,课程内容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很强的外延性。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很难在课堂伊始把本节课的知识与上节课内容紧密衔接起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出现思维的“延滞”现象。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被成功引入各章节的课堂教学中,例如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部分(见图1)。具体实践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之前,利用教学思维导图简明扼要地让学生清楚本章节要学习哪些主要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知识框架。其次,在每一节上课之初,教师可先用思维导图和学生一起回忆巩固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然后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各章节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每一节课教学之初学生出现的思维“延滞”现象,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授课达到同步。
(二)引入科研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科研案例提供一种真实具体的情景[4],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科学研究中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和目标而开展的科研思路、技术方法、结果分析等全过程,它既丰富了相对枯燥的教科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能力。但在目前高等院校教材主要包含的理论知识体系中,有一些则缺乏翔实的科研案例。为了弥补上述不足,课程组教师将案例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例如,在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部分可以采用典型的青蒿素药物研发案例。青蒿素本身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的重要医用抗疟疾药物,但近年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菌(酵母菌)发酵生产青蒿素的前体物质青蒿酸,再用化学半合成的方法就能得到青蒿素[5]。这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的生物技术制药研发案例,又可以把基因工程制药的原理和方法等知识点系统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对本章节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实践证明,案例式教学能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