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项目团队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企业信息系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本文从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出发,分析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详细介绍了组织规划、团队建设、人员安排和班子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结合项目实践,具体讨论了如何按照项目管理计划和活动资源的需求编制人力资源计划,以内部分派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组建项目团队,利用培训、团队活动和奖励措施进行团队建设,采用项目绩效评估技术实施团队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
关键词: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分析
信息系统主要是指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建设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具体是指按照企业的信息化的基本需求,运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及硬件技术,采用合适的软件开发模型和流程,设计出来的一个系统、全面、覆盖企业各生产部门的软件系统平台。通过系统平台也既是信息系统的建设,从而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彼此协调工作,实现企业各个部门的生产资料、控制文件以及信息数据及时共享,产品的生产进度实时监控,整体沟通和一体化管理相关数据、过程和资源,整合企业的业务和数据来提高企业产品设计知识、历史数据、成功经验的利用率,提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开发效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指利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管理的过程,其基本流程和项目管理一致,包含了项目启动、计划、实施、监控和收尾基本过程,项目管理所使用大部分工具和技术都适应于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同时由于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有具有鲜明的专业特性,这种专业特性更多地体现在计算机软件技术知识的应用。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围绕项目目标,综合考虑项目质量、范围、时间和成本等相互制约的项目指标,结合项目干系人的不同需求和期望,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保障项目的顺利建设。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包括启动、计划、执行、监督和控制、收尾五个过程组,在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用到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九大知识领域:整体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以及风险管理。整个过程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统一和协调的工作。该项工作贯穿项目启动到项目收尾,需要整合成本、进度、范围、质量等子过程,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干系人管理等最终保证最终完成项目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管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人力是第一资源,人力是企业的根本,对于项目管理来说,人力资源更是核心要素。项目的所有活动,归根到底都是要靠人来完成的,如何发挥人的关键作用,如何在信息技术以及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各自特长,关系到项目的成功与失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按照项目活动资源需求合理配置和管理团队,从而保障项目目标得以实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四个基本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个过程需要根据项目的总体要求,分析项目各种角色、岗位以及技术要求,拟定项目人员的配置,编制人力资源计划,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在项目实践中,通过详细分析项目管理计划以及活动资源需求等文件要求,挖掘其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数据。编制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是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环境因素以及组织过程资产,采取的工具和技术包括人机交往、组织理论、专家建议等。第二个过程是组建团队,此过程依据计划的人力资源需求,结合企业人员配置情况,确认可用与本项目的人员。组建团队需要依照前一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找出合适的人员,采取多种方式获得人力资源,包括预分派、招聘、虚拟团队等。第三个过程是建设团队,建设团队过程对一个优秀团队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建设团队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增强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让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目标、项目结构、组织工作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常见的团队建设的方法包括培训、团建活动、集中办公等形式,也包括项目工作基本规则、认可和奖励、人事测评工具等制度。一个项目团队的建设和发展通常要经历形成、震荡、规范、发挥四个阶段。在形成阶段个体成员加入团队转变为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的项目目标。在此阶段通常成员都有美好的期待,但个体之间倾向于相互独立。第二个阶段震荡阶段是团队正式介入项目建设的时期,由于团队成员对项目不太熟悉的会引起诸多困难,产生各种项目问题,容易引起成员情绪的变化,成员之间会发生争执并且对项目绩效产生怀疑。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进入到规范阶段,团队成员开始相互熟悉和了解,矛盾基本解决。随着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渐趋默契和信任,项目团队进入发挥阶段,在此阶段团队成员积极工作努力实现项目目标,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强烈,通常会努力捍卫自己团队的声誉,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完成。最后随着项目的结束,项目团队到达结束阶段,也就是解散团队。第四个过程是管理团队,团队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对团队的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管理团队方法很多,可以采用观察和交谈、人际关系技能的工具和技术。团队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要做好冲突的管理。冲突是项目管理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冲突的出现不是单个成员的问题,而是整体团队的额问题。冲突必须得到及时处理,解决冲突时要聚焦实际问题,不要人身攻击。对于冲突的管理包括五种基本的方法:(1)合作,这是冲突管理中最为理想的办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冲突各方一起积极定义问题、收集问题信息、制定解决方案,公开协商,最后达到一个各方都接受的最合适的方案,结果为双赢或多赢。(2)强制,强制的方法是强迫要求冲突各方接受和采纳其中一方的观点,这种方法很容易引起团队中的不满情绪。(3)妥协,冲突的各方协商并且寻找一种能够使冲突各方都有一定满意程度但各方又都做出一些让步的解决方法。(4)缓和,通过暂缓矛盾冲突,使得冲突各方都冷静下来,先完成工作。强调一致目标,淡化分歧。(5)回避,这种是一种相对消极的方法,把眼前或潜在的冲突搁置起来,置之于不理之地。
3信息系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
项目团队构建的学风建设探索
摘要:项目团队是企业管理中的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具有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范式,项目团队的组建实施过程,可以称之为项目团队构建。大学的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将项目团队构建应用于学风建设是将管理学的模式应用于教育学的具体领域。对项目团队与学风建设进行深入剖析,厘清二者之间在内涵、特点、目标等各个方面的契合点,有助于两学科的交叉应用,以及增强学风建设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项目团队;学风建设;基本原则;评价
一、基于项目团队的学风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团队和学风的特点相似
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项目团队是指为了完成某个一次性的特定任务(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组建,由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技能互补的人群所组成的一种配合默契的合作关系。[1]夏红云[2]等人的研究表明,项目团队具有目标约束性、临时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从广义上讲,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于学风的范畴。广义的学风建设注重宏观层面的氛围营造、精神传承,具有系统性、渐进性、层次性、复杂性等特点。[3]从狭义上说,学风主要指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狭义的学风建设关注学生群体或学生个体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关系、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兴趣上的表现,具有目标性、临时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目标性即学风建设中目标明确,或改善、纠正学生群体在学习目标、态度、方法、纪律的群体状态,或改善学生个体在学习中某一方面的缺陷。临时性体现在学风建设会随着学校整体工作的安排和学生群体状态而改变,或是一项工程、或是一项活动,其有时间周期。多样性是指学风建设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代际的学生采取的方式、方法、内容均不同,所要达到的目标亦不同。开放性则体现在学风建设的对象在不断变化,每一年甚至每一学期的学风建设对象都在变化。从特点上分析,将项目团队构建应用于学风建设应主要集中在狭义学风建设而非广义学风建设上,二者同时具有的目标性、临时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为分析二者相结合的可行性提供了前提。
(二)项目团队与学风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
通过对项目团队和学风特征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项目团队所具有的目标约束性、临时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与狭义学风建设的目标性、临时性、多样性、开放性有相通之处。狭义学风建设需要学生群体或个体的参与,并促进学生群体或个体学风方面的改善;项目团队也需要一个团队的人共同参与来达到项目目标,二者的主体都是“人”这一本质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可以说团队项目构建和狭义学风建设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契合性。
科研模式下虚拟团队知识管理系统
摘要:经济的迅猛增长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扩大科学领域的规模,使得一项科研项目开展时,参与组织较多,且涉及多项专业,因而对虚拟团队知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通过对相关概念的介绍,进而阐述了虚拟团队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并在该系统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系统总体与具体功能角度出发,对其展开了设计与实现,使其在实际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科研模式;虚拟团队;知识管理系统
0引言
作为现代科研项目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团队知识管理系统不仅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开展情况,而且还影响到科研人员以及整个团队的竞争力与创造力。因此,对联合科研模式下虚拟团队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现代科研项目更好地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1概念介绍
1.1知识管理概述
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想要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必须要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对于高素质的人才来说,则应掌握大量理论知识,也就是说,知识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推动力。这一背景下,逐渐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知识管理。在一个组织机构当中,构建出相应的量化与质化知识系统,并通过相应的手段,对知识进行获取、创造、风险、存储、应用等,使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1]。简单来说,就是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以及知识应用规划与管理的活动。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农业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下的现代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和主要特点,并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支撑条件,同时就不同的团队管理和运作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研队伍;创新与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单位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趋势。而单位进行改革创新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作为高素质群体的农业科研单位,如何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下创建具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对于自身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基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现代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进行了研究。
一、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和主要特点
创新团队建设已经不是一个新课题,世界各国都对此有过深入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结合多年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所谓的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就是由本行业、本领域内的专家、骨干牵头,建设一支具有共同的创新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工作志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团队中所有成员都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的精神,具备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团队中每名成员都能独当一面,在自己擅长的专业中进行创新研究,并能将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推广普及。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其实就是农业科研单位的人才库,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与团队建设探析
工程项目中,全面的人力资源配置是构建优秀团队的基础,需要工程单位管理人员组织开展有效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员工的能力,进而打造一支效率高、能力强的工作团队。为了进行合理的人才配置,工程单位应对员工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其优势和能力水平,并根据员工的年龄以及互补性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的完成效率,营造良好的团队气氛,加速优秀团队的建设与完善,推动工程单位持续发展。
一、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的管理是需要深入到单位细微环节的管理工作,工程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决定员工能否充分发挥自身工作能力和价值。目前看来,部分项目工程单位因缺少对人员的培训,很难保持良好的发展,同时,员工也会因为其综合能力难以提升而与加快进步的社会逐渐脱节,严重影响其职业发展。另有部分项目工程单位,其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普通员工占据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导致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总数能够保证,但项目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这类关键型人才却非常稀缺,阻碍了工程项目的进度。所以,项目工程单位需要在单位内部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尤其在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分配上,要坚持“有能者居之”的理念,同时制订合理的薪酬激励方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积极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工程项目顺利、高效地推行。
二、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能力,使其创造出不可限量的价值,推动工程单位的发展。工程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但需要对员工进行岗位配置,安排其工作内容,对其进行个人的绩效考核,还需要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对项目进行整体的绩效考核,从而提高人力资源之间的协作效率,为建设项目优秀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1工程项目所在单位的劳务配置
工程单位需要在内部构建自己的劳务市场,确保基层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工作与收入的稳定。同时,工程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适当划分,在内部选拔出较为优秀的员工组建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作业团队。这种方式能够使员工更加专注于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并实现不同专业团队的协作互助,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石油天然气行业工程设计论文
1能源工程设计公司的内在特征
1.1科技知识是竞争力核心
科技创新是国内外能源市场的外在需求。科技创新是石油产业的生命力,也是石油公司的优先发展战略。未来20年油气仍将是主要能源,以深水、极地、油砂和页岩气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接替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点和热点。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项目具有难度大、系统复杂、技术先进、时间敏感、国际化程度高等典型特征,工程设计公司作为主要的技术输出组织,从企业体制来看,工程设计公司本质上属于科技型企业,不断追求科技实力的提升才能满足外部能源市场的需求。科技创新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内在需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而且是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来源”。工程设计公司开发如下形式的信息体:报告、各种图表、演示文稿、文件、视频或音频文件等,可广义定义为项目产品,本质为知识集合,最终被定义为“最优技术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这是很多公司的共有特征,但工程设计公司对知识的关注度是独一无二的。工程设计咨询公司由优秀的“知识工作者”组成,他们既是项目执行所需的主体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项目执行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客户关系、组织结构、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管理程序和工具水平等,但人员素质决定产品质量,技术解决方案作为设计公司提供的知识产品,其质量对客户投资的成败影响巨大。公司一般配置工艺、配管等多个专业团队,属于专业知识创新的团队,知识工作者按照知识发展内在规律进行知识积累、共享、转化、运用和创新,保证组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执行力,最终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1.2项目是组织活动的中心
工程设计公司可做如下定义:以“回答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客户需求的实质是多个相关问题,问题的形式有多种多样,这些问题的集合形成项目需求。项目执行目标是“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项目执行过程包含各种为寻找答案而开展的项目活动。项目是工程设计公司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工程设计公司一切组织活动都源于项目并且服务于其最终目标。工程设计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一般划分为4个阶段:识别需求、提出方案、执行项目、关闭项目。执行设计项目的基本流程可以概括为:
1)客户提出需求:招标文件进行招标,或直接委托;
2)公司内部评估:从可行性、成本、目标成果等方面做综合评估,编制初步方案;
论学生社团中自我管理形式革新
一、云社团项目管理实施流程
云社团项目管理实施流程分为活动项目化、项目评定、项目执行、项目后评价4个阶段。
1.活动项目化阶段
在活动项目化阶段,需确定活动时间、活动人员、活动预算、制定项目目标、明确项目期望。每学期初,云社团管理成员会根据淘宝公司云客服用人计划和院团委与社团联合会相关要求,制定活动相关计划。依据项目计划选拔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可以是云社团中的1个管理部门,例如讲师部;也可以是对项目感兴趣、有能力完成项目的云服务成员。项目团队根据活动相关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并上报淘宝公司和院团委社团联合会。
2.项目评定阶段
云社团项目评定阶段过程:云社团项目执行计划需经过院团委社团联合会审核,在完成审核之后才能够协调场地等资源开展相关项目。在将项目执行计划上报院团委社团联合会审核的同时,云社团团队需要将该计划上报淘宝公司审核,执行计划需要得到淘宝公司的批复,才能协调经费、讲师、云客服名额等资源开展工作。
3.项目执行阶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摘要]该文以情景教学模式为依托,构建了“项目化”“工程化”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情景教学;矿业工程;项目化教学
一、前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集管理、经济、技术、法规等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1],随着我国矿业的深入发展和对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政府和社会涌现出大量的矿业类工程项目,矿业学科急需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对其进行专业化、社会化和系统化的工程管理。课程设计对于所属领域最新动态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对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和工程化,依托矿业学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式,构建具有“矿业学科特色”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和实施
1.“项目化教学”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化教学是工程项目管理课堂中教学改革方法之一,属于“行为导向”教学法,把课程内容放到一个实际项目中讲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实用性和目的性。在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项目化教学:(1)构建学生项目团队:教师根据教学班级的人员状况以及教学任务安排,将教学班级分为多个项目团队,团队人数控制15人,并在项目团队内部进一步细化分出不同部门负责对应事务。(2)项目结合式教学:在教学进行过程当中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从本地区引入一个在建或者已竣工的工程项目,教师以工程项目为基础结合教学内容拟定项目任务,再将设置好的项目任务通过教学平台传达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以团队的形式完成项目任务。(3)项目化分工合作:在项目任务派发至项目团队后,在教师指导下团队中的项目工程总部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对各部门下达任务目标、制定任务计划、规定完成时间。项目经理部负责统筹联络,协助工程总部指挥各部门。各部门高效准确完成分配的任务。团队之间由教师统一指挥。
2.“工程化”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模式构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同时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这种特性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兼顾到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两方面。但在以往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当中,教师采用的大多为“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将实际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与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相结合,将工程实际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工程化教学模式的构建[2]。工程化教学模式将工程实际与教学结合,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编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引进典型的工程实际案例,要求学生置身于工程项目之中,通过实际工程模拟,训练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能力。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不需提交书面式的结果答案,而是提交“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可视化、可评价”的学习成果。比如:根据“实际工程问题”,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规划书”等项目管理成果,用这种成果式文件替代传统的书面答案,使学生的成长能更加清晰和直观的表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