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乡村治理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才振兴思考探讨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在推进城乡均衡的发展、建成小康社会从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推行乡村人才振兴,但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因乡村的种种条件限制而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在分析发展乡村人才振兴困境原因的基础之上,探索其实践路径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实践路径
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在新的发展矛盾背景之下,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并急待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的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中国现实发展中最困难和最艰巨的问题。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解决新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发展思路。
1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概念界定
1.1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要把握住农业产业、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以及农民的生活质量这些方面,全面建设新农村,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另外,还需着重理解“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振兴目标互相联结,一脉相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些学者提出由于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要求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应时而生[1]。第二,还有学者根据调查发现,在乡村普遍出现了劳动力老年化以及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乡村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城市有差距,而我国目前区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促使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2]。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以消除贫困和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为发展目标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1.2乡村人才振兴的内涵
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现离不开农村地区交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即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天然的联系,因此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乡村振兴内涵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乡村振兴发展目标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即从提高乡村振兴人员素质带动乡村发展、形成便利的互联互通推动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乡村治理条件引导乡村治理三方面开展,最后就乡村振兴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更有效发挥作用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动力机制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以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为重点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补短板政策的实施,使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根本性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在“十四五”时期开始全面实施,意味着农村地区从全面小康向现代化征程的全面推进。实际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与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着天然且紧密的联系,只有做好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实施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融合,一系列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才会产生应有的效能。
一、文献综述
长久以来,因城乡二元制度安排或发展方式,我国农村地区与城镇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直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中国的“三农”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城镇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这一系列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不难看出,“公共服务”或者是“基本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提出之前最重要的关键词,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安排的重要目标,也可以认为乡村振兴提出之前,中国“三农”事业的发展更多是通过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中国“三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布局的大提升,也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对“三农”事业“管全面”“管长远”的重大部署,实际上也是将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覆盖,以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全面升级、进步和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可见,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乡村振兴与公共服务的关系如何,相互的作用机制又怎样?学者们就这一问题做了多方面讨论。首先,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方面,普遍认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乡村公共服务是否完善是检验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同时,毫无疑问,交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教育和医疗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乡村振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次,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动力机制方面,从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经济结构调整等视角来看,无形资本投入、创新激励对乡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人力资本视角提升乡村内生动力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有文献从缩小城乡差距、减贫效应视角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最终促进乡村振兴。最后,大量文献从制度效率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乡村的制度体系和政府管理效率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制度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具有正向作用;崔凌瑜和祝志勇;也有文献对同一制度框架下的政府管理效率差异进行研究,管理效率的差异会明显影响制度实施效果和农民对政府能力的主观评价。由此,乡村振兴的相关制度和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对于乡村振兴的推进既是动力又是关键影响因素。有关乡村振兴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除了研究两者的关系外,更多集中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即使在推动方面的研究也是偏向分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乡村振兴某方面的发展,鲜有乡村振兴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以及推动融合的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在深入剖析乡村振兴内涵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作用的基础上,就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从内生动力、外生动力、制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也试图在当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二、乡村振兴内涵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作用虽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存在,特别是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相辅相成,两者之间有效融合,在前期以改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为主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一系列关于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等方面的政策落地实施,全面推动乡村升级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当下的主要矛盾,也将农村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治合一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思考
摘要: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也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面对平凉市乡村治理中出现的村民公共参与有限、乡村治理主体单一化、乡村治理法治缺位和乡村传统文化严重缺失等问题,应以自治固本、法治为纲、德治润心,并将三者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构建乡村治理新模式。
关键词:乡村治理;“三治合一”;自治;法治;德治
党的报告中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乡村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最基本的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急需破解的难题。“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是浙江省桐乡市于2013年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地将法治、德治、自治在乡村治理中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又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必然要求。目前平凉市辖102个乡镇,现有常住人口210.3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0.81万,占常住人口的62.2%。近年来,我市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大力推进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村规民约,并实施农村万名“普法带头人”培养培训工程、“法律八进”等一系列举措,初步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但进入新时代,农村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农民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难以解决新问题。党的报告中“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提出,为我市乡村由“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的升级找到了路径。因此,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着力构建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信法守法为准绳,以崇德向善为基础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和治理新办法,为平凉市102个乡镇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坚实支撑,为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做出贡献。
一、构建“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大意义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面对乡村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提出具有丰富的时代意义,它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
(一)“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中国政治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乡村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最基本的单元,同时乡村事务的复杂性对乡村治理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学术界普遍认同俞可平教授的观点,他提出可以通过制度化、民主化、法治化、效率和协调这五个标准来衡量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3]。而“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村内民主治理水平,通过完善乡村治理的法律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提升乡村社会文化水平,这一系列要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标具有高度耦合性。因此可以说“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
一、农村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的对象为全体社区居民。囊括所有年龄、阶层、种族等的人。社区教育具备大众性、地域性、服务性、非营利性等特征。农村社区教育,是以农村社区所有居民为对象,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教育资源,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为目的,最终促进农村社区经济、文化全面良好发展的各类社会学习活动。
二、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决策,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战略更具新视野、新高度、新境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具体的建设目标体现为报告中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与2005年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活宽裕”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在内涵的深度与广度、建设的目标与要求等方面,都有了不少新的意涵和指向,最终目的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因此,必须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这“二十字”方针,使相关政策和举措产生真正的效率,并且切合当地乡村发展的实际。
三、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一)乡村振兴与社区教育的关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党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布局在农村发展的具体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战略。其有效实施的根本在于人及人的现代化,在于农民主体的生产生活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在于职业技能和文明素质的提升。而社区教育面向社区居民,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区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国际国内社区教育的相关文献梳理和实践经验表明,两者逻辑关系的原始点,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满足人的不同的教育需求和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由于社区教育的对象为全体社区居民,加之具有大众性、地域性、服务性等特征,因此,社区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下乡村治理困境与对策
摘要: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针对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村民自治水平不高、政府越位干涉、乡村文化异化、村干部工作能力亟待提升等诸多困境这一现状,应该从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理顺乡镇与村委的关系、完善乡村文化繁荣机制、提升村干部乡村自治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推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治理工作。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困境与对策
前言
报告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报告指出,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秉承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原则,依据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总要求,逐步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乡村振兴。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逐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会推动我国农村地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也是破解长期存在的“三农”短板的主要措施之一。众所周知,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和根基。因此要立足于乡村治理实践,总结和分析乡村治理所面临的困境。
一、乡村治理概述
学者近年来聚焦于“乡村治理”的相关研究,颇受学术界普遍关注。治理的本意和“掌控”基本等同,即操纵、控制之意。治理概念的提出者罗西瑙指出:“治理是基于共同目标支持下的一种活动,治理主体可以不是政府,同样也不一定要借助国家强制力量来完成。”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之家》报告中这样界定治理:“它是各类私人或公共机构在管理共同事务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式之和,是协调诸多利益矛盾或者社会冲突时开展联合行动的一个持续性过程。它涵盖了四大特征:首先,治理体现为一个过程,并非某种活动或者一整套规则,治理过程以协调为基础,而并非控制;治理牵涉到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治理亦非正式化的制度,它体现在持续性的互动过程中。它很充分地概括了治理的深层次内涵,受到了西方理论界的普遍好评。国内学者也纷纷探讨了治理理论的相关内容,比如著名学者俞可平这样界定治理的概念:它指的是民间或官方的公共管理组织在特定范围内借助公共权威满足民众需要、维持秩序。治理旨在通过各种制度关系中,以权力来规范、控制、引导公民的行为和活动,以充分地增进公益。结合上述分析,笔者对治理的特征做如下概括:首先是治理主体多元化,如政府、公关部门、社会组织、公民、私人部门等,主体间可以主动参与合作、分工、协调相关活动,并共享收益。其次是治理方式,多元主体按照非正式制度,或者规范化、科学化的正式制度,在协商沟通中平等参加各种活动。最后是主要的治理目标在于达成治理的公平性、法治性、参与性、效率性、责任感,从而达到“善治”的目标。1998年徐勇教授在国内首提乡村治理的概念,牵涉到权利配置举措、乡村治理涉及的主体、乡村治理的目标和针对性的具体过程。指出乡村治理是治理理论的有效延伸,同样体现出了治理活动的相关特征。贺雪峰指出,乡村治理的核心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乡村,或是乡村采取哪些手段实现自主管理,以促进乡村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持续进步。结合以上学者对乡村治理内涵的具体阐述,乡村治理指的是村委会、乡镇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党组织、村民、村干部等多元主体,在非正式制度或者规范化科学化的正式制度的引领下,平等主动地参加乡村社会管理的共建共商共享过程,切实推动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乡村善治的目标。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摘要: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来实施。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收、改善生态环境,还能有效引导更多资源要素由城市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选择四川战旗村和贵州花茂村这两个典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研究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的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具有相似特征的乡村发展旅游业提供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战旗村;花茂村
1研究背景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党的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来实施。乡村振兴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要义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加之城市污染加重,城市居民承受了生活和环境上的双重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自然,感受清新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来放松身心。乡村旅游因其独特的乡土风情和静谧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截至2017年,我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国内旅游总收入的30%。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法国,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我国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认为其核心和特点是“乡村性”[1]。苏飞(2017)[2]认为乡村旅游是借助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农事活动和民俗文化等材料,形成集度假娱乐、观光学习、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旅游体验活动。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存在发展方向的协调一致性[3],乡村旅游能够实现乡村价值再造,弥补因生产要素组合差异而产生的城乡差距,促进“三农”整体和城乡融合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4]。大量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还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效引导更多的资源要素由城市流向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基于此,选择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战旗村和花茂村作为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对其他具有相似特征的乡村发展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案例分析
2.1贵州遵义花茂村的成功经验。花茂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以前是一个典型贫困村,村里交通不便、村民收入微薄,就连最基本的饮水问题都不能解决,全村将近一半的村民都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一度成为“空壳村”。花茂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推进精准扶贫引领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推动农旅文一体化发展,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参与家乡建设。如今的花茂村不仅是一个山清水秀、瓜果飘香的旅游胜地,还是一个基本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产业旺、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7年1600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花茂村之所以能够从以前贫困萧条的“荒茅田”变为如今枝繁叶茂的花茂村,主要是以下方面的原因。第一,通过乡村环境治理来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一个规划引领,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全面改善路、电、水、气、讯等基础设施,推行“四改”(改厕、改灶、改水、改圈)和“三进户”(健康知识进户、卫生习惯进户、清洁环境进户),建设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清理河道,硬化道路,引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倡导村民栽种绿植,并通过制订村寨卫生管理公约督促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注重地域文化的保存。花茂村求变,但没有大拆大建,坚持黔北民居特色元素建设农村住宅,打好“乡愁旅游牌”,注重保存乡土风貌、乡土味道,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把乡愁作为文化来经营,做到山水需可依、乡愁有可寄,并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陶艺文化打造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第三,发展蔬菜种植业。以蔬菜种植业为基础,发展蔬菜深加工和观光农业,通过招商引资,推动绿色蔬菜、精品水果、花卉苗木、林下种养等一系列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第四,注重推进教育培训常态化。充分整合公共服务资源,配套建设村级图书室,积极开展“农民夜校”等活动,大力开展厨艺技能、酒店管理、网络销售、产业技能等培训,大力提升农村群众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
2.2四川成都战旗村的成功经验。战旗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在20世纪70年代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县办起了集体企业,2018年底,战旗村村集体资产达到57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4万元,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年6月,战旗村“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做法入选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为各地解决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借鉴和参考,其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为以下方面。第一,以供给侧改革为主导,发展集体经济。战旗村以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率先开展清产核算,采取以资源换资金的方法,实施土地统一规划管理,这一举措为战旗村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居民集中居住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外,战旗村还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以村委会作为集体资产的所有权者,以家庭为单位颁发股权证书,村民不仅可以作为公司股东得到分红,还可以作为员工参与到具体的经营活动中。第二,坚持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关闭对战旗村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污染企业,发展以花卉、草木、蔬菜瓜果为主的观光农业,打造规模化的生态景观,借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打造A级旅游景区,将原生态农业、种植业、加工业的过程景观化,强调体验式的旅游产品设计,例如让游客体验插秧、抓鱼等农业活动。第三,开展大学生进村入户活动,形成淳朴民风。2006年成都4所高校360名大学生走进战旗村,为全村带来了一次全方面的“大扫除”,战旗村的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给村民带来了好习惯和新观念。除此之外,战旗村还开展了一系列国学诵读、文艺表演等活动,培育形成爱国、淳朴、尊老爱幼等文明新风尚,整个村子呈现出一种幸福祥和、积极乐观的文化氛围。第四,发展特色产业,解决村民的就业难题。如今很多农村成为“空心村”的原因主要是从事传统农耕种植带来的收入无法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导致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就业。战旗村引进榕珍菌业、非遗郫县豆瓣制作基地等,解决了当地村民近80%的就业问题,以高收入留住人才,真正实现产业兴旺。
参与式治理下乡村治理现代化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德庆县乡村治理工程的整体状况、其在治理的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参与式治理层面为基础进行整体分析,让最终制定的对策和建议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推动政府治理和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有效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参与式治理;乡村治理;参与度
一、参与式治理理论
(一)治理理论
CGG全球治理委员会观点认为,治理是不同主体针对共同事务各种管理方式的总和,包括各种私人机构、公共管理机构,针对不同利益和相互冲突进行有效调和,采取行动上的持续联合。
(二)参与理论
“参与”简单地说就是置身其中,也就是农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农民参与的程度和作用会受到诸多因子影响,例如农民的素质、认知度和参与度等。
谈新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摘要: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各地政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多元模式和成功经验,形成了一批可供借鉴的典型案例,其中利用新乡贤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就是值得借鉴的一个方面。新乡贤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资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乡村产业兴旺;同时还会为乡村治理提供智力支持,提高乡村治理的效能和质量,促进乡村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如何顺应时势,引领新乡贤队伍投身乡村振兴,使其成为促进乡村良性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还缺少系统的研究和明确的路径。本文在深入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新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期能够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关键词:新乡贤文化;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新乡贤文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即新乡贤的文化,其二即新的乡贤文化。新乡贤源于传统乡贤又有别于传统乡贤,在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乡贤即乡绅,是指那些退休返乡的官员或者当地的世族大家、社会贤达、名门望族的代表人物,他们有着传统的家国情怀,有着反哺桑梓的浓厚乡情,能主动参与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管理乡里公共事务,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新乡贤”普遍被认为是中国乡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他们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笔者更加认同后者对新乡贤群体的这一定义。所以综合来看,笔者认为新乡贤群体不仅应该包括在外的有识之士、社会贤达,还应包括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以及以自己的专长、财富、资本、学识等来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优秀人物。所谓新乡贤的文化,即指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土的“新乡贤”,以浓厚的“乡情”为情感纽带,主动参与乡村社会建设、管理乡里公共事务,在乡民邻里间享有很高的威望、良好的口碑,为乡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此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新的乡贤文化是相较于传统乡贤文化而言。传统的乡贤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榜样文化,有着地域性、亲和性的特点,主要集中在道德示范、文化治理方面,而新的乡贤文化因为时代不同而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传统乡贤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最大的特质在于更加关注农村产业的发展,同时能够参与乡村治理和文明乡风构建,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是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样态。无论是新乡贤的文化,还是新的乡贤文化,这样一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批判和继承相统一,创造与创新相结合的新型的乡土文化都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和人才支撑,有助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新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效提升
(一)平台搭建初具规模
近年来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各地政府开始重新审视新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而文化是无形的,必须依托某种载体来体现,故各地开始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新乡贤文化载体。主要包括一些工作平台和空间载体。平台工作:包括乡贤理事会、乡贤工作室、乡贤互助经济合作社以及各种网站平台等。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成立了许多乡贤理事会、乡贤工作室、乡贤互助经济合作社等组织,虽然这些组织的数量目前我国没有官方统计,但其规模已经十分庞大,有的地方甚至实现了全市行政村全覆盖。比如福建省福清市实现了乡贤促进会的全覆盖;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梁寨镇,其管辖的 20 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成立了“乡贤工作室”。还有的地方为了扩大新乡贤影响,吸纳更多新乡贤加入,创建了相关的网站,将网站作为展示新乡贤文化的窗口,使之成为宣传新乡贤文化的主要阵地。比如浙江绍兴的上虞区和宁波的慈溪市就建立了乡贤研究会的网站,山西运城也成立了运城乡贤网。空间载体:设立乡贤馆、乡贤公园等。一些乡贤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对古今乡贤资源进行梳理,以乡贤馆或者乡贤公园的形式使新乡贤文化潜移默化地在村民间落地生根,为他们崇德向善、谐和乡风、报效家乡埋下了一颗种子。
(二)活动形式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