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乡村文化艺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和策划
【摘要】文化艺术活动是人们精神文明追求下的产物,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各地区的群众文化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从本质上来看,文化艺术活动缺乏创新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千篇一律、模式化成为主要特点。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就需要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进行改进。
【关键词】文化艺术活动;创意;策划
一、引言
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先进科学的群众文化艺术,它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功能和意义。而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也让群众文化扮演了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活动可以通过戏曲、表演、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通过统筹安排,精心策划,突出活动的特色,如何体现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性,也是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内容。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意性原则
创意性是活动策划的基本前提,也是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创办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当中,创造社会效益。因此,从活动策划的原则来看,应该着重群众体验,分析如何让他们主动融入活动中来。
(一)创新性与社会性的融合。创新性与社会性的融合即通过现有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和发展。以都江堰市的文化艺术产业为例,常年举办的各类艺术展是无声的美学教育,参观者不乏大家,也有普通村民。画家村的文化气质带动聚源镇陶艺、工艺品、教育等产业的兴起和成形,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加快场镇业态培育,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旨在打造旅游特色街区。可以看到,这就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性体现,将传统的文化与现代艺术作品融为一体,群众也可以在自由的氛围中了解到当地的文化背景。网络时代,当代社会对于群众文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创新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一模式。以传统的展览来看,日常的展览是一种单方的景色展示,观众也仅仅通过观赏来了解展览物的特点。但通过网络渠道,例如微博点赞、网页投票,将这些内容展示于公众平台之上,就可以提升其知名度,将文化艺术活动的魅力体现出来。
艺术教育在文化扶贫中应用与表现探析
[摘要]文化扶贫并不只是把艺术成品送到乡间,而是要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既要帮扶知识又要提供可以改变的方法,既要帮扶操作技能的训练又要帮扶精神素养的汲取,既要帮扶志气的凝聚又要帮扶信心的树立。文化扶贫的最终目的是要促使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民致富技能的提升、农村习俗风气的改观;是以音乐等其他艺术手段感动人心、提升素养,使人的心智逐渐打开,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基础上使其精神走向富足。
[关键词]艺术教育;文化扶贫;扶志扶智
精准扶贫重在扶志、扶智,文化扶贫作为改善乡村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虽不能像产业扶贫、商贸扶贫等在改善乡村贫困户生活方面发挥直接的物质援助作用,但在营造乡村社会文化秩序、改善民众精神面貌、活跃乡村文化生活等方面却能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一、以文化助力扶贫活动的实例分析
有关文化扶贫助力乡村小康社会发展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一是组织专门的文艺志愿服务队,以为老百姓免费演出为基础的方式开展扶贫活动。如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文化馆,通过招聘志愿者,培养志愿者专业能力,鼓励志愿者长期在乡村蹲点服务。既为乡村文化爱好者提供日常辅导,又从更深层的规划层面积极打造和建立普定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组成了“扶贫扶志”曲艺说唱团,把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大调曲子、三弦书、越调等河南省特色曲艺品种整合起来,带到贫困乡村地区。他们演出的节目除了传统名曲名段外,还结合脱贫攻坚感人故事,不断编创鼓励贫困乡民通过生产自救、自食其力、创业致富等富有时代感的新剧目进行表演。通过艺术潜移默化的作用,感化人心,激励群众的生活生产斗志,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传达正能量,发挥出了扶志的积极作用。二是致力于乡村文化的整体建设,通过改善环境、创新手段、打造新模式予以推进。如四川省广元市开展的“千人百村”文化志愿扶贫行动,通过协调、组织、策划、保护、服务五个方面坚持文化扶贫,不但进行文化艺术演出,还着力发掘当地的乡村文化建设、手工艺挖掘、保护古村落,构建和推动特色文化旅游,改善乡村环境,拉近偏僻乡村与当代社会的联系,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则以“民俗文化乡村行”为主题,积极打造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塑造“全域旅游+文化扶贫”新模式,分别用桂剧戏曲、瑶族羊角长鼓舞、竹竿舞等表演形式展示当地文化艺术特色,通过文化旅游使游客获得行、吃、住、观等文化体验。这种出于整体化思考的、通过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致力于改变乡村生活、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的做法,具有长远的脱贫发展前景和意义。其实,艺术作用于社会生活由来已久,中外皆有共识。如我国春秋时的《孝经》中“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所以成为至理名言,反映出音乐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强大影响力。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艺术应该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艺术不仅作用于社会文化建构、更作用于社会主体——人的发展,我国先秦文献《乐记》中就有“‘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西方在18世纪演绎出“美育”的概念,竭力推崇艺术有益于人的精神指导作用,并且在20世纪初被引入到我国高等教育中。上述列举的精准扶贫之所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能把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或其他艺术融入到现代表演中,并积极采集时代感强的生活题材,发挥“三农”政策作用积极创作,用来扶助和启迪乡村贫困者的心灵;二是在生产经济规划与促进上,融合“文化旅游+农产品营销”的方式,带动贫困区的生产自救和良性发展;三是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建立非遗研习基地,以保证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得到延续,从而使得文化旅游和其副产品能可持续性发展。由此可见,音乐及其他文化艺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往往能拓展出更大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也能够为美丽乡村新秩序的建立发挥自己的作用,更能够推动乡村扶贫、扶志、扶智的新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助力文化扶贫
高校精准扶贫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历史使命,更是其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提升办学影响力的重要方式。陕西作为文化大省,高校云集,在扶贫工作上也应充分发挥每个学校的优势和特点。笔者所在的西安音乐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着力推进贫困乡村的扶志、扶智工作,主要包括:一是建立特色产业高校扶贫教育基地,在宁强县、镇巴县、旬邑县分别设点,捐赠乐器、图书和音像资料,开展系列活动;二是捐资设立“星愿圆梦基金”,在宁强县巨亭镇中心小学,以21名建档贫困户家庭子女为基础,组建了“溪音少儿合唱团”,定期派出专业教师义务支教授课,协助县政府打造青水镇最北苗乡特色学校,帮助培训“合唱团”“舞蹈队”“葫芦丝组合”和“广场舞蹈”等四支表演队伍;三是组建音乐志愿帮扶团,抽派优秀师生,利用假期开展多专业音乐教育培训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支教活动;四是持续开展义务支教授课,为镇巴县免费代培艺考生,为镇巴县歌舞团免费代培演员,指导提高镇巴县歌舞团艺术排练水平。以此营造和改善扶贫乡村的音乐文化传播和音乐教育环境等。学校对口帮扶的宁强县巨亭镇流溪沟村已于2018年12月实现整村摘帽退出。其“产业扶贫经验”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典型案例,特色产业模式“庭院经济”被人民日报两次大篇幅报道,流溪沟村被汉中市树立为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双示范村,为全省扶贫工作赢得了荣誉。2019年6月1日举办的庆“六一”扶贫树志文艺汇演社会反响强烈,央广网、凤凰网、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国际在线、西部网、新浪、搜狐等近20家知名媒体进行了报道。2019年汉中市宁强县巨亭镇流溪沟村“溪音少儿合唱团”中好多连县城也没去过的孩子们,赴省城西安登上了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的大舞台,与全省的优秀少儿合唱团同台演出。扶贫贵在扶志、扶智。音乐艺术的学习为山区的孩子们提供了走出大山、走向广阔舞台的机会,给孩子们的成长留下了美好而温馨的回忆。乡村的孩子们在古典音乐和民间传统音乐的不断熏陶中开阔了心智,培养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为教育扶贫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体现了扶贫重在扶志、扶智的乡村发展理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意见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一)按照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加快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促进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到2020年,实现全县各乡镇综合文化馆、图书馆分馆达到标准并正常运行,免费开放,加强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农家书屋设施的完善和补缺,在明确产权归属、保证持续服务的基础上,整合多方资源,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更加方便基层群众。要加强(社区)文体广场建设,把简易戏台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范围。完善乡镇电影放映设施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健身场所和路径。在文体广场和城乡人流密集地点设置公共阅报栏(屏)、公益广告牌。完善旅游集散地公共文化和科普服务设施。鼓励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建设专题博物馆(乡村文化纪念馆、农耕记忆馆、美术馆、科技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等设施。公共文化场所要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
(二)抓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和日常保障。突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落实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文体活动中心等免费开放工作。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各级各类公共体育实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创造条件免费开放。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内部文化设施和民间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列入免费开放范围的公共文化设施,要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建设,运用新媒体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统筹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服务等项目,加快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在智能社区中的应用。
(四)完善公共文化政务信息、政策宣讲、应急科普和应急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领域相关设施和服务平台的整合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能。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五)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以及科普、健身等内容,维护群众文化权益,将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鼓励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试点工作。
瑶族图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蕴探讨
摘要:广西是瑶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瑶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大量独具广西瑶族特色、反映瑶族百姓生活智慧和文化的图案艺术。民族图案艺术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各民族的传统图案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及美学艺术。文章在瑶族图案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信仰基础上,指出了瑶族图案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现状和作用,充分体现了广西瑶族人民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是乡村振兴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民族文化总结与智慧成果,体现其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蕴。
一、瑶族图案的分布与特点
目前已知的瑶族集中分布于广西,至今千年或更久,以经济、环境、习惯、服饰等进行区分,分为“尖头瑶”“过山瑶”等三十多个分支。他们的传统文化、歌舞、服饰等均突出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征。而广西的瑶族图案称得上瑶族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有着极好的装饰性,多姿多彩,用途相当广泛,服饰、头饰、图腾柱和各类装饰画均有所呈现。广西瑶族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大自然有着密切关联,亦深受其美的熏陶,这样瑶族能因地制宜地临摹并艺术化处理八角花纹自然的美,使之变成有着装饰功效的艺术化瑶族图案。瑶族的服饰本身凝聚了自身特殊刺绣技术,将织锦、蜡染、刺绣、蓝靛印染、彩桃花等传统技术融为一体。瑶绣图案十分丰富,通用的图案有两大类:一是抽象的几何纹,如米子纹、十字纹、锯齿纹等;二是具象的写实纹,如八角花纹、连鱼纹、云雷纹、火纹等,凸显民族特点,印证了瑶族高超的智慧与优秀的历史文化。进入当代,瑶绣亦紧跟时代发展加入了不少时尚元素,实现了更大的突破与创新。除图案造型外,瑶族人民更从色彩上作了创新,以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红、蓝、绿、黑等几种色彩完美结合起来,呈现更大胆丰盛的色彩,产生更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强化了图案的韵律感、节奏感,凸显其民族色彩。瑶族以多神崇拜为精神信仰,对象以自然、祖先、图腾居多,亦涉猎道教、巫教的部分内容。从已有材料得知,瑶族图腾形成于文字产生前,远古的瑶族先祖临摹自然形态,并做了形象化处理。为此,图腾可谓早期符号语言,凝聚了华夏文明的精华和灵魂。瑶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亦包含了极为多元的含义,从尖头瑶来看,无论图案样式、形态抑或色彩方面,均表现了特殊的民族风格,文化内涵十分突出。花篮瑶主要在服饰、帽子、日用饰品上点缀各种图案,体现了高超精致的工艺技术,表达了瑶族特殊的民族韵味与艺术审美。尖头瑶的女帽式样都是尖头样式,应用的图案尤为多元,有四叶莲纹、八角花纹、狗头纹、波浪纹、木栓纹等,形式上更突出匀称和平衡、节奏和韵律等特点,以多元复杂的图案风格,衍生出具有抽象色彩的多种样式,相传尖头瑶妇女行走在大山时,带此体积硕大的帽子,可以起到壮胆、自我保护的作用,同时还寄托着长辈对后代能像山间竹笋一样茁壮成长、世代平安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无比热爱。
二、瑶族图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进入现代,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多元使得人们更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呵护。艺术以创新为其灵魂,亦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瑶族图案代表了瑶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社会各界均应关注其保护与传承。如今的瑶族图案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保护,主要源于其脱离时代发展失去创新力。由设计视角观察,我们重组这些多样图案,以其本来面貌进行再创作,赋予其时代全新的意义,跟进数字化、现代化发展步伐,与当代审美与时俱进,将其独有的文化意蕴彰显出来。这样才是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才有助于民族艺术的进步与成长,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不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三、瑶族传统艺术图案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对于旅游者而言,大都追求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的增加设计,使得地方民族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这样能够给游客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又能够带给游客新鲜感。这样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既能够增加民族文化的见识,又能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的熏陶,从而使得整个观光游览过程更为丰富饱满。当前在瑶族推动文明乡村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各种民族艺术图案的收集。瑶族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有着自己的图案特色。这些年来国家政府加大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投入,强调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和元素。借助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图案,丰富作品内容,使得更多的观众和游客能够看到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进而领略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于瑶族在乡村建设方面,需要充分对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加以利用,从而丰富旅游景点的装饰。通过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能够在竞争中展现与众不同之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在乡村建设当中的合理应用,既能够很好地体现出瑶族文化艺术特点,也可以提高游客对当地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民房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得地方民房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然而原有的民族居住面貌出现了改变。以往拥有各地少数民族特色的房屋逐渐消失。为此,在现代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艺图案的运用,强化乡村建筑的标识设计、功能设计,以此丰富旅游项目,并充分融入更多的新理念,如绿色理念、整体理念、原生态理念等,这些都将会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条件。
地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
摘要:近年来,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发展势头强劲,有效地提升了游客对该地区文化的深度理解,增强了游客体验感。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视角,以乡村节庆为研究内容,聚焦渝东南地区,总结归纳了该地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四项特征。研究发现: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呈现出政府部门主办、目的性多元化、文化体验感强的特点,该地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应注重载体、服务、品质和空间四个方面的优化,以期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独特文化内涵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乡村振兴;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
乡村节庆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在助力乡村振兴、活跃乡村民俗风情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各地对乡村节庆的举办热情高涨。而如何使乡村节庆繁荣区域经济和文化,打造持续性的节庆效应成为了普遍关注的话题。渝东南地区的乡村节庆办节历史悠久,形式丰富,促进了当地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和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以举办乡村节庆为重要支点撬动乡村振兴,探索更好的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1是推进渝东南环境优化的重要步骤。乡村节庆与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人文环境是一对矛盾关系。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人文环境不仅符合国家对于渝东南生态功能区与生态涵养区的发展定位,对于提高渝东南乡村节庆品质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样,节庆活动的发展也会推进渝东南环境的可持续性。
1.2是促进渝东南文化繁荣的必然举措。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乡村节庆展现渝东南地区的历史性与文化性,传播并发展地区文化。借助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节庆,游客可以体验、感悟与欣赏渝东南文化。各色节庆活动集中展示地方形象和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承与创新了传统文化。
1.3是提升渝东南经济品质的关键环节。乡村节庆是促进当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举办节庆能深入挖掘乡村发展潜能、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加快各地区之间交流、交往、交易的速度,提升乡村产业整体实力,实现渝东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壮族嘹歌的发展模式推广
伴随城镇化而来的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保持的负面影响已为学者所关注,但对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如何融合、共生问题仍缺乏研究,本文以壮族嘹歌文化为例对城镇化背景下嘹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持、融合与共生问题作探讨。 一、嘹歌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 壮族嘹歌文化是以唱嘹歌而得名,“嘹歌”的含义,大体上有五种说法[1],大意是指明清时期以及在此之前壮族民众所编唱的形成固定内容和篇章,程式化结构及曲调,并形成了某种“版本”而世代流传下来的带“嘹———嘹———”衬词拖音的民歌。嘹歌文化的活态化载体是呈现在以平果太平镇歌圩为中心的传统18个歌圩之中,主要分布在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嘹歌文化的书面载体,是由《三月歌》、《日歌》、《行路歌》、《贼歌》、《建房歌》5部传统长歌和多部传统短歌,以及新近由农敏坚、谭志表等学者搜集整理出版的9卷本集古壮字版、壮文版和汉文版于一体的《平果嘹歌》丛书,共4万余首,16万多行。这些嘹歌书籍呈现给读者的是嘹歌博大精深的内容和精彩生动的唱词,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体现了嘹歌文化的厚重与深远。古老的《嘹歌》是用古壮字抄写,为五言四句式,以押脚韵为主。按内容,《嘹歌》可分为抒情、叙事两类,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形态、乡情民俗、伦理道德、审美爱好等内容,“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梁庭望)。但其核心主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情”字。可以说,“嘹歌”、“嘹歌”,为爱情而歌,是爱情的赞歌(蓝阳春);按篇幅可分为长歌、短歌、中歌三种;按歌唱的时间,可分为日歌和夜歌两种;按曲调,可分为“那海嘹”、“哈嘹”、“嘶咯嘹”、“的咯嘹”、“长嘹”、“喝酒嘹”6种。2008年平果嘹歌文化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嘹歌文化名声远扬。把嘹歌当作一种文化进行研究的首推《壮族嘹歌研究》,该书由著名壮学专家、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主编,2009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004年4月覃乃昌、郑超雄、潘其旭、覃彩銮、范西姆、蓝阳春、滕光耀等广西多位民族文化专家、学者应平果县政府邀请前来考察研究嘹歌文化后,汇编成书的学术研究成果。该书深刻阐述了嘹歌文化丰富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梁庭望教授在为该书写的序中认为,该书“把嘹歌提高到文化的层面,……揭示了嘹歌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美学价值……是近年壮族歌谣文化研究的一个亮点。”覃彩銮研究员认为嘹歌文化的审美价值是嘹歌文化世代传承不衰的首要原因。“嘹歌文化的音乐艺术之美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体现;而文学之美则是借助精美的诗歌语言来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或意境,形象生动地反映生活和丰富的情感。人们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加工提炼、整合、完善与升华,使得《嘹歌》无论在音律上还是在歌词的内容和韵律上,都达到了比较完美的境界,达到反映人们心声和思想感情的效果。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均能获得美的愉悦与满足,进而激发出更大的创作、欣赏和审美热情,使得嘹歌文化在其民族文化的沃土中深深扎根,开花结果,世代传承不衰”。[2] 二、平果县的城镇化促进了嘹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不可否认,在城市化背景下像嘹歌这样的乡村文化也难免受到城市文化的激烈冲击。壮族青年人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现代化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审美需求不断提高,4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逐渐淡化,传统节日逐步被现代节日代替,田间地头吟唱嘹歌的人群中不见了年轻人的身影,祖辈父辈们昔日以歌怡情和择偶的风俗不复存在。种种迹象表明像嘹歌这样的乡村文化的保持也难免受到城镇化的影响。然而,平果县政府及其精英团队充分意识到了城镇化对乡村嘹歌文化的不利影响,探索出了一条消除城镇化不利影响的新路子。事实也证明嘹歌文化在平果并没有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消亡,相反现存的12个歌圩在政府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逐步发展繁荣。每年农历二月二之后,平果县多个乡镇都会轮流举办民间歌会,成千上万的群众会自发聚集赶歌圩,参加唱嘹歌比赛。特别是哈嘹乐队把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嘹歌完美融合,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使嘹歌唱响了世界,嘹歌文化也由此成为壮族乡村文化的奇葩。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 (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平果县城乡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城乡经济文化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平果县在铝工业快速发展的带领下,已成为广西第一财政大县,2009年平果的财政收入达到了14亿。由于财政实力雄厚,城镇化也快速发展,在2003年平果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平果县的城镇化作了这样的定位:“桂西次中心城市,国家重要铝工业基地、地区性物资流通中心和现代化森林山水生态城市”,县城区面积已由1998年的6.5平方公里扩展到2009年的17.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至14万人,城镇化率达28.68%。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平果铝业带动了铝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也给平果县带来无数商机,由此带动的房产业、饮食业、旅游业蓬勃发展,城市框架逐年拉大,这些无疑为平果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占地6 000亩的平果大学城的崛起,并已经成功地引进了2所高校,使平果的城市功能得到改善,城市的文化品位、档次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城镇化使嘹歌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地得以改善,如江滨公园、文化公园、马头山公园等景点设施不断完善,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而乡下早已完成了公路、电视、电讯网络的村村通工程,现有的11个歌圩的道路改造和歌圩周边环境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城镇化的普及使群众有了大量的时间和物质基础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嘹歌文化就成为了群众自觉的文化需求,每逢节日,群众都会自发聚集广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处演唱嘹歌,可以说,现在的平果县是处处嘹歌飞扬。#p#分页标题#e# (二)以城镇化为推手打造嘹歌文化的保持与传承的新模式。平果县政府及其精英团队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充分意识到了嘹歌文化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注意地方特色的嘹歌文化的保持与传承问题,积极探索嘹歌文化的保持与传承新模式,并制定了总体的发展思路,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歌圩文化的发展,组成了由政府主导、专家精英参与、嘹歌艺人积极响应的嘹歌文化保护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嘹歌文化品牌:2008年平果嘹歌文化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团体哈嘹组合响应政府弘扬地方民族艺术的政策,将嘹歌原生态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使嘹歌声名远扬。可以说城镇化带给平果的不是乡村嘹歌文化的湮灭,而是繁荣和发展。嘹歌文化主推手农敏坚在百色学院讲学时专门介绍了平果县在打造嘹歌文化品牌上制定的总体思路。一是“三部曲”。即“书、歌、节”:“书”即出版继续收集到的歌目、研究理论书籍、翻译书籍;“歌”即继续创新原生态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节”即每年10月举行“壮乡天籁•歌圩艺术节”。二是“三对接”。即把嘹歌文化对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接东盟;对接高校。三是倡导“四个理念”,即市场理念、传承理念、精品理念、知识产权理念。四是“四个一”,即一支队伍、一套机制、一批设施、一批精品。近年在嘹歌文化品牌的打造上,平果县政府的态度和政策导向对民歌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关系重大。以哈嘹组合为例,哈嘹乐队能走红中央电视台和悉尼歌剧院就与平果县政府的政策导向密不可分。成立于2005年的哈嘹乐队,在农敏坚的建议下,将壮族嘹歌等原生态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进行融合,创作出了嘹亮、优美、动听的原生态旋律及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的新音乐作品,代表作《月亮》、《乐逍遥》等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大型文化晚会上演出。2010年6月哈嘹组合又参加了第14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继在团体比赛中帮助广西电视台夺得历史最好成绩第12名后,他们又以个人赛前30名的成绩参加个人组流行唱法决赛,最终夺得本届央视青歌赛的第15名。这是目前广西流行歌手在央视青歌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哈嘹乐队在2007年11月20日还应邀参加了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行的“澳洲金花选秀活动”并担任特邀华人组合演出嘉宾,成为中国第一支登台亮相澳洲悉尼歌剧院的流行乐队,一时光华闪耀,蜚誉国际流行乐坛。平果县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行两届“壮乡天籁•2010”歌圩音乐节,2010年7月25号举行了第三届,全称为“‘壮乡天籁•2010’歌圩音乐节”。在百色市2010年文艺汇演中,7月28日的平果专场《嘹歌飞扬壮乡天籁》中,嘹歌文化通过舞台展现出了传统嘹歌艺术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舞台艺术的精美融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有突出特色的节目是广受赞誉的哈嘹乐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月亮》,在这首歌中,古老的哈嘹曲调“那海嘹”和流行摇滚乐完美融合,曲调悠扬意境优美。有歌剧形态众人演唱的《嘹歌曲调》以赶圩的形式,把哈嘹最流行的6个曲调汇合起来,让8个歌手对唱集中呈现了嘹歌的原汁原味的韵味。无伴奏童声合唱的小雨点合唱团演唱的《蝉鸣声连声》,体现了嘹歌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传承后继有人。种种迹象表明平果县政府正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打造、传承和保持嘹歌文化。 三、城镇化背景下嘹歌文化保持和传承应注意的问题 在城镇化背景下打造嘹歌文化品牌、保持和传承嘹歌文化方面,还存在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注意克服政绩化和形势化 比如由政府官方主办的山歌节往往会因为大众传媒或政府方面某种程度的包装,对所唱嘹歌的思想内容一般要求健康和有时代感,使民歌活动中属于民间的“俗”文化的成分被冲淡,歌手在传统的相对小范围的人际传播中所展现的私人体验色彩和个性化特征,在众多的现场观众和各种媒体报道乃至电视直播中,必然策略性地隐藏或淡化,从而使山歌的艺术性被消减。[3]一些民间文化一旦被政府过度包装后,往往会使其流于表面形式,变成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官员的政绩服务的工具,就会损害民间文化艺术的自发性和通俗性,所以只有克服政绩化和形势化,保持嘹歌原生态元素的完整性和民间文化艺术的通俗性及其传播组织方式的自发性,才能确保原生态嘹歌文化的良好保持和传承。当然如何利用嘹歌来宣传主流文化,并最终融入主流文化仍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二)落实、创新嘹歌文化的保持与传承方式 1.在现有哈嘹组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挖掘原生态的嘹歌文化元素,充分吸收西方现代歌剧舞台艺术形式,展示嘹歌的艺术魅力。哈嘹乐队将壮族嘹歌等原生态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进行融合,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的新音乐作品,此乃非常大胆而成功之举。但为了使嘹歌原生态音乐和现代音乐能全方位的结合并得到良好地发展,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平果嘹歌和西方歌剧其实是有着共性的。嘹歌和西方歌剧一样,是以歌传情,运用“歌唱”来叙事的。西方歌剧按演唱方法划分成高、中、低音,演员的演唱风格是根据曲子和自己演唱的“声部”来决定的。嘹歌男女歌手双方在演唱时分别分有主声、和声两个声部,这和西方歌剧也有相似之处,如《贼歌》所唱的是男子征战的题材,从故事发生的开始、高潮和落幕,都是以歌代言,以歌叙事,抒情性和情节性完美结合。可以说嘹歌具有西方歌剧的特点,西方现代歌剧舞台艺术形式对嘹歌应该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两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应该有很大的结合空间。当今在西方歌剧中注入中国元素是流行趋势,近年来一批具有独特中国元素的西方歌剧在国际上首演,包括谭盾的《秦始皇》(2006年)和郭文景的《诗人李白》(2007年),这些做法也造就了西方歌剧样式微妙的审美变化,从近来上演的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元素加入后的震撼效果。西方歌剧的宏大传统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融入,可以充分展示嘹歌文化的原生态与现代城市文化融合后的审美效果,在不同文化层次和背景截然不同的群体之间引起强烈的共鸣。#p#分页标题#e# 2.打造传统与现代传媒平台,扩大嘹歌文化的传播渠道。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完善通向歌圩的交通设施,方便乡邻群众与外地游客自由进出;改造现有的乡村歌圩,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在每个歌圩建立歌圩广场,配备现代化的音响、音像设备,让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嘹歌文化大餐。此外,还要打造现代网络影视传媒平台,传播嘹歌艺术。可以建立嘹歌网站,网民可以在线观看嘹歌演唱,可以把嘹歌当作音乐铃声下载到手机。让嘹歌爱好者更方便快捷地听到自己喜爱的嘹歌,还有助于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有机会感受嘹歌、学唱嘹歌,让嘹歌这个独特的原生态音乐广为流传,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欣赏。 3.开发、整合平果县境内现有的山歌光碟15个制作组,形成嘹歌文化产业链。嘹歌是标准的五言四句“吩”(壮语,“山歌”之意),歌词内容在音乐表现上有所不同,各种不同旋律在地域方言土语上也有差异,加上不同风格的歌手在演唱时的自由发挥,经过千锤百变,嘹歌形成了有明显区别不同唱法的曲调,极富于抒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悠扬动听的旋律,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这些民众明显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大的群体,而市场上能找到的、技术含量普遍不高的嘹歌光碟远远不能满足这个群体的需要。要大力开发、整合现有的嘹歌光碟,并配上汉字歌词大意甚至是对应的汉字歌词,选取各系列精华,按内容、曲调、演唱风格等分类,使嘹歌文化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唱嘹歌、欣赏嘹歌、弘扬嘹歌文化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政府必须要把农村居民转为享有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政治权利的城镇居民。特别是要针对嘹歌艺人大多在50岁以上的年龄特点,建立50岁以上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借鉴广西制定的60岁以上农村人口每月领取100元补贴的社会保障制度,把5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他们的衣食之忧,使他们更好地享受唱嘹歌的乐趣,使嘹歌的文化成为民众的真正精神和审美享受,进而更大更深程度地影响年轻一代,在年轻人的心中唤起弘扬本土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同时充分发挥嘹歌艺人的特长,举办各种形式的嘹歌培训班,培养嘹歌文化传承人,让嘹歌这种独特的乡村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四、结语 嘹歌文化与布洛陀文化是壮族文化的两大代表作,它们都承载着壮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壮民族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壮民族文化。城镇化背景下以民间歌圩与官方主办嘹歌文化艺术节相结合的形式,结合嘹歌特点所创立的乡村嘹歌文化与以现代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的完美融合的新模式很值得研究和推广。
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思考
摘要: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兼顾实用技能与艺术感染力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的必要性,然后阐述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对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的问题,最后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课程定位;人才培养
现今时代,素质教育备受人们关注,而文化艺术教育属于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个人的人文素质、艺术气质等方面的发展都具备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高职教育阶段对学生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从学校到社会的衔接作用,对学生进行优良、有效的艺术教育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与发展前景,对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
在高校教育中进行文化艺术教育,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其在后续的学习、工作以及发展中,在注重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能够全方面地顾及各个学习方面与层次,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文化艺术教育方式与我国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理念、想法完全一致,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的结合。
2.有利于专业体系中的课程定位
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摘要: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存下来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鉴证。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大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以特有的当地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遵循在地性、市场性和创新性的原则,进行乡村旅游的品牌创建和文创衍生品设计开发,结合乡村节庆文创活动的营销策划,对于推动大连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创产品开发;文化遗产资源;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重要战略是于报告内提出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部署。通过对区域文化遗产资源的认知,孵化培育乡村旅游品牌,进行文创衍生品设计开发,有助力乡村文创产业的发展。曾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启发下,全域旅游概念下文旅结合开发模式的推动,乡村文化创业产业随之兴起,大连普兰店星台镇有着以吴姑古城为代表的文化遗产资源,探索大连普兰店星台镇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利用吴姑古城的文化遗产资源发展该古镇的文化产业,不仅是促进佛教文化传播,同时也促进文创产业的多元发展,实现古镇在文化方面的创意转变。
一、大连普兰店星台镇简介
大连普兰店星台镇是位于大连市普兰店区中东部,在2018年的大连最美古村镇评选活动中,因为其镇中的吴姑古城,普兰店星台镇被评为“大连最美古村镇”,吴姑古城位于星台镇连绵起伏的巍霸茫茫峰间,原名为巍霸山城,古城中清泉寺始建于贞观二十一年,距今有1900多年的历史。是守卫北部边疆的屯兵之城,隋唐时期北方高句丽民族扩大修建。之后朝代的军队多在此驻兵,是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城内建有紫禁城、烽火台、点将台、梳妆楼等建筑。吴姑古城中有座古刹,被称为清泉寺,是辽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寺庙,有1300多年的历史。
二、星台镇文创产品的开发内容
星台镇吴姑古城作为辽宁境内为数不多的佛教古镇,相对于其他古镇更加具有主题特色和历史性,这不单是古建筑艺术的集成,还是文化艺术汇集。在基于古城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的表现元素可以使文创产品更加富有艺术内涵。可以研究对古城故事和佛教典故的应用,也可以表现在对传统纹样的创新应用,传统纹样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一种图案象征,让人自动产生代入感,也包含了文化内涵。文创产品的设计上可以运用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之间的结合,使样式即不老套又紧贴时尚,以此来丰富设计的表现手法,传达悠远的文化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星台镇吴姑古城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内容有两个层面,第一为可见的显性的古城文化遗存,第二是佛教信仰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