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乡村旅游规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探讨四联村乡村旅游规划设计
摘 要: 以湖州四联村旅游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乡村现有优势资源与不足,以田园综合体的设计理念,提出村落生产方式升级、生态环境重构、生活方式完善的设计思路,构建产业、自然与人和谐联动的共生环境,并据此提出湖州四联村的旅游规划方案。
关键词: 共生; 乡村旅游; 田园综合体
1 概述
随着乡村振兴在全国范围的普遍开展,乡村旅游进入了全民时代。许多乡村自发地开展旅游服务,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随意性较强,种类单一且重复,配套设施缺乏,特色挖掘不彻底,缺乏完善且有效的经营管理组织等[1]。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乡村的巨大价值,投资乡村旅游。然而随着商业资本强势注入,旅游产业与乡村的关联性不够,乡村沦为城市人的旅游度假胜地,其自身仍然走向没落。乡村旅游只有与乡村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才能真正地振兴乡村。本文以浙江湖州和孚镇四联村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基于四联村现有的自然景观风貌,鱼桑文化特色上,营造集生态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2 研究对象
四联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传统江南水乡特色,拥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悠久的桑蚕文化历史,它所在的和孚镇被命名为浙江省非遗主题小镇。虽然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四联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着很多挑战。该村年青人外出打工,一些房屋因无人照看而败落,桑塘文化走向没落,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3 设计理念
茶文化视野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
摘要:在当前整个旅游产业成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价值进一步突出。尤其是在人们渴望生态,向往田园生活的今天,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活动的有效开展,就成为整个活动中的重要发展元素和内涵。本文拟从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认知入手,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与方向理解,通过探究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的实施价值,从而分析融入茶文化理念科学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茶文化视野;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科学开发;旅游产业化
客观地看,旅游业所具有的影响,不仅是满足社会发展的产业体系,同时也对多元产业发展和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旅游业中所包含的元素,以及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都有着重要展现。当然,对于整个乡村旅游活动的经营发展来说,良好的景观规划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1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认知
事实上,如果我们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成熟分析之后,我们不难看到正是茶文化体系内所包含的诸多元素造就了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可以说,无论是茶文化中的物质景观,还是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展现,在当前能够作为旅游活动开发的重要所在。围绕茶文化实施旅游活动开发的方向极为众多,而可以利用的元素也是全面的,因此,除了系统化的文化应用外,文化也成为当前我们实施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所在。茶文化是一种心态理解和认知,其中所向我们具体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元素,更重要的是其长期以来的精神认知为我们更好的利用茶文化提供了重要视角。当然,在当前社会大众日益注重健康养生的重要时代背景下,旅游与生态、文化等诸多元素的系统化结合,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消费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就“异军突起”,成为时展的新焦点。
2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与方向理解
从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具体趋势看,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发展形态,也就是文化与旅游活动开发相结合,进而开发内涵和市场关注度极高的综合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因此,在全新的旅游产业机制中,我们看到茶文化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代表内涵。当然,现阶段人们对旅游活动的实施认知更加理性和成熟,人们渴望贴近自然,拥抱自然,感受到最真实的生活,而这就对乡村旅游的具体经营开发提出了较高诉求。如何实现整个乡村旅游经营建设的理想效果,其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对其旅游资源和开发背景形成突出认知,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做好科学规划,通过选择合适的元素内容,从而赋予乡村旅游活动中更为独立、新鲜的元素,进而提升整个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最大价值。我们看到在乡村旅游中,其景观活动更多是以农业元素为基础和前提的景观综合项目,其包含了景观行为,乃至独有乡村文化的景观项目,其中既有着乡村文化的生态理念,也有着良好的田园风光。结合乡村旅游的经营特点看,旅游景观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更多是以乡村和社会自然生态,乃至具体的乡村人文为基础,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开发,从而具体营造品质高、对游客充满吸引力和美好向往的优美乡村环境及生态空间。而做好景观规划设计活动时,必须注重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乃至具体的生态属性等多种功能充分融入和集中诠释。当然,在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合理规划,尤其是结合具体的村落布局来设计景观,其既要充分体现本地区的具体风格,同时也要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等等,确保实现景观的生态化展现。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今天,人们急躁的开发心态让乡土气息破坏殆尽,而传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思路很难有效满足整个地区的开发。因此,在当前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时,要借鉴茶文化的生态理念和人文气息,从本质上弄清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合理发展。
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作用
【摘要】阐述地域文化的概念和构成因素,分析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运用的意义以及对策,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绿色乡村建设;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传承文化精神;增强创新设计,提升时代感受。
【关键词】地域文化;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乡村旅游具有自然和质朴等特点,吸引了很多游客特别是城市游客。但其所表现出的问题也不可忽略,例如对传统文化及民俗资源缺乏有效开发,地域文化不够突出导致旅游景观缺乏文化内涵等等。种种问题导致多个乡村旅游产品过于雷同,需要我们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不断探求和实践。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及构成因素
(一)概念阐述
地域是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区域的划分方式,但因为多种原因,地域的概念并不明确,而是指大致的某个地区。地域文化是指该地区的人们与身边事物之间所建立的联系,这主要来自于历史的积淀。从景观的角度上来看,地区之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文化、环境和地域上,从而使之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地域特征能够体现某区域中最为主要的特点,其中包括了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便于人们进行区分。
(二)构成因素
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策略
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是党和人民对于乡村发展的新期望,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经济建设及环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平衡旅游业发展与乡村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从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出发,对中国的乡村旅游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提出更多助力乡村旅游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1]。
1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为进一步概括研究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对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发展最多的乡村农业旅游。即将农业种植、采摘与旅游相结合,形成一种帮助游客体验农村生活的旅游模式。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包括种植体验、农产品采摘及农田观光等。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能够拓展游客的知识,还能够帮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二是现阶段较为流行的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即农户利用自己的庭院及周边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并为游客提供民俗表演及农家饭等,是一种利用景观和乡村文化吸引游客的旅游模式。三是休闲乡村旅游。即为游客提供时间较长的休闲度假地点,并依托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放松环境,是现阶段高压城市生活背景下催生出的旅游产品形式[2]。四是以文化环境作为依托的红色旅游。即利用乡村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进行红色主体教育宣传,是一种将文化传播与旅游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模式,如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乡村旅游模式就是最为典型的红色旅游。
2中国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旅游品牌建设,难以为乡村经济发展助力。虽然现阶段很多区域的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在旅游品牌构建方面还存在诸多欠缺。乡村旅游品牌缺失影响了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足够的助力。乡村旅游大部分是依赖独特的自然环境进行旅游行业拓展。由于中国地域较为广阔,很多乡村旅游仅在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这些地区没有抓紧时机构建品牌化的旅游宣传策略,使旅游的发展过分依赖于政府主导和参与,缺乏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能力[3]。同时,非政府组织在乡村旅游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这也使得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存在不均衡问题。因此未来需要不断构建系统化的旅游品牌,维护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九江市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着重要机遇,但在资源规划、产品供给、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有必要科学合理规划,整合当地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文中简称文旅精品),增加产品供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政府、企业、村委和村民的作用,助力九江市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土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品供给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这为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指引。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九江市立足于当地实际,将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注重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并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吸纳当地居民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突破口[2]。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九江市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机遇
(一)厚重的人文历史
九江市是江南文化名城,拥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主要代表有九江文曲戏、黄梅戏、九江采茶戏、九江弹腔、青阳腔、东林寺、琵琶亭、白鹿洞书院、浔阳楼、锁江楼等。此外,创作于九江市的经典文化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等,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传颂。总之,厚重的人文历史为九江市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和策略
摘要: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发展的速度很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
一、问题:规划和经营服务意识欠缺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是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观光、体验等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多功能、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不但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而且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盲目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目前,一些乡村旅游区没有进行总体规划,更不用说专项规划,发展的盲性较大。一些地区几乎没有进行整体规划,乡村旅游与传统旅游景区(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和销售组合等,互补性和共生(享)性差,从而也削弱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有些地方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稍做改造和宣传就开始接待游客,然而改造的结果,既不具备大规模旅游观光的条件,也缺乏传统文化的乡土气息,转型并不成功。
二是行业管理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多数农家乐协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少开发和经营行为不规范;卫生和环保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缺乏解决的办法。在开发经营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营造和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对破坏行为也缺乏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政策依据,立法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三是市场营销缺乏策略。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已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但由于疏于树立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往往没有形成品牌,更没有系统的营销战略,对目标市场也没有进行细分,缺乏相应的营销策略。
四是产品不够丰富,乡土味不浓,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人认为乡村旅游的设施主要包括棋牌活动室、卡拉OK室、室外庭院、果园或花卉苗圃等,活动内容以麻将棋牌、赏花采果为主,服务项目大同小异,从而造成彼此间激烈的恶性竞争,增大了市场风险,导致一些地方乡村旅游效益低下。一些农家旅店,为适应城里人的习惯,往往布置得像城里的小旅店,失去了乡村的特色和魅力;一些农家饭店的摆设、配置和菜肴等也正日益向城市餐馆看齐;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内容也开展得并不多。由于缺乏乡土气息,因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产业融合下乡村旅游数字化发展思考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基于当地产业融合下的乡村旅游数字化发展趋势,课题组以广州市部分特色村落产业融合发展下的数字乡村旅游作为调研对象,针对广州市乡村旅游现状以及面临的发展困境,从乡村文化品牌建设、休闲农业旅游、最美乡村等方面结合数字化技术、融合当地产业,提出了乡村自然环境与节假日活动融合、休闲体验项目与当地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旅游的传统手段与数字化技术融合等措施,以数字化形式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课题组认为,以政府为引导,强化乡村旅游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环境优化、彰显特色、数字化的乡村,是广州市乡村旅游产业化、多元化、数字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数字化
1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勾勒出未来5年数字经济发展蓝图,未来5年数字经济建设与发展脉络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城乡统筹的快速推进、农土入市的土地改革、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等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既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1]。
1.1广州乡村旅游基本情况
广州地区山水资源、乡村资源丰富多样,乡村旅游发展前景看好,逐步形成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红色农业、温泉养生、绿道休闲、古村风韵、民俗乡情、特色民宿、研学基地、自驾露营和水乡风情等类型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2]。截至2020年,广州市拥有从增城、白云、番禺、花都、南沙、从化等区精选出的“花都绿色田园游”“白云亲子休闲游”“黄埔古村史韵游”“增城生态养生游”等8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8个省级文化旅游特色村,17个广州旅游文化特色村,有14家乡村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从化区南平村、莲麻村,番禺区大岭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增城区、从化区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增城粤菜寻味游”“从化踏寻红色经典农业游”“番禺区水陆空三栖美食街区游”3条线路入选广东省第二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2020年“广州最美村庄”的评选活动中,广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了30条“美丽乡村游黄金线路”,其中“美丽从化温泉生态乡村游休闲精品线”“生态从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小镇休闲文化游)”最具特色。30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串联起海珠、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区的精品乡村旅游景点,涵盖了森林康体、观光农业、绿道休闲、古村风韵、水乡风情等多样类型,将指引市民及游客深入广州各特色乡村,领略传统岭南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魅力,同时满足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笔者以花都区旅游情况为例,详细分析目前广州市乡村旅游的情况。花都区地处广州市北部,围绕“打造粤港澳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积极培育文旅产业市场主体,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大力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花漾花都”文旅品牌,成为都市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圈。结合当地特色产业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等项目,利用数字经济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目前已有1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红山村),3个市级旅游文化特色村(红山村、塱头村、洛场村),4个乡村旅游点(竹洞村、马岭村、绿沃川科技农业观光园、志惠农场),评出10个区级十佳赏花地。1)竹洞村,位于花都区赤泥镇北部,距离花都区中心区域约20km,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百亩黄花风铃木)、深厚的岭南文化沉淀(洪熙官故里,广东醒狮传统)。以区域内的盆景产业为依托,通过植入盆景艺术文化节、盆景艺术大师工作坊等元素,建设岭南盆景小镇,打造全国盆景产业品牌。2)红山村,位于花都区梯面镇西部,是广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休闲农业),位于具有广州“九寨沟”之称的王子山森林公园的脚下,被誉为“广州市最美山村”。村内有桃花岛中心公园,油菜花观赏基地。通往王子山的县道横贯其中,交通较便利,村中现有花泉豆腐花厂、桶装水厂、水电站等多家企业。3)塱头古村,位于花都区炭步镇西部,距离花都中心区域约15km。依托珠水皮带廊下公路连接镇区,村建筑坐北朝南,布局比较规整,村面建筑保存较好,排列整齐,规模宏大,建筑占地6万多m2。塱头村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
1.2广州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谈乡村振兴下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我国乡村发展,分析了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以陕西省袁家村、浙江鲁家村、广东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为例,介绍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成功发展的案例,由此提出了实现乡村生态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强政府规划创新,打造风俗特色乡村,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现代化乡村,维护生态环境,建立绿色美丽乡村,注重居民参与,打造“以人为中心”的乡村。应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乡村旅游可以让在城市生活的人回归自然。近年来,乡村旅游人数迎来了新一轮增长,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概述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乡村振兴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可较好地解决我国部分乡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我国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1]。19世纪30年代,乡村生态旅游开始出现在欧美等一些国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乡村生态旅游逐渐在我国传开[2]。目前,乡村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十分丰富,卢云亭指出,观光农业是以休闲、游玩、观光为主要经济收入点的农业生产行为[3],部分学者将研究热点转向乡村生态旅游,从不同方面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侧重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多参考。大多学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考虑旅游消费者和乡村居民利益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托乡村旅游环境开展的旅游活动,是不断促进乡村文明与进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4]。乡村生态旅游并不只是以往意义上的形式,还应充分发挥经济、文化及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协调促进乡村旅游内部要素,以旅游带动农村传统落后的产业不断升级,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多的生态价值财富。
2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成就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深,数字化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乡村实现了自身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逐渐步入乡村,去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美好生活。截至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次已经达到33亿,建设了一批超过10亿产值的特色小镇和产值超1亿的特色产业村,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成为新一代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我国文化旅游部及商业部整理的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我国休闲娱乐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已突破8000亿大关。我国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占总旅游营业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虽2018和2019年稍微下滑,但乡村旅游的营业总收入相比之前是上升的,具体情况详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