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现代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现代文化产业运作模式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21世纪以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知识体系涵盖了传媒、艺术和管理等不同专业领域,而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则是该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文化产业领域的“入门汉”要想尽快成为“行家里手”,必须熟悉文化产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并掌握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运作技能。由张立波主编的《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3月版)一书既是文化产业领域的一本基础教材,也是一项对我国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探索的研究性成果。全书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系统探讨现代文化产业理念与方法
作者在书中澄清了一个误区:不应将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仅仅看作是一种实务或技能,而应当理解为一种现代文化产业的理念和方法。书中指出,现代文化产业的理念和方法首先体现为五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内容品牌化模式、龙头企业驱动模式、企业并购整合模式、创业推动模式和国际文化贸易模式。其次,这种理念和方法还应当促进或实现文化产业在内容化、数字化、娱乐化、品牌化、跨界化和聚集化等方面的转型。最后,只有通过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文化创意活动的组织和开发水平,才能形成以上发展模式,并实现各方面的转型。在阐明了理念和方法后,本书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要素特点、基本流程和运作实务,并初步勾勒了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知识框架体系。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编(即第一至第三章)从介绍现代文化产业的概念、基本要素和结构特性入手,阐释了文化产业项目的运作过程和特点;第二编(即第四至十二章)则结合典型案例,对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要素和原理、运作流程和方法、项目的营销和融资策划、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策划方案的撰写、文化产品开发以及文化产业园区的策划等内容进行分析,提升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第三编(即第十三至第十七章)结合各种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实例,对文化产业项目运营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重点环节的管理过程和方法进行了分析。这样的逻辑结构能让初学者快速掌握和理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理实合一、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突出项目策划在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文化产业领域只重视培养媒体从业人员和技术工作者,在培养内容上更多强调文化艺术教育,而忽视文化商业理念和经营能力,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传媒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文化产业领域长期形成这样的误区:只有高素质的文化精英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文化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者。但实际情况则是:由于受到价值观和文化行为的限制,作为“内行”的文化精英反而不了解现代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更不擅长经营管理文化产业项目或相关企业。本书认为,文化产业项目有别于其他产业,其经营管理模式是一个结合了产业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和项目运作策划等多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一体的跨界化、专业化的全新领域,而在整个文化产业项目管理过程中,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是核心环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书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来分析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要素和原理、方法和流程、营销和融资、产品开发和园区策划,让读者更容易掌握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整个流程和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技术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文化产业项目运作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本书与一般项目管理书籍迥异之处。
三、全书以商业运作模式为主线展开
文化产业项目运作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阶段:项目策划(包括项目选择与发起、项目融资策划、项目营销策划、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项目实施与管理(包括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等)、项目收尾(包括项目评审验收、整理并提交最终成果)。而在文化产业项目的运作过程中,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或商业模式组合)是项目经营成败与否、盈利多少的关键。因此,文化产业项目运作者必须熟知各种文化产业领域常用的商业模式,并对这些模式的运作特点和方法了如指掌。本书作者将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归纳为六组共60种类型,不同行业的文化产业项目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加以借鉴和拓展。同时,本书还详细介绍了文化产业项目的调研方法与工具、项目营销策划的STP策略和营销组合策略、项目融资的模式与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包含的要素和项目策划书的撰写要领等实操性很强的内容,对文化产业项目运作的初学者有非常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文化生产与海外现代文学
在传统的文学研究者看来,文学就是作家创作的单一文本,文本以外大规模的社会内容通常只是作为背景而存在。然而,在高效组织的现代社会模式中,文本已成为嵌入整个文学生产过程中的一环,文学生产作为全社会规模的文化生产的一部分,日益受到文化生产的体制和规律的影响,分享着文化生产的特征。因而欲求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实践方式和文化规则,就必需引入文化生产的观点,从整体的社会生产系统来理解文学,探讨中国现代文化生产模式变化与文学发展的深层联系。在这方面,海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以其对于西方理论的“近取”优势和开放心态,鉴取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理论,对现代中国的文学场域进行整体观照,系统反思现代中国文学—文化生产系统的内部症结。“文化生产”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伊格尔顿的“文化生产”学说从狭义角度对这个概念做了完整的表述,伊格尔顿把文学艺术看成有组织的社会化生产形式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形式组织的报刊、书籍、音乐、广播、影视等文化生产的一部分,他注重从物质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而不是纯粹的个人创造角度来诠释文艺,重视考察现代社会化大工业体系中文化的产生、传播和消费影响方式,由此解释现代文艺所具有的“艺术生产”和“文化工业”的性质。广义的“文化生产”以布迪厄的“文化生产场”理论为代表,所谓“文化生产场”就是拥有文化、符号等资本的行动者的动态集合,布迪厄以场的独特视角来透视文学现象,将涵义复杂的资本、习性的概念引入文学场内,将文化生产置于行动者与规则化的场域互动状况下来认识,以系统的社会观点拓展文化生产学说的边界。这些理论透射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原本遮蔽的视域,从现代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看,晚清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20世纪30年代都市文学生态的成熟和延安时代解放区文学生产体制的革命化,是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的三个时期,在这些时期,文学形态的鲜明变化正与社会文化生产系统的大规模变革相联系。在现代中国复杂的现代性境况中,社会文化生产模式的不断变动塑造着文学的形态、规则和实践方式。而这种深层的历史运动,在宏大的革命化叙述中通常容易被遮蔽和掩盖,西方学者运用“文化生产”视角,楔入现代中国历史变革和话语转型的社会内在层面,呈现大规模社会系统变动中文学的生产方式,反思其中蕴含的历史悖论和时代症结。
一、晚清至民初:文化生产与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扩张,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性因素在社会文化的多个方面酝酿,逐渐催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其中报纸、刊物等现代传媒的出现,商务印书馆等大型印刷出版组织的形成,教科书、普及读物及大众娱乐读物的兴盛所导致的具有现代工业化和社会化性质的文化生产的出现,无论是对传统文化和文学模式的转型、传统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身份的变化,甚或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发生,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内在而深刻的历史作用。虽然如此,长期以来,研究者对这些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转型不可或缺的社会外部条件和物质性基础的关注相当不足,在这方面,美籍学者李欧梵从现代性角度进行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李欧梵接受了西方流行的现代性理论的影响,并且更加关注中国现代性的自身形态,他意识到要理解中国现代性,不能仅仅西方理论的套殖,而必须在扎实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的累积或文体的比较,慢慢呈现出现代性发展的面貌,想要完整描述复杂的历史现象,必须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和研究。因而,当李欧梵开展关于中国现代性的思考时,他特别注意到现代性的抽象观念和文化之间连接的工具,也就是晚清的报纸、杂志、刊物等具有现代性因素的印刷出版媒介的出现,这些早期文化生产方式的诞生急遽影响了文化和文学的传播和影响方式,使得新小说为代表的启蒙话语在晚清得以迅速发展和扩散,同时也使得文学形态发生内部的变化;另一方面,成规模的文化产业的出现也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越来越多的文人能够摆脱原有的对王朝权力的依附,依托新的社会经济条件获得较独立的地位,并且以新的方式参加到变动的社会结构之中。
早期文化生产的出现对处于现代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影响,除了上述种种之外,李欧梵更关注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想像空间和公共领域的空间构成与现代文化生产的印刷媒体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西方学者本尼迪克森•安德森的著作《想象的共同体》给予了李欧梵重要的理论启示,安德森提出一个新的民族国家在兴起之前有一个想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公开化、社群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依靠两种非常重要的媒体,一是报纸、一是小说。通过阅读报纸人们会产生一种“虚空的共时性”,仿佛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之中,有共同的日常生活,而共同的社群也就由此形成。这种抽象的想像,于是成为民族国家的基础,而促成这种想象的正是具有早期文化生产特征的印刷媒体。由此李欧梵分析了梁启超在现代中国史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梁启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对于中国国家新的风貌的想像。”[1]正是梁启超通过报刊上新文体的实验和新小说的鼓吹,表达了自身对于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的想像和认定,传达了新的历史观和进化、进步的观念,而这种贡献却是不可缺少印刷媒体等新的文化生产模式所提供的社会条件,因为现代印刷媒体制造出的空间事实上是可以无限大的,它突破了传统政治面对面的空间格局,而以新的有效方式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想像和凝聚提供了历史契机。此外,李欧梵也认为:“中国的现代性不可能只从一个精英的观点来看待,至于社群共同的想像,其风貌和内容不可能是一两个人建立起来的,需要无数人的努力。”[2]晚清的印刷媒体、报章杂志种类繁多,为科举废除后的文人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空间,而恰是这些参与办报撰文的“半吊子”文人完成了晚清现代性的初步想像。通过对报章杂志中晚清小说文本的整理,李欧梵意识到正是在大量通俗小说、娱乐作品的生产中,产生出了平民大众当时对现代性和现代中国的普遍想像,同时又产生了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转型的文体模式。中国现代性文化的缔造因此在这些小说中不知不觉地显现出来,早期文化生产设施无疑为这些通俗文学发展的根本诱因,同时又积极促进它们的扩散和传播,由报刊杂志所营构的文化空间包容、滋养了鸳鸯蝴蝶派等现代通俗文学,而这些通俗文学中则映现出普通民众对现代性的想像和欲求,最后在30年代的上海这种朦胧的现代意识发展壮大,形成中国通俗文化中的现代性。#p#分页标题#e#
李欧梵注重于从现代性的宏观视野,观照报刊杂志等早期文化生产模式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影响,而另一位大陆赴美的海外学者孟悦则选择从更细致的历史研究的角度,考察晚清时期印刷出版等文化生产行业的实际情况,由此审视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生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生态。孟悦在《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与上海近代印刷文化的社会构成》一文中,试图通过商务印书馆发起人这个社会集团的分析,对上海现代文化的生成作一种尝试性的新叙述。她追溯到太平天国运动对江南社会的冲击,及其后社会变迁引起各种力量在种种新环境中的解体和变构,从这个大的时空背景中来探索商务印书馆的诞生和发展在出版史上的意义,和晚清至民初新式印刷文化的社会构成,以及这个新的社会文化群体是如何从一个社会的角度展示印刷文化的现代意义。通过对晚清书业的考察,孟悦认为晚清书业经历了由江南到上海的迁移,这“标志了原有文化资本的积累和流通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江南精英阶层的文化再生产的基础。”[3]商务印书馆在这个背景下的创建展现了上海新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局面的构成,而商务发起人群体的形成正显示了由江南移民、商人和教友组成的近代上海一种新社会群体的范例,这个新群体带来了一个新的印刷文化空间,改变了上海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意识。商务发起人自觉以都市普通人为读者对象,以实用性、职业化、普通人的读者群为阅读主体,他们的出版经营活动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化生产空间。孟悦的研究从细部考察了近代文化生产的发起者、社会构成和读者群,使我们深入理解由传统书业到印刷出版业的文化生产的现代转型过程,以及早期文化生产是如何主动开辟新的文化空间,进而改变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的情况,从新的角度说明文化和文学现代性发生的方式和情况。
二、1920-30年代:文化生产与现代中国“文学场”的构塑
中国现代的文化工业自晚清兴起,至20世纪20-30年代已然达到一种兴盛的局面,现代化的文化生产不仅扩张了文学传播的范围、改变了文人创作与生存的方式,而且还以纷纭变动的方式构塑了一个自主的“文化生产场”,形成内在的文化惯例和文学生态,以系统的方式调塑和凝造着现代中国的“文学场”。英国学者贺麦晓试图以综合的视野,透视现代中国不同类型的写作与作家的存在,考察现代文学的出版类型与实践组织形式,来追溯现代中国的“文学场”发展轨迹,剖析其深层的构塑形态。贺麦晓的研究从多家当代西方理论获诸灵感,其中布迪厄的“文化生产场”构成其直接的理论背景。布迪厄以“文化生产场”[4]来隐喻文学与宏观的社会世界之间互动关系,一方面,文学所在的文化生产场在作为元场域的权力场中居于被支配地位,受政治经济因素制约;另一方面,作为独特的文化生产场域,文学场具有自身运行法则,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封闭的社会宇宙。布迪厄将文化生产场视为一系列可能性位置空间的动态结合,在这个场域中的行动者拥有文化资本、符号资本或者文学资本,行动者文化资本的构成及数量决定了他在文学场上的地位,众多行动者根据自身位置和利益作出的行为选择,构建了体制化的游戏规则和文学场内部生态结构。布迪厄所说的行动者不仅指作为作品的物质生产者的文学家,而且还涉及到一个社会圈层、一套体制,包括批评家、出版商、学院、报纸、教育系统、政府文化部门等等,他不仅讨论作家在文学场中的位置与其文学实践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在更大的权力场的背景下,对文学场的内在规则、发生轨迹和实践方式进行描述。布迪厄从社会学角度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学生产场域,从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文化习性的建构、文学场域的生成等方面来解释文学的本质,开启了新的反思与介入文学史的方式。
漆器现代文化研究价值
摘要:漆器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具有不可磨灭的社会历史价值。漆器作为一种工艺的具体化展现,对于现代文化研究与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漆器的创新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也不断进行创新,这对于现如今兴起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也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漆器的现代研究价值还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是最终是离不开实践。
关键词:漆器;文化价值;现代文化;文化研究
中华历经上下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为世间贡献了无数的瑰宝,漆器文化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据史料记载,漆器文化的发展源于新石器时代,在不断地探索发现研究,逐渐形成了漆器工艺体系,以此发展成了一种文化。漆器文化为过去的几千年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于现代文化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漆器的历史发展研究价值
漆器在我国已经具有了七千多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漆绘陶器开始,人们就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结合自己的智慧,将漆作为一种防护腐蚀的工具,渐渐使用发展了下来。七千多年的历史,对于现代研究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代人们研究历史着重从考察文物出发,通常可以从一个文物的装饰以及出土地址等来研究发现历史。漆器作为一种放腐蚀工具,对于历史的考证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一件漆器制品,考古学家们可以通过其花纹装饰判断制作的时代,与其他文物相比,漆器在此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相对于其他制品,漆器制品具有一个重大的优势,也就是其防腐蚀的优势。这一点优势对于考古研究学家来说,这是研究历史发展的一个便捷的途径,因为防腐蚀的优势可以让漆器制品的纹路展现依然十分清晰,这对于考证其制作时代是十分便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于历史的发展来说,漆器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历史的发现,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个漆器制品的研究,可以展现出的是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宗教的发展状况,可以说是时代的一个重要见证。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代,工匠们以及艺术家们都喜欢将现展状况通过人物以及文字的形式刻画到书画以及漆器制品中,这是感情抒发的一种途径,也是历史见证的重要产物。漆器对于现代化学者进行历史发展研究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2漆器的工艺传承研究价值
漆器是一种文物,其本质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工艺品。漆器在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如今正接受着新的审视与考量,在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之后,如今漆器工艺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但是在当今时代,众多传统工艺的地位逐渐被新科学技术所取代,传统工艺的发展一日不如一日,传统工艺品也在悄悄地退出我们的视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速度迅速,众多传统工艺学者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传统工艺地位逐渐下降而无所作为。随着近几年来漆器产品的大范围传播,漆器工艺逐渐回归人们的视线,传统工艺的发展得到了重视。传统工艺的回归对于工艺传承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传统工艺的发扬与传播。因此,传统工艺技术也能够因此得到保留。漆器的工艺传承不仅限于本身,更重要的层次是漆器的工艺传承是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工艺技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现代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影响
一、现代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商品包装越来越重要,其根本原因还是消费者对其越来越看重,而消费者这种重视源于其精神追求的提升,也可以说是现代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而商品包装要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那么一定也会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首先,包装设计受到现代物质文化的影响。物质文化对商品包装的影响主要是表层的,包含了设计要素的载体,物质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具有物质性、基础性和易变性三个特征。其涉及到的过程包括商品包装部门、设计产品过程、交换商品的场所和消费者使用过程。其次是组织制度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设计的中层阶段,这种影响是文化内层的物化,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连续性。其影响的过程主要是设计要素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如何规范设计行为、纠正设计的组织形式。通常而言,一个好的设计作品背后一定有一个完善的组织制度,现代化的包装设计一般都是在一个系统中产生的,而这个系统的各部分如何组织,组合分工以及如何进行合作设计,这些行为都受到现代组织文化的影响。再次,人们观念对包装设计的影响。人们的观念是一种文化心理状态,它主要影响着设计的意识层,但是这是设计文化的核心,处于主导地位,是所有设计要素和各系统组成部分的依据和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也不断提高,而人类文明也将随之前进,文化的进步导致人们观念的改变,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观念、价值观念、思维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审美观念等等,进而对涉及文化产生冲击,这是现代文化对包装设计最核心的影响。观念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影响是最稳定的,这也是设计的灵魂,它的内因是人们的思想,这种影响决定了其他方面的影响,是包装设计发展规律的决定者。最后,环保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工业革命以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而工业社会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工厂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污染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重要性,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逐渐影响到了商品的包装设计,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逐渐融入了环保因素,绿色设计逐渐成为主流方向。环保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各国的共识,只有那些绿色环保的包装才能够被消费者认可。尤其是食品包装,更应该注意其绿色环保性。绿色设计是以环境和资源为核心考虑因素,其实现过程包括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和工艺,对设计进行造型美化。其中,绿色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材料的选择,环保材料的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材料轻量化、高性能、易分离;二是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可降解,最好选用可再生的材料;三是可食用,这一点要根据商品的属性;四是选用回收纸浆制作的包装纸,可以大大降低对环境污染;五是选用生态环保的原材料。这四方面的因素对包装设计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不能分开来看。每一个设计作品都汇聚了这四个方面,他们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二、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
现代商品包装除了具备保护产品、便于运输和带动消费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防伪维权,目前我国的市场监督制度还没有非常完善,制假售价屡禁不止,而品牌作为企业的只是产权经常受到破坏,因此保护品牌是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尤其是一些知名品牌,强化包装设计的视觉效果和加强包装印刷工业技术已成为打假维权行动中的一个有力的武器。商品包装时选有具有特殊纹理或者物理性质的材料,或者特定的一种颜料,这样都能起到初级的防造假功能,除此以外,在包装设计时还可以采用比较先进的工艺,例如浅浮雕压纹、全信息图像和正品检验封印等等,这样可以让包装具有特定效果,虽然增加了包装成本,但是能起到很好的防造假功能,增加了制假售价人员复制的难度,使其知难而退。因此包装设计的创新方法与融汇高新科技成果的印刷工业技术强强联手,追求精辟独到的原创性和独特视觉效果是未来包装设计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方向。除此以外,由于现在网购成为很多人的习惯,网购逐渐成为购物的一种方式,很火商品的报装也正在受到这种网购文化的影响,在外包装设计上通常会体现快速方便的内容。总体上来看,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商品包装设计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发展:首先是符合环保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材料和制备工艺,更重要的是绿色设计;其次是个性化包装。个性化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的代名词,而在实际中个性化消费却是逐渐成为主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成为切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因此商品包装设计个性化也就成为了必要需求;再次,适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销售方式的商品包装设计,上面已经说到这里不再累述;最后是安全防伪的包装设计,这点上边也说到了,这里不再重复。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保障设计包装设计应该是功效的、市场的、人文的、环保的缺一不可。商品包装的设计首先必须重视其功效,将保护产品放在第一位,除此以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节制的外在设计,体现艺术性和美感,为商品的质量加分,同时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进行合理设计,有区分对待,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水平,而商品包装设计最后要达到产品的销售、人们精神追求和社会文化需求的统一。
期刊编辑技术和现代文化传播
一、引言
众所周知,文化传播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化传播的深刻含义绝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与传授知识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有一个前提必须明确,那就是无论是哪一时期的文化传播,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文化都必须要充分借助不同类别的载体形式进行传播与传递。期刊,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字载体,其不但能够对各类科学知识与文化成果进行记录与传播,并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期刊也能更加彰显出独有魅力与重要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类先进信息化传播技术与传播工具提供有力辅助和支持,期刊编辑技术也相应地在不断提升与创新。客观而言,编辑技术每一次的创新与进步,都对现代文化传播事业起到了极为深远且悠久的影响。不但从本质上让文化传播的时空距离无限缩短,并且让我国现代文化事业全面进入了一个开放化、科技化、先进化的领域之中。
二、期刊编辑技术在传统期刊中的应用更注重时效性与广泛性
回顾整个期刊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期刊的起源时间不但晚于各类书籍,并且也晚于报纸。据较为权威的报道:17世纪的法国诞生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期刊。19世纪的中国也开始出现了具有一定现代意义的期刊。据权威资料查证,19世纪初期,由英国传教士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期刊,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宣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二是宣传宗教。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期刊数量不断增加,中国人开始自己进行期刊的创建与办刊。举例说明,早在1904年和1908年,商务印书馆便先后创办了《东方杂志》以及《教育杂志》等专业性较强且针对特殊读者群体的几类期刊。毫不夸张地讲,我国图书类型的革新与不断升级,加之后期各类期刊与报纸的大量涌现,在客观上堪称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影响以及西方文化大量输入所产生的结果。虽然我国期刊起步较晚,但其特点极为鲜明,注重实效性与广泛性,能够及时反映各类先进科学文化以及中西方知识观念,并且流传较广,受众面极大。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近代各有识之士探求救国之路的最佳理论武器与思想支持。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之后,我国的期刊出版业在一段时间内可谓是历经坎坷与曲折,面临重重考验。但经过调整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期刊行业重获青春,重新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其具体体现在期刊发行数量逐年迅速增长,并且期刊内容更为个性化、多元化、先进化,其中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许多优秀的期刊得到健康飞速发展,日益成熟,已经成为各高校文化积累、传播与更新的一片思想沃土。客观来讲,这一时期我国期刊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进步,与期刊编辑的优秀编辑理念和编辑技巧密不可分。这一时期,期刊编辑更为重视期刊内容的文化性与传播性。无论从选题、策划、审稿、编辑、发稿还是校对,都能够做到精心、精细、精准。在整体的期刊编辑技术上来进行分析,由于当时受到各类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的不利因素所制约,期刊编辑通常都是按部就班的利用现代铅活字印刷技术进行排版、制作与编辑,整个流程比较耗时、烦琐且冗长,并且经常要多次往返与印刷厂和编辑部两地修改之后才能够让期刊正式出版,整个期刊编辑工作的辛苦程度与复杂程度可见一斑。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科技不断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整个期刊编辑工作带来了诸多帮助与辅助,也让期刊编辑技术与手段产生诸多创新,传统编辑与印刷之间的关系被打破,全新的编辑模式与编辑程序正式诞生。
三、电子期刊的出现让期刊编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评判权
实事求是地讲,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者心中,“编辑”和“印刷”二者之间总是产生着紧密的联系和不同程度上的化学反应。然而在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期刊编辑无疑拥有了更多编辑技术选择权。传统意义上的期刊编辑纸笔修编、伏案审读的场面逐渐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类键盘操作与影印扫描等先进方式。期刊编辑的核心内容与方向就是要通过自身编辑理念与思想,结合较为先进的编辑技术与手段,让各类文化知识与思想能够得到有效的、广泛的传播。尽管随着各类科技不断发展更新,加之作者群与编辑主体意识都在不断变革与升级,已经赋予期刊更为多元化的趋势特征以及全新定义上的文风语境特色。总而言之,期刊虽然也在不断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进程,但期刊的最终发展方向还是与期刊编辑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从广义上来讲,文化传播可以概括为两大类:自然传播与自觉传播。从概念上来分析,文化的自然传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交流过程,也就是说,只要这个社会发展历程中,存在不同集团和不同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那么文化的自然传播就必然存在。平心而论,人们在整个现代社会中无疑更为追求文化的自觉传播。鉴于此,针对现代期刊而言,策划选题各项工作对于编辑来讲变得极为重要且需要优秀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站在审稿角度来讲,一般学术期刊所载稿件专业性非常强,然而相当一部分编辑人员由于个人能力以及视野有限,在稿件价值的评估与预判上还是存在许多随意性与片面性。而互联网时代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期刊编辑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快捷、准确的检索到各方面的文章资料来源,进而对所选稿件能够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评审与定量,并且能够进行恰当取舍。当今社会,文化传播速率之快、范围之广超乎人们想象,期刊的整个出版周期也随之不断缩短,大大提速。众所周知,以往传统期刊出版过程中的铅排状态之下,期刊编辑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作者的原稿进行精细化的书面编辑与深度技术加工,随后稿件发往印刷厂进入排版阶段,但在这一环节中,印刷部门承担了从拣字到版式设计再到铅印等多项工作,而编辑全程与传统排版过程处于一种脱节状态。这种状态既浪费和拖延应有的出版时间,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编辑思想与版式设计的大相径庭,无疑会对最终印刷质量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在正式步入计算机排版时代,期刊编辑的编辑技术与编辑策略则完全创新化和升级化。编辑完全能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方式和互联网技术全程参与整个期刊印刷过程,并且能够在板式设计过程中注入自己的灵感与思想,在文字录入过程中更加准确、合理、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期刊编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胸中有丘壑。重要一点是,在当前期刊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更加注重带给读者与受众美的享受,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在期刊装帧设计加大力度,下一番苦功。众所周知,计算机排版能够让期刊的版式设计更加灵活、自由且美观,并且能够迅速缩短整个设计与制作的出版时间,期刊编辑充分利用各类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但能够提高个人编辑水平与编辑技巧,并且能够为期刊带来不同风格、不同款式的形式美,获取读者和受众青睐与喜爱的同时,让整个文化传播朝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新媒体时代网上编辑出版技术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文化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摘要:中国历史的发展非常悠久,在每个时期的发展中,都会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但是,每个时期文学的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国的现代文学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其发展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就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推崇文言文,而提倡白话文,是在“五四”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现代文化的发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虽然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本源上却十分接近。
一、现代文学的发展是我国民族审美要求的结果
我国文学的发展史是十分丰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特性。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角度,能将我国的民族特色、民族性格、民族语言等内容全面地反映出来。于是,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现代文学起源于“”时期,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未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文学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展现民生问题,并致力于反映我国的民族前途和命运。而从形式上来看,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都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随着我国民族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促进着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中华民族的特性,所以其在世界文学界中能够享有盛誉。“五四”以后的现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放弃对文学民族化的追求,还积极吸收外国文学中更加新颖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变革形式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民族审美情趣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比如,在鲁迅先生的作品《狂人日记》中,就曾吸收外国文学作品的表现方法,但却没有完全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在《狂人日记》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显著的中华民族特性,所以,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冲破外国文学羁绊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但由于其不注重民族审美情趣,而是更加关注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所以很难在本民族立足。尽管这些表现形式试图在中国有所发展,但由于不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比如,新月派诗群在作品中运用大量华丽的辞藻,将作品的外表装饰得十分美丽,但由于其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差距甚远,所以最终还是被时代所抛弃。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能获得较大的发展
虽然我国现代文学的表达手法是从西方文学中借鉴而来的,但其并没有背离我国的传统文化,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也是比较重大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发展中能获得较大的发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并融入现代文学中,可将其发扬光大。同时,外国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国现代文学在借鉴其优势时,能将这些优势充分地利用起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使我国的现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历经的朝代很多,无论哪个朝代的文学,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并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尊严。尤其是在两个朝代交替的关键时期,文人们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更加急切。现代文学起源于“五四”时期,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社会改朝换代、动荡不安的时候,文人们主要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而文学作品的思想则主要受到作者思想的影响。比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屈原的《离骚》、陆游的《病起书怀》等古代文人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而在谭嗣同的《狱中题壁》、庐隐的《或人的悲哀》等现代文学作品中,也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同时,“五四”运动追求自由平等,所以才会反封建反专制。而自由平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只有西方国家才推崇自由平等。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随处都在贯穿着自由平等的思想,如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等。由此可见,现代文学中所推崇的自由平等,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思想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要继续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现代文学教育中的茶文化
摘要:从根本上看,文化发展离不开具体的文化环境和语言氛围。尤其是对于成熟而完善的文化体系来说,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活动时,其想要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充分注重文化内涵的集中融入和深度诠释。本文拟从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认知入手,结合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的推进诉求分析,并从文化融入、情感诠释的视角来理解茶文化体系内涵,从而全面分析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中茶文化资源的具体应用思路。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教育;茶文化;教育思维;教学理念;教学层次性
任何一种文化机制在具体发展和传承融入过程中,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的具体推进来说,其在实施过程中,所缺失的正是未能将必要的文化理念和思维形式融入其中,从而大大限制和影响了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内涵的成熟认知及理解。
1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认知
就文化传承发展状况看,文学作品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内容,无论是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素材内涵,还是具体的文学作品创作理念,其实际上都是实现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现代文学作品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内容展现与诠释,其在当前整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传承发展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在具体开展与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传承压力,尤其是缺乏必要的时代特色和文化价值观融入,从而大大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有效推进的传承效果。客观来说,不同的文化基础,造就了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更重要的是,整个文学作品所处的文化机制,实际上也是整个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关键。当然,文化体系实际上也是整个文学作品在具体创作时所必须充分融入的文化定位。所以,想要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实现清晰认知,就必须从其背后的文化思维和价值内涵出发,通过感知该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具体融入的社会大众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帮助我们更为全面及真实地理解到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创作的背景及环境。在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对现代文学这一具体概念形成具体认知,当然,结合现代文学机制的发展状况看,我们可以认为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主要包含和诠释了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学作品艺术机制,从本源上看,文学作品是基于社会大众客观生活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其中有着情感理念的诠释和表达,同时也有创作者自身想象力的深度融合和诠释表达。我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在具体开展时,缺乏对社会生活元素的必要融入,存在割裂生活的现象和不足,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是对生活元素的艺术化改造,而如果我们在开展文学教学活动时,一味的从教学理论这一视角出发,忽略其中所具有的浓厚生活特性,那么其不仅仅影响学生对教学理论的成熟、客观认知,同时也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推进效果。
2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的推进诉求分析
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我们在认知和感触教育时,不仅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的认知角度出发,同时更重要的是品味整个教学活动内所包含和诠释的精神思维和具体的文化所在。客观来说,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其本身的落脚点在于通过具体元素的表现和引领,从而实现教育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的综合确定。而就文化的本质内涵看,其中所融入的教育价值和精神引领驱动,丰富而具体的向我们展现了文化的应有价值。结合我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实况,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中国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一大批现代文学作品。在这些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我们所能具体感受到的不仅是与自身生活相贴切的物质元素内容,还有与作者近乎一致的情感理念。在整个现代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之中,我们能够从浓浓的文字表达中,仿佛置身其中,从而带给我们的感知和变化,尤其是深厚的情感认知,是我们很难用语言或者文字来具体表述的。当然,就当前整个现代文学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状况看,其中所使用的教学素材和内涵,加上时代认知之间都存在重要差别,尤其是忽略了文化内涵与文学作品创作之间的关联性。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学作品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其都无法脱离整个时展的背景,乃至社会大众对整个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时,都不可能忽略文化内涵的时代融入特性。所以,在现阶段实施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时,如何才能在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基础上,创新整个文学教育机制,就值得我们深层次探究。生活性、文化内涵、价值理念等等,这些不仅是现代文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更是我们对现代文学作品进行了解与认知过程中的关键接触点。当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来说,如果能够从其生活性出发,注重引导学生感知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包含的生活属性,从而必然能够让学生理解和认知文学作品创作与生活元素之间的具体差异。而文化内涵作为一种重要的内涵思维,其在形成过程中,也是文学作品中独一无二的诠释与表达,可以说,如果我们忽略了文化内涵的集中讲解,将很难让学生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创作状况形成精准了解。当然,价值理念,更是整个现代文学作品在具体创作过程中的根本所在。
文化自信在现代文学课程资源探究
摘要: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基于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和现实需求。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由于面对深刻的社会转型与空前的民族危机,因此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作品数量十分丰富,这是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和重要内涵。论述现代文学课程中家国情怀表现最突出的现代启蒙思潮、五四诗歌创作以及抗战文学,旨在更充分地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两个维度上建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现代文学;家国情怀
引言
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2017年党的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所谓文化自信,即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根本认同和民族文化内涵的坚定信念。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诞生于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国力衰微,既有与旧文学的艰难断裂与新生,又有救亡图存血与火的沧桑,但正是在艰难动荡的国破家亡时期,作家们救国救民的热诚才分外高涨,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高度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身份标识,成为国家在至暗时刻最凝心聚力的精神光芒,催生出现代文学作品中众多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爱国主义作品,这是现代文学鲜明的课程特点。这种家国情怀、爱国精神上至《诗经》《楚辞》,是中国文学的核心精神,也是当代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和重要内涵。因此,本文对高校现代文学课程中文化自信之课程资源作一梳理与阐释,旨在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两个维度上建立文化自信。概言之,现代文学课程中,家国情怀最突出地体现在现代启蒙思潮、五四诗歌创作以及抗战文学中。
一、现代启蒙思潮下的家国情怀
王德威提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现代文学的第一课要追溯到晚清以前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思想启蒙运动。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末年感觉最敏锐的人”的现代翻译家、教育家严复在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创办了《国闻报》,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介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西方进化论思想,动摇了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梁启超在20世纪初办学会,主笔《时务报》,发表了一系列新颖犀利的时政论文,其《新民说》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认识到“国家的强弱盛衰是由组成它的普通人决定的”“一个国家要想发达富强就必须全力以赴缔造新国民”[3],进而提出影响深远的“新民观”。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刊《新青年》,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摇篮与重镇,他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将国之改造希望寄予青年身上。1916年底蔡元培应邀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思想让现代北大粗具雏形。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废文言兴白话,实行言文合一。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显示出更坚定果决的文学革命立场,自此现代文学开始了最初的尝试。这一系列穷则思变的启蒙思潮背后的动力是一代中华儿女的智慧勇气和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鲁迅,既是五四启蒙思潮的中坚,也是以一生经历和文学创作最典型地谱写家国情怀的现代文人。1918年沉潜十年的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复出,“铁屋子的呐喊”是鲁迅反抗绝望的灵魂呼喊,“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又是对绝望莫须有的否定,自此《狂人日记》横空出世。一句“从字缝里看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4]彻底撕下了封建礼教伪善险恶的遮羞布。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5]鲁迅执着为人生的启蒙立场就是中国文学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在现代文学中最响亮的回响。
二、五四诗歌中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