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物理课堂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一、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一)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我们只有深入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我们要认清在原来的教材基础之上新教材在知识方面有何增删,知识呈现的顺序和方式变动如何。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理解本课内容和前后的知识是如何衔接的,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是什么联系,哪一个知识点最关键。只要抓住这些,把教材研究透彻,教师上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学。
(二)掌握学情,明确教学目标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课前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情,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包括学生已经掌握和未掌握哪些知识,以及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另一方面,我们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存在的偏见或误解。只要这样,掌握了这些细节,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所谓新型师生关系即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学习愉悦,就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很少能够见到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踪影,往往是教师控制着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解新课程标准做起,建立一个新型师生关系,以构建和谐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角色,以一个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具体来说,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由以往的组织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环境。这样,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就一定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物理课堂实验有效教学论文
1对物理课堂中实验的有效教学及优化的认识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决定了物理知识的学习要注重从实验中获得或借助于实验来验证获得的知识,在学习上表现为注重用实验去探索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客观规律.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感性的学习素材,而且能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学会合作的良好途径和重要手段.现行教材从教学内容的筛选、组织、呈现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实验”为主要形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同时体验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谓物理课堂实验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达到物理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平的教学.物理课堂实验的有效教学,针对教学价值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讲,在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要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其实质是相对教学投入,学生的“质”和“量”都能对应预设目标达成,反对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
2物理课堂中实验的有效教学及优化的尝试
2.1把握“开放”与“收敛”的“度”,设计适切的探究点
课堂实验探究学习是指在有限的课时数和学习活动空间内,以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为目标的实验活动.所以在涉及到实验的教学设计中,需要我们精选某一适切部分作为探究点,予以“开放”;其余的部分对比探究点相对淡化,这个淡化是指强化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成份,采用讲授或问答等方式予以“收敛”.从中学生的学习整体过程来观察,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科学探究能力以及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仍然能得到很好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至于实验设计中某个探究点的设计,我们可通过课程标准、教材、现有经验和网络资讯等寻找和筛选出适合眼前学情、符合目前学校教学资源条件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2.2创设能适度调控探究活动方向与水平的情景
情景不但可以激发兴趣、引出问题、驱动思维,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还具有诱导和调控探究活动方向与水平的功能.接下来仍以《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这节课引入时所创设的两个情景为例证:
情境教学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一、问题情景的创设对与物理教学的意义
物理知识虽然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只有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才可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物理知识,只有拥有了足够的兴趣,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问题情景的创设主要作用就是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只有当学生被创设出来的情景所感染的时候,其积极性才能够被调动起来。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的精密。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使得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变得更加的契合。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学生获取直接经验与获取间接经验的关系,防止出现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忽视直接经验积累的倾向。以情景呈现的物理问题,不会出现常见物理习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等,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抽象、设置,从而使得学生运用间接经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都与实际的物理问题脱节,学生也感受不到物理中与生活有何种的联系,长久下去就会限制的学生的思维。而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将物理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帮组学生完善其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最后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对物理教学起到推进的作用。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正是一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体现。
二、问题情景创设中对于问题的要求
问题情景的创设对于问题本身有着一定的要求,否则情景的创设会受到影响,使得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不能模凌两可,必须要具体明确。问题情景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清楚的题意,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有歧义;问题必须条理分明,不能让学生觉得听了半天课后,还不知道顺序是什么;问题的表述要正确,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很多时候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范围太大,就是问题含糊不清,这些都会影响到物理教学效果。虽然有的时候这些问题会使得课堂气氛变得十分的活跃,但是最后却对学生实际能力没有效果。所以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是像出考题一样,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应该进行斟酌。问题的难度要适宜。一个班里的学生肯定存在着差异,这就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到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前提。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有让学生成功的可能性,问题需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的价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时教师最忌讳的是在问题中指出学生应该如果去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的。如果问题过难,则大多数学生都失去了成功的可能性,这样对他们的自信心是一种打击。长此以往则学生的能力不会有提过,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但是太简单的问题则会让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也不会让学生的能力提高多少。所以在课堂上尽量不提出类似于“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感。物理中时常会遇到许多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也许成绩好的学生有能力解决,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具备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应该从浅入深的进行设问,慢慢的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扩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对于整体性较强的问题,需要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递进的小问题来提问,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三、问题情景创设的方法
问题情景的创设重在通过恰当的情景,提出适当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有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进行问题情景创设的方法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通过物理实验创设出问题情景。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一、参与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新授课教学中的探究与案例分析
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是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必备内容之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得以重视;然而存在部分老师简单的认为对于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只要在新授课教学中简单的介绍给学生就行,再利用相对应的习题进行大量的反复的训练与巩固,以便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达到自身的教学目的,实践说明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对高中物理的教与学的效果影响很大,甚至是一种危害,往往是“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做法和效果.如果我们在高中物理新授课堂教学中,放弃“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学生在不断的体验、质疑、生成的循环中刺激着思维的高速运转,学生在交流合作探讨中亲身体验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形成,从而实现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内化,培养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1高中必修1模块中《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运动三定律之一,由于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也涉及到相关的内容,初中物理老师也进行了介绍和讲解,有些研究比较投入的初中物理老师甚至介绍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进入高中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结论经常在处理力的合成与分解相关习题时也用到,因而部分老师在这一定律的课堂教学中并不重视,习惯性的一带而过;事实证明,学生只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句话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并不能理解物体处于不同运动的特点、性质、状态下相互作用力的情况,对于拔河比赛等具体问题的分析中经常得出错误的结论,正是由于没有主动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而造成的后果,没有主动参与构建的物理知识对学生而言理解是不够深刻的,往往存在造成错误的危险;下面简单介绍下参与式教学在这一节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物理情境,导入课题———列举西楚霸王项羽力大能拔山举鼎,但举不动自己的身体,从而引入古人在《论衡•效力篇》中已经认识到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导出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并创立了牛顿第三定律.
(2)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自学———学生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活动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的设置比部分老师给学生提出固定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去解决的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学生的思维空间被进一步拓展,这正符合新型师生关系理论的要求.
(3)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面交流———尽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师:通过自学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由学生提出?生:在一对相互作用力中,究竟哪个是作用力哪个是反作用力呢?师: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这里提出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思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生:主要看我们所选的研究对象.师:同学们课桌上的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以及他们的反作用力是什么?生:支持力和重力,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书对桌面的压力.师:面对学生重力的反作用力不敢确定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生: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生:学生又提出问题:牛顿第三定理的内容中的“总是”两字的含义.师:提供学生器材让学生分组进行演示,提出传统仪器的不足之处,师生合作共同运用DIS系统进行演示,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涉及的现象和实例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以日常生活实例为载体,感受体验过程师:以自行车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问题为例,在人脚蹬车的过程中后车轮有向后运动的趋势,这与人走路脚蹬地一样,脚受到地面对其向前的摩擦力,车后轮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引导学生做小游戏,甲乙两名学生同向站立在一条直线上,后面同学推前面同学,感受自己运动趋势和受摩擦力方向,可以互换角色进行游戏,让学生谈感受和体会.师:以拔河问题为例,让两名同学手拉手进行特殊的拔河比赛,看谁的“力气大”?再让所谓力气大的同学穿上溜冰鞋再进行比赛,看谁能胜?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得出结论.参与式教学的思想在本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实践中,体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学生学会了自学,学生在互动中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参与式教学在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中的探究与案例分析
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一、开展高效课堂的意义
开展高效课堂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高效”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课堂教学有效率、质量高。高效课堂简单的来说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高效课堂能够在有效的时空里,通过恰当的方式,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同时高效课堂能够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通过课本上的资源,让学生明白对于错,何谓真理等一系列的客观事实。最终高效课堂的意义就是一句话,能够将教学目标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即是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优化。
二、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想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前提就是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明确教学目标是物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开展高效教学的前提。在最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必须以此为主要维度。同时还要注意应该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优化和个性设计,从而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做到因人施教,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能让学生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实际的成果,让学生们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出他们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认真阅读教材,有效备课
在阅读教材,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够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打造高效课堂。首先是基础内容自求化。教材上有一些基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很大的难度,比较容易理解、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备课时将这些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通过阅读课本、参照学习用书等自行掌握。其次是要做到要点内容问题化。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要点内容设置为问题的形式来进行解决。一个号的为物理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然后是将难点内容划分为合理的层次。教师必须要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找到其中对于学生来说的难点问题,然后精选例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1自学质疑
学生在阅读教材、自学导学案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并期待互动探究加以解决,这一过程发生在课前,要求学生独立进行.通过自学,掌握基本规律和方法,初步学会用课本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尝试解决中等难度问题,整理出疑难不解问题,准备好质疑问题.对教师的要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预学导学案,发现问题并加以探究,在质疑探究过程中把问题引向深入,此外教师要将自学质疑问题的层次设计好,由浅入深,最后要设计一个难度稍大些的问题,将学生自学引导至更高层级,这一过程为上课开始后的互动探究做准备.
2互动探究
互动探究特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往、合作、互助、探讨、研究.在小组内进行,由小组长主持.上课伊始,各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自学成果,提出本小组碰到的疑难问题,班级各小组集体讨论后,自主发言,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接下来由教师给予点拨、总结.整个过程要求一人汇报,其他人注意倾听,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质疑或见解.小组长的任务:一是组织组内成员互动、交流,开展“生教生”活动,解决组内成员面临的疑难问题;二是记录组内经过互动、交流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便于提交到下一个环节(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中来;三,负责记录本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四,分配下一环节要汇报的任务.小组长要行使管理职能,确保组内互动的有序进行.对老师的要求:不间断地巡视各组,要管好纪律,并协调小组长激发组员的参与热情;要调控课堂进度;要适时与各小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要留心收集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思考点拨之法;要记录学生中的典型答案或对策,为后面的环节做好准备.要搞好及时性评价(从知识、习惯、语言、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纪律意识和竞争意识.
3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组与组之间交流、展示,由老师主持,主讲同学到讲台前完成.这一环节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各小组出示本组自学质疑碰到的疑难问题,寻求其他组同学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可自由发言,谈自己或本组同学的解答对策;第二、各小组推选一人或由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创新性思维或创造性答案,与其他组同学共享.第三、教师在新课任务结束后,可以同时给出几道典型例题,让学生到黑板前面板演,板演结束后让每个板演的同学讲讲自己的解题思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学生不仅仅学进去了,而且能够在自身消化后,讲给其他同学听,做到自主学,教别人.对老师的要求:(1)设计好展示程序;(2)利用收集的典型习题及典型问题答案、对策进行引导,防止交流受阻;(3)在学生交流(辩论、辩解、质疑、反驳、补充、点评)过程中适时进行归纳、小结;(4)根据组间交流情况,变换交流合作方式(或演示、或表演、或评价);(5)弄清组际交流合作仍不能解决的问题;(6)及时进行激励评价,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对学生的要求:积极发言,大胆展示,注意倾听,善意批判;畅谈心得,抒发情感,介绍新法,展示奇思,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4启迪引领
小组合作学习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一、合理分组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手去实践,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要收到好的效果合理分组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分组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织的竞争。分好小组后,由组内确立或教师指派本组的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监督员负责组内工作。
1.分组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2.把学生分到小组。
每小组人数大致为4—5人。按学习成绩、男女比例、性格特点和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分组,尽量合理。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老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以后每月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以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每学期对小组成员只作一些微调。实验表明:组员基本稳定有利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3.定期分别召开小组长、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会议,既培训交流又收集反馈信息,老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寻求改进的方法。
会议可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
大学物理双语课程考核改革研究
摘要:目前,许多大学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外语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能力。但由于双语教学是一种刚刚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学习的效果的考核是双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物理双语课程考核方式的初步实践和探索,创建了一种全面的、易操作的、可量化的全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该考核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并学会使用英语书写学术论文。
关键词: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诺贝尔物理学奖;课程考核;翻转课堂
所谓双语教学,即在课堂上使用母语和一种非母语共同作为教学媒介进行的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存在差异。在我国正在进行实践的双语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大学基础课教学的一种体系。我们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使学生在对基础课的知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能力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1]“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科类等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对作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农林类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林类高等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会对他们今后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许多高校在大学物理的教学模式中都使用了双语的教学模式,但在考核办法与学业评价方式上采用了与中文教学模式相同的考核方式,即平时作业加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机制。本文通过多年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创建了一种全过程的对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的方式,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主动的使用英语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并且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查阅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这对增加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影响。
1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课程考核办法与学业评价方式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随着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本科教育越来越受到了高等学校的关注,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改革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力的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2]然而,作为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程考核的方式改革却没有进行任何改革,仍然是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只能考核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能考核学生自主进行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大学物理学由于教学内容包括力、热、光、电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在计算中包含有复杂的积分运算,使得很多学生经常感觉大学物理很难学,从而失去了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并且在大学考核中仍然采取与高中相同的期末闭卷的考核方式,让很多学生在平时做作业时总是习惯上照抄别人的结果和考试前进行突击的方式被动地应付这种考核方式。[3-5]大学物理双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还没有与之对应的有效的考核办法,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采用的是与汉语教学相同的考核方式,即平时学习成绩+期末考试。该评价方法比较简单,考核标准比较单一,评价内容比较片面,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非常大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是十分认真,作业也都是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是抄别人的作业,到考试前才开始进行突击式的复习,考试结束后,所有学习的知识又基本上忘记了。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考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也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的水平和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2大学物理双语课程考核办法改革的初步实践研究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课程考核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和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业考核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为了全面检验大学物理双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物理知识和书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并全面的参与到大学物理课堂的学习过程,并了解当前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积极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物理竞赛,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探索实践,在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我们明确了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自2012年起,在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实行混合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紧紧抓住课程考核这个关键环节,全面实行全过程学业评价和非标准答案考试,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该考核方式的实行,原来考前突击的行为在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已经行不通了。该考核方式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使用英语书写学术论文能力,从而实现了从知识记忆到融会贯通的变化。(1)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翻译和讲述国际高水平期刊上与物理课程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献,根据学生对文献的讲述情况给出评价。所谓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进行了调换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从国际高水平文献上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献,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翻译并将该文献的内容做成PPT,自主完成该文献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利用所做的PPT进行讲授,教师和其他学生在下面进行提问,这样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教师可根据学生论文的翻译,PPT的制作,课堂讲授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并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在课堂上所学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该评价方式还考核了学生阅读英文学术文献的能力。(2)以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题,给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并用英文书写学术论文。诺贝尔奖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自其成立以来,一直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诺贝尔奖的获奖项目基本上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的前沿,因此,作为学学物理的大学生来说,了解每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项目和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贡献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我们的双语教学中,我们以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题,并给出问题,根据以上问题,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用英语书写课程论文,教师根据其论文的书写情况给出评价,并作为课程考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内容,而且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利用互联网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书写关于诺贝尔奖方面学术论文也可以拓展学生物理的知识面,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完善了物理学的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奖励分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学学物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进行复杂计算的能力,因此,许多同学在学学物理之前就认为物理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再加上使用双语进行教学,使得好多学生对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失去了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大学物理双语课堂上设置了一些奖励分项目,并将其计入考试成绩。具体内容如下:①将“抢答”机制引入到课堂中,在课堂上用英文准备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选择题,让学生举手进行抢答,教师根据其选择结果和其解释给出评价,并以奖励分的形式计入最终成绩。②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江苏省举办的大学物理竞赛,并依据比赛成绩以奖励分的形式计入考试成绩。③根据课堂上讲授的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下制作与课上内容相关的物理演示实验仪器。教师根据演示仪器的制作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培养学生在学学物理时的思考和动手能力。通过对大学物理双语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使考核方式不再仅仅是依靠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的成绩作为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而是通过在考核方式中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自主的学习物理学中最前沿的知识并进行总结和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我们根据其讲授的情况给出成绩并计入最终大学物理双语课程考核成绩,可以使同学们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种多样性考核方式可以考察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