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学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策略

内容摘要:中学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都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文章教育,也不是语言教学,同大学的文学作品选读课也不同。根据中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体验以及心理特点,本文主要探讨文学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文学教育;阅读习惯;个性化阅读

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体现文学的育人功能和人文情怀,让学生摆脱机械的文字训练,接受文学熏陶?我以为,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是语文教育也是文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加强诵读训练,重视阅读积累

1.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接受文学熏陶。诵读即吟诵、朗读,是经千百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语文基本功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可以定期找些课外的名篇名著,并把它推荐给学生,通过诵读,师生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文学氛围中,互相启发、互相讨论,这样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古诗词是经久不衰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永恒的经典。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在不断的诵读中,不但可以领略到语言的美,同时能够感悟到意境的美,体会到蕴涵的情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佳,应多背一些古诗词。所以,在初一年级时,我就利用早读时间每天要求一位学生向同学们介绍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名作。先把它抄在黑板上,然后谈这首诗(词)的意境,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感,并让学生记在专用本子上,朗读且背诵。经过一年的积累,学生心里已“烂”了近两百首古诗(词),课间课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千古名句充盈着教室,其乐融融。古诗词的背诵,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他们的作品也透出浓浓的文学味道,还让他们品尝到文化积淀的智慧,精神生活的香甜,享受生活的诗意。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优美,丰富多彩,蕴涵着语言艺术的精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名家名著,大都代表着语言艺术的高峰,在语言运用方面,堪称楷模。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揣摩、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潜移默化,培养语感,能收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语文基础好、成绩高的学生大都喜欢看文学书籍,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看文学作品,除了能把学生从枯燥的文字游戏式的“题海战”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去学习语言、感知语言外,也能把老师从肢解、分析课文、分析语段等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2.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一部好书,能影响几代人的成长,的确,作品中闪光的思想,能指明一代人前进的方向,激励无数人不断进取。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点和引导。教师在介绍课外阅读内容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主要是前沿性和经典性的作品,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和传统的优秀古诗词。阅读名著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作品中的语言精华也能让学生不断汲取,丰富自己的语言,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我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三部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学生所做的读书笔记,有优美词句的摘抄,有对人物故事的评价,有抒写人生的感受……我把学生的读书笔记,分期中、期末两次在所教的两个平行班中交流、欣赏、评比,这样,课外阅读蔚然成风。

二.立足课堂教学,渗透文学知识

1.由名篇向名家拓展。例如在学习《窃读记》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作者林海音的散文集和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进而介绍台湾文学发展状况,学生往往能对这种由此及彼的拓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时,我介绍了作者生活上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过程,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于是,学生们主动找来《儒林外史》饶有兴趣地钻研起来。初中教材多为名家名作,这样的渗透几乎可以表现在每一篇新课开讲之际,只要教者有心,撒下粒粒文学种子总有开花结果之时。2.由课文向文体拓展。初中学生初次接触某一文体时,如果单靠课本中那几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使之能尽窥其中奥妙。如在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时,我意识到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现代诗歌,应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现代诗歌的知识。于是我简单介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介绍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我又介绍了当代的朦胧诗,学生从这些优美的诗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因此,每周专门开设一节朗读课,朗读的素材既可以来自于课内,也可以选自课外,题材也可以不限,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品味文章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情感,日积月累,既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诵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加工,所以要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尽量少用齐读的方式,而多要求每个人自己去朗读。

阅读全文

文学研究怎样变更文学教育

作为国民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中都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中国现代文学的教育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现代民族国家语言、文化、社会和历史变迁的重要载体,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研究和教育并非处于一种动态关系。这造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育和现当代文学研究相互疏离的状态。因此,如何在现当代文学研究和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之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着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就二者各自的现状和发展可能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中学语文教育提供新的学术资源,也为现当代文学研究反馈中学文学教育的实践经验。

1中学语文教材选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以现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所收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广义的文学概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或许称为“现代文”更适合)共计130余篇。从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和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两个取向来看,中学语文教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汰体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从作品文体类别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作品多为散文类和诗歌类。其中,散文类作品共占总数的80%以上,小说和诗歌类作品各约占总数的10%,戏剧类作品不足1%。其中所选的现代小说除了鲁迅《社戏》、《故乡》以及沈从文《边城》等经典作品之外,寥寥无几。这种文体比重倾斜的状况或与教材的容量和小说及戏剧文体的长度有关。

从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分布来看,在这些篇目中,多数为生活类、人情类、家庭伦理类、思想品德类以及科普知识类的题材,而政治思想教育、革命史教育之类的题材所占比重和以往教材相比在逐渐减少。诸如朱自清《背影》、张晓风《敬畏生命》、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钱钟书《谈中国诗》等篇目都体现出这一题材和主题取向。另外,经过本文粗略的考察,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年级的晋升,现代文所占比重稍有下降减少,而文言文所占比重则稍有上升。在现代文中,所选作品更倾向于经典作品。以高中语文第三、四、五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像鲁迅《拿来主义》、曹禺《雷雨》、巴金《小狗包弟》等作品都体现出某种潜在的意识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分布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学教育思路。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现代文的文体类别、题材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的考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一些潜在的导向、思想和意识驱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这些质性(qualities)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教育导向的改变。当今中学语文教育逐渐转向以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导的方向,正逐渐淡化以往中学语文鲜明而浓厚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色彩。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生活教育成为中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现代文学篇目的选择可以看出来。尽管其中还是选择了为数不少的关于中国现代革命史以及政治内容的作品,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作品,但这些作品主要并不是用来表现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的,而是更多地用来体现特殊文体的基本特征。

(2)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择篇目的时候更注重其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

阅读全文

文学诗性教育研究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干课,其突出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不是一门“实用”课。所以就宏观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而言,并没有严格的师范与非师范之分,故以下所指基本为本专业教学的普遍现象。

(1)教学目标与课程理念。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各个时期的发展历史,把握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起、文学流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就教学目标来看,学科定位在“文学史”,强调探究史上曾发生过什么,学生通过学习应“知道”什么,忽视了文学现象、作家人格、文本内涵对于学生心灵浸染、审美养成、精神提升、人格培养的作用,即忽视了文学当下关怀的人文作用。“以文学作品验证文学史”的教学观点,更是由“学问”到“学问”,将文学变成了死的学问,致使古代文学的丰厚财富不能转化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精神资源。古人认为文史哲不分家,而近代以来人文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细化,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忽视了与其他门类学科如哲学、历史、艺术等的交融,没有大文学观的建立,也就不会有大文化观的课程视野。

(2)教学思维与教学语言。过分条理地分析讲解,是大学文学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史学为本位,“侧重于文学现象的历史形态和其间因果联系的揭示”[1],就其思维特征而言,“是史学思维,体现理性精神”[2],而“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性功能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3]。最直接的表现是,讲作家必讲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影响,讲作品必讲背景、内容、手法、语言。重条分缕析,忽视整体感染和心灵的触发,重说明、讲解,忽视描述、抒情,像解剖医生一样冷静与漠然,文学的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样感染学生?经典像古董,老师像学究,学生像看客,文字僵化,文学枯燥,这与文学的本质内涵完全相悖。用理性思维去对待具有感性特征的文学,导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上产生偏差,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隔膜,失去了探究古人文化生命之表现方式的兴趣,关注不到文本所蕴含的生命精神,也就不能完成文学课由教学向教育的升华。

(3)教材编写与教学安排。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多以历史时期界定文学史阶段。一般院校都会根据教师研究侧重的不同,采取不同教师分段讲授的教学安排。这样固然便于学生准确认识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风貌,也便于学生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达到博采众长的效果。但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涵盖门类众多,各种文体发展进程不一,文学的演进也不像改朝换代那么简单,分段教学容易割裂各种文体在各自演进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还容易忽视各种文体之间在演进中的相互影响。而不同教师的研究与教学水平存在差异,也容易造成对中国文学的整体把握与认识的不均衡。目前,以体类为主干的教材也有,但多在专科层次的学校试行,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并被普遍接受。

(4)学习方法与学习评价。史学本位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课堂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文学体验与综合学习实践,将立体的生动的文学变成了平面的“知识”。而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了功利化的学习倾向。学习评价的单一化引导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考前划重点的习惯,则造成了学生对课堂笔记或教学课件的依赖。如今在大学校园里考前大量复印答案已成为普遍现象。课程定位直接影响到教的方法,学习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的方法,两面夹击,使文学课偏离了文学的本位,大大削弱了文学课程在人文教育中的专业优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文学的教与学都不“文学”,学生走向社会如何“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教语文”?

二、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诗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阅读全文

影视文学与通识教育研究

一、通识教育的定义

通识教育(liberaleducation)在我国又被称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其最早是由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提出的。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潮的兴起,通识教育的概念也被再次提起,在张正兴所著的《论大学的素质教育》一书中,通识教育被定义为“大学本科课程中具有共通性、内容具有广度的部分,其包含试图为各学科学生提供一种应当共有的本科技能的有关课程学习。”[1]时代和地域不同,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也不相同。一般而言,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关键元素,其包含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基础教育课程。相比于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专业知识领域技能的专业教育来讲,通识教育课程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识选修课是指为进一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出发点、以实现我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为落脚点而开设的课程,各大高校在此类课程设置上通常具有较大自主权。

二、影视文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内涵

图像时代充斥的今天,影像的功能与魅力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而进入了我们日常的真实生活之中。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无论如何,都不能阻挡图像时代的发展,电影和电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影视文学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高等院校的教育不能与时代脱节,否则将给我们的人才培养留下巨大的遗憾。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标志无声电影的正式诞生,而电视诞生远远落后于电影,于1936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影视文学是伴随着影视媒介出现之后而诞生的新的文学样式。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传统文学不同,远远落后于传统文学的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它是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媒介的视觉文学,因此被称为“第五种文学样式”,作为文学脚本既依附于电和影电视剧的创作,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发展,21世纪以后各大高校顺应社会潮流,纷纷开设影视文学课。影视文学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其在学界并未有确切定义,我们通常所指的影视文学是一门“以探讨影视媒介与文学作品之间关系为重点内容的艺术形态”,其包含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再到影视媒介的全部转化过程以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自身传播属性,具体内容涵盖已完成影视媒介改编的电视剧本、电影剧本、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一切形式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影视文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传统文学作品,还包括以影视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品。由此可知,影视文学教学拥有相对独立的属性,将影视文学课程植入到高校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影视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能通过观摩、动手操作等掌握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编导与拍摄、剧本写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实践技能。

三、影视文学专业教育与影视文学通识教育

从总体来看,高校各个院系课程设置分为两部分: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识教育”一次引入中国高等教育以前,我国的理工科院校甚至综合性大学课程体系中都没有开设文学课,只有部分高校开设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文学名家名作。而影视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进入大学教育体系仅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呈现汹涌澎湃之势。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各高校积极开设影视文学课程,高等教育中的影视文学课程,分为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与影视文学通识课程。影视文学专业授课对象既包括影视专业本科生,还包括学术层级较高的研究生、博士生。而影视文学通识教育的对象则主要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高职院校学生或本科生。由此可见,影视文学专业课程同影视文学通识课程有着不同的对象和目标。影视文学专业课的主体是文学课程群,其中主干学科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学。影视文学专业课的主要目标是学习中文类基本知识,奠定文学基础,提高文学素养,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从目标角度而言,影视文学通识课“并非要求学生掌握某种专业技能,而是侧重于受教育者相关素养的提升,其同大学生科学素养、艺术素养、文学素养、心理素养、思辨素养的综合素养培养目标相适应”。由此可见,积极开展影视文学通识课程能够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艺术鉴赏力,从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下良好基础。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综合型、能力型人才的关键。

四、影视文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阅读全文

外国文学教育手段

 

近年来,高职教育已成为教育热点,高职教育的发展势头迅猛,各种职教理念层出不穷,但大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办出职教特色、如何尽快适应市场等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奉行的是“就业教育”狭隘理念,突出实用性,因而,重技能、轻人文的现状普遍存在。而实际上,无论何种教育形式,尽管有其各自的阶段性培养目标,但最终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也不例外,特别是以“高技术、高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特点的高职教育,更应重视人文教育,因为笔者教授高职教育中外国文学这门学科,下面就以这门学科为例,谈谈其与人文素质培养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精神成人”的教育,它以健全人格教育为理念,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以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和领悟人类普世价值,并通过他们的自由抉择、日常践行和独立担当而最终内化为他们的人格和品质。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突出这个特点,而就文学自身的性质来看,阅读、接受的过程本身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外国文学课是研究西方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我们应该利用这块阵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积极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   至于在具体教学中应如何突出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应该结合具体贴切的作品去慢慢渗透,如荷马史诗中英雄们的个体本位意识(以阿喀琉斯为代表)、集体意识(以郝克托尔为代表)、古希腊悲剧中主人公们敢于和命运抗争的拼搏精神、哈姆雷特对人性的深层思考等等,在这些作品的教学赏析中,都可以适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实际上,在西方文学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都是与伦理、道德紧紧相连的。因此,外国文学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会起到补充作用。而目前,在高职有限的教学计划中,以政治教育取代人格教化和道德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教育的功能讲,真正的人文教育有别于政治课的理性说教,不是以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去要求学生,而是通过心灵的潜移默化去修正学生的品行;不是让学生听别人说这“不准”那“不能”,而是学会让心灵告诉自己是非美丑,并择善而从。   一个是以“堵漏”去禁绝,一个是以“疏导”去启真。因此,外国文学中的人文教育的作用是政治教育无法替代的。   外国文学教学还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去讲“纯文学”,去培养“精英人才”、“学术人才”。现在的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弱,而在欣赏外国文学相关作品如《浮士德》、《老人与海》等类似作品时,我们可以适当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在欣赏《李尔王》、《高老头》时,我们应辩证分析看待李尔王和高老头对子女的爱,并与当今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啃老族”联系起来,来反思一些实际问题:如何看待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如何回报父母等。通过这种联想思维,从而把德育、伦理等人文素质渗透到教学中,使外国文学的学习跳出狭隘的理论层面,从而具有实际意义。其实学习文学本身就不应该在纯文学氧吧里去呼吸,有时它也会像技能型学科那样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然外国文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承担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注意调动、运用多种手段、方法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学生对文学作品不求甚解,这对我们老师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抓住学生们的心,让他们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让他们功利的心进入文学意境中去接受洗礼,是我们教师当务之急。   一、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已经是最后一学年了,而在此之前的初高中、高职前两年学习阶段,学生对外国文学接触较少,不像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那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异质文化的差异往往成为他们理解外国文学的阻碍,再加之社会因素,急功近利、浮躁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而再结合到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之本科院校的学生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培养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远比教师自己个人详细的讲授来的更为重要,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走进外国文学的殿堂,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我们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要经常、较多、自觉、有意识地将比较文学的方法使用其中,而不是将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作为两门独立学科鲜明地割裂开来,涉及到相关作品时,将中外文学作品个案进行详尽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赏析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他们自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的方法将中西文学乃至中西文化的差异彰显出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这也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如讲授《美狄亚》时,可把它与中国诗经中的《氓》进行比较,同是写古代社会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同是弃妇形象,由于两人身处于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因而命运抉择也截然不同。类似于这样的抛砖引玉,促使学生在课后有兴趣去读原著,并在阅读过程中善于用比较的眼光看待问题,视野得以开阔。   二、教学手段应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多媒体教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以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画面和视听效果来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将外国文学的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以图文、影像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很难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这时只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学与中世纪文学进行比较后才能让学生直观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而比较作品则需要很长时间复述,效果不一定很明显,这时利用教学课件显示,让学生看到古希腊罗马时期雕塑、陶器的生动自然,中世纪圣父、圣母、圣子题材的单一,颜色的暗淡、忧郁,文艺复兴时期各大家笔下人物线条的优美,脸部表情的生动,人物关系的和谐。比较之后,学生会很容易得到答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与古希腊罗马时期非常接近,正是因为中世纪以“神”一统天下,文艺复兴以“人”为表现中心才显得尤为可贵。这就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艺术品上重要美术作品,以加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此外,外国文学教学中还可以适当运用电影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在外国文学中,经典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经典电影的例子屡见不鲜,如《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哈姆雷特》、《简爱》等,在当下,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经典原著,十分难能可贵,更多时候是没有时间耐心去读,那么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妨利用电影教学这一便捷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对作品本身有更直观深刻印象的同时,也适时激发学生再去读原著,比较影视与原著在表现、处理人物时的异同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学生思考。#p#分页标题#e#   当然,还有其他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改编外国文学中的经典戏剧,让学生亲身体验人物角色,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命运,从而理解戏剧主题;布置相关读书任务,设置读书小组,就某一作品进行问题讨论、辩论等,都可以成为外国文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有效手段。不管怎样,以上提到的这些教学手段都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形式始终要为内容服务。也就是说,积极有效地在教学中使用这些方法手段,说到底,无非还是为怎样把外国文学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服务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牢记“人文素质培养”这一宗旨,相信不管是哪门学科,一定可以培养出既有能力、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阅读全文

职院传统文学教育途径

本文作者:李辉 单位:平原大学师范学院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

我国从高中就开始的文理分科,非常不利于“十字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现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最起码所具备的道德品性,它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1](P127)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一向是传统文学教育的重点。传统中学语文教育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生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写作能力。但面对高考压力,教学以灌输标准答案为主,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心灵的塑造。鉴于此,大学传统文学教育应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健全学生人格这一角度出发。我国有数千年的文学史和浩如烟海的优秀典籍,这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自觉地通过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其灵魂,为人文素质教育奠基。

二、教材编纂模式的改革

教材编纂是教育理念的体现。据统计,截止1994年,海内外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已达1600种以上,这些著作的编写都具有一定的模式。[2](P1)它反映出作者对前此有关经验的理解、继承,又表现出对已有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传统文学批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知人论世”。以此为出发点的文学史撰写模式就是“知人论世”模式,它强调作家生平思想,社会、生活背景对作品的影响,考证是它的主要手段。在分期上多依据王朝更迭为序。从丰富的文学作品中找出带普遍性的、反映时代特征和本质意义的典型现象,然后分析、阐述以体现规律。这种模式资料翔实,有说服力,但往往体系庞大,大学中文专业本科生学习尚觉繁重。此外还有以诗为诗模式。此模式注重的是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内部规律的探讨,重视在文化视角下文学环境的复原工作。恢复文学环境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古今存在着的很大的心理差异。它的基本思路是:文化视野中文学环境的复原———审美意识的沟通、把握———文学内部机制的变化。这种模式易于把握每种文学样式的规律性及其流变过程,易于以“一以贯之”的方法,探索日常生活、时代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样式及其风格与形式特征。在高职高专“2+1”教育模式下,许多课程的课时都要压缩,因此可以考虑编纂自己适用的教材。在大专中文专业,不妨采用知人论世模式,压缩考证部分的内容,将社会背景与时代精神的内容加以简化,以突出其规律性。具体到每个代表作家应以点代面,突出代表性作品。其余的作为扩展内容,用题解的形式简要介绍背景,注重内容的资料性与新颖性的统一。在大专文秘专业,应突出不同文体的特征,使学生对不同文体的产生、特点、流变及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可以采用以诗为诗模式,分别纵向介绍。如中国诗歌发展史、散文发展史、小说发展史等。给学生以鲜明的整体印象。非中文专业,则可以采用普及型的文化讲座模式。依据教育目标,分为以文学角度、文化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文学讲座以及自我修养文学讲座等,以一定教育主题为线索。编纂时注意“史”与“面”、“面”与“点”的关系,既要有“史”的纵向发展意识,又要能选择合理的面以体现其时代特征和规律性,以精致的点展示其具体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往的大学文学史课堂,多是教师的独角戏舞台。现在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学”与“行”的统一,将人文教育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启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其原则指导下,运用建构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和有选择地感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学习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映过程,而是一种双向性的建构过程。[3](P64-6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对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4](P75-80)鉴于此,在传统文学课上我们采用以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

阅读全文

英美文学教育的认知转向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面对英语水平较好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专业的优势不够凸显[1]。同时,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整体上暴露出严重的“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面临很多问题[2]。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文学课在三、四年级共开设4学期,每周2学时[3],而英美文学课只占总课时的7%[4]。与英语的技能课相比,文学课显然是“点缀”的角色。受“学以致用”,“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的影响,很多高等院校在大学四年级才开“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之类的课程。有的英语本科院校以各种理由甚至不开此课程,或将本来已经很少的课时偷工减料。由于学时的不足,有的院校在教学内容上一般能教到“19世纪英美文学”就算不错了[5]。然而,“外国文学是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途径”[6]阅读文学经典是英美文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重中之重。如何解决英语专业技能课和专业知识课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课之间的课时冲突问题是目前英语专业教育迫切要解决的一个矛盾。如何改变学生“思辨的缺席”[7]   实现高等学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解决经典阅读缺失,实现大纲设立的“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的目标已经提上了英语专业的系统改革问题的议事日程[8]。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的现状,许多英美文学教师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英美文学教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文学教学方面,很多专家主张变革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的模式,强调文学作品在授课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体验和欣赏文学作品[9][10];有些学者强调文学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指导作用,从文学理论入手教授英美文学[11];还有一些教师探讨利用网络多媒体、电化教学等手段来提高英美文学教学的质量[12]。可是针对文学课程中经典阅读课时不足而进行英美教学改革试验,从而加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力度,改变“目前英国文学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不甚令人满意的状况”[13]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大连外国语学院依托国家哲学社科项目,在内容依托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系统的教学改革实验,实现了英美文学教学认知阅读转向,探索出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建设的新路,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   二、认知诗学与文学阅读   认知诗学是一门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新学科。认知诗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的认知转向,它以研究文学阅读为主要任务,主要探讨文学阅读和普遍认知之间的关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ReuvenTsur教授是认知诗学研究的先驱,他的《走向认知诗学理论》(TowardaTheoryofCognitivePoetics)被公认为认知诗学的发轫之作。Tsur运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对文学文本,特别是诗歌阅读进行分析研究,为文学研究的“认知转向”踏出关键性的一步。认知诗学的另一个标志性作品《认知诗学导论》的作者英国诺丁汉大学的PeterStockwell曾宣称:“认知诗学是对文学的一种思考方式”,“认知诗学就是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认知诗学探讨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现实感受”,提供了“文学认知的全景画面”[14]。认知诗学如接受反应论一样关注文学作品的解读,但它更聚焦于阅读的心智过程,强调文学阅读体验,强调文学作品认知解读。文学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文学的心智活动就是日常的心智活动,具有普遍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文学研究在研究人类心灵方面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认为认知科学与文学研究应当是相互渗透的。卢森堡大学的JeanJacquesWeber认为,未来的文学阅读与教学将朝向认知方向转变,更加注重文学阅读的心智过程,注重文学阅读体验[15]。   三、本土化内容依托文学课程设置改革   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对2008级大三的学生进行了本土化内容依托文学课程改革。2008级语言文化方向、英语教育方向和高级翻译方向开设内容依托外语教学的四个班为实验班;2008级高级翻译和英日复语专业六个实施传统教学内容的教学班为对照班。在学时对等的情况下,对照班学生进行英语专业传统课程设置的教学,文学课程涉及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和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每周2学时,各自持续2个学期。实验班取消英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课程,采用内容依托文学课程体系。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文学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实验班的本土化内容依托文学课程的设置以学生文学阅读为中心,注重文学阅读的心智过程,注重文学阅读体验,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美文学经典阅读缺失的局面,同时也打破了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史一统天下的惯例,使得学生在学习文学经典作品中,拓宽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提高认知思辨能力。   四、本土化内容依托文学教材的开发   范谊和芮渝萍曾将英美文学的目标内涵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二是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三是英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四是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五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精神[16]。可是,多年来我国的英美文学教学更多地是着眼于后面四个目标,即阅读的理性与伦理结果,而恰恰忽视了最基本的文学体验过程[17]。在传统的文学课教学中,教师以“文学史为中心”,脱离文学作品本身,在课堂上空泛地介绍历史背景、作家生平、小说和戏剧的故事梗概等,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使得文学课堂上纯粹的“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18]   这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人类认知学习规律的。近年来出版的各级规划教材却几乎全都延续了传统的文学史+作品模式,没有充分重视到这种人类学习的认知规律。文学学习的终极目的毕竟不是掌握文学史实,而是提高人文素养,当前急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对新型教材[19]。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组织一线教学的教师,以提高学生认知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开发了一系列的内容依托文学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终结了“文学史+选读”模式,加大了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力度,注重学生的认知体验。文学教材的版块设计如下表所示:到特色:首先,内容依托系列教材涉及系统的学科内容知识。系列教材均分成15单元,每单元设置主课文一篇,补充阅读课文2-3篇,课文内容详尽地收录了英、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对象国各个时期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名家名篇,以文学阅读为主要导向,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增加认知体验。同时,内容依托系列文学教材还涵盖了较为系统的作家和文学流派的介绍,让学生融入作家创作的年代,在了解作者本身的同时,了解他所属的文学流派,从而真正地把握作品的内核和精神实质。其次,内容依托系列文学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材模块,提供多样的认知训练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认知能力,内容依托系列文学教材在关注英语语言知识训练和相关知识内容传授的基础上每一单元都精心设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练习。同时,内容依托系列文学教材还设计出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学生参与度很高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多样化的活动打破了传统教材单调的训练程式,改变了教师单纯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问、探索、发现、批判,培养自主获得知识和认知思辨能力,从而改变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状况。最后,内容依托系列文学教材的特色还表现在它推荐经典的学习材料。这一特色在于它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部分向学生推荐经典的书目、影视作品、名诗欣赏以及英文歌曲等学习资料,这不仅有益于学生开阔视野,也使教材具有了弹性和开放性,方便不同院校不同水平学生的使用。#p#分页标题#e#   五、认知问题驱动与批评性思维的发展   Cyprus大学的CharoulaAngeli教授和NicosValanides博士认为沉浸型课堂教学模式(又叫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20]。很多学者认为“以认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具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文秋芳教授曾在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09年会上强调“问题驱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的重要性。产生知识结构的问题应该来自现实生活的情境,真实生活中思维是在一定的背景中进行的,好的学习环境应与真实生活尽量相似[21]。真实的生活情境是促进思维技能迁移的最好的方法。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内容依托文学课程改革后,很多教师和学生在访谈中认为,教师中课堂上经常提出由课文衍生出来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开放性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反省和自我监控,对学生的认知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很有帮助。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认知话题作为文学学习的切入点,在日常认知与审美认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效地解决了学生面对文学作品诚惶诚恐、无处下手的问题,消除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畏惧心理和厌恶心理,从而能够真正有兴趣的去阅读文学作品[22]。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是相辅相成的[23]。内容依托教学改革后,学生阅读量增加了,阅读能力提高了[24],自然而然,学生的认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就提高了。   六、结论   认知诗学是研究文学作品的阅读为主要任务的新兴学科,它强调文学阅读的认知过程。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英美文学内容依托教学改革,从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辨能力出发,取消文学史+选读的教学模式,颠覆传统英美文学课堂上文学史和文学语法的垄断地位,将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作为课程的中心,聚焦阅读的心智过程,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认知转向。此项研究对改革我国当前的课程建设理念、构建我国英语专业未来的课程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阅读全文

古代文学教育创新思索

一、借助多媒体优势,将古代文学代入真实历史

如何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正确的解读?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今天,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情况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以后,要向学生介绍当年的文学,单纯分析文本更是行不通的,学生会产生诸多的疑问。例如,魏晋隐逸山林的诗人们为什么要去谈“玄而又玄”[2]的玄言诗?词为什么鼎盛于宋而非唐?宋代士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牢骚,使得一代诗风出现“以议论为诗”的鲜明特色?这些问题,如果只是就文学论文学,很难解释得清楚,必须把文学作品还原到其产生的历史年代当中,引领学生把思维回退到当时的情境之中,去体会作家在独特的政治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准则、人生经历之下,创作出独特文学作品的必然性,以及作品因此在当时具有的难能可贵的开创性或代表性的文学价值,即其文学史价值。这样文史结合的古代文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并在头脑中真正形成文学“史”的脉络,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的古代文学史教学效果。而这一效果的实现,仅仅依靠教师口述或文字课件来评说,效果往往不佳,制作精良、融汇心血的多媒体课件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画家范曾的《竹林七贤》图,让学生直观感受魏晋隐逸山林的诗人们的放荡不羁,在学生惊讶于诗人们的衣冠如此不整时,解释其原因在于他们服用了很多的“五石散”,需要解衣“发散”[3],而这种类似吸毒的行为背后,是他们对黑暗政治的惧怕与失望。那么,同样由于对黑暗政治的惧怕,本来用于“言志”的诗到此时便不敢再做,于是,只能做“玄而又玄”的玄言诗聊以排遣。这是玄言诗产生的根源。一幅《竹林七贤》仿佛带学生回到了那个貌似纵情洒脱实则苦闷难言的时代,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和接受了即使在当时也是晦涩难懂的玄言诗[4]。讲到宋代词体的兴盛原因,我们必然会提及宋代城市经济的大繁荣,酒楼妓馆的遍布使得当时用来佐酒的宋词吟唱这样一种表演形式兴盛起来,因而使得“词”这一文学样式随之兴盛了。此时学生的疑问是,我们历来所熟知的大唐盛世,经济空前繁荣,为什么唐人就不需要在工作之余的午夜聚会中唱“词”助兴呢?我们可以在课件中用《唐代都市城坊图》与《清明上河图》两幅图的对比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白这一点。唐朝的城市“坊市封闭”,即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封闭式的,不准沿街设立商铺,首都长安、洛阳商业活动只限于东市和西市两个规模不大的市场里,且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受到限制,夜色中的长安城坊市关门,人声绝迹。宋朝的城市“坊市合一”,宋朝的居民区与商业区都是开放式的,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不受限制,酒楼妓馆通宵达旦。唐朝最盛之时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过10万人以上的城市竟发展到52座。这样的清晰对比之下,差别立见,而“词”这种文学样式,依靠着城市繁荣的需要在宋代应运而兴,并因此具有诸多区别于传统诗歌的当行本色。文史结合的讲解,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这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带给学生的学术享受。再如宋人的牢骚议论,固然因为宋代的宽待文人,允许其发言,也更因为宋代政治的积弱,使得宋文人多愿深思,故其诗多议论。到底大宋朝羸弱的程度如何,口说无凭,北宋版图回缩与南宋偏安一隅的地图可以带给学生震撼的感受。学生在课件中观看这两幅地图后,往往恍然大悟,进而表示,若是自己生而为当时文人,版图零落,朝廷退让,自己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向内自省,故发而为诗者,多为议论,表现出与唐诗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这样直观地感受历史,品味文学,进而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是精致的多媒体课件带来的优质教学效果。

二、添加有效音视频,为古代文学融入审美体验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在当时的年代就是艺术表演的底本,如上文所述的宋词,如消失得只剩文本的元杂剧。音视频欣赏的有效加入,图、文、音、像四位一体的古代文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全貌,并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带给学生美的熏陶与享受。这里强调音视频添加的“有效性”,绝不单单为了使课堂有趣起来,而是要精选音视频材料,使每一分钟的播出都对学生理解作家作品具有切实的效果。讲到《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古筝配乐朗诵,以古筝悲凉凄楚的音色衬托李煜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讲到岳飞《满江红》的时候,为学生播放1983年港版《射雕英雄传》中罗文的歌唱演绎。学生每每联想剧情,心潮澎湃,与文学作品深度共鸣,久久不忘。讲到元代杂剧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总会觉得对这种文学样式雾里看花,不甚了了。在课堂上引入京剧《窦娥冤》《西厢记》选段播放欣赏,配合杂剧内容行当特点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不同剧种之间的差异更多在于唱腔,著名剧目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多数已经较完整地传承下来,因此,虽然元杂剧的唱腔已经失传了,如果仅从文学的角度考量戏剧底本的人物塑造与情节冲突,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欣赏当代其他剧种的同题故事来增进对元杂剧的理解。同时,这种剧种间的文学传承关系反而带给学生更多的启示,也让我们的青年学生直观地走近传统文化,接受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这些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简单的文字课件所无法比拟的。

三、绘制结构性图表,使古代文学呈现发展轨迹

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会带给学生文学艺术美的体验,但作为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课堂教学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此,同样重要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文学历史的传承和发展的轨迹,把握其演变的脉络和规律,进而清晰地认识文学的发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相互作用。在这方面,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往往不是见诸教材,而是来源于教师自身教学及科研经验的积累,清晰地显现于教师自己的头脑之中,文字和语言难以诉清,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绘制结构性图表,清晰直观地将其展示给学生。讲到谢灵运与谢朓,其重要的氏族背景极具时代特色,对其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影响深远[5]。在讲授中,可以为学生绘制谢氏宗亲文学图谱(如图1所示),帮助学生理解那个独特的时代背景对作家及作品风格产生的影响。讲到元杂剧的时候,为了突出其作为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的重要地位,以线路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俳优→汉代百戏→唐代参军戏→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昆曲)→京剧这些结构性图表,展示直观,清晰易懂,课上效果明显,其优势为简单的文字课件所无法企及,而课前资料积累分析和绘制准备工作也相当繁重,往往耗时甚多,需要教师精心准备。#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