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学鉴赏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方案
【摘要】
本文分析了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课程改革构想、实施方法和改革目标,主张应建立精讲——实践——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
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现状分析;改革构想;实施方案
一、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化,文史哲学科遭遇冷落,文学课程也出现边缘化倾向。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教学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淡化专业,强化素质教育,增加大量通识课和选修课,导致专业课课时压缩。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的教与学急需加强。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内容。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有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他们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特点,不同程度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目的,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语言文学工作者。本课题组授课教师积极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各个环节,认真开展各项教学和实践工作。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本专业知识现状和需求;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变革课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阅读文学原著,查阅相关论著论文,撰写读书笔记;充分运用现有教学条件,开展多媒体、影像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撰写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多篇,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以期达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二、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构想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材编写
第一,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教材不能沿用本科院校的教材。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材应该侧重于选择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以及能够鼓舞人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为主。
第二,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材要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多程度上体现在我们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要以应用为主,在他们今后的生活、工作当中是切切实实用得到的。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也毫不例外要打上以应用型为主的烙印。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实用性是指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学生今后会用得上的教学内容来讲授,一方面,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用;另一方面,这些实用性的内容大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它可以避免出现很多枯燥的、与他们专业联系不大的且难以用得着的纯理论的内容,这是三本学生很反感的。实践性是指通过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在课后通过各种机会去多实践,去锻炼自身,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这是学生很喜欢参与的内容。比如,讲完演讲与口才的内容后,学生可以借助学院展开的各种主持人比赛、辩论大赛和演讲比赛等去锻炼自己;讲完应用文写作之后,可以结合需要在学生会、在社团各种信息等。
第三,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大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不能整本教材都是属于文学鉴赏性质的内容,这不符合三本学生的特点。考虑到三本学生的语文基础还比较差,所做的作业,还有很多错别字,标点符号也有使用错误的地方等,以及所写的毕业论文通篇散文式的道来,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连说话都说不清楚,因此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教材要有应用文写作以及演讲与口才这两部分的体现。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而应用文写作以及演讲与口才是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希望借助大学语文这个课堂想要学到的内容。或许有人会认为应用文写作应该另外开设一门课,但是真真正正在独立学院另设应用文写作课是很少见的,除非是应用文写作与本专业联系很紧密。而且应用文写作这一部分,老师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将各种类型的文书,通过报纸、学院发的公文等讲1~2范例,其他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借助网络信息、多媒体、视频等自学。演讲与口才,也是大学语文教材必须要体现的,尽管和应用文写作一样所占的比例少,课时少,但是不可缺少,这一部分重点在锻炼,通过课堂上的少许时间的讲述,让学生在课后抓住学院开展的各种活动去实践,去锻炼。市面上的教材很多都只有文学鉴赏部分,针对的都是本科院校,所以在独立院校的学生看来,这些教材不符合他们实际需要。
第四,教材的各大主体部分,要有主次之分,各部分前面要有一个总的概述,特别是文学鉴赏部分,哪个时期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代表作家及作品,便于学生了解整个文学的来龙去脉。文学鉴赏部分、应用文写作部分和演讲与口才部分,文学鉴赏要占大部分,而文学鉴赏中的现代文要占主要部分,古文占少部分。相比文学鉴赏部分来说,应用文和演讲与口才占小部分,但不能少,且在教材后面应当附有常见错别字、正音表等。这是大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的重要体现。市面上出现的一些大学语文教材尽管文学鉴赏、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都有体现,但是偏离了大学语文学习的主旨,主次不分,应用文写作和文学鉴赏处于同等地位等,这是在编写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材时需要主要的地方。
第五,教材在选材方面一定要新,要切合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不能老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学的文学类的文章放到里面,特别是拿一些现实意义不强的文章放到大学语文的教材当中。本来,大学语文是一门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的各大专业的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具有大众性,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的专业,要让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接受它,就必须做到在选材上与学生的生活相贴切,与他们的思想动向相贴切,所以选材一定要有新意,与时俱进。比如,可以选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一些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他们的思想反应了当代“80后”“90后”的主流思想,也是“80后”“90后”崇拜的对象;同时,可以选入最具中国风的歌手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等来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词的创作以及它是如何配乐的,从而学会这首歌。总之,独立学院的大学语文不能沿用本科院校的教材,内容要有新意,符合学生主流思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有主次之分,各部分前面要有一个总的概述,特别是文学鉴赏部分,要兼具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要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时要附有常用错别字、正音字表等,从而打造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
作者:钟柳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现代文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摘要】
本文分析了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课程改革构想、实施方法和改革目标,主张应建立精讲——实践——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
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现状分析;改革构想;实施方案
一、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化,文史哲学科遭遇冷落,文学课程也出现边缘化倾向。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教学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淡化专业,强化素质教育,增加大量通识课和选修课,导致专业课课时压缩。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的教与学急需加强。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内容。陕西中医药大学文学课程有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他们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特点,不同程度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目的,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语言文学工作者。本课题组授课教师积极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各个环节,认真开展各项教学和实践工作。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本专业知识现状和需求;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变革课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阅读文学原著,查阅相关论著论文,撰写读书笔记;充分运用现有教学条件,开展多媒体、影像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撰写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多篇,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以期达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二、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构想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扩展其美学视野,弘扬人文价值和个性自由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互联网形势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教师,应该顺应形势,本着创新优化的原则,对教学内容、理念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整合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在课堂理论教学与互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国现代文学》;创新;改革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思维和认识方式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对于高校的教学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形势之下,高校教师如何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之上进行积极有效的应对,就具有十分紧迫的重要意义。
1课程改革的背景: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和求知方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纸质媒体被挤压到社会的边缘,时下人们更多的是借助于多媒体,如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进行快餐式的“浅度阅读”。以往读者在纸质文学中所获得的情感抒发和精神快慰早已经不复存在,人文价值也被网络文学所带来的世俗价值所取代,平面化的声像世界对读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类的想象日渐枯竭,这是对互联网下阅读的挑战[1]。对于高校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来说,影响也很大。《中国现代文学》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骨干和核心课程,但是相比较于其他课程如语言类课程来说,课时相对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需要。同时由于时代的原因,当下的大学生对于中国现代历史方面的知识普遍比较缺乏,因此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容易产生阻滞和隔膜,也就难以精准的把握作家及其作品的思想内蕴。在教学中,教学方式变化少,大班集体授课,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课堂氛围不够活跃,这些都成为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持久的根本原因。、《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涉及到的内容众多,理论难度也比较大,有限的课时难以穷尽全部的内容,导致教师也常有顾此失彼之感。在现今学生阅读状况本身就不乐观的情况之下,很难跟上课堂上老师的节奏,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常常进退两难,一方面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尽量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积极性,尽可能多的增加一些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这就意味着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增加教学时间,以此来弥补课时的不足。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拓展交流的手段和途径,在互联网形势下,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媒介恰好可以有效弥补。互联网的存在,为高校《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微博、微信等更为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传播,充分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平等对话”的原则精神,学生个体在这种自由的信息交换中获得了空前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打造第二课堂,它不受时空限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在线学习平台,弥补课时不足的缺憾,和学校课程内容形成交互性的补充,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
2改革的具体应对之策
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高校《中国现代文学》应转变观念,适时作出革新,引导学生有意识的阅读和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理解和掌握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以及文学个性,掌握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的规律,提升审美判断和鉴赏能力。
文学教育中的鉴赏培训
无论从文学作品本身的特质看,还是从诸多语文专家的理论共识看;无论从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看,还是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大纲看,都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文学作品课,要上成文学鉴赏课。文学作品课,应该把培养“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家们都很重视文学教学。早在1942年,叶圣陶先生在(认识国文教学一(国文杂志)发刊辞》一文中说:要养成读写的知能,非经由语文学和文学的途径不可……站定语文学和文学的立场,这是对于国文教学的正确的认识。”张志公先生也明确地表示:“我很重视文学教育,不是要求学生们人人成为文学家,但是人人都要接受文学教育。”他还主张编两种课本:(文学读本》和《语文读本》。他说:“话文课一本《语文读本》,一本《文学读本》,双管齐下,各有任务,又不混杂,语文教学就会从空中楼阁式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现代化建设对语文的需要端端正正的接上轨了。”(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如此高瞻远瞩为文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文学教育当然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总而言之,重视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把“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文学课的教育目的,是由教育要求和教学内容决定的,是每年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是社会培养人才对语文学科提出的要求。所有这些,应当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共识。 那么,怎样上文学作品课才能达到“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呢?我们认为,文学作品课的教法和学法都要采用能体现文学作品特质的方法,即应采用体现形象思维的方法。 第一,着眼作品整体,准确鉴赏局部,了解内容,感受形象。 卓越的作家创作文学作品,都从整体出发写作局部,以各个局部构成作品的有机整体,表达主题。有些作品的某些局部,独特感情深涵于景物描写之中.如果孤立地鉴赏这种局部,就会只能体会到它描写景物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品味出那景物描写的深刻思想感情的内涵和它在全篇中的作用,影响对作品整体有机地体会和对思想感情、主题意义的把握。有的作品的某些局部,既有其局部相联系表达主题的意思,又有其独立表达的意思,这独立表达的意思还往往富有意义。 如果孤立地鉴赏这种局部.就容易只注意后者,而忽略前者。这样,既不能体会到该局部在整体中的作用,也会影响对作品整体有机性的体会和思想感情、主题意义的把握。 只有着眼整体、准确鉴赏局部,才不致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准确地体会到局部在全篇中的作用,准确地体会到作品整体的有机性,及其思想感情、主题意义。因此,在进行文学教育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整体阅读作品,通过文学这一内容及形象的载体,去了解作品的内容,感知形象。无论是一首诗歌、一篇小说,或是一篇散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我们鉴赏者的审美感知,也只有建立在文体的整体把握上,才能了解文学形象,发现艺术美。 第二,理解形象,探求主旨;发挥想象,再现形象。 前面谈及的把握整体,感受形象是文学鉴赏的第一阶段。而理解形象,并在脑海中明晰地“再现形象”,是文学鉴赏的第二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感知”是对文学作品表象的轮廓的认识,那么“理解”这个阶段便是从作品有机整体出发,披文人情,沿波讨源,因形体味,深人到作品内部的深层世界,对作品整体的各个层面进行具体化的品味认识。 从文学鉴赏的实践看,“理解”是多层次的,可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表层理解,就是对作品的字面理解,对文章的外观理解。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就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接受作品的语言信息,包括理解作品的词句、典故、以及起兴、比喻、拟人、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也包括对构成意义的表象、结构、韵律、节奏,以及文章中特定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把握。总之,应启发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对人、事、物是“怎样写”的。所谓“深层理解”就是对作品的象征意蕴和文体的结构艺术的理解。是对作品的情感感悟,对形象的具体化的“重建”。所以,阅读鉴赏作品重在从“把握文学语言”切人,在脑海中“立体”地“重建”作者所写的人、事、物,进而去理解和把握形象。 第三,激发感情,独立思考,评价形象;反复涵咏,熏陶情操,创造形象。 对一篇文学作品的鉴赏,从根本上说,就是探讨作品“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的问题。写什么—就是要感知作品的基本内容、主体形象和事件。怎么写—就是要认识作者对作品内容的展现,探究作品是运用怎样的基本形式和艺术手段,把他对人生的体验传达给读者的,这就是理解形象。为什么写—就是要认识作者对某一人生体验的表达底蕴和表达这种底蕴的艺术方式的奥秘,进而深悟形象,评价形象。 只有实现了这一鉴赏过程的最后阶段,才能实现文学鉴赏的优化效应。所以我们认为,文学教学,要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段人手,深人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下面简要谈一谈文学作品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段: 一、鉴赏准确遣词造句的表现力量。对于这方面鉴赏,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关键词句人手,体会其表现事物特征,思想内容的力量,特别要注意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 二、鉴赏恰当运用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对于文学作品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应只是停留在修辞方法的辨识上,而应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其运用,鉴赏其表现力量,体会其对表现事物特征,表达思想感情的表现力量。 #p#分页标题#e# 三、鉴赏恰当运用表现方法的表现力量。好的作品为表达一定内容,往往恰当地选用了一些表现方法。对比、衬托、联想、象征、虚构、夸张、讽刺、渲染、叙述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描写的方法(白描、细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抒情的方式等都是常见的表现方法。鉴赏时,既要弄明白作品运用了何种表现方法,又要搞清楚这些表现方法对表现思想内容的特殊作用。与此同时,也不妨引导学生反过来想一下,假如作品不使用此种表现方法,而用其它的,那么这篇作品能否产生与原来一致的表达效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学生应重视表现方法的鉴赏,因为只有在阅读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在写作时主动地积极地选用恰当的表现方法,并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因为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 四、鉴赏巧妙安排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篇章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是组织材料成为有机作品的手段,也是表达作品主题的手段。材料的选取(完整事件或片断,现实或梦境,今或昔,人事或景物等),材料的剪裁(详略),材料的布局、开头、结尾,过渡(词、句、段)、照应等,都决定于作品的内容特点和主题。鉴赏时,不应只是单纯理清结构特点,而应扣住思想内容,鉴赏那样安排篇章结构对表现内容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为了深人认识文学鉴赏中的这个根本问题,让我们以朱自清《荷塘月色》为例,作一具体探讨和阐述。这篇散文写的是“荷塘”及“月色”的妙境。初读便可让人认识到,作者把“荷塘”及“月色”融为一体,把内心世界与自然界化为一炉,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表现,创造出了一个殷实美与空灵美相融合、互辉映的人化的“第二自然”。作者笔下的一切,荷塘也好、月色也好;热闹也好,冷静也好;歌声也好,倩影也好;喜悦也好,哀愁也好,全都笼罩在一团烟雾里,隐隐约约,没精打彩,静物的隐秀动静,情感的藏露隐现,相得益彰,辉映成趣,给人以和谐美和朦胧美的享受。 鉴赏至此,仅仅是弄清了“怎样写”的问题,还没切人文体结构的深层领域,更重要的是还要深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从而对作品形象作出评价,揭示其艺术结构的奥秘。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为什么具有朦胧之美?作者投射于物的“情”为什么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交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便会明白:作者不满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严酷现实,以及他苦闷、仿徨,希望有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这心情便是全文抒情的主旋律,因而,作品中的景物形象全都打上了这种情感的烙印。而作品中的“我”,一个同情革命、要求进步,不满现实而又无力回天的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便会在读者面前再现出来。同时,读者的情操也随着阅读被熏陶,被升华。阅读进人到了这一境界,才算把握了作品的整体精神和形象的深沉底蕴。 在文学阅读鉴赏中,感知形象、理解形象、深悟形象,构成了阅读鉴赏的三个阶段,这也正是鉴赏心理的运行轨迹。在文学课教学中,只有遵循这一规律,逐层深人,往返流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感知、去理解、去深悟形象,才能实现文学教育的优化效应。至于具体采用什么教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无论是朗读、想象、联想还是分析、讨论、评价,抑或是使用挂图、影视手段进行教学,只要是有利于激发形象思维的教学方法,均可拿来一用。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思考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语文的写作提出全新的要求,《课程标准》将立德树人的思想作为写作教学的理念,充分激发思维创造力作为写作前的指导,通过审美鉴赏引导学生积极写作,以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出写作教学情怀。分析核心素养下开展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并提出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概念,其既满足素质教育下的教育整体性要求,又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写作教学备受影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和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具有密切关联。其中:语言建构与应用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要求学生充分理解与应用语言,经过分析、概括、总结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透彻地了解与掌握语言,并将其熟练应用;思维发展的核心素养则要求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以促使学生成为有独特思想的人才;审美素养的核心素养则要求学生积极发现美,在学习与生活当中,促进美育素材的积累,在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视野,让学生通过写作发现不同美;文化传承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语文教师给予学生恰当地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对自身、对社会、对家庭都有正确的看法,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发扬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首先,语文学科的语言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写作的语言能力。就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角度看,由于语言能划分成口头语言以及书面语言,而作文就属于书面语言,且和学生自身的口头语言具有密切的联系,将口头语言通过严密思维进行整理,就成了写作的重要素材。学生会说,不代表会写,想要会写,就需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有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有效理解。如此,写作活动才可以实现顺利开展。因此,语言素养对写作水平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写作中,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审题与构思都与语言的建构和应用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学生只有充分掌握相关写作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应用语言进行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1]。经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既能提升学生自身的语言素养,又能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写作材料,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次,语文学科的思维素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的思维水平。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素养也和高中的语文写作有着密切的关联。思维作为写作的核心与基础,如果离开思维,即便是学生有充足语言材料,其写的作文也是一盘散沙,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就高中生来说,思维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品质,任何的学科都需有缜密的思维。在语文写作的教学当中,教师需注重学生自身的思维水平提升,如学生的逻辑分析、发散性思维,这都对学生的写作有着重要影响[2]。总的来说,思维贯穿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进行审题立意,或是作文的整体构思,都需有清晰且缜密的逻辑思维,因此,思维和写作是有着密切关联的。教师在写作教学时,需注重写作思路与构思,关注学生所发表的理解与看法,以促使学生提高写作思维水平。再次,语文学科的审美素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的审美水平。高中生自身写作能力想要得到显著提升,需要语文教师增强审美训练,只有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审美水平,才可以写出具备美感的作文。因此,语文教师需指导学生积极发现实际生活及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美,以此为写作增添充足的鲜活素材。同时,教师需指导学生积极地发现美,不仅有具体的、能看见的自然美,而且还有人物精神以及人格等抽象美。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抽象或者特定的美,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紧紧围绕主题思想,以促使学生在写作的时,能呈现出自身对美的看法与理解,并在写作过程中,促进学生提高审美素养。最后,语文学科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充实写作的文化底蕴。文化的传承和理解的学科素养,通常要求学生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以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这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才能让学生对社会、国家、自然及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与思考,从而使学生写出有积极态度且文化内涵丰富的作文,以促使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切实提高[3]。例如,在对《屈原列传》(节选)开展教学时,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而且还需感受屈原身上发生的事件及屈原的刚正不阿、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珍贵的写作素材,并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充分了解屈原的性格,感受到相应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语言积累与建构
艺术鉴赏课程设立的探索
作者:覃守达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当前高校有不少人文课程拘泥于专业知识的抽象传授,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尤其缺乏本土特色民族文化艺术素材,教材的内容和方法抽象、空洞、僵化、死板,很难激发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创造灵感,因此,建设本土化的特色人文课程教材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受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正在淡化、失传,民间艺术人才发生严重断层,因此及时挖掘和抢救民间艺术资源并建设成本土化的特色课程教材加以传承发展之,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研究任务。
1.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存在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及其教材,更未存在有关这方面建设的研究,然而,在挖掘、保护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已成为全球热点和国家策略的大好形势下,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改革蔚然成风———如广西艺术学院《美术教学论》课程负责教师长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广西民族美术方面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学课程及其教材;广西民族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负责教师也长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教学课程及其教材。杭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董春雷在《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上发表题为《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的论文认为: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民族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民间美术的原生态面临严峻的挑战。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胡俊涛在《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期)发表的论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研究》也持相同的观点———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但该文更进一步地指出,民间美术的艺术形态的内涵与本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爱与重视,许多教育研究者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这个领域。为了能更广泛、更深远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该文就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着重分析了课程设置意义、教学方法等问题,力求探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民间美术课程的思路。
事实上,许多高校艺术类或人文类的教师都已经开始投入这一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运用民间艺术资源(尤其是尚保持完整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来整合艺术类课程或人文类课程,掀起一股强劲的课程教学与教材改革创新之风。最为典型的成功范例是原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的王杰先生从1997年起,牵头申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学改革项目“文艺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跨学科交融”,接着又组织文艺学、民俗学、民族学、少数民族文学等学科硕士点,联合向自治区教育厅申请“审美人类学系列研究”,获得立项后,他们便深入地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审美人类学田野调查,基于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来搞科研与教学,以审美人类学理论与实践为一条红线,把中文系相关的人文学科的研究贯穿成为相互关联的学术整体。在他的带动下,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审美人类学课题组积极探讨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方案以及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意义及其学理依据等等,自觉形成一门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人文课程———审美人类学,该课程教学成果荣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很快,由王杰先生主编的《审美人类学概论》作为“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开始了立项建设。
2.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基于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来开展高校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是一项具有时代性迫切要求的教学改革任务。然而,面对广西11个少数民族许多不同族群或支系,分门别类地去挖掘、收集、整理其中的民间艺术资源,并形成一部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庞大而繁难的教学改革“工程”。因此,在立项建设研究方面,必须选择这样的思路:从壮族开始,逐个对这11个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研究,并逐个形成相关的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以壮族为例,具体研究内容为:整合并利用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资源———侧重于壮族神话、山歌、舞蹈、戏曲(壮剧)、乐器、服饰、工艺美术等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运用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在具体的建设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的研究方法:
开放式大学语文论文
一、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的回顾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高等院校陆续恢复大学语文课,从此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探讨也拉开了序幕。一开始人们关注的是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探讨大学语文教改的论文大增。进入21世纪,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讨论更是全方位展开,涉及课程意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科定位等诸多问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争论的焦点是大学语文的定位问题,有的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则是“高标”定位,即建立“高等语文”的概念;2006年朱晓进在外研社召开的大学语文教材研讨会上提出“大语文”的概念,认为应该将大学语文置于一个大文化的背景和框架中来审视,在此基础上葛娟(2007)提出了开放式大学语文课程的建构,将大学语文定位在语言和文化的层面上;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杨志坚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指出:“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并提出大学语文改革的思考路径:能力性、审美性、民族性。陈洪(2006)认为“大学语文应该兼具提升素质与能力的双重目的”;魏饴(2007)认为“大学语文就是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的教学。……应当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三性定位”。还有的学者提出“教育生态”观念,认为大学语文的定位应该放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考察,“教学内容系统应该是动态发展的”。关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有学者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提出“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有的提倡经典专书研习,有的提倡大学语文教育与国学教育接轨。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比较深入,如网络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整合、多学科教师共同教学等。近两年理工、医学、军校、体育、卫生、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等从学科及专业角度探讨大学语文教学的论文增多,说明教育研究者已开始着眼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专业层次,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此大背景之下,对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讨论也从无到有。黄蕾等分析了我国素质教育现状,通过借鉴美国医学人文素质教学的经验,提出从树立意识、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等方面来加强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刘春雨等对中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从历史发展、人文基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五个方面作了对比分析,认为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郜晓芹认为“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应具有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属性”,建议“适当增加对医家名著的鉴赏”,“实行文理分科授课”。王明强提出“构建大学语文课程群”的构想:“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和中轴,并与现代人文教育紧密结合,构建以必修课大学语文为主课、相关选修课为辅助课程的课程系列,并搭建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课堂为辅、学者讲座为拓展的立体教学平台。”综上,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密切结合国内外教育形势和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变换研究视角,积极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开放式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探索
开放式教学的提出与近些年来提倡的自主性学习密切相关,导源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浙江传媒大学的葛娟等老师认为:“所谓开放式大学语文课程,简言之就是课程内容及学习时间不受有限的教学篇目和教学时数规定,将课程教学作充分的扩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有限引向无限,以期实现大学语文终极教学目的。”作者提出的思路和方法很值得借鉴。开放式大学语文教学,既涉及教学内容的调整,也涉及教学方法的变革,同时也与评价考核机制密切相关。我们认为,开放式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开放”:(1)教学内容开放。有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适量拓展课外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书目、论文、教学视频或网络资源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2)教学地点开放。教和学不限于课堂,还包括课外的网络平台、社会实践。(3)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翻转课堂教学带来了教学理念的变革,课堂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各种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探究、练习、实践、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4)改革考试评价机制。考评方法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调整。天津中医药大学正在进行的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BB平台以及网络课堂建设等工作,为大学语文改革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1.确定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作为一门仅开设一个学期的公共课,大学语文不是万能的,它教学时数固定,每周2课时,不可能像中小学那样每年都是主课,每周6~8课时。所以让大学语文承载过多的职能是不现实的。在对专家走访以及对学生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本校大学语文的三个教学目的:一是进一步锻炼提高大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读和写的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药文化),了解西方文化,具有国际化视野;三是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丰富其精神世界。
2.教学内容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