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学创作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古代文学文德说理念
众所周知,文学创作是和创作主体密不可分的,它集中表现了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和认识。从古至今,创作主体在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古代文论始终将对创作主体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深入探讨创作主体的德才和学识、情操和禀赋等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这些因素与作家创作的关联性与复杂性。本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创作主体的人品与文品的具体关系。“文德说”是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命题。它的实质是说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决定文学创作成就的高低,这在文学史上确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先秦开始一直为历代文论家所重视并且不断地加以发挥,“德”与“文”的关系随着其内涵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地演变。
“文德说”就其源,起自先秦时期的言、德之论,它最早出自《周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这里的“文德”,不是专门针对文人而言的,不专指作者,而泛指一种美德。《礼记•表记》中说“君子耻有辞而无其德,有其德而无其行。”这既表明了德行第一、言辞第二的思想,又强调了德、行、言必须统一。虽然“文德说”在先秦并不专指文学,却对后世文学主体论的“德”与“文”的关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汉代王充在《论衡》的《佚文》等篇中明确地提出了“文德”的概念,他说:“《易》日:‘大人虎变其文炳,君子豹变其文蔚。’又日:‘观乎天文,观乎人文。’此言天人以文为观,大人君子以文为操也。”“以文为操”,就是以礼乐规定的文饰为仪表,而这种礼乐规定的文饰是合乎道德规范的。在《书解》篇中又说到“人无文德不为圣贤”。这里将道德和文章看成一体,当然这一命题也引起了后世批评家们的争议。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文人的感情意念通过文辞都充分表露出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文德”之论的文论家颇多。魏文帝曹丕在《与吴质书》中提出的“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成了一个时期评论文人无德或少德的理论依据。刘勰的《文心雕龙》除了有很多篇目论及文德之外,还有专篇论及文人品德,其论文人德行的专文是《程器》篇,借用《尚书•周书》上的比喻,说明人材要“贵器用而兼文采”,不能象近代词人那样“务华弃实”,本末倒置,强调文人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算是真知灼见,准确地论述了文与德的关系。陶渊明不仅诗品高洁,人品也一直为后世的人称道,特别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令人敬仰。因此萧统不仅为他编文集,而且在序言中高度评价了陶渊明的文品和人品,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高度评价陶渊明诗品和人品的论文。
唐宋时期,古文运动兴起,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强调政治教化的功能,因此对作家道德修养的要求更为强化。唐代的韩柳及其门人对于“文德“作了更深一层的论述。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从古文运动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古文须以“立行”为本,而以“立言”为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说明只有“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进入了“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境界,达到了“取于心而注于手”的熟练程度,并且还要再修养若干时日,“然后浩乎其沛然矣”,才能写出出色的文章。明清时代,文论家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等的观点,尤以宋濂为称首,其《文原》上下篇提出了文章的写作要崇实务本,合义理、事功、文章为一体的主张,认为文章的成败高下不能仅仅从文字上去下功夫、而要从根本上着手,十分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纵向观察,中国古代文论家都把“文德”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主体论的重要内容,认为文品是人品的反映,只要道德修养好的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进行文学创作的主体而言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对于“文品”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出现的“文品”、“赋品”、“诗品”、“诗格”等概念,实质都是与“人品”对应而言的,以“立德”为创作主体的首要条件,古代文学创作中对创作主体德行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文论对主体性的深刻认识,对自身人格及创作的关系的认识。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评价它的作用和价值,既不能采取绝对肯定的态度,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而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学创作的成败显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毕竟会有一个主导因素制约着,创作主体的品格是绝不容忽视的,主体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预先规定了作品审美价值的高低,创作主体借其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表现主体的情志、个性、理想,始终是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之一。所以古代主体论对作家品格的重视,成为一个良好的导向,这使得作家不断地修身养性、加强道德修养,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对社会风气的加强、文学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分强调“立德”的作用,而忽视创作中的特殊性,这将无疑会阻碍文学的发展,如果完全用“德”、“人品”来衡量一个人的创作成绩,这也是极不公允的。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创作主体既要重视道德修养,又要不断在实际中开阔自己的学识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坚持不断创作、重视创作中的文辞表达,只有将这几者紧密结合,才有好的文章产生。
灾害与中国古代文学综述
摘要:
中国古代灾害文学的整理与研究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是论文。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搜集文献,以求获得更充分的认识。
关键词:
灾害;古代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灾害的影响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学中表现自然灾害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中国古代灾害文学的整理与研究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是论文。唐元、张静《古代灾害文学研究现状综述》(《山花》2015.5)梳理了部分相关成果,本文继续搜集文献,以求获得更充分的认识。有的论文属于概述与理论指导的研究。全方位地概括灾害与社会的关系的有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复旦学报》2000.6)一文,文章指出灾难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灾害的时空变化,灾害对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是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黄敏《“灾害与文学”研究范式刍议》(《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1)认为“灾害与文学”聚焦于自然灾害,也关注天灾与人祸的关系,是强调文学反映功能的文学研究范式,但是我们不仅要关注作品的政治、社会层面及生命、伦理层面,也要关注作品的哲学、美学层面;关注对灾害的本体性书写,强调在灾害面前人类应该具有的现代思想,即哲学层面的思考。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古代灾害文学,近年来比较显著。如陈侃理《儒学、数术与政治——中国古代灾异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结合经学与政治,宏观探讨灾异观念,文章指出,灾异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对中国古代政治实践影响很深,远不止在思想层面;同时还指出,灾异说对权力的干预和约束缺少强制性,反而常常被权力所驱使。李军《灾害危机与唐代政治》(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从灾害与政治的角度,讨论国家机构在面临灾害危机时的具体应对政策,包括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员的对策,同时讨论了灾害与民族战争、藩镇政策与灾民动乱问题;“灾异天谴说”在灾异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中始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指出,灾异说对政治的修正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史学界研究成果细致入微,而文学研究以史学为依据、以文学作品为基础,但史学研究成果作为文学研究的参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灾害文学进行人类学或者母题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郭子辉《灾害神话:苦难现实的浪漫外衣——灾害文学源头探寻》(《长城》2012.2)认为灾害神话作为灾害文学的源头,对于先秦以来我国灾害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但提供了文学素材,还提供了一种写作模式,一直贯穿到当代的灾害文学创作之中。李伟《先秦灾害神话之文学探析》(《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5.1),认为先秦灾害神话记录了自然灾害,表现了远古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同时灾害神话对后世文学题材、结构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更使其成为灾害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对灾害书写进行文学研究的成果有如下角度:以时代为单位进行研究。李瑞丰《先秦两汉灾异文学研究》(河北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试图建立“灾害文学”主题研究,并梳理灾异文学主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围;关于灾异文学的现实意义,文章指出四点:一、作为赈灾手段之一的巫术禳灾,二、农业社会中作为社会评判的工具和道德评判的尺度,三、作为记实性史料及对灾异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反思,四、作为历史记忆的体验与民族凝聚力的激发。李文娟《东汉灾害文学研究》(安徽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文章指出东汉灾害文学的表现形式以及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拓展,灾害文学对灾害的记录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文字记载的范畴。杜玉俭、李莉《唐代文学中灾异观念的表现》(《广州大学学报》2006.6)指出灾异观念是天人感应学说的重要内容,灾异观念在唐代甚为流行,其表现形式与汉朝略有不同。以时代来限定研究范围,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分析各个阶段的灾害与文学的关系,重点关注灾异观念、道德感召,有的文章从诗文创作者角度来分析灾难对创作动机的影响,具有开拓性。
以作家或具体作品为单位进行研究。杨古月《<左传>中灾异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出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和下层社会的普通百姓对待灾异态度往往是截然相反的,而知识分子在谈灾异的时候,往往要把灾异和人民、君主乃至整个国家的兴亡结合起来,灾异对于上层社会的影响远远比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来得深刻。刘艺《杜甫天灾诗探微》(《杜甫研究学刊》2013.1)和吴夏平《白居易的灾害诗》(《古典文学知识》2013.3)同样如此。其中杨古月和薛雨的文章值得关注,探讨了灾异观念的变化和灾异对社会不同人群的影响,其余论文则停留在诗史互证的层面。研究灾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方面。高璐《嘉靖大地震的发生与明代文学》(《社会科学家》2013.9)指出,此次地震的发生产生的震后文学作品,使得相关的受灾场景得到了生动而周详的描述;就祭悼作品而言,个人所写的悼念诗文更具有真情实感,文学性更强;地方在震后数年内涌现了大量的重修题记,亦有可备观览之作。从文学艺术性角度探讨的,目前只有侯英、唐元《康熙十八年地震诸家诗研究》(《短篇小说》2013.14)一篇,文章从康熙十八年京畿地震诗歌入手,讨论了地震诗歌所应具备的艺术因素。此类文章从更大的角度来研究灾难对文学的影响,涉及灾害对作家本人生活的影响、创作心理的影响,更注重灾害与作家、作品的互动关系。从灾害类型来展开研究的,侯英《由汶川抗震诗歌大潮看中国古代地震诗歌》(《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1)归纳出古代地震诗歌在内容上的某些共同特点。此外还有杨莹樱《中国古代小说瘟疫描写与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等文章。此类文章代表性不强,灾难与文学的互动关系与灾害的具体类型关系不大,而与灾难的造成的影响程度联系更为密切。
孔子文学思想的启发
作者:胡火清 左芳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公共教学部 九江职业大学基础教学系
一、孔子的文学思想
孔子所说的文学是指“文治教化之学,也即儒家文化学术之总称”,这一文学概念相当宽泛,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一生致力于利用他的儒家学说改良当时纷乱的政治,他的文学也是为政治服务的,“孔门四科”与“孔门四教”的提出都是基于其恢复周礼的政治理想。孔子眼中的文学并不是指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文学艺术,而是指“能够付诸政治实践的文治教化之学”,后来成为儒家文化典籍和学术思想的总称。”
1.孔子文学思想的核心———“文与德并”。在《论语•宪问》中,孔子特别强调了文与道德的联系,认为“有德者必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将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归根于宣扬儒家的“仁”“礼”的思想。孔子在其文学思想中,始终认为诗与道德、文学与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分的,将“文与德并”的文学思想核心阐述为“志之所致,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坚决反对任何不宣扬“仁”“礼”的文学创作,认为不能“文与德并”的作品,其实就是“恶紫之夺朱也,恶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从《诗论》和《论语》总的来看,可知孔子在与学生论诗时,着重在谈诗的政治伦理的教化功能。政治和伦理的诉求,是孔子论诗、论文学的归宿。
2.孔子文学思想的目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中,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文学的功能在于教育人们知礼而成于乐,强调文学作品要有感染力,能“感发意志”,这就是兴;强调文学作品要遵循于儒家的道德规范,能“文质彬彬”,这就是礼;强调文学作品要给人们予娱乐,能“乐则韶舞”,这就是乐。可以说,孔子言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君子儒,即将言语教学落实到君子个人的心性修养和社会制度的设计上,将文学与自己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理念结合起来,最终回归于自己理想的世界。孔子对文学的艺术性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因此他对文学的社会性作用论述比较全面。孔子在概括前人成果的同时,对诗的作用作了较系统的理论表述,在理论上比前人发展了一步。同时,也为先秦时期的社会道德规范进行了一次质变性的理论化,形成了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渗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仁”“礼”思想体系,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体现出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文学思想目的。
3.孔子文学教育的内容———“四教”“四科”。孔子关于文学教育的内容的论述,依《论语》记载,有“四教”“四科”。所谓“四教”,即“文、行、忠、信”;而“四科”,是同“十哲”,即十个拔尖的特长联系着的。孔子非常重视通过《诗》来进行文学教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他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孔子对弟子进行的教育本着这样的方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就是要弟子们树立远大的目标,把德当作行为的根据,把仁当作行为处世的方法,最后落实到具体的本领上。这是德智并提又重视德育的主张,要对弟子进行明道、树德、行仁的思想教育,最主要的方式是讲道理,而“诗教正是讲道理最形象、最深刻、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4.孔子文学思想的形式———“文、质”。孔子认为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在于“质胜于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质彬彬”就是文学创作达到的完美君子境界,“《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谓中和之美,就是孔子哲学理论上中庸之道在文学思想上的反映,是对文学创作内容与形式的要求。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后来以“温柔敦厚”为基本内容的“诗教”的建立。孔子基于这种思想,排斥任何形式不符合中和之美的民间音乐和文学创作,说“郑声淫”,主张“放郑淫”,推崇《韶》《武》;要求文学创作必须“行百般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文学创作应遵循正统和复古,引经执典,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上“文质彬彬”的完美结合。孔子对文学关于“文质彬彬”的完美阐述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历史,引起历代文学正统与诸子的斗争,始终主导着中国文学思想的主流,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思想体系。
文学理论教程教学模式
目前,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的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是国内高等院校的一本通用教材,该教程第一编导论提出: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并表示本书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对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如比兴、神思、意象、滋味、情景、意境等都有所融合吸收。 应该说,该教材在中国古代文论构建中国特色方面的努力在同类型教材中较为突出,不过,该教材是如何吸收中国古代文论内容,古代文论在该教材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我想就这一问题,陈述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的作用。 1.横向结构上,古代文论知识的全面渗透。 多年来,《文学概论》课程已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包含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发展论等。这可以称得上是《文学概论》的表层横向结构。国内的《文学概论》教材大都围绕这几个部分而展开编写。《文学理论教程》即按此分为五编十六章。 而古代文论是古代文学理论家对文学的看法,也涉及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发展的种种看法,《文学理论教程》秉持建设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宗旨,有意识地在每个章节对古代文论的种种思想作了吸收。如第四章论文学的文化含义,提到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论文学的审美含义提到了曹丕的“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陆机的“诗缘情”,钟嵘的“滋味”,刘勰的“情者文之经”,等等。 第十章谈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举王弼的“言、象、意”三者关系;讲意境列王昌龄《诗格》中的三境说,皎然、刘禹锡、司空图关于意境的概念。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谈创造个性,引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第十六章文学批评模式,以孟子的“知人论世”解释社会历史批评。可以说,翻开《文学理论教程》,随处可见古代文论话语,其目的是用以解释印证文学理论的各个命题。古代文论因此成为了《文学理论教程》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这个角度讲,古代文论对于建构《文学理论教程》体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纵向结构上,古代文论对于概念原理阐述的积极参与。 如果把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发展论称之为《文学理论教程》的表层横向结构。《文学理论教程》实际上还存在一个深层纵向结构,即指文学理论原理得以透彻阐述的三方面内容。 第一是关于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范畴及相关的方法的界定与阐述,这是《文学理论教程》的主体。 第二是关于这些概念原理的历史由来、发展轨迹。许多教材在阐述文学理论内容时,会引述或介绍中外古今文论家对于文学活动的概括和总结、观念和思想,也即相关的中外古今文论。 第三方面内容是对中外古今文学作品的分析举例。在《文学理论教程》纵向结构的三方面内容中,古代文论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如在第一方面内容即概念原理界定与阐述部分,第三章论文学活动的发展的多种因素,即引用了《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为之音”,和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说明文学发展与时代社会风气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些诗论直接表达了文学活动发展中的一种代表性思想,并构成了原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纵向结构的第二方面内容中,古代文论所占比重更大。 教材在阐述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之后,往往会引述相关的中外古今文论,作为例证,其作用主要有二: 首先,交代清楚文学理论的来源,说明其内涵。《文学理论教程》所要建立的关于文学的概念、原理、范畴相对抽象概括,对其理论的生成过程,以及概念本身的内涵都需要适当的说明,而古代文论的印证能够起到解释理论本身生成原由的作用。 其次,深化理论,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对于同一个概念原理,历代文论家都作了不同的探讨,通过对不同说法的辨别理解,能确定教材中原理表达的科学与否。纵向结构的第三方面主要是指对中外古今文学作品的分析举例。因为重心在文学作品,所以文论比重较少。 综上,古代文论纵向结构上对于概念原理阐述有所积极参与,既直接参与了概念原理的界定阐述,又起到了对文学基本原理的印证说明作用,印证说明方面起的作用更大。这也正是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的具体作用体现。 二、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实际地位分析。 如上,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但冷静地看,古代文论在教材体系建构中又存在着一些问题,呈现出古代文论实际地位的尴尬。 1.古代文论在教材中零散存在的方式,不能显示古代文论的真正价值和魅力。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从内容上说,主要偏于几个代表性的文论家的片言只语,和他们零星的文学思想表达。这些有限的概念术语的引述,多半是蜻蜓点水,谈不上系统,难以构建厚重的文论史的印象,没有展示知识的完整与深度。 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材料在书本中的实际意义。而且《文学理论课程》一般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对《文学概论》教材中夹杂的古代文论家的只言片语,很难消化吸收,这些文论内容只会成为理解文学原理的障碍。#p#分页标题#e# 2.古代文论主要以例证的形态出现,与文学理论原理缺乏积极的融合。从作用上讲,作为文学理论知识的三个构成部分,最重要的应该是第一部分,即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范畴及相关的方法的建立。但纵观教材五编十六章及更进一步的章节小标题,用古代文论表达的内容少之又少,即古代文论直接参与界定、阐述概念原理的部分偏少。 古代文论主要集中在第二部分,即在理论阐述之后或过程中,作为例证起到解释文学理论来源和进一步说明理论的作用。由于缺乏必要的解释,很多古代文论往往是阐述文学理论时的点缀,与文学理论原理缺乏积极的融合,削弱了其在课程体系建构中的力量。 三、关于更好地发挥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建构中作用的设想。 由于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袭用西方和前苏联的文学理论模式,以至于中国当代文论处于可怕的失语境地。所以,如何利用好古代文论,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成为一个阶段以来文艺理论工作者关注的话题。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只有在继承古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民族特色,才不会在世界文论中失语。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古代文论在《文学理论教程》体系建构中的作用? 1.进一步发挥古代文论概念对于文学基本原理的印证解释作用。 古代文论语汇是古代文论家们对文学创作及作品特色的总结,它们本应该有着与现代文学原理间的共同、共通之处,能够真正起到印证解释文学理论的作用。但是当这些文论术语分布于《文学理论教程》各个章节,则变成了散珠碎玉,零星分散,点到即止,缺乏说明问题的力量。要想真正发挥古代文论的作用,就应该对一些重要的古代文论进行解释,揭示古代文论概念的内涵、意蕴,交代古代文论的来龙去脉,展示其与现代文学原理间的共同、共通之处,从而使古代文论真正起到解释文学理论的作用,并成为文学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2.进一步发挥文论潜体系对于文学理论体系的印证作用。 中国古代文论存在着潜体系。一是个别作家的论著具有体系或潜体系,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分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大部分,系统完备,体大思精。二是文论史上一些命题的阐述具有潜体系,如意境说经由《周易》的“圣人立象以尽意”、钟嵘的“滋味”、皎然的“取境”、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到王国维的“意境”,已从只言片语发展为有情有意有理论内涵的概念了。梳理范畴内在的演变和传承关系,又使之自成体系,以说明甚至参与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等,对建设当代中国文论至关重要。 3.进一步将古代文论转换为当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原理。童庆炳说:“有不少古代文论的术语,根本不用特别‘转化’,就直接进入现代的文论话语体系中,……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是有通约性的。因为我们的文学的现代性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也因为我们的文学理论的转型是中国文论的转型,还因为现代性转型是具有传统文化心理的中国人在做的,它在无意识中就渗透了一些古代的传统文化因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①此话说得很有道理,但是目前《文学理论教程》并没有做好这点,可能也有些古代术语已经转化为了现代术语在使用,但是却没有大量地转换。我的想法是尽量能使这些术语通过阐释后就能够进入当代文论的语境,成为能够解决当代文学实际问题的“范畴”,这才是“现代转换”。 传统文人对文学本质、创作目的、创作主体、作品本体、读者接受都有讨论,如被朱自清称为中国诗学开山纲领的“诗言志”,以及魏晋南北朝开始盛行的“诗言情”一直是中国文人论述中国诗歌本质的主要话语;如陆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刘勰“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李贽“童心”说等对创作主体想象与心境状态的描述;又如从《周礼•春官》、《毛诗序》以来对赋比兴的表述和解释,到后来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炼字篇、事类篇对于文学创作手法的表达;再如钟嵘“滋味”、司空图“四外”说、严羽“妙悟”、“兴趣”、王士祯“神韵’、王国维“意境”理论对于诗歌审美特质的概括,这些都是古人针对文学表达的理论观点,和他们进行具体诗文批评时所用的话语方式。 这些皆可以转化为文学理论的标志性概念原理,成为文学理论的重要构成。《文学理论教程》在吸纳古代文论、建构教材体系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由于古代文论自身的特性,使得它在教材中的地位还显尴尬,未能与当代文学理论更好地融合。因此,加强对古代文论自身意义的阐释,验证当论;加强对古代文论体系的整合,以验证当代文论体系;更好地进行文论的现代转换,以直接运用于理论的表述,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国外古代文学中宗教意识表现
内容摘要:文学与宗教之间的融合是俄罗斯古代文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俄罗斯文化、艺术发展进程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为此,本文将针对俄罗斯古代文学中所蕴含的宗教意识表现进行研究与探讨,深入剖析俄罗斯古代文学中孕育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以及民族习惯。
关键词:俄罗斯;古代文学;宗教意识
从公元9世纪到17世纪末属于古俄罗斯的中古时期,该时期所产生的文学艺术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与精神性,在俄罗斯文化发展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随着基督教以及东西方思想浪潮的流入,俄罗斯古代文学受到基督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俄罗斯的文学创作者在开展文学创作活动时,无论是创作思想,还是表现手法,均蕴含着双重文化意识以及宗教意识。
一.俄罗斯的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俄罗斯古代文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为俄罗斯民族艺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还蕴含着崇高的道德理想,充满着对人的信仰、对人拥有无限道德完善可能性的信仰、对词语力量的信仰以及对词语能够改变人内心世界的信仰,承载着为俄罗斯地区服务的爱国主义热情,强调善意的一方最终能够战胜邪恶的一方,呼吁全人类统一到一起,只有全人类统一起来才能够战胜万恶的根源。通过阅读俄罗斯古代文学,了解俄罗斯古代文学发展历程,深入剖析普希金文学创作的深度广度、探索列夫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道德底蕴、挖掘果戈理文学创作的精神本质、寻觅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创作的哲理内涵,将俄罗斯象征主义的文学特色淋淋尽致的展现出来。俄罗斯古代文学一个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基辅罗斯时期、封建割据与蒙古鞑靼统治时期以及莫斯科中央集权时期。
1.基辅罗斯时期(公元9世纪-12世纪)
第一发展阶段,“基辅罗斯时期”位于公元9世纪到12世纪。俄罗斯国家形成于公元9世纪末期,俄罗斯古代文学自此开始发展。公元99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将基督教定为俄罗斯的国教,自此基督教对俄罗斯古代文化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公元10世纪末期到11世纪初期基普罗斯发展到鼎盛时期,俄罗斯文学正式步入初始发展阶段。基普罗斯时期所产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历史故事、英雄史诗、编年史、传记、旅行记的形式呈现出来,《俄罗斯编年序史》、《对子训诫》、《伊戈尔远征记》均是该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作品。
从英语毕业论文谈西方文学教学创新
一、毕业论文(thesis)是每个本科生在毕业之前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毕业论文写作是总结、检验、深化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为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 我院2011届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本研究通过剖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折射出的外国文学教学的不足之处,探寻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此来提高改进我校外国文学教学,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同时,指导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升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学术价值。 二、我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选题偏文学方向且陈旧、缺乏新意通观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有一半以上(53.7%)的学生选择文学类题目。而在文学类毕业论文选题中,大多数学生的选题集中在少数经典作品上,并且重复研究的现象比较多。英国文学选题集中在分析《简•爱》、《呼啸山庄》、《苔丝》、《傲慢与偏见》等作品上,美国文学选题无外是评论《红字》、《飘》、《老人与海》。这并不是不可以,但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要就这些作品的某一方面进行较为深入、有创意的探讨,是非常困难的。 (二)论文内容肤浅、缺乏文学理论支撑毕业论文内容肤浅这一现象暴露出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同时反映出本科外国文学教学的一项不足之处——忽视对文学批评理论讲授。就同一部文学作品而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阅读视角对作品做出的诠释往往大相径庭。教师上课时应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通过教授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 (三)结构不清晰、逻辑性差这在很大程度上突显了英语专业毕业生阅读能力薄弱的问题。 相当多的毕业生由于自身阅读能力差且效率低,他们往往只能在学校借阅三到五本相关书籍或者杂志就开始毕业论文写作,并且他们根本不能有效提取参考书籍或者杂志的信息,往往就直接引用原书或者杂志的文字或观点,或者直接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简单的复制、粘贴,一篇论文就完成了,这样使得论文结构混乱、逻辑性差。日益严重的毕业论文抄袭、雷同等问题就这样出现了。 怎样以外国文学课为契机,增加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是文学课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语言表达不规范,存在大量语法、句法、文法错误我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反映出的最严重问题即是:语言表达不规范。相关要求规定学术论文要用正式的书面文体,从布局谋篇到段落、句子之间的衔接,从提炼主题句到每个句子的结构、措辞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讲究严格的规范,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功底。英语表达能力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功,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论文的选题可以通过教师的细致耐心的指导比较容易的改进,但是语言运用能力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且最有效的途径。 三、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所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补充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的知识。当今外国文学教学大多采取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结合的讲解模式,忽略对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知识的传授。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的诠释。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是要转变文学观念,更新文学批评的内容,向学生讲授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流派,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通过引导学生用这些批评方法解读作品,为学生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增加当代文学知识。现有的文学教材大都写到二战前后,很少涉及英美当代文学,这种厚古薄今的做法已经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通病。其实无论是英国文学还是美国文学的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都不乏优秀作品,作为教师应适当扩充对英美当代文学的介绍,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一些距离我们时代较近的文学作品。介绍和补充当代外国文学,不仅使外国文学教学与当今时代紧密结合,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宽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视野,避免对经典作品进行重复性的研究。 3.在文学选读方面,要强调阅读完整英文原著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这些内容,每月读一本英文原著小说,必须是没有经过缩写、简写或改写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强调从整体上去感受、领会文学作品,以期学生能够对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作品的寓意有所体会。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师唱主角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权威”结论。如果学生对名家的评论或名家的译本存有一种敬畏心理,那他们就不敢提出任何质疑,束缚了他们创造性。 2.娱乐法。影视资源的利用及多媒体设施的普及为外国文学课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和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播放根据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帮助其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英语文学创作模拟 外国文学课时少,内容多,光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复旦大学英语系要求学生大学四年期间要有100万字的阅读量(input),同时要有1万字的写作量(output),这既体现了读写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p#分页标题#e# 文学创作揭去了文学的神秘面纱,使文学进入学生的生活,从而缩短了文学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英语语言与文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对文学和生活的理解在创造过程中得以充分的阐释。同时,创作又反作用于学生,促使他们对文学形式进行研究,对文学内容进行反思,对文学语言进行筛选;扩大其词汇量、完善其语法知识并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为后面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写作功底。 毕业论文不仅反映了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是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体现。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繁多,论文工作的改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是仅靠改革外国文学教学就能解决的。对于高校英语毕业论文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但是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工作刚刚起步,还需要有大量的后续研究。
民族文化差异文学评论作用
一、英美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一)英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文化、历史、政治、社会的变革都会对英国文学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英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文艺复兴是英国文学的重要变革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了莎士比亚、萨里、斯宾塞、华埃特、海伍德等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过后,又先后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发展阶段。到了18世纪初,又兴起了新古典主义,这使得宗教神学开始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发展到19世纪,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渗透到英国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的文学家更加追求自由和解放。到了19世纪后半期,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学的题材逐渐扩展,文学也被赋予了某种经济和政治色彩,大多数文学作品宣扬自由平等思想。在此之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英国文学趋于写实,在选材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文化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促使英国文学顺应时展,呈现出更加全面、多元的特点。
(二)美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相较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美国民族较多,且有大量移民。这就使得美国文学呈现出更加多样性、复杂性、庞大性的特征。总体而言,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后等阶段。在最早的殖民时期,美国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早期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时期的美国大陆相对落后,文学仍源于生活和劳动,因此,文学作品多是赞颂人们的品格和自然风光。到了一战前后,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出现在美国文学中,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美国文学的现实性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文学的转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饱受战争摧残,对社会和人性开始反思,深入思考人性的善与恶,美国文学也一度陷入迷茫时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文学逐渐进入第二次繁荣时期。到了19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展时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矛盾逐渐暴露,各种文学流派也相继出现,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更加鲜明。30年代的美国文坛则以左翼文学为主导。而到30年代后期,文坛上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学流派纷纷出现,且大胆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彼此之间相互争论、交流和借鉴。在此过程中左翼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美国文学思潮的主要引导者。与此同时,美国文学逐渐与世界相互交流,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产生了重大打击,二战后,美国文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格局。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内涵
英美文学评论随着英美文学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评论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严格,理论指导也越来越系统化。英美文学评论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并依据相关的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进而探索英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便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指导,推动英美文学更快、更好发展。文学评论家通常综合考虑作品的写作手法、表现特色、思想观点、创作风格等要素,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主旨。此外,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得到更加客观的反馈,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反思,并不断进步。
实践体验式教学高校现代文学论文
一、坚持课堂教学的核心作用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体验式活动中的组织中心地位。
其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来自国外的教改理论与国内教育环境和教学现状严重脱节,只能作为理论概念来探讨,很难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典型的例子如学生主体论。从理论上讲,任何教育活动都应以受教育者为主体,让其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可是,此理论有一个大前提,即受教育者必须长期置身于自主性学习的教育环境中。试想一下,我们存在这样的环境么?让刚从应试教育环境中拼杀出来的大一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无异于放任自流,“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此理论不切实际之处,显而易见。其二,现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庞杂,需要一定历史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储备。现代文学的范围虽说只有短短30年的时间,可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纷至沓来,且背后大多涉及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思想运动以及重大历史事件,这对那些知识储备严重缺失的学生本来就一头雾水,让其自主学习,结果只能是搅一锅糨糊,连基本线索都理不清楚。其三,严重不足的课时和课外阅读时间也不允许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课外时间有限,没时间准备和思考,课内师生更没时间充分交流和讨论,一来二去,教学效果必然像夹生饭,学生对基本的专业知识没掌握,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亦没养成,徒劳无益,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光。鉴于上述问题,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根主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在教师的设计、组织、引导下进行的,一定意义上,教师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性质与效果,而把关注点集中于学生,忽视教师,显然是片面的认识。”我们把现代文学史的框架、发展脉络,重要文学思潮的特点、背景和影响,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鉴赏,这些教学内容要在课堂讲授中完成,目的是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这也是兜住教学之底的基本要求。对于那些基础较差,主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这种课堂上的“强制灌输”,不失为一个差强人意的好办法,起码使其不至于对本课程“一无所知”。不放弃一个学生,保证每个学生不掉队,是教育的底线,我们的教学必须守住。大学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所以,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素养,只是现代文学教学目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然而,拓展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仅靠少得不能再少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大量而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渠道。另外,更重要的是,课外实践活动教师不能撒手不管,不能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课外活动是集体活动,至少以班级乃至年级为单位,需要制定明确计划和实施方案,协调各方关系,管控活动进程,推进预期效果,而学生不具备这个能力和条件。所以,教师还应该担负起组织和引导责任。当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组织引导”作用,而不是像在课堂上一样的“主导”作用。
二、现代诗歌和散文量大质优
名家名作迭出,课堂教学只能涉及鲁迅、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艾青、穆旦、周作人和林语堂等具有文学史转折意义和流派首席代表的作家作品,大多数作家作品只是点到为止。其原因一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现代文学课程一学年102课时,若除去节假日,常常不满100课时,靠课堂讲授很难全面完整地将现代文学优秀诗文之美呈现出来。原因之二是诗歌和散文与其说不好讲,不如说“讲”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要将感性体验与理性分析的和谐度把握得恰到好处,另一方面需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和课堂配合。否则,课堂效果很难出彩。毫无疑问,诗歌与散文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个体阅读。通过阅读领会文(诗)意、体验情感和品味人生,潜移默化提升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可是,基于个人兴趣而主动阅读的学生并不多,而且,每个人的兴趣点是有限的,个体阅读易使阅读固化,造成阅读面狭窄。如何调动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体验阅读美感,并有效检验阅读效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各高校通行的解决办法之一是举行诗文朗诵会。我们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摸索,基本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诗文朗诵会。首先,有目的、有目标地将诗文朗诵会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现代文学是学生刚入学就接触的文学课,学生们对现代文学甚至文学还处于初步认知阶段,不能过早压担子,所以,现代诗文朗诵活动必须分步实施,由浅入深。我们的措施是两步走:第一学期举行集体朗诵会;第二学期开展个人朗诵比赛。第一学期以班级为单位举行集体朗诵会,朗诵作品是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凤凰涅槃》是20世纪20年代诗歌的最强音,具有里程碑意义,是第一学期现代文学教学内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它气势磅礴,情感充沛,变化多端,非常适合集体朗诵。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揣摩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绪流程,分角色,想变化,或领诵或合诵,或男声部或女声部,或对话或自白,朗诵体验强烈,朗诵气氛热烈。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本诗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而且极大地调动起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这样的集体朗诵活动,也能加深新生之间的交流,并激发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后续的学习和校园生活打下良好基础。第二学期开展个人朗诵比赛。个人朗诵比赛一般在每年五月底六月初举办,亦有遥敬白马湖作家群的意思在里边,故名“我们的五月我们的六月”诗文朗诵会。此次朗诵会在现代文学课程接近尾声时举办,旨在全方位检验本年级现代诗文学习成效,因此规模大,要求高。程序上,先在班内选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选拔,学生自己选定朗诵内容,并由同学们公议,选出前十位,参加年级比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主动阅读作品。同时,在挑选心仪作品和评议其他同学朗诵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诗文鉴赏能力、评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汇集年级拟朗诵篇目。要求减少重复率,原则上重复不超过两篇,而调换篇目的过程,就是再一次强化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的过程。最后,经过精心准备———背作品、演练动作、选服装和挑配乐后,正式参加比赛。其次,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两次朗诵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集思广益,不断创新朗诵模式,提升朗诵效果。第一学期的集体朗诵注重集体智慧。每一年级或每个班级的艺术处理都各有不同,变化和差异较大。比如,同一段落或角色,有的班是集体朗诵,有的是分男女声部,有的是分组,有的是个人,朗诵效果大不一样,这说明学生们对诗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教学目的自然就达到了。第二学期的个人朗诵会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朗诵篇目学生自己选,参赛资格由学生公举,主持人自定或毛遂自荐,评委学生自己当,组织协调工作学生自己干,一切由学生自主自理。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既调动起学生的朗诵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策划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再次,坚持发放朗诵活动评比的鼓励性奖励。个人朗诵比赛虽然只是教研室层级的教学活动,但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在经费窘迫的境况下,学院每年都挤出一定资金,支持活动。我们用这些少量经费买一些与现当代文学有关的新书,作为参与学生的鼓励性奖励,并要求所有学生传阅,意在引导和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升学生阅读层次和品味,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思路。最后,邀请院系领导和宁夏著名青年作家与学生互动交流。诗文朗诵会尤其是第二学期的个人朗诵比赛,经过近十年的培育,影响面逐渐扩大,已成为学院教学活动的品牌项目,受到院内外各方面的重视。院系相关领导近三年来场场出席,在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殿堂拂去尘音,聆听经典,同沐诗情;在庄重与轻松的氛围中音共话文学,泯师生之界,议感触之微,享心灵之净,直有浴沂风雩之情高意真之境。个人朗诵比赛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每次邀请一位宁夏青年作家参与活动,让学生与作家面对面交流,谈文学,谈创作,谈读书,分享文学背后的故事。有静心聆听,也有观点交锋,场面真诚而令人感动。师愿每位同学心中装着朗诵会的记忆走世界,于感念文学中,安稳前行。
三、诗歌散文而外,现代戏剧教学亦不易在课堂上取得理想效果。
据调查,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进大学前从未看过话剧,城市学生也极少到剧场观看话剧,学生对话剧普遍具有陌生感,这就使得课堂话剧教学往往如隔靴搔痒。因此,让学生体验话剧的舞台感和现场感,真正理解话剧的精义所在,进行话剧教学演出实践是不二法门。可排演话剧不像诗文朗诵,一个人就能完成。演话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多人参与合作。话剧活动时间长,协调跨度更大,组织难度更高,对学生的热情和教师的耐心都是不小的考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还是找到了比较可行的办法。首先,提早布置,人人准备。第二学期开学初,便将本学期排演话剧《雷雨》第四幕、从各班中挑选最合适角色的信息告诉学生,让他们各自选择角色,自由组合,分成演出小组,在课余时间排练。原则是每人必须选定一个角色,加入一个小组排练,演出与否,均与平时成绩挂钩。保证人人有角度,人人有演出。其次,期中预演,集体评判。经过两个月的排练,各小组在班级进行汇报演出,全班同学既是观众又是评委,并就每组每个角色的演出效果进行讨论评价,选出演得最好的角色,重新组合成一个演出班子,继续做院校级公开演出准备。这个过程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研读作品的热情,演出效果又出奇又出彩。效果一,促使每个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雷雨》。学生要想选定自己的角色,一般性阅读是做不到的,必须进行反复比较的思考性阅读,并揣摩、吃透扮演角色的性格和特点,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角色,这就大大促进了学生对作品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同时,从《雷雨》入手,逐渐培养起学生对于话剧的兴趣,许多同学不仅延伸阅读了曹禺的其他作品,还对其他话剧作家的代表作品有所涉猎,可谓一举多得。效果二,引入竞争机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别人的承认,大一的学生正处于表现欲和好胜心强的阶段,所以,学生们参加话剧排演的积极性很高。小组演出评比时我们发现,学生不仅表演十分认真,讨论也相当热烈。谁演得好,谁演得不好,都要说出所以然。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角色,所以大多评论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随着表演和讨论的深入进行,学生们对剧中角色性格与作品内涵主旨的理解、把握就更到位,也达到了深化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目的。效果三,创造舞台实践机会,从体验表演中体验人生,丰富人生,增长学养。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上台表演话剧的机会。在大学期间与话剧能有一次零距离接触,并亲自参与表演,体味表演的细微之处,相信会给学生们的大学生活带来丰富内涵和人生体验,并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也会使学生保持对话剧及表演艺术的欣赏和尊重,从而具备中文专业出身者应有的文化素养。效果四,公开演出,不仅出色出彩,扩大了影响,而且同学们树立起宝贵的自信心。公开演出是同学们自己争取来的。之前,由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平台,《雷雨》演出只在班内进行。2011级文秘班的同学觉得意犹未尽,提议在“我们的五月我们的六月”诗文朗诵会上助兴演出。老师觉得可以让同学们试一试。同学们马上全身心投入排练,组建了演出班子,导演、意见观众、道具和音效一应俱全,每个人的台词背得烂熟,还专门去宁夏话剧团租借了演出服装。上场后,学生演员们很快进入角色,表演大方又专注,语气、表情和动作相当到位,一下就把观众带入剧情氛围,赢得师生观众的一致好评。因而,下一级的《雷雨》演出就成了师生的共同期待。小组表演结束后,没等老师布置,2012级的同学自动接力,主动开始排练,并邀请演出同学做指导,听取意见,吸纳经验,公开演出更上一层楼,在师生中的影响力日渐扩大。有了两个年级演出基础,同学们的信心大增,酝酿成立话剧社,意欲排练更多的剧目,保持演出。效果五,树立榜样,形成传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目前,外国文学教研室表示,要借鉴现代文学体验式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方法,排演外国经典话剧。相信在人文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话剧体验式教学实践前提下的话剧演出活动,一定能继续传递下去,发扬光大,形成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优良的教学传统,让更多学生受益。
四、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的是具有中文知识和中文修养的专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