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秘专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秘专业论文

高校文秘专业教育改革论文

一、文秘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在的文秘教育过于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忽视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培养出来的文秘人才偏重于理论性、学术性,专业面窄,相关的专业技能薄弱,大多只能纸上谈兵,这种现状与当前企业招聘时重能力、重经验的实际不符,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

2、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随着以电脑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办公设备以及传真、电子邮件、信息网络等的出现,秘书的工作已告别过去的一支笔、几叠纸、几本书的工作手段,向越来越多样化的办公手段迈进。这对文秘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显然已无法实现。

3、教材内容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随着秘书理论的发展,目前关于文秘教育方面的教材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教材涉及的内容更多的是政务秘书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商务秘书的内容涉及较少,即使有的名称改变了,但是更多的是换汤不换药,过多偏重理论知识,技能训练缺乏,与时展而言比较滞后。

4、师资配备与专业需求脱节目前高校从事文秘教学的教师大多是非文秘专业出身,以汉语言文学等其他专业居多,自身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秘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没有这方面的培训和从业经历,缺乏实践工作的经验与技能。所以教学容易导致纸上谈兵,照本宣科,脱离实际,这不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5、硬件设施与专业需求脱节目前各高校的文秘专业都会安排实践环节,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秘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开设文秘专业的学校必须拥有专门的文秘实训室、摄影室、会务室等各种实验室,同时也要求保证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有相关教师的指导,以便于学生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但是许多高校这方面的配备却非常不完善,这使文秘的实践教学成为了无本之木。

二、对策和建议

阅读全文

文秘专业课程教育论文

一、改革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否成功取决于教学的方法,教学方法体现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通常招聘用人的单位,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很简单,《秘书基础》主要包括专业人才要熟悉并掌握理论知识,在具体工作时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文秘专业生时会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将两种能力发挥到最大,以便于学生可以在校内感受到用人单位的工作气氛和工作情况。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文秘专业的目标就是能够实现上述内容,但是这个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容易实现,所以教师需要打破陈旧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观念,寻找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本着职业能力的指导思想,再结合模拟情境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学生能否从教学课堂中吸收新知,也是考验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仍然需要关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虽然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普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是仍然还有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器材进行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课堂和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没有新意,不能符合现代学生吸收新知识的观念,而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出现,正是解决了教学课堂上的这一点缺憾,它不仅直观形象,而且生动,影响力强,它结合图片和文字形成教学内容,令人容易接受,并且如临其境,强化视听印象,让文秘专业生能够很快地融入到具体的操作过程、环节和技能上去。由于多媒体的快速发展,学生已经可以借助网络的效应,从中学到更多的前沿知识和技能,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和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沟通,相互交换教学心得,目的是提高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尽量吸收新鲜的专业知识,网络的普及还取决于自身的优点,例如网络无国界,网络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些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爱好,也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二、结合实训资源,完善《秘书基础》的课程教育

文秘专业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秘书基础》只是单纯地为学生提供了秘书专业的入门知识,但是对于秘书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给学生安排实训的机会,从实训中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并且提前让学生了解文秘专业在企事业单位具体需要工作的内容有哪些。这部分内容,笔者主要从校内和校外两个地域来谈结合实训资源建设的问题。

(一)校内实践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校内实践资源,尽量发挥设备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在学校内部,学生基本了解校内办公室的工作事务和机构设置。而且,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是校内,老师也会非常照顾他们,在工作中提出意见,并给予帮助,而且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如何记录会议内容,如何和办公人员进行沟通。笔者强调,文秘专业的学生不能单靠老师讲授的《秘书基础》的理论知识,由于此项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必须亲身进行实习,从实践中亲自了解怎么处理秘书业务,怎么和上司进行沟通。

(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阅读全文

文秘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1.文秘专业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1.1社会多元化因素严重

作为高职学校而言,相对于本科学校在理论知识学习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学生毕业求职的时候,在学历上相对处于劣势状态,而且,作为文秘专业来说,属于纯文科类专业,专业技能是写作,相对于技工类理科专业而言,专业既能优势也处于劣势状态。

1.2经济多元化背景深厚

在固态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文秘工作是整个政府部门或企业单位里重要的“理论喉舌”,承担的是承上启下的宣传作用,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但是随着非公有制体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逐步的发展,许多单位不再单独设置文宣岗位或者淡化文宣作用,这对于文秘专业学生而言,打击是相当大的。

2.文秘专业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

2.1正确定义文秘工作岗位

阅读全文

汉语言文学教材改进思考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适应知识激增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在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确立了地方高校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的发展要求。但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不少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技能素质不高,应用能力不强。具体说来,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背离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复合性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的重任,经历了曾经的辉煌。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一直以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偏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对文化观念的传承和发展,即所谓的“强理论研究,弱实践应用”。这种注重精神性层面“形而上”的培养而忽略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有机结合、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势必导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学生的知识应用、转化和创新能力欠缺,即人文性、学术性有余,创新性、实践性不足。因为当下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是从事学术研究和语文教育,更广泛需要的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即既要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功底还要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这种复合型人才能熟练地在企业、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复合性需求相一致。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与社会需求脱节。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当然,这里的“人才培养”包含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前一个职能显然涉及办学主体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分类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必然追求。这种分类培养目标由于强调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结构及定位,吻合了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高校盲目跟着985、211等重点高校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合理定位,没有自己的办学亮点,人云亦云,尤其丢弃了服务地方社会的基本职能,使得人才与社会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办学特色不显明,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不同行业、领域的需求。一般而言,社会所需要的绝大部分是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人才,而非少而精的学术人才。尤其近年来,随着社会用人制度、用人理念的改革,基于服务社会和地方发展的需要,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这就相应要求高校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重基础理论,轻实践创新。长期以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追求创新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强调学科知识与理论知识的传授,专业基础课程偏多,如一味注重文学类、语言类课程的讲授,育视野人文类、创新类、实践类、职业规划类等课程缺乏,即只解决了知识“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学生毕业后“如何干”的问题。此外,课程缺乏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系陈旧,尤其研究性、探究类课程较少,学生习惯于在枯燥的理论中死记硬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些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宽广视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知识面狭窄,且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

二、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基于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面对当前对专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需要我们反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持续生存并发扬光大,培养出适于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大众化的应用型人才,而非传统的精英人才。这里首先面临一个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即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自身成才需要,构建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深化专业人才知识内涵,使之具有合乎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总的而言,基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业从事文秘、宣传、文化、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第一,具有良好的品行和人文素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勤奋踏实、文明诚信、团结协作、敬业爱岗等良好的品行和忠于职守的工作责任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良好的素质修养和对个人、国家的责任,并将此内化为相对稳定的道德、人格、气质,即“一方面具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理解(知识层面),另一方面深受古典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熏陶,能够在坚持个人的独立、自由中以天下为己任,担当国家、民族、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精神层面)”,从而成为传承人文精神、发扬人文品性、引领社会文化的人文知识分子。第二,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学、文化、管理、宣传等相关知识。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基础写作和实用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文体知识,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自觉关注并思考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效地开展交流与沟通;对中外文学、科技、政治、文化史方面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结构要求。这一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如作为秘书,具有扎实的文秘知识功底和语言、文学、文化、管理、宣传等相关内容。第三,具有良好的素质,能根据社会需要和时展,不断拓展专业领域,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紧跟时代步伐,围绕社会需求,具备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品质,不断产生本学科前沿的问题意识;能熟练掌握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材料接受与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更好实现大学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如将来有志于成为一名秘书,应深入了解秘书工作的历史和现状,谙熟秘书职业道德与职业法规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办公技能,掌握现代档案管理、调研和信息处理的知识,具备办文、办事、办会的能力等。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写作能力。学者温儒敏认为中文系不一定培养作家,但应该培养“写家”就是“笔杆子”,这是中文系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强项的地方。也就是说,能写会写是中文系学生的看家本领,是极具“有用性”之处。作为一名秘书,无疑应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写家”。

三、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基于以上有关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能力、素质要求的分析,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改革和优化现行的培养模式及其体系,包括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依据专业技能要求和培养特点对其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促进人才培养朝着高级应用方面发展,更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阅读全文

汉语言文学类就业趋向讨论

作者:向彪 单位:湖南怀化学院

本文所谓地方本科高校,是指一般布局于区域中心城市,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这类学校大多是近年来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或与其它院校合并而成的普通本科院校。在升本或与其它院校合并以前,这类学校大多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宗旨,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教育理论、师范素质与技能培养类课程。升本或与其它院校合并以后,这类学校一部分升格为师范学院,而大部分转型为综合性本科院校。近年来,这类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毕业流向呈现出新的趋势,作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与人才成长载体的课程体系也应顺时而变,以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人才市场的新要求。

一、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流向的新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高校的扩招,地方本科高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已经由过去的以教育领域为主衍变为多元化趋势。以下是笔者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最近三年毕业流向的个案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各类学校、党政机关、新闻传媒、其它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普遍的就业领域,其中,主要就业领域也已经由过去的教育领域扩展为教育和厂矿企业两个领域,直接进入党政机关以及其它事业单位的比例也在升高。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这种就业趋势,也同样体现在其它地方本科高校中。以下是笔者对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湘南学院、邵阳学院4所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最近三年毕业流向的综合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教育行业、党政机关、新闻传媒、文化出版、厂矿企业已经成为4所省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的就业场域,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国家公务员、新闻记者、出版编辑、企业管理、公司文员、广告宣传、市场营销、旅游导游以及自主创业已经成为该专业毕业学生普遍的职业选择。

总体趋向与我校大体相同。国内其它地方性普通高校的情形也应该大同小异。这说明,就业流向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基本趋势。随着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的进一步扩大、我国人口出生率的进一步下降以及国家对中小学教师需求的减少,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多元化趋势必将继续增强。因此,传统的淡化就业指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型设计,已经不能适应该专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多元化趋势及其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因此,探索并建构新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就业趋势及其职业素养要求相适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地方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者面前的紧迫课题。二、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笔者认为,要建构新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就业趋势及其职业素养要求相适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设置若干个与人才市场需求对接度高的专业方向

要提高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在建构课程体系时,设置两至三个专业方向。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应用面十分广泛的专业,可以析分衍生出来的专业方向很多,诸如语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育)、文秘(包括涉外文秘、中英文秘、商务文秘)、新闻传播、编辑出版、比较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影视文化、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管理等都是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设计。根据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人才市场需求,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案不失为带有普适性的专业方向组合方案:

阅读全文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实践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文秘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主干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中居于重要地位。该课程以“五•四”以来的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文艺思想的论争为贯穿,通过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和文学现象的分析,增进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的鉴赏、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功利化日盛的社会大环境,给课程发展蒙上阴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完成了从精神崇尚到物质实惠的转换,在功利化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伴随着文坛上欲望化、金钱化书写方式的大行其道,魅力和光辉日益枯萎和暗淡的中国文学更加走向没落,作为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二)高职高专课程设置向实践性倾斜,使该课程逐渐走向边缘   高校扩招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办学方针的指导下,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向实践性大幅度倾斜,那些与就业关系不大的课程被逐步削减,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当其冲,课时量几乎被削减了一半,课程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高职高专生源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学生视该课程为“鸡肋”   高校扩招带来了教育的普及化,但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在人文素质和知识层面明显处于劣势,他们当初选择中文专业大都因高考失利后不得已而为之,许多学生长期以来受中学应试教育的约束,语文功底比较薄弱,在进入到以单纯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价值的高职高专院校里,他们对与就业直接关系不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实难以提起兴趣也就在所难免。   (四)学生毕业后难与社会相融的现状,凸显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据笔者调查,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后,随即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社会适应力低,个人独立生活能力差,心理压力的承受力及应变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以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适应生活和工作环境。这些情况进一步表明,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或普及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诸多的不利条件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汉语专业基础课,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在学科建设社会大环境极端不利,课程发展已逐渐走向边缘,生源人文素质差、心态浮躁、缺乏学习兴趣的高职高专院校中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性的改革思路,是每一位高职高专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师不容回避的话题。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切实贯彻这一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与改革中,就是在遵循学生健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特点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和多项技能掌握的最终目的。   (一)教学目标:变“知识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   与本科院校培养研究性方向的目标不同,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培养上更注重技能性和应用性,具体到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则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文秘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此,作为文秘专业的基础主干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就应紧紧围绕着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对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和文学流派及特点的初步判断能力为中心,通过对课程的系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较丰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能从事文学创作、文案设计与写作、文秘、企业文化策划与管理、语文教学等专业人才。   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更多的强调学科的“知识型”,即理出文学史的线索,并以此为基点,评述其中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潮流和文学现象,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文学史知识。而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件,作品的审美特征却埋没在繁杂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文学理论的讲解中,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意识投射其中,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人文素质也难获提高。   由此看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传统的“知识型”教学目标,虽然使学生获得了现当代文学的具体知识,但对其专业发展、素质培养和人格养成却无太大作用。因而,应注重该课程“应用型”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所学知识和能力的实用性,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案写作能力、文字编辑能力、语文教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专业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淡化“文学史”,强化“文学性”   本科院校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高职高专院校则更多地追求“必需、够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宏观把握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应把教学重心倾斜到微观的作家作品赏析中。   以往传统的教学既要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在讲述现代革命历史进程和重大社会变迁的基础上梳理出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又要有重点地分析包括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在内的“文学性”。这种既强调掌握文学史规律,又要从兼顾学生分析感受能力培养的内容选择,从教学实践看最终导致师生的无所适从。#p#分页标题#e#   为此,根据时代和文学发展的要求,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做如下补充和调整: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如将近年来主要的文艺运动、思潮论争和新出现的各类体裁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向学生介绍,如当代文学教学中可增加“港台文学”和“网络文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在绪论部分对文学史的发展概况、重要的文学史事件做简要介绍,使学生对近八十年的现当代文学史形成一个整体的轮廓和印象。   在此基础上,精选能够涵盖现当代文学六个发展阶段的十几部作品精讲,作品的选择要考虑两个结合:作品审美性和兼顾文学史方面的代表性结合;体裁的多样性与价值观多元化结合。   课堂讲授时结合作品内容将相关的文学史知识适时地穿插,课后为学生提供最新研究资讯,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如此就能把“文学史”与“文学性”进行有机的结合,以绳子串钱的方式将文学史教学深入贯穿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多角度、多维度、多侧面地向学生展示现当代文学史的丰富内涵,最终实现文学知识、审美能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为弥补课时量的不足,作品的阅读放到课外,教师结合作品内容布置相关思考题供学生阅读时思考,强调学生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   为弥补课堂讲授内容的不足,教师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如《新历史小说研究专题》、《女性文学研究专题》、《广西小说发展专题》等讲座,或者以开选修课的形式把近年来广泛活跃于文坛的金庸、李敖、韩寒等作家的作品引入课堂。这样,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不同的文学趣味,也可从根本上补充并丰满当代文学史的结构。   (三)教学方法:变教师“灌输式”讲授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由于长期受到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课堂讲授为重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形成了被动听得多,主动阅读少,并对教师和教材的一味拘泥的不良习惯,最终导致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读说写能力弱,理论知识贫乏,缺乏勤于思考的不良后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1]   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2](P78)   基于这样的现代教育理论,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教师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学生成为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学的最终目的,则是培养学生一生中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紧紧围绕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合格文秘类应用型、技能性人才的总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可以实施“自学—导学—助学—督学—促学”五个环节。   1.学生自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内容各异的专题为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机会,学生通过自组学习小组、自主选题、自主研究等方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教材、音像资料、图书馆、互联网络,在师生间、生生间进行交互交流和相互启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导学   “导学”是“自学”的基础和前提,“自学”是“导学”的延伸和拓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具体包括“引、讲、评、查”四个方面:“引”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讲”是在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并在讲解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咨询和答疑;“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评,点评要点到即止,目的在于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查”是对学生自学情况的监督与检查。以上四个环节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共同推进学习过程稳步前进。   3.小组助学   以若干学习小组为单位,全员参与到教师总体安排的学习活动中,从课堂问题质疑、讨论到课下小组研究、互评作品,都由小组去独立完成。小组中有固定的组员关系,组员间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教师通过传授协作技巧和学术帮助进行指导。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布置研究课题和学习任务。小组助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协作精神132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和交流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4.多方督学   督学可在师生间、小组间、组员间进行,以此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教师可通过平时作业、网上讨论、课外辅导、个别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各组学习动态,督促学生真正落实作品阅读、课题研究、文学创作等课程任务。   5.全面促学   促学贯穿在“导学”、“助学”、“督学”三个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是督促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手段。促学可以通过研讨、考核、考试三个方面加以完成。研讨促学,就是对课题进行研讨,深入研究课题的内容;考核促学,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测评,考核的内容涉及学生自学情况、学习小组内活动情况、课堂上课表现、课外活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考试促学是课程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技术相结合   现当代文学因信息容量大,涉及载体面广等特征,给教师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出与课程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供了机会。实践表明,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充分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较大限度地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含量,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教师只是用多媒体代替黑板板书,以网上现成的课件代替了教师教案,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跟传统教学并无太大区别,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势并不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对多媒体教学的片面理解,他们只是简单地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加入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中,而未能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去更新教学方法和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下的教学模式。#p#分页标题#e#   现代教学论强调构建师生间共同参与互动和谐的关系,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建构师生互动关系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灵活性。但如果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教师也未能根据学生实际随意到网上下载一个课件,多媒体教学下的课堂气氛无论有多么的热闹,学生依然会学无所获。   为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用处,必需处理好两个问题:   1.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   相对现代教学手段而言,传统教学手段速度慢、范围窄、信息容量小。但作为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传统教学手段仍然有着自身的优势,如黑板板书可以随写随看随擦,方便灵活。教师上课时突发灵感,可以不按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另辟小径,黑板板书的优势就随之显现了。因此,教师因材施教,合理地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互结合,将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所授知识进行再制作、再加工,教师必须将课程的精华、重点与难点展示出来,并按自己的思路和学生学习实际制作教学课件。课件要求简洁明了,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在教材设定的大致框架下,重点补充教材中没有和不足的部分。   (五)课程实践性教学:把“教”的实践性转化成“学”的实践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教学活动具有教学实践的双主体性(师与生)、双目的性(培养目标与学习目标)、教学实践的双客体性(教的实践客体与学得实践客体)、教学结果的双满意度(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等个性特征,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为实践性教学的客观依据”。[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实际教学活动更多的偏重于“课堂的实践教学”(学科理论的讲授和灌输)和社会实践教学(做作业、社会调查、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而往往忽略了“校园实践教学”(文学社团、文学创作、文学竞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此,作为现当代文学的专业教师,应充分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有针对性地将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外,积极开展“校园实践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示范,如指导学生成立文学团体,编辑文学刊物,撰写评论文章,创作文学作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作品剧展演等活动,所有这些都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创作能力和创业能力。   (六)评价机制:变“单一”评价为教学过程“全方位”评价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课程改革成功将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高职高专院校虽无升学之虑,但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方式却长期存在,学生也因此惯性式地沿袭着中学应试教育下形成的习惯,“考前不考不学,考时熬夜背笔记,考完一切全忘记”。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而言,如果仅以试卷成绩来评价学生优劣,这样的评价是非常不客观的,因此,课程的评价应当贯穿于学生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评价标的也应涵盖学生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依笔者的教学实践,学生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考察包括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作品阅读及笔记情况、课外文学活动参与情况各个方面,而期末成绩尽量以考察为主,命题少出基本常识和死记硬背的客观题,多出能考查包括学生的总体把握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主观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4](P112)   由此看来,作为一门动态性很强的学科课程,高职高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应紧紧围绕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为手段,以小组助学为单位,以多方促学督学为保障,使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在过程中真正感受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并养成良好的课程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具有较丰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阅读全文

汉语言文学人才培育的思考

作者:刘传霞 潘晓生 单位:济南大学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从学历教育向职业能力教育转变。大众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层次化。面对这样一种大的转变,一些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目标必定要进行大的调整,必定要尽快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这中间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类专业中的主干和核心专业,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专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几乎各个层次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同其它专业一样面临着结构性就业难题,而这一难题对地方院校来讲就更加严峻。地方院校应有符合适应地方社会要求和其自身办学条件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我国高教的实际情况,潘懋元教授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类大体上是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第二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型的各种专门人才,包括一般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第一类大学侧重于科学发明与创造、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第二类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类侧重于生产现场的技能操作、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就此看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是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对地方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下移,由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保持其原有优势的同时焕发新的活力,在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发挥更好的作用,应该成为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依托地方、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院校,承担的是大众化教育的培养责任。然而,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像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一样,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己任,与研究型、综合性特点突出的重点综合大学盲目攀比,贪大求全,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有的尽管调整了培养目标,但是,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培养体系,专业结构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仍然没有实际性的变动。所以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茫然失措,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地方性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识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自然也有了新的要求。社会现实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对外交流等活动,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目前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它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较宽泛的就业面所决定的。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其主要弱势表现在:其一,知识转化能力低,转化率低,学校所学知识不能变成自己在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素养,高校毕业生任职后,就业单位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付出相当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以完成从毕业生到社会人才的角色转换,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表现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确,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强,或自我封闭,或以自我为中心。其三,实践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如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公文写作水平不高等。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离校前很少接触社会,缺乏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清醒认识,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在校期间的职业准备明显不足,不能很好地培养和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导致不能成功择业。

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当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一个问题:即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的理解,不能机械地复制实用性专业的“应用型”内涵,而必须顾及该专业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考虑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考虑人文素养与素质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非一对一的实用性技能,它的应用型,决不能仅仅体现在“技术”或“技能”的层面上,而应更广泛地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一般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看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提供的一些精神底蕴,是其它具有特定职业对应性的专业所不及的。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专业,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孕育出了许多新兴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等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母体里剥离出来的。这正是它的基础性、综合性、宽泛性的有力证明。因此,在考虑这一专业的改革发展时,我们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完全应该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综合优势。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与职业应用相关的技能培养模块的设计。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阅读全文

商务技能中的语言文学

 

进入21世纪,北京联合大学坚持“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努力实践“办学为民,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统筹学科专业布局与发展,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1]。面对北京市大众化高等教育以及建设国际大都市英语人才市场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外语系提出了建设一个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以商务技能为特色教育的应用性本科英语专业;坚持面向首都社会经济建设,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较高的人文素养,掌握国际商务、文化交流、英语教育、外事文秘等基本技能并能娴熟地用英语服务于首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高级应用性英语人才。   一、应用性英语学科专业   “应用型大学必须通过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来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科要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专业发展要对学科提出明确的要求”[2]。学科以发展科学研究为目标,而专业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两者侧重点不同,因为两者的构成要素、设立原则以及划分方法不同[3]。北京联合大学应该“以为地方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原则,主动适应首都产业结构变化,建构应用性学科专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和面向应用的专业。贯彻面向应用、依托学科的专业建设理念,以应用为向导、以学科为支撑,带动专业发展”[4]。   英语语言文学是属于“文学”学科门类中“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在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中外文化思潮相互渗透、交流、碰撞和融合,社会市场对英语人才规格的要求已经从“岗位稳定型”向“岗位适应型”[5]过渡。英语专业过分单调、传统和强调模仿记忆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既然北京联合大学已经明确了“办学为民,应用为本”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为首都北京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原则,与时俱进地调整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建构一个融传统学科优势与应用性专业特色为一体的应用性英语学科专业,最大限度地培养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建设的高级应用性英语人才。   二、应用性英语学科建设   应用性英语学科建设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建设一支具有应用性英语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解决好应用性英语学科的研究方向与方法问题。2005年末,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确立为院级重点建设学科。三年多的学科建设有效推动了外语系教学科研工作,提高了教师对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职责的认识。然而,我们的学科建设带有较大的专业属性,尚未形成自己的应用性特色。因此,它仍然是在为英语专业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持,还谈不上以学科建设拉动或者带动专业建设。尽管如此,我们十分注重挖掘传统学科建设中的创新意识,既与时俱进,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去培育自己的科研特色和优势。“所谓特色就是人无我有,所谓优势就是人有我强”[6]。   2008年,我们根据这一原则,对英语语言文学院级重点建设学科的研究方向做了微调,下设“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和“第二语言习得与专门用途英语”两个研究方向。   1.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   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属于英语语言文学的基础性学科研究方向。我们强调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解读和影响研究,为建设一个应用性英语专业提供基础性学科支撑。   我们首先强调认真研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挖掘其中的西方文化元素,强化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在《“从放弃中得到拯救”———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彻底的奉献>》一文中,黄宗英用史实证实了这首诗歌不愧为“一部用十几行无韵诗写成的美国历史”。当弗罗斯特在这首诗中说美国人“拥有着当时不被[他们]拥有的东西”时,他一方面指当时他们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被英国所剥夺,而另外一方面他指当时的美国人并没有真正爱上这块土地。这种“软弱”只有当美国人真正意识到他们必须像热恋中的情人那样热爱自己的国家时才能够被克服。   为了“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他们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奉献”,因此“立刻从放弃中得到拯救”[7]。这一研究体现了文学文本文化释读的应用性文学研究价值。   由于英语专业学生最核心的能力是文本的解读能力,因此如何通过貌似简单的文本语言外壳去解读深邃的文化意义,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国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文学与文化类课程的目的所在。外语系近年有不少毕业论文得益于学生在“高级英语”和“英美文学”等课程上的文本释读。比如,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2002级英语专业徐文静同学的《<女勇士>:一首由女性复仇走向自我歌唱的赞歌》(2006)、2003级张睿靖的《〈瓦尔登湖〉中的朴素意义》(2007年)和2006级侯蕾的《心灵的旅行: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象征意义解读》(2010年)等校级优秀一等奖毕业论文,都是学生在认真研读经典原著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看到了中西文化差异或者西方文化精髓给现代人生命意义所带来的启示。   其次,我们加强翻译实践研究,打造学术著作翻译优势。近年来,外语系连续翻译出版了几部学术译著:《筑就我们的国家———20世纪美国左派思想》(三联出版社,2006)、《圣经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和《罗蒂自选集———哲学、文学和政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这些学术译著起点高、难度大,颇有影响,为打造外语系英语学术著作翻译的优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外语系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和质量。  #p#分页标题#e# 第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黄宗英主持完成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汉英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常用词语手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外语系多位教师参与了这项任务。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先生认为它“必将成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8]。以上这些科研成果都说明北京联合大学在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英语学术著作翻译等方面的进步和实力,为探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2.第二语言习得与专门用途英语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与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方向属于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之下的应用性交叉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主要涉及对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过程的观察、描写和解释,人们通常从语言学、社会、心理、认知等角度去研究它。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指导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外语教师的教学、外语能力的评价有直接而显著的作用。专门用途英语是指在某一社会领域中使用的、用于实现某些特定交际功能的英语。   目前北京联合大学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有旅游英语、秘书英语、商务技能(商贸英语)等。这些课程着重于培养学习者在特定社会语境中如何有效地使用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手段的能力。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周明、王洪主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收录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外语系教师撰写的19篇论文,为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200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黄宗英主编的《传统与创新的契合———英语语言文学研究论文集》,收录外语系教师教学与研究论文27篇,充分展示了北京联合大学在探索应用型大学应用性英语学科专业建设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于2007、2008年两次联合举办“应用性英语学科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之上。它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英语学科专业建设的新路径,既体现了继承英语语言文学的学科传统,又体现了外语系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创新精神。   三、应用性英语专业建设   1.专业基础教育   外语教育应该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已经从原来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培养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比如,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网站介绍,该院英语专业商务方向主要培养能够“适合在跨国公司从事商务管理实践”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其办学特点是实施“英语+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将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扎实的商务理论基础,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实现两种能力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听、说、读、写、译等专业基础课以外,增加了涉及管理、经济、贸易、金融、会计、营销等方面的“主干方向课程”,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原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等高年级核心课程被列入“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然而,这种培养模式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李赋宁教授在他的自传中说“:我国的外语系首先要满足国家对于各方面外语人才的需要。最重要的一点是打好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这虽是老生常谈,但一定要保证做到。课程设置应是多方面的,但不可能很深,因为不可能使外语教师专业化”[9]。当然,许多综合性大学可以通过整合多学科教育资源优势来解决外语教师专业化问题,但是如何保证外语专业的教学质量问题却经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应用文理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入学总成绩并不理想,且英语单科成绩总体偏低。显然,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教学质量,确保我们的学生能够享受一个英语专业学生所应该享受的高等教育学习过程。   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之后,我们尊重外语教育的规律,研究教学对象,注重因材施教,重视英语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想方设法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认真实施教学质量工程。2008年,应用文理学院英语专业2004级全体学生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的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58.33%,超过全国一次性平均通过率13.05个百分点,超过其他同类院校一次性通过率16.84个百分点[10]。   2008年,外语系英语专业2006级全体学生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的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72.22%,超过全国一次性平均通过率10.39个百分点,超过其他同类院校一次性通过率16.08个百分点,取得了优异成绩。   2.理论联系实践   目前,应用文理学院在英语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英语专业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接触社会机会较少,理论与实践基本脱节,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不能体现应用性教育的特点。第二,重语言能力轻素质培养。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忽视创新素质、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第三,学习方法陈旧。在学习上主要还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资源,开拓第二课堂进行个性化自主式学习,学生的知识面不宽,难以适应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新形势的要求。第四,专业特色不明显。   大部分课程仍然以语言技能为主,虽然在高年级开设了商务文秘技能类课程,但没有形成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2009年建成了联合大学“同声传译实验室”,加强了商务文秘技能类实践教学环节和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初步构建了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与此同时,拓展校外就业实习基地,增强学生接触与服务社会的机会,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第二,狠抓教学六个基本环节:朗读、课外阅读、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考试,保证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三,增强素质教育意识,强调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挖掘英语语言外壳之下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语言世界观。第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学习方法,积极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第五,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提高“出国率”,2010年英语专业共毕业51名学生,其中12人已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士攻读硕士学位。#p#分页标题#e#   3.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性英语专业特色,英语专业已经在逐步实施一个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以商务技能为特色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分为三大模块:英语基础课、商务技能课、人文素质课。4.实践教学随着发展应用性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北京联合大学英语专业积极挖掘社会资源潜力,同时充分利用校内良好的实践教学硬件环境,切实有效地开展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08年春季,应用文理学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署了协议,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基地。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了解了国内外英语教材的发展态势,外语教材编写、编辑、出版的过程,编辑的职责与能力要求;通过调研全国高校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所开设的课程及使用教材情况,学生更加明确了全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不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不同要求、所开设的课程及其教学效果等。这些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明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思考就业出路和充分认识英语语言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国家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英语专业利用同声传译实验室开发了“新闻听译”、“秘书英语”、“商务技能”等实践教学课程,培养了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比如,“英语新闻听译综合实践”教学项目的具体教学步骤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新闻听写、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新闻口译、新闻笔译和评论写作。教师首先将录制的BBC/VOA/CNN/CRI等权威英语电台新闻节目分句播放,学生进行听写;然后是“分组讨论”和“代表发言”;接着进行“新闻口译”,即每4人一批分别进入1~4号译员间,对教师播放的新闻同时进行口译训练;之后,是“新闻笔译”,即用新闻体中文将所听写的新闻译成中文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代表发言;最后是“评论写作”课外作业环节,即根据所听写的新闻内容,自拟题目并进行调研,然后用英文写出400字以上的一篇评论性文章。这项练习融听力、阅读、翻译、作文为一体,不仅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听力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新闻文体的认识、口译能力、笔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我们提出了建设“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商务技能为特色教育”的应用性英语本科专业的设想,并且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做了许多扎实工作。目前,应用文理学院外语系教师不但能够注意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而且能够自觉地将文化意识融入应用性英语学科和专业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创建一个适应培养首都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级应用性英语人才的基地而努力奋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