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明礼仪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一、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现状分析
学校对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重视明显不足,并且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一些学校没有开设相应的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和关注不足,一些家长和学校仍然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缺乏重视,甚至有些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关注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于学生的日常文明礼仪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傲慢、盛气凌人和唯我独尊的性格,不能善待他人和尊重他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发展。
二、在中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方法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在中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结合中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为了促进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现良性发展,对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而言,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推进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
(一)创新文明礼仪教育教学方法
学校方面应提供相应的文明礼仪课程,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教学氛围,优良的文明教学氛围可以促进中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应该结合文明礼仪教学主题,积极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导中学生加强对文明礼仪的学习。学习文明礼仪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质量,强化教育效果,更好地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礼仪教育管理示范者,对于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管理,首先需要从自身做起。与此同时,丰富文明礼仪教育的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教育手段,创造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利用主题班会、小组活动等形式,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宣传、参加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热情。大力推广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树立文明礼仪教学的先进典型,宣传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的发展,让学生接受礼仪教育,做文明礼仪的倡导者、实践者和示范者。此外,坚持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认真教授学生礼仪活动和知识,推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增强文明意识,形成文明行为,学习礼仪,懂礼仪,崇尚礼仪,营造礼仪文明的氛围,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指导和教育,促进文明礼仪教育进课堂,并将学习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文明礼仪大讲堂的影响力
一、社区活动的主要做法
1.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课程
社区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课程,为社区文明礼仪督导员和社区居民群众订购了《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并设立文明礼仪宣传展板,宣传居民文明礼仪先进事迹。树立文明礼仪标兵,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评比,对标兵进行物质奖励并在整个社区进行宣传,鼓励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由相关教育人员编辑整理的文明礼仪教育课程越来越切合社区实际的需要。文明礼仪教育在社区开展的经验和规律得到了总结,社区文明礼仪教育得以推广、创新和有效落实。
2.加强社区文明礼仪督导员的文明行为规范教育
教育居民,必须先培养出一批社区文明礼仪督导员。陇海大院社区聘请郑州大学人文学科的专业管理人员对社区文明督导员进行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开展了文明礼仪督导员专业礼仪教育。对社区文明督导员的教育,可以提高其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从而在随后进行的针对社区居民的文明礼仪教育当中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真正保证社区文明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3.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教育
一是组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针对社区居民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传播文明礼仪知识。通过竞赛,一方面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也是对社区文明礼仪教育的检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社区居民开始积极主动了解文明礼仪知识,实践文明礼仪行为,互学互比,使社区文明礼仪的话题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问题与对策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广西X县Y镇四所农村小学的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现状,发现该地区部分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较低。应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采取措施,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问题;对策
为了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作者深入一线调查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现状,发现部分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令人担忧。通过总结调查结果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前人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尝试为提高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出一份力。
一、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生在校文明礼仪水平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小学生知行不一
本次实地调查中,学校领导与老师都提及小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不能做到知行统一,学校平时经常强调文明礼仪知识,但是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有些小学生即使知道文明礼仪知识,却经常违背学校规章制度作出不符合要求的事情。作者在校观察期间也发现一些小学生会违反礼仪规范,因而在知行一致这方面小学生还有所欠缺。
高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探索
一、学习文明礼仪
1.专家讲座及文明礼仪视频
邀请相关专家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讲座,专家对基本的礼仪知识进行介绍、示范和讲解,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经历进行案例讲解,同学们在欢笑中了解礼仪、在思索中加深对礼仪的理解,在示范中掌握礼仪的基本要领。通过观看礼仪视频,同学们组织讨论,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不同年级同学的观看视频资料,新生(大一)主要是校园文明礼仪的学习,大二、大三针对班集体的状况,开展相应的专题学习与讨论,而大四是就业文明礼仪的学习与面试技巧。观看视频主要以班级(团支部)进行,班主任参与讨论和学习。
2.培养骨干,成立校园文明礼仪宣讲团
大学校园的文明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补课”,而如何使同学们接收“补课”的方式,学院进行了“优者先行”,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干部对校园文明礼仪进行学习,针对校园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寻求改变这一不良现象的方式与方法,结合文明礼仪知识探讨校园文明的教育与养成。学院成立校园文明礼仪宣讲团,宣讲团一方面是树立榜样作用,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另一方面宣讲团要在各党支部、班集体(团支部)开展校园文明礼仪的学习和宣传,进行全员动员,营造学习氛围。
3.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辩论赛
通过知识竞赛和辩论赛,在全院范围内号召各党支部、班集体(团支部)进行学习,不断形成学院人人参与学习,人人懂礼、守礼的氛围。同时,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辩论赛的活动中,一批思想活跃、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学生对校园文明礼仪进行了更深入地学习和思索,而这些学生正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行者。在先行者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本人自律和他律的驱使下,共同营造学礼、懂礼、守礼的新局面。
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究(5篇)
第一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的产物。大学生只有对礼仪形成正确的认识,深刻理解礼仪内涵,才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能反映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体现德育的基本要素。文明礼仪教育不仅能规范大学生的自身行为,还有利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能有效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使道德教育更加坚实可靠,丰富厚实。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通过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地在社交等公共活动中使用文明用语,主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这有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从而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身心发展。大学生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文明程度,会从其社会交往时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中反映出来,因此,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规范,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平等友爱、诚信真挚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内化并践行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生就能很快与他人产生共鸣,更好地被别人所接受。因此,接受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友谊,树立自信,从而使其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文明礼仪教育能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文明礼仪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更能引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是让大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践行文明礼仪规范,争当学礼仪、重礼仪、行礼仪的模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二、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现状
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形势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到文明礼仪层面,则是大学校园中存在着的大学生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等不文明行为。这与大学校园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笔者在某高校开展过针对大学生礼仪行为的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文明礼仪缺失令人担忧。调查问卷中有一项为“你认为大学生(包括你自己)的礼仪表现状况如何”,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一般,37%的大学生回答“因人而异”,仅有3%的大学生对此表示乐观。此外,笔者还针对大学一年级30名新生展开了随机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2名大学生认为室友间相互态度冷漠,有7名大学生表示室友间彼此态度一般,仅有3名大学生认为室友“极其热情”。由此可见,大学生知行脱节,人际关系相对冷漠,文明礼仪教育缺失现象严重。虽历经多年的学习教育,但大学生有关礼仪的基本常识、主观愿望与礼仪动机、外化行为相脱节,知礼而不会行礼。大学生基本礼仪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形象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更反映出现有教育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内容形式急需拓宽。身为高知分子的代表,大学生理应体现出优雅的谈吐,文明的素养,但由于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偏颇,社会文明礼仪教育的错位,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弱化,大学生主观文明礼仪意识淡薄,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失礼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部分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所举止过度亲密,部分大学生不懂尊老爱幼,不懂谦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盲目追求所谓的潮流,凡此等等,均凸显出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层面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文明礼仪教育只是家庭、社会的事情,由此导致对其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加上受学校主导教育意识的影响,大学生主观上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不足,因而难以聚焦文明礼仪教育的合力。其次,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够。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宣传的力度不大,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相对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足乃至校园文明礼仪文化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礼仪观,文明礼仪素养缺失。再次,缺乏相对完整的文明礼仪规范,对学生不良礼仪行为的教育不及时。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而高校层面却缺乏相对统一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当大学生发生不良礼仪行为时,高校不能及时地对其加以批评和引导。此外,高校挫折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自信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其失礼行为。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贫困家庭,他们身上背负着家庭的期望。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他们常常因不能选择理想的职业,或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情绪低落沮丧。家庭的重压,使他们对自我失望,甚至对未来绝望。当此之时,陷入不断的自我否定以及对未来绝望中的他们,生存尚且艰难,自然无暇顾及自己的礼仪行为,致使其失礼行为泛滥。
三、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路径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形势紧迫。高校应将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行为养成为目标,多渠道、多途径、多角度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成为一个文明的高尚的人铺平道路。文明礼仪教育应系统全面,致力于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靠一门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一次文明礼仪教育讲座,一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构建一个由课程教育、礼仪文化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及社会礼仪践行所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以此完成和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目标。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列入德育教育的重要范畴之中,把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纳入《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之中,或开设专门的《大学生礼仪修养》课,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入手,在教会大学生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的同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达到文明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障。要消除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心理、身体和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高校就必须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以全方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上,要及时制定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修养条例等规章制度,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使其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文明礼仪教育应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在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上,为此,高校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搭建一座联通学生的桥梁,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道德品质、诚信观、礼仪行为、价值观、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人们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渴求文明礼仪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行为,提升自我的礼仪修养。对此,学校应不断拓宽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让大学生在亲身领会文明礼仪重要性的同时,亲自参与文明社会的构建,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日常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个人文明礼仪行为做起。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客观上更好地认识自我,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的创新和实践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中不断深入和普及推广,我国教育领域中一线教育工作者受到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影响,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现阶段众多学校将传承中华文化,组织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德育中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学校应该将现代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对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创新和完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身边现代化教学资源,将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使文明礼仪教育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而有效地促进文明礼仪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更加完善、高效的德育。
【关键词】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创新实践
一、现阶段青少年文明礼仪的现状
在我国社会不断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文明礼仪文化在商业化思想逐步强势壮大的背景下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打压。在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中,人们日常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家庭都忽略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青少年接受文明礼仪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大多是通过学校。即便这样,在学校中文明礼仪教育也只是向青少年简单讲解一些基本的礼仪文化,没有足够重视青少年的文明礼仪教育。其根本原因是处于中学阶段中的学生,不仅要面对复杂抽象的学习内容,而且面临着升学考试所带来的紧迫感,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背负的压力较大,长此以往,导致一部分青少年产生叛逆、反抗的负面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情,以此发泄自己内心的烦闷和压力。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在学校中接受了教师对他们的高等文化教育后,依然没有深刻意识到文明礼仪文化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文明礼仪文化不予重视。西方一位优秀的文学作家曾说过,“会有一部分人在一生中都在学习,并且学会了一些,可就是没有学习到应该怎样才能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根据对以往青少年文明礼仪现象分析发现,普遍中学生认为以下这些事件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分别是:在课桌上乱刻乱划、对教室内墙壁胡乱涂鸦、同学之间相互借作业进行抄袭、不尊重师长、课堂上大声喧哗以及在参加考试时作弊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学生在日常生活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如果对这种不文明现象放任不管,长此以往,会导致我国整体民族素质水平急剧降低。
二、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创新与实践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组织团队,建立工作机制
我国教育领域中众多中学院校应该加大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工作力度,在教学体系中开设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编印文明礼仪教育资料手册,构建由多个部门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德育教学队伍,建立完善成熟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机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中学生明确规定在学校内、家庭中以及社会等场所所要遵守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标准,使学生通过在中学内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学生礼仪规范制度,并且针对中学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立文明礼仪监督活动,将这些融入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和评价学生综合素养体系中,进而促使文明礼仪教育在中学学习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地位越来越高。
普通初中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一、营造文明礼仪文化,熏陶习惯养成
我国自古有灿烂的文明礼仪文化,从国家层面至个人角度都已构建起完整的体系,这也是中国人的身份象征,时代要求学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因此,普通初中文明礼仪教育必然要依托于民族文化,在学校内营造文明礼仪文化。学校应帮助学生梳理文化中的积极方面,重点突出精华,以古代的代表性人物、事例作标杆,以古代的优秀文明礼仪做传承,培养新时代的中国公民。普通初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停留在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介上,还要通过学科渗透,家长、教师日常引领来促使学生习惯养成。
普通初中,经常看到有学生戴首饰,流行的发式服装,即使学校明令禁止,学生还偷偷违反,甚至有学生每天早晨洗发,喷香水上学。其实,这是年龄特点生成的、学生对外在美开始重视的表现。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班级开展中国文明礼仪文化展示,让学生知道中国人的外在美体现在什么地方,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兴趣,自觉以拥有文明礼仪为美,以不文明没礼仪为耻。学校还可以依托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渗透。文明礼仪在学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各科的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学校应组织思想品德、历史、语文、美术等相关专任教师进行专门研讨,突出教材中文明礼仪相关内容,使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做到应知应会的文明礼仪。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师,孩子的一言一行体现着家长的习惯素养。促进家长文明礼仪的提高,可使文明礼仪教育事半功倍。学校可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进行文明礼仪专题讲座,一方面教育家长,另一方面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初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最重要的自然是教师的文明礼仪,当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学生就能和教师感到亲近,马上回应;当教师主动拾起地上的废纸,学生就不会乱丢垃圾;当教师集会时庄重的仪容仪表,学生也会恭恭敬敬。
二、开展文明礼仪活动,体悟习惯养成
文明礼仪习惯是在各种活动中养成的,从生活角度讲,学生在校的一天就是吃饭、课间休息、上课学习、排队等,学校应抓实生活的细节,让学生通过实践体悟文明礼仪,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做到知行合一。比如,可以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团委少先队倡议、学生签名、校园广播等活动,发动学生参与学校文明礼仪建设。同时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的认识,认同文明礼仪的方式。还可以开展“文明用餐周“”文明休息周“”文明排队周“”文明礼仪月”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方面提高文明礼仪修养。文明用餐,即用餐时不讲话,细嚼慢咽,同时进行“光盘”行动;文明休息,即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搡,不跳上跳下,校园内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为提高文明休息氛围,学校可在广播中播放舒缓的音乐;文明排队,午餐到达专用教室,养成男生让女生,后来让先到的习惯,整齐有序的到达指定地点。通过注重一系列生活细节的文明礼仪,反复抓,抓反复,从而使文明礼仪教育真正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上。
三、加强文明礼仪评比,促进习惯成长
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的创新和实践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中不断深入和普及推广,我国教育领域中一线教育工作者受到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影响,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现阶段众多学校将传承中华文化,组织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德育中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学校应该将现代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对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创新和完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身边现代化教学资源,将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使文明礼仪教育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而有效地促进文明礼仪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更加完善、高效的德育。
【关键词】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创新实践
一、现阶段青少年文明礼仪的现状
在我国社会不断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文明礼仪文化在商业化思想逐步强势壮大的背景下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打压。在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中,人们日常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家庭都忽略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青少年接受文明礼仪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大多是通过学校。即便这样,在学校中文明礼仪教育也只是向青少年简单讲解一些基本的礼仪文化,没有足够重视青少年的文明礼仪教育。其根本原因是处于中学阶段中的学生,不仅要面对复杂抽象的学习内容,而且面临着升学考试所带来的紧迫感,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背负的压力较大,长此以往,导致一部分青少年产生叛逆、反抗的负面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情,以此发泄自己内心的烦闷和压力。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在学校中接受了教师对他们的高等文化教育后,依然没有深刻意识到文明礼仪文化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文明礼仪文化不予重视。西方一位优秀的文学作家曾说过,“会有一部分人在一生中都在学习,并且学会了一些,可就是没有学习到应该怎样才能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根据对以往青少年文明礼仪现象分析发现,普遍中学生认为以下这些事件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分别是:在课桌上乱刻乱划、对教室内墙壁胡乱涂鸦、同学之间相互借作业进行抄袭、不尊重师长、课堂上大声喧哗以及在参加考试时作弊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学生在日常生活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如果对这种不文明现象放任不管,长此以往,会导致我国整体民族素质水平急剧降低。
二、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创新与实践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组织团队,建立工作机制
我国教育领域中众多中学院校应该加大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工作力度,在教学体系中开设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编印文明礼仪教育资料手册,构建由多个部门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德育教学队伍,建立完善成熟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机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中学生明确规定在学校内、家庭中以及社会等场所所要遵守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标准,使学生通过在中学内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学生礼仪规范制度,并且针对中学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立文明礼仪监督活动,将这些融入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和评价学生综合素养体系中,进而促使文明礼仪教育在中学学习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地位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