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明礼仪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班一日活动文明礼仪教育策略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3-6岁作为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可塑性大,更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应当从小做起,巧妙借助幼儿成长特点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文明教育。对于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言,以幼儿一日活动中点滴切入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从小处着手,创设文明礼仪文化氛围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入园之后重要的生存空间,幼儿园走廊可布置以绘本为专题的文明礼仪绘本站,展示亲子创作的立体绘本画作,同时根据各阶段不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重点布置有关文明的墙饰、展版、宣传标语,或在宣传栏布置文明礼仪学习内容,创设浓厚的文明文化氛围。其次,在幼儿班级文明创设时,教师要力争让每一面墙面发挥教育功能,让环境说文明礼仪话。小班新生由于年龄小,手眼协调能力和集体协作力还比较薄弱,所以环创初期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师生共创文明礼仪文化氛围。如教师在室内喝水区以孩子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形象张贴在地上,引导幼儿按图站位,学习有序排队喝水;在洗手位置张贴幼儿自己的洗手流程图和洗手小贴士,提醒幼儿卫生文明洗手;在班级阅读角用孩子喜欢的小猪佩吉形象设置阅读文明座位,墙面绘画爱护图书、不争抢图书、正确阅读图书的图片,引导孩子遵守阅读礼仪,学习文明阅读规则等等。随着新生逐渐适应小班生活,教师还可以在墙面设置“文明小天使”专题展示,将孩子们在园在家文明的温馨时刻记录下来,张贴在里面,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长的每一个值得纪念的瞬间,让幼儿从生活点滴中感受文明礼仪文化氛围,培养文明礼仪意识。
二、推行文明小使者,学习基本文明礼仪
小班幼儿好模仿,他们乐于在模仿中学习、成长,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文明礼仪培养亦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将文明礼仪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园在每周一到周五晨间和午间入园和离园阶段都会邀请各班的孩子担当“文明小使者”,由大班哥哥姐姐带领这些可爱的“文明小使者”整齐地站在幼儿园的大门口,快乐地迎接家长和小朋友们。小班幼儿年龄虽小,但是通过文明小使者的亲身体验,不仅能直接感受到文明礼仪的有爱氛围,也能让他们在熟悉同伴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学习日常各种礼貌用语,并将这些文明用语带到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主题活动里学文明,教育贴近生活且形式多样
幼儿园主题活动作为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观察幼儿行为发现的问题开展系列的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人际交往和表达方式。每期初,教师可根据班级幼儿具体特点,制订班级文明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专题教育,帮助小班幼儿了解文明礼仪基本内容,初步感知生活中简单的行为规范,学习文明礼貌用语。如在《我上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师生围绕玩具开展“玩具大家玩——我会借玩具——把玩具送回家”等一系列的文明交往教育,并提醒幼儿尝试分享玩具或图书时注意礼貌用语。其次,师生可围绕主题活动《我爱我家》学习各种生活中各种文明礼仪,如进门前先敲门的礼仪,客人到访倒茶接待的礼仪等。同时结合三八妇女节,让孩子们给妈妈和奶奶端水、捶背,亲身感受礼仪力量和感恩的情感。当然,主题活动中学习文明礼仪的方式也不仅仅限制于课堂集中活动,还可组织开展国旗下文明讲话、模拟演练上车下车文明安全礼仪等教育内容,尽量从小班幼儿生活熟悉的事物入手,以游戏形式帮助幼儿快乐学礼仪,文明长知识。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简析
摘要:优良的家风蕴含着家庭的和谐温暖,它是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优良家风所表现的是一个家庭文化内涵,也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因此,一个家庭的家风优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而幼儿文明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应该是人之初的“必修课”,除了在幼儿园老师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外,在家庭里,我们也要以优良的家风引领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因为幼儿从小讲文明懂礼仪对于弘扬我国优良的文明礼仪传统,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幼儿完美人格,促进其文明素质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风;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家风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文明礼仪教育对于幼儿本身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幼儿本身成长的过程是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模仿到有意识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这样一个过程。在幼儿阶段,有的幼儿本身的行为较为散漫,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过于自我和不懂礼貌的行为。在现代家庭和社会当中,我们应该关注幼儿本身,礼仪的有效培养。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打造良好的“家风”,对幼儿本身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身体力行地为幼儿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对于“家风”的打造来说,我们应该从家长自身的素质入手,树立良好的榜样,真正的让家长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和参照。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家长自身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同时家长对于幼儿本身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榜样。家长如果自身的素质存在问题,那么“家风”也很难得到很好地形成。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十分富足,生活中各类资源也十分充足,很多物质资源都唾手可得,这造成了很多幼儿存在一定不节俭和浪费的行为。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注重构建一个节俭的“家风”。家长可以学习一些古训,并且利用这些故事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和教育,幼儿本身在心里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节俭的理念。家长是幼儿们的第一任教师,他们自身的言行对幼儿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长本身也要不断地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从自身的言行层面上入手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再例如,实际生活中对于一些破旧的衣物,可以将其进行改装,制作成小书包进行重复利用,这样可以身体力行地让幼儿们感觉到“节俭”的重要性,同时也会让他们更多地观察我们生活中一些可以节约资源的行为。
二、从细节入手对幼儿的文明礼仪进行培养
“家风”的打造不是形式化的标语和口号,也不是不可撼动的家庭制度,更不是苛刻不变的行为准则。要想真正的让“家风”得到良好构建,我们就必须要从细节层面上入手,真正的让家庭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体现出“家风”。例如,对于一些日常行为较为“磨蹭”的幼儿来说,他们每天早起都是急匆匆的,而且日常行为习惯也是马马虎虎的,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也对于家长的生活节奏产生了影响。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家长就必须要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小事入手,让幼儿体会到自身日常行为中的问题。在长时间的引导下,幼儿们也会逐渐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行及时的改进。这些细节的有效把握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这些对于幼儿们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难忘,并且也是影响深远的。习惯的形成在于点滴的积累,而“家风”的塑造也是如此。
高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探索
一、学习文明礼仪
1.专家讲座及文明礼仪视频
邀请相关专家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讲座,专家对基本的礼仪知识进行介绍、示范和讲解,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经历进行案例讲解,同学们在欢笑中了解礼仪、在思索中加深对礼仪的理解,在示范中掌握礼仪的基本要领。通过观看礼仪视频,同学们组织讨论,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不同年级同学的观看视频资料,新生(大一)主要是校园文明礼仪的学习,大二、大三针对班集体的状况,开展相应的专题学习与讨论,而大四是就业文明礼仪的学习与面试技巧。观看视频主要以班级(团支部)进行,班主任参与讨论和学习。
2.培养骨干,成立校园文明礼仪宣讲团
大学校园的文明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补课”,而如何使同学们接收“补课”的方式,学院进行了“优者先行”,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干部对校园文明礼仪进行学习,针对校园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寻求改变这一不良现象的方式与方法,结合文明礼仪知识探讨校园文明的教育与养成。学院成立校园文明礼仪宣讲团,宣讲团一方面是树立榜样作用,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另一方面宣讲团要在各党支部、班集体(团支部)开展校园文明礼仪的学习和宣传,进行全员动员,营造学习氛围。
3.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辩论赛
通过知识竞赛和辩论赛,在全院范围内号召各党支部、班集体(团支部)进行学习,不断形成学院人人参与学习,人人懂礼、守礼的氛围。同时,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辩论赛的活动中,一批思想活跃、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学生对校园文明礼仪进行了更深入地学习和思索,而这些学生正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行者。在先行者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本人自律和他律的驱使下,共同营造学礼、懂礼、守礼的新局面。
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研究(3篇)
第一篇:青少年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索
打造两个范本有两个范本,学生最喜欢“临摹”。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起着示范、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学校要求教师立人先立己,每一位教师都应以道德楷模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修正教师的言行,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完美形象。如针对个别老师经常讽刺挖苦学生及家长的现象,学校不失时机地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教师文明用语、教师禁语征集活动”,“你真笨”、“你怎么教孩子的”等词汇已从我校教师口里消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示范作用。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通过家访、家长会、专家讲座、发放家教小报、评选文明礼仪家庭、经验交流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家教经验,借以提高家长的文明素养。提供三个保障组织保障。建立由学校校务会议成员组成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方案的制订、检查、考核和评比。建立由教师代表组成的活动工作小组,负责活动的开展和落实。建立由学生代表组成的文明监督岗,让学生自查自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建立由家长代表组成的活动评议委员会,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意见。制度保障。根据时展的要求,学校修订、补充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新出台的管理制度,在依法、高效、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更重视管理的人文意蕴,力求实现情感管理、民主管理和自觉管理。经费保障。学校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校园主题环境布置、学生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行合一,将懂得的道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并按照内心的召唤去实践。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使学生完成由知向行的过渡。
近十年来,我校先后开展过参观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科技馆体验、参观江阴华西村、文明或不文明行为调查、我当一日小交警、清理街面“牛皮癣”、敬老院慰问、聋哑学校联欢、一日我当家等活动。组建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养的有效形式。我校建有奉献、爱心、绿色、文明、勤俭五支志愿者服务队,分别承担社会公益、关爱留守学生、校园绿化环保、校园秩序、食堂打扫等服务。服务队由老师担任队长,成员全部来自学生。数年来,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校园内外,数十名学生一学期累计服务达八十多工时(半小时为一工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如何将文明礼仪教育进一步深化,进而内化为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这是我校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学校将寻求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普适性,任何学校都能开展,其内容和形式大体相同,即文明礼仪建设具有共性特征。学校文明礼仪建设既要遵循一般理论,更要彰显学校的个性。个性是我有人无的东西,是一所学校的魅力之所在。一所学校的文明礼仪建设只有具有了主体特征,才能持久、繁荣和发展。学校文明礼仪建设的个性集中体现在学校基于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而确立和倡导的价值观上。简言之,必须给学校文明礼仪建设确立一个“内核”,即所谓的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一所学校也有自己的文化积淀,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加以传承。但传承并不意味着仅从故纸堆里找几个诸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小故事来教育、说服学生。
我们在倡导仁义礼智信的同时,必须使文明礼仪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就内容、组织、形式、手段等方面进行完善、调整、补充和发展,使学校文明礼仪建设与时展的节奏合拍,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契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礼仪教育与学习习惯培养相结合。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完善和补充,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成人”的教育。在礼仪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后,应该对其加以深化、拓展和延伸,完成由行为习惯培养到学习习惯培养的跨越,为学生的“成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我们应该建立起一套评价体系,以便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果进行检测。而这一评价体系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要看重结果,评选出文明之星或礼仪标兵,更要注重过程,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赞赏和肯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和发展。礼仪最崇尚的就一个“美”字!礼仪教育就是美育,给人以语言美、行为美、服饰美、环境美,心灵美。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到此一游”终会变成“到此为止”,文明礼仪之花一定会开遍校园,香透世界。
作者:朱俊
第二篇: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探微
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分析(4篇)
第一篇: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一、课堂平台:整合文明礼仪教育的学科资源
课堂学习是中职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心理要素的构建等,都是与课堂学习紧密相联的。因此,只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主渠道教育的作用。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转变课堂教学单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教学观,要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观指导学科教学。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把文明礼仪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即教师充分整合学科教学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将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态度、精神、习惯、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心平气和、诚恳友善、宽容礼让、诚信待人、恪守公德等文明礼仪和良好品质。
为使中职生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知识,我们重视将礼仪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的结合,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选取语文、政治、音乐、体育学科以及学校的烹饪、旅游商贸的专业课来做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这些学科的特点,适当地将“八礼”教育有效渗透其中。比如,在旅游商贸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创设环境,针对学生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将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等贯穿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语文和政治学科教学中则将仪表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仪式之礼等内容深度融合进学科的课堂教学。这样的学科教学使文明礼仪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佳境。
二、教师平台:树立文明礼仪教育的人格榜样
在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必不可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学生更高的素质和规范的文明礼仪。中职阶段学生处于模仿性较强的年龄段,教师就是他们的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若能在生活中严格遵守社会规范,教学过程中处处模范地使用教学语言,对学生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言谈举止、饰物衣着等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教师教养的高低,衣着得体、言谈高雅、举止得当是教师外在修养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教养与外在形象相辅相成,是内在形象的挖掘及综合体现。教师的仪表风度、精神状态等内在形象,可以成为学生礼仪学习的楷模。在这方面,作为教师本身,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适当地结合社会规范以及民族民俗风情来有目的地约束自己。比如,我们常对学生说“站有站相”,但实际的生活中,以一种怎么样的站姿作为学生的标准,却很少提及,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做出示范,并能持之以恒地用良好的站姿给学生树立榜样。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之见
一、当前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
中学生的礼仪常识教育可以说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当今的中学生中,不少人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比如: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在社会上满口污言秽语;在家里唯我独尊……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往往存在“三多三少”,即对学生道德发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而对学生行为养成方面强调的少;抽象的大道理讲得多,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道德的知识性传授多,扎扎实实的行为实践少。这就使得一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把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从而导致在中学生中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例如,屡禁不止的“课桌文化”;上课迟到早退;讲粗话、乱扔纸屑果皮等。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中学生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自私自利看成是有个性,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奉为信条;有的学生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他人为何物。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基于以上中学生文明礼仪现状,我们《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调查研究》课题组认为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引导学生在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抓手。
二、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效途径
第一,调动中学生学习礼仪的主动性,引导其将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首先,中学生学习“礼仪”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尊重他人是人与人交往的首要态度。其次,要增强中学生的自尊心。正确的自尊心应该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对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尤为重要。再次,学习“礼仪”,重在实践。中学生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我校历来重视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倡议全校学生每逢周未为父母做一件事等。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在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传播者,在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起着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德育为先,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常抓不懈。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目标,把教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形式多样的形式,如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朗诵会等,加深学生的“礼仪”观念。另一方面,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教育和培养中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教育。同时,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发挥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规范力量,使在校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无形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养成自觉规范自己言行的良好行为习惯。因此,学校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并充分发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的作用。
第四,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挥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要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教师应该及时地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和要求与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是一个大德育环境。影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和各种公共场所的影响作用不能忽视,应该在全社会倡导和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总之,崇尚礼仪,培养文明有礼的、高素质的新一代中学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探索
[摘要]礼仪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和谐社会呼唤礼仪教育。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十分必要。礼仪教育除了让幼儿懂礼仪、守规则外,还应该从道德培养方面努力把幼儿培养成品格高尚的人,从而使文明礼仪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而不只是表面功夫。
[关键词]文明礼仪道德素养幼儿教育
礼仪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彬彬有礼的行为不仅能让旁人“赏心悦目”,还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融洽和友善。可以说,礼仪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礼仪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人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1],所以说,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在提倡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今天,礼仪教育更是不可或缺。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仅是塑造幼儿良好品格、提高个人修养、奠定人生基础的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传统美德以及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教育。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2],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这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教育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幼儿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时期,可塑性强,也是礼仪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教育幼儿从小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礼仪教育本质上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它是一个慢慢熏陶、逐渐内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恒心与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礼仪教育也一样,它是从认知、接受、模仿到强化的过程。所以,进行礼仪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全面而细致、可行而有效的计划,长期不懈,贯彻始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营造环境
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我们就知道,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好的环境能对幼儿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可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幼儿园中,我们应该通过环境布置、宣传栏等进行礼仪教育,如在显眼处张贴文明用语、礼仪规范图片等,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礼仪规范,也使天真、率直的幼儿有了相互督促的依据。
2树立榜样,以点带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教师要起模范作用。幼儿对教师有着极度崇拜的心理。在他们心目中,教师是正确的化身,是他们学习的楷模。他们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教师要时时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仪态仪容、言行举止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对幼儿产生正面积极的示范作用。其次,要定期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幼儿,及时表扬先进,树立榜样,让他们有学习的目标。孩子们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就都争相模仿去做。形成良性的竞争,激发幼儿学习礼仪的兴趣。
政治教育中的学生文明礼仪
一、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不切实际。
如幼师专业设置的数学、物理、化学课等课程,对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联系不大,学生大都把这样的课程学习时间浪费,严重挫伤了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找到归属感及成就感。
2.师资比较欠缺。
随着中职招生的恢复性增长和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出现较大的缺口。目前,中职教师一部分来源于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大学生,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但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另外,除本校原有的教师,缺少的教师主要是招聘的社会闲散人员。这些教师,大多是文化基础课教师,对有些专业实践知识比较陌生,一知半解,好多情况都是“赶鸭子上架”。这种“师傅不高”的现状,严重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大力推进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铸就了民族的礼仪美德,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凝炼成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的礼仪文明传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充分说明“礼”是多么的重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的栋梁,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只有每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时,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针对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思想品行皆不理想的现状,在政治课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打造合格教师的基地,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及文明礼仪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从思想上、观念上、言行上引导到正能量上来,就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因此,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加强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教师更应充分利用政治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注重上学放学、上课下课、听讲作业、师生交流、劳动卫生等方面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