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材料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明交流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明交流材料

美术史学的文化属性探讨

 

由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引出的全球化问题,伴随着世纪的来临已形象清晰地迫近眼前。首先感受到它的快捷步履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但很快它又扰动着敏感的人文学科。就好似一夜春风,万象更新。在世纪之交,哲学、历史学和文学艺术等领域谈论有关全球文化或世界文化的话题正在变得“热”起来,向以领现代科技文化之先自居的欧美等国,不仅在现代高新技术上占尽全球市场的先机,而且也及时地将全球化的问题提交给学术界,在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之前,西方的学术界已将全球文化的前景作了一番畅想。过去的一年中,在欧洲和美国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不少是以全球文化为名目召开的,并且无一例外地得到各种基金的资助。他们提出全球文化的前提尽管是西方的逻辑和立场,但作为最先感受到信息社会冲击的西方学术界,他们敏锐的感受力和正视新冲击的勇气仍是值得尊重的。在同一个平台上,传统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的文化只可能是多种文化参照中的一支,现在仍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中心观念或强势文化的观念已经在受到置疑和挑战。同样的状况,那些仍沉湎于悠久历史文化优越感之中的民族在全球文化的背景下多少也会给人保守和落伍的印象,这样的认识在近年的美术史学研究中已有所反映。在推倒了东西方文化这堵“柏林墙”之后,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例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去看待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美术现象,如何由过去的民族文化观和地域文化观走向世界文化观,如何建立共同的或相关的描述模式和有效的解读方法,如此等等。这些问题可以说是世纪课题,对于不同文化情境下的人而言,思考的基点和准备的条件虽有一定的差异,但需要面对的全球化问题却是一致的。在新世纪初始,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将帮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传统,有益于学术建设。   一全球化现象首先引出的是文化背景的置换,或者也可以说人类文化行为和活动方式都将是在一个相关联的条件下来展开。当互联网和高度信息化成为社会交往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手段的时候,国家和地域间的差异在急剧地缩小,现有的文化差异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即使今后地域和民族的特色还会存在,但它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能有几分的把握进入全球文化的主流,是颇值得怀疑的。人类的活动如果是在同一个平台上,其作为文化观照的时空范围和文化属性将呈现不同于传统的价值判断和文化认定,这里的文化观照在方式上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情景下的。   文化价值的判断和文化属性的认定通常是以文化生长的背景作为条件的,背景的不同往往就造成了文化间的差别。在世纪年代文化界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是东西方文化问题,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最显明的一点是文化生长背景的差别。在分析和观察文化史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谈论到文化形成的时间和空间,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在时间上作阶段性的区分,在空间上作地域范围的考察,因此,文化形成的概念是积累的和地域性的。   讨论文化问题时,就有文化圈、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民族和地域特色等类理论概念要加以区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异质文化,很难放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来加以观察,世界文明的宝库中堆放着大量找不见关系的各具特色的文明类型。我们在观照过去的文明时采用的是区分特色的方式,民族文化特色和历史年代差不多是文化学研究中的主要方向。我们所谈的文化差别其实也是在谈论文化生长背景的差别,差别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时空阻隔所致。信息社会的来临,已经消除了原来的时空阻隔难题,给现代文明的生长提供了全球化的背景。民族和地域的特色将由共享的文明形态所替换,文化的个性色彩正在日益地减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相异性减弱,共同性加强。原来是相异质的文化形态,现在则具备了理解的前提。可以这样认为,文化背景的置换,孕育出的将会是更具有兼容性的现代文化形态。   在人们的知识系统中,习惯于赋予文化以历史的概念,因为只有经历过时间的洗礼,文化方能积淀起来。文化就像是一棵大树,根深叶茂是靠了足够的生长时间,因而原有的文化概念通常指的是历时性的生长概念。历史越悠久、民族文化传统越深厚的民族,他们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就越强烈,生长的概念也就相对地牢固。在近年研究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较大的意见分歧。中国学者和一部分西方学者主张“中国文明的形成是自身发展的,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文明”!。另有一些西方学者在讨论中国文明的形成时,认为中国早期只存在诸如商周这样的地方性王朝,这样的王朝不能看作是中国概念的文明,真正中国概念的文明只能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出现。持这种观点的西方学者在讨论中国文明时,仅以秦汉为起点,在秦汉之前的文化则只提商周,不提中国"。这两种意见分歧的根本点在于文化观照方式的分歧,不承认中国早期文明存在者的意见,多少是由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缺少历史生长感的缘故。   进入到信息社会之后,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信息传播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覆盖”,今天覆盖昨天,后一秒覆盖前一秒,甚至一闪念覆盖另一闪念,其覆盖速度之快,覆盖方式之特殊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表现为传播手段的快捷,更重要的是时空观念发生了变化。它在传统的生长概念之外,形成了“文化覆盖”的概念,引出的是一种全新的观照世界的方式。以覆盖方式来观照世界,文化的特性更注重的是现实情景关系,东方和西方同时被推向一个平台,在现实的情景关系上作横向的、多方位的交往。高度抽象的数字化和符号化将原生态的文化史极度地压缩成一个或一组数字符号,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再具有从前那样的分量,它在参与当代文化的竞争中仅仅是现实情境中的一组数码符号,只有当它用作现实情境的支持需要解码时,它的全部的意义和强大才会被释放出来。   相对而言,具有现实活力的文化成了进入平台相互对话的主导因素。如果说人类文明有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大融合,那么这种可能也是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所提供的。   二全球化背景的置换,不仅引起观照世界方式的变化,同时也会带来观察和研究文化方式的变化。#p#分页标题#e#   人类文明在发生发展的进程中曾经出现过阶段性的文明,对于这些文明进程,学术界有过不同的划分和界定。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说法,是将以往的人类文明划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沿着这种方式,有人又将今天正在经历的文明称作信息文明或信息社会。这样的界定是依据社会生产方式以及由生产方式引起的文化形态所作的划分,我们或者可以简要地称作文化属性。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大量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地球人类的文明进程并不是在同样时空形态上同时展开的,因此,不同的民族和地域文明的发生有早晚,文明的延续有长短,文明的转型有快慢,文明的表现有差异。这样的情形不仅在讨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时显而易见,而且在观察同一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中也随处可见,这正是通常所说的文化特色。注意到文化特色,其实是在注意文化的差异和区别。一度在文学和艺术中出现的比较研究,其成果常常受到诘难和不那么令人信服,其原因就在于人类的文化形态中存在着的诸种不可比因素。比较者很难做到既看重特色,又看重异质文化的相互关联。比如希腊罗马的文化艺术与中国汉唐文化艺术之间如何作比较就是一个难题,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很容易,可要找到二者间令人信服的相同就十分的困难,仅就在时空问题上要排除的不可比因素就会令人却步。   类似的相异质的文化艺术形态还很多,这是人类文明留给学术的难题,尤其是留给全球文化研究的一个大题目。   人们都有参观美术博物馆的经历,我们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或者看明清时期的书画,一般情况下都会不自觉地在历史的情景中寻找特定的时空印记。因为画家有言“笔墨当随时代”,在他们的艺术品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含有特定时代的烙印,美术史研究者会在艺术作品的风格、笔墨、样式中去寻找这条线索,有一本研究中国古代书画的专著,取书名为《心印》!,研究者的用意即在于解读书画家的心路历程,揭示艺术表现与时代的种种联系,这和历史学家将过去发生的历史看作一个民族的“心史”是同样的意识"。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演绎的这部“心史”,自然会是各具特色,支撑它们的背景也各不相同,事件和背景是捆绑在一起的,研究事件和研究背景也不例外地会同时进行。但如果将这些心印或者心史连同捆绑的背景放在世界文化或全球文化的大格局中加以观察,有可能会给文化学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在同一个背景下,各个民族的“心史”所呈现的文化属性更加清晰,心史和心史之间的共性得以较准确地认定。更简明地说,我们是在同一个平台上作文化属性的认定。举一个文化史上的简明例子。埃及两河的文明和中国先秦的文明如果都可以认为是人类进入的早期农业文明,二者之间在文化的表现样式上虽各有特色,在时空关系上也不完全相同,但在文化的属性上是相同或类似的,它们之中定有可资比较的相关因素呈现出来。欧洲人类学家曾注意到文化的“缺席”现象,并通过考察现代原始部落的种种行为方式,尝试着读出人类文明遗存中已经缺席的文化行为、创造动机以及思想等类因素!。如果将这种视点置于全球文化的同一背景下来观察发生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且具有相同文化属性的文明,文化的“缺席”现象是完全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描述的。   在世界文化保存的形态中,实际存在着两种比较的可能性,一种是在时空关系上的可比性,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的时空下真实地发生过接触,并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典型例证。在美术上也有过类似的情况,$%世纪在中国美术教育上引进西画体系并结合中国美术传统的中国现代百年美术即呈现出清晰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关系。另一种可能则是在时空上的不可比,而在文化属性上存在的可比性,前面所举的希腊罗马文化和中国汉唐文化大概就属于这种文化形态。作出这样的可能性判断并在观察研究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要建立在全球化的视点上来观照业已存在的人类文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属性在比较中相互作用和相互认同,采用这样的方式,将给美术史研究带来新的局面,它的作用在现当代的美术研究中是显而易见的,近些年在西方和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讨论较多的后殖民文化、女权主义、后现代,以及新近提出的世界美术等问题,大概都与全球化背景的建立密切相关。全球化问题的提出,同样引出了古代美术史研究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变化,它提供了文化观照范围、时空关系方面的新思路和研究的新角度,最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在文化属性的认定过程中会超出传统的时空观照界限,启开我们的研究思路,从而对某一艺术思潮或艺术风格作出更准确和清晰的分析判断,在美术文化的研究中能跳开民族和地域的局限,从观照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得到较大的拓展,分析和解释已逝的文化才可能更深入。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最大限度地避免美术文化研究中曾经有过的狭隘观念。   三以全球化作为背景,对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属性的认定必然引发研究方法的变化和学科间的交融。以下扼要谈谈在全球化背景下美术史研究的几点意见。   相异美术文化间的比较研究美术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先发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并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承担着文明建设的使命。   世纪英国艺术批评家拉斯金曾把人类的方式分为三种,称之为“言语之书”、“行为之书”和“艺术之书”,而艺术之书是其中最可信赖的。他的这一说法现在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尤其是在信息传媒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后,艺术与图像的功能开始显示出空前的活力。   以往治史强调文献,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错觉,以为文献更具有权威性,在图像和文字这两种证据间作选择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选择文献,并以文献为准。其实文献和图像各自带有各自特定的信息,是两种证据,相互不能取代。晋人陆机《文赋》中所谓“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过于画”,分别说的就是文字和图像各自承载的功能。今天的学术界开始意识到文字的记录和描述,带有相当的主观性和目的性,不能绝对地当作纯客观的证据。比如古人的墓志和碑文,往往是文过饰非,多见溢美之辞,不完全符合事实。这样的文字用作证据,或多或少会出问题。带有历史信息的文献也要有分别,一类是和研究的图像材料同时,产生于相同的时空背景下,文献与图像之间是一种直接的对应关系,这样的文献是直接文献,用它来证图像相对比较可靠。另一种文献晚于图像出现,是后人的描述和看法,这样的文献是间接文献。因是被分析过的,其中的历史信息不够纯粹,用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它的复杂性。因此“言语之书”并不能一概地绝对化,需要加以严格地甄别。#p#分页标题#e#   在艺术的方式中,另有一种魅力所在,即是它拥有的最大可读性。在世界文化形态中,言语之书流传下来的少而又少,且有相当的部分是经过人为选择和取舍过后的资料,已部分地失去了原始的面貌。行为之书随着生命的消亡而不存,是真正的缺席。而保存最多的和形态最原始的应是“艺术之书”,一个民族的“心史”,常常要在留存下来的建筑、雕塑和书画艺术中去寻找,可以说艺术提供了我们用作文化认定的相对较为准确的材料。东西方美术或者不同民族的美术品,在解读人类文化行为的过程中都是同等重要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就显得特别的突出。   美术的比较可以在时空关系中来进行,也可以在形式语言等诸种表现形态上来展开,还可以在美术的文化属性方面作出比较与分析。存在的这些可能性是由于美术图像从来就不是静止不变的,图像的各种要素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当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往往会牵动相关的要素,甚至一个偶然的因素,会引发重大的改变。比如讨论现代艺术,谈大观念的多,似乎存在一个逻辑,认为艺术的现代取决于观念的现代,观念影响艺术表现。其实艺术观念也不是凭空造出来的,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艺术表现过程中的一种实验,一个探索尝试所引起的。如艺术语言和观念、工具材料和观念等等,它们之间都是互动的结果。现在学术界在具体讨论美术史上曾经出现的文化交流现象时,多用“互动”,而慎用“影响”,是因为在观察比较历史上发生的文化交流的多种案例中,交流和影响都是双向的,可以说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完全由一个决定另一个的逻辑大概是不可能成立的。   美术史与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种人文学科的互相借用和补充美术作为人类之书的最直接形式,自然是了解人类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一个窗口,它同时又和研究人类文化方式的其它学科发生联系,包括诸如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在内的人文学科。学科的借用和互补成为当今学术的必要,在西方,一些相关学科的融合和互补不仅成为学术的自觉,而且派生出新的学科。例如考古学与人类学的结合,出现了考古人类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结合诞生了社会人类学,美术与心理学结合派生出美术心理学等等。美术史在借用其他人文学科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吸收其它学科的成果,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借用。先举两个人类学的例子加以说明。   在英国剑桥人类学博物馆陈列着一幅非洲原始部落祈求丰收的舞蹈仪式的照片,拍摄于年,照片的旁边附有一位人类学家在观看这个仪式场面时画的速写,照片和速写中的人物形象和我国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盆上的形象十分相似。一个是现在的原始民族,一个是中国新石器时期原始民族的器物图画,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甚远,而反映出的行为方式是相一致的。这件人类学的调查,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问题,一方面说明时空关系不同,但由于文化属性的相似,在人类的行为表现方式上呈现出相同的面貌。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人类学的考察给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解读某种图像原始意义的路径。相类似的另一个人类学事例是法国人类学家调查的大洋洲族使用的祭神面具,面具的造型方式和形象的构造意识与四川三星堆出土的祭祀铜像相同。大洋洲的木雕面具上有大嘴鱼鹰和夸张的人面两个基本形象单元,而人的双眼是长出眼眶的两个圆柱体,这样的形象单元和造型方式同样出现在三星堆青铜人面上。现代人类学的这些成果提供了解答在我国曾经发生过,今天已迷失了解读线索的久远的文明。   人类学观察和讨论问题主要是从现存的人类文化行为,更多的是从现代的原始民族的调查入手,通过分析部落宗教的、行为的,或者是艺术和语言的这些具体的材料,找出其中的意义。虽然较少用历史的眼光,没有时间深度,在方法上是从现在往前推的,但有一个基点和美术史相同,那就是都将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的意义作为目的。一般来说,人类学偏重于对现在仍然活着的人类行为作出分析,美术史则既要解释现在正在发生的艺术行为,又要分析流传的艺术品乃至与艺术品相关的使用和观看的方式。观察和解释正在发生的艺术行为和作品属于当代美术史,分析和讨论过去的艺术品和行为是古代美术史的任务。或者可以说,艺术品的创造是人类行为最精彩的展示,而人类的行为则涉及到所有的艺术品。有了这样的共同点,美术史和人类学,或者严格地说和现代人类学中的历史人类学建立起了最基本的联系,人类学所运用的某些方法和成果也将启发美术史研究的新思路。   美术史和考古学是两个更加靠近的学科,它们在诞生之初大概都和文物有关,后来在学科划分上考古学偏重于田野发掘,形成了一套系统地获取物质材料的技术手段和描述材料的方法。美术史的重点则在于解释和重构出土和传世艺术品的意义及其视觉规律,针对不同的材料和对象也形成了有针对性的解释方法。中国的考古学基本上是属于历史考古学,它包括了田野考古和石窟考古,而在欧美,考古学主要是田野,石窟调查是不放在考古学里的,它是美术史的任务。美术史在学科性质上属于历史学的范畴,是在历史的情境下研究视觉性的物质文化遗存,这就是通常称作的艺术品。因此,美术史和考古学不仅有一个差不多相同的源头,而且还有基本相同的两大要素,一个要素是观察的对象为物质性的材料;第二个要素是按时间和空间的架构来作描述。观察需要可靠的材料,描述需要文献,这二者可以说是美术史和考古学的两大支柱,两个学科之间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方法和成果的互补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有意味的例子是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的发现和研究。   年考古学家在山东青州清理龙兴寺遗址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大型的窖藏,从中出土了数量可观的彩绘石雕佛像,年代早起北魏,晚至北宋。当这批佛像的考古材料公布之后,引起了考古学家和美术史家的共同兴趣,这之后发表的考古学和美术史的论文,出现了两个学科相互靠拢的趋势。美术史家通过研读考古学的材料,综合观察佛教造像的风格样式和雕造技法,结合文献,分别在风格演变、图像传播方式、南北主流样式和造像新样式的嬗变关系等方面作出解释。考古学家除了客观记录和分类描述了龙兴寺遗址和窖藏佛像的情况外,同时也作了有关青州地区佛教传播、样式演变和地域文化特点等方面的讨论。美术史和考古学关注问题的兴趣点正在靠近,应该看到这种学科之间的趋同和互补是不约而同的,它正反映了学科在现代进程中的进步和自觉。美术史是个动态的概念,其原因在于它的研究对象“美术”是历时性的变化的领域,一个历史阶段有它特定的所指范围。古代和现代的概念可能就不一样,现代美术史家赫伯特•里德给美术史下的定义说,一部现代美术史是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他的意见是有代表性的。在世纪的百年间,美术界一个最具有突破性的概念就是把“美术”换成了“视觉艺术”,这就意味着凡是以诉诸视觉方式来表现人类文化、行为和思想的作品都可能是美术史观照的对象,在书画、雕塑、建筑等传统的美术之外,如电影、电视、电脑美术这些科技含量很高的门类和广告、月份牌、民间作品这些商业味和俗作为美术文化观照的美术史学文化的类别也就自然地进入到美术史的领域。视觉艺术实际上包含了高雅精美的部分和不那么高雅精美的部分,这样一来,美术史观察领域又和考古学有了一致性,因为考古学的材料是不分高雅精美还是残砖断瓦的。建立在这样的基点上,现在的美术史家和考古学家有了更多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机会。#p#分页标题#e#   美术史与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关系是如此,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密切关系到人类社会和人的心理活动的学科的关系也是如此,这些学科与美术史的联系甚至更加直接。比如社会学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关系、社会集团行为、社会制度和文化机制等等都对人类的艺术行为发生作用,艺术的创作和生产脱离不开社会和时代,社会和时代的烙印不仅深深留在艺术品中,而且还长久地引导着人们的观看方式。近些年中国和西方的美术史家中不乏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美术史的成功做法,并推出了艺术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相关学科的吸收和互补,美术史学科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和立体,这也是现代形态的美术史学应该具备的姿态。   传统美术史本体研究与文化分析的有机结合中国的美术史出现得很早,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的问世应该说是一个标志,中国古代称之为画学,它的历史也有一千多年。画学所记录的主要是关系到绘画的种类、功能、画家生平、师承关系、作品以及笔法样式等方面,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美术史的本体范围。现代意义的美术史研究开始于欧洲,开始也是围绕画家和作品风格进行的研究,也是本体意义上的美术史。不过西方的美术史在世纪以后进展迅速,出现了不同的研究学派,美术史的学科规范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在今天看来,作为一个成熟的美术史学,它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美术本体的研究,具体的研究范围如画家的个案研究、作品语言风格研究、传世作品的真伪鉴定、艺术内在演变规律的解释等等方面;第二是美术文化属性与内在动力的研究。这部分的研究相对于艺术本体研究来说起步较晚,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也更复杂一些。西方已有部分学者将研究的兴趣开始转到美术文化的研究,这是把美术纳入到文化学的范畴,深入地考察某种美术现象的历史动因,在照应美术本体特征的同时注重文化环境诸方面的关系。比如,近年新发现的山东青州北齐造像,研究者一方面要看到青州造像样式的来源以及形成原因,同时还应该解答青州北齐造像为什么不沿续北魏的造像传统而选择了从印度传入的笈多风格这其中的历史文化动因又是什么准确地解答了这样的问题当然就加大了美术史研究的学术深度。   我们的美术史研究在本体和外部两个层面上都曾经作过些工作,通常称之为美术史的内外观,想得比较简单,是在两个极端的层次上作研究。一个是考据学的做法,如考证一个画家或作品的年代,一幅画的细节内容等,是贴近去看,过分的做法还会钻牛角尖。另一个是跳开具体的材料对象,悬得高高地谈发展阶段,谈时代特征,谈阶级关系等较高社会层面的问题,在内和外之间留出一大片空白。近些年来,治美术史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在调整思路和观察的方式,注意作一些中间层次的研究,在原来的两端之间建立起分析的层次,找出各个环节间的有机联系。注意到这些环节并探索解读的有效方法,美术史的学科面貌一定会更加清晰,学术前景也会更加开阔。   美术史的具体研究与学科理论研究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既要有针对于画家、作品、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具体研究,与此同样重要的是学科理论形态的研究,有关学理与方法论的思考是美术史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的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与其它的人文学科相比,美术史学理论形态的局面尚未开阔。在考古学界,除了有指导实际发掘的考古学之外,又出现了理论考古学、结构考古学等理论形态的学科研究。学科理论形态在很大意义上是对本学科问题的哲学思考,它的作用将是对学科带有指导价值的,尤其是在全球文化的背景下从事学术研究,学科理论形态的建立更是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如何把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纳入到世界美术史的格局中去,是中国的美术史家要考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学术界对中国的美术史成果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在与西方美术史家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关注的兴趣点主要是中国不断披露的新材料,而对中国学者的见解一般不太看重,甚至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某种“传教士”的倾向,认为需要向中国介绍一些解释材料的方法和理论,这就是近些年国内谈论得很多的美术史方法论问题。西方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美术史研究在方法论上对世界美术史的贡献不大,方法论的运用程度是他们衡量中国美术史研究水平的一把尺子。无论我们多么不乐意听到这样的评价,但这是一个警醒。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曾经桎梏过我们的学术进展,如把中国美术的发展史简单地归结为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斗争的历史,或者归结为儒法斗争的历史等,这其中虽然有极左思潮的影响,同时也是方法论上出的问题。美术史是通过研究物质性的材料重构历史实景,要求有历史研究的技术性,美术史方法论是要对历史还原的具体研究有指导的作用,因此有极强的针对性,并不是附会在一个主义,一个理论原则下的标尺。   每一种方法论的建立都是有针对性地对研究对象的透彻分析,西方的风格学、图像学、社会学、符号学等等方法论的出现,基础是大大小小的个案分析,并且有一段或长或短的学术经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种方法论的建立过程也是一段学术史的形成过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美术史教授巫鸿先生主张,作学术的人,同时在作两个史,一个是咱们所研究的对象,或者是汉,或者是宋,是已经消失了的历史;还有一个历史,其实更实在,是包括研究者在内的学术史!。美术史的方法论可以说是学术史中最具有实效性和指导意义的内容,它既是技术实用形态的,也是学科理论形态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美术史的研究,我们所期望的是一个多种方法、多种学科、多种解释途径携手并进的局面。   立足于全球化的美术史学在观照方式和研究方法上的变化和更新,一方面能获得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会使我国美术史学科尽快地成熟和壮大起来,使之形象鲜明地汇入到世界美术史的学术规范中去。

阅读全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开放性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贴近社会,开展富有人文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动手技能、情感意识、创新能力都得到和谐发展。

一、活动课题,来自学生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其涉及面广,没有固定教材,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细致策划,精心选题。“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师生携手走进生活,共同挖掘活动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题。班里有的学生家处城郊,家中还有一两块自留耕种的农田;而有的学生在城市,养尊处优,甚至五谷不分。在与学生交流时,同学们都表示出对农田的兴趣与好奇。这样“走进田野”课题便诞生了。社会是个大课堂,有着挖掘不尽的课堂资源。适时追踪,随时了解社会动态才是现代学生应具备的素养。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密切关注社会,才能变得立体、五彩缤纷,才能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当今社会中,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严重。一些青少年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人;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鉴于此,我以所在城市创建文明城为契机,在班级里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做好扬城小公民”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用稚嫩的双手制作画报,写标语,宣传文明。他们精心策划、开展了“文明礼仪小老师”“文明礼仪小画家”“文明礼仪小作家”等活动。这样的系列活动对孩子们文明礼仪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彰显手脑并用,突现学生创新智慧,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

(一)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精心部署活动的权利不能让老师独享,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也应是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四大板块之一,是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性的良好载体,此课程绝不能以学生制作出手工作品、掌握该劳动技能为终极目标。“飞鸽”是苏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手工制作材料。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与人类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飞鸽”这一课上得丰富多彩,并让同学们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同学们经过讨论研究将活动设计为如下几个步骤:①观看一部电影《战鸽总动员》,体会人类鸽子的深厚情感;②了解和平鸽的由来;③去市民广场与鸽子交流情感;④将情感融入到创造性制作手工作品中;⑤同学们收集人与鸽子的深厚情感的文章,面向全班交流。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还增强了学习能力。

阅读全文

童年文明礼仪教育

一、榜样示范,促进幼儿的礼仪习惯养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幼儿对于一些抽象的道理还不甚理解,幼儿善于模仿,他们喜欢观察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积极加以模仿。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言传身教,让他们如春雨一样润物而无声受到礼仪教育,自觉养成礼仪习惯。

(1)树立榜样、引导幼儿。幼儿教师是幼儿的首任导师,他们对教师有着高度的崇拜心理,从而积极对教师的各种语言及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幼儿的文明习惯的养成起着积极作用。教师必须有良好的礼仪行为,对家长、孩子起到榜样、引导的作用。在幼儿及家长面前言谈举止落落大方,面带微笑,活泼不失端庄;不仅要求幼儿之间注意文明礼貌、友好相处,老师之间也要做到交谈时有礼貌,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2)促进交往、产生竞争。树立榜样幼儿,可以让他们产生竞争意识,促进友好交往。这是幼儿礼仪培养的重要、有效手段。例如:一次区角活动时,我看到在娃娃家一起玩耍的朵朵和敏敏都想抱娃娃。这时先抱到娃娃的朵朵说:“来,敏敏给你先抱抱!”我马上表扬朵朵,说“:朵朵小朋友真棒!知道和好伙伴谦让,是咱们学习的榜样!”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余下的活动时间,小朋友的小报告少了,游戏合作和谐多了。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内化幼儿的文明礼仪品质

(1)以幼儿一日活动为契机,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幼儿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行为不稳定。要让礼貌行为成为幼儿的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习惯,并巩固下来,我们就必须抓住契机,正确引导,将礼貌教育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各环节之中。如:户外活动、区域活动时,要求幼儿讲话文明,不争抢玩具,学会谦让,与同伴交流合作,逐渐形成友好的同伴关系。从这些方面入手,为幼儿的礼貌行为找到更广阔的运用途径。

(2)寓礼仪教育于游戏中,让孩子在轻松中习得。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巩固了礼仪教育,并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在游戏中,幼儿为了把游戏玩好,在与同伴交往,与材料交互作用过程中乐意抑制自己的行为。如:我们教师可设计《蝴蝶找花》《我的一家》《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友爱同伴,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值日生歌》《好娃娃》等歌曲的表演,巩固礼貌用语。幼儿在真实自然的氛围中学会了简单的礼仪,习得了礼仪行为。

阅读全文

单元教学设计引导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上海市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指出:“初中历史教学当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主旨、着力彰显史学思想方法,在‘教有中心’‘学有方法’的基础上,完善学史方法、丰富学史经历,目标明确、设计得当,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人格素养。”[1]单元教学设计为老师们提供了一种教学思路。“单元教学设计体现为一个主题在一定时间段的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设计的要素有目标、内容、活动、作业、评价和资源等,单元教学设计结构表征为单元教学设计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搭配和安排。”[2]中学历史学科的单元教学设计,要围绕史学思想方法目标的分解与达成,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将史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分解、分配至单元教学目标,考虑单元之间、单元与课彼此的关系,把握单元内容的核心观点或核心概念,结合单元内容精选与整合史料、设计与解决关键问题。本文以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第一册《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为例,浅谈如何在单元教学设计的引导下进行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的教学。

一、立足单元整体,把握内容主旨

内容主旨明确,学生“不仅能贯通该课,而且能贯通此前和以后学习的核心概念”。抓核心课文、破单元标题、通思想方法、究新颖表述是把握单元课程内容主旨的基本路径。教师可以基于对《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和《上海市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的认识,依据学情,基于对课程内容“源”与“高”关系的处理原则,梳理出每一个单元的内容主旨和结构图示。在单元内容主旨之下,把握每一课的内容主旨。《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属于第一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也是这一单元需要把握的核心主旨。本课中北魏政权是由鲜卑族的拓拔氏建立,拓跋鲜卑作为统一中原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其催马扬鞭的身影、改革汉化的精神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而本课的内容主旨就落在了“民族交融”。试讲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孝文帝一定要汉化?为什么北魏政权一定要汉化?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学生在学习前秦历史的时候有接触,前秦的统治者就深受汉族文明影响。在以后的历史中,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蒙古族建立的元,满族建立的清,都不同程度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汉族文明学习和借鉴。如果课堂仅仅止步于说明现象,而没有解释现象的话,理解力强的学生便会有此疑问;重复的现象说多了,其他学生自然也会有此疑问。如果在这堂以民族交融为内容主旨的课上,梳理北魏政权的汉化历程,并架构其汉化的内在原因,那以后学习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汉化的时候,学生自然就懂得迁移了。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运用文明史的三要素架构整个教学环节,在体现既定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力求呈现少数民族政权汉化的原因。文明史的三要素是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交往。由于气候变冷(运用统编教材历史地图册《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温度变化示意图》),北方水草不肥美了,游牧民族被迫南迁进入农耕区域,逐步由游牧的生产方式转入农耕的生产方式,所以迫切需要学习农耕技术。这是地理环境变化导致了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为了求得生存,游牧民族必须向农耕的汉族学习。生产方式改变了,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游牧民族开始学习冶铁,铸造工具,学习筑城,开始定居。定居之后,上层统治者需要管理、收税,就需要学习农耕文明下的政治经济制度。这是为了统治能够延续下去而学习,最终是为了维护政权。因而汉化不是最终目的,汉化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实行的政策。按照这一思路架构整堂课之后,学生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立足单元整体,梳理课文内在逻辑

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的最大好处是,我们可以在遵循史学规范的前提下,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能力,立足结构逻辑,考虑每一单元课与课之间的关系,目与目之间的关系,整体结构化地处理课文。第一分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有5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后,曹操、孙权、刘备各据一方,励精图治,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第16课《三国鼎立》)。魏国司马氏逐渐掌权,建晋代魏(史称西晋),最终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在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内迁,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并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5世纪统一北方,结束分裂。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进行改革,推动北方各民族大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在南方,司马氏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以后,南方相对稳定,南迁的北方人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科技文化有显著进步并带有民族融合的时代特征,为新的统一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第20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由此可见,本课(19课)承接第17课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而来。本课的第一目“淝水之战”,这场战争在18课东晋的北伐战争中有详述,此处就作为北魏政权要汉化的一个背景处理。氐族建立的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但淝水之战后很快土崩瓦解。结合材料,师生共同探讨前秦覆灭的原因。“国家,戎族也。”道出了前秦失败的重要原因,前秦是一个以氐人为政治核心的政权,与鲜卑、羌等民族的关系很紧张,中原仍以晋人自号的华夏百姓,不会支持灭晋战争。[3]这也正是北魏统治者需要思考的:统一后的北魏与前秦相似,如何统治黄河以北这片土地才能避免前秦一样的结局呢?北魏政权要统治中原,就必须汉化,拓跋鲜卑必然要融入华夏文明。第二目“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内容归入北魏政权的汉化历程中重点讲述。汉化可以说是北魏的一贯政策,从鲜卑接触到汉文化的那天开始,他们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汉化的道路。最初,北魏政权的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甚至反汉化意识很强烈。而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和魄力,冲破阻力,矢志不渝地推行全面汉化,将北魏的汉化运动推向了高潮,促进了民族交融。[4]第三目是“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单元导言中提到“各民族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本课最后一段也提到“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所以如何突破这三个词是本课的难点。交往、交流与交融体现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交往侧重在经济,交流侧重在制度、文化,而交融侧重在民族心理、思想情感上。北魏政权的汉化历程体现了这一发展过程,可以作为一个典型,进而推及到当时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如匈奴、羯、氐、羌等,都投入到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中。经过这样的梳理后,课题的“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两者就不是并列关系,前者是时代背景,后者则是本课的难点。本课就以北魏政治为大背景,呈现北魏政权的汉化历程,重点突出孝文帝改革,难点突破这一时期的北方民族大交融。

三、立足单元整体,细化史学思想方法

初中历史课程目标[5]中已经明确将集证辨据、诠释评价的史学思想方法作为“过程与方法”维度的主题内容。集证辨据的史学思想方法解决“我们如何知道过往”的问题,诠释评价的思想方法解决“我们如何认识历史”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史学思想方法需借助单元的课程内容,分解相应的具体要求,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地落实。我校备课组将第一册的史学思想方法目标分解如下:第一单元的目标是通过考古发现和神话传说来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的目标是知道史料的分类并会进行分类,第三单元的目标是了解史料获得的途径以及证史价值,尝试用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的概念去理解历史,第四单元的目标是初步认识文学艺术作品可以反映时代特征、社会风貌,并尝试去搜集资料进行实证。第四单元的目标细化到每一课如下:第16课以《三国演义》为例,正确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的区别,初步懂得小说的史料价值;第17课以《敕勒歌》这一北朝民歌为史料,了解其折射了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第18课运用不同的史料(其中包含了文学作品)说明南方经济的开发;本课(19课)通过学生搜集史料说明魏晋以来的民族交融现象,初步尝试史料实证;第20课以魏碑、石窟壁画[6]、绘画等为例,懂得书法、雕塑、绘画等文艺作品折射了时代特征、社会风貌。让学生去搜集史料进行实证,是立足学生认知,完善学史方法的尝试。学生有搜集材料的基本能力,但在语言表述上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设计了交流展示这一环节:学生课前分小组搜集历史资料,举例说明魏晋以来的民族大交融。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六组,分别从饮食、服饰、用具、乐器、舞蹈、血缘关系等方面搜集了大量图片或者文献史料,但是真正交流的时候,学生要么只顾着将准备的文字通读一遍,要么只说明图片或者文献史料的表层信息,没有点到这是民族交融的表现。为了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述,教师提供了表述模本:①针对这个,我们找到了……②这一材料可以说明……③由此,我认为……用这种方式,既培养学生如何有理有据搜集史料进行佐证,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书面语表述。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运用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尝试的一些探索。此外,单元教学设计在作业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学生评价设计、史料资源设计等方面的指导意义还值得大家进一步探索、思考和实践。

阅读全文

市政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建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日益壮大,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这正在无形之中给市政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近些年来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工程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逐渐增大,这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主要对市政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市政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建议

1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将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要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前提条件就是保证安全生产以及文明施工的进行,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文明施工不仅仅是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基础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过去市政施工行业的发展中,安全事故问题屡见不鲜,市政安全施工是一个高风险、事故高发的行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政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制定适应社会发展的施工安全管理理念。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市政施工建设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主体,久而久之,市政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就成为了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由于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市政施工的秩序会影响到城市的正常发展运行,如何做好市政施工工作,避免给城市的运行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是现阶段市政施工中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因为市政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不仅会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而且会影响到城市的形象,所以市政施工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提高对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

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以及损失都是巨大的,大多都是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所造成的。虽然表面上看是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存在问题,但是其真正的原因在于施工管理部门并没有对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培养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市政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使得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比较落后。为了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完善并健全一系列的施工制度,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现场需要遵守的安全规范制度,使其认清安全生产问题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完善的施工制度做支撑,首先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将工程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同时还要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通过该制度来对施工人员工作进行约束。项目经理在现场管理工作开展中,应该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关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经费要及时到位,安全防护器具的准备以及质量也要达到相关要求,要始终坚持以安全生产为第一原则。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开展之前,项目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应该对专职安全员和施工队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将整个项目中可能存在安全问题的地方详细标记出来,并进行安全宣传工作。在整个项目开展工作中,为了使施工人员始终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安全生产意识,要定期开展安全讲课活动,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进行考核,要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最后就是需要建立一个项目安全生产检查责任制度,在安全检查工作开展中有以下工作要点:①坚持开展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项目经理要做到一周至少检查一次,施工队长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安全员则需要在每天的巡视过程中,在一些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工序旁旁站,以此来确保安全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②加强对机械的安全检查,设备检查也是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应通过检查消除机械中的不安全隐患;③安全员在巡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警示标牌的检查,同时还需要建立安全预警制度,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要确保有足够的安全设备来对现场的状况进行及时控制,将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

3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阅读全文

环境美学公共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本文以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对郑州市公共绿地景观内容的探索与资源评价,分析郑州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一种强调生态文明、促进交流、回归生活、文化体现、市民参与的新的设计美学范式。

[关键词]

环境美学;生态文明建设;郑州市;景观设计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探源

(一)解析环境美学内容的本质

公共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起居、休闲娱乐的物质要求,而且还应该满足人们对心理、审美、归属感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受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健康受到威胁,迫切需要对公共环境的审美意识上升到一定高度,扩展美学理论本身的内容,彻底改变狭隘的理解。因此,目前环境美学的本质不是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形式表现,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强调的是环境的重要性,研究的是生态与文化、主观与客观的基本关系问题,具体体现在人居环境中生态结构的保护和完善,目的为了让环境更适宜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阅读全文

谈中职英语教学融合文明礼仪教育

【摘 要】本文阐述中职英语教学融合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提出将文明礼仪、德育教育融入中职英语教学,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以课堂为载体,以教材内容为主要资源,将文明礼仪教育列入课程计划和目标,在知识传授中渗透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用学科优势促使中职生将文明礼仪“内化于心”,促使文明礼仪素养成为中职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中职英语 文明礼仪 德育渗透 教学改革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所谓“不学礼,无以立”,中职生要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必须要知礼、学礼、懂礼和用礼。为此,许多中职学校将文明礼仪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各学校在制度层面上加强礼仪教育,但成效不明显:一些中职生在打扮上妆容夸张、着装怪异;在人际交往中污言秽语、相互尊重意识淡薄,甚至连基本的礼貌用语都较少使用,等等。这些表现既不符合新时代中职生形象,更不利于他们今后走向职场,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文明礼仪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学科都应该重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渗透,英语学科也不例外。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通用语言,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不仅是思想与文化的载体,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中职生的文明礼仪养成不仅仅要从学校制度层面展开实施,还应该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以起“润物无声”之效,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文明礼仪熏陶。中职英语教师理应结合学科和中职生的特点,以课堂为载体,以教材内容为主要资源,在知识传授中渗透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用学科优势促使中职生将文明礼仪“内化于心”,促使文明礼仪素养成为中职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一、中职英语教学融合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

不少中职生乃至一些英语教师认为,英语教学只需要加强英语知识学习即可,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核心任务,这种一味追求英语教育的功利性价值是比较片面的。笔者认为,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流,中职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还要了解中西方国家的礼仪文化内容,如在运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行为举止和礼貌用语是否得当等,这些是当代中职生文明礼仪素养的体现。将英语知识和文明礼仪教育融合起来,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有利于英语这门语言的内化。对大多数中职生来说,英语是作为汉语外的第二学习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知识的生动输入、情境的有效创设及文化背景的有机渗透,无一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试想如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只是以“一言堂”形式将英语知识强加给学生,没有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将难以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倘若没有对西方文化的解析和中西文化的对比,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理解也将是片面的。中职英语教材中涉及文明礼仪知识的内容很多,英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生活情境,将文明礼仪知识在课堂上输出,把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加深对文明礼仪用语的认知,并形成交流技能,起到补充了英语教材内容的作用并促进了语言的内化,即从文化层面让英语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和准确。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语言文化的外化和适应。上海特级教师、英语教学专家朱浦认为“跨文化是英语教学的核心要素,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就是说,英语的学习是文化习得的过程,最终要落实到运用语言进行社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文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如发音、句式、语态等,还要考虑中西方在生活环境、价值观念、文化理解、文明礼仪上的差异,明晰单词和句子使用的场合,以避免出现尴尬的场面。可以说,“文明礼仪”是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的润滑剂,只有在英语学习中对文明礼仪教育有良好的体验,才能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将文明礼仪文化外化,促使学生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举止得体的交流。

二、中职英语教学融合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

文明礼仪教育要融入中职英语教学中,尤其需要英语教师做好教学各个核心及主要环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具体实施策略。

阅读全文

高中历史教学多元史论文

一、用多元史观解读经济全球化

笔者打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必修二最后一个专题的内容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看到这个题目,直觉告诉我们要用全球史观来引导这整个专题的教学,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标题中直观明确的提到了“全球化”,或许这毋庸置疑;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难道就只可以用这一种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吗?只用一种史观是否全面?用其他几种史观来阐释是生搬硬套还是别有惊喜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题中多元史观的综合运用。

1.全球史观。

首先让我们先用看起来最稳妥的全球史观来分析这一专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中的第八单元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其中明确指出:“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工业革命后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把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岳麓出版社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确写到:“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世界上各个民族处在封闭状态下独自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是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战以来,全球化的发展明显加快。”这些内容清晰地归纳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脉络,完整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从分散到逐步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体现了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而这些句子正是出现在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在此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接受全球史观的感染。对运用全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岳麓书社为例,在本单元的解析与探究中这样写道:“材料二: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1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间促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易:在他付给通用汽车公司的1万美元中,有近3000美元付给了韩国,作为例行劳动和装配工作的报酬;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部件(发动机、驱动桥和电子设备);700美元付给联邦德国,作为车的款式与设计工程的费用;400美金付给中国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用以购买小零件;250美元付给英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费用……结合上述材料,想一想,现代社会的世界贸易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个解析与探究明显考察的是运用全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同以往我们用波音飞机的零件来自世界各国,各国在世界市场上走向合作共荣一样,这则材料展现的都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由封闭走向合作共荣,世界日渐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世界市场上的表现。可以说用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主导史观。

2.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主要从“现代化”这个层面切入,阐释人类文明从农业到工业文明演进的历程。因此,现代化史观适宜于整合世界近现代史内容,而经济全球化刚好是这一阶段的内容。纵观世界现代化历程,现代化的层面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详细说来,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这三者相互影响和促进。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得益于经济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因为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台,封闭的市场经济只会阻碍近代化的进程,各国开放的心态和政策使世界各国共同谋求经济利益和全球市场,从而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繁荣。而经济上的现代化为各国政治的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推动了人民思想文化的转变和进步,三者相辅相成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让我们把整个世界的现代化历程划分阶段,根据其阶段性特征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在西方国家的深入发展阶段和全球扩张阶段。经济全球化属于最后一个阶段,是在二战后,现代化浪潮冲向全世界的表现之一,因此用该史观来分析本现象也是行得通的。

3.文明史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