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化语境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化语境论文

消费文化语境下幼儿教育论文

一、消费文化对幼儿教育的冲击

消费文化起源于18世纪英国中产阶级,以及19世纪英、法、美工人阶级中存在的广告、商店、娱乐以及休闲活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消费文化在美国得到显性发展,尤其在电影、时尚和化妆品以及报纸、杂志等传媒行业中,新的消费品位、特性、体验及理念开始萌生并传播。据此,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指出,消费文化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他认为大众消费运动是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的重新组织。“消费”一词原初的“摧毁、滥用、用尽”之意,使得它与经济社会生产语境下对消费的驱动、刺激相矛盾,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消费文化也存在着自身的悖论。一方面,消费文化语境下私人领域得到拓展,人可以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选择和决定消费方式,这也被看作对功能性民主的促进;另一方面,“要适应丰盛生活并不容易”,人们在消费社会中欲望与能量的错误表达引发了现代性价值危机。正如有学者指出:消费社会患了溃疡,“必须给它补充一个灵魂”。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大众化映衬下的消费文化有着更复杂的内涵、更广阔的影响范围以及更深刻的社会影响。我们需要从消费文化所处的现时代复杂视域出发,考察其对幼儿教育带来的可能性冲击。

1.欲望取代需要:幼儿教育目的的隐忧。

对消费文化的认识主要有三种:其一,消费文化是资本主义商品扩张的结果,它带来了物的丰盈以及消费活动的增加;其二,消费文化是人们为了建立社会联系或社会区别,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消费产品;其三,关注消费时的情感快乐、梦想以及欲望。如果说在第一种认识中,人们指向消费品的使用价值,目的是满足需要(Need);那么第二、三种认识则更多地强调消费品的象征价值,消费目的由需要转向欲望(Want)。如今,看一看商店里琳琳满目的商品,大街上优雅迷人的玻璃橱窗,无孔不入的商品广告,以及围绕身体的吃穿住用行,毫无疑问消费已经成为社会言说以及我们自身表达的方式。虽然“激发生命体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乐”,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安宁平静地沉溺于当前的娱乐诱惑之中,……我们应该寻求一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模式,这种模式本身令人愉快,让人在自身的快乐中去追求并安排个性的发展”。但当消费文化成为大众的生存与表达方式,当消费产品的象征价值掩盖使用价值,当人们的消费欲望取代消费需要,当人们越消费越感觉到自身意义与价值的存在,人们这种已经习惯化了的消费文化会对幼儿教育目的进行怎样的渗透?在“为欲望而欲望”的精神刺激下,幼儿教育目的是否会为了满足人们贪恋不舍的欲望而改变?

2.视觉化取代实用性:健康教育遮蔽的可能性。

“身体的地位是一种文化事实。”在宗教视角里,身体是“肉身”;在工业社会,身体是“劳动力”;在消费文化中,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消费文化中的身体有着双重功用:资本的和偶像的(作为消费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身体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有学者指出:视觉文化与身体文化是现代消费文化的两翼。在视觉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身体,而身体文化则是视觉化、图像化的。其实“身体”很早就在幼儿教育领域得到了关注,古希腊《理想国》强调从童年开始用体操训练身体,亚里士多德认为应当首先关注孩童们的身体,尔后关心灵魂和情欲;文艺复兴时期康帕内拉注重优生对幼儿身体的影响,夸美纽斯把幼儿身体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近现代的洛克把“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作为人世幸福状态,罗素强调在早期教育阶段凡健康所需之一切事情都必须去做。经典教育著作强调“实用的身体”作为幼儿教育及其他一切活动的场所,而现代充斥的消费文化凸显了身体的消费性和享受性,淡化了身体的实用性,甚至有些人错误地将身体功用价值理解为身体的实用性。体育技能化与职业化弱化人的主体性就是表现之一。消费文化所言的“呵护身体”,其“身体外形使人满意”、“职业化的身体竞技能够带来物质回报”的意蕴已经超越了实用的“健康”。在身体的视觉化取代实用性的消费文化影响下,幼儿教育是如何看待健康教育的,消费文化会给传统的健康教育带来何种冲击?

3.模糊性取代主体性:幼儿教师身份感的困惑。

阅读全文

多元文化语境下高职钢琴教学论文

一、多元文化语境下高职钢琴教学模式

(一)多元文化语境下钢琴教学现状

我国的钢琴教学也收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音乐院校的钢琴专业在进行教学时,主要以传统曲目为重点教学曲目,中间穿插着近代优秀作品和带有民族特色的作品,选取的曲目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都有很强的艺术性。大部分教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各大国际钢琴赛事上,以培养出比赛获奖者或者钢琴家为目的。另外一些音乐院校如四川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在教学风格上主要是以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的演奏为重点,培养目标是流行乐手和流行音乐家。师范类院校的钢琴专业,则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师范素质的培养上,要求学生在掌握重点演奏曲目,拥有一定演奏能力的同时,对钢琴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模式现状

钢琴演奏需要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各个国家和民族也都通过不同的演奏形式来表现不同的文化。在这种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更应当进行不同文化的了解,从而真正的体会钢琴演奏技巧。但是在现如今的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学生缺乏对钢琴曲目文化背景的了解。在进行钢琴教学时,教师通常只重视弹奏技巧的教学,忽视了对钢琴曲目的文化背景介绍,学生无法对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也阻碍了学生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教材更新速度过慢也是阻碍当今多文化语境下高职钢琴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音乐相关书籍也层出不穷,其中许多书籍出自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有些人在相关专业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和建树,在利益的驱使下也都纷纷出书,导致了音乐教材市场混乱不堪。而且市面上的大多数教材都是适合本科院校,很少有高职院校专用教材,这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阻碍。而这些有限的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内容已经严重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社会,影响了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正常运行。

二、高职院校多元文化语境下钢琴教学模式

(一)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

阅读全文

凸显判断力养成高中历史语境建设

【摘要】判断力是人的独立人格养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高中历史学科中的语境建设与判断力养成有一定关系。培养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视角去看待历史过往,提高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能力,使学生获得面对真实情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面向未来的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关键词】判断力;核心素养;历史语境

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下,面对海量的媒体报道、纷繁复杂的文化评论,人们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体系,对信息和观点进行事实判断或者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力是21世纪世界公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个人的判断力受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也受到个人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判断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但现实中,人们往往习惯“碎片化”的短文本阅读,脱离语境去理解文本信息,缺乏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辨析、质疑意识。因此,学科教育在个人判断力养成方面应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为了对当下高中生基于历史学科的“判断力”真实水平有一定了解,笔者主持的“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的实践研宄”课题组在2018年及2019年对参与课题研宄的学生进行了课题开展前后的数据调研,来自5个区近20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研。调研数据的结果呈现了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实施的效果。

一、课题实施后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现状

为评估“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的实践研宄”的实施效果,笔者在连贯性实施教学探宄的一所F校进行了学生问卷调研。以F校2021届高二全体学生(440人)、2020届高三等级班学生(94人)为样本进行数据调研,并把这部分学生在2018年被调研的数据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在同一群体(2020届、2021届)中进行两次与判断力有密切关系的历史核心素养获得能力的调研(百分比得分率),发现无论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还是历史解释,学生获得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同时也发现,不同学科核心素养呈现的进步幅度有很大不同,而且2020届和2021届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020届的进步幅度明显高于2021届。其中原因,除了样本数据的量有大小可能导致数据差异性大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2021届经历等级考分科后,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把历史学科作为合格考科目,这对学生认真投入历史学科的学习,尤其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历史阅读与写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即便如此,课题组成员的教学探宄还是体现一定效果,2021届全体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取得了进步。

1.时空观念

从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来看,2020届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指数(72.66%—78.37%)明显高于2021届的学生(64.03%—65.53%),群体差异性导致数据差异的原因不再赘述。从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进步率来看,两个群体的进步率不高,都没有达到10%。这说明与时空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历史时间轴、地域地理空间等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就其中的原因来分析,可能一方面是课题实践的时间短效果还不够明显,另一方面是课题组成员习惯性地认为这是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史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髙中生的时空观念的培养相对比较弱。

阅读全文

文化背景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还要对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充分掌握。所以,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以英语作为工具的英语语言教学模式,将英语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展开教学,发挥文化背景的作用。要将文化教学内容融入英语知识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本文针对文化背景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育;文化背景;作用

英语不仅仅是工具,也是一种语言和文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将英语作为工具向学生传递,学生则局限于机械式学习,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获得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合理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如果没有认识到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即便学生掌握了英语基本知识,也不会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因此,要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思想内涵,以便在跨文化交流中准确地运用英语。

1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内容

(1)称呼语

英语的称呼语相对于汉语而言是倒装句。比如,“王老师”,在英语中通常不用Teacher表示,而是用Miss,Mr,Mrs,即MissWang,MrWang,MrsWang,表示尊敬之意。西方国家对长辈也会直呼其名,在中国如果直呼名字是不礼貌的。

(2)个人私隐

阅读全文

比较文学学科整合思索

一、学科合并之合理性:学科整合

把“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两个学科合并为一个学科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成立比较文学系,这些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引起学界思考和争论。笔者以为,将“比较文学”放在师范院校中文系,并将它与“外国文学”合并为一个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种学科合并具有合理性,合并以后的中文系,其实就是比较文学系。从学科知识结构建构看,将“比较文学”放在中文系,相对于放在外语系,更为合理。这既是因为中文系诸学科具有接受“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还因为这样做有助于整合中文系诸学科。外语系的文学学科,仅仅是外国文学,而中文系的文学学科,既有中国文学,又有外国文学,还有文艺学等,在学科知识板块基本设置上具备了在汉语语境下比较文学学科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在中文系中,“外国文学”的设置本身,给中文系学科整体带来一个可与中国文学互照互识的参照,使学生具有世界文学知识结构基础。但由于没有“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各门课程虽然在知识结构上具备整合基础,却各自封闭,缺乏沟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以后的中文系,通过输入新学科———“比较文学”,使原有的“世界文学”知识结构有了整合的学科理论,可以对整个中文系原有诸文学学科知识板块加以自觉整合。合并以后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赋予该学科整合中文系诸学科的功能,提升了“外国文学”在中文系的学科地位,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成为中文系诸学科整体中的结构要素。确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中文系学科整体之结构要素,意味着认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性质不局限于其自身,而要放大影响到中文系所有学科,使中文系诸学科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规定的基本性质下相互作用转换生成一个结构整体,具有传统中文系原来所不具备的新的性质和功能。

这种整合后的中文系之整体性质和功能是什么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世界文学”知识结构与视野、“比较文学”异质文化文学互照互识的基本方法,以及中西诗学核心概念等,将使中文系诸文学课程整体具有“世界文学”之整体性质。这种“世界文学”整体性质放大影响中文系诸传统学科,将使中文系原有诸学科相互作用转换为一个整体———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语文工作者的载体,将使传统中文系培养的能说会道的“笔杆子”,具有当下语文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世界文学”基本知识结构和全球视野。因此,“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在中文系之合并,在全球化时代,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怎样整合中文系原来分散孤立的诸学科呢?首先,从中文系本科一年级开始,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持给学生讲“学术导引”课,让学生明白在本科四年学习过程中的总体要求,并与其他学科商讨确定读书写作的具体要求:文学课程要求背诵的基本篇目以及背诵要求、细读基本书目以及细读要求、学科小论文写作基本规范与基本要求、中国古代文献阅读基本要求、英语文献阅读基本要求等,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语文工作者应该在哪些方面打好扎实基础。

在中文系诸学科中,只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具有主持这种“学术导引”课程的宏观视野和整合能力。诚然,国别文学学科就具体文学事实研究可能更加深入,文艺学学科可能就具体理论研究更加具体,但应看到,封闭的国别文学学科不具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知识结构上贯穿中外、古今的跨越优势与互照互识的视野,传统的文艺学学科不具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文学实证基础。所以,在主持“学术导引”课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虽应与其他学科充分交流沟通,尊重其它学科的意见,但还是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持统筹兼顾这种“学术导引”课程更为适宜。虽然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持“学术引导”课程,但学生“世界文学”知识结构建构却不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个学科的任务,而应由中文系所有课程共同承担。中文系一、二、三年级专业基础课程,应落实各学科的背诵要求、阅读要求,以及学科小论文写作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三年级(或四年级)“比较文学概论”课程讲授比较文学基本精神、基本方法等,使中文系所开设的专业学科相互沟通,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汉语语境下的“世界文学”。一年级的“学术导引”课,与四年级的“比较文学概论”互相呼应,因此,“学术导引”课程可以视为“比较文学”课程的一部分,课时由“比较文学概论”课时拨出。最后,通过四年级毕业论文写作,学生在汉语语境下“世界文学”知识结构基础上选择题目,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表达自己观点。学生四年级毕业论文题目未必涉及中西文学比较,但是,由于学生论文题目是在汉语语境下“世界文学”总体知识结构基础上对某一具体问题的选择,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与传统的中文系学生相比,通常具有更自觉的世界眼光,具有跨文化语境的知识结构和学养,具有与世界沟通的能力,更适应21世纪全球化发展的跨文化交流需要。

二、学科合并方式:学科独立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合并?目前的现状是不同学校处于各自尝试阶段:有的学校把比较文学的内容放在外国文学课程中讲授,有的学校严格坚守两个学科的各自边界,两门课程分开讲授,并强调各自学科的独立性。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中指出,子结构保持自己的结构边界、结构平衡、结构转换规律参与更大结构构造的自我调整性,是结构的三大特点之一。[1](1-11)从理论上讲,如果“世界文学”知识结构是一个整体,“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国别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理论课程,都是其中的部分。各学科要参与世界文学知识结构建构,都应该保持自己作为子结构的结构边界、结构构成元素以及结构要素等。“世界文学”作为更大结构对中文系包括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课程整合,不是打乱各学科的边界,随意改变各课程的特定对象,而是中文系诸学科保持各自学科独立性、自足性前提下的结构转换,在保证各自学科的学科边界与独特学科对象稳定性前提下整合。学生跨越异质文化的知识结构与世界眼光,是中文系各独立学科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核心相互作用转换生成的新的整体结构性质与结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中文系诸学科不仅需要各自保持自己的学科独立性,还要保证自己学科的扎实基础,这既是中文系诸学科整合之绝对前提,也是“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科合并之绝对前提。没有各学科之独立边界,“比较文学”主观随意地放在国别文学课程中讲述,学生没有各自学科的扎实基础,很有可能不同学科知识混同于一大锅浆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把比较文学有关基本概念说得头头是道,但不仅学不好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也不可能学好。从文学知识结构看,只有在完整的中外国别文学基础上,才能完成“世界文学”知识建构。如果中文系学生只具备“中国文学”的知识结构,没有相应的“外国文学”知识结构,就缺乏“世界文学”观念上互照互识的基本参照,不具备进一步学习“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准备。反之亦然。如果学生不具备完整的外国文学知识结构,这时给学生讲授“比较文学”课程,对学生来说,就只是能指的游戏,学生根本不具备接受这些概念的期待视野。#p#分页标题#e#

三、学科基础:双语双文本

阅读全文

文学理论革新与文论教育

 

文学现实与西方理论范式在近年来不断变化,在变化中总结、反思乃至于提出问题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界的当务之急。同时,“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文论教学在新语境和新挑战下也需要重新被思考。为总结与反思近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与文论教学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加强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复旦大学中文系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筹办的“文学理论的创新与文论教学”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8日至21日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立元主持,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宪发来贺电,复旦大学中文系张德兴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文虎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西建教授分别致辞。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探索与争鸣》等学术机构的130余位文论界专家学者围绕文学理论与文论教学的创新、古典文论的现代价值、信息时代文论教学的困境与出路、文学理论的前景与展望等多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一、中国当前的文论建设的策略   文艺学的知识生产是今年中国文论界学人的普遍理论诉求,而如何构建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则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朱立元教授从四个方面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他对当前文艺学建设的新想法。第一,文艺学的哲学基础应从单纯的认识论转向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核心的存在论(本体论)。文艺学应当在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核心的存在论思路下,从文学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的高度,从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基本存在方式的角度,对从作者的文学创作到读者的文学阅读(接受)活动,重新进行创造性的阐释。第二,文艺学研究的思维路向应当从寻求固定不变的文学本质的现成论转向动态建构的生成论。第三,文艺学应当从二元对立(包括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中超越出来,走向真正的辩证思维。第四,很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以人为本)出发重新认识“文学是人学”命题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朱教授认为从以人为本的人学理论出发重新认识钱谷融提出的“文学是人学”命题,就会发现它对于深入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不但与其他探讨并不矛盾,而且可能更贴近文学的本质特征和多种功能,可能揭示一些过去被忽视乃至遮蔽的重要东西。王元骧教授指出文学研究的三种模式:规范性的、描述性的、反思性的,它们分别对应为固定、经验、批判。他分析了三种模式的形成、流行范围、本质以及三种模式间的区别和优劣所在。对于文艺学的选择,他认为文学批评是描述性,文学理论是反思性,文学史则是规范性的。高建平教授谈到“理论的理论品格与接地性”问题。他说当论的危机是“理论多了,问题丧失了”。高教授呼吁讨论问题应从问题而不是从“主义”出发,问题是理论的生长点。不要把理论当做时文的写作,话题应该迎接社会的挑战,理论不是智力游戏,接地性不能成为取消理论的借口,面对实际问题,它应为理论提供了契机。周宪教授在提交的论文《文学理论范式:现代和后现代的转换》中指出:现代和后现代是20世纪文学理论发展出的两种范式,它们在一系列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上有所冲突,并形成了对立的理论立场和价值观。通过转变中九个最重要的基本问题的分析,周教授认为反思其纷争、考量其嬗变,对于文论建设来说,重要的不是去评判优劣高下,而是要思考如何超越两者的对立而达致新的理论建构,“找出文学理论未来发展的路向”。李西建教授立足“后理论”的文化语境,探讨其在“知识面貌、知识范式与理论表征”上对文论知识图景将产生的影响,李教授认可伊格尔顿所言的文学应“重新置于一般文化生产的领域”,但它需要“自己的符号学”,这是文论知识生产应坚持的基本方向之一。顾祖钊教授则认为中国文论经历了“全盘西化”、“西方文论中国化”的阶段,现正走向“中西融合”的新阶段,目前已为“新阶段”做好了理论准备。他强调未来的文艺理论一定要走“中西融合”的路径,这很有可能是中国现代文论三部曲中最为辉煌的乐章,文化诗学很可能就是中国文学理论未来的形态。张伟教授的论文也认为综合应该成为文艺学创新的方向。   陆扬教授就“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学界热点指出了诸多耐人寻味又值得反思的知识生产问题。他指出该问题具有“地道的中国本土化的话语形态”,又“有直接的西方理论资源”。陆教授考察了它的直接理论来源——韦尔施的《重构美学》,该问题在韦尔施看来是“浅表的”、“荒唐透顶的”、“叫人无可奈何的”。“有意思的是”,到了中国美学语境,韦尔施反过来却成了“鼓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有力佐证”。陆教授指出成为学术热点是因为它涉及了意识形态和文化霸权的敏感问题而“招致了愤怒”。但更重要的是韦尔施强调的认知层面的“审美化”偏偏给中国学界忽略了。他感慨地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意味深长的。至少,它意味着美学不必在形迹可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中随波逐流,相反,美学的哲学本位,其在日常生活和认识论双重层面上的崇高和超越追求的阐释,将是可以证明大有作为的”。刘俐俐教授从重读钱钟书《七缀集》获得的启发谈起,她认为文学现象是有价值的文学研究选题得以产生的丰富资源,也是文论教学的资源。同时,文学现象具有衍生功能,可将相类似或者相反现象联系起来比对,发现异同。文学现象的意义还在于它的复杂性,往往需要研究者改变文学观念和研究视野才能对之说清楚,这就间接促进了文学思想的拓展和更新。宋伟教授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认为:“只有破解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清洗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模式,文学理论的重构重写才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和展开。”张荣翼教授的论文从身份、转向、媒体、对话和语境五方面梳理了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的思维模板,这对于问题意识的形成具有借鉴的意义。张永刚教授认为当代文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关系必须超越感受和信念的常识层面,在理论内部进行探讨才能深入认识。王苏生教授主张应从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本体思考入手,最终才能达到本土化、民族化、中国特色的独创文学理论的建立。刘慧姝则揭示了存在论对学科建构的积极意义。程镇海认为从当前现实和实践出发,借鉴西方,兼顾传统的“再生性”。#p#分页标题#e#   二、古典文论的现代阐释与价值   发掘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的现代价值以及阐释其当代意义,也是此次会议学者们所普遍思考的一个理论问题。许建平教授从甲骨文的意象思维说起,谈了本土意象思维的诸多方面及本民族意象叙事特性和风格。吴子林从孔子“游于艺”、“依于仁”、“据于德”和“志于道”的过程探讨了孔子之“学”的思想,进而由此论及人的人文化、社会化、个体化的完成,并超越“人伦日用”之生活世界,“上达”超验的形上领域。由为“人”到为“己”再到为“道”,人性得以全面发展,并最终实现了自我的创造性转化。程勇从儒家思想出发考察其对文艺审美的制度建设的可能性路向。孟庆丽对道家的“善行无辙迹”理论进行了美学阐释。张艳艳关注了庄子以气构生的身体观念与中古通感审美体验存在的勾连关系,由此认为通感体验的特性不仅在五官感官的互通,其本质应在超越具体感官层面的生命一体融通。张节末教授提交的论文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了“兴”起源的比类传统。李昌舒论述生活禅的主要特点及其美学意蕴,着重探讨“境”这一范畴,并尝试从生活禅的角度解读“境”进入美学范畴的原因所在。朱志荣教授阐释了他最近对《沧浪诗话》诗歌语言观的最新成果。朱教授认为应重视诗歌语言中的语音、音韵问题,应正确看待严羽认同前人论述与自我标榜问题(独创性问题),应仔细辨析严羽所面对的诗歌及看法问题。他也提及了做学问所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及学术中品格的重要。刘凯对境界概念进行了多维探察,凸显其在传统思想中的价值及意义,同时展开了对境界美学内涵的思考及揭示出其整体性意义空间。   朱存明教授提交的论文认为老子的生态观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新的美学创造提供了有益的成分。他在生态美学的视野下评价老子体现的生态观,探索其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与建设中的意义。刘毅青的论文尝试从海外汉学家的中国文论研究的比较方法出发,探讨对我们的启示,他认为中国文论若要确立自我身份,最终还是必须以自身的历史文化经验为资源,探索人类生存的共同课题。黄键指出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发现与体认其中的审美价值”以抗拒现代工具价值体系的策略必须克服独断论思维,以新的方式处理与工具体系的关系,中国文化传统才能为文化与社会的现展作出贡献。祁志祥提出了如何把古代文论思想内涵上的潜体系用合理的叙述结构展现出来,并揭示其诸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大课题。他以个人主持并独立完成的“十一五”国家级指南类高教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所精心筛选的几十个古代文论重要范畴、命题为起点,论述了建构表现主义民族文论体系的方法。   三、困境、出路与方法:对当前文论教学的反思   王元骧教授认为当前文论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研究脱离实际,不是从现状出发而是盲目追求西方,缺乏人文精神,思维能力的弱化是目前的突出问题。郭世轩思考了后现代语境下地方高师文论课教学的四大困境:师生间信息源不对称与价值坐标不统一,课堂内外的热难点不同步,感性理性的双向追求不协调。他认为解决的策略是:矫正信息源,兼容多视角,实现信息同源化;深挖经典内涵,划分层次性,建立多元化文化经典;扩大文化视野,关注热点,重新调整知识建构化;重视感性价值,确立新理性,确保感性理性协调化。张文杰认为文论教学的困境在于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文论课的价值受到质疑、市场功利主义影响、影视图像文化的冲击和对理论的漠视,出路在于文论自身的不断创新和阐释运用、学科配置的互渗以及直观性教学的探索。梁晓萍认为教材的本质主义倾向,电子媒介下文学的复杂性超出了文论的解释范围,90后经典文本阅读体验和理解的缺失,西方文论的“隔”和古代文论的遮蔽共同造成了教学的困境,她认为解决此等困境:教材要践行反本质主义思维,从文学实际出发探寻文学内在规律,体悟文学相对稳定的东西。乔东义看到了当今学生文化素养的不足,他认为出路不仅在于要加强文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加强以“五经”为代表的经典文学文献方面的修养。李丹发现学士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题不清、主次不分、观点不明、理论与材料脱节等问题,她认为出路在于设置《文学批评》为必修课。张冬梅指出文论教学的问题是难度大、灌输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她认为出路在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借鉴意义。葛红兵教授则从创意写作的角度提出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化”发展与高校对口专业教学尤其是中文及文艺学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他认为创意写作可先从文艺学内部改革,让其承担中文创意写作系统的孵化器:文艺学应成为高校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器,用创作论研究、创作论教育教学改革来带动中文创意写作系统的创生。   在了解困境、提出出路之后,就面临另一个问题,即文论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问题。对此,张玉能教授提出了在西方文论中进行研究型教学的策略。他认为研究型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元典精神、质疑精神、创新精神,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应以经典原著为根据,梳理关键问题,分析问题转换,分清各流派利弊得失,审视西方文论解决中国文艺问题的可行性和适应性,鼓励学生把西方文论作为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的参照系,做到“洋为中用”,发展中国当代文论。杨文虎教授同样强调创造对于文论要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与迫切。他认为,要有新人的加入和承继,对理论遗产保持开放态度,要对“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某些“不变的东西”加以关注,要“保卫文学的梦,阐发文学之梦的内涵”,要面对和解释新现象和问题,关注社会文化精神,然后再回到阅读和思考。之外还应对形而上关心和思索,这样文论才能为“创造一种新人类的可能性而做出贡献”。刘旭光教授在分析了文艺理论能够得到什么、应当做什么、可以希望什么以及怎么教之后,认为文论在后现代语境下的使命不是关于文学规律与本质的探讨,而是关于立场与理想的表达,它是对文学活动的反思与研究,它关注文学活动内部的变化,追问变化的意义。陆扬教授从德法大学建设的实际尤其是法国巴黎高师全球招生制度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考察的变化角度谈了对文论教学的看法。#p#分页标题#e#   四、学科、创新与西方文论   方克强教授就文艺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在“后理论”的新基点上重申了学科立场。他重申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是学科本位的彰显,是社会发展趋势,更是文学自身运动的结果。后现代为文化研究涉足和覆盖文艺学领域提供了合法性。但如果弃文学而趋文化,跨学科甚或改变学科边界,就会出现“捍卫学科独立性的生存本能”。对于文化研究的崛起,他认为这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过程“大致重合”。在“后理论”时期,重返学科本位和文学焦点是可以期待的。徐妍认为当下文学批评正置身于“知识生产”的模式化时代。批评者失去了批评意识和基本判断,批评陷入尴尬且异常虚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回返到“审美基点”探寻新媒体背景下文学的新质,考察文学的外部关联,进而重建审美批评新秩序。   在理论的创新方面,苏宏斌教授对身体何以能够写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身体不是写作的对象而是主体,不是主张作家要“写身体”而是要用身体写作。真正的身体写作主张的是身体而不是心灵为创作的主体。身体是一种灵化的肉,它与世界之间的交流构成了创作经验的前提。创作的基础是身体与世界之间的存在性交流。正是通过这种交流,世界对人来说才变得生动。交流中产生的感受和体验,构成了创作所要表达的意蕴。刘锋杰教授扼要地评判了学界重建文学政治维度的四种可能性策略:反本质主义与本质主义的合流共同解构审美论将文学引向政治之维;通过重新界定政治实施文学与政治的结合、语境论与关系论的同构,反消费主义成为诉求前提。刘教授主张重建文学的政治维度,应在文学审美性的指导下来理解这个政治维度的建构,以期能够既坚持文学的审美本质,同时又含蕴充分的政治意识。赵静蓉谈了记忆转向与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她强调记忆的重要性以及对文学理论研究的意义,指出文论界对历史与文学关系的忽略,认为探讨理论生成比站在理论的结果更重要。朱生坚以“泛政治化”为题,期望澄清“文学性”的本来面目。寇鹏程考察了“十七年”文学批评中“歪曲”话语的逻辑,并指出主观臆想性、政治集权性与主观恶意性,是“衍生出的三驾马车。汤拥华以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观的调整为参照思考了“理论如何更好地服务文学”的问题。肖伟胜的论文追溯了图像的谱系及其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关系,傅其林的论文探讨了喜剧的异质性存在及其哲学意义,曹谦认为朱光潜诗学与存在主义美学具有一定的互文性。李涛重温了赫拉普钦科的创作个性研究。   在西方文论方面,张旭曙辨析了形式范畴之本性,他详细考察了形式范畴的形成、特点、意义及品格等,他认为形式范畴的“恰切定性应当为既是元范畴又不是元范畴。形式是型塑、彰显西方文化精神特质(两个世界、本质之学、主客两分、因果目的、精密分析等)的宿根性因素之一”。赵建军论述了后现代语义的逻辑基础、关键问题及对未来的语义穿越问题。刘晓丽认为理论的误用是造成文学批评远离文学作品现象的原因之一,它产生的各种批评危害的不仅是作品,还降低了理论的品质。詹冬华认为西方“哲性批评”的原创性和辐射力值得深思,应将理论储备化约为整体经验,不断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刘阳阐释了存在主义与中国文学的批判性融合的可能途径。王轻鸿强调信息科学在知识、思想、哲学层面对于文学研究转型的意义和价值。张瑜通过对“实践转向”的转向的考察和比较,试图呈现当代文学观念的发展脉搏。贾玮借助巴特“文本”概念变化的悖论,思考了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仲红卫发现新型大众读物的出现不仅催生了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同时建构了初步的“文学公共领域”,并引领了“现代化”历程。   本次会议加强了交流、密切了合作,通过对经验的总结、问题的提出与反思、学科理论的探索,相信它一定会对今后中国文论研究和教学产生积极而深远地影响,这也是与会学者们所期待的。

阅读全文

中文期刊论文英文摘要质量问题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概括性内容摘取,是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的窗口。随着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不断深入,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英文摘要既是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体现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

一、中文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一)中英文摘要不一致

从国际学术惯例来看,摘要是体现学术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的核心段落。中英文摘要的区别仅在于语言形式的区别,在内容上应当保持一致,以防止因信息增减导致的认知差异。然而,通过对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案例分析,中文期刊学术论文仍然存在着大量中英文摘要不一致的情况。其中,篇幅过短是最为突出的一类问题,即英文摘要的字数和内容并没有完全展示与中文摘要同等的意思,往往只是通过一些概念性的字句,简要翻译了中文摘要,缺乏对结论、过程的准确阐述。如中文摘要中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内容的案例实证过程,在英文摘要中往往不被重视。此外,英文摘要也存在内容过长的现象,有些英文摘要没有忠于中文摘要,而是增添了一些辅助理解的“简单句”——由于中英文语法差异,英文摘要使用简单句过多而带来的篇幅过长问题较为普遍。

(二)词类误用

与中文一样,英文作为一种讲究语境、语气和语法的语言,同样需要考虑词类使用的场景、状态和顺序。中文期刊学术论文的作者虽然是具有一定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者,但是其在英文文献阅读和英文学术写作方面还较为薄弱,用词不准确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英文摘要撰写过程中,作者往往通过翻译软件或者基于个人词汇储备进行直译,忽视了其实际使用语境,因而极容易导致读者的误解。如在我刊录用的某论文摘要中,有“经费保障机制”一词,作者原稿译为“financialsupportmechanism”,但是根据语境,“mechanism”常用来表达实体的机械装置,并不适用于管理学中的“体制”“机制”。最终建议作者将“mechanism”修改为“policy”,这样就能够较为贴切地表达出中文的含义。又如英文中有大量的形容词,在翻译中需要选择最为准确的词汇才能实现有效表达,否则就容易产生误解。在中文中常用的“解释力”一词,许多作者翻译为“interactive”,意在体现能够有效交互,但是这一词汇常用于社交场合,而在学术领域,则常用“responsive”来表示较强的解释力。

(三)语法表达不规范

阅读全文

大学生钢琴课程教学变革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趋势的特定时代背景下,艺术类专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随之而来的是全国范围内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作为当前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钢琴课程教学的优劣直接关乎艺术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如何持续推进大学生钢琴课程教学变革、提高钢琴课程教学质量是新时期高校艺术类专业的重要命题。事实上,近年来学界高度重视钢琴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这一主题研究,很多学者都对这一命题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值得关注的理论成果,而在当前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这一宏观性命题的研究上,舒甜老师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紧扣当前高校钢琴课程教学实际,围绕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既广泛吸收了学术界的既有研究成果,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性主题研究,对新时期高校钢琴教学优化改革路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主题探索。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是2019年4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理论著作。全书紧密围绕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这一特定命题,结合当前高校钢琴专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重点阐述和探讨了新时期教育教学课程改革语境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值得相关主体的重视和参阅。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的作者是舒甜老师,作为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科讲师,舒甜老师长期致力于高校钢琴教学与主题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同时注重理论研究工作,先后在《电影文学》《中国电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专题论文,如《我国音乐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与突破———以〈梦想的声音〉为例》(新闻战线,2018年18期)、《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边缘化现象分析》(中国电视,2018年05期)等专题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舒甜老师对高校钢琴艺术教学情有独钟,一直致力于高校钢琴教学与主题研究工作,通过“中国知网”平台的检索可以发现舒甜老师发表过多篇主题研究论文,如《基于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钢琴教学优化研究》(科学咨询,2019年11期)、《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创新型音乐教学模式的运用》(北极光,2019年09期)等论文都紧密围绕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这一宏观性命题展开,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语境下的高校钢琴教学进行了长期的主题探究。而《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一定意义上是作者多年主题研究的最终文本呈现,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在诸如校企合作、钢琴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课程对接实践等命题的阐述上都有自身独到的见解。

众所周知,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特定时代语境下,特别是全球化时代语境下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改革与优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各学科教学体系中的主旋律和总基调,如何在现有教学基础上持续提高学科教育教学水平是贯穿始终的研究性命题,而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质则是教学结构的局部调整,这既需要相应的主题理论研究积极充当引领者的角色,同时也需要实践层面上的有效探索。正如舒甜老师在《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中叙述的那样,就历史发展的维度上而言,钢琴是一门源于西方的艺术形式,晚清民国时作为“欧风美雨”的重要内容传入我国,发展至今在我国已经拥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青年学生到不同的艺术院校学习钢琴艺术。在这样的特定时代语境下,如何持续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命题,因为较为庞大的学习群体实际上就意味着推进学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时代语境下,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一定意义上是保持高校钢琴艺术教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各相关主体要深刻认识推进学科教学现代化的必要性,以高度的自觉投身于高校钢琴艺术教学改革的大潮中。这也是《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的成书背景,优化高校钢琴教学、提高高校钢琴教学水平则是《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的基础性价值维度。

从本质上说,当前教育改革语境下的高校钢琴艺术课程改革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的系统性命题,这一过程中既需要梳理并保持以往钢琴艺术教学体系中的有益元素,同时也需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在保持与借鉴过程中实现本土钢琴艺术教学的优化提质。因此舒甜老师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中涉及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全书共分为六章内容。其中第一章为“钢琴教学与实践问题探论”,这部分对钢琴艺术教学的开展、钢琴教学在新时期的新要求等多元化内容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事实上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推进高校钢琴教学优化更新的必要性。而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同时重点阐述了当前高校钢琴艺术教学与实践中的若干常见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青年学者视角里的钢琴教学改革蓝图,展现出了青年一代对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自觉探索。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第二章内容的叙述焦点是科学思维语境下的高校钢琴教学内容改革。内容的优化整合实际上是钢琴教学改革的一大领域,值得相关主体的特别重视,只有在内容层面上的优化改革得以高效推进,教育教学形式层面上的改革才有发挥其特定功能的余地,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命题,作者分别从“钢琴演奏的理性因素———作品结构分析对演奏的支撑作用”“钢琴演奏的感性因素———感受、想象与创造”两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前者旨在剖析科学思维基础上钢琴演奏主体对特定作品结构分析的重要性,这个过程是一个充满理性思维的主观分析过程,在整体演奏过程中充当着支柱性角色。而后者则重点从钢琴演奏的感性因素进行了阐述,包括演奏主体的主观感受、想象以及创作,这些要素具有较为明显的主观特征,但同时也完全可以以科学的思维进行剖析,这个过程是有相应科学理论作为依据的。第三章的内容重点关注实践教学层面上的钢琴教学这一命题,作者站在集体课的特定语境下对钢琴教学的开展进行了系统性介绍,首先探讨了集体课这一组织形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优势及意义,明确了集体课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分别从钢琴集体课中的视奏实践和钢琴集体课中的合奏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这两种形式是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模式,系统化的阐述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的第四章关注的依然是实践层面上的教育要素———“钢琴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课程对接实践”,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是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构成了钢琴艺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实现即兴伴奏教学与自弹自唱教学课程的有机衔接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需要各相关主体积极探索。作者在这部分内容中重点论述了钢琴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课程对接的可行性及意义,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实践层面上钢琴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的对接内容,为一线教学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第五章为“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钢琴音乐教学实践”,旨在通过系统性展示民族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挖掘民族钢琴音乐的独特魅力,为当前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信提供重要的注脚。作者首先站在历史的维度上梳理了近现代历史上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示了钢琴音乐的民族化进程,同时重点依托“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深度个案解读,剖析了我国钢琴音乐的美学精神和审美意趣,展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创作。这是一代代音乐人不断探索的结晶,也是我国钢琴音乐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的独特优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