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化素养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化素养知识

茶文化素养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摘要: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茶文化素养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其内涵深意与内在机理。将茶文化素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探索茶文化素养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以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与积极创业价值观的创新创业人才,带动引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创新,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创新创业人才保障和支撑。

关键词:共同富裕;茶文化素养;创新创业教育

中国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共同富裕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是涵盖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文明等全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追求。中国人民自古对茶具有特殊情感,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之国粹,包含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体现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共同富裕的思想火花与实践追求。茶文化素养,就是人民群众凝结智慧与汗水进行创新与创造、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凝结的中华民族独有的素质能力与品行修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生力军的重要途径,将茶文化素养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茶文化素养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适切性

面对培育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探索茶文化素养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需要明晰茶文化素养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深意。

1.1茶文化素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

茶文化素养是在创造茶文化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集中体现的人民群众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长期劳动实践基础上锻造、形成、发展与丰富的。高校创新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积极创业价值观的大学生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敢创会创”的精神和素养为核心,以创新创业强大动能推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茶文化素养蕴含的劳动与创造精神,“精行俭德”体现的淡泊明志、精益求精的特质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切。将茶文化素养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涵要求与培育目标相结合,在培育过程中发挥茶文化育人功能,锻造、形成、发展和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提升育人实效。

阅读全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思考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被广大公众知晓源于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人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中“新”的涵义,是要树立以提升城市文化、市民素质、公共服务为中心的目标导向,摒弃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方式,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

一、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内涵及理论价值考量

(一)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

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的高低在实现农村小康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主要指公民所掌握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所达到的程度。它通常反映城镇居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

(二)提高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体现

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对于在其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突出意义,既反映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发展趋势对公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也突显出提高科技文化素养是公民自身的内在愿望和强烈要求。

1、科技文化素养成为城镇居民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

阅读全文

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摘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如何完成核心素养培育目标、革新基础教育内容或方法成为重要的教育课题。为此,需从核心素养的本质诉求加以分析,进一步解读和界定核心素养的培育;详细解析了基础教育课程当前核心素养缺位现象,并总结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路径。以期优化基础教育课程设计维度,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核心素养的本质诉求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已成为一种国际共识。教育专家成尚荣对核心素养的解读为三重结构:中国根、民族魂、世界眼。从中能够衍生出三种核心价值,便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方向。

(一)文化素养

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首先是自信的学生,在核心素养中文化的根源在传统,文化自信将支持学生以传统民族文化为己任,有担当、有抱负、立足于世界之林。这种文化自信是核心素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面对学习压力所体现出的拼搏进取精神。因而,文化素养可视为基础教育中第一重表层特征,可体现出学生内在涵养与心理成长。

(二)智力素养

阅读全文

医护类高校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

[摘要]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传承中,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知行合体、学以致用的实用精神。提升高职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有效增强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医学道德,最大限度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通过具体论述提升医护类高校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路径,更大程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育人功能,以此促进医护类高校医学生健康成才。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文化素养;路径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所继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积淀,更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其中,在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知行合体、学以致用的实用精神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广大人民的病痛,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目前,在医护类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培训,而忽略了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很容易让学生的民族情感、社会意识和国家观念淡化,所以提升医护类高校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一)提升爱国精神和医学道德

当前大部分医学生在毕业之后都选择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而这个职业直接决定了医学生在今后必须承担起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职责,所以需要全面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尤其是当前大部分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习惯了老师的包办,缺乏忧患意识和个人责任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因此,通过提升医护类高校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有效增强医学生的忧患意识,逐步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让其形成高尚的医学道德。

(二)强化学以致用的实用精神

阅读全文

校园文化大学生艺术素养思考

摘要:

校园文化作为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应该加以重视。通过厘清高校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基本内涵,剖析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

校园文化;艺术素养;理性思考;实现路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日益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承担着培养人才重要职能的高等院校,自觉地借助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既是职责所在,亦是大势所趋。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现高等教育基本职能的根本需要,是实施高校文化育人的有效方式。

一、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基本内涵

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基于艺术的认知及规则而建立的稳定性审美力和价值观。即一个人应具备的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建立广泛联系的艺术感悟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和高雅的审美品位,且能够不需要外部作用或他人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地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迁移或体现。”通过高校校园文化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可以通过提高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使品格完善,感情丰富。通过艺术教学和艺术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成果和国外艺术成果,以增强他们爱国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发展个性,开拓思维,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文化与艺术密切相关。艺术是一种文化形式,是人们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出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创造物。它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如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手工艺、口头艺术等。文化包含艺术,艺术丰富文化。”文化是艺术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艺术,艺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是文化与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根本要求。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职责。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尊重学生的艺术爱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交流合作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经典的、具有启发迁移作用的艺术范例,并通过对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事件等具有明确主题目标的艺术本体内容的体验与分析,以达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具体而言:“第一,拓宽艺术视野,扩大艺术语汇,普及艺术基本知识,多层次、多渠道地全情投入艺术感受与体验,积累审美经验。第二,健全与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开发多元智能,激发创造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全面提高艺术修养,加强相关学科间的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弘扬人文精神,完善人格品质。”

阅读全文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教学

提要: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该文在综合教育大背景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英语核心素养投入教学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学习兴趣

1概述

自2014年“核心素养”一词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理论及实践探索的热潮。国内学者们积极参考西方国家教育理念,结合我国教育思想及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已经提出了不少相关的见解,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但实践总是比理论难实现,会受到各个教育环节中的各种因素影响。例如,教学的环境、教师的实践、学生的学习及教学评价等。在我国,中学阶段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来自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传授,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多方面配合,这不仅是对教师教学的考验,也是对各个教育环节的考验。因此,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英语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势在必行了。

2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内涵

在探讨核心素养之前,需要先弄明白什么是素养。素养(competence)是指透过教育情境获得学以致用的知识、能力与态度而展现出“优质教养”,强调非先天遗传的后天“教育”与人为“学习”之功能。简言之,素养就是指学生通过教育可以获得知识与能力,并用来改变自己及社会。由此不难看出,教育与素养是有一定关系的。由素养这一概念推导出,核心素养就是指素养当中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核心素养与教育更是不可分割的“血与肉”的关系。因此,“核心素养”被誉为是课程发展与设计的关键DNA(蔡清田,2012)。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所有环节都应该是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的,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先前的“应试教育”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各个学科都相继研究、总结出了自己学科的核心素养。例如,数学核心素养、艺术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等。

3英语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阅读全文

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文化思考

[摘要]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文化应当有着什么样的理解?其又应当如何反哺核心素养的落地?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数学文化进行新的思考.对数学文化的理解也不能局限于数学史或数学故事等,数学文化更应当以适当的形式与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并能够驱动学生高效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有探究性的数学学习过程,生成对数学知识、数学学科的认识,从而真正从内心生成“乐之”“好之”的力量,就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生成必备品格,形成关键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文化;教学思考

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存在技术与文化两个层次,前者侧重于通过具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能力与品格得到培养;后者侧重于从思想形成与内化的角度,让教师对核心素养有较高层次的理论认识,也为实践提供基础.反之,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学科文化本身又可以成为一个研究对象.以高中数学为例,研究数学文化,可以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更多的有益思考.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所以数学课堂教学是实现数学文化教育价值的主渠道.于是,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文化应当有着什么样的理解?其又应当如何反哺核心素养的落地?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在教学中寻求答案,并作出如下阐述.

1.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文化再理解

虽然说很多教师都认同数学是一种文化,但如果真的要让其从文化的角度对数学作出理解,似乎又有一些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意思,这种模糊的、内隐的认识,其实不利于教师站在文化的角度理解数学及其教学,站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更需要思考的是数学文化如何彰显出其对核心素养落地的促进作用.关于这一点,有研究者从数学文化设置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数学文化可设置两种方案:第一,调整“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的阐述;第二,调整“数学文化”的内容要求.我们知道,数学文化设置其实对应着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表述与定位,数学教学固然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载体与呈现方式,那么数学的文化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同样,对数学文化的理解也不能局限于数学史或数学故事等,数学文化更应当以适当的形式与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并能够驱动学生的高效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成为驱动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的因素,从而让数学文化与核心素养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位教师在教学函数的时候,面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这些奇形怪状的图像有什么作用”的问题时(这个学生没有丝毫恶意,恰恰是因为平常的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生才如此大胆提问),这位教师没有抽象地强调函数的作用与意义,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一条螺旋状的曲线,问学生“这条螺旋曲线有意义吗”,学生回答“看不出来”,该教师则即时从网络上搜索了紫藤、牵牛花、丝瓜藤、向日葵盘、DNA双螺旋等图片,然后再不多语;学生通过简单的分析、归纳后发现,原来螺旋状曲线在自然界中是如此的常见,于是不再有上述问题的提出,对于函数的价值乃至于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了.这样的数学文化的教育蕴含在“不言”当中,但恰恰起到了用数学文化熏陶学生,进而让学生形成了数学学习动力的作用.笔者以为,这才是真正的、应有的数学文化呈现的内容与形态.

2.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文化再实践

形成了上述理解后,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数学文化如何更好地在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得到渗透.这里以“几何概型”为例来进行说明.几何概型是对古典概念的拓展,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几何概型的首要困难在于认识上,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概率会与几何知识有关,为什么利用几何知识形成的求概率的方法可以成为一个模型.而要化解学生认识上的困难,除了理顺数学知识的逻辑之外,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认识也是必要的.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一是让学生回忆古典概型的特点,回顾古典概型中的概率计算公式.这对于学生来说,困难不大,但这个环节不能忽视,因为其是建立几何概型的基础.二是给出若干个与概率相关的例子,笔者设计的例子有:数轴的[0,1]上任意随机取一个数,计算其大于0.5的概率;在一个被12等分的转盘(类似于抽奖游戏用的转盘)转动时,指针指向某一个区域时的概率.这个环节中,学生普遍认识到这样的问题解决与概率知识相关,同时又发现其与几何知识相关.因此在解决问题之前,笔者先引导学生完成的不是直接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思考概率与几何知识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是一个虽然不直接指向数学知识但却切中学生认知需要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会基于两个例子去分析“基本事件”,进而将事件转换为几何表示,即线段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这样的转换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简单的研究对象的变化,更是思维方式的变化,当学生发现原来概率也可以用几何知识来表示时,他们对概率知识的认识立即拓宽了,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概率与几何图形之间建立了联系.那么这样的转变与数学文化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都知道,数学文化并非抽象的数学史知识或数学故事,更多的是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学生认识到“数学有用”,认识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有联系”,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文化认识.

阅读全文

文化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变得广且深。尤其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要具备文化自信,大力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它不仅是文化的起源之处,更是文化的根基所在,为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在现代是被赋予时代价值的任务,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都应肩负起这个重担。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作为社会中坚力量储备军,更应该早早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与意义,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学习,将其发扬光大,并且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也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以二者本身为出发点,探究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融合途径,旨在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至今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随之聚集演变,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文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间段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时代意义。而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其内涵也有所删减,旧的封建的文化被抛弃,新的积极的精神被重新创造,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根植于每个中华人的心里,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壮大。为此,作为承担重要教育工作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应该成为其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高校有责任且有必要让大学生们熟悉认知优秀传统文化的种类和内涵,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更应该从学习过程中找到面对生活问题的各种解决经验,完善自身的人生哲理。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培养的过程,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生都应该抓住机会,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作用不断延续扩大。

1  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概论

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能反映出中国民族历史文化风貌和精神的文化,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是一项简单的艺术活动,代表着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内核。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有很多流传了下来,虽然也曾有被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但目前,不管是国家还是人民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十分关注。在现代社会,优秀传统文化一般是通过某种艺术形式,例如:书法、古诗文、绘画、音乐等展现的,当然还有一些节日寓意也是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的。从广义上讲,凡是自古代流传下来的,能对中华民族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带来深远影响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今天表现出来的深远意义,除了文化传承之外,更着重体现在人们的素养提升上。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准则,也是人们检验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助力。如儒学中强调的“仁爱思想”,一直为人们道德思想所提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到的。道家庄子强调的“道法自然”思想,虽然其中包含着一些较为落后的认识,但其中的“尊重规律,不应外力干涉规律”“尊重自然”等想法与今天的“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尤其是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在今天也仍然适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和观念值得教师反复品鉴,用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素养发展,让优秀文化的基因影响他们,让他们向德才并具的当代青年迈进。人文素养即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和这些知识和能力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以及未来人们在此方面可以达到的成就。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开启了人文素养的培养路途,因为人文素养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品质等都是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尤其是在人们学习熟知语言以后,人文素养更加体现在人们的方方面面。人文素养是人文知识、能力以及精神的大融合,对人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有利于其通过学习人文知识来完善自身人格。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对个人有着独善其身的积极作用,其还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越多,社会的运转模式就会发生更好的变化,社会环境也会愈加改善。现代社会是以成为丰富多样、开放包容、自由度高的社会为目标的,对人们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基于对人文素养概念的厘清不难发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文化要继承,要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必须以人为载体来进行,而人文素养高、文化水平高的大学生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清晰,也有着辨伪存真、趋利避害的文化分析能力,是优秀文化发扬的一大阵地,所以,要在大学中不遗余力地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承工作,让学生心怀敬畏,自愿做优秀文化的代言人,以自身行为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新时代的领航者。

2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融合

2.1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有推动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