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化内涵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化内涵论文

舞蹈艺术论文:秧歌舞文化内涵分析

本文作者:任力 单位: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踢鼓子”流传于榆林地区西北部横山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时在场中大鼓的两旁,又放置着数量相等的小鼓,舞者可用鼓槌击鼓作舞。舞至高潮,表演者可跳上大鼓,用脚踢鼓作声。动作刚劲有力、洒脱大方,气势不凡。颇象陕北出土的汉画象石中的“盘鼓舞”,纵跳盘鼓之间,时而“却蹈”、时而“反弹”的舞蹈形象。“安塞腰鼓”流传于延安市区安塞县。它以其热烈欢快的节奏,粗犷奔放的形象而闻名中外,观后给人以振奋和鼓舞。“安塞腰鼓”是反映古代驻守边塞军旅征战、习武时的一种军阵乐舞,传说古时的将士征战,人人皆备两件武器,即“弓箭”和“腰鼓”。腰鼓的作用在于击鼓报警、击鼓助战和击鼓欢庆。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具有强悍粗犷的民间舞蹈形式。安塞县位于延安北部,古代因其是边陲要道,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因而史书上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据考古专家对由陕西咸阳至内蒙阴山秦直道考察结果证明,最具有代表性的安塞腰鼓,出自安塞县西河口乡的山王河村,该村立于秦直道的边缘地段。就目前该村的建筑风格民俗习惯来看,仍然保留着浓厚的秦汉风格。

“小缠腰”、“十梅花”等典型动作,更是热烈奔放,大有古代将士驰骋疆场之势。另外鼓手的服装和头饰,都具有古代将士英武古朴的风姿,与驰名中外的安塞民间剪纸艺术、农民画等粗犷豪放的秦汉艺术风格,颇为一致。“洛川蹩鼓”是新近从延安南部洛川县挖掘出的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舞蹈。洛川蹩鼓可由几十人组成,舞者个个头扎英雄巾,背扎四面靠旗,腰束战裙,扎裹腿,胸前横挂一面大鼓,双手握槌,上下频频击鼓的同时,双腿呈马步蹦跳不止。舞至高潮,大有猛虎下山和万马奔腾之势,犹如一幅古代军卒操练、习武布阵的壮丽画卷。仿佛将人带到在古时军卒征战的沙场上,观后颇使人为之振奋。洛川在历史上就是关中通向边塞的交通要道和战略重镇。该县至今尚留存着春秋战国时期的魏长城和汉墓群、烽火台等古代文化遗址。广为流传的洛川妇女群众的剪纸、面花、刺绣等民间美术工艺,更以其独特的秦汉艺术风格而著称,受到了中外美术家和考古学者们的的赞赏。“龙灯舞”是长期流行于陕北各地秧歌队中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至今我们常以“龙的传人”、“东方巨龙”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而“龙灯舞”则明显的具有我国古代图腾舞蹈的印记。黄帝的氏族原本以“蛇”为图腾。

由于诸多氏族的不断联合,给“蛇”的身躯又不断地增加了诸如鹿角、马尾、鱼须、鱼鳞、鹰爪等,使“蛇”成了一虚拟的综合性神灵———即“龙”,做为我们华夏民族最受崇拜的图腾。在民间流传“龙灯舞”,以及在陕北大秧歌中经常出现的“龙摆尾”、“双龙出水”等队形图案,均可以说是我们民族古代图腾影响的一种表现。“厉鬼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祭祀性舞蹈。它流传于陕北米脂、绥德、子洲、子长等县,由古代“傩舞”演变而成[1]。据《论语•乡党》记载:“乡人傩朝服而立阼阶”。就记述了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孔子就已身着朝服敬立在迎候宾客的阼阶上,观赏过乡人所跳的“傩舞”。“傩舞”传至汉代宫廷,被称为“大傩”。唐代的“驱傩”其规模较之汉代有所发展,宋代宫廷的傩仪,将传统的方相氏率十二兽改为土地、门神、判官、小鬼等人物,使傩仪更贴近现实生活。这种古老的驱傩一直流传至清末,并在民间也广为传播。如《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载的“装神鬼”与至今流行于陕北民间的“厉鬼”,就是“傩舞”的一种活动形式[4]。

“厉鬼”是由吹鼓手于每年秋收之后,受人之邀去进行表演的。表演“厉鬼”时只有四人,一个吹唢呐,一个击马锣,一个口中念念有词,另一个身着红袍,头戴面具和鬼帽,手拿黑虎鞭,狂奔乱跳,以求祈神祭祖、消灾免难、欢庆丰收、保佑平安,这和宋代民间舞队中的“装神鬼”非常相近。说明当今陕北流行的民间“厉鬼”,和古代“傩舞”是一脉相承的。陕北绥德、米脂等地曾挖掘出土了四百多块我国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它不仅再现了东汉陕北的社会生活和礼仪风俗,又栩栩如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乐舞和百戏等许多形式,是研究我国古代舞蹈和陕北民间舞发展的珍贵活史料[1]。1982年在绥德出土的一尊东汉舞俑,高达9.5cm,系一北方胡人形象,其造型颇似当今“踢场子”中挂鼓表演的“金鸡独立”动作。它的出土既证实汉代的陕北亦有类似当今“踢场子”的舞蹈活动,又说明陕北舞蹈与北方少数民族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此证明限陕北民间舞蹈所具有的民族多元化因素。东汉画象石中还有“七盘舞”、“建鼓舞”以及“巾舞”等形式。

“巾舞”源于周代的“?①舞”。郑玄注《周礼•地官•鼓人》说:“列五彩缯为之,有秉(柄),皆舞者所执。”[5]说明周代“舞”,以五彩缯为道具。“舞”传到汉代,据郑玄注《周礼•春官•乐师》说:“、析五彩缯,今灵星舞之持之是也。”[5]说明汉代的“巾舞”是由周代“舞”演变而来的。“巾舞”传至汉唐时所出现的“长袖舞”“白?①舞”,以及当今陕北秧歌中的扭红绸、舞彩绢、红绸舞等,均具有古老“巾舞”的表演遗风。1983年在延安地区南部的甘泉县距离城百余里外,雨岔乡李圪崂村出土的宋金秧歌画象砖,是陕北秧歌渊源考证的一件重要文物史料。砖上画有一陕北小伙子手握彩绸扭秧歌的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类似现代陕北秧歌的风姿神韵[1]。由此可见,古代的“巾舞”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繁衍过程后,又从宋代“扑旗子”演变为甘泉宋金画象砖上所表现的陕北秧歌舞绸形象,不仅证实我国宋金时代的陕北已有类似当今民间秧歌活动的存在,还可以进一步证实陕北秧歌的绸舞与汉唐时代流传的“巾舞”有着密切关系。宋代的民间舞队,是我国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广为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在继承汉唐乐舞艺术的基础上,走向更为通俗和普及的过程。宋代民间舞队表演不仅规模大,而且已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教仿十三部中“色有色长,部有部头”[3]。#p#分页标题#e#

当时无论表演百戏或杂剧,先后次序均有严格的规定和形式。从百戏杂剧表演中派生出的“竹竿子”,即由一个人或二人,手执竹竿拂子,执行着勾放的使命,念“口号”、“致语”、“祝辞”与“花心”问答等,这和当今陕北人秧歌中“伞头”(一或二人)执伞领唱、对唱、轮唱、祝辞、指挥高度犹为类同。“竹竿子”和“伞头”不仅是表演的组织指挥者,同时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起着桥梁作用。1943年,在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剔除了秧歌舞中原有的封建迷信、打情骂俏等内容,代之以革命内容和积极向上的内容,使其贴近实际,反映革命斗争生活,表达了工农兵的思想情感,娱人育人的功能集于一身,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2]。新秧歌运动是在《文艺座谈会讲话》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发掘整理,修编改革的结果,如安塞腰鼓被带回延安后,改编为集体舞———“胜利腰鼓”,之后这雄壮的腰鼓舞舞向全国,被称为“解放秧歌”、“胜利腰鼓”,那震天的鼓声,飞舞的红绸,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走向解放的决心,也成为陕北民间舞蹈走向舞台的开端。

阅读全文

内涵界定下大学廉政文化论文

一、文化的含义

从词源比较来看,虽然东西方语言中的文化含义有所差异,但我们从文化概念的演变可以看出,古往今来的文化概念,都突出了文化的“人为”性质,是人所确立的不同于自然秩序和生存本能的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人的传统、习惯、伦理、纲常、价值、规范等鲜明地表现出来。归结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文化是人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这里论及的文化植根于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是人的需要和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存在于人化自然与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的机理性的存在,因此,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如血液一般融入人之存在的整体,从内在和本质上规定着人。

二、廉政与廉政文化

廉政自古代起,一直受到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的重视和推崇,廉政在我国历史上首先被理解为一种政治法律制度,是儒家所尊崇的仁政的重要内容。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礼记》进一步发挥道“: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这段话说明政治活动应该公正、清正,若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阶级的管理,需要统治者公正、清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百姓的爱戴。不仅如此,保持廉政作为衡量为官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对历代官员还起到了警示作用,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社会中,廉政、公正与平等被视为立法、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基本准则,是政治活动的基本要求。以新加坡的政治体制为例,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廉政建设,把廉政作为最为重要的执政理念之一,其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党徽中间白色部分即象征着廉洁与正直。新加坡政府通过实行一系列对贪污腐败现象零容忍的制度,对贪污腐化者予以重罚,为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廉政作为一种人的品格规定,在伦理道德领域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情操。欧阳修在《廉耻说》中写到:“廉耻,士君子之大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这些经典论述都表达了一种道德诉求,即要想成为君子,必须具有正大光明、公正无私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主持正义的品质,具有正直坦荡、刚正不阿的气节,一句话,应崇尚淡泊明志、勤俭奉公,具有廉洁的品格。可见,廉洁是我国古代君子的优秀品德,代表了人在道德领域的高尚风范,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方面很有才华,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处理问题很适度,但只要他缺少廉洁这一品格,那么就不能被称为君子,廉洁是我国古代衡量一个人是否高尚、是否能被称为君子的重要标准。廉政作为一种文化。我国古代社会中,对廉政、廉洁的论述颇多,有着很多可歌可泣的廉政故事,但这些廉政现象大都停留在官———民思维范式下,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没有达到文化维度的自明。新中国成立,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我们党对廉政建设始终高度重视,是廉政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实践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逐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要求,从文化自觉的维度,继承和扬弃了古今中外的廉政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赋予了廉政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源头。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马克思曾对廉政政府作过阐述,马克思认为,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决定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列宁把腐败称为国家机构中的“脓疮”,“建立了系统的关于党的学说,其中关于党必须建立极严格的纪律的思想,关于执政党要注意提高党员质量的思想,关于党应当积极从事政治教育、战胜本身的弱点和缺陷的思想等,在今天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廉政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政建设目标,突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把廉政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反腐败”等一些反腐败的部署,已经成为时下社会上的流行语。由此,新一届中央把宏大的廉政文化建设与微观的廉政文化践行紧密结合起来,把廉政文化的营造与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期盼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凸显了廉政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使廉政、廉洁在文化维度上获得自明。廉政文化作为人们关于廉洁社会的理想和实践的一种崇尚,必然具有文化的本质规定,即它总是从人的存在、从人性的高度和深度,影响、引导和规定着人,同时,廉政文化又以廉政为主题,是一种先进的文化,集中反映了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综合体现了社会制度对政权建设特别是廉政建设的思想道德、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

三、大学廉政文化的内涵

开展系统科学的廉洁教育是大学完成立德树人使命、使大学生养成健康高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廉政与文化、廉政与大学校园的关系出发,大学廉政文化是人们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中的廉洁品格在校园文化中的集中反映,是在高校这一特定范围内形成的关于廉政制度、组织、体制、机制、意识形态的总体的文化现象,“高校廉政文化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和形式主导和影响人们的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模式,弘扬正气,反对腐朽思想观念”。其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廉政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魂密切相连,作为一种文化底蕴,如血液般流淌在高校的机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校风和学风,在规范高校权力运行、预防高校学术腐败、筑牢高校从业人员思想道德防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二,大学廉政文化建设面向作为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广大学生,通过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和熏陶,努力培养学生的廉洁思维,将廉洁意识与现代人必须具有的规则、平等、自律、创新等观念相融合,让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在竞争激烈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廉洁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时代性、国际性的重要标准,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自觉抵制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第三,大学廉政文化在深层维度上,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整合了传统的廉政概念。现代大学廉政文化代表着一种高尚、勤勉的学习、生活和管理方式,通过大学的教化和启蒙功能,将廉政文化的养成和培育内化到大学的教育管理诸环节,从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上将廉政塑造为现代人的内在本质,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廉政和大学精神的内在融合和真正统一。

作者:李卓 单位:黑龙江大学

阅读全文

文化内涵应用下的标志设计论文

一、标志设计求新求变

创新是标志设计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在数字化、信息化和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电脑特效和网络共享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标志设计追求新形式和新特性,颠覆了传统的印刷方式和二维表现手法,科技和艺术的融合为标志设计增加了动态的元素,标志设计摆脱二维平面的限制,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呈现多样化动态化生态化的风格特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标志设计在求新求变中,始终不能脱离内涵诠释这个主题,需要形式鲜明独特,精确地传达信息,诠释象征涵义,具有创新的个性和鲜活的生命活力。百事可乐的理念是“渴望无限”(AskofMore),寓意是机会和理想有无限多的空间,年轻人可以尽情地遐想和追求,由此倡导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logo的整体造型中,雄健的“PEPSI”字体为视觉中心,抽象的几何形为载体,曲线形成柔美轻快的律动感,衬托品牌文字,浑然一体。清一色的百事蓝为主色,蓝色象征着广袤深邃的大海,蕴藏奥秘无限,蓝色令人精神振奋,是青春活力、蓬勃生机、积极向上的代名词。红色为辅助色,红蓝对比强烈,红色是喜庆热情的颜色,象征着积极乐观、真诚主动、活力朝气,有欢乐幸福的积极意义。百事可乐的标志设计带来的是积极乐观和蓬勃朝气,传达的是追求时尚、渴望无限和不停进取,具有独特的幽默与智慧、挑战与拼搏、求索与超越、传承与创新的魅力。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品位提升对标志设计的创新提出新要求,简洁性不是标志设计的通用准则。应根据行业特性、企业文化和产品个性,进行求新求变,不是图文的简单组合堆砌,而是充分结合多媒体时代的特征,呈现丰富多元动态生态的创新活力,体现社会文化精神内韵。

二、标志设计彰显内涵

标志是将事物、对象的性质、精神、内容、理念、特征等内在的意念,以图形、文字或图文结合成特定明确的审美视觉形象,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能恰到好处地代表某一组织机构、企业或团体,最精准地表现内涵特征,诠释精神内蕴,表达标志的主题思想。思想文化内涵是标志设计的灵魂,具有不断发展的动态特征,随时间的流逝、社会的更替和文明的演化不断衍变延伸,形成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撑,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继承传统文化的积累沉淀。标志设计作为社会文化、中华文明延续的主力军,以审美化艺术化的视觉形象彰显社会文明,诠释思想文化内涵。谭木匠是一个制梳的传统品牌,标识设计完整。“谭木匠”三字分别以隶书、图形造字、魏碑形成拙朴的字体形象。标识的图形部分,用木刻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木匠形象。整个标志,内容与形式相互呼应,高度统一,设计中融入时空要素,十分准确地传达了行业特征。“云南白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云南以植物和花卉闻名内外,在外形上选用富有民族特征的中国传统纹样“宝相花”,融合牡丹、芍药、菊花等中国多种传统名花的特点,恰如其分地凸显了地域文化特征。标志图形的中部为象征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葫芦造型。在色彩运用上,则借鉴云南当地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常用色彩,展现了云南的民族风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展示了云南白药的自身形象,巩固了不可撼动的品牌地位。两个标志保留了标志所传达的传统文化元素意蕴和审美内涵,呈现出鲜明的品牌特征和文化个性,同时能满足受众对品牌文化的推崇和信赖,很好地被现代人接受,以独特的方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三、标志设计与时俱进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化,互联网和多媒体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印刷方式和平面表现手法已经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现代标志设计在创意构思、素材选择、软件使用、外形和色彩表现上,呈现出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的新趋势,展现出丰富灵活的生命力,已形成多元化动态化的视觉语言和表现风格。全国第十届冬运会标志是个典型的代表,会徽以洒脱的阿拉伯数字“10”为基本设计元素,直接传递第十届冬会的信息。明亮鲜活的红、蓝、黑三色,象征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冰与火的激情。极具动感的人物形象自然流畅,宛如滑冰运动员在奋力拼争,又恰似滑雪健儿腾空旋转,表达了更高、更快、更强与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徽标也是体现时代特征的经典之作,该标志摒弃固定造型,打破单调、生硬、刻板的风格,感性、趣味、多维特征明显,形式丰富灵活,有着外形不固定的随机形态。外形和色彩可根据环境做出相应的改变,合理精确地表现世博会“人、自然、技术: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的主题。强调发挥人类的巨大潜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来创造未来,从而带来人类思想的飞跃,实现人、自然和技术的和谐统一,展现出与时代同步的未来感和科技感。

四、总结

阅读全文

我国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水文化研究至今,学术界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准确掌握我国水文化研究的新动态、新形态、新业态,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检索对象,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检索出来的关于“水文化”的论文,从学科分类、发表年度、文献来源、关键词、研究机构及论文影响力诸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期为构建“水文化+”研究范式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水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阅读全文

少数民族刺绣图案文化研究

摘要:

少数民族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对于研究民族文化有很大价值。近年来,学者对于民间手工艺研究不断重视,对刺绣艺术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更多的发现,刺绣艺术包含的各种内容被不断挖掘。文章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刺绣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少数民族;刺绣;研究综述;文化;图案

中国独特的刺绣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于民间刺绣的研究与介绍成果颇丰,特别是对汉族四大名绣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随着民族文化不断得到重视,对少数民族刺绣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在少数民族刺绣所蕴含的各种元素中,图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民族的历史、审美以及对生活的期许,都常常流露在日常生活所留下的痕迹中。刺绣图案作为一个载体,反映了很多信息。目前,对于刺绣图案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有图片、图集、专著、硕博论文等。内容涉及图案、纹样、文化内涵、图腾崇拜、文化渊源、传承保护、比较研究、刺绣技法、刺绣产业化发展。除了汉语研究成果外,还有不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研究。笔者通过在知网上查询,发现截至2016年6月,学术界对于刺绣只有一篇研究综述,并且缺少研究文献总结,所以有必要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一、各少数民族刺绣图案的整体研究

我国各少数民族刺绣都有系统而成熟的审美创作体系,在对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图案进行研究时,对于刺绣进行综合性了解是必不可少的。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专著很多,主要有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著的中国工艺美术丛书《中国少数民族染织刺绣篇》,胡蓉、周卫主编的《东北民族民间美术总集•刺绣卷》(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钟茂兰、范欣、范朴编著的《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年版),等等。这些专著或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的整体特点作出总结,或针对特定的少数民族刺绣文化所体现出的审美价值及其他特质进行分析。其中,《中国少数民族染织刺绣篇》对多个少数民族的刺绣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以综合视角解读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艺术。以综合视角研究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的学术论文也有很多,主要有陈默溪的《黔东南苗族戳纱绣》(《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范明三、杨文斌的《黔东南苗族刺绣艺术》(《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3年第00期),韩恒威的《东北地区锡伯族的剪纸与刺绣》(《满族研究》1995年第3期),吕霞的《土族刺绣艺术》(《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热娜•买买提的《维吾尔族的刺绣艺术》(《美术观察》2011年第3期),杨晓辉的《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蜡染与刺绣》(《美术》2014年第6期),等等。其中,帕提姑•阿不拉的《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工艺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等方法,并结合一些相关研究资料,对新疆维吾尔族刺绣艺术的技法、渊源、美学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阅读全文

环境设计教育理念思考

摘要:文章以教育理念研究为切入点,整体思考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指导理念。研究首先通过分析中国近20年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研究文献的趋势和关注热点,归纳环境设计教育的内涵与问题,在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成果与经验基础上,最后确定环境设计“三位一体”理念的内涵、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提出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不容忽视的研究问题,研究成果对环境设计专业内涵界定以及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环境设计;教育理念;三位一体;整体视角;顶层设计

一、研究概念解析

理念字面意为理性概念,在《辞海》中理念有两种解释: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理论、观念、思想,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被称为理念。在《新词语大词典》中认为理念是对事物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从理念释义中可以看得出,理念不同于感性认知,是人类理性认知的成果,经历了从想法到思想的形成过程。环境设计是指在尊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重视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需求,运用系统整体的方法对人类环境空间进行优化研究。本文中环境设计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实践能力、学识结构为主要内容,其中价值观包含环境设计学和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伦理价值,实践能力包含实践应用和业务能力,学识结构包含学术知识与学术修养。

二、中国近20年100篇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研究文献分析

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名称几经更名,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属于艺术学设计学专业类,被授予艺术学学位。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到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在60年的历史大背景下走过了从室内装饰到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1]。环境设计教育理念多体现在实践项目中,梳理和归纳近年来环境设计教育理念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有助于学科建设。如维克多•马戈林(VictorMargolin)曾提到设计研究的核心课程建设需要对期刊论文搜集与整理,重新阐释和评估关键文献的研究,如同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和艺术史领域的学者所做工作一样[2]。本研究选择中国近20年来100篇讨论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的论文作为分析材料,包含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论文三种类型。

(一)题名中出现环境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情况

阅读全文

CNKI期刊的文献计量探析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对我国以来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论文,从发文数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载文期刊、学科分布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揭示了我国乡村振兴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发展状况和总体概览,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献计量学;乡村发展;文献分析

2017年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位置进行决策部署,以达到2020—2035年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充分认识这一战略的重大意义,而且需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这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率[1]。研究乡村振兴问题,可以向上追溯到乡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文献[2]。自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出现了对乡村振兴的多方面的诠释,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献日益丰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见仁见智,形成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为了了解我国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全貌,追踪相关领域研究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动向,帮助相关学者把握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如每年的发文数量、主要发文期刊、高频关键词、主要作者和主要研究机构及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等作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呈现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脉络、研究基础、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摸清该领域的活跃作者群、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分析出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影响力情况、最具影响力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以期为从事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也为探索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

1文献来源与选择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研究数据。具体检索方法是:选择主题字段,以“乡村振兴”作为检索词,选择来源期刊类型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来源期刊,以保证论文质量的可靠性。共检索到2827条检索结果。排除会议信息、相关报道和通知通告等非期刊论文后,共得2795条检索结果。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

2统计与分析

2.1论文年代分布。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于2017年,所以相关文献起始于2017年(25篇),2018年、2019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分别达到1004篇和1757篇,另外9篇论文属于2020年优先出版。这一变化表明此战略目标一经提出,就掀起了研究热潮,吹响了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号令。

阅读全文

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人文研究现状

摘要:文中采用归纳法、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的文献,以及国内外的相关专业书籍,旨在对目前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理论和依据。

关键词:可持续;室内环境;人文

1传统室内环境设计中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

在室内环境设计领域,人文可适当地理解为深厚的文化性和带有广泛意义的人性化的设计要素,也在说明人是设计中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文在室内环境中的研究早已有之,并且国内外对传统室内环境的人文内涵研究产生了很多成果,都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可持续理念向室内环境的注入,使室内环境的绝大部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人文理论在难以再适合于表达可持续室内环境的人文特质,比如我们的室内设计都是讲求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的方式在可持续室内环境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革命性的进步。但作为室内环境这一领域范围内的研究,传统室内环境的人文观点仍有一些是本课题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可持续室内环境的人文思想是对传统室内环境的一种扬弃。例如,钱丽竹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解析》(2011年)一文中指出,室内装潢的主要目的是让在其中的人感觉舒适、自然,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或工作的人感到舒心、愉悦,只有将人贯穿于设计的始终才能完成一项完美的作品。钱丽竹[1]文中的“自然”是指人感受的愉悦和自由自在,这是对人类情感的关怀,也是可持续室内环境所应有之义,可以作为研究结果的借鉴,可持续还使“自然”富有更广泛的含义,使“自然”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自然而然。吴美芳在论文《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人文情结》(2003年)中,以人类征服自然的传统思想为依托,解释了现代技术手段的进步以及对建材领域的不断拓展,使建筑室内环境向人工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室内环境可以摆脱自然因素的限制,充分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并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型购物超市这种购物模式为例,说明了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情感化室内环境感受。吴美芳[2]文中对高新技术的未来展望,是可持续室内环境的技术观念的一个反映,智能化是可持续室内环境的高技术路线,它的目标之一就是高情感化。诸如此类的文献,都说明可持续室内环境的人文思想是对传统室内环境的一种批判性继承,有新的观念融入,对一些人文提法有新的解释,也有少部分的保留,特别是在人性化和高情感化的人文关怀的研究中,传统室内环境的研究成果对可持续室内环境领域的研究能起到些许参考和借鉴。

2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人文研究现状

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产生已逾半个世纪,目前国内外对可持续室内设计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产生了一些成果,如已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有周浩明的《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2011年),SianMoxon(英)的《SustainabilityinInteriorDesign》(2012年),洛丽•丹尼斯(美)的《绿色室内设计》(2012年),路易丝•琼斯(美)的《环境友好型设计:绿色和可持续的室内设计》(2014年),SusanM.Winchip(美)的《SustainableDesignforInteriorEnvironments》(SecondEdition)(2011年),PilatowiczG.(美)的《SustainabilityinInteriorDesign》(2015年)等。同时产生了不少成功的设计案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县的土船住宅,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Ban)设计的纸质住宅,让•诺维尔(JeanNouvel)设计的法国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所,英国赫特福德郡的BRE未来办公室等。相比较于可持续室内环境的设计实践及相应理论,人文方面的研究明显落在了后面,呈现出发展失衡的态势。只有部分设计理论的文献对人文方面稍有涉及,并且数量较少。代表性的成果有:(1)周浩明的《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2011年)一书中的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五部分,和第九章第一节的第四部分,概述了可持续室内环境的审美特性;在第九章第一节的第一部分,周浩明阐明了他对可持续室内环境的人本观的个人看法,周浩明认为应本着“以自然为本”的思想来重塑室内环境的人本观念;在第二章第二节的第四部分论述中,指出可持续室内环境应该具有动态的可适应性,整个生命周期要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第六部分还强调了要鼓励大众参与可持续的设计过程,可以更全面地符合使用者的期望,更好地营造一个属人的可持续室内环境。(2)梁丽娜、高金锁的论文《可持续发展观念与可持续室内设计》(2003年)中,提到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应蕴涵着平等、发展、公平和民主原则等最基本的哲学思想,应能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资源、环境、人、社会、经济五大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3]。(3)古佐夫斯基(美)的《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2004年)一书中的第七章,阐释了自然光与环境、社会、精神、心理愉悦之间的生态联系;第八章阐释了自然光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并提高我们的生态意识。(4)布莱恩•爱德华兹(美)的《绿色建筑》(2005年)一书中的序言三,谈到如何以生态伦理的观点来把控技术;以及建筑空间对本土传统的保护等所能负担的社会责任;并认为室内环境应该吸取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文明的传统和文化精华,以西方现代化科技结合东方传统思想来寻求出路。(5)郝琳在《建筑先锋•绿见未来》(2014年)一书的绿见未来的理论部分,用永续设计的理念,为我们预测了未来建筑空间可能为我们提供的生活方式,他认为好的设计应该是可持续的,未来的永续建筑是看重匠艺的传承(文化)、自然的保育(环境)、产业的变革(经济)、人的生活(社会),通过高科技和智能化,永续的目标是把庶民、人文风物、自然生态升华为“无心”的日常氛围。(6)林宪德(台)在《绿色建筑》(2011年第二版)一书的第九章第一、四部分,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了营养能量向上层传递时的急剧减少,着了保护环境和有效资源,降低熵值,提倡我们过简单的生活方式,住宅、建筑、城市都不能太过复杂,一句话,越简单的建筑系统越是好的可持续性的。在第九章第三部分,论述了适宜技术的社会价值和可持续意义,用现有的材料、技术、施工、设备水平下,发挥最大的地球环保功能,并且保护了当地的传统工艺的活力,使地域文化传承发扬;还借用生态经济学大师舒马赫的观点,论及了“适宜”这一人文性概念:不应该一味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消费标准、价值体系,否则会更加依赖富裕国家而不能自拔,发展经济应当适可而止、追求效率或生产力应适可而止、使用非再生资源应适可而止、细密分工应适可而止、以科学方法替代常识也应适可而止。(7)大卫•伯格曼(美)在《可持续设计要点指南》(2014年)的最后部分,“可持续设计的未来”中,分析了可持续暂时不被人们认同的原因,因为新生的可持续策略具有异于传统的形式,让人产生陌生感,有的思想进步人士又害怕人们异样的眼光,而对可持续望而却步。就像早先的汽车设计成马车的模样,是用熟悉的形式,慢慢让人们接受新事物。大卫•伯格曼认为“透明的绿色”手法在建筑和室内空间中具有可行性,生态元素依然在那里,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当可持续设计不再有一个样子,它就不再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不再是一种宣言,不再针对一些特殊的(少数的)群体。但他也指出“透明的绿色”会失去生态化策略对人们的教育意义。(8)来增祥在《可持续发展与室内设计——兼谈绿色室内环境的营造》(1998年)一文中点出了可持续室内环境具有社会性、历史、地域文化性,可持续发展除了涉及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能源等所谓“硬件”的经济技术领域之外,同样也还与社会文化、历史文脉等“软件”因素有关,例如对风景名胜和文物的保护,对地域文化和地区人文景观延续性的重视等等。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对环境的尊重和沟通,对资源的节省和珍惜,在技术上除了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外,也乐于采用因时、因地制宜的“适用技术”。同时还指出可持续室内环境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回敬,可持续发展从哲学上可与我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相沟通,这里的“人”——可视为自我或群体,“天”——是否可认为是除自身或人群以外的客观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天人合一是人与物的共生,人与环境的“对话”、沟通和融合[4]。(9)DanielJauslin在论文(2012年)中引述了三位建筑师对可持续美学的看法和谈论,并指出可持续设计的美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它能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实现,现在还上不清楚,但自然美学、生态美学在未来的可持续设计中必定有相当的发展空间[5]。(10)GrazynaPilatowicz在论文《SustainabilityinInteriorDesign》(2015年)中指出:致力于建筑环境可持续的努力不仅要集中在建筑系统性能和保护资源上,还应当是基于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精神需求的理解,这才是一个优良的环保设计决策的必要出发点[6]。(11)YaserRezapour等在论文《CulturalAspectsAnalysesinSustainableArchitecture》(2012)中研究了可持续建筑与文化、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认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才能促成可持续的社会,可持续的社会才能产生可持续建筑;可持续建筑应该作为一个文化背景来建立我们最佳的可持续文化,可持续建筑内涵着可持续文化,它对可持续社会的形成有重要作用[7]。

3可持续建筑人文研究中的相关研究成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