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化内涵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校园文化内涵
一、彰显经世之用的品牌文化
1999年经过省教委达标验收,被授予“河南省中师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学校还被命名为“河南省教科研先进单位”。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2001年,根据河南省对师范教育结构的调整,学校停止了中师招生,步入转型发展时期。2006年,以郝树声为首的新一届校领导班子上任。新班子提出要把办学方向和目标转向职业教育,除了把幼师专业作为自己的保留品牌外,采取“校企合作、订单教育、企业冠名、顶岗实习”的办法,与海尔、华必信、人本、华硕等企业合作,按照“德育为先、修身为上、技能为重、素质为本”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蓝领技术人才,引导学生做“企业人、城市人、现代人、文明人”。2008年金秋,迎来了宛西中专(内乡师范)的百年华诞。学校印制了纪念册,发行了一枚银质纪念章,举办了校史展,一幅幅新老照片记载了学校的风雨历程。其中,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的照片尤为引人注目:有以陈荣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为代表的优秀教师,有以王金安(墨西哥科学院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也有以廖华歌(著名作家)为代表的文艺家,等等。经过全校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学校先后荣获了“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十大创新型优秀中职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笃学敬业、为人师表、自强不息、成才报国”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务实,文明争先”的校风,铸成锃亮的教育名牌,誉满南阳,名播中原。
二、注重优化素质的格致、行知文化
格致即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史上的认识论命题,闪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认为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我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格致、行知文化的践行,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随着向中等职业教育的成功转型,校园文化的内涵不断得到了更新和拓展。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面向小学,而是面向企业和幼儿园。办公楼上“一体两翼、专高互补、特色办学、创建名校”的标牌更新为“面向社会、质量立校、德技并重、科学发展”,并把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华硕的“文明、守时、整洁、吃苦、耐挫”,美的的“开放、和谐、务实、创新”,华必信的“诚信、专业、激情、合作、创新、开拓”,瑞丰激光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职业理念引入校园。走进实训室,“走进来学习技能,走出去服务社会”“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等标语时刻提醒着学生要做一名合格的现代技工。为了强化学生基本能力,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做到“六个一”———一个求真向善的立人品质、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手规范工整的钢笔字、一门娴熟精湛的立业技能、一种便于交流的外语常用词、一项出类拔萃的个人特长;做到“十个点”———微笑露一点、说话轻一点、脾气小一点、做事多一点、理由少一点、效率高一点、脑筋活一点、行动快一点、度量大一点、嘴巴甜一点;成为“四种人”———积极进取的理想人、用心学习的智慧人、准备完全的先机人、坚持到底的成功人。这些现代教育理念,经过课内外的不断灌输和熏陶,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行为习惯逐步得到改善,文化育人的效果明显,毕业生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营造与时俱进的特色文化
精心营造高雅和谐、文明向上、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最终目的是教学生会学习、会生活、会工作、会交流、会合作、会创造。学校每年都会针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让他们了解学校、熟悉环境,校园的一些显性文化即能对其进行无声的教育。如,墙体楹联文化。再如,在两栋教职工宿舍楼上镶嵌着瓷质的中国和世界地图,显得庄严肃穆;在其下面的墙体上又镶嵌着一块黑板,定期出不同主题的板报。在大门口的黑板上提醒着:“出校门莫忘老师教诲,入校门牢记父母嘱托”。在学术报告厅外墙上粘贴着介绍学校情况的标语“校风教风学风风风要正,国格人格品格格格莫歪”。再如,“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尊重的态度待老师”“用关爱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用进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工强则学校强,学子成则家国成”等标语。此外还有其他不同的文化板块。每个教室班主任都会选一些精粹的格言,用毛笔书写下来,贴在墙上,如“师范无小事,事事为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为楷模”“壮志飞扬成就人生梦想,拼搏进取造就学业辉煌”等,形成不同的教室文化。有餐厅文化板块,厅内柱上及售饭窗口都有标语,如“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讲究卫生,减少疾病”“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用餐习惯。有宿舍文化板块,几乎每届新生都进行军训,学会整理寝室内务,把被子叠规整,把物品放整齐,保持地面干净,并对墙壁进行装饰美化。每年都要举行法制讲座及十八岁成人宣誓签名仪式,告别不文明言行,要求互相团结友爱。有广播文化板块,早中晚按时播放优美歌曲、动态新闻、好人好事,畅谈成长话题,放飞青春梦想,发挥有声文化的育人作用。还有时尚的网络文化板块,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平台,每位教师都配置了一台办公电脑,每个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白板,可以在网上学习交流互动,彰显出网络文化的巨大功能。总之,百年的岁月砥砺,宛西中专孕育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并且不断拓展更新,显示出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好好珍惜,精心打造这块育人的高地。
作者:罗荣显 单位: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生态文化源头及内涵
作者:韩喜平 李恩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文化概念很复杂,一般认为,文化就其内容来讲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给文化下的定义为:“人类适应自然的方式。即文化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者,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存在方式。”[1](P328)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发展观内涵的生态文化既是对中华传统“天人合一”、“天道自然”生态文化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化思想论述的吸收与发展,同时是与中华的发展进步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全新的生态文化。具体内容也可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方面去挖掘。
一、崇俭抑奢、需求引导供给的物质生态文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按照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活动,正是这种区别于动物的活动,产生了人从动物中分离出来的文化。劳动实践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正是这种劳动实践,揭示着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同其它自然物之间的物质变换是自然系统内部的客观过程。这正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物质变换的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P45)这清晰地指出了,人在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来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保证人类的生存发展,同时,人还需要自觉地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依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生产文化是具有生态本质的。马克思强调人在生存发展中利用自然,但在利用过程中要确立享用与节约相统一的生态消费文化观念。在强调节约自然资源的同时,提出了复活自然的主张,“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新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使“这种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贸易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崇俭抑奢思想。道家代表老子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4](第19章)的生态消费理念,统治者应该放弃“有为之政”,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保持纯朴的本性,减少私心和欲望。统治者在为百姓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后,减少对百姓的干扰,不从统治者的视角去评判百姓的生活。中华传统文化强调“自然界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它不仅有生命,而且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世界万物来源于自然界的生命创造,人的生命也来源于自然界的生命创造。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5]与此同时,“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整体,是不可分离的,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也需要人去实现其价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5]儒家大师孔子强调:“节用,爱人,遵照时限让百姓服劳股。”[6]荀子进一步提出,“节用”的方法和目的,“节用,使百姓富裕。”“节用的方法是用政”。可见,儒家思想中“节用”、“富民”也是通过生态消费理念引导物质生产,展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管子》认为“造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7](P1013)治理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
中华传统文化中“自然界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中“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经典论述,都阐明了自然的生态价值,为科学发展观中物质文化生产提供了生态渊源。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生态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构想与部署。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既是遵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生态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的吸收与发展,更是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科学发展观,不单继承经典文化的生态智慧,也是对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出现的资源巨大浪费和环境严重破坏的深刻反思。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相异化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以人为本、自由发展的制度生态文化
茶文化内涵与翻译
摘要: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属于宝贵的文化资源,与西方茶文化在起源、内涵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茶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要想对茶文化进行准确翻译难度较大,需要翻译者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在积累互文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翻译技巧。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内涵;翻译
茶是中西方国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尤其是英国人将饮茶作为一种仪式,长期发展中就形成了风俗习惯。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强调品茶人对茶的感悟,而西方国家则将饮茶看作阶级的象征与风俗。茶文化的发展,对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不仅是从语言文字层面进行翻译,也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对茶文化进行外语翻译时,应该以互文理论为基础,在深入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展现茶文化的韵味,提高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1中西茶文化的由来
1.1我国茶文化的由来
茶文化内涵及翻译
摘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呈现出包容性发展的趋势,西方茶文化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迅速传播到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也随着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趋势迅速走向世界,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中西茶文化碰撞、交汇、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中西方茶文化各自的深刻内涵以及相互差异,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直接对茶文化的翻译问题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在现阶段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进行科学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并将非常有助于中国茶文化影响力的继续扩大、提升。
关键词:
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翻译
中国是茶叶大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茶叶长途跋涉传播到西方国家后,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西方也逐渐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与体系,并主要通过饮茶习惯、饮茶方式、饮茶礼仪等表现出来,让茶叶这一古老的中国饮品在西方土地上焕发出异域风情。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西方茶文化的客观现状,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茶文化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1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分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生根发芽的地方,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积淀,茶文化也显著地影响着由古至今的中国人的行为礼仪、性格品质,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的一个鲜明标签和深刻烙印。西方虽然接触茶叶、茶文化的时间和中国相比少得多,但近代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和中国乃至东方国家有显著区分的茶文化体系。早在十六世纪的时候,英国在强大的生产力、军事实力的支撑下,战胜了西班牙战队进而获得了海上霸权,走上了向外扩张的历史征程。从那时开始,英国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物质、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也是在这一时期,官方色彩鲜明的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东方茶叶带入了英国,并作为商品销售。这种珍贵的东方树叶,当时由于在英国数量稀缺而价值不菲,主要作为药品和养生饮品而存在,流传于英国皇家贵族当中,并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英国人的喜爱。因此,英国的茶叶供应量逐渐增加,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英国的中下层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间人士的喜爱,成为英国人休闲、社交中使用到的重要饮品。随后,随着英国的不断扩张,英国的茶叶供应量越来越多,逐渐在英国人当中得以普及,英国人和茶叶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这种英国茶文化也开始逐渐渗透到西方世界的其他国家当中,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文化基础。由于西方国家和中国在文化差异、民族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显著区别于中国的茶文化内涵,并逐渐形成完善的西方茶文化体系。茶文化在西方国家从萌芽逐渐走向成熟,散发出强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和中国的农耕文明不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更多扮演的是一种开放的、优雅的角色。西方人对于茶叶饮品的感受,不仅在于味觉,更在于品茶过程中的自我精神实现和与他人的精神交流,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内涵变得非常集中而深刻,这和西方国家商业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表现出西方人对茶叶的深刻喜爱和情有独钟。在此基础上,西方茶文化的内涵逐渐扩散而细化,英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饮茶这一极具文化氛围的活动已经成为了英国人乃至西方人生活、工作、社交、休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英国的茶文化专注于文化“点”魅力的绽放,那么中国茶文化则更加倾向于从千年历史中缓缓走来的极具民族文化积淀的茶文化普遍影响及成熟形式的展现。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千年历史的塑造,已经和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完美融合,极具中华文化魅力与特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文化载体与文化形式。在中国人眼中,茶文化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涉及到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茶具选择、茶室布置、茶服搭配、茶事活动等与茶叶相关的方方面面,并完全上升到精神层面。茶文化的内涵之于中国人,兼具了形式美、内容美、精神美,在饮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上,中国人都乐在其中,并自觉实现了肢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交融。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之庞大、含义之深刻、形式之优美、影响之深远,是只言片语难以描述的,它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当中,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当中。
传统廉政文化内涵及启示
摘要: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传统廉政思想中的以民为本思想、廉政为官之道以及戒奢崇俭思想对我国当代的廉政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我国应当营造廉政文化学习的浓郁氛围,健全和完善廉政制度,同时在社会中大力倡导廉政的价值观,推动当代廉政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传统廉政文化;清正廉洁;戒奢崇俭;刘基廉政文化;为官之道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包含着人民大众在实践中的无穷智慧。在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动荡后,传统廉政文化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也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它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弘扬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不仅能够积极推动清正廉洁风气的形成,更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我国正面临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而传统廉政文化所倡导的以民为本、勤政敬业、廉洁自律等思想都是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传统廉政制度对我国现代廉政制度建设也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因此,传统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值得进一步去探讨和研究。
一、中国传统廉政思想的内涵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不仅包含对统治阶级的主政要求,也涵盖了对人民大众个人道德品质的要求。晏子说:“廉者,政之本也。”①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受儒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观念影响最为重大,基本形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戒奢崇俭的道德要求这三个层面的思想内涵,对于当政者、为官者及人民大众都形成了相应的约束力量。
责任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新内涵
一、责任文化的特点
1.责任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推动企业在战略与治理中强调共同作战、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以及积极和谐、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进而推动和激励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协调一致地行动,以达到预期目的。
2.责任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不同企业的责任文化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所有企业的责任文化都肩负着对各个利益相关方履行责任的使命。责任文化会在不同的企业内外部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生命力和对外影响。
3.责任文化是一种可持续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可持续的文化,其在现代企业文化共性的基础上,以责任为核心内涵,不断发展并呈现出独特的企业精神、鲜明的企业形象、高效的管理风格。责任文化可有效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导航和支撑,保障企业走负责任的发展路线,打造负责任的企业品牌,传播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紫砂陶刻的文化内涵
宜兴紫砂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自明迄今,诸多文人参与了紫砂陶的设计、书法、题诗、绘画、刻章,与陶艺师们共同完成每件紫砂陶器的制作。由于文人的文化修养与创作灵感体现在器物造型上,题诗镌刻提升了壶的观赏价值,由起初的以壶寄情,进一步提升到了“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境地。历代较著名的题诗镌刻者有陈曼生、董其昌、郑板桥、任伯年、吴昌硕、唐云、亚明、冯其庸、黄宾虹、陈十发等等,这些文人对宜兴紫砂文化内涵的扩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宜兴紫砂陶刻是在紫砂泥制成坯后,在坯体上进行刻字画来表达意境。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艺人们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魏碑、篆、隶、汉瓦、草、钟鼎铭文等各种书体,还是花卉、虫鸟、人物、山水等国画白描,都能在设计者的构思下巧妙地融入紫砂陶的创作中,表达特定的哲理或寄予情思,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被称之为“陶刻语言”。准确把握“陶刻语言”将大大提高紫砂陶的艺术品位,从而提高紫砂陶本身的价值。 紫砂陶品成为了汇集国粹、文学、书法、绘画、金石于一体的物质载体。实际上,正如说话要看对象、识别场合一样,“陶刻语言”并非是把国粹、文学、绘画、书法、金石等艺术进行简单堆砌,而是以适当的表达为依据综合运用。以民国时期储铭制作的紫砂“德钟壶”为例(见图1),此壶以简约、清逸的书法陶刻装饰,壶身的一面铭刻:“阳羡新春能解虑,香浮雀舌助我诗。宜持氏制”,另一面则刻有:“东坡旧制,陆羽新经。圣夷”;壶底有篆书印款“龙溪山人”;盖内有篆书印款“储铭”。陶刻内容简洁,保持了紫砂“陶刻语言”的单纯度,具有文人意味,这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也是紫砂陶刻之大道和生命力所在。“德钟壶”的造型取自“盅”型,圆型平钮与器身形似。壶颈修长,大口盖,壶盖微微鼓起,而盖上的一条细线作为装饰真是神来之笔,细线的厚薄、宽窄、位置已经达到不可做任何改动的程度。直流嘴规整有力,耳形圈把拿捏平稳。整体上看,此壶稳坐如钟,厚重如山,有清正直谏君子之风度,君子当以有为之心,修有为之业,德行天下,兴我中华,故名“德钟壶”。 “陶刻语言”有个重要的原则,要求切题、切壶。“德钟壶”的铭文“阳羡新春能解虑,香浮雀舌助我诗。宜持氏制”言简意赅,宜兴在秦汉时期称为“阳羡”,由于古今文化的差异,在古时候“阳羡”可以借指宜兴出产的茶。两句诗文本身具有首创性,意思是说:早春喝宜兴出产的雀舌新茶可以化解我的忧愁,悠悠的茶香能为我写诗助兴。诗文里头包含着茶文化,早春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体和大自然一样处于舒发之际。雀舌新茶性温,此时喝雀舌新茶可以散发漫漫冬季积郁于人体之内的寒气,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雀舌新茶香气清高、滋味醇爽,令人精神振奋,可消除春困,提高人体机能效率,怪不得能使人诗性大发呢。“德钟壶”另一面的铭文“东坡旧制,陆羽新经。圣夷”也是有深意的,东坡是指北宋大诗人苏东坡,苏东坡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有讲究,也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 此外还有东坡本人亲自制作茶壶烹茶的传说,后人称其制作的壶为“东坡提梁壶”。而陆羽在茶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著作《茶经》为唐代中期茶文化和茶文学的创作起到了倡导作用。壶艺和茶文化本来就是相互依存、共同推进的关系,“德钟壶”提到的东坡和陆羽两人都是壶文化和茶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此外,“陶刻语言”要求表现出浓烈的刻味。刻味应是简约而不简单、精微而不琐碎、粗放而不粗俗。刻味和篆刻的技艺有关,具体操作取决于刀功的水平。用刀应表现为沉重、痛快、爽利,一刀下去要求意到刀到,深浅、行速、节奏恰到其位,并且兼顾内涵。有人称陶刻为“以刀”,其实这不是简单的“以刀”,因为刀替代不了笔,但是准确的刀法可以表达笔意。 欣赏“陶刻语言”也应当注重看刀功的表现,这样才能体味出作品浑厚而有深度的韵味。强调刀功,其实就是强调紫砂“陶刻语言”表现力的体现。由刀功看书画、思哲理、悟人性,方能欣赏到“陶刻语言”的真谛,产生思想共鸣,令你感受美的满足,这就是深层次的艺术鉴赏。 紫砂的“陶刻语言”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是紫砂艺人的创造个性和艺术作品交融的产物,是紫砂艺术创造性成熟的体现,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因此,“陶刻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对紫砂艺术的日益精进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研究概念内涵与功能
[摘要]
一直以来,首都文化研究有两种基本视角,一种是以城市文化视角进行研究;另一种是以城市-乡村共生体文化视角进行研究。而沿着这两种不同视角,研究者们对首都文化的概念与内涵界定以及首都文化未来发展功能产生分歧。而这种分歧的焦点是首都文化功能未来发展是以高速的城市信息化、现代化为基础,还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为基础。尽管相关文献已经提供丰富的理论源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首都文化以城市-乡村共生体的文化视角并不占主流,但它却打破了以城市文化解释首都文化的单一模式,这为首都文化的深化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
[关键词]
首都文化;城市文化;乡村文化;文化功能
一直以来,提及“首都文化”这一概念,人们头脑中随即浮想出大都市的画面。要对“首都文化”进行解读,也都以“城市文化”为基础。产生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是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近四十年来经历了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变革的“大转型”的现代化建设(波兰尼,2007)。人们在头脑中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认识:提及现代必然想到城市,提及最现代化的城市必然想到首都,而提到首都文化会立即想起大都市文化。而这一认识也成为许多学者阐释什么为“首都文化”的前提条件。那么,在京津冀一体化以及新型副中心文化建设的背景下,“首都文化”显然打破了首都文化等同于大城市文化的观念认识。因此,本文通过对首都文化研究的视角、概念、内涵、功能以及首都文化功能发展的目的等五个方面的文献梳理,系统地把握首都文化研究的领域与范畴。对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研究者认识和把握首都文化提供切实的理论资源。
一、首都文化研究的两种基本视角
关于首都文化的研究,人们偏好于“城市—现代”的分析框架。只是囿于学者们生活阅历、学科背景和使用习惯不同,对其使用目的会存有一定的差异。学者倾向于把首都文化放置在“城市—现代”的思维框架下进行解读和诠释,是因为人们把首都文化限定在这样一个城市区域框架内,一方面对其形态、流变过程都有较清晰透彻的了解,易于把握;另一方面“城市代表着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的恩赐,自我构建的现代美好形式新型秩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乔尔•可特金,2006)。而首都内在本质所要求的“首善之区”满足着这种企盼,这就容易使首都被看作是反映现代城市标准的重要力量(雷震宇,2012)。首都是现代的、城市的愿景符合多数人的心理。当然,这种想法仅代表一部分学者的观点。在学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首都文化应该是一个系统文化,既应包含城市文化也应涵盖乡村文化。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第一,首都文化置于“城市—现代”分析框架内,如此分析范式很易让首都文化排除掉传统与乡村文化,最终把首都文化引入到自我发展的矛盾上来。尽管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相比,已经超越了后者无论是开放性、多样性、聚散性和扩散性(陈丽旭,2002),但在盖伊•博德(2008)看来以现今城市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确实是一个缺乏凝聚力与自身自相矛盾的独立王国。它正导致着其内部的文化危机。列斐伏尔(2008)阐释到在以现代城市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模式下,伴随着城市中已经出现的危机,同样历史悠久的全世界的农业文明也已出现危机。第二,用“城市—现代”的视角作为首都文化研究的框架势必有其局限,这也将直接导致首都文化功能的实践性在今天如何得以发挥陷入到功利与实用性上,以此得出的结论自然是有偏差的或者成为脱离“人”自身发展的文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把代表传统文化的乡村文化纳入到首都文化中就显现出了很强的必要性。卡洪(2008)认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以机械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已经渗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人们对待城市的文化方式,被单向度的现代工业的理念牢牢地束缚(卡尔•芬格胡特,2007)。人们对于个人自身发展理念已经被现代的工业理念所束缚。正是,在这两种基本视角下,首都文化的概念、内涵、功能在学者之间又产生了不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