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西文化比较论文(共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
一、中西方“合作原则”的违背体现在礼貌原则上的差异
1、“量的准则”的违背
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模式,汉语言是螺旋型思维模式。因此中国人在向对方提出要求时,所提供的信息往往要大于对方所需要的信息。发话人在提要求之前,总要罗列许多理由,给对方留有考虑的余地,有时还做出保证以免对方顾虑。罗列这些理由和保证,其实在交际会话中不是非常必要的,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原则,但是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原则却得倒了遵守。“说汉语的人却认为向他人提出要求前有必要先陈述与此相关的理由,尽量减少他人与自己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增加听话者对说话者的同情,与遵守量的准则相比,说汉语的人更侧重于遵循同情准则。”(周雷,2006)相反,西方人在表达请求的时候往往,直接入题,简单明白,虽侧重对合作原则的遵守,但是,西方人会运用比较委婉,礼貌的表达方法来体现自己对合作原则的遵守。如“,Woulditbeposs-iblethatyoulendmeyourbike?”或者“Couldyoupleaselendyourbiketome?”.
2、“质的准则”的违背
“贬己尊人”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中国人听到别人的赞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比如说,中国人为了表示谦虚礼貌,总要声称自己的“看法不成熟”,“对问题研究的不够深刻”如此等等,实际上自己已经对研究的问题经过一番深刻的调查,甚至有真知灼见,这违反了质的原则,却是为了遵守礼貌原则中谦逊的原则。“这种对礼貌原则的遵守确实西方国家的人不能接受的,中国人这些“不实”之词将自身贬损夸大到了最大程度,常常造成西方人理解上的困惑,从而使得跨语言文化的交际不能顺利进行。”(李丽君,2005)因为同汉民族相反,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非常乐意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从而避免伤害对方的面子,才是对礼貌原则的遵守。
3、“关系准则”的违背
在中国,言语交际中,尤其是在礼貌惯用语的问候中,也就表现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关心与爱护。熟人朋友见面时,常问“你去哪?”,如果是在吃饭前后的时间碰见,就会说“吃了吗?”。在汉文化中,诸如此类的话,并不是与己无关的话题,而是遵循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因而不仅不是不礼貌的,相反是得体的,是友爱、亲切友好的表示。答话者有可能为了保证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原则而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原则,即回答者意识到发话者的意图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对方对结果并不关心,所以有可能无论自己吃过饭没,都会回答:“吃过了。”而英美文化中,与家庭相比,英美人更加看重个人,当遇见中国人这样向他们打招呼:“Haveyouhadthemeal?”(你吃过饭了吗?),常常把它理解为“询问”,而不会理解为一种友好的“问候”。而这种询问恰恰违反了会话原则:听话者认为说话者所说的与说话者无关,那只是听话者自己的事,有违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而且有违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认为说话者所说的是对其个人行为的干涉。
4、“方式的准则”的违背
中国人既讲究含蓄稳重,不轻易表态,又讲究人情,认为对方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从话语中推断出自己的会话含义,例如,一位中国客人到美国人家中做客,当他被问道:“来杯喝的怎么样?”(Wouldyoulikeadrink?)时,回答道:“谢谢。”(Thankyou.)而主人听后并不知道他的真正意图是要来一杯还是不要来一杯,因为在用英语回答此类问题时,或者说:“Yes,thankyou.”或者是:“No,thanks.”含糊其词的回答显然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即表达要简洁,有条理,清楚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产生这种歧异回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在汉文化中面对对方使己获利的行为时,既要遵循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准则,又要遵循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原则,即既要减少言语表达中利己的观点,做到尽量少让自己受益,又要减少言语表达中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做到尽量少让别人吃亏。”而英美人“长于理智”,习惯明确具体,言语交际中希望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都积极遵守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周雷,2006)
二、结语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汉民族和英语民族基于历史文化对礼貌形成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标准和要求。“礼貌具有文化特性,汉英民族之间礼貌差异性的现象无所谓“好坏”和“对错”,只是礼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在汉英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出现的由礼貌表达方式的不同导致交际失败时不应轻率地得出“西方人骄傲、粗鲁”或“中国人虚伪、言不由衷”之类的结论来,这对双方都是不合实际、缺乏了解的片面判断。”(谢剑萍&付永钢,2005)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应尊重对方的礼貌原则,对其表示理解,才不会阻碍彼此间的交流。
作者:谭敏冬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二)
一、中西文化间手势动作的含义存在差异
“手势是非语言交际中很重要的一环,用手势传达的信息称为手势语”。③法国社会学家路先•列维•布留尔在他著名的《原始思维》一书中提出,在大多数原始社会中都并存着两种语言:一种是有声语言,一种是手势语言。“塔尖式”手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塔尖向上,另一种是塔尖向下。据调查,大多数女性选择后者,而大多数男性喜欢前者。越有自信心的人“塔尖”堆得越高。这也是下属与上司间一种十分普遍的姿势。一些领导在做报告时,常常把双臂支在桌子上,双手不由自主地形成塔尖状。翘起大拇指在中国文化里是“好”、“鼓励”、“干得不错”、“赞许”等意思;在希腊翘大拇指表示“滚蛋”;日本人竖起大拇指表示极大的尊敬;英语国家的人翘大拇指一般也表示赞扬,甚至还可以双挑大拇指,以加强赞扬的程度,但是如果双拇指向下,则表示否定、不同意、或不喜欢等。伸出食指和中指,手心向外作V型,这一手势主要表达的是胜利的意思。根据“V”字型,可以联想到Victory(胜利)一词的“v”。因此,被视为“胜利”。但在一些国家里,手心向外的“V”这一手势被认为是下流的手势。例如,在二战期间,希腊皇家护卫队员向来访的英国首相邱吉尔作个手心向外的手势,这个手势实际上是在侮辱他。当一个人十指交叉时,常伴随着其它动作,像互绕小圈子,或拇指互相摩擦。这种姿势表明他还没有做出决定,有些事情他还不能确定,希望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保证。但当一个人十指紧紧地绞在一起,则是一种沮丧、焦虑的信息。当一个人错失大好机会,损失大笔金钱,痛失亲人或极度焦虑常常做出这一手势。这个手势其实是防止他“紧张、沮丧、焦虑”情绪的外露。相握背手是指两手在身后相握,这样会使行胸脯挺出,自然会造成权威之势。巡逻的警察,阅兵的军官,视察的总裁常常会做出这一手势以示权威:“这儿由我负责,我说了算。”另外,这种手势还常见于人们不安、紧张时,用以舒缓紧张情绪,起“镇静”作用。被叫到讲台前背课文的学生,被迫进审讯室的犯罪嫌疑人,往往手背在身后以“壮胆”。
二、中西文化间体姿行为的含义存在差异
礼节的姿势也和有声语言一样,是文化的载体。有人认为,中国人是文人雅士,走路姿势羞羞答答、畏畏缩缩,好像怕出风头。而英语国家的人标准姿势是军人武士式,傲气十足,好像整个世界归其所有。以站和坐为例,在谈话中,如果一个人坐着,另一个人站着,表明这两个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却是不同的。在中国,往往是级别低的年纪轻的人,站着听级别高的年纪长的人说话;然而在西方社会,站着的人对谈话起支配作用,他要么地位高,要么年长。在我国,有人在坐着时常常无意识地抖动小腿或脚后跟,属一种悠闲自得的动作,但英语国家的人见到这种动作,有时会以为这位中国人烦躁不安、强压冲动、枯燥乏味、情绪沮丧或气恼发怒了。腿部的动作以站姿为主。相互谈话时采取什么姿势,是站立还是坐下,也会因文化而异。在日常交往中,中国人喜欢请客人坐下。他们认为站着的客人不好对答。因此,在请人时,会说“请到我家来坐坐”。而在很多场合,西方人对站有一种偏爱。在法国每年的国庆活动中,参加者有国家首脑、社会名流、多党派人士,而其中有不少年逾古稀者,但是却在总统府花园中找不到一把椅子,人们只是站在那儿对话。这些都说明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视角中可能会大相径庭。
作者:张雷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三)
一、目前英美文学关于语言教学的特点
就我国而言,许多教师们只是在课堂上以一本书做为教材,以生词、词汇、课文及习题为主,整个课堂以教师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只能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语句和生词,用生硬的语法解答作业中的问题,使学生引入了题海战术,这样学生学起来感觉到枯燥无味,教师也失去了浓厚的教学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之间的感情特别重要,不仅存在着“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情感关系。学生们不仅具有相对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更需要有发表自己的自由言论和互动的机会。如果教师失去了浓厚的教学热情,学生最终就失去了学习兴趣的积极性。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是学生与周边人之间交往的最好纽带。过去传统而又死板生硬教学模式,必然会挫伤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美文学知识教学它有着自己的特征特点,在通过考试测定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在实际运用中对学生所学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特别是在写作,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均能体现出学习者是否具备了听、说、译等各方面的能力。英美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依靠两种文化的交融来完成,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英美文学语言教学水平,应该是我们值得深思而又探究的一个问题。
二、英美文学经典的特征及读者阅读的意义
文学主要是记录人类历史和人物言论的一种叙事性体材,它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追求与向往,是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美好祝愿。一篇优秀、精良、哲理性极强的文学作品,能够集中地反映一个民族发展的整体形象、民族文化特点、风俗习性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那些笔耕于文学田野中的作家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进行思考、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加以提炼出一种人类共同追求愿望,向读者展示一定社会时期思想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优秀德国剧作家莱辛这样表述:“对于一个有才能的作家,无论他是选择哪种方式,他的作品都是反映国家最辉煌、最优秀的人,着重描述作家最喜欢而被人所感动的事迹,而不是仅仅为了炫耀自己的才智、学识而去写作”。文学具有内视艺术的作用,它是反映人类心灵及生命存在的价值观念,是所有艺术创作者表现自己观点的最好方式。凡是阅读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人,他们都能够了解社会的历史现状,也能对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预测提供参考价值。经典作品是文学的精髓,它更能彰显优秀的本色和特点,最终把经典文学的哲理和精髓展现给读者。首先,经典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善于抓住社会生活,拓展文化背景,通过人物事件,作者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文章记载千古事情,但是在后世就出了名”这正是中国古语所说的。经典文学具有时空的超越性,因为经典传承文学它不仅仅归属当下的时代,其更是属于所有社会历史的所有时代。其次经典文学具有特独的原创性。作家的作品,它能反映作家的独特思想,正如人们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就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思维”,这就是文学具有特独的原创性,经典文学更是如此,具有独特原创性。再次经典文学具有典范性,经典文学是从普通文学中彰显出来的,它具有独树一面旗帜的典范作用,主要体现在经典文学内涵上。它所代表典范性具有重要的思想观念和丰富的人类生活结晶,这些被历代人们所传承接受。经典文学必须获得学术界和大众的共同认可,在传承文化中牢不可破,成为衡量其它文学的尺度和榜样,这就是说明经典文学必须具有权威性。说到底,文学是作者记录的一种工具,而经典文学是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通过深刻思考,反复研究而记载着典型人物或事件。由于经典文学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因此它使用的词汇必须具有很高的精确度,能够使用准确的词汇,精确的描述。同时文学具有记忆性功能,不仅成为经典,还必须具有传承的作用,穿越时空的特征,而这个特征,通过读者这个有效载体把经典文学传承下去。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实际就是读者对作者经过文学词汇筛选的再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者能够获得许多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要素,经典文学就是在大量阅读过程中阅读者知识积淀与累加的过程。
三、运用经典文学阅读对创新型教学模式发挥的优势
在当今高校英美文学语言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经典文学阅读,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师生感情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经典文学作为阅读材料,更要充分利用经典文学的原创性、时代性、超越时空性及典范性和权威性,能够更好地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目标。首先,经典文学阅读,能够使学生接触到很多没有接触到的词汇,了解其词汇在经典文学的应用价值。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词汇有着极其重要性的一面。然而经典文学具有其独特文化的精确记录,其选择的精确性不容怀疑。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无论是从上下文的结构上,还是写作背景上,或故事的拓展上,都要接触到很多的词汇,这样词汇要比单纯阅读材料时候多得多。有上下文做基础,学生们对词汇进行搭配,在词汇之间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更加透彻地掌握了解词汇的内含和功能。在阅读经典文学过程中,由于经典文学作品较多,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词汇重复出现的现象增多,再加上下文的提示,对学习词汇就自然加强了,原来学习词汇那种单纯记忆枯燥性就逐渐消失了,实际上记忆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其次,文学具有语言性的艺术,又是艺术性的语言,优秀的文学是通过美丽语言来表达的,而语言是被文学赋予无限表现力和深刻的内涵。因此,在阅读经典文学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文化的气息,所表达的思想在其它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不可取代的。对于经典文学,基本文化精髓要传承下去,就必须具备典型性特征,因此阅读经典文学实际上就是体会文化精神的过程;理解能力和掌握文化信息的过程;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过程,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文化差异,对于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在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中,掌握和了解相应文化知识,做到知其然,更能知道其所以然,就能够把最适合的语言应用到最合适的场合和文化环境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把经典文学阅读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发挥作用,使学生们综合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通过这种形式,促进了教学创新型性发展。中西方文化只有在人类相互交流和沟通中实现传播和融合,因此,高校开设英美文学课程就是很好的文化融合通道,借助高校大量的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激发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大学生跨语际应用能力和素质。
作者:姚琨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四)
一、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发展
(1)古典哲学对中国画的影响
道家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阴一阳的关系,对中国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影响最为深远。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指出在相对对立的条件下,保持着一种自然的、谐和的统一与平衡的关系。中国历代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将此思想加以体现,产生了中国画独到的艺术构思的方法。其次,中国文人画中的梅、兰、竹、菊各自寓意着一种精神,是对人的赞美,这与道家中“心”与“物”的认识相似。佛家思想源自古印度,对中国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儒学与道学。其对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影响主要是给中国历代画家带来了灵感和启示。佛家思想里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的审美意识正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理论。其次佛家中“心”、“空”、“寂”、“幻”等观念,皆对中国画家影响深远。在中国绘画思想的体系中,其中就以儒、道、释这三家哲学思想的争鸣为主线,丰富了中国美学的理论,这是西方美学无法达到的美学境界,可以说中国绘画思想的发展就在这三家思想不断争鸣与交替发展中前进着。
(2)古典文学对中国画的影响
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民的某种样式。”因此,中国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是互为表里的。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歌赋与中国画相得益彰。中国画与中国诗历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东坡有云:“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在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诗画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启发,实现了在意境层次上的融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画的意境,使观者的想象力极大地丰富,绘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逐步增强。此外,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出现,以及之后的逐步发展、壮大,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画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古典艺术中有“书画同源”一说,中国画的历史是同书法、诗文同辙的历史。中国画中的题跋集诗文、书法篆刻于绘画一身,使其成为世界美术史上的独特,增强了中国画的抽象韵味和丰富内涵,平衡出了文学性与绘画艺术性巧妙结合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
(3)当代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
中国画在近二三十年经受了空前的挑战,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有的遵循传统笔墨的模式影响了创造者的思维方式与创作意识,己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现代中国画追求的是理性觉醒与批判精神,这种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一些当代画家转变绘画思维,他们的中国画作品中虽然失去传统中国画的风范,但作为一种把握世界的艺术方式,这些作品的意义还是深远的。
二、西方文化与中国画发展
18世纪以来,中国画的发展逐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随着传教士进入我国,他们把西洋画也带到了国内,最著名的就是郎士宁。他尝试中西绘画技巧的融合,把西方的写实和中国的意象加以概括,把西方的焦点透视和中国的散点透视进行融合,把色调明暗对比与线条勾勒手法掺合运用等。然而,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互相融合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体系,在内涵、指导思想与审美观念方面都存差异。如果生搬硬套,只是简单的移植和模仿,未从理性上达到理论上的结合,必然无法促进中国画的发展。“中西结合”的关键是从两种绘画的根本理论入手,实现真正的结合。总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包括了民族的智慧和人文精神,中国画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抛开传统文化,就无法创造出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的中国画。近百年来,部分画家放弃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片面的、形式上的“中西结合气简单地将西画的素描、速写的线条与色彩充满中国画创作中。只有寻找到中西绘画在哲学、审美、艺术观念方面的结合点,才能寻找到切合自己的融贯中西的新的造型风格和模式。中国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画具有很大包容性的具体表现,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不断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将中西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理清发展思路,以使中国画能够沿着一条正确之路向前发展。
作者:张静 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五)
一、商标词和文化
霍尔(E.T.Hall)曾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守着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文化决定人的存在,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以及情感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正是这些在一般情况下十分明显,习以为常,然而很少加以研究的文化方面,以最深刻和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胡文仲:1997,P18)商标词,作为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就充分反映了其国家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汽车商标:长城(GreatWall)。众所周知,长城是中国的文化象征,素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长城汽车采用了在世界人们心目中熟知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商标名,更加有利于将自己的商品推广开来。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汽车商标命名的影响
1、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
我国有不少商品是以人们喜欢的动物或者植物命名的,然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往往对于同一种事物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好恶感。如在中国,中国人被看做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人眼中,龙是一种图腾,是智慧勇敢,充满灵性的动物,而在西方人的眼中,龙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所以吉利旗下的“中国龙”以及“东风雪铁龙”在外国汽车品牌中是万万不会出现的。再如,吉利旗下的熊猫,虽然在外国熊猫也被人看作是憨态可掬的一种形象,但与中国国宝级的珍品相比,“熊猫”二字在外国似乎体现不出其珍贵。还有在汉语里,海燕是勇敢、顽强的象征。长安铃木以海燕作为自己旗下的商标,希望自己的商品能够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搏击常胜。而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里,海燕的联想意义是一个到处惹麻烦的人,如果把商标海燕译成Petrel其产品在英语国家的销售则可想而知。
2、地域环境的文化差异
中国与西方国家相隔几个大洋,地域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最为广知的一个例子就“东风”和“西风”的差异。两种风因为所处位置不同导致冷暖不同,导致中国人和西方人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联想。如英国位于大西洋东岸,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是温暖舒适的“,西风”一词代表温暖和友好,是生命的催生剂。而在中国,西风则是寒冷、凄凉的,东风才是温暖愉悦的象征。一汽集团则以“东风”作为他们的汽车品牌。但如果进入到西方国家的市场,就不能直译为“EastWind”。就如同英国有汽车商标词“西风”(Zephyr),这在中国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
3、颜色认识的文化差异
颜色对人的视觉有直接影响。不同国家,不用性别、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对颜色有着不同的认识。日本一轿车商标词Blue-bird,通常译为蓝鸟。Bluebird典出比利时作家MauriceMaeterlinck1911年的童话剧《Bluebird》。剧中Bluebird象征“未来幸福”,用作轿车的商标词,引申为“幸福之源”。唐朝李商隐有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其中“青鸟”乃蓬山仙境的使者,且汉语的“青”与“蓝”均可等同于英语的“Blue”,故“蓝鸟”二字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化内涵也几近相似。但是,在英语国家中,蓝色则包含“忧郁”的意思,曾有“blueMonday”(蓝色星期一)之说,意思是性情忧郁的星期一。因此,在西方,人们避免用“blue”来为商标命名。再如,中国汽车的领头品牌“红旗“,中国自古以来,红色就是喜庆,热闹的象征,在人们办喜事的时候,红色是主色调,所以中国人庆贺新年是,红色的衣服也是传统的服饰。而在西方一些国家,红色被用作丧服,在他们看来,红色意味着暴力与血腥,所以,西方人也是很少以红色命名。
4、宗教信仰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及时,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但语言也受到文化的影响。汽车上表作为广告语言的一部分,必然会映射出特定的文化,承载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等多种文化元素。例:Dyane(罗马文化狩猎女神),Venus(希腊神话的美神),Mazda(波斯神话中的善良女神,光明之神),Phaeton(希腊神话中原意是“闪闪发光的物体“,其音与太阳之子法厄同相同,即表示了车的靓丽,又代表其至高无上的品质)这些车名放映了不同的宗教文化。
5、历史背景的文化差异
德国的“Benz”(旧译“本茨”,今译“奔驰”)高级轿车,Benz是德国汽车工业先驱者之一,他的全名:CarlFriedrichBenz。1886年他发明并制造了第一辆一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汽车,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后来与另一位德国汽车发明人Daimle(r戴姆勒)的公司合并,成立了“戴姆勒—本茨汽车公司”。“Benz”仅是该公司名称的简称,当时还不是轿车的商标词,它的商标词是一个西班牙姑娘的名字“Mercedes”(梅赛德斯)命名的,意为“恩赐”。以“Mercedes”之名作车名还有一段故事。1899年奥地利的富商兼外交官埃米尔-耶利内克从德国姆勒汽车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去法国参加尼斯汽车拉力赛,耶利内克在比赛中大获全胜,于是汽车制造商同意用他女儿的名字“Mer-cedesBenz”作为该汽车的商标词,简称“Benz”,简洁易记。林肯是以美国第12任总统名字命名的汽车,借助林肯总统的名字来树立公司的形象,显示该公司生产的是顶级轿车。其商标寓意林肯总统是美国联邦统一和废除奴隶制度的先驱,也暗喻林肯轿车光辉灿烂。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汽车商标命名的启示
1、寻找寓意美好的事物形象
用各种风的名字给旗下的产品命名是大众汽车的一个悠久的传统,比如:Jetta取自于名词“AtlanticJetstream”(大西洋高空急流),因而第1代的捷达在墨西哥就叫Atlantic。从这个动机出发意译,Jetta的中文名就是“急流”。Passat:大西洋南部季风的名称,而桑塔纳(Santana)则是美洲峡谷地区飓风的名称,捷达第三代的命名文托(Vento)和第四代的命名宝来(Bora)也都是地中海沿岸对特定地区海风的命名,象征汽车的迅捷。捷达五代场频在中国的名字Sagitar,不属于风的系列,而属于神话系列,大众的顶级车叫Phaeton(辉腾)是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赫利奥斯的儿子,而Sagitar则是希腊神话化中射手座的原型:人马族英雄Sagitariu(s中文译为“凯龙”或者“奇伦”)的名字。从中可以看到汽车商标词采用风的名字命名,寓意自己的汽车迅捷的特点。以神话人物形象命名,显示出汽车的高贵、典雅等特点。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之中,马、豹、虎等动物通常是凶猛迅捷的象征,在中国,人们通常以这些动物为汽车商标词命名,以此显示出商品性能的卓越,例如:哈飞汽车:赛豹,赛马;奇瑞:瑞虎3,麒麟,悍虎;海马汽车等。
2、结合本国文化背景,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如上所述,美国人用“林肯”来给汽车命名,让人一听便知这是汽车之中的顶尖品牌。中国,人们以“中华”给汽车命名,讲到“中华”两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中华汽车以“中华”二字给汽车命名,显示出其国家级的卓越性能,代表了中国的超群质量。中国汽车莲同样符合中国的莲文化,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将中国的莲文化发扬光大,莲总是给人一种不与其余的同类事物同流合污的感觉,这样就直接衬托出莲花轿车的卓越性能,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3、采用美好寓意的词汇语言
东风:在中国,东风寓意着温暖祥和,因此,中国人采用东风为汽车命名,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苏州金龙:中国人一直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神圣、帝王的象征。因此,跟龙有关的东西都会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中国人素来讲究美好的寓意,因此,中国国产汽车从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出发,将汽车商标命名为荣威:寓意荣耀、君威,给人一种大气磅礴,荣誉满载的感觉。中国人喜欢宝、瑞等吉祥的字眼因此汽车生产者以奇瑞、吉利给汽车命名。奇瑞:“瑞雪兆丰年”,“瑞”含有吉祥如意的意思,这表示汽车的奇特和祥瑞。吉利:有好运的意思,也是中国人喜爱的词汇。福美来: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福到、美来。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写出了中西方汽车商标命名不同的文化历史原因即汽车命名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要认识清楚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我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具体的指导。
作者:王晨阳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六)
一、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2.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思维方式差异,往往是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之间进行语意理解的主要障碍。比如汉语里的“红糖”,英语译为“brownsugar”,“红茶”译为“blacktea”。而英语中的“blackcoffee”,在汉语中却译为“浓咖啡或者不加糖或牛奶的咖啡”。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句子理解中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Nobodycouldbetoofoolishthisday”,应译成:“今天,无论你出洋相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如果我们完全不懂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那么这句话就很难正确译出来。另外,中国人坚持“万物合一”,而西方人认为物质是和人分离开来的,都是单独的个体。换句话来说,汉语更注重意而英语更注重形。西方的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理念,而在中国则强调的是群体文化,并且不允许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这些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必然影响到东西方之间的文学作品翻译。例如,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白先勇《永远的尹雪燕》时将“Lyceum”(其本意是希腊人观看歌舞、戏剧以及开展学术交流的地方)翻译成“兰心剧院”,这主要是因为“兰”是我国传统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是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更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3.宗教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等。汉语中也有不少习语和佛教有关,如“五体投地”、“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等,而这些概念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西方人认为《圣经》不只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更是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西方人的心目中只有God(上帝),表示痛苦、悲哀或愤怒时,就说“God!”或“MyGod”;表示祝福时会说“Godblessyou”等等。英美文学作品中,源于《圣经》的典故不计其数。例如,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的三部杰作《失乐园》、《复乐园》及《力士参孙》分别取材于《圣经•旧约》故事中的《创世记》、《士师记》和《圣经•新约》中的《路加福音》。同时,《圣经》中又有许多典故慢慢变成习语被广泛运用,例如“Judah’skiss(犹大之吻)”、“Solomon(所罗门)”等。因此,如果对《圣经》了解的深度不够,就无法理解并翻译出英美文学中带有此类语句的作品。
4.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人情等为人处世准则的观念。一般认为价值观是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需要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里具有不同的文化象征。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是人们所崇尚的颜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等等。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一个很具贬义的词,是“残暴、流血”的象征,如“theredrulesoftoothandclaw”意为“残杀和暴力统治”等等。又如称谓词,英语里一般只用“uncle”和“aunt”表示对非直系长辈的称呼,对非直系小辈只用“nephew”和“niece”,而对同辈不分长幼用“brother”和“sister”,堂(表)兄弟姐妹概称“cousin”。这是因为英美人士认为亲属关系是非常私密的事情,无须让旁人知晓得太清楚,究竟是“叔”还是“舅”,是“侄儿”还是“外甥”,是“姐”还是“妹”,是“堂兄”还是“表兄”,说话人和听话者心知肚明。而在汉语中对此类称谓分得特别详细。因此在英译汉中,要找准汉语对应的词语,一定要弄清辈分和亲属关系。在汉译英中,这些复杂的称谓关系词可以适当简化。
二、文学作品翻译的策略
1.加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世界上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共生。作为各国文化交流与发展重要平台和媒介的文学翻译,应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积极融入各种外来的积极文化因素中。这就需要译者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熟悉和了解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只有紧密结合文化语境和文化氛围的翻译作品才能既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差异障碍,又让读者感受到原作品所属国的文化底蕴,使读者感受到译作是一部富有灵魂和内涵的作品。
2.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
文化适应性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文化观念的差异常常给翻译带来种种障碍。著名翻译理论家苏姗•巴思内特指出,“翻译工作不能冒险地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因此,笔者认为文学翻译应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例如:杨柳(wil-low)是一种常见的树木。由于它在初春发芽,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比喻春光明媚,故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春风杨柳万千条”等优美诗句;而在西方,由于自古有佩戴柳叶来哀悼死者的习俗,故“wearthewillow”有“痛失亲人”的含义,这种联想在汉文化中是没有的,翻译时需要意译或直译加注。
3.恰当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提倡“异化”,即以源语为导向;另一种观点提倡“归化”,即以译入语为导向。“归化”和“异化”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1)何为“归化”和“异化”。归化策略指的是将文化内的异质成分转变成译文,将译入语文化作为根本的归宿,让广大的读者能够领会到不同的语言文化间异曲同工的妙处。比如英语中的“aspoorasachurchmouse”在汉语中一般将其翻译成“穷得像个叫花子”,从译文来看,两者在语用上面是完全相等的;汉语中强调的“龙”的形象是我国传统文化内虚构形象,“龙生龙、凤生凤”对英语读者来讲其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语,此时可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其意译为“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异化策略是将源语文化作为目标,将源语的文化成分采用和原来相似的形式转变成译入语的形式,并且保存了源语文化的独有韵味。对带有文化特点的单词来说,为了能够保持原先的作品的形象与异域文化的基本特点,异化翻译策略应该作为是翻译的首选。比如:语音方面,“黑客”(Hacker);词语方面,“纸老虎”(papertiger);短语方面,“热身”(warmingup);成语方面,“武装到牙齿”(armedtotheteeth)。
(2)“归化”和“异化”的关系。就文学翻译的目的而言,一方面译者试图忠实地介绍原文,尽量给普通读者呈现异域文化;另一方面译者希望普通读者能够完全或更好地理解原文并从译文中获得美的享受。这两方面是互相对立的。但同时在文学翻译中,“归化”和“异化”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实际上,两种翻译策略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首先,没有一种译文是完全“归化”或完全“异化”的。只是由于译者的翻译观不同,在翻译中根据某种翻译目的,采用某种翻译方法,从而表现出某种翻译策略。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进行说明:例1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红楼梦》第六回)。“Truly,‘Stormsgatherwithoutwarninginnature,andbadluckbefallsmenovernight”(杨宪益)“Iknow‘theweatherandhumanlifearebothun-predictable’.”(Hawkes)例2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红楼梦》第五十七回)Tenthousandtalesofgoldareeasiercomebythananunderstandingheart.(杨宪益)Easieragoldenhoardtowinthanfindoneunder-standingheart.(Hawkes)作为译者,杨宪益先生的目的是想尽可能多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是以想多了解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为对象的,所以采用了异化的方法;霍克斯采用了归化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取悦译文读者,是为一般的英美读者翻译的。对于学习汉语的英美读者来说,他们阅读杨宪益先生的译本将大有裨益。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中西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进步。然而中西文化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只有深刻地了解中西两种语言在文化层面上的差别,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方面的内涵。在文学翻译中,虽然“归化”和“异化”有其对立的一面,但是从某种层面看“归化”和“异化”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翻译策略服务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不同类型的读者。科学合理地使用翻译中的归化策略或异化策略,让译文能够最大程度上与原文相一致,让译文在与原文相符的情况下,能够符合语言的表达习惯,实现原文与译文在语用层面上的等效。
作者:张艳丽 单位:湖北宜昌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七)
一、中西方教学模式各自的特点
中西方各自的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教学方法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教学模式。主要反映在选用教材和师生角色两个方面。
1、教材的选用
西方国家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的思维。教师在选用课堂的教材上拥有更广泛的自主权。例如,有的班级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就会采用歌曲、影视作为教学资料。有的班级较为内敛,教师就会采用抒情的诗歌和散文作为资料。
2、师生的角色
在西方国家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起学生学习的辅助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仅仅讲授15分钟左右,大部分时候学生都是在自己讨论问题和自主学习知识,老师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课后作业的也形式多样,但是不多。但是我国的情况就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历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往往高高在上的站在讲台上。教师完全控制课堂,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和记笔记。不多的课堂问答,也是套路似的,学生完全跟着老师走。课后的作业往往是机械式的而且量比较大。
二、对当前英语教学模式的建议
由于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仍然有很多不足,从而制约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因而就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和特点,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满足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需要。
1、加强对英语文化的教学
《英语标准》中国讲到学习英语包括英语国家的历史、人文、地理等各种的综合性知识,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应当注重英语文化的教学。
(1)课前“3分钟英语”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教师让学生在每节英语课前准备一个小的关于文化的演讲。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英语文化,同时学生们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也锻炼了他们搜集资料,语言组织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乐趣
(2)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学和影视作品的了解。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的影视,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学习到正宗、地道的英语。也可以推荐一些好的影视和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课下观看和阅读。有时间可以再课堂上进行讨论。笔者调查发现那些爱好英语的同学很多都对英语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充满兴趣,例如有的人天天看美剧“friends”等等。将英语学习的方法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重课堂中的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手段,非语言交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由身体产生的交流,如:眼神交流,身体触摸等等;另一类表现为自身同环境相融合的交流,如:空间和距离。我们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采用合适的非语言交流手段。
(1)手势
手势是人们用来表达含义的各种姿势。教师的任何不合适的手势都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不认同。英语教师能够利用合适的手势同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大大的改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改善师生关系。这些手势可以包括:提示、表扬、认同、理解等等。手势一定要得体,如不能用手指指点学生的鼻子等等。在教师在谈到自己的时候,应该用手掌按左胸,这样显得端庄和大方。手势语言有时候比说话更为重要,可以向学生传达更多的信息。
(2)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是非语言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课堂上教师一个凝重的眼神,只需几秒就会让学生的内心产生紧张和焦虑。教师一个和蔼的眼神就会对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从而感到老师的关心,激发学习的信心。
3、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它把英语这门学科割裂了出来。我们知道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实用的语言沟通工具。熟练的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才是我们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因此应该提倡互动的教学模式。
(1)师生之间的互动策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哪怕学生的提问怪也无所谓,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去问why,即使教师一时回答不了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本身就是课堂的一个闪光点。
(2)意义建构策略从建构主义和支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很多启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我们的英语教师给予一定的知识支撑。但是我们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撤掉这些支撑。所以当我们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一些知识的支撑,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的帮助下去学习,随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就可以逐步逐步的撤掉他们,直到最终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学习问题。下面就是利用这种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实例。例如,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句式“Whether…or…(无论…还是…)”的用法,教师可以将它组成一个句子,同时将关键点为学生指出来。
像:Shestudieshardinthedaytime.Shestudieshardatnight.Whetherinthedaytimeoratnight,shestud-ieshard.等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关系后,就可以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英语教师可以写下面的内容:ItoftenrainsinShaanxiprovinceinsummer.ItoftenrainsinShaanxiprovinceinwinter.Whether()or(),().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一步步的去掉给学生的学习支撑,把学习的任务逐渐的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一直到最后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最后让学生对自己本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反思自己是不是真正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文章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视角,利用跨文化交际和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为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措施。给目前中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策略,符合了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作者:管秀梅 单位:安徽马鞍山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
(八)
一、外译文学的差异中的中西方文化
之所以会出现外译文学作品中的差异现象,其实是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的结果。因为中西方文化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了译者在外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加入或者参考了一些文化因素。所以,在理解外译文学差异的同时也就不难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而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西方文化互动中的差别
在中西方外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存在着数量和选择上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当今社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对等和更大的文化落差,相应地会使当代西方读书界对中国文化所知甚少。在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里和中国有关的图书更多的是有关“风水”“易经”“八卦”和“菜谱”方面的书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歪曲中国现实的图书,却很少有真正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或者以正常的姿态来介绍当今中国的图书。在这种冲突的对比中,中西方在对彼此文化的需求、了解和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潜意识里西方普遍认识到古代中国灿烂的文明,而中国则在当代紧追赶着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脚步。
(二)文学作品与中西方文化
真正的翻译是与文学作品的体裁紧密相联的,不同体裁的文学翻译作品有着自己源头的语言特点。只有在对源语和目的语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基础之下,译者才有可能展示出原语本质和丰富的意思。文学作品语言风格上的差异也会导致不一样的文化气息。在实际翻译中,不仅要准确地再现诗的主旨、感情和原文传递的思想,还要翻译出诗的内涵和文化特色。而诗歌是公认的能够传递最多文化内容的文学体裁,从形式和内容上都不难看出其展示出来的丰富的文化特性。不同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功能。只有在控制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两种语言的特点的情况下,可以熟练使用两种语言的翻译,以创造真实地反映了源语言翻译的风格。
(三)翻译方法与中西方文化
翻译中存在着众多的翻译技巧。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导致在语言上,汉语语言侧重意合,而英语语言讲究形合。具体说来,汉语意合在语言中的体现就是较多的无主语句和不完整的句子,然而,在英语语法当中,主语是一个完整句子的必须成分。因此,在文学作品的外译中就应当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如增补、注释、回译和替代等来把握文学作品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处理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产生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理论。所谓的异化是以原语文化作为归宿,采取接近原貌的形式来讲原语文化转变成目的语的形式。之所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传达原文的意象和文化内涵,能够将原作的面貌完整的反映出来。这样一来,就直接跨越了中西方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保留了原语中的文化特色。所谓的归化是把两种不同的文化中的异质成分进行相互的转化,以便读者更方便的接受,它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译文更加符合读者的习惯,进而方便地阅读、表达和欣赏。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当原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差异较大的时候,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所处的差异中的中西方文化,译者可以根据相应的中西方文化习惯来使目的语读者进行良好的阅读。
(四)写作背景与中西方文化
文学作品往往存在着丰富的背景,包括国家地理、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宗教、生活方式、政治、价值观等,在对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也在以上背景中存在着差异,而这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会体现在这些语言之中。首先,中西方国家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差异,造成了地理环境、生活风俗和气候上的差异,往往外译文学中或多或少的会受这些差异的影响。其次,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更是有着举世瞩目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战争四起,在文学中留下了许多军事术语。中国劳苦大众长期处于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剥削之下,于是有了“苛政猛于虎“”八字衙门两边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民谚。同样,在英国历史上,人们饱受教皇和国王桎梏统治和残酷压迫,于是有了“Thekingandpeople,thelionandthewolf”和“Kingsgomad,andthepeoplesufferfromit”的说法。再次,宗教文化对西方国家而言,是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学氛围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代表性的《圣经》,英语中就有很多语言出自这里;在中国,儒道佛三教在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作用,同时他们也对中国文化影响颇深,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可见一斑。其实,不同国家的语言在表达情感上都不一样,但是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那么也很自然的造成了不同的语言对同一个客观事物有着不一样的认知和价值观。
二、小结
外译文学作品的差异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翻译故事、传达信息,还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再现语言之美,特别是翻译经典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总之,由外译文学的差异可以窥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别,同样的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导致了译者在外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那么,译者本身,在进行文学外译的时候,就需要兼顾翻译技巧和中西方文化差异两个因素,在保证文章本身不失真翻译的同时,又能够满足翻译之后读者理解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外译文学作品,进而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作者:王磊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九)
一、对于西方艺术作品的赏析
《大卫》是米开朗基罗耗费了三年的时间与心力创作的一件雕塑作品,在赏析这件作品时,笔者很清晰地向学生介绍作品的相关创作背景。在那个时代最杰出的雕塑家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看来,完美的生命艺术体往往早已经存在于一块块顽石中,雕塑家的使命就是将它们从顽石中解救出来,这也正是作者在自家后院看到一块闲置了很久的大理石后欣喜若狂的原因。在看到这块大理石时,米开朗基罗仿佛看到了《大卫》的雏形,于是打造出了这件完美的作品。这些相关知识的介绍能够很好地让学生了解这件作品的创作时代和创作背景。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细节部分展开赏析,使他们能发现这件雕塑的和谐与美。
二、对于中国艺术作品的赏析
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水墨画。水墨画是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形式,其涵盖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化意蕴。水墨画往往比较清冷,画面上只有黑白两色,用墨迹勾勒出种种形象,画面很素雅,有很多留白的地方,整个画面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欣赏水墨画对于高中生而言可能还有难度,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更喜欢活泼、明快的画面,对于简单、直接的作品更能够产生共鸣。水墨画正好与之相反,它看上去并不热闹,色彩较为单一,然而它的意境很深远,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领会水墨画的意境与内涵。在给学生讲解中国水墨画时,笔者会介绍水墨画相关的知识背景,如很多水墨画都是根据诗词创作的,画面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视觉诠释。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笔者通常会先和学生一道学习与感受这首诗词,领会字里行间传达的意蕴,等学生在头脑中能够充分构筑画面后,笔者再向学生展示根据诗词创作的水墨画,让学生比较自己构想的画面和作者描绘的画面是否一致。学生看了画面后往往很受触动,因为画面的朦胧和诗词文字的隽永十分契合,两者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传递着一种共通的美。而让学生能够领略到这种美,便是赏析画作的意义所在。
三、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学生通过欣赏中西方两种差异很大的艺术作品后,已经很清晰地意识到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艺术作品在内容及形式上的不同。的确,无论是在文化还是审美上,中西方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很直接地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上。西方文化的传统使人们在画作上通常以“直”为美,这体现在整个作品的布局上为对称式,并且讲究几何造型;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则更讲求含蓄内敛、追求意境,这在很多画作中体现为虚实、大小、远近等方面的结合。在学生充分领会到中西方艺术作品中的“异”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上述两幅作品中,能够找出‘同’的地方吗?是什么让你感觉到两幅作品是共通的?”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显然存在难度,然而,仍然有学生有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说:“不管是雕塑创作还是水墨画创作,都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也有学生说:“两件艺术作品最后都是为了能传递出好的情感。”不得不说,学生的感悟是很有价值的。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就艺术本身而言都是为了带给人美的感受,都是为了传递出某种情感,都能够很好地陶冶人的情操。只有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背后深藏的艺术的本质,才能够让学生对于艺术有更深刻的感知,这才是中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也是美术课程教学的主旨。美术教学是一个让学生感受与领略美的过程,但学生想要真正体会艺术作品的美与内涵,就需要对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有更好的感知。无论是西方文化遗留的传统还是东方文化熏陶下的表达,教师都要在让学生在感受两种文化差异的同时引导他们体会文化间的共通性。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看到中西艺术作品的不同点,并看到中西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的共通之处,这才是中西文化比较在美术教学中的良好渗透。
作者:齐明娟 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