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英语教育中中西文化的均衡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分析英语教育中中西文化的均衡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分析英语教育中中西文化的均衡性

一、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与英语母语者的交流中,很少主动地用英语来介绍优秀的中国文化,会下意识的躲避这方面的话题,主要有两个原因:大学生自身对本土文化都知之甚少,何谈用英语来释义;即使了解中国文化,也缺乏用相应的英语进行准确描述的能力。长期以来,这种状况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不容忽视。首先,它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以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和特色节日为例,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们传统的习俗,然而很多学了多年英语的大学生却不知该怎样用英语表达“元宵”这一中华特色的美食,更谈不上用英语介绍元宵节的历史由来及这一节日相关的风俗活动了,当外国友人问到的时候,也只能用“sorry”之类的话来表达歉意了。这样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受挫无疑会阻碍其交际能力的发展,从而削弱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其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优秀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民族自豪感。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学习者由于缺乏用英语释义中国文化的能力,所以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很难辩证的客观的对待中西方文化,从而造成很多错觉,认为中国文化是落伍的,不实用的,而西方文化就是先进的,更好的。比如关于“感恩”的思想,如果学生被问到在中国有没有特定的节日来表达这一主题,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特定节日信手拈来,“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都是以感恩为主旨的,他们可能会尴尬的回答的确“没有”,但如果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具备相应的英语表达力,那就可以自豪的回答中国文化中的感恩都是如何表达的。最后,这种现象不利于世界多元化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充分理解。英语学习者要实现用英语准备规范的表达中国文化的目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积累,二是具有足够的英语词汇量和一定的翻译能力。其中任何一个的缺乏都会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障碍,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难以走向世界,融入到多元文化中得以发扬光大,同时也失去了与西方文化沟通的途径,这对两者都是不利的。显然,以上这些负面影响都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和初衷背道而驰,长此以往,一味的盲从西方文化,遗弃和背离本土文化,无异是一种文化的入侵和垄断,所以,要找出这种现象的症结,必须回归到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中去,因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改革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1、转变传统的英语文化教学观念传统的英语教学认为,教授和传播中国文化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英语教学就在于学习和传播西方的语言及文化,所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注重了学生学习英语及其承载的欧美文化,忽视了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而学习的“失衡”导致的这种能力的缺失必然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只能被动的单向的接受西方文化,而无法把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只有西方文化的输入没有中国文化的输出,跨文化交际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对等性”和“双向性”。笔者认为,传统的英语的文化教学仅仅侧重欧美文化的学习,把两者等同起来是片面的,欧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同等重要,不应该厚此薄彼,而轻视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教授英语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英语,批判的吸收西方的文化精髓,更重要的是利用英语这一工具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内容的不对等和方向的单一性。所以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力理应纳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范畴,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文素养,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对西方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能够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发扬光大。当前,这种观点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和认可,他们也深深体会到将中国文化教学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改革相关的教材和课程设置目前,在高等教育这一层次中,很少大学开设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即便有大多数也都是中文授课,且被列入选修课程,而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课程几乎为空白,再者,涉及到中国特色文化的英语教材寥寥无几,即使相关的内容,也是零零星星散落在各个书籍中,且内容缺乏系统性。所以中国文化的教授在英语教学中处于边缘或者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学生缺乏有效的途径将英语学习和中国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另外,大学生本身继续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较差,缺乏对母语文化的积淀,这就造成了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要改善这一局面,应该在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把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纳入外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在英语教学的课程框架内,开设介绍中国文化和中英文化对比的英语课程,并编写合适的教材与之相配套。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应该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使英语这门语言更自然的融入到本土文化中来,中英文化对比的课程应突出两种文化的平等性。这样,教师和学生就会“有本可依”,减少了他们教授和学习的盲目性而变得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重要的是也给学生的学习搭起了一座桥梁,使英语学习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得以有效的衔接,使他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优秀的中国文化,增强英语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自信心。笔者曾经对160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就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中国文化的英语学习的意愿分别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4%的学生认为自己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薄弱”,1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表达力“一般”,只有5%的学生认为“很好”,但93%的学生表示很愿意学习这样的课程,希望开设有关的英语课程,认为这对于他们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英语的实用能力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3、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有效资源,使渠道变得立体化,全方位首先,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把英语知识和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缓解学习的枯燥和乏味。例如,在讲解西方文化节日“情人节”时,不仅要介绍它的由来,习俗;更要与我们的“七夕节”相比较,使学生了解它的由来,习俗,学会用英语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从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这种对比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更深刻更客观的理解中西方两种文化,也能够更准确的向外国人用英语释义中国的“七夕”文化,另一方面,学生不至于一味的推崇和效仿西方人的文化传统,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而冷落中国的“七夕节”。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文化慢慢有了积累和了解,为跨文化交际实现真正的“双向”“对等”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善于见缝插针的精神,适时的挖掘学习者已有母语文化资源和母语环境资源,从学习者身边的事物开始。例如,想要介绍西方人的价值观,如何对待友谊,金钱,事业,家庭等等,我们就无法回避中国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也只有这样学习者才会以一种超越狭隘的民族文化观的态度来看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容客观地看待两种文化,并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另外,在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采取灵活多变的原则,使学生始终处于适度的紧张和兴奋状态。例如开展讨论,辩论,情景剧等活动,这样自然地就把毫无生机的平面教学材料转化成了立体化的,进程化的活动,使学习者成为新知识的构建者和参与者,便于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锻炼和提高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语言输出是建立在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基础之上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学生提高学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一渠道是远远不够的,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后的自学,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也非常重要。教师还可以把介绍中国文化的好的英语资料,例如书籍,视频等打成“教学包”推荐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做到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同时,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数量由于渠道的拓宽而增加了很多。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与学校留学生的联谊活动,每次活动都提前设定主题,这种活动可以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起到推动的作用,使其在真正自然地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提高用英语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4、加强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果老师在讲解西方文化时没有做到辩证客观的对待,没有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话语中充满了对西方文化的赞美和向往,那么对学生的学习一定会起到误导的作用。只有加强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发挥好其主导作用,所以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关心文化的发展动态并能够与时俱进。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用自信的态度看待自己的文化及其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关系,提倡“互相尊重,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思想。“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国家要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更要在世界范围内把它发扬光大,使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化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时代给了中国英语教学界一个新的机会,身担这样的使命,英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及研究者们自然责无旁贷,为英语教学改革取得突破和进展而不断地探索。郑玲玲

作者:郑玲玲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