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互译在中西文化中的体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英汉习语互译在中西文化中的体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英汉习语互译在中西文化中的体现

翻译中如何保证形象、遵循文化的因素是个难点。首先要理解被翻译的习语的确切含义,结合习语的修辞,再做翻译。但是,并不是每一句都能维护好原有的形象,这时,只有将文本的基本大意做出翻译即可。习语的翻译,方法不固定,需要译者根据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结合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与背景灵活处理。

一、直译(加注)的习语英汉互译

直译,遵循译文的语言规范,不影响读者的理解与接受。一般来讲,多数习语大都可以直译,保留原文特色,减少翻译失漏。但是英汉习语中有相近的地方,隐含意义相同,互译是不成问题的。如Everymanhashisfaults.译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tobeonthinice译为“如履薄冰”;Birdsofafeatherflocktogether.译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Giveadogabadnameandhanghim.译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同样,汉语的“纸老虎”译为“papertiger”“;对牛弹琴”,译为“toplaytheharptoacrow”。因为两种语言不管是习语的内容还是习语的形式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保留原语比喻,更容易理解。但是,某些习语在历史文化差异影响下,直译就会使意义扭曲,或者是不完整,影响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这就需要翻译时,直译后加注,加注的内容为习语背景或是潜在意义。如You’rereallycarryingcoalstoNewcastle.Shehasmanyadiamondrings.“多此一举,费力不讨好”,你真是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虽然加注了,但是一般中国读者不可能读懂“运煤到纽卡索与多此一举”的联系,那么进一步就需要通过尾注说明Newcastl(e英国有名的煤城)。英语中有一些不同的否定句型,其中有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否则会造成误译、意义相反。如,部分否定句型,不同于汉语的思维形式“Idonotknowallofthem.”误:对他们我都不认识。正:对他们我不是个个都认识。“Itisawisemanthatnevermakesmistakes”误:聪明人从不犯错误。正:无论怎样聪明的人也难免犯错误。

二、英汉相近的习语采用套译

英汉存在相近习语,意义与褒贬基本相似,民族色彩不强,属于对等的习语。只要不损害原文大意,遵循原文思想,翻译时可采用套译。译文不会变味,同时,读者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准确理解习语,切毋望文生义,以免闹出笑话来。如“Johnlikestopathimselfontheback”约翰喜欢捶自己的背。(正确译法:约翰喜欢自吹。)“;Itisagoodhorsethatneverstumbles”好马也有失蹄时。(不宜译成“良马不失蹄”)套译习语确有助于表达原文,但需要注意不要光看字面意思,体现着不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采用套译法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民族色彩太浓的汉语成语来套译英语习语而损及原意。如“Manyheadsarebetterthanone”一人不及众人计。(不宜译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具体采用哪种译法,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三、结合民族文化特征英汉意译

习语比较特殊,常常与一个民族的特征相联系,会采用各种修辞方法。翻译时,套用习语难以达意,就可以采用意译,译成非习语的词语。如“他是个粗枝大叶的人”Heiscrudeandcareless.死译:Heisamanwhohasbigbranchesandbroadleaves;“她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Shehasalifeofluxuryanddissipation.死译:Shehasalifewithdrunkenpaperandbewitchedgold.当不易为汉语读者理解,又难以套用,就采用意译方法。舍弃原习语的形象,追求意思的靠近。英汉习语历史悠久,各有特色。英汉互译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原习语的形象性与民族特色,关键是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译出习语的确切含义。

作者:林池容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