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框架理论视角下中西新闻的比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闻框架用何种方式呈现出新闻事件给大众,这将影响大众对事件本身的理解,这就相当于把框架理论当作现实世界和主观想法联系起来的桥梁。当前,中国对外传播工作更加重要,要构建新型对外话语体系,将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在对外话语中体现出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结合对文献的梳理,基于框架理论在新闻事件中的运用,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媒介;框架;呈现;理解;新闻事件
1974年戈夫曼在《框架分析》(FramingAnalysis:Anessayontheorganizationofexperience)对“框架”的概念做出较完整的定义[1],“用以阐述人们如何理解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托德·吉特林在《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中写道“尽管媒体不是反映现实的镜子,可它们也不是一副想象中的抽象作品。它们更像是一面哈哈镜,变窄加宽,延长和缩短,扭曲和忽略早已存在的事物。”[2]这就点出了媒介对事物的反应也就是利用框架圈定出了一个范围。塔其曼提出的“新闻框架”概念,认为“新闻框架帮助记者按照现行主流论调撰写报道,同时塑造读者对事实的理解”[3]。就媒体而言,新闻框架用何种方式呈现出新闻事件给大众,这将影响大众对事件本身的理解,这就相当于把框架理论当作现实世界和主观想法联系起来的桥梁。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内容分析方法,《人民日报》和《卫报》这两报对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报道作为分析样本,在框架理论的视角下,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根据框架理论,本文将针对样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进行类别解析,发现中西新闻报道的不同。
二、宏观角度
版面的大小和位置影响着报道效果的塑造,同时也反映出新闻工作者的不同用意和目的。根据统计《人民日报》共有13版面:要闻版、头版……国际版、专题版、民主政治版、副刊。《卫报》的版面共有11版面:世界版、国内版、科学版……社论版、文化版、读者版。基于新闻理念和具体操作的不同,两报的版面所采用的名称和划分标准不同,版面设计就呈现了巨大的差异性。具体就两报版面分析,《人民日报》在国际版以核心阅读的头版位置刊发此次事件,紧接刊发一篇评论,该事件总占据版面的3/4,《卫报》同样在国际版刊发头条,占据总版面的3/5。两报在版面上的共同点是把该事件当作国际要闻来处理,放在头版位置,而两报之间的一些微妙差异是《人民日报》报道该事件版面整体大于《卫报》。说明《人民日报》相对于《卫报》对此事件的报道注重程度稍微略高。报道数量的多少对大众产生正面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关联,报道越多越丰富时,大众对该事件的印象就越深刻。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人类文明遭到重创,中国理应予以重视和表态。具体统计如下:《人民日报》要闻数2,评论数1,共计3;《卫报》要闻1,评论数1,共计2。报道数量是新闻框架构建的一个重要渠道,从数据可见,虽然两报整体报道数量偏少,但《人民日报》的报道数量是多于《卫报》报道数量,这说明中方对此次国际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报道主题是一则新闻的核心,不仅能让大众对事件大概一目了然,更是通过主题能彰显报道的立场。恩特曼说“文本的架构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4]。新闻需要通过关键词来进行建构框架,例如想要在一则报道中表达国家形象时,是通过类似于经济大国、科技强国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本文将两报报道的话语主题统计如下:人民日报:《巴黎圣母院大火再敲文物保护警钟》《珍重与保护,一样都不可少》《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面临多重挑战》;卫报:地狱之火毁灭巴黎圣母院、《卫报》评巴黎圣母院大火:我们的哀思与法兰西同在;根据两报的报道标题,可以明显看出两报报道角度的差异,《人民日报》在表达对巴黎圣母院哀思的同时,也表达出对事件的反思,“保护”作为《人民日报》的关键词,希望引起各国加大对文物保护力度的重视,让人类文明能够延续。《卫报》作为欧洲英国的老报,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巴黎圣母院对世界的意义,不仅是欧洲文明更是世界的瑰宝。同时,《卫报》更加强调事件本身,“火”与“巴黎圣母院”作为关键词,直接凸显出这场毁灭之灾,令大家的情感都受到了伤害。《人民日报》以一种宏观的视角看待这次事件,呼吁各国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卫报》更多的是情感表达。
三、中观角度
在内容方面,《人民日报》主要新闻报道题材涉及主要报道事件、次生事实以及原因和评论,而《卫报》就以主要报道的事件以及事件原因分析和评论为报道内容。以其中《巴黎圣母院大火再敲文物保护警钟》为例,全文21段,共计1642个字:“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一场突发大火中轰然倒塌……目前进入调查和损失评估阶段……需要构建一个科技化、系统化、全覆盖的文物安全保护机制。”就报道内容来看,是一种标准的“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5W明确呈现主题,不仅是对事件本身进行报道,还关注到大众对这件事的态度,以及针对频发的文物事故提出解决倡议。
四、微观角度
新闻的倾向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事件报道的情感色彩大多分为三类:正面、中性及负面[5]。对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报道,《人民日报》和《卫报》的倾向有类似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根据文本分析,《人民日报》首次报道关于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巴黎圣母院大火再敲文物保护警钟》,现场的篇幅占据全文的3/7,而次生事实占据2/7,仅有报道的最后是关于火灾的态度,倡议“构建一个科技化、系统化、全覆盖的文物安全保护机制”[6]。在《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面临多重挑战》这篇报道中,罗列已有的背景材料并做分析,然后结合各位专家的看法以及巴黎圣母院发言人的讲话,报道最后总结所有并表达一点自身态度。不难看出这报道呈现中性倾向,陈述一个新闻事件,没有过多的情感表达。但在《珍重与保护,一样都不可少》这篇报道中,详细的报道火灾现场,使用较多积极倾向的用语“全世界只有一座巴黎圣母院,它不仅是法国的,更是全人类的。”[7]强烈的表达出对巴黎圣母院的高度评价与深刻哀思。《卫报》的两篇均以积极倾向报道,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历史上的巴黎圣母院是如何的辉煌,衬托出它的历史地位,也用一些消极词语“destruction”、“terri-ble”、“heartbreak”反衬大众对它的哀思。如何选择和使用图片也是构建新闻的一种有效手段。《人民日报》选择图片时注重整体,在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的头版用的是现场工作人员为灾后的巴黎圣母院拍照的图片,相应文章主题号召,为文物敲响警钟,这张图片既有灾后保留下来的建筑主体又有抢救的工作人员。《卫报》选择是巴黎圣母院塔尖熊熊燃烧的烈火图,彰显标题中的“地狱之火”,也表示这场大火将会带来的破坏是难以估计。在《人民日报》第二篇报道以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为主题的评论选择是已经扑灭大火后的巴黎圣母院的现场图,据图可见,塔尖只剩一个框架,暗含历经几百年的建筑修复将要面对很多挑战。《卫报》的第二篇报道是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对人类造成的损失评论,选择是一张塔尖被烧毁后还未被扑灭的火灾现场图,这张现场图虽然没有头版图片的震撼,但依旧给人一种叹息,人类文明就被一场无妄之火毁灭了。
五、研究结论
文章通过分析版面、数量、主题、内容、倾向性以及图片,我们发现中西媒体报道框架的差异主要归因于文化背景和媒体功能不同。在中国,媒体的功能更多是宣传,而在西方,媒体更多充当“第四权力”,充分表达自身的诉求。因此在巴黎圣母院大火这次事件报道中,中方的报道多是相对宏观的叙事,关注事件本身和反思,而西方媒体报道则更多放在事件态度和大众情感表达上。当前,中国对外传播工作更加重要,要构建新型对外话语体系,将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在对外话语中体现出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作者:张丽娜 韩帅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