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内外饮食文化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早在中国就一直流传着:“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可以看出中国人在饮食上很早就认识到食物味道的重要性。中国的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重要的是人们在食物的味道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在不断地丰富着饮食文化。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本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当时受到佛教的影响,人们主要是以素食为主,谷物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人们认为食肉食腥是杀生的行为,因此大大推动了蔬菜类植物和烹饪制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豆制品技术的发展。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逐渐开放,饮食观念有了很多变化,人们对食肉食腥就没有太大的约束,同时受西方饮食的影响,中国人更加重视饮食的科学性,餐桌上肉类和奶制品也越来越多,并且样式也日益丰富。在西方,人们更注重的是饮食的科学性,在人们的饮食结构里比较注重蔬菜的合理搭配,西方人们保持着游牧的习俗,也比较注重动物蛋白质的摄取,牛肉、鸡肉、鱼类和猪肉较多。到现在西方人们对饮食上更加注重肉类的食用,甚至发展到现在肉类的重视度已经超过了中国。西方人们对饮食更注重科学合理搭配,这种科学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是值得中国人借鉴的。
二、中西饮食对象差异
一个民族对饮食对象上的差异因当时地域、气候以及传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自古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国家。历来就是以谷物为主,但随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文化的不同,人们的饮食对象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饮食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烹调方法更是五花八门。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食材,食材的不同,就直接决定了人们的饮食的不同。中国的面食可以说是有着最古老的历史,面食一直是人们比较喜欢的饮食。食物的多样化,食物的创新,使得人们在食用时能够乐在其中,达到身心的愉悦。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丰富多彩。儒家文化是中国历来都很重视的文化,儒家讲究“以和为贵”。在饮食文化上也同样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哲学观念也用到了中国的饮食上。西方饮食传统农业主要为畜牧业,种植业只占很小部分。因此西方人以食用肉类和奶制品为主,谷物为辅的饮食方式。西方人饮食常讲究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他们食材虽然丰富多样,但常常种类单一,饮食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和生活交际。过于讲究科学性造成了同一道菜在不同的区域、家庭,味道通常是一样的。西方人们不会把饮食和精神上的享受联系在一起,显示出强烈的目的和功利的含义。
三、中西烹调操作程序差异
由于中国对饮食有比较多的要求,饮食对象的范围大,种类多,因此中国的烹饪原则和讲究方式会有很多的不同。中国的饮食一般各家对同样的一道菜,用同样的材料和同样的厨具做出来的一份菜的味道往往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在辅料的添加量和火候的把握上不同,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技巧的使用在菜的烹炒上也会有很多的表现。因此人们为了追求食物在味道上的不同,人们往往会在食物辅料和技巧上的使用上会变化多端。在烹饪的程序上,人们为了追求味道的至高无上,在操作程序和准则上不是有特别的规定性,主张随意性。西方国家因为讲究的是饮食的营养和科学性,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西方对菜谱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对于食物的调料,时间会精确到克,厨房会备有测量辅料的天平、量杯、定时器等等大小不同的容器。因此西方配出来的食物同一道菜往往味道是一样的。比如说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味道在全球是一样的。西方哲学的思维表现是机械化的,在饮食上就表现了理性科学的饮食文化。
四、结语
饮食对人们的现代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人们对饮食的讲究越来越多,除了重视饮食的色香味,也越来越重视饮食的科学合理均衡,营养保健。西方文化以前更重视饮食的科学合理搭配,现在更加重视饮食的色、香、味、异、形。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国际间的各种交流之中,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逐渐地改变着各国人们的生活,改变着全世界。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让中西文化差异逐渐减小,使得中西文化共同交流、互补。
作者:王海燕 单位:湖北省襄阳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