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格尊严在饮食文化的体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人格尊严在饮食文化的体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人格尊严在饮食文化的体现

孔子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果蓏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丘闻之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与宗庙之盛也。’”这说明在孔子的眼里,食物本是有着贵贱之分的,黍为五谷尊长,而桃为食物中的下品,连祭祀都不用桃,而这种秩序正如同人类社会的秩序一样,不可以随意僭越,所以孔子执意要把黍放在桃的位置下面。孔子认为在食物里同样体现着一种道德观念,所以在进食时就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对尊贵的食物表示出敬意,而不让地位低的食物潛越其上。又如《吕氏春秋》里记载云“:文王嗜菖蒲菹,孔子闻而服之。缩额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菖蒲菹”应当是某种水生植物的嫩芽,质地粗糙,味道也不正常。吃这种味道古怪的菖蒲菹,一般人都难以下咽,而这种“菖蒲菹”却是制礼乐的周文王时常食用的。孔子在这种食物里面,看到是周文王饱尝艰辛的生命历程,所以他要用品尝菖蒲菹的做法来更深刻地体会周礼的真谛,所以才会“缩额而食之三年”。因此,食用这种菖蒲菹并不是对美食的追求,而是用食物这种方式表达对周文王的敬意和对周礼的崇尚。

《孔子家语》卷二有云“:鲁有俭啬者,瓦鬲煮食。食之,自谓其美,盛之土型之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大牢之馈。”在鲁国有人给孔子送来盛在土碗里的一碗粗米饭,孔子乐而受之,像收到重大的祭品那样非常开心。孔子并不是喜欢这样的一碗饭,而是喜欢在这碗饭里所体现出的一种品德,孔子认为“:夫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撰具之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当一个人吃到一种可口的食物时,就想到要把这种食物呈送给他所尊敬的人,所以孔子收到的薄食和陋器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饭食,而是包含在薄食和陋器里面的对圣人的敬意,孔子深刻体会到这种赠予行为里的仁爱之心,因此这种饮食已不是简单的吃喝,而是民众对知名学者的敬意,已有了一种精神的内涵在里面。因为食物里可以表达对人的敬意,所以国君也常以食物馈赠臣属,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当闻听孔子生了儿子时,鲁昭公便以鲤鱼赠孔子表示祝贺,而孔子为了表达对鲁昭公此举的敬意,就将儿子取名为“孔鲤”。由此可见,这时的食物是一种感情的纽带,鲁昭公送鲤鱼给孔子,表达他对孔子的恩宠,而孔子受宠若惊,也为了铭记此事,索性以“鲤”为儿子的名字,这已充分说明这种馈赠行为里面所蕴含的对双方的深厚敬意,于是食物就成了一种情感活动的载体。

一、饮食里的气节和人格

因为饮食是人类生理的需要,是生命的基础,也是生活质量的一种体现,所以饮食的匮乏有些会造成产生不良行为的动因,也是呈现高尚品德的契机。当兵荒马乱之时,或灾荒年景之时,因为食物的短缺,往往会出现一些为了饮食而不顾尊严的人,成为人类的笑柄。而同样,在种种危难时刻,面对美食和厚禄不动心的人,会受到后人的敬仰与崇拜。中华先民历来注重人格尊严,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标准,这里当然包含了人们对饮食的态度。如《史记•伯夷列传》记载的“不食周粟”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对人物气节的歌颂“: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而此时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兄弟俩以为这是不义之举而予以反对“: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伯夷叔齐就是以“不食周粟”来表现自己的爱国气节,所以身为商朝贵族的兄弟二人宁可深藏于山林里食野菜,也不肯出山去过丰衣足食的生活,这就是体现在饮食里的英雄气节。因此,中华民族才有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德评判。春秋时代有齐国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也是典型的平民百姓在饮食面前所表现的人格尊严。《礼记•擅弓下》记载云: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这里记载的那位衣衫褴褛的饥者,虽不见姓名,却是一位极有尊严的人物,在大饥大灾面前,他忍受着生理上的煎熬而不受食物的诱惑,宁可舍弃食物和生命,也不接受贵族送来的带有侮辱性的饮食。所以,可见人类的尊严在任何时候都比食物和水更加有价值,正如吴晗《谈骨气》里评论的那样“: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食物里有了美感和诱惑,所以古人也会用食物来形容某种精神上的享受或追求,如《论语•述而》记载云“: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因为乐之至于斯也。’”这句话用古代人并不常吃的珍贵肉食来比喻华美的韶乐,当欣赏了“如上天无不图覆盖,如大地无不周载”的至美至善的韶乐之后,孔子完全沉浸于韶乐所制造的美感境界里,精神上极其享受,以至于忘记了庸俗的肉食。此例足见孔子文化品味之高和精神追求之高。

二、饮食里的道德高度

既然饮食里包含着道德的内涵,那么真正有道德的人就应当去追求饮食之中的道德高度,而不是去追求美食本身,要通过饮食文化来完善自身的道德建设。在这里“,一箪食、一瓢饮”的苦学之士颜回给后世作出了道德上的榜样。《论语•雍也》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春秋末鲁国都城人,字子渊,亦称颜渊,是孔子最得意弟子。他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又非常尊重老师,以德行著称,也深受师兄弟们的敬重和拥戴。而生活中的颜回却是一个十足的赤贫之人,他的日常生活除了读书,就是食用“一箪食,一瓢饮”的粗陋的饮食,没有任何美食美味。“箪”和“瓢”都是最粗陋低级的餐具,属于赤贫人家的生活用品,可见盛在这种餐具里的食物一定极粗糙极简单。在这种极端的困境里,酷爱读书的颜回并不改其道德追求,也并不以此种饮食为苦,反而津津乐道地读书,进入一种忘我境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在论述人类的生理需要和精神追求时,有非常明确的阐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孔子认为人应当放弃物质的追求,特别是放弃对美食甚至是吃饱饭的生理追求,而去真诚地追求“道”。而当“道”的追求与物质的追求发生矛盾时,君子的选择应当是“君子谋道不谋食”,毫无疑问地将道义追求放置于生理享乐之上,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这也正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追求的基础。

孟子亦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在这里鱼与熊掌代表着两种不同境界的美味,美味虽好,但人类只能得到一种,那么就只能去追求最高境界的美味。随后,孟子借美味之喻道出他的生命价值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当生命与人类的道义上的追求相互碰撞时,道义追求就像美味中的熊掌一样吸引着人类的目光,所以应当放弃生命而去追求道义。在这里,孟子是借美味之喻来阐述他的人生观,而人生的价值又包括在美味的比况之中,因此孟子把人类对道义的追求比况得恰如其分,非常精到。

作者: 周吉国 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