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饮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饮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体系中具有突出人文魅力和中华文明精神的文化内容,其形式多样且载体丰富,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其融入大学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实现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本文结合《中国饮食文化( 第 3 版) 》一书,以大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思考饮食文化融入与渗透于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论述饮食文化融入所面临的阻碍,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出促进饮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播的路径。由吴澎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于 2020 年 9 月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 第 3 版) 》一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我国饮食文化内容、特征及其发展的专著,全书共包括九个章节。第一章为概述部分,主要阐述我国饮食文化的基础定义及相关概念,包括我国饮食文化的差异性、我国传统饮食思想等。第二章系统介绍我国八大菜系,包括八大菜系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势,代表菜品以及特征等。第三章与第四章以酒文化和茶文化为对象,详细论述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历史发展特征与趋势、茶艺与酒礼文化、我国名酒名茶的品类和代表产品、酒与茶的文化名人和故事等内容。第五章以文献研究为主体,从古今文学创作中探讨我国饮食文化内容。第六章着重介绍我国饮食相关的民风民俗,点明我国饮食文化在民俗文化中的深刻体现。第七章以筷子文化为案例,论述我国饮食文化的海内外传播现象,肯定了极具特色的饮食器具文化。第八章以就餐礼仪为主题,具体论述传统餐桌文化和筵宴礼仪文化。第九章详细介绍与我国饮食文化相关的历史名人故事。总体来看,该书详细介绍我国饮食文化内容,细致分析我国饮食文化的区域化特征和民族属性,是一部可以有效传播我国饮食文化的优质文化读本。
1 饮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与传播的现实意义
书中指出,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饱含着我国人民的劳动智慧,在我国文化体系中极具代表性。将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以下两方面现实意义。
其一,直接意义,即从饮食文化角度来看,将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有助于促进我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推动中华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承。饮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体系中的突出代表,是直接彰显中华民族文化样貌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内容,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青年,应当承担起传承我国饮食文化的责任。将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推动学生在教学中认知、了解以及认同我国饮食文化。笔者认为,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母语学科,应为学生营造接触我国饮食文化和接受饮食文化熏陶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攒更多饮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在了解饮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形成对我国饮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其二,间接意义,即从大学语文教学角度来看,将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升语文课程育人质量与水平。在大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融入和传播我国饮食文化,可以有效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与全面性,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此外,通过将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还将有效发挥饮食文化的精神引领价值,强化大学语文课的铸魂育人作用。以茶文化为例,茶叶、茶树的种植与培育等文化内容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勤,可以引导学生要立足实践、积极求新探索; 茶艺、茶道等文化内容彰显了我国人民的价值追求、礼仪面貌以及审美倾向,引导学生戒骄戒躁、礼貌待人、追求心灵美。因此,饮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与传播将有助于引导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正确形成,帮助广大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走得更远、更好。
2 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阻碍
我国教育界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已开展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尤其在如今文化强国战略以及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推广下,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领域中早已不存在理论壁垒。但具体到饮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方面可以发现,饮食文化难以深度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传播效果并不突出,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语文教学理念略显落后,尚未意识到饮食文化的独特价值。虽然教育界普遍认为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语文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但具体到高校教育教学实施阶段,传统文化的融入与传播明显存在理念阻碍。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种类较多,不同院校的育人思路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文科类综合大学而言,相关院校和教师可能较为重视饮食文化的融入与传播,而对于职业类以及偏理工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语文教育教学理念本身存在一定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建设,因此对饮食文化的融入也不够重视,制约了后续相关教学改革举措。
其二,语文课教学具有单一化和模式化特征,无法实现饮食文化的有机融入。就当前情况来看,诸多院校的语文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多为大幅度的文字叙述模式,以知识点讲解和记录为主要内容,模式化特征明显。在此教学模式下,即便教师充分引入了我国饮食文化内容,但也无法展现出饮食文化的深层内涵,制约了学生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效率和途径。另外,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因此在融入饮食文化内容时,无法 有 效 吸 引 学 生 注 意,阻 碍 了 饮 食 文 化 的 高 效传播。
其三,语文教师对饮食文化内容了解不深,难以有效提取和应用相关文化内容。要想使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并实现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尤其需要语文教师的推动。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规划者、组织者以及引导者,其对饮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应用能力将直接影响饮食文化的融入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语文学科教学专业能力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传播和阐释能力,能在庞大的饮食文化素材库中找到与语文教学相接轨的文化内容。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语文教师在饮食文化方面并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对饮食文化的育人价值不够重视,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并未有效融入和传播饮食文化内容。
3 推动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及促进其传播的策略
推动饮食文化有机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并非简单或短期的工作,而是需要院校和专业课教师适当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满足饮食文化的传播需求,促使饮食文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价值。结合书中饮食文化相关内容,笔者就如何推动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并促进其传播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其一,深化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为推动饮食文化的融入与传播奠定思想基础。虽然目前我国教育界已明确了传统文化融入进教学活动的重要价值,但具体到实际教学实践中,各院校和语文教师还需要明确基于饮食文化融入与传播的语文教学理念,重视我国饮食文化的育人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关的教学规划与设计工作。具体措施比如:文学院院长( 系主任) 以及语文学科教师应当积极开展相关教研活动,通过课题研究等方式明确和深化语文教学理念,并对“饮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与传播”展开系统研究,从教学思想、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编撰等方面制定后续教学改革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其二,创新升级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饮食文化内容的有机融入。充满深度性与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是实现饮食文化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托。从“深度性”角度来看,教师应积极将饮食文化内容融入原本的教材内容中,实现饮食文化与专业课内容的深层次融合。比如: 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古诗词中的饮食文化进行拓展,经典案例如陶渊明二十首《饮酒诗》中的酒文化、苏轼茶词茶诗背后的茶文化等。从“趣味性”角度来看,教师需创新教学方法,善于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饮食文化内容的有机融入。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强化饮食文化的直观展现,利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和认知饮食文化内容,利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饮食文化背后的精神特征等。
其三,丰富语文教师的饮食文化知识储备,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育人水平。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对饮食文化的科学认知,能在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素材库中找到真正与语文教学相关且具有育人价值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普及饮食文化知识。基于此,相关院校应当积极开设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培训课程,或者定期举办饮食文化主题讲座,聘请国内饮食文化领域人才到校开展授课或交流活动,从而加强语文教师在饮食文化方面的科学认知水平。此外,院校也应当积极制定针对语文教师发展的激励制度,通过明确的激励政策,鼓励语文教师积极响应语文教学改革号召,自觉开展饮食文化的传播工作,并以课题研究成果、教学改革成果等为主要考评标准,对成果斐然的语文教师加以奖励,以此带动后续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与传播,需要院校和师生的共同努力,语文学科教师应当将语文课作为文化传播的渠道与载体,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拉近大学生与饮食文化传播之间的距离,加强大学生对我国饮食文化的认同感,推动广大学生形成自觉传播饮食文化、宣扬优秀饮食文化内容的行为习惯,真正实现“铸魂育人”
作者:王会成 单位: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