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饮食文化在语文古诗史上的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饮食习惯,而且对文学、医学、科技、历史等各社会领域均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学术研究不断深入,饮食文化与古代文学的密切关系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古典诗词,为人们提供了研究饮食文化的全新视角,推动了饮食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此,结合中国语文古诗史挖掘其中的饮食文化内容,能帮助人们深入了解饮食文化对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彰显饮食文化的文学魅力,为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奠定坚实基础。由林胜华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1年1月出版的《饮食文化》一书,在汇总梳理中国饮食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从“饮”与“食”两方面出发,阐述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类型,并深入论述饮食对民间风俗、古代文学、审美风格、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构建完善的饮食文化体系,为探究中国语文古诗史中的饮食文化提供了有效参考。
《饮食文化》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基于饮食文化历史观展开论述,系统阐述饮食文化的源起与形成。作者从饮食文化的理论研究出发,深入分析区位因素对饮食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论述阶级社会形态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清晰阐述饮食文化形成的内在机理;同时介绍不同领域的传统饮食习俗,包括居家食俗、宗教食俗、传统食礼。中篇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梳理各个朝代的饮食传承与变化特点,而且针对不同时期的饮食文化特点进行整理介绍;按照风格流派的不同,阐述中国饮食烹制风味流派的形成与划分依据,并介绍闽、粤、京、沪等几大菜系风格;此外,从食物主次、筵席设计、筷子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方面论述饮食文化。下篇着眼于饮食文化的发展弘扬,阐述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以及不同人群的饮食观,并从饮食审美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饮食背后的艺术审美与文化内涵。
参阅本书可知,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体现了各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民俗风情等,折射出当地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随着历史发展、社会变迁,饮食文化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古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的璀璨瑰宝,以饮食文化为背景素材,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逐渐成为传承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必要载体。因此,深入研究中国语文古诗史中的饮食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传承价值。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充分展现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饮食文化,也孕育出类型多样的食材食料,为饮食文化的丰富拓展提供了优势条件。通过研究中国古诗词文化历史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食物制作,其食材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诗经》时代,人们以五谷为主要粮食作物。如《王风•黍离》中写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黍即现在的“小米”。“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是指我行走在田野上,田野两边生长着繁茂的麦子。魏晋时期,饼类成为人们的主食类型。《饼赋》中提到10余种饼类食物,可谓种类丰富、花样百出。如馒头、薄壮、狗舌等。此外,由于地理位置差异性较大,中华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区位性和地域性。《楚辞》中提到,南方以稻米为主食,水产海鲜为副食;根据《孟子》可知北方人的食物以玉米、黍等谷类作物为主,副食则以牛羊猪狗等为主。制作原料的差异性必然会导致食物风格的差异,从而演变为地域化的饮食文化。因此,中国古代诗词记述了丰富多样的食材种类、食物器具、菜肴品种等,为人们了解多样化的饮食文化提供了有效参考。
其二,有助于挖掘饮食习俗背后的文化根源。相较于一般的文化形态,饮食文化十分接地气,既源于民间,又融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饮食文化不只是饮食类型亦或饮食习惯的多样性,还具有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和社会价值,彰显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精神风貌、价值理念、文化思想。而中国古代诗词在描写饮食文化相关内容时,十分注重挖掘饮食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政治民族意义等,将饮食与历史、文化、政治等进行有效衔接,为人们研究饮食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提供了参考依据。比如,唐代诗人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更是资深的美食家,创作出大量关于饮食的诗篇著作。而吃素食的饮食习惯,一方面体现了苏轼本人追求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人生取向;另一方面,受道家长生观念影响,以食素食来凝聚自身的精、气、神,从而维持自身元气。
其三,有助于彰显饮食文化的浪漫色彩。在固有认识中,人们将饮食文化视为民俗文化的衍生,而非浪漫优雅的象征。但饮食文化的呈现应具有多面性,其不仅局限于日常生活的烟火气,也可借助文学之手,营造清丽脱俗、清新雅致的氛围观感,关键在于人们如何描述。而古代文人在描述饮食文化时,极尽雅致情趣,通过浪漫风骨与饮食文化的碰撞,在古诗词历史上留下许多妙趣且意境唯美的文学佳作。比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将酒与明月联系起来,描绘出唯美浪漫的饮酒画面,使人产生了美好憧憬。豪放派诗人李白的“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将普通的田家食物与月光下洁白的瓷盘结合起来,描绘出浪漫雅致的意象。
中国古诗发展史映射着中国饮食文化的身影,展现了丰富多元且意蕴深厚的传统饮食文化。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古诗中的酒文化。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酒始终是诗词创作必不可少的素材,也是文人传情达意的重要表现手段。酒与诗歌的结合,构成了中国诗歌史的华美篇章。唐朝不仅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也是吟酒诗成就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数量上,李白创作的酒诗多达206首,杜甫著有酒诗232首,白居易所写的酒诗接近600首。在内容上,杜甫借助封建贵族的美酒佳肴,侧面反映底层人民的凄苦生活,具有较强的批判性;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将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表达得淋漓尽致;白居易的“无如饮此销愁物,一饷愁消直万金”,通过描写饮酒的欢畅表达自身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典诗词与酒文化的碰撞融合,为文人传情达意提供了有效支撑,使酒文化更加富有魅力与韵味,推动了酒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其二,古诗中的茶文化。茶文化与酒文化是较为独特的两种饮食文化形态,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重要素材与意象来源。从茶叶种类来看,历代诗人都有品尝、赏茶的爱好,并将不同种类的茶写入诗中,营造独特的茶文化意境。比如,陆羽在《茶经》中写道:“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充分表达了对紫笋茶的喜爱之情。白居易的“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描写的是茶中圣品蒙顶茶,好似琴曲中的《渌水曲》一样深受大众喜爱。从茶具茶艺来看,唐代诗人陆龟辞官归隐后创作了一组饮茶诗集《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生动描写了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等一系列饮茶器具,体现出唐代茶事活动的精美巧致。此外,古代文人对于茶的描写不只停留在具体事物上,还将内心丰富的情感寄托于茶中,以寻求心灵慰藉。如宋代书法家蔡襄一生爱茶,即使身患重病也仍然保持乐观心态,通过饮茶寻求内心的安宁,正所谓“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
其三,古诗中的饮食养生。“药食同源”是中国古代中医的药理观念,之后逐渐成为古人养生保健的重要理念,使人们养成饮食养生的保健方法。这一点在古代诗词作品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比如,松花作为一味美味的食材,也具有保健美容功能,是古代的贡品。北宋诗人苏东坡十分喜爱松花制成的食物,写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黄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再如,板栗蕴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抗衰防老、延年益寿的功效。对此,苏辙创作了一首诗歌《服栗》,写道“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高度赞扬栗子的养生功效。明代李时珍也介绍过栗子的保健功效,“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其四,古诗中的饮食种类。在主食方面,古诗中描写的主食大致有饭、粥、面食等。其中,栗饭即小米饭,位列五谷之内,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主食。北宋诗人苏轼在《和蒋夔寄茶》中写道“厨中蒸粟堆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表达了自身对粟饭的喜爱。豆饭是一种粗粮,以大豆为原料,也是寻常百姓家常见的主食。宋代诗人李新在《铜鼓道中所见诗》中写道“豆饭饷田薅鼓住,田塍收水妇翁忙”,描写了豆饭这一饮食传统。粥类也是古代常见的主食类型,北宋时常被用作食疗佳品。苏轼曾写诗记述过粥的制作方法,“火冷扬稀杏粥稠,青裙稿袂铜田头。”在副食方面,古诗中描写了很多蔬菜、水果、肉类等食材制作而成的菜肴。比如,著名的东坡肉由诗人苏轼亲自烹制,并在《猪肉颂》中详细记载其做法。
基于上述分析,中国古典诗词作为重要的文学宝库,记载了大量关于饮食文化的相关内容,有效丰富了饮食文化的意象内涵和历史底蕴。在当今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深入挖掘古典诗词中的饮食文化,通过饮食与文学的有机结合,吸引更多人深入了解饮食文化、感受饮食文化的无穷魅力、领略古代诗歌创作的精妙之处,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其一,将饮食文化融入高校汉语言专业教育中,系统梳理古代诗词史上关于饮食文化的相关内容,按照不同题材、类别、时期进行归类整理,搭建系统完善的饮食文化资源库,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丰富素材;并组织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诗词教学实践活动,如关于饮食文化的诗词创作大赛、古诗词与饮食文化的辩论赛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诗词与饮食文化融合的意境之美,促进其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提升。
其二,借助新媒体渠道和网络平台,创新饮食文化传播形式,如制作饮食文化与古典诗词的趣味视频、古代诗人的美食故事系列图文等,挖掘饮食文化传承的现代价值,提高其感染力和吸引力,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播环境。
作者:林胜华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文化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