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饮食文化和国情教育融合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来华留学生饮食文化和国情教育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来华留学生饮食文化和国情教育融合

我国有着5000多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中国饮食文化也同样内涵深厚。其不仅是华夏五千年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形成的总体表征,也是华夏民族发展的结晶和中华文化持久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国饮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影响,各国饮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涉及广泛,主要包括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民族特征、营养保健、饮食礼仪等诸多内容。对于留学生来说,解决出现的跨文化方面问题,将会帮助他们更快适应中国的饮食习惯,使他们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华夏饮食文化》一书由王学泰编撰,经商务印书馆于2017年的9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从史学、哲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相互融合的视角来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进行探究,主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着手,总结了不同时代的食品、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惯和习俗以及用餐的具体情况,并介绍了不同阶级饮食生活的区别,作者旨在通过生动的语言、夹叙夹议的文字,写作与中国饮食文化有关的文章,来探索古人生活的真相,所折射相互的人文关怀实属令人感佩,使该书能够立足于当前饮食文化的书籍之林,并从中出类拔萃。

一、来华留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

来华留学生有着十分特殊的身份,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是中国国际形象的传播者,也是向国际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通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向世界传播优良的中国形象。现实生活中,他们获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主要通过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两个方面获得。对于理性认知而言,他们往往会借助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媒介来实现信息的获取,如报纸、广播、电视、短视频等新媒体均是从侧面来引起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行为;对于感性认知而言,主要是通过高校所开设的中国课程、饮食文化课程等为他们构建起认知的网络。但由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自身的多样性、复杂性、广泛性,再加上受到实践、文化、语言、生活、习惯、饮食等多方面差异影响,使来华留学生对我国饮食文化、习惯、礼仪始终停留在表面认识,对我国饮食文化的认知仅局限于地域性认知阶段,难以理解各地区、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和文化,未能系统地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因此,要使来华留学生成为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的陈述者,就需要高校先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二、中国饮食文化与国情教育融合以实现相互促进

国情教育是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实际情况为基础,依托课堂教育、校园文化以及实践活动等来引导和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而我国饮食文化又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因此,要使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开展中国国情教育,让学生中国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深入了解,才能引导留学生正确认识中国饮食文化。

(一)地理环境

我国的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由于受到气候、地形、等影响使得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作物种类也各不相同,这就造成各地形成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东南人吃水产,西北人吃陆畜”由此形成。受到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影响,各地区饮食口味有着显著的差异,在我国八大菜系中,有着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俗语,其中川、湘主食辣,这与潮湿的气候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辛辣食物排汗祛湿以更好适应潮湿气候;粤、闽偏甜,只因为地处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濒临海洋,所以具备充足的热度和湿度,农作物有较长的生长周期,食物中加的盐分相对较足,因而口味稍微偏淡些;另一方面,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也通过主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北方地区相对而言比较寒冷干燥,更加适合小麦作物的生长,因此北方地区的主食主要以面食为主。由于内陆海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北方的东西部之间也存在不同的饮食文化习惯,比如陕西喜好米皮、面皮等食物,山西、河南等地喜好刀削面、烩面等食物。南方地区更加的温暖湿润,更加适合水稻作物的生长,因此南方的饮食文化主要以稻米类食物为基础发展而来。各个地区形形色色的米粉是南方地区饮食文化的缩影,如湖南米粉、南昌拌粉和广西螺蛳粉等,均是南方米粉的突出代表。

(二)人文环境影响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坐拥不同地理环境,使得各地产生了各具特色的人文环境,而不同的人文环境特色也会对各地的饮食文化造成影响。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等省,人口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因为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也就形成了独具地区特色的西北饮食文化;另外,不同地域文化中蕴含了该地区浓厚的历史文化和饮食文化,造成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在不同地域文化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分布。由上述可见,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存在极强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对该地饮食文化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要加强留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的了解,就必须对其开展国情教育,了解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使留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对饮食文化产生的影响。

作者:徐蓓佳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