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饮食文化内涵比较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意饮食文化内涵比较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意饮食文化内涵比较探析

中国与意大利均是文明古国,分别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中心。两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亚洲与欧美的其他国家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菜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意大利菜对欧洲、美洲国家的饮食影响不可估量,并发展出了包括法餐、美国餐在内的多种派系,被誉为“西餐之母”。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菜形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特点,而意大利菜则注重原汁原味。形成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中国菜需要“走出去”又该怎么做?

一、中意迥异的饮食文化

意大利菜非常注重原汁原味,尽量保留食物原有的味道和汤汁,尤其在意大利北部地区,人们更多地使用煎、炸、明火烧烤的方式来烹饪整块的肉类,且对火候极为讲究,有的菜需烹饪至六七成熟,有的菜还需带有鲜血。人们还较多地使用酱汁来调味,比如米兰著名的CotolettaallaMilanese正是将牛排切成薄片,经明火烤熟后,裹上一层面包糠,入油锅进行高温煎炸,出锅后再使用意大利香醋调味。而产自博洛尼亚的意大利面SpaghettiallaRagùallaBolognese之所以能征服大家的味蕾,凭的正是工艺复杂、需精心熬制的RagùallaBolognese肉酱,其主要原料包括牛肉、猪肉、洋葱、胡萝卜、柠檬、番茄、橄榄油、牛奶、白葡萄酒、新鲜的罗勒叶及博洛尼亚特产的奶酪ParmigianoReggiano,这些材料通常需熬制两至三个小时。而在意大利南部地区,食材更为丰富,这里的人们偏爱使用天然香料为菜调味,于是造就了如今闻名遐迩的地中海饮食。在中国,情况便有所不同。中国菜风味多样,有“八大菜系”的说法,民间亦有“南米北面”、“南甜北咸”的说法。中国菜的风味如此之多,对调味的标准却出奇的统一,即“色、香、味俱全”。关于“色”,无论是胡萝卜还是白菜,中国人都可以制成各种造型。关于“香”与“味”,中国菜的调料数不胜数,不同的调味品造就了不同的地方风味菜肴,常用的调味品包括酱油、豆鼓、花椒、胡椒、辣椒、茴香、味精、生粉、醋、白糖、红糖、酒等。

二、中意饮食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

1.气候条件。意大利虽不如中国幅员广阔,但也有多个气候区。在阿尔卑斯山脉的湖区地带,由于高山挡住了来自北欧的寒流,加上湖水的调节作用,气候十分温和。热那亚1月份平均气温约为7℃,可种植橄榄、葡萄、柑桔、桃等南方作物。南部半岛及附近岛屿是地中海型气候,夏季为热带气团,且昼夜温差大,冬季为温带气团,比如位于西西里岛西北部港城的巴勒莫。这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各种农产品营养成分的积累,可谓“吸吮日月之精华”,因此,意大利菜偏爱使用各类未加工或浅加工的香料调味。

2.饮食观念。中国菜注重色、香、味俱全,意大利菜注重原汁原味,其实反映的正是两国不同的饮食观念。“和”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讲究的是调节、是平衡、是分寸,这在中国菜的色、香、味俱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调味时强调无味的调和,在食材选择上讲究温寒搭配。在中国人的心里,菜肴的最终呈现像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这种意境正是各种食材“齐心协力”创造出来的。相比于中国集中体现“和”的饮食观念,西方的饮食观念反倒较为理性。食物的色、香、味从来不是西方人首要考虑的因素,只要营养到位、可满足一天所需的最低热量就可以了。这其实与西方整套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即崇尚理性、顺应自然。因此,不管食物的摆盘在色彩搭配上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在味道上各种食材基本都是分开烹饪、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进一步分析两国的饮食观念可知,中国人的“吃”表面上是满足了生理需求,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吃”这个字在中国已经超越了其本身,而被赋予了更多、更深的社会意义。认识新友、送别旧友,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而生意上、感情上的冲突,人们也往往借酒菜来平息。但在意大利或其他西方国家,“吃”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即便用餐时也实行分餐制,表现出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三、中国菜应该怎样“走出去”

一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多少会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特产、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构成了色彩纷呈的饮食文化。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不同的饮食文化加速碰撞,亦在无形中融合。不同的饮食文化并没有孰优孰劣,我们要用尊重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饮食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方面,应借鉴包括意大利菜在内的各国菜中合理的部分,如对营养的追求、对保持新鲜食材的坚持;另一方面,中国菜在与各国菜相互碰撞以及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始终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即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深入挖掘中国菜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粹,并结合现代饮食理念,才能让中国菜登上“世界餐桌”,让中国菜真正“走出去”。

作者:张可菌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