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中的饮食文化和翻译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俄语中的饮食文化和翻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俄语中的饮食文化和翻译

摘要:饮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语言承载着饮食文化,饮食文化蕴藏着民族内涵。在俄罗斯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不仅保留下来各种各样的特色美食,还有相关的饮食谚语、俗语、成语等。通过研究俄罗斯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俗语、谚语等的翻译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对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饮食文化;饮食俗语;谚语

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人文发展情况不同,在社会发展和劳动过程中孕育出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不仅有独特的历史、令人向往的美丽风景,而且有丰富的饮食文化。而美食背后,反映出“战斗民族”对生活的热情和思考。

一、俄罗斯的饮食文化及相关饮食俗语、谚语表达

俄罗斯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分泌均衡,心脏有强大的力量。众所周知,“战斗民族”精力旺盛、勇敢、自信,喜爱参加户外运动,性格豪爽、真诚。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需要高热量的食物来保持体能。因此传统的俄罗斯饮食中油脂含量高,口味重。在俄罗斯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森林,俄罗斯民族利用这里的天然资源制作了各种以海鲜、野味和浆果之类为原材料的美味菜肴。虽然俄罗斯领土亚洲大陆所占比例较大,但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欧洲。因此俄罗斯在保留本民族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古罗斯烹饪法形成于9世纪,直到15世纪莫斯科成为首都后,俄罗斯饮食文化才开始正式发展起来。16世纪意大利人将香肠、通心粉等面点带入俄罗斯。17世纪德国人将德式香肠和汤等带入俄罗斯。在当时的俄罗斯,贵族和上层人士都对法国非常崇拜,以讲法语为荣,在饮食文化上更是引进了法国的很多美食和烹饪技巧。例如,18世纪初从法国传来的少司(由英语:sauce音译而来)、奶油汤和法式面点等。后来结合本民族自身饮食习惯,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俄罗斯饮食文化。这颇有特色的俄式风味,与俄罗斯民族卓越的智慧是分不开的。在俄罗斯人民心中,每种饮食不但有着其美妙的味道,更带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在很多成语、谚语、俗语中,都可以看到俄罗斯食物的影子。

1.黑面包

很多甜面包都是用来当作下午茶的茶点,而黑面包却是俄罗斯人最喜爱的主食。黑面包用酒母发酵,它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和黑麦粉。传说是在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时期,前线的士兵和伤员条件艰苦,没有胃口吃饭。有一个村庄的修女们了解到了这种情况,便特意为这些抗击拿破仑的英勇士兵们制作了这种面包。修女们在黑麦面粉中加入了香草籽,能够开胃健脾、使人胃口大开。黑面包便于制作、方便携带的特点,使之成为俄军的代表食物之一。(面包和水是士兵的粮食。)用来比喻生活艰苦。但正是这黑面包在战争时期维持着军队的战斗力,挽救了战争中平民的性命。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被德军重兵围困在列宁格勒的平民,每天唯一的食物就是这125克掺锯末的黑面包。因此,俄罗斯人对黑面包的感情十分深厚,就连普京总统也非常喜爱黑面包。第一次吃黑面包的人都不太能适应它的酸味,但其是俄罗斯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黑面包在俄罗斯人的心中已经超越了食物本身的存在意义。从很多俄语俗语或谚语中都可以看出来:(没有面包到处都是忧愁。)(食不可无面包。)

2.盐

在圣经中,耶稣把自己忠诚的弟子称为。而盐本身就是调味品,让食物味道更加鲜美。所以经常用来指科学家、作家、政治家等,那些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被翻译成民族精华、社会中坚。“盐”在俄罗斯传统习俗中代表着热情好客。按照传统,主人要双手托着铺有绣花巾的托盘,盘中会放一个大而圆的面包。客人首先要亲吻面包,再从面包上掰下来一块,撒上一点盐再品尝来表示感谢。

3.格瓦斯

在俄罗斯还有一种用面包干发酵制作的饮料,叫作格瓦斯。格瓦斯和面包据说是农民食物的最低标准,如果只靠这两样东西维持生计就着格瓦斯吃黑面包勉强过生活),那么这样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4.薄饼

俄罗斯传统节日谢肉节,又叫送冬节、烤薄饼周,是用来庆祝冬天结束、春天到来的节日。这个节日源自人们对太阳的崇拜,所以要在谢肉节时吃象征着太阳的薄饼。在制作第一张薄饼时,火候很难把握,因此有了(第一张饼难烙)”即万事开头难的说法。但是在节日期间需要制作大量的薄饼,就又有了(像做薄饼一样,制作又快,数量又多)”的说法,比喻速度快,但质量不高。

5.红菜汤

(汤和粥是我们最好的食物,汤和粥是我们的母亲)”。俄罗斯最著名的红菜汤里面食材丰富,有西红柿、红甜菜、肉汁、圆白菜等。红甜菜使汤的颜色呈红色,顾名思义红菜汤。因为是俄罗斯传统菜肴的之一,有时也用它来指代女主人的拿手菜。

6.伏特加

伏特加的历史十分的悠久。据说它是僧侣们制作的一种消毒水,被一个僧侣偷喝,发现味道好喝,才成了,在20世纪初时就已经作为酒的名字了。直译出来是“可爱的水”。俄罗斯人将它看作国酒,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场合都是必不可少的酒。伏特加和黑面包一样,见证了俄罗斯的历史。在战争时期因为天气原因,喝伏特加可以起到暖身的作用,因此人们对这种烈酒的需求量极大。伏特加这种高度烈性酒喝出了战斗民族的特性。俄罗斯人对伏特加的喜爱不亚于黑面包。有人说喝伏特加时不需要下酒菜,喝一口酒闻一下面包即可。虽然大量饮用伏特加等烈性酒对身体伤害大,影响健康,但是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没有伏特加会更健康,但却不会幸福。

二、饮食俗语、谚语等的翻译方法及技巧

饮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俄语中含有饮食的俗语、谚语、成语等是俄罗斯民族结合生活经验总结而成,包含着民族历史与文化。在处理这类文本的翻译时,除了准确传达本义,还要有流畅度和形式上的对等,让读者和源语使用者有相似的使用感受。这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经常使用的翻译方法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种:直译法、套译法、意译法、加字法。直译法是指在符合正确表达语义的基础上,保留源文本中的词语含义和修辞手法进行翻译。(吃饭时看管好面包,困难时候看管好财产。)”(宝贵的不是格瓦斯,而是格瓦斯里的葡萄干。)”直译法翻译难度相对较低,且译文通俗易懂,表达直白。一定程度上来说,即使对俄罗斯文化没有充足了解,也可以明白源语使用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套译法是指套用目的语中惯用的语句结构或表达方式来进行翻译。直译成汉语是“一桶蜂蜜和一勺焦油”,它要表达的含义和汉语中“一条臭鱼腥了一锅汤”是相同的。所以可以采用套译法翻译为:一勺煤焦油坏了一桶蜜。套译法的使用使翻译出来的文本更加贴合汉语中的表达,在保留源文本词语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使读者有和阅读目的语有相似的理解。意译法是指用和源文本不同的词语、句子等表达方式,表达和源文本相同的含义和思想。直译为:没有劳动的人就没有吃的东西。这句俗语表达的意思是不能不劳而获,想要有所收获就要付出努力。和汉语中的“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意义相同。直译中翻译时有双重否定结构,而意译后“没有”“白吃的”两个表示否定的词和直译相对应,符合翻译标准中的风格和形式上的对应,让读者有更顺畅的阅读感受。(面包是一切之主)”。上文中提到,黑面包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餐桌上的必备美食,更是艰难困苦时期的保障。文本想表达的意思是,面包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生命延续的基本。汉语中“民以食为天”和它表达的意思相同。“食”对应“面包”,“天”对应“主”。俄罗斯人和汉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俄罗斯人大多信仰东正教,因此主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而汉民族的饮食养生观很大程度上受到的都是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主张“食”为基础之基础,修炼可以做到“忘我”,但不能忘食。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宗教信仰也应作为翻译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用符合目的语民族文化中的词语来替代源文本,不仅表达更全面、清晰,更能让读者了解“面包”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俄罗斯民族的饮食文化。因此选择“民以食为天”的译法。加字法是指在直译的基础上,补充文本中必要或隐藏含义的词语。(带着茶炊去图拉。)”图拉离莫斯科不远,主要生产茶炊和茶壶等。所以源文本的意思指的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翻译时采用加字法:带着茶炊去图拉——多此一举。直译为粥里加黄油也很好吃。从字面意思理解类似于锦上添花。翻译时也可以采用加字法:粥里加黄油——多多益善。加字法不是在翻译中随意地加字,而是必须基于原意,保留原有意象,再进行补充。加字法属于注释法的一种,除加字法外还有加注法。这些方法都使语句含义得到补充,不会存在语义缺失的情况。

三、结语

俄罗斯民族热爱美食,他们把对这些食物的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也用这些关于食物的文字记录了历史和对生活的思考。这些俗语、谚语、成语是语言凝练出来的精华,它们和俄罗斯饮食文化密切相关,体现出了俄罗斯民族的智慧。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俄语中饮食文化和相关翻译的研究,会帮助人们加深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认识,开阔人们的视野,对中俄跨文化交际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董蕊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